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14900000154

第154章 :白兔戴冠六

秦泰回到自己的房间,面对这么多的腰牌不知道是应该高兴呢?还是应该感到悲伤?看来福建的局势比他自己知道的还要危险,不然不会这么多的官员都不去上任。

什么叫“官”?通俗一点,就是代替朝廷、代替皇帝管理地方的地方父母官。为什么说是“父母官”,这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劝告官员要把辖区里的老百姓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照看和管教。第二层的意思就是老百姓要像敬重自己的父母一样,听从和敬重官员的话。要是有哪个老百姓像忤逆的孩子违背父母一样不听官员的话,官员就可以教训自己孩子一样,对这个忤逆子痛下打手。

中国有句老话,叫“县官不如现管。”意思是与自己不搭界的县官,还不如自己的直接上司来得更管用。可是每一个地方官的实权都比较大,上级给于一定的自主权限,可以全权管理辖区里的一切事务。

中国还有一句老话,叫“天高皇帝远。”对于一些地方老百姓来说,远在京城的皇帝,是遥不可及的,但是他们的地方官却是马上能看见的。所以一些老百姓并不怕皇帝,还敢在背后议论皇帝家的是是非非。可是在本地明里暗里议论地方各级官员的人却很少。要不是这个官员实在无法无天了,老百姓不会集中在一起说三道四。

一些地方官员为了立威,也使出了种种手段。例如外出的排场,按照朝廷的规矩仪仗不能随便乱用的。就连皇帝出巡,去太庙或者天坛祭坛也有相应的礼节。但是地方官员却不大讲究这一点,只要官员外出就要有仪仗,前呼后拥的好是威风。这就是一些京官羡慕地方官员的地方。在京城到处是官,四品以下的官员就不能称为官员,只能称为官吏。他们在京城为人时时小心,深怕得罪到什么重要官员。当时有句笑话,说“京城里掉一块瓦片砸中六个人,四个是官员,一个是皇亲国戚,还有一个是太监。”可见当时大明京城里官员多,皇亲国戚也多,太监也多。官员们得罪哪一个大官还是小事,要是不小心冲撞了太监或者锦衣卫,他们向皇帝添油加醋地一说,官员可就要倒大霉了。

按照早有的规矩,县官也就是老百姓口里的“县太爷”出巡,前有开道的仪仗,后有一些衙役跟随。所谓的仪仗是由一人提着铜锣开道,后面四个人分两队各举一块牌子跟着组成。牌子上写有“肃静”、“回避”、“某某县正堂”、“正七品知县”的字样。随后就是四人抬的官轿,后面赶着手里拿着杀威棍和手铐的衙役。知县属于七品官,所以铜锣每次只能敲三下,又叫“敲三棒”。按照正常礼仪,县太爷离开自己的县衙的时候,敲铜锣的衙役,要连喊三次“老爷出巡咯”之后,县太爷才出来上轿出行。每走十步敲铜锣的衙役敲一下铜锣,敲完三下之后,停顿一下,喊“老爷出巡,百姓回避。”然后再敲铜锣三下。

知府出巡按规定是敲五下,就是“敲五棒”、道台出巡是“敲七棒”、巡抚出巡是“敲十一棒”,要是皇帝出巡应该是“敲八八六十四棒”。要是听见不停地敲铜锣,点数已经超过二十几下的时候,您就不用再数了,绝对不会是皇帝出巡,不然您根本就不能靠近听见铜锣声。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一种解释,您遇上“耍猴戏”的江湖卖艺的了。

官府可不是一般人都能进的,有道是“衙门八字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老百姓要告状的话,先要去找人写状纸。朝廷有明文,没有功名在身的人不能写状纸。不但状纸要人代写,还要请人当讼师,为自己打官司,免得自己不会说话开罪官员。这种靠衙门吃饭写状纸做讼师的,大家管他们叫“讼棍”。他们都是一些科举不顺利,当不成举人的落魄秀才,又不能安心在家读书务农,只好来做这些没有良心的“讼棍”。老百姓来告状,一定是家里出了什么急事,可是他们利用这机会敲诈勒索,盘剥老百姓的血汗钱,怪不得大家对他们十分厌恶。一些有良心的讼师不是混不下去了,就是被人作弄死了,所以留在衙门口混饭的都不是什么好人。

