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4100000054

第54章 爱尔兰:文学与记忆(2)

德克兰·凯伯德(DeclanKiberd)的专著《创造爱尔兰》(InventingIreland)中分析了叶芝诗歌中的童年意象。复兴时期的文本中常以子辈反叛父辈的桥段影射殖民地对宗主国的反抗,在这一影射中,子辈常被重构为纯真无害(innocent)和清白的。喜爱乡土元素的叶芝就常在诗歌中使用“野”“孩子”韵脚(wild和child)。叶芝早期对自然风光进行描写时,间或会借向欢乐仙境的逃避来表达对宗主国“文明教化”的不满,但这一类滋养了爱尔兰民族情感的文本却又往往来源于不列颠传统,并悖论式地应和了把殖民地本土文化婴儿化(infantilizing)的帝国主义策略。在这个意义上,叶芝最终也没能完全摆脱掉讲述爱尔兰的盎格鲁视角和这个视角带来的焦虑。他因而时常流露出向后的退缩,甚至在表达对现代工业文明的不满时,也依然站立在古老的爱尔兰神话和生活传统中。早期叶芝所描绘的美好童年,被怀旧和逃避的界限所包围,缺乏改变和成长,甚至后期诗歌《一九一六年复活节》(Easter96)也可以看作是对《失窃的孩子》(StolenChild)的重写,它仍然传递了童年的幸福和欢乐。《失窃的孩子》韵律感极强,一唱三叹,在结尾有一个小巧的、令人不安的人称转变:从仙女对孩子的第二人称呼唤“来吧,人类的孩子”变成了仙女的第三人称叙述“他来了,人类的孩子”,仿佛在暗示已经丢失的孩子陷入了某种危险。凯伯德认为,复活节起义中死去的人们在叶芝看来都是失窃的孩子。

一九一六年复活节的起义最开始就像一场闹剧。共和派行动之前的保密工作过于到位,以至于都柏林城堡(英国行政机构)和都柏林市民事先都没有任何觉察,起义者顺利地占领了邮政总局,把正在休假的英国人杀得措手不及,市民则感到莫名其妙。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帕特里克·皮尔斯(PatrickPearse,879—96)却是一个真正成为了诗歌本身的诗人,他的代表诗作与早期叶芝截然相反,充斥着死亡、坟墓、永恒的寂静这类意象,传递出一种世界末日式的冲动和死本能的力量。他几乎是带着必死的决心——悲壮并且绝望地走上都柏林街头的,他直陈“背叛”的主题、在《吾乃爱尔兰》(IamIreland)一诗中,以库丘林之母的口吻指责自己的孩子出卖了母亲:

IamIreland:

IamolderthantheOldWomanofBeare.Greatmyglory:

IthatboreCuchulainnthevaliant.Greatmyshame:

Myownchildrenthatsoldtheirmother.IamIreland:

IamlonelierthantheOldWomanofBeare.笔者拙译如下:

吾乃爱尔兰:吾长乎贝尔神妪。

伟哉吾之荣耀:吾生库丘林骁勇。

痛哉吾之耻辱:吾儿鬻乎其母。

吾乃爱尔兰:吾块乎贝尔神妪。

背叛的主题曾在很多爱尔兰作家的笔下出现,如叶芝诗剧中误杀自己儿子的库丘林,乔伊斯指责爱尔兰像母兽吃掉自己的幼崽,萧伯纳《约翰牛的另一个岛》(JohnBull’stherIsland)中的爱尔兰卖国贼。复活节起义则被演绎为充满古典悲剧色彩的现实:宣布投降三天后,皮尔斯等起义领导人被枪决。持续一星期的起义把都柏林市中心变成了一片废墟,而几十年后邮政总局楼顶终于飘起了三色旗。皮尔斯们取得了失败的胜利(triumphoffailure)。

十年后,阿贝剧院首演了戏剧家肖恩·奥凯西(SeanO’Casey,8896)以复活节起义为背景创作的四幕剧《犁与星》(ThePloughandtheStars)。剧中不同身份、信仰、年龄、性格的人们在一所乔治亚式公寓的封闭空间里展开对话和冲突,每个人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坚持着自己的生活立场。起义爆发后,市民军大队长的妻子四处哭喊着寻找失去消息的丈夫,试图把丈夫从街头的战场拉回到封闭隔绝的公寓里。她失败了,选择与时代共命运的丈夫被时代吞噬。公寓也逃不掉,大街上的子弹最后射进了窗口——一名暗娼替她挡了枪,但终究没人能躲开时代洪流的席卷,时代不等你先做好一切准备就已到来。奥凯西的写作成功地在爱尔兰记忆中烙下了一块疤,他对历史事件及时的跟进、精准的把握与再现,使爱尔兰故事的讲述脱开神秘和浪漫,变得清晰而有力。这部剧令我这一中国读者感到十分亲切:表现手法上,奥凯西在一个时间点着力,张弛空间,与之相对,老舍的《茶馆》则在一个空间点着力,张弛时间。而以社会变革为时代背景或题材的作品,又往往在民族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历史使命这样的频率上产生共振。

