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97300000036

第36章 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3)

面对日益严重的粮食短缺和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不得不着手纠正“左”倾错误。1960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批转了《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明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和把农业放在首位的方针。11月3日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所谓“12条”),首次明确指出:“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三级所有制,是现阶段农村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公社及其派出机关,对生产大队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乱加干涉,公社不能用削弱队有经济的办法来发展社有经济。”12月24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工作会议根据“12条”的精神确定了农村工作的若干具体政策,其中规定:社员家庭的副业和手工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是大集体下的小自由,应当允许它有适当的发展,社员的自留地占当地每人平均占有土地的比例,从原规定的5%提高到7%。1961年入春以后,在毛泽东主席的亲自主持下,中央制定了—个《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强调入民公社要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精神。5月下旬和6月上旬,中央工作会议讨论了这一草案,并作了一些重要的修改,主要是取消部分对供给制和兴办公共食堂的硬性规定,强调按劳动工分进行分配,增加了一些新的规定。这样就形成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简称《农业60条》),6月15日以中央的名义发出交各地讨论和试行。

《农业60条》规定:公社的规模一般相当于原来的乡或者大乡,它在行政上行使乡政府的职权,在经济上是各生产大队的联合组织。生产大队的规模一般相当于原来的高级农业社,它是独立经营的基本核算单位。生产队是直接组织生产和集体福利事业的单位,它对一部分资产有一定的所有权,在管理本队生产上有一定的自主权。该项文件对保障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自主权提出了一些明确的原则:公社在调整生产大队的生产计划时,只许协商不许强制;在推广增产措施、改良工具和先进经验时,只能典型示范和提出建议,不许强迫生产大队和生产队接受;在组织生产大队之间的生产协作时,必须坚持自愿互利和等价交换的原则,不许无代价地调用劳力和物资;对于归生产队所有和支配的资金、物资、农具、设备、林木、水面和牲畜,公社和大队都不能调用。这样原来基本核算单位就由公社调整为生产大队。10月7日,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和各地开展调查和试点的情况,建议各地进一步将基本核算单位由生产大队下调至生产队。1962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的指示》,确定以生产队为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认为如此方能适应农村生产力水平、农民的觉悟程度和农村干部的管理水平。该指示指出:在全国大多数地方的农村人民公社,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实行以生产队为基础的三级集体所有制,将不是短期的事情,而是在长时期内(例如至少30年)实行的根本制度。此外,生产队的规模一般以二三十户为宜,生产大队一般仍相当于原来的高级社的规模。8月,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根据这项指示的精神对《农业60条》又进行了修改,经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通过后发至各地继续试行。到1965年,经过进行适当的调整或改组,农村人民公社已普遍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并在以后的许多年内保持基本不变。

1962年制定颁布的《农业60条》明确指出,人民公社现阶段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实行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制度。在土地的占有和使用上,生产大队无力经营或不宜于经营的林场、畜牧场、渔场等较大的水利工程等属于全公社范围的集体所有,由公社负责统一经营、支配和管理;生产队无力举办或不宜于生产队单独经营的水利设施、山林和部分土地等属于全大队范围内集体所有,由生产大队负责统一经营、支配和管理;生产队是经营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在三级所有制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农业60条》对生产队的土地制度规定为:生产队范围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所有的土地,包括社员的自留地、自留山、宅基地等一律不准出租和买卖。生产队所有的土地由生产队负责经营、管理和支配。社员自留地,包括饲料地、开荒地合在一起,可以占生产队耕地的缘豫耀员园豫,最多不越过15%。自留地和开荒地生产的农产品,不计口粮标准,不征农业税,不计统购。生产队所有的土地不经过县以人民委员会的审查和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占有。要爱惜耕地。每个建设必须尽可能地不占有或少占有耕地。集体所有的山林、水面和草原,凡是归生产队所有比较有利的,都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可以把零星的树木交给社员专责经营,并且可订立收益分配合同,或划归社员所有。上述土地、山林、水面、草原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经过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定下来后长期不变。在不破坏水土、不破坏山林、不破坏草原的条件下,生产队有权在本队范围内开垦荒地、经营荒山和充分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资源。

