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49100000014

第14章 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3)

改革开放以来,以解决供给能力不足,平衡产业比例关系为目标的结构调整已基本完成。今后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竞争为动力,通过市场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各类产业的优化升级,要依靠科技进步的支撑。总体任务是大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要抓紧新技术革命的历史机遇,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要加强信息化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各个领域产业的优化升级。

(1)继续推进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建设。这是综合国力提高的主要基础,是推进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也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2)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进经济社会的信息化进程。要顺应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潮流,自主研发和引进吸收相结合,加强创新能力,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重点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海洋开发、环境保护等领域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3)改造提高加工工业,扶持发展支柱产业,促进产品优化升级。经多年努力经营,我国的主要工业产品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和能力。但总体结构仍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产品质量差,竞争力弱,效益欠佳,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仍未根本解决。要加强市场导向和政府宏观调控,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推进资产重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机制创新,有选择有步骤地推进工业各部门的产品优化升级。要以机械、电子、石化、建筑、汽车、轻纺等作为支柱产业优先发展,通过新技术的支撑和经济规模的扩张,提高产品质量,开发优质新品,增强竞争能力,扩大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

(4)积极拓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目前仅为30%,只有发达国家的一半,比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还略低,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从市场需求来看,常规和新兴的第三产业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除继续发展商业、生活服务外,要大力开拓旅游、信息、中介咨询和法律服务等新兴产业,引导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的规范化发展。

3.继续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条基本原理。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重要思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邓小平进一步论述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指出:“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好。”(第1卷第322页)又强调:“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第3卷第237页)1998年10月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的跨世纪发展目标必须坚持十条方针,其中第一条就是“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农业是根本。农业是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重点,这是党和国家一贯的指导思想和长期的战略方针。

历经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努力。农业的基础地位明显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业科技取得历史性进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也得到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开始形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协调发展的格局。农业区域化合理布局,专业化分工的趋势逐步显现,主要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畜牧、水产业比重上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不断提高。但从总体来看,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首先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市场对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其次是农业生产方式难以适应向社会化生产、向市场化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业的转换,大宗低值产品难以销售,而农民和涉农企业仍在继续生产;再次是农业区域性结构不协同,重复投入,削弱地区经济的互补性,比较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面对农业和农村经济新阶段的新问题,出路就在于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要由过去农产品短缺时代单纯追求数量,转移到调整和优化结构,以提高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由数量型转变为数量质量并重的效益型。要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引导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健康发展。

农业新的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点内容:一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提高竞争能力,实现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加快畜牧业发展,畜牧业上连种植业,下连加工业,是一个中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的优势产品,应视为支柱产业,加快扶持发展;三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延伸农业产品链,拓宽市场,提高竞争力,增加农业发展的整体效益;四是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因地制宜,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五是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推动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新的战略性调整,既是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素质和效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也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迎接新的挑战的需要。我们必须面向农业现代化,面向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主攻任务,切实抓好。

四、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原则,邓小平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两个大局”的重要思想和战略部署,党和国家据此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正确决策,对缩小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差距,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都有极为重大的推动作用。

1.“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自然、历史、社会各方面的原因,特别是生产要素的差异性以及生产要素配置方式的差异性,使各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按照地区不平衡发展的客观规律,邓小平指出:“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3卷第374页)基于这一战略构想,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重要思想,他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第3卷第277—278页)

邓小平关于“两个大局”的重要思想,对于实现“三步走”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他认为在进入小康社会之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是较快地发展东南沿海地带,带动内地的发展。而在达到小康水平时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就要转为继续发展东南沿海,同时突出提出和解决内地发展的问题,缩小东西部地区的贫富差距,通过区域经济的全理布局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实现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要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不同区域、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国家总体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下,选择发展重点和优势产业,加速区域经济新的发展,推进地区间的优势互补与协调发展。

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根据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1999年党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国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不仅有利于西部经济的振兴,也关系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局,对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对增强民族团结,巩固边疆,稳定社会,乃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战略意义。

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编制了“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西部大开发中,贯彻“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方针,依托交通干线和中心城市,努力培育经济增长点,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加大对西部地区建设资金的投入和转移支付的力度。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是:

