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554800000005

第5章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真要说起来,最早应该算是上了香港一位董先生的当:中学时的特长是熟读各种董桥文集,一直认定这世上写英文是没有人写得过毛姆的。翻找当年的笔记有些吃力了,但网上随便搜一搜就有证据掉出来。“我少年时代死命背诵毛姆不少句子:英文老师迷恋毛姆,学生不敢不亲近毛姆。”“她的信写得真是典雅,带着一点毛姆英文的气韵,新人类不屑也不能练出这样的功架。”“有的时候当我自己写文章想要经营一种比较English的东西的时候,我闭上眼睛也会感觉到它。”

后来本科真的转去念英文,董先生那句“我带着床头那本毛姆短篇小说集第四册出门”也要学——英文系简陋,资料室就是这套Vintage四册的毛姆短篇集居然只有一和四,当然同学是不知道的,我不断续借永远贴身留着。最难忘的阅读体验基本都带着场景。记得那时在上海某个偏僻的学校里等一个姑娘,换公交换得也只有在那样的岁数、怀着那样的动机才忍受得了;找了间破旧的教室读毛姆,一个故事读完去了趟“盥洗室”,回来的走廊上气氛迷离极了,觉得从窗口斜斜垂进来的都是伊比利亚的光,拐角处随时会款步走出一个新近丧夫的公爵夫人。那次读的就是这一卷(《毛姆短篇小说全集》第一卷)里的《事关尊严》。

毛姆真的适合带着出门,因为他的短篇可以用半页就让你落进他的氛围里。从那时起,一直怀着一个文学理想,就是解答:他这到底是怎么弄的——或者再好大喜功一点,毛姆到底好在哪里。我以为我只要继续好好学习,终有一天答案会自己偷偷生成在我的屏幕上。

可后来不就出事了么。就是越读书越发现怎么他们好像都不太看得上“老威利”,而且都是我最喜欢的批评家说话最难听。最早是埃德蒙·威尔逊,说毛姆下笔全是陈词滥调,最后你赞叹的是作者居然有本事可以没一件事能表达出新意来。戈尔·维达尔,虽然我当时印象更深的是他说十七岁已经读完了所有的莎士比亚和毛姆,但他也同意威尔逊,称毛姆为陈词滥调大师和颇为廉价(half-trashy)。克里斯托弗·希钦斯说,毛姆写作用功,日复一日论斤按两地产出三流文字。而最低点是大四精读课本上一见如故的随笔作家约瑟夫·艾普斯坦(Joseph Epstein),图书馆里找出本文集,目录里赫然是一篇:Is It All Right to Read Somerset Maugham?真的就到了这个地步,语气近乎求饶:你们就让我稍微读一点毛姆吧。

当然,好话的分量也不轻。这篇文章写在毛姆刚刚公版(总感觉卖书网站上刷新一次都能发现新译本)的时期。封面封底上这样的话也见得多了:马尔克斯说毛姆是他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奥威尔说现代作家里毛姆对他影响最大——“毛姆到底好不好?”这其实是个文学史的题目。活着的时候是全世界名气最大、赚钱最多的作家,“新批评”指导文论的那一段,宣扬文本自治,提毛姆倒反而不丢人,毕竟奥斯维辛发生了,他也算象征着文学入世,心怀天下。但现代演化成后现代,可能是德里达上台读论文的六十年代之后,一切缥缈起来,大家开始同意威尔逊所谓毛姆写的不是“真正的文学”了,因为他写的不够“相对”,不够“主观”——居然想观察世界,居然想揭露灵魂,怎么会有这么荒唐的想法呢?但哪种小说更正宗吵再响也没有用;不管小说家打定主意要干吗,总还是得一句一句读吧?

毛姆写过:“我等待的批评家是这样一个人,他能解释为什么我缺陷这么多,却这么多年来拥有这么多的读者。”其实我当时就或多或少猜了出来,译了这么些个中短篇之后更加相信,窍门是那个叫“阿申登”(Ashenden)或者“毛姆”的叙述者。他的故事我最喜欢的几乎开篇都像便签簿上截下来小品文或者旅行笔记,正当你被放松,想上前跟他搭话的时候,这家伙转身从兜里掏出一块什么东西,说:“你瞧我在路边捡到了什么?”结果这个“什么”是世上最光怪陆离最撩人心弦的故事。

