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4100000009

第9章 关于“老年”的笔记(1)

赵园

较之上一篇笔记所摘录的那些剪报中的老人,我们的苦楚微末到了不值得提起。但知识人的老年体验,也仍然有其价值。古代中国的知识人对人的衰老过程,有细致的体察。《礼记·内则》:“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煖,八十非人不煖,九十虽得人不煖矣。”《孟子》的说法微有不同。

《尽心》篇:“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梁惠王》篇则说:“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为老人设想得何等周到,也证明了匮乏经济下上述待遇的难得——五十衣帛,七十食肉,在当今的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不也仍然像是梦话?

上一篇已经提到了据说有尊老传统的古代中国的年龄歧视。前一时读到《唐律疏议》关于限制老、幼及笃疾者告状的规定,大意是除了谋反、大逆等重罪以外,老、幼及笃疾之人不得告状(由人代告除外)。宋、明、清的法律文件均将老人归入“限制诉讼行为者”。除了老人的有关能力,以及能否承担法律责任等等考量外,作为理由的,还有老人、幼童及笃疾者(以至妇女)减免刑责的有关规定被利用,将助长诬告、缠讼之风。想来的确大有此类事实。此外,据有关的研究,传统中国法律对于包括老人在内的一些人实行“赎刑”,体现了“悯老恤幼”的基本原则(阿凤《明清时代妇女的地位与权利——以明清契约文书、诉讼档案为中心》)。是否可以理解为虽有现代人认为的“歧视”,却也另有补偿?

古代中国的确有尊老的倡导,是否成其为“传统”,我还真的不大敢确信。我知道民间有所谓的“耆老会”,或八老、十老会之类,与“会”的多半是致仕官员,所谓“衿绅”,是有某种身份的老人,与草民无干。另有一种朝廷的规定仪式,“乡饮酒”,以尊老敬贤为宗旨。读到台湾学者邱仲麟的一篇关于明代“乡饮酒礼”的论文,题目很有意思:“敬老适所以贱老”,当然说的是明代的事儿,但与我们的经验并不相远。“乡饮酒”这种典礼,今天已少有人知晓为何物了,据邱先生说,在明代的实施中变了味道。据我们当下的经验,不必说一些乡镇破败、名存实亡的“敬老院”,即使逢年过节官员借此作秀的“送温暖”、“送爱心”,居高临下施舍式的“救济”——而且必不可少老人对着媒体千恩万谢的表态,岂不都可以用这种说法,“敬老适所以贱老”?我们的古人长于推究“礼意”,对“礼文”背后的意涵的分析,有时实在精到。今人对我们的各项政策,也何妨细细地分析,探究其“背后”都有些什么东西?那想必有助于提高公民自觉的吧。

也是那篇论文,注释中引清初褚人获《坚瓠集》:“明高皇(按即明太祖)五年,颁《乡饮读律仪式》,访高年有德,众所推服者,礼迎上座。不赴者,以违制论。如有过而为人讦发,即于席上击去其齿,从桌下蛇行而出,诚崇其礼而严其防也。”既然迎之以礼,即应容许人家“不赴”,否则就迹近绑架。至于敬老仪式上实施惩罚,实在匪夷所思。“蛇行而出”不过“丢人现眼”,“击去其齿”将影响其进食,后果严重。老人原就可能齿摇发落,与其击齿,倒不如揪去残余的毛发,稍许仁慈。我不曾核对文献,不知上引文字,是“政策”原文,还是执行中的发挥,却应当说很有创意,符合明太祖的个人风格。

我更感兴趣的,仍然是具体个人与“老年”有关的经验及其表述。读到过归有光自叹“老况不堪”的文字(《与王子敬》,《震川先生集》别集卷八)。他还在写给别人的书札中,叮嘱人家为自己找《五灯会元》,说因了老迈,“近来偏嗜内典”(同卷《与顾懋俭二首》)。归氏屡困场屋,“八上公车不遇”,待到考取三甲进士,已是六十老翁,自不能免于牢骚,于是抱怨说“今之时,独贵少俊”(《上万侍郎书》,同书卷六),也无非是他体验到的年龄歧视。

能将道理想明白的,面对事实未必就能坦然。王夫之是我所研究的“明清之际”最有思想深度者,说过与“老年”有关的很达观的话:“物之可歆可厌者,至于死而皆失其据。夕死而可,未有以不可据之宠辱得丧或易其心者也。”(《船山经义·朝闻道,夕死可矣》,《船山全书》第十三册)他还说:“少而不勤,老而不逸,谓之下愚。”(《周易内传》卷二,《船山全书》第一册)但心理上的“逸”,又何尝易得!他自己晚年就曾“敕儿子勿将镜来,使知衰容白发”(《述病枕忆得》,《船山全书》第十五册),对于老境,似乎也并不真那么通脱。他还感慨道,以前所写的东西,“所谓壮夫不为,童子之技也”,却不知今天是否果然“有愈于童子”(同上)。以其人明澈的智慧,不免想到,老年不仅意味着能力衰减,且有可能“自知之智”也一并衰退。人实在拗不过岁月的力量。