和平年代终于到来后,爱尔兰故事的讲述也似乎告一段落了。一方面是现代主义的冲击,另一方面是现代国家的建立,使得时间和历史开始变得稀薄,文学和记忆随之变得颗粒化。宏大叙事的时代已经过去,本身作为一种宏大叙事的文学史也随之终结。文化复兴后期崭露才华的乔伊斯是个有野心的人,按照《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宣言式的内心独白来看,他的理想应当是作家、作品能够与国家和民族的灵魂相互融为一体,通过自身的艺术表达来实现爱尔兰的自我讲述。然而顺着时间轴摸索着阅读过爱尔兰的记忆后,我感到乔伊斯的文学理想并没有很好地实现,因为他的天才使他轻而易举地超越了爱尔兰的界限。他的写作从婴儿对世界产生惊奇的第一次震颤,一直铺展到死者灵魂发出最后一声梦呓的回音,无所不包之势就像一片茂密的森林,而爱尔兰恰似一片树叶在这森林里消失了。戴达勒斯把自己建构成民族艺术家,小说却只能成为呓语式的独白,就像布鲁姆在都柏林城里漫无目的的闲逛。青年艺术家成长为世界艺术家,爱尔兰却到更晚的时候才以不同的方式进入世界格局。乔伊斯现在作为城市文化符号分散在都柏林的各个角落:都柏林大学学院国际学生活动中心的墙上,用调皮的字体写着他的一段话:“我用了很多谜和难题,将使教授们忙上好几个世纪来争论我的用意,而这是保证一个人的不朽的唯一方法。”校学生会炮制的“离校前必做的五十一件事”中,第十九件是“开始阅读《尤利西斯》”,紧接着第二十件是“看上十页就丢下它,跑去看电视真人秀”。邓莱里(DunLaoghaire)海滨的碉楼(现在是乔伊斯博物馆)和帕内尔广场边的作家博物馆出售相同的乔伊斯文化衫、明信片和徽章。都柏林的街道上有很多以《尤利西斯》场景设置的标志,甚至在利菲河岸边还有当年举办《死者》中晚宴的公寓楼。走近去看却感到,都柏林已不像乔伊斯笔下那般灰暗,它早已被整饬干净。乔伊斯只是都柏林的一个符号,都柏林也只是乔伊斯的一个小小的文学想象,说不清是乔伊斯书写都柏林,还是都柏林装点乔伊斯。当乔伊斯走出爱尔兰被读者和学者们记住的时候,爱尔兰反而蜷缩在欧洲的角落里被世界遗忘了。

一九三二年,德瓦莱拉领导的共和党上台执政,开始贯彻一些保守的施政方针。政府秉持着简单的民族主义理想,视角本土而狭隘封闭,还设置了严格的文学审查制度。

诗人帕特里克·卡瓦纳(PatrickKavanagh,90—967)打破了对灾难的“缄默协议”,从平民和乡土的视角写作了长诗《大饥荒》(TheGreatHunger),暗指审查制度造成了现代的文化饥荒。贝克特把握住了这一时期爱尔兰的某种气息——失败、后悔、恋旧和厌倦。爱尔兰不再年轻,人们将以等待对抗行动,因为行动只是幻觉,价值崩塌后的世界只是一片荒芜。贝克特写过一个独幕短剧《克拉普最后的录音带》(Krapp’sLastTape)来展现衰老,剧中六十九岁生日时的克拉普播放自己三十九岁生日的录音。活在过去的老人发现,过去的故事不完全是自己的故事,过去和现在的联系是断裂的,历史是无序而荒诞的,记忆和录音的不完全交叠,就像意识和潜意识在互相对话。“嗤笑那个被他叫做他的青春的东西,并且谢天谢地,它结束了。”录音带说。

解禁后,爱尔兰逐步进入全球资本运作的体系中,时间和历史愈加稀薄。

对英国的敌意早已消弭;学者们慢慢地进行着文化清理工作,作家们继续把自己流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来观察爱尔兰。此时的社会话语更加多元,讲述也更加琐碎,但当年在讲述中被建构的民族记忆依旧有效。提起叶芝时代的作家时,贝蒂阿姨会激动地说,她当年演出辛的戏剧《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