在人民公社实现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转换后,由于肯定了大集体下的小自由,减少了对农民自主经营的限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明显回升。同时,整个国民经济的形势也开始明显好转,到1964年年底,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整个国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次年,粮食生产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1966年比1965年粮食总产又增长10.01%,畜牧业、经济作物也获得丰收。农业物质基础有所增强,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从此,农村人民公社制度被稳定下来,并在其后的文化大革命中继续得以保持。

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经过20多年的实践,暴露出一系列的严重弊端:首先,集体化在否定农民个体所有制的同时,也否定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和消费自主权。包工定产等生产责任制被当做右倾做法而加以取缔。农民对生产没有积极性可言。这是农业生产限于长期停滞不前局面的重要原因。其次,政社合一的体制,混淆了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的区别。一方面,国家通过人民公社,对农业生产经营进行计划式干预,使农村除了完成国家统购统销任务后,没有扩大再生产的自主权。另一方面,人民公社有意识地配合执行国家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政策,使农业剩余几乎全部成为工业发展的积累,农村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受到严重抑制。这也是1958年农业集体化以外,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长期停滞的重要原因。总而言之,人民公社体制是不顾生产力实际、盲目追求生产关系变革的产物,变革的结果是人为拉大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距离,因而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文革”以后,中国的重大制度变革首先发生在农村。在一些地方,如安徽小岗村,实行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做法,受到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肯定。农村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开始出现松动。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其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在全国范围推行,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最终被“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所取代。

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正式提出了政社分设的要求,同年11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行农村政社分开的改革》的社论,指出:人民公社要改变政社合一的体制,设立乡政权。这是农村又一项意义深远的重大改革。党中央和国务院要求各省、市、自治区争取在1984年年底以前大体上完成建立乡政府的工作,改变党不管党、政不管政和政企不分的状况。其后,1984年的中共中央1号文件重申:农村经济组织应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设置,形式与规模可以多种多样,不要自上而下强制推行某一模式。农民可以不受地区限制,自愿参加或组成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些合作组织同地区性合作组织是平等互利或协调指导关系,不再是行政隶属或逐级过渡的关系。根据两个1号文件的精神,全国各省、区、市的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全面铺开。经过两年的改革实践,到1984年年底,全国农村基层组织政社分开的有91171个,已建立乡(镇)政府91171个,村民委员会926439个,保留作为经济组织的人民公社28218个。政社尚未分开的人民公社还剩下249个,保持生产大队为组织的有7064个,保持生产队建制的有12.8万个。这样,1958年以来以“政社合一”为特征的农村人民公社时代正式宣告结束。

§§§第四节家庭承包责任制

同类推荐
  • 经济学盛宴

    经济学盛宴

    经济学盛宴经济学盛宴经济学盛宴经济学盛宴经济学盛宴经济学盛宴
  • 商帮传奇(第四部)——浙商纵横

    商帮传奇(第四部)——浙商纵横

    本书以浙商的传承开篇,梳理了明清、民国至今的浙江主要商帮的发展脉络,从早起兴盛的龙游商帮、湖州商帮和宁波商帮到今天遍地开花的“浙江模式”,着力勾勒浙商的性格特征,叙写他们的商道传承。书中选取老一代浙商和当今新浙商风头正劲的代表人物,以他们的传奇故事和为商之道为依托,书写浙商延续不衰的财富神话,体现他们的创富智慧和家国情怀。此外,本书还努力通过新浙商的第二代、第三代的继承和发展,揭示浙商未来的稳固前行之路和突破创新的发展前景。
  • 劳动合同法操作实务与案例释解

    劳动合同法操作实务与案例释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经过数年的起草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四次审议,于2007年6月29日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并将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劳动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弥补了劳动法制的空白,进一步健全了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加强了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为劳动者维权提供了利剑,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 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与当代中国经济

    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与当代中国经济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找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把100多年来受尽外国侵略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变成了独立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场革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0世纪中国发生的历史性的伟大变化,都同毛泽东的名字相联系的。
  • 金权博弈

    金权博弈

    本书坚持“曝光事实真相,揭示财富黑手”的原则,详细介绍了鲜为人知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对世界金融业的影响、前苏联解体及金融体系的崩溃、日本股市的崩盘、东南亚金融风暴等内容,资料翔实,论述精彩,情节跌宕起伏。
热门推荐
  • 家用中药小百科