钱谦益说:“昔人呼书为黄你,以为老人嗜书,如稚子之须你,乃可以养生而却老也。”(《〈艺林汇考〉序》,《牧斋有学集》卷一四。按“你”,乳母)另在《镜古篇序》中说“六朝人呼书为黄”(同卷)。以书“养生却老”,如稚子之依赖保姆,是一种有趣的思路,只不过这样的“嗜”,也包含着无奈的吧。李邺嗣在明清之际的动荡之后,想到了王季直所说文人当用“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自己则说“六十后,为甲子之余;自放草野,为人之余;乱后为命之余”(《耕石堂诗余序》,《杲堂诗文集·杲堂文钞》卷二)。不也达观中包含了无奈?孙枝蔚说的是即使非遭遇“易代”也在所难免的共同经验,即人到老年,“回首旧游,凋丧略尽,满目惟少年辈,言之而不听者众矣。彼唱而我不和,则以我为骄;我唱而使彼和之,则彼又未必定和也”,他以为“此或老人有同悲”(《与潘蜀藻》,《溉堂文集》卷二)。读明清之际的文集,常会遇到此类老人式的不满,有时还以盛气出之。这一种“边缘经验”,既因了已在“人生边上”,也仍然与“易代”有关,即被视为前朝遗物,而自己也有了隔世之感。

前于此,徐文长将他所见女子由少艾至老迈的变化,形容得极其生动:

“始女子之来嫁于婿家也,朱之粉之,倩之颦之,步不敢越裾,语不敢见齿,不如是,则以为非女子之态也。迨数十年,长子孙而近妪姥,于是黜朱粉,罢倩颦,横步之所加,莫非问耕织于奴婢,横口之所语,莫非呼鸡豕于圈槽,甚至倅齿而笑,蓬首而搔,盖回视向之所谓态者,真赧然以为妆缀取怜,矫真饰伪之物。”(《书草玄堂稿后》,《徐文长三集》卷二一。按“倅齿”,牙齿参差不齐)唐代宋若华所撰《女论语》,有“行莫回头,语莫掀唇,坐莫动膝,立莫摇裙,喜莫大笑,怒莫高声”云云(《立身》章),用来量度徐文长所描画的“横步”、“横口”、“倅齿而笑”、“蓬首而搔”,那粗鄙实在让人看不下去。但即使“少艾”,笑不露齿似乎还勉强可以做到,“语”而不“掀唇”,是要经了严格的训练而后能的吧。由此看来,若是换一个角度,或许会以为徐氏笔下老妪的放纵自己,倒像是一种“解放”,也更近于自然:你不妨放心地享受因为有了一把年纪而得的自在。

民间有“老换小”的说法。老、小均在礼乐的羁束之外,性质却大不同。

那“老”像是走过了“文明”,返回洪荒、史前状态,而那“小”则尚在走向“文明”的途中,其“历史”正待展开。前者因已“走过”,自不免伤痕累累,诸种怪僻乖张均有前因;而后者即使不便说一张白纸,至少尚未斫丧。

“赤子”被认为的可爱,固然因了“岁月”还不曾在其肌体、心灵上刻写,也应因了其正在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走向文明”的吧。

至于如徐文长所写到的女人的一番变化,却也并非到“长子孙而近妪姥”方才发生。我自己插队时所见那里的姑娘媳妇,姑娘还保有几分矜持,一旦结了婚,就像是经了特赦,不妨对同村男子开猥亵的玩笑,在田间地头谈论性事。如此日积月累,就有了徐氏所说的“横步”、“横口”。由此你又不期而遭遇了一些古老的话题,关于何为“自然”,关于“自然”与“美”,等等。

同类推荐
  • 巴尔扎克妙语录

    巴尔扎克妙语录

    本书分品德·情操、爱情·友谊、风雅·生活、婚姻·生理、文学·艺术、政治·宗教等专题,收录了法国文学巨匠巴尔扎克的大量妙语,另外还附有巴尔扎克年谱。
  • 行走中的玫瑰

    行走中的玫瑰

    以报道全球重大新闻事件闻名的女记者闾丘露薇,这次安静下来,她不再评论时事,没有报道新闻,而是以一颗素心面对自己,向读者敞开,分享着或许每个人都在思考的一系列人生命题,诸如梦想、机遇、爱情等等。本书中,她展示了自己真实的一面,朴素、低调、敏锐、善感,带着积淀下的沉稳与厚重,和对人生的沉思。更难得的是,本书的每个话题都有相隔七年的两个视角,流年对照,闾丘露薇的成长轨迹,也是每个年轻人的参照。通过这些文字,她在邀请读者和她一起思考,一起学习,逐渐获得和世界相处的能力,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 我们终将孤独地长大

