登陆注册
5195200000004

第4章 边防站

边防站建在一座山上,红砖灰瓦,一溜的营房。远远地可以看到了望塔,以及界碑和对面的哨所。有了界碑和哨所,就有了边境的味道,甚至还可以看到对方的士兵,肩了枪,走来走去的身影。

边防站的门口,立了旗杆,有五星红旗在迎风飘展。边防站的官兵,每天要巡逻两次,沿着划定的区域,早一次、晚一次,风雨无阻。

边防站所有的给养都是守备区派卡车送来。车开到山下便没有路了,边防站的官兵就牵了马,一次次去山下驮。有粮食、蔬菜,包括上级的一些指示和文件。

这里和外界沟通只能靠一部老式手摇电话,电话线因为和守备区的距离太遥远,三天两头地会断线,然后就得顺着线路去查,有时很容易找到;有时候找不到,那部电话也就成了一个摆设。

唯有边防站那部无线电台可以昼夜与守备区指挥部联络着。那是一部战备电台,不到紧急关头,不会派上用场。无线电波却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和指挥机关联络着。

黎京生所在的排,负责着几十公里的边防线,日出巡逻,日落而归,循环往复的戍边任务,让他们有了责任和使命感,而单调的生活却也令他们生出许多无奈。此时,往返于邮电局的信件,就成了他们与外界沟通的桥。天气尚好的时候,邮递员每周都能过来,但遇到大雪或大雨的天气,一月半月的也不一定能投递上一次。

在边防站,一封薄薄的家书被战士们看得往往比黄金还要贵重。

身为排长的黎京生,可以说是边防站的老兵了,单调、孤寂的边防生活,也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自从认识了徐锦春,他的生活就有了一种期盼。他盼着周六那一天的到来,只有到了周六,他才可以带着一个班的士兵名正言顺地下一次山,去小镇看望徐锦春一家。每一次,战士们都把每周六的下山当作是放假。一个排三个班,轮流下山,去小镇的同时,采买日用品的任务也就顺便完成了。于是,每周一次的下山,就被战士们当成了自己的节日。遇到工作忙,或者天气不好,周六下山的活动就被取消了,就只能眼巴巴地等待下一次。战士们遥望着小镇的方向,那时有着他们的梦想和期盼。

黎京生接到了徐锦春的来信,但他并不知道这是徐锦春写来的信。信封上只写了“内详”二字,在这之前,他没想到徐锦春会给他写信。

当他拆开信封,一张信纸夹着一张照片出现在眼前。照片上的徐锦春正用一双清纯的目光望着他。他怔住了,呼吸有些急促,他的手甚至在发抖。以前,他和徐锦春的交往只限于眼神的交流,这种无语相望应该定位于朦胧的初恋阶段,而此时徐锦春的照片正躺在自己的手里。一切水到渠成。这是徐锦春一次大胆、真情的表白,这份表白一下子就击中了黎京生。

在边防站生活了四年的黎京生,早就习惯了眼前单调的生活。四下里除了山,还是山,排里的三十几个人也都熟得就像亲人一样。如果没有徐长江烈士的出现,黎京生的生活也许是另外一种样子了,此时的他可能正在北京的某个单位上班、下班,穿梭在人流之中。

一切都是因为徐长江烈士,让他认识了徐锦春,正是那一双清流澈的目光,一下子就走进了他的内心。单调的边防站生活就多了一种色彩,这种色彩可以用青春或者初恋的颜色来形容。