(ThePlayboyoftheWesternWorld)还拿过奖。(至于贝克特,“《等待戈多》!真是气人,”贝蒂阿姨挥舞着拳头说,“那两个人什么事都不做,还不停地说些不知是什么的话,真想揍他们!”)莫尔们的歌谣经过新世纪音乐的包装,被天籁般精致空灵的爱尔兰女声演绎得更加平面化、更加无害,以民族音乐的姿态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消费着。叶芝的精灵仍在散落于荒野的石头教堂废墟中跳跃。中世纪僧侣留下来的巨大的石刻至尊十字架(HighCross)依然矗立在风里,不发一言。

爱尔兰以惯有的沉默面对着时间的流逝,经济腾飞又放缓,移民涌入又流走。都柏林市中心的邮政总局日复一日地收发邮件,不远处,乔伊斯雕像歪头斜睨着为纪念千禧年而建造的大尖塔。沿着奥康内尔大街向利菲河走去,阿贝剧院静静地坐落在轻轨车站旁的阴影里。街道尽头,奥康内尔雕像默默地凝视着河对岸的喜力啤酒大楼。海鸥在他的头顶休憩;爱尔兰以特雷弗的方式老去。

原载《书城》2013年第9期。

同类推荐
  • 赤子丹心图报国(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

    赤子丹心图报国(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

    爱国从来不是没有缘由的,少年时期在日寇的铁蹄下耻辱地活着,激发了季羡林先生一生的爱国情怀。本书选取了这一段经历,以及季老论述爱国主义、热情讴歌祖国大好山河、缅怀代表中华民族精神脊梁的名人的文章,培养中国孩子的爱国情怀。
  • 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西方小说与文化帝国

    西方小说与文化帝国

    本书是资深教授蹇昌槐的最新力作,也是我国第一部用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系统研究西方小说的理论专著。作者基于全新的思维模式和文化视野,对弥散在西方小说艺术巨川之中的帝国文化镜像萌生、发展和形成了原创性的理论阐释,对塞万提斯、笛福、夏绿蒂·勃朗特、狄更斯、康拉德、海勒、沃克等数十位精英作家的创作了深刻的重解。全书视角新颖,立论清奇,文情并茂,可读性强。
  • 到世界去

    到世界去

    一个花甲之年的学者在世界各地的游走笔记,在路上,他经历了可能遇到的各种惊奇、刺激和彪剽悍的事,见到了许多有趣的人物,自然景观固然美不胜收,人文遗迹固然别具魅力,但这个世界到底是由“人”组成的,而这些人国籍不同,生活阅历、背景、见识想法各异,很容易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 大家小书:晚明思想史论

    大家小书:晚明思想史论

    本书充满激情,纵横捭阖,论及佛学的兴起,西学东渐等,视野宏阔。附录《十七世纪中国思想史概论》,两书合观,包括其思想背景、治学方法、民族思想、哲学思想、历史思想、政治思想,均一一缕析,创见频现,引人入胜。
热门推荐
  • 重生一世:不再为仙

    重生一世:不再为仙

    她,夏绾绾,于三千年成为仙。却一生步步沦为他人棋子,看着所爱,所亲之人亡去。在最后,却也死在了下棋之人手中,不得善终。似乎乾坤逆转,在世重生。她必定要将前世所害她之人,得到应有的惩罚。重生一世,不再为仙【第一次写,另一个名字是独宠师尊(捂脸),其他不多,美男美女多.主角光环强大,绝对一对一哈哈哈哈哈哈】
  • 伞下情界

    伞下情界

    十二岁的乔执喜欢上了十五岁的陆深。只可惜,两人天差地别,终究隔着一层荧屏;十七岁的乔执依旧喜欢二十岁的陆深。两人的距离却开始慢慢变近。他是她喜欢了五年的男孩,笑起来很甜,很宠粉。在她心上,在她心里!原以为他是永不可触碰的太阳,可她还是登上了山顶,触到了夕阳渐落的模样。世间难能可贵是相信,难以言喻是爱情。当少年不再是曾经的暖风入深,执念,还会执着吗?
  • 诸天之E人至上