    我们终将孤独地长大

    本书是一本散文体情感随笔,以当代年轻女性视角记录一个女生踏入20岁后的生活。作者讲述了一个20岁的女生对情感、幸福、奋斗和自由的体验和追求。此时的你,无须再追究昨日的风云和浮沉;重新开始的你,自会知晓生命中有一次拥有本真的机遇,足以填满人生苍白的遗憾。因为每一次期待,都是另一种重生。人生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所以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 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

    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

    丁立梅十年经典散文自选集完美收录丁立梅经典散文和新作80余篇上百篇文章被设计成语文考试现代文阅读材料,连续十年被选作中考试题丁立梅十年经典散文自选集,分为“幽幽七里香”“初心”“住在自己的美好里”“追风的女儿”“爱如山路十八弯”“时间无垠,万物在其中”“人间岁月,各自喜悦”等八辑,收录丁立梅经典散文和新作80余篇。丁立梅文笔细腻,清新温婉;作品清新,意境隽永。在看似平淡寻常的小场景小事件中,传递着爱与感动。带你细品用音乐煮出的文字,用文字感怀温暖的人生。上百篇文章被设计成语文考试现代文阅读材料,连续十年被选作中考试题。作者简介丁立梅,笔名梅子。江苏东台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喜欢用音乐煮文字。
  • 中国文化之美·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

    中国文化之美·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

    在泱泱大唐诗歌的花海中,作者简墨撷取30位极具特色诗人,以每人的一句不常见而又浓缩了诗人性情的诗句为题,以一首诗为窗,轻轻打开《中国文化之美·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整个大唐朝绚烂的诗意天空映入我们眼帘。这片星野时空交错,那些闪耀着灵性与才情的诗人的一生或片段如历史剧般一幕幕倾情上演闪烁、归寂,而他们的一吟一唱却闪烁着诗意的光辉,历千百年不落。
热门推荐
  • 翻龙踏云歌

    翻龙踏云歌

    他叫吴乐,他获得了一个回到淮朔王朝的机会,也是一个能一跃成龙的机会。谁知道他竟然是九转奇子,正接连不断的往一个个坑里去跳,最后终于发现只有一句是实话:江湖恩怨,从来都是一个圈。
  • 男儿行四海

    男儿行四海

    为非作歹的手段总是相似,报仇雪恨的路径却各有不同。面对称霸一方的生死大仇,复仇的道路荆棘遍布。且看看,曹怀文如何带领兄弟们一路前行,可以绕路,却从不敢退缩。因为,后退一步即是悬崖。且记住,哪怕你的武功再高,我只管手拿两把菜刀!因为,天道昭昭,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从不缺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王俊凯,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王俊凯,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即使有再大的风浪我也是爱你的。即使有万般阻难我两还是一对。
  • 无上神谕

    无上神谕

    在这个星球之中,有千万分之一的可能拥有神谕子,这些人类具备超凡的力量。那些不曾拥有神谕力量的人,在忌惮嫉妒中,挑起了战争……我们需要一个新的领袖,去结束这场战争,他不需要拥有无与伦比的力量,他唯一要做的,只是结束这场该死的战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旋风少女之白兔之约

    旋风少女之白兔之约

    《旋风少女之白兔之约》是电视剧《旋风少女》第二季的续写。在这里戚百草,顾若白将携手共度一生!让我们一起和白兔夫妇尽情遨游于充满甜蜜爱情的元武道世界吧!
  • 明清通史传

    明清通史传

    明清风云虚幻小说,以真实的人物写照改变历史!生动形象的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社会的黑暗与恐怖。和对未来的憧憬与美好。注:本小说为虚拟故事
  • 快穿之总有男神让我去降黑

    快穿之总有男神让我去降黑

    别人掉坑vs承诺掉坑别人掉坑爬出来,承诺掉坑满异界跑。刚开始100:黑化值100%承诺:我自杀吧。任务对象:别!!!后来承诺:黑化值就别念了,一见面还剩啥?100:……作者:你就秀吧,你就。承诺:嗯?我说的不对?作者:诶,嘿嘿嘿,姐!您请坐您说啥都对!
  • 白小姐蜜汁可爱

    白小姐蜜汁可爱

    #我给予了它所有对青春爱情的感望,它的每一寸甜,每一寸涩,都是她将来的将来,也是她曾经的曾经#{要甜的前面有,要虐的后面也有~}【校园+微科幻】白千秋:如果让我在A和B之间选一个,我会选C。柊夜:我在海底漂泊,在不知的归途;我看星是星,看月是月,却从没看见过光。黎笙:我就在你背后,只要你回头,便能看见我。伊温:你的生,是我在地狱里最大的期望。落小七:我们永远,永远是最好的朋友,一辈子,都不分开!Jane:小美好,小美好,你什么时候能够眷顾眷顾我呢?-我还会幸福的,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