尽管他与徐锦春之间的感觉还只能用暗恋来形容,但此时的暗恋被徐锦春的一张照片打破了,两个人一下子就进入了初恋。黎京生捏着照片的手慢慢地就浸出了汗。

就在这时,副排长苏启祥推门走了进来。黎京生一怔,慌乱中把照片揣进了怀里。但他惊慌的动作,还是被副排长苏启祥看到了。

苏启祥是山东兵,说着一口山东话,和黎京生是同一年的兵。苏启祥的脸上总是油光光的,一茬又一茬的青春痘风起云涌着。没事的时候,他就拿着一面小镜子,左左右右地去看自己那张青春勃发的脸。苏启祥是农村兵,最大的理想就是入党、提干,他的口头语是“俺农村兵不能和你们城市兵比呀,俺得奋斗哇”。他在黎京生这批城市兵面前,显得很是谦虚,有时就谦虚得过了头。他经常用庄稼来比喻城市兵和农村兵,他说城市兵是长在没涝没旱的风水宝地,不用想,一年到头也会有个好收成。农村兵呐,就长在了盐碱地里,有了好收成,那是风调雨顺的结果;没有收成,那也是正常年景。他还经常冲身边的城市兵说:你们行啊,进步不进步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都有个工作。俺们可不行,在部队没个出息,俺回家还不是得挖地球去。

苏启祥怀着农村兵普遍的心态,在边防站奋斗了四年,努力了四年,终于提干了,成了边防站的副排长。黎京生比他早提干半年,先是副排长,后来就是排长了。排长的级别是二十三级,副排长在当时的部队序列里号称“二十三级半”,职务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实习期,实习期一过,就理所当然地升为排长了。

苏启祥和黎京生是同年兵,黎京生此时是排长,他还是实习级别的副排长,他就经常感叹道:黎排长,还是你行呀,你们城里人长在风水宝地,俺们可是盐碱地啊。

他虽然是这么说,心里还是知足的,毕竟是部队的干部,怎么也是吃国家饭的人了,这对世代农民出身的苏启祥来说,他知足了。

每周六去烈士徐长江家里做好人好事,苏启祥也是去过的,但他对徐锦春一家的态度与黎京生大相径庭。在他眼里,徐锦春一家是城里人,日子过得再差,也是有工作的。只要有工作,就不愁吃喝。

边防站每周六去徐长江烈士做好人做事,他是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的。在排务会上说:俺觉得没有必要每周都去,徐长江烈士是为了给俺边防站送信牺牲的,俺应该尊重,但俺们的任务也很重,年呀节的,去慰问一下,俺觉得就可以了。也就是表示个意思。

他的想法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许多战士红着眼圈说:副排长,俺不那么看。徐长江烈士是为咱们牺牲的,咱们吃点苦算啥,还是应该尽咱们的一点心意。

苏启祥就低了头说:俺吃点苦没啥,俺是心疼那些战马呀。它们巡逻跑了一天,再往镇里跑,呼哧呼哧的样子,俺看了心疼。

副排长苏启祥是个爱马的人,他不仅爱马,包括一切活着的生灵,他都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心。每天巡逻回来,他都会亲自为战马喂料,拍拍这个,摸摸那个,说:伙计,多吃点儿。然后,又对另一匹马说:伙计,吃好些啊。

他望着马的眼神是柔情的,有时眼里还有一种波光盈盈的东西在闪。

在边防站,苏启祥和黎京生住在一个宿舍,但两个人却像是两条道的车,总是一个往东,另一个奔北。

黎京生为了徐锦春的照片惊慌失措的时候,苏启祥却是一副处变不惊的样子。

他冲黎京生笑笑,眯了眼睛道:黎排长,把啥宝贝藏起来了?

黎京生就说:没,什么宝贝不宝贝的。

苏启祥仍笑眯眯的,坐在床上卷烟。烟是那种烟叶子,纸就多种多样了,大都是报纸,一条条地裁了,厚厚的一叠,摆在床头,伸手拿过一张,从口袋里捏出一撮烟叶,很熟练地卷了,然后烟薰火燎地吸起来。

苏启祥吸烟的时候是一副很享受的样子,透过烟雾,他冲黎京生说:黎排长,你是谈恋爱了吧?