    诸天之E人至上

    绑定了快乐风男系统,就应该E往无前,将快乐传播到诸天万界
  • 一名护卫

    一名护卫

    护卫,多兰大陆最为古老的职位之一,在曾经的多兰大陆,护卫被贵族们称为守护神,他们勇猛,矫健,不惧死亡,为了主人他们会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是贵族们最为信赖的随从没有之一。但随着时代不断变化,人们的科技也变得愈来愈发达,在众多技术人员的日夜兼程的研究下一种名叫“枪”的武器出世了,这种武器的攻击距离非常远,而且还能做到轻松的穿透厚重的盔甲哪怕是当时被称为最强的护卫在这个叫做“枪”的武器面前也没能撑过十秒。后来,人们慢慢的开始不去费力培养护卫了,而是着重于研究更为强大的武器,那些穿着厚重盔甲日日夜夜守在贵族身边的身影也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三五个穿着黑色西服,一身健壮肌肉的猛男。但…护卫就这么落寞了吗。答案是,不。在大陆北方的星夜帝国,依然有一名年轻的护卫职业者,守护着希维尔家族唯一的长女,艾林·希维尔。他遵循着护卫的意志,用古老的战斗方式击败了一个又一个对艾琳图谋不轨的坏人,然而十年过去了,艾琳也到了要出嫁的年纪,一直处在暗处的那个家伙也终于开始采取了行动,这一次这位年轻的小护卫到底能不能再次守护艾琳呢。“枪是夺人性命的武器,而护卫才是守护重要之物的职业者。”
  •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自称纽约400万小市民之一的欧·亨利不仅早年混迹江湖,而且成名后一直与下层百姓为伍,因而对曼哈顿的旧街道、老房屋、小饭馆了如指掌,一生以平民生活为题材创作的短篇小说逾300篇。作者着力描绘小市民阶层的众生相,尤长于平中见奇,寓庄于谐,或白描,或漫画,举凡《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叶子〉等篇均脍炙人口,在世界上一直最广泛的读者。
  • 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基础理论课,又是一门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并且与其他基础医学学科相互渗透而成为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在医学教育体系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病理生理学一套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未能充分体现各医药院校尤其是不同专业的办学特点,未能及时反映教学改革及教学内容的更新。为此我们邀请了广西医科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暨南大学医学院、大理医学院、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及温州医学院各学科的专家、教授,在总结第一版教材使用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修改与调整,以供预防医学、麻醉、口腔、护理、检验、中医、药学、法医、康复等医学类专业。
  • 货币王国

    货币王国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可是又有谁愿意去苦苦寻觅那晦涩而又难懂的真理。这便是我想要分享这些笔记的原因。
  • 不如欢喜

    不如欢喜

    [甜文]何慕笙,高冷腹黑学神,别人口中凡人永远得不到的高岭之花。简生初到何家的时候,第一眼看到这个少年时有些晃了眼,等她回神,她声音温和,带着糯糯的腔调:“你好哥哥,我是简生。”这一年,她以无可避免的形式走到他的身边,进入了他的生活。十四岁的简生遇见了十五岁的何慕笙,避无可避。后来,也只有她才知道,别人口中的何慕笙,其实也只是个偏执脆弱却又极其温柔的少年。但也就是这么一个人,温柔了简生的年少时光……
  • 星座女王的完美爱情

    星座女王的完美爱情

    某一天,星座女王下到人间遇上一群形形色色的人:有冷漠无比的他、可爱腹黑的她、贱到吓死人的她和她........在玩转了众多游戏后,now:女王的完美爱情就这么诞生了。大家都听说过,每个孩子都有固定到死亡的守护神,它时时刻刻无处不在的守护着你。这里进入轮回的双子女王,偶遇邪魅腹黑的狮子水瓶殿下,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特定的时间地点人物魔法称位职业她们一环的地球之旅拉开帷幕啦!
  • 90后女孩的电视北漂路

    90后女孩的电视北漂路

    一次未曾预谋的逃离,一场暴风雨般的抑郁,将90后女孩悦悦的梦想冲出贫瘠的现实。两年的北漂生活,让悦悦彻底看清了一件事:梦,如果不能让你变得更好,那一定会让你变得更糟。你能做的,就只有踩着这梦一步步向上挣扎。此外,悦悦也深深地意识到,人与人的关系是那么微妙。曾经相濡以沫的人,可能会因为时空的隔绝而渐渐远离。曾经陌路相逢的人,也可能在岁月长河中,突破万难,占据彼此的内心。那些最艰难的芳华,你们并肩作战,如影随形,所以成了最美的时光。哪怕生活将你们磨砺得再敏感、再小心翼翼,可回忆里的热血,总能让你们在夜深人静时,想起彼此走过的奋斗年华。如果说,有一种亲情叫惺惺相惜,那么,一定有一种友情叫陌路相逢。我们从未停止成长,也从未真正长大。因为我们总是好奇外面的世界。90后女孩的电视北漂路到底是怎样的?或许你会看到自己身上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