    家用中药小百科

    本书系统介绍了家庭常用中药及中成药使用知识。全书共分3章,第1章介绍了中药保存、煎煮、服用、不良反应防治及中药鉴别等基本知识;第2章系统讲解了如何应用中草药补养身体、老年保健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第3章详细介绍了应用中成药治疗各科疾病的知识。
  • 直播打王者荣耀

    直播打王者荣耀

    一个喜欢玩王者荣耀的人直播玩王者荣耀的故事。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乐趣,请诸君品鉴。
  • 这个异能有点六

    这个异能有点六

    “随机异能??”少年一脸懵逼地看着面前的神秘人。“冰果~就是随机异能,骚年~很刺激很好玩的哟~~”神秘人贼兮兮地对着他挑了挑眉。少年有些心动。“欧了!你就确定这个咯~”神秘人见少年半天没个反应,直接敲定,然后瞬间没影了。!!!喂喂喂!!!他还没同意呢!开始少年确实玩的很开心,但是直到某天…“你大爷的随机异能!!”少年瞅了眼背后不足巴掌大小的小翅膀,然后生无可恋地看着面前的n+1个彪形大汉。这么个小翅膀他怎么溜!!完了完了这回要哉了…
  • 十二号天台

    十二号天台

    这部小说总体来看可以将它看做一个旅行的故事,它讲述了在两百年后的世界,主人公张野和他的两个朋友开着飞行器无目的地环球旅行的事,他们有着不同的信仰和追求,在旅途中和故友重逢,又和不同的人相遇,然后再道别。他们满怀希望,渴望自由,最后现实又将一切破灭。当旅行结束,张野回到十二号天台,却发现了隐藏在十二号天台上的秘密。于是,他又一次的出发,带着一个新生的小生命和一条狗,开着车渐渐消融在太平洋蔚蓝色的画布里。
  • 仙人至尊

    仙人至尊

    悠悠太古,前人无一能获得仙尊传承,而后人……不好说,且看秦麟何去何从
  • 盛世绝宠:霸上完美男主

    盛世绝宠:霸上完美男主

    我可以看到鬼。也可以拯救灵魂。很多年前我一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能看到鬼,为什么会拥有一种不能说的能力。直到后来,我遇到了跨越三生,等待万年的你。爱上你,是我生命中最伟大的奇迹。(伪总裁文,灵异恐怖+三生三世+虐恋情深,此文文风偏成熟。)
  •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典藏版)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典藏版)

    全书分为七卷,共有三十多个温暖治愈的故事。作者曾用旧笔名在魅丽文化出版过第一版《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目前这是全新修订增补后的典藏版。增补新内容逾三万字。简单的人生爱情故事,诠释不简单的哲理。有你相伴,那便是最好的时光。我走你走过的路,听你听过的歌,尝试你曾经做过的一切,并不是想证明我有多爱你,只是想离你更近一点。那些孤单的下雨天,请让我安静地陪在你身边。我也许无法使你摆脱寂寞,但我可以陪你一起寂寞。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经典童话(中华少年成长必读书)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经典童话(中华少年成长必读书)

    爱听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阅读已经被认定为人一生最重要的素养。阅读素养高的人,不仅求职的能力、转换行业的能力强,而且从心理学角度讲,也更容易拥有快乐、充实的人生。本书选取了中外经典童话,这些童话仿佛一滴滴甘露,滋润着孩子稚嫩的心灵;又好似一位循循善诱的智者,引导孩子变得聪明好学,让孩子更加求知若渴。相信有了这本书,孩子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 殊途茶社

    殊途茶社

    殊途茶社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茶奉生人,酒敬鬼神。凡有求于茶社老板者,须用一物来换!
  • 现穿小皇子追妻手册

    现穿小皇子追妻手册

    捡到穿越来的小皇子怎么处理?在线等,挺急的。好在这小皇子蠢萌单纯,勉强能当个演员赚钱养家!后来,当小皇子在爆红的路上一去不复返时,言溪觉得很爽,非常爽,她终于过上了躺着数钱的小日子。只是,这皇家子弟怎么回事,怎么动不动就想让她做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