第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西部水资源分布不均,水利设施严重不足,铁路密度仅为东部的50%左右,全国未通公路的大部分集中在西部,电话普及率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党中央提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这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基础。要先行建设,适当超前,既努力抓好关系全局的重大工程,又要安排好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小项目。重点是交通运输、电网、通信、广播电视及城市基础设施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两年多来,以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为代表的重大基础建设项目,总投资达6000多亿元,对解决我国能源不均衡问题,对把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藏等民族地区繁荣,推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第二,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紧密结合,再造西部秀美山川。由于自然、历史和人为的原因,长期以来,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掠夺式的经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西部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80%,全国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积2400平方公里,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和西南地区的石漠化日趋严重。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党和国家把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点和切入点。在加大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和国家向退耕还林还草农民无偿提供粮食、种苗等一系列有效政策,引导西部地区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自2000年以来,国家用于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投资达300多亿元,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治理、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试点等重大生态建设项目。

第三,大力开发区域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在西部开发中要依托资源优势,面向市场需求,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和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和效益农业,培育农副产品和加工的龙头企业。合理利用水电、天然气、煤炭、稀土、钾盐、磷矿和有色金属等优势资源,发展能源基地和骨干企业。要充分利用西部的旅游资源,把旅游业培育成重要的支柱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把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同类推荐
  • 中级导游文化实务

    中级导游文化实务

    本书立足于导游人员的从业实际和需要,在初级导游文化的基础上。按导游工作任务过程和“教、学、做”合一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对中级导游应当掌握的历史文化与人文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又深入浅出的讲解。共分为9章:思想文化、制度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书画戏剧文化、武术中医文化、山水文化、陶瓷宝石文化。选取的内容侧重于知识性与趣味性、专业性与应用性,旨在通过本书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中级导游的文化素养与职业能力,为取得中级导游职业资格证书奠定坚实的基础。
  •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酒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酒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影视千秋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影视千秋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丛书公共30册,是一套汉语与英语的双语丛书。丛书内容包括星宇迷尘、科普长廊、网络生活、网络前沿、电脑学堂、心灵密码、健康饮食、生命律动、体坛经纬、影视千秋等30个方面。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本套丛书把比较前沿的信息教育化,在学习科技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英语的阅读能力。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亲情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亲情故事

    为了全面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阅读的兴趣和爱好,这套课外读物主要包括有关成长、生命、神童、亲情、爱心、感恩、母爱、父爱、心态、美德、人格、幽默、思维、习惯、励志、真情、名人、英雄、语文、数学、名著、唐诗、地理、历史、美术、音乐、文学、电影、谜语、哲学、哲理、信仰、智慧、文明、发现、科幻、推理、侦探、战争、探险、惊险、财富、时尚、神话、民间、公主、医学、天文、寓言、建筑、名胜、海洋、奥秘、奇趣、植物、动物的故事,既有一般的故事,也有知识故事,这样,把阅读故事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就能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新课标课外读物的最大特色。
  • 小鲤鱼跳龙门

    小鲤鱼跳龙门

    《小鲤鱼跳龙门》是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的推荐书目,本书中收录了儿童文学大师金近先生的十余篇广为人知的童话作品,包括《狐狸打猎人的故事》《小猫钓鱼》《小鸭子学游水》等。在金近先生的笔下,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人物都有各自鲜明的个性,而每篇童话中的故事情节都是与社会现实相贴合的,有益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快速走出成长中将面临的困境,并对社会现实树立一个合理的基本判断。
热门推荐
  • 无限狂飚

    无限狂飚

    我们每天抬头看天,双脚踏在大地上,可曾感受到什么,或许什么也没有,因为都在虚度。哪里还有自己的天空,哪里还有自己的空间?属于自己的时间也被剥夺的所剩无几,深夜可曾抬头看看天上的明月,凌晨可会趴在窗台听不远处车轮滚过的呼啸声……那亿年的天,亿年的地,真的像你我此时所看到的那么普通那么简单吗?从出生到死亡,只不过沧海一瞬,在天地永恒面前,我们微不足道。但存在,就有存在下去的原因和动力。我们是天所生,地所育,教给我们的,就是道——掌握永恒的道!神,神是什么?在我们的世界里,根本没有神的存在,可为什么我们这些无知的人类会把个别人个别的事物称之为神呢?为什么我们自己反而甘于平庸乏味的生活而去崇拜那些创造神话的人呢……天地的存在,就是让你我参悟其中的道,然后成为神。且看一个如你我平凡的人,如何参悟天地之道而站在所有的极品名车的顶峰,被人尊称为车神!
  • 破灭大帝