请讼师写好了状纸,请好了打官司的讼师之后,就要正式“击鼓鸣冤”了。“击鼓鸣冤”是一个成例,也是从汉朝的时候就有的规矩。汉高祖刘邦打下了天下,丞相萧何不但制定了首部比较完善的刑法,更是设定了一些审案的程序。每一个地方官员的衙门口,还有主管刑事的衙门口,都会设立一张大鼓。要是百姓有冤情,只要一敲响“鸣冤鼓”,官员就必须接受案情,在自己的大堂上升堂问案。这就是古代中国官方的正是审案程序中的第一步“原告击鼓鸣冤”。

原告本人击打“鸣冤鼓”后,就会有衙役前来接状纸。这时候按照成列,原告要准备一份“孝敬”给这个衙役,要是不“懂事”或者给少了,衙役就会百般刁难原告。这时候就要看讼师的了,他们关系好的话,讼师会帮原告说一些话,要是讼师也不管的话,这场官司十有八九就打不下去了。衙役收下状纸不算正式立案,这需要等主审官员的回话。县里的是县太爷、府里的知府或者同知、省里的是按察使或者巡抚,他们点头答应了,才算正式立案。

正式立案之后,衙门会通知原告什么时候安排开庭,到时候原告被告,还有原告讼师、被告讼师都要到堂。当然这也是最关键的时候,就看原告和被告哪个聪明了,被告要是给足了“孝敬”,不但有可能无罪,甚至于反败为胜。要是原告没有证据,或者是无中生有的话,给足了“孝敬”,也可以把案件定成铁案。其实在大明官场,很少人有正义,一些案件久久不能得到公平的判决,就是因为官员的无能和贪婪。

秦泰总结过一些道理,送上刑部断头台的贪官一个个有真才实学。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千里来做官,只为吃和穿。”“一任知府,吃穿三世。”可见众多官员读书做官,就是为了钱。世上贪官当道,他们不会使用清廉的官员,只会使用一些昏庸的官员或者一样贪心的官员。在大明官员中大多数的是一些昏庸的官员,他们不会正确的处理公务,不会审案查案,贪污一点之后就下台了。这些官员没有什么真才实学,要是没有上面的支持,很难长期在官场逗留。他们大多数的人都是做了一任地方官后就自己不要做了。真正的贪官,都是肚子有一点真本事的,他们不但贪心而且有野心,希望自己多贪一点多干几年。明明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一条不归路,但是他们依然前赴后继地走上这条死路。秦泰在刑部大牢看多了这些官员,他们虽然有许多依然怕死,但是他们一个个不后悔,后悔的是他们觉得贪少了,拿得不够多。

秦泰这个已经卸任的提刑官,就是杜绝地方官的冤假错案,还百姓一个公道。但是这种事情严重损害了官员们的利益和权威,所以朝廷不敢给于秦泰这种官员太大的权限。秦泰只能复审之后上报中央,由中央决定案情的处理方案。对于一些过于影响恶劣的官员,秦泰虽然有便宜权限,但是对方必须是六品以下的官员,最多不能超过和秦泰一样的六品官员,再大的官员秦泰不但没有权利管理,还要对他们恭恭敬敬,这就是官场的程序和“论资排辈”。秦泰要是不遵守的话,无法在任何地方办案查案。这不,秦泰就是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才被免去了提刑司的职务。秦泰被免职,最大的原因不是因为他管了不应该管的事情,也不是他引起了嘉靖皇帝的不高兴,而是因为他的存在,导致一大批官员的不安。这些官员有中央的内阁阁老,也有后宫的司礼监内相,也有其他京官,更有江南众多的地方官。胡宗宪这个人最奇怪,有事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秦泰,只有秦泰才能帮助得了他。但是事情结束之后,第一个希望秦泰死或者下台的依然是他,希望尽快拔除这个眼中钉、肉中刺。胡宗宪虽然不是一个女人,但是有特别灵敏的直觉,他虽然没有和秦泰正式见过面,但是他直觉地认为秦泰会威胁到自己。秦泰好像和自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己的富贵来自于秦泰,将来也将毁于秦泰。