这一句话击中了黎京生的软肋,他呼吸急促地说:开什么玩笑,谈什么恋爱。

苏启祥狡黠地笑道:你的眼睛瞒不住俺。

黎京生只能冲苏启祥不尴不尬地笑了一下。

徐锦春这一张小小的照片,犹如一把利箭,刺破了横亘在两个人之间模糊的隔膜,天空仿佛一下子就放晴了。

黎京生开始学会了失眠。他躺在床上,在梦中会突然醒来,眼前便满是徐锦春的影子。平日里留在他记忆中的徐锦春变得生动起来,她的笑容,她的眼神,片断似地一遍又一遍地在他的眼前播放着。失眠的滋味,痛苦而又甜美,有时他忍不住从床上爬起来,摸出徐锦春的照片,在月光中一遍遍地摸索着。他看到她在微笑着看向自己,目光清澈而明亮。黑暗中的黎京生仔细地体会着一份初恋的感觉,内心里却像装满了一锅沸腾的水,炽热而蒸腾。

苏启祥不知什么时候爬了起来,坐在床上开始卷烟。他经常这样半夜爬起来,卷烟来吸,样子很像个农民。

黎京生对苏启祥这种作派很是反感,每次都会开门开窗的。苏启祥知道黎京生的态度说明了什么,就趿着鞋,躲到门外去吸。吸完一支烟,在外面呆坐一会儿后,再吸,吸饱了,才回到屋里,悄没声地上了床,叹口气,再次睡去。

这次,苏启祥没有出去,他叹了口气说:排长,说你谈恋爱,你还不承认,照片上的人不就是徐锦春嘛。

黎京生只好哑然。

苏启祥又咳了一声:俺说句实话,也许不中听啊。

黎京生望着朦胧中的苏启祥,烟头在苏副排长的眼前明灭着,时而清晰,时而朦胧。

苏启祥就哑着声音说:她配不上你。

黎京生听了这话,吃了一惊,忙披上衣服坐了起来,照片被他小心翼翼地放在了贴身的口袋里。

苏启祥看了他一眼,才慢悠悠道:你是北京人,那是全国人民的首都啊。你们首都人见多识广,就是拣破烂儿的,也比农村出来的人见识多哩。

黎京生忙制止道:苏副排长,你别乱说,这话不对。

苏启祥就嘿嘿笑了起来:黎排长,你不可能在边防站干一辈子。你有文化,有见识,过不上两年,守备区就会把你调走,你在守备区也不会干一辈子。接下来,你还得回北京,谁不愿意在北京生活呀。那是首都,要啥有啥,徐锦春就是个镇上的姑娘,她咋能配得上你?

黎京生复又躺回到床上:你别乱说,什么配得上配不上的。

在苏启祥这样的农村兵眼里,黎京生是首都人,见多识广,很是优越,他就不该留在部队提干,和他们农村兵争抢这个名额。他应该去他应该去的地方,在北京工作,成家立业,那才是他黎京生应该拥有的。

而对于黎京生来说,他从没有把自己当成是大城市的人,他就是边防站的普通一兵,戍守边防是他的责任。当然,自己同意提干,隐隐约约似乎和徐锦春有一定的关联,却又似乎无关。总之,他下定决心留在边防站,更多的是一种激情的燃烧。他说不清这份激情来自何处,却时时被涌动着想做出一番事业。复员回家,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是成家立业,似乎一下子就让他看到了人生的结局。他的理想是,要让自己的人生充满迭宕与起伏,就像走进他心里的徐锦春,充满了期待和新奇。

边防站的任务就是巡逻,每天早晨都会有两个班出去巡逻。边防站处于他们所负责的边防线的中间部位,为了节省时间,两个班会分头巡逻,风雪无阻。

这天,黎京生带着一班向西而行。苏启祥副排长带领三班向东出发,二班留守在边防站。

两队人马,在天色微明时分,踏上了巡逻的道路。

眼前的一草一木,对黎京生来说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四年的边防站生活,他早已习惯了这里的一切,然而每次看到熟悉的界碑时,他仍然忍不住内心的那份激动,骑在马上的身体,会不自觉地挺起来,背着初升的太阳,在一节一节地长高。