    破灭大帝

    我欲为天,惩天下有罪之人;我欲为峰,开古今巅峰之路。一个灭族之子如何在修真界强势崛起,又是如何创下古来未有之神话?
  • 修者国度

    修者国度

    当今之世,修者无数,修行之道大昌,修行不光是实力的增强,也是地位的提升,天才少年韩星偶得阵法总纲残卷,改写命运就此开始····。
  • 高中生的奇妙幻想

    高中生的奇妙幻想

    一个奇葩高中生的奇妙穿越之旅!因为一次尝试意外穿越到了一别的世界,本以为没好的生活要开始了,没想到……故事的情节可能会出乎你的想象,眼见不一定为实,大家敬请期待吧!
  • 古墓阴阳录

    古墓阴阳录

    大概是1957年到1962年之间吧,我国的大西北地区发生了一些了不得的事情,说是当时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有人发现了一个古城遗址,当时在中国正是中苏关系恶化的时段,苏方不顾中方的困难,逼中国还债。中国人民只能勒紧裤腰带还债。所以那个时候可以说是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了,走在街上你可以看到满大街都是讨饭的,挖树根的,吃西瓜皮的,正是如此一些青年便萌生了想去淘些古物的想法,毕竟斯文·赫定在挖出了楼兰的古城后淘宝的风气已经弥漫了整个河西走廊。可是后来不知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那些前往罗布泊的青年死的死,疯的疯。而我的爷爷正是当年从那个地方逃回来的一份子,同时还带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 汉梦未央

    汉梦未央

    杨诗兰不喜欢历史上的汉武帝,因为他晚年的巫蛊事件,她以为他是一个绝然冷漠的男子。偏偏老天爷让她穿越到汉武王朝,遇见那个冷静淡漠又温润如玉的他,当她冷眼观看他时,却意外看见他频频的温柔回眸。她的心能拒绝这样一个风华绝代的帝王吗?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我老公是狐狸精

    我老公是狐狸精

    还会有人比她更倒霉吗?二十六岁生日这一天,遇到了她这一辈子都不想要遇到的人——顾尘寰,那个比女生、比狐狸精还要漂亮的男生!就是他,毁了她的初恋!这还不是最倒霉的,这一天,她发现了她最好的朋友和她的男朋友在一起,并且收到了他们的红色炸弹——结婚请柬!这还不是最最倒霉的,她已经够伤心够难过的了,她只不过是借酒浇愁,可是一觉酒醒之后,她竟然变成了那只狐狸精的老婆……
  • 追,踪

    追,踪

    这是一个以户外探险为背景的故事,也取自户外生活历险中的部分记忆。我舅太爷得到了七星盒,消失在南方。我毕业后在南方工作,奶奶授意我追踪舅太爷的下落,我因工作繁忙抛之脑后,之后我的职业生涯几经变迁,无意间追踪到七星盒的秘密。古人用数个朝代的更迭造了一个巨大工程,采用颠倒阴阳的宇宙法则谒力隐藏其中的秘密。中外各方势力为了找到答案,角逐追踪。以七星盒为引线,我们到了七娘山、罗浮山找到了两件宝匣,它们提供了不同的追踪线索。故事涵盖了地理、易理、天文、生物、力学等知识架构,蕴含了古人的智慧设计,以古典哲学为指导,阐述了古人的宇宙观,也逐步提示出古人隐藏的秘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世间温柔不及你一分

    世间温柔不及你一分

    (这是一本现代有点沙雕有点搞笑的恋爱甜文)本来朝九晚五上班的车小瑜和高冷冷酷的总裁言明景是平平淡淡的同事关系,但有一天,某两个人硬是要打破了这份平静的职场同事的湖面,本来只在上班时间见面的两人却变成了每日腻在一起的恋爱小白。两人从最开始的尴尬相处到渐渐的熟悉,从恋爱到踏入婚姻的殿堂。”温柔“的背后,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