对于胡宗宪来说,秦泰可以算是一个他的大恩人。当初胡宗宪在前线打仗,最缺的就是白花花的银子和亮闪闪的金子。朝廷一边要胡宗宪打好仗,打赢倭寇,一边却不给胡宗宪发放军饷和军用物资。士兵们几乎是饿着肚子在和倭寇打仗,这种几乎叫花子的军队怎么能打赢倭寇?正在胡宗宪感到绝望的时候,秦泰通知他们,有大批的宝藏。胡宗宪不但有了打仗的本钱,也有了一个贿赂上层官员的路子。这批财宝才换来了胡宗宪的江南总督的地位。照道理说胡宗宪应该打心眼里感激秦泰,可是胡宗宪一如既往的不相信秦泰,以为秦泰自己留了不少。所以派出自己的手下李丁名义上保护秦泰,其实是暗中调查秦泰。只要李丁查处秦泰有所贪污的话,立即抓捕秦泰,就地格杀更是为了灭口。秦泰没有贪污,胡宗宪就又生一计,利用李丁引秦泰去送死,故意去捅没有人敢动的千秋阁这个马蜂窝。要不是秦泰命大,大家配合得好的话,秦泰估计已经死了不下好几回了。胡宗宪真的是一个恩将仇报的无义之人。

同类推荐
  • 诡灵之梦回记忆

    诡灵之梦回记忆

    一夜惊魂,再梦熙熙。就留长夜,不忘昔年。
  • 来世之约——叠加

    来世之约——叠加

    人本就是介于佛与魔之间,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执念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但也是令人恐惧的......
  • 乾坤阵法

    乾坤阵法

    本书将为大家介绍的是中国各种古代阵法,奇门易术,阴阳风水,阐述易经中的五行世界。通过主人公东川及其哥哥东平两兄弟的成长经历,为大家讲述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既有各种古老的民间传说,又有惊险刺激墓穴探奇,既有场面宏大的斗阵斗法,又有风趣搞笑的人生趣闻,整个故事情节起伏跌荡,环环相扣......《乾坤阵法》讨论群:3798543242298894*******************************************************************敬爱的读者,我最近一直没有更新,并不是票少,更不是不想再写下去,而是因为现在市面上有一本《鬼打墙》的书,完全是抄袭了我的内容,所以暂时不更新,但后面的内容早已写好,我会尽快想办法给大家看的!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一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交代的!这本《鬼打墙》可能也是盗版的,大家可以看看http://www.*****.com/?auction/33/item_detail-0db1-2671915cc52aff2dec281db28db3be9e.jhtml
  • 生活在城市的道士

    生活在城市的道士

    莫枫,一个法力低微的修道士,一个普通的编程人员,却因为一个灵鬼,生活发生了不同的改变。莫枫最终点头同意,虽然有些不情愿,但多一个美女未婚妻也不是什么坏事。虽然是个灵体。可是莫枫看着手中一指多厚,足有N条不平等条约的契约之书,头上不由流下一层冷汗:“玉儿,你确定你没有拿错,你确定你拿的不是卖身契。
  • 诛鬼

    诛鬼

    爷爷为了送鬼,意外去世,引出了家里一件秘闻。原来我家还有一个别称:诛鬼世家!
热门推荐
  • 飘渺狂欲录

    飘渺狂欲录

    任何人都是天生善良的,但是一但把身体里仅存的一点血性激发出来,将会一发不可收拾。本文讲述赵磊和一干兄弟争霸黑道的生涯。狼的野心,狼的心肠,血的代价,他们将给我们带来一个怎样的时代?坏蛋?枭雄?英雄?血腥的拼杀,智慧的较量,美女的相遇,欲望疯狂的发泄,飘渺般的争程,一切尽在《飘渺狂欲录》。(本文不针对任何国家,集体,个人)请勿模仿,切记!
  • 每周一名关键人物