对面的边防军人,有时也会列队走过来。尽管距离遥远,但毕竟代表着自己的国家,这时,黎京生会命令战士们唱起军歌。高亢、激昂的旋律顿时响彻天空。

边境线另一边的士兵,似乎早就熟悉了这样的旋律。军歌声中,两只队伍相向而去。

没有雨雪的日子里,巡逻任务两个小时就可以结束了。走到五十一号界碑时,远远地,他们就看到另外一个哨所的士兵,也骑着马向这边走来。天气好的时候,两个哨所士兵会从马上下来,聚在一起,开几句玩笑,打听一下战友的情况。然后,摘下腰间的水壶,喝上几口,上马,返回边防站了。

骑在马上的黎京生这回走在了队伍的后面,望着眼前骑在马上的一队士兵,看看身旁的国界线,他就又想起了徐锦春。初恋的焦灼和甜蜜,又一次鼓噪着他的内心。

完成巡逻任务的黎京生,忍不住从怀里掏出了徐锦春的照片。他看了一眼,又看了一眼,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他眯了眼睛,远远近近地打量着照片上的徐锦春,仿佛她就在他的身边。他的脸一下子就热了,心跳也加快了。

就在黎京生骑在马上,捏着徐锦春的照片,沉浸在爱情的遐想时,林地里猛地刮过一阵风,“倏”地把黎京生手里的照片,抢走了。风挟裹着树叶,连同那张照片,在他面前打了一个旋,便越过了国境线,扬扬洒洒地飘到了界碑的另一边。

黎京生惊呼了一声,跳下了马。他下意识地向前猛跑两步,最后,还是在界碑前立住了。

前面的的士兵也停了下来,魏班长跑过来:排长,出什么事了?

黎京生的目光追随着那张照片。徐锦春的照片像捉弄他似的,忽左忽右地翩跹一番之后,还是落在了界碑那边的草地上。

黎京生只能呆呆地立在那里了。

战士们聚了过来,不知发生了什么,都顺着排长的目光向远处望过去。

这时的黎京生清醒了:没什么,大家别聚在这里,回去吧。

战士们又重新骑在了马上。黎京生是最后一个上马的,他的目光仍驻足在界碑的那一边。尽在咫尺,却不能取回心爱的照片,此时的他只能听着马的脚步声将他带走。这时,他看见对方的一列士兵向这里走了过来。

黎京生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心里一阵发空。徐锦春的笑,随着风倏然而去。

在黎京生的眼里,那不是一张简单的照片,那是徐锦春的一颗心,是留在他身边的一个念想。这份念想就这样飘走了,他的心一下子,空了。

同类推荐
  • 儿子打了我的脸

    儿子打了我的脸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你要找什么

    你要找什么

    作品讲述了以作家楚千寻为主的一群曾经有梦想的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游走,并挣扎于现实和理想的真实故事。生活的压力和情感的纠缠,使得楚千寻心情低落,下决心离开了“铁饭碗”——县文化馆,去了省城一家杂志社。他写畅销小说,写剧本,他挣来了以前从不敢想的稿费,但他已不知道自己到底还是不是个作家。
  • 别人的妻子和床下的丈夫

    别人的妻子和床下的丈夫

    伊万·安德列耶维奇捉奸的两天:大街上令人恶心的自白,床底下肮脏的表演……这一切都构成了一幅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生动画面。作家就是靠别出心裁的结构,抓住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日常生活琐事以及生动、幽默的语言,把一个个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 寒蝉记

    寒蝉记

    唯恐他看见我的心。飞花出道十年纪念作品“倾城”系列绝世的哀伤恋歌,道尽女人曲折心事。有一种蝉,常年蛰伏在地下,不吃不动地生存着,如同冬眠的动物。它们苦苦等待十七年,似生还死,似死还生,只为了等到第十七年的某个时候,破土而出,羽化成虫,然后在一朝夕内交配产卵,接着便是死亡。那些产下的卵,继续在地下苦苦地等待十七年,等另一个生命复苏的机会。十七年的等待,只为了短暂的一天。
  • 夏日永别(雷·布拉德伯里科幻经典系列)