    每周一名关键人物

    王治有点懵本来的医学天才,国之栋梁,却莫名其妙穿越异世,成了名医馆小学徒。同样作为穿越者,为毛我这个“救死扶伤系统”实物的功能与名字严重不符?简单点描述就是每周选一个家伙花式作死然后让我去救……劳资的梦想是当医生不是保镖,系统你怕不是有什么误解……
  • 能请你跳一支舞吗

    能请你跳一支舞吗

    女主来自社会底层的贫困人家,小小年纪便被穷困潦倒的父亲逼迫嫁给村里一把年纪的老头,结婚当天终于逃了出来,可是很快又落入了见钱眼开的人贩子手中,后被运往县城人口贩卖场,最终进入了大富商牧府,成为了三少爷房里的一名丫鬟。
  • 镜子里是我师傅

    镜子里是我师傅

    少年张牧,得知父母被杀,努力修炼,对得知人灵会与鬼灵会,人类要与之对抗,却被步步逼迫,张牧凭实力成为了人类领导者,又知道爷爷的失踪与人灵会脱不了干系,师傅与其它人类修炼者被怨灵所捕,一年后斩杀,张牧迫不得已,提前决战!却无意得知,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 承蒙你来到身边

    承蒙你来到身边

    季萌看见许承的第一眼,就认定了一辈子。初次见面,她笑的很甜,满嘴情话:“你是岸,我是船,你是太阳,我为你转,幸福有你才能算,给我世界都不换。”“我要亲手给你幸福,别人我不放心。”“对你的爱,不管阴晴圆缺不更改;对你的情,不管海枯石烂永存在。”……在不确定她对自己的感情之前,所有的喜欢都变成小心翼翼的试探。后来,许承拐得美人归。得知当年真相的季萌怒了,“我要离婚。”许承淡然一笑,得意道:“晚了。”
  • 毛泽东轶事

    毛泽东轶事

    本书内容包括:毛泽东巧用《水浒传》战胜了蒋介石;揭开毛泽东用兵如神之谜;揭秘毛泽东最高领导地位的确立过程;毛泽东五评《金瓶梅》;毛泽东为何推崇屈原;毛泽东写给女性的六首诗词等。
  • 笨笨狐狸小相公

    笨笨狐狸小相公

    她真的是一只蠢得不能再蠢的狐狸,修炼了两百多年却一点法力也没有。他是风流倜傥的逍遥王爷,权势滔天,邪魅俊逸。只要他招一招手,就有无限多的美人儿前赴后继的亲吻他的脚趾头。然而自从那个傻女人,哦不,是那只傻狐狸进入他的生活中以后,他的生活就开始变化了。她望着他苍白的脸色,此刻他竟早已没了呼吸。一股恨意铺天盖地的袭满她的全身。她的青丝一寸寸的变白,本就妖娆的脸变得愈发的妖冶。九条尾巴一下子窜了出来。菱唇狠狠的吐出几个字:你们敢伤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华之年,样执念

    华之年,样执念

    青涩的年华里,遇见刻骨铭心的你。朦胧细雨是你我的点点滴滴,青葱光阴是你我刻骨的爱恋,匆匆岁月见证我们的花样年华。冉样是华语的青涩,是华语的懵懂,是华语念念不舍的刻骨岁月。她的初出懵懂,青涩花样,造就他毕生执念。华语是冉样的花样年华,是冉样的匆匆年华的那抹抹不掉的白月光,是冉样刻骨之殇。他的执念是她暖心的港湾,他的付出是她刻骨的爱。相遇时,他说‘别怕,我会一直在你身边保护你。’她瘪着小嘴,泪眼婆娑的看着他。她受伤哭泣时,他轻抚着她的小脑袋,柔声说:“宝贝乖,别怕,我在呢!”其实她不知道,他所说的‘保护你’,就是不管你飞的有多高多远,只要你回头,万家灯火下,灯火阑珊处,那个人一直默默在原地等着你。
  • 故事从98年开始

    故事从98年开始

    故事以中国1998年开始的十年时间为背景,通过不同传统文化的影响,刻画当时普通人的挫折与追求、欢乐和爱情,讲述了来自南方普通的小山村的几个年轻人寻找文化归属的故事。同时展示了时代历史进程中人们从物质文化的需要逐渐过度到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曲折而辉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