    夏日永别(雷·布拉德伯里科幻经典系列)

    “有些时光就像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有些夏日拒绝结束。”《华氏451》作者、“科幻诗人”雷·布拉德伯里成长小说“绿镇三部曲”收官之作,关于童年、夏天、时间与死亡的奇妙物语;《夏日永别》是《华氏451》作者、科幻大师雷·布拉德伯里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小说,一部关于童年夏天、时间与死亡的奇妙物语。这个故事花了漫长的五十五年成形,是成长小说代表作“绿镇三部曲”的完美收官,也回到了作者一生创作的原点。故事发生在1929年夏末,昔日慵懒平静的美国小镇迎来了一场战争:为了争夺对“时间机器”的控制权,一群少年组成军队,向老人们发起进攻,拒绝被时间困住,拒绝变成一个无聊的大人。在男孩们抗拒长大的同时,老人们则躲避着逃也逃不掉的死亡。这部小说如诗歌寓言般,穿梭于现实与梦幻之间,时缓时急地抓拍到了各种让人一夜成长、到老年都不敢承认的难忘时刻:重访绿镇,凝视鬼宅,聆听悠远的钟鸣,在河谷中奔跑,在墓地上舞蹈,第一次被女孩亲吻,感受已逝之人的智慧……那夏末空气中特有的气息和画面,是每一个人的童年。
热门推荐
  • 村南旧事

    村南旧事

    在梦中,追着山风,邂逅一段村南旧事,一段童年的旧事,一段留守的旧事,一段你们的旧事
  • 顽劣娘子逃情记

    顽劣娘子逃情记

    因赌气小鱼儿糊里糊涂的答应了在街上遇到的陌生男人,做他的新娘!本以为,昧着自己的良心,把秘密隐藏了,她就可以得到自己的幸福了,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她因为意外而失忆了,当梦醒来时,她又成了谁的娘子?死而复生的烟儿,用情至深的金冷辛,他们之间的纠葛,又该如何结局!
  • 大佬她百病缠身

    大佬她百病缠身

    某天,京城的大佬群炸了。其原因,那个凶残的病美人上个学时将人家学校的校医拐了回家。……以为是什么都不懂的乡下女孩,不曾想原来某个大佬的名字就跟那据说是个病秧子又没见识的小嫂子的名字重合。而他,以为是个小可怜,不曾想马甲一大堆。“……她,拐回了一个杂食大佬?”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终是庄周梦了蝶,你是恩赐也是劫。“姜皖,我说过,你就是我的命!”厌世病美人VS大魔王太子爷【本文马甲文,不喜不入坑,也别喷人,女主男主多重身份,狂拽上天。而且我护崽,本文毫无逻辑,不要跟我讲道理。】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种界

    种界

    三少爷死了,三少爷活了,然后三少爷不死不活的进入了仙人的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红颜罪:怒倾天下

    红颜罪:怒倾天下

    看着她迷离的目光,他的嘴角残忍的荡起一丝讽刺的笑:“冷若溪,原来你骨子里也是渴望有人亲近的。哼,这一吻,是朕赏你的。”''你以为,朕还会爱你么?““冷若溪,朕不会再爱你。不过,如果你愿意讨好朕的话,也许,朕也不会反对。毕竟,你也稍有姿色!”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归戒要集

    归戒要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难宠之将军夫人不好惹

    难宠之将军夫人不好惹

    卫祁第一次见到君虞,她一身藏青色长衫骑着马逆光而来,就这么闯入了他的世界。因为一道圣旨让君家和卫祁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夺嫡和皇位之争,还有朝堂上的暗相厮杀,两人互相利用又暗生情愫。终于有一天他明白了自己心意,千里万里的寻找那个人……“小虞,唯有你是我的无法割舍。”“你也是。”1V1双洁+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