这当然首先是一种文学手法,让读者本能地觉着故事更亲近可信,但它似乎在毛姆这里也成了某种比喻,象征着作者的乐在其中。格雷厄姆·格林说,读毛姆停不下来,不是为了他笔下的人物,不是“氛围”,不是文笔,而是逸事秘闻有种内在的力量。毛姆享受那种传递八卦的乐趣,他想把自己放进去,不仅为了让你听故事更认真,而且他自己也恨不得成为那个投入的听众和游客。当年那本把毛姆比作莫泊桑的书,说这两人都世故,知道什么东西是“广泛有趣”的;2009年的那本《毛姆的秘密生活》(The Secret Lives of Somerset Maugham),说毛姆“心思敏锐,最擅揣摩观众想要什么”。他当然知道我们想要什么,因为他就坐在我们之中。

毛姆被引用最多的一句话可能是:“我清楚自己的位置:二流作家的最前列。”其实呢,这句话毛姆从来没有说过。是威尔逊那篇文章出来之后(里面提到他“确信”毛姆是“二流”),两年后就有人不带出处地“报道”毛姆说了这句话。直到1980年特德·摩根(Ted Morgan)的传记说毛姆在《总结》(Summing Up)里写道,“我知道自己的地位:二流作家的最前列”,书上哪里有啊?而《毛姆的秘密生活》则说毛姆“多处说过”——每个引用的人都要编个出处,自然是少不了的——但没有一条可以确切查证。

于是顺理成章地要问,这句话哪来这么高的“可引性”呢?其实,这是一种“你看,他自己都这么说”的心理状态;既然您把井都凿好了,扔几块砖头进去又何妨呢?在我看来,作家不是足球联赛,不用非得分出级别和名次,我在意的是这句话映衬了毛姆作品里表现的一种迷人的心态。那是一种对更纯粹文艺生命的向往之情。在他几部重要的长篇里,总有两个形象的各种变体,一个是安分于制造文化商品换取在俗世立足的成功匠人,而他的对面,往往御风而行着一个为了诗和远方奋不顾身的伟岸身姿。在《人性的枷锁》(Of Human Bondage)中自传体主人公菲利普·凯里去巴黎学画,圈子里有才华的只有一个叫克拉顿的人,后者说,“画得好不好有什么关系,我只是不得不画而已”。但凯里知道自己不是这样的,他只不过“手不算太笨”。《月亮和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里,当然有抛妻弃子的高更;《寻欢作乐》(Cakes and Ale)中,是曲高和寡的哈代;最后在他七十岁那年,写出了一个“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拉里·达瑞尔,《刀锋》(Razor's Edge)里那句“你想干什么?”“我想游手好闲。”像灯塔一样照耀着我的整个青年时代。在这个短篇集里,你可以看到一则几乎像是《刀锋》练笔一样《巴纳德》,当然,毛姆没有把同样的故事写两遍——他其实写了四遍:二十七岁出版的长篇《英雄》(The Hero),也写了一个归来的战争英雄,也受不了家乡的伦理氛围,也结束了之前定下的婚约。毛姆二十年后又把它写成了一个剧,叫《未知》(The Unknown)。读毛姆的短篇集,如果你眯起眼站到合适的距离之外,会发现有好些篇目内核是相似的:他对那种粪土社会规范的波希米亚心性有种不能自已的崇拜之情,热爱断和舍,热爱逃离。联想到他自己,青少年时要逃离的是那个冰凉的牧师家庭,那个把他压抑到口吃的寄宿学校;后来是为了逃离婚姻去打仗。多了解些生平自然没坏处,但只要仔细读那些小说,毛姆的纯真,就像他当年逃到海德堡读书时说的一样,整个审美的世界“就像平原一样在眼前打开”。西里尔·康纳利(Cyril Connolly)说:“这个我们最世故的小说家,着迷的却是那些抛弃世界的人。”这种离经叛道的文青气质,在任何时代的普通读者群里,都有致命的魅力。

我的译观很明了,就是把作者想传达给原文读者的体验尽量在译文中复制给译文读者。所以,原作有多好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关译者的事;我只是换了顶热心读者的帽子,把这些年沉浮在记忆里的几句关于毛姆的话串起来说一说而已。作为译者,职责简单,需要他们说的话也少,就像《寻欢作乐》里,阿尔罗伊·基尔那句俗话:“说到底,要验证布丁只能靠吃。”但既然厨师执意要出来聊天,万一被发现分不清芹菜猪肉和虾仁韭黄馅的饺子口感有什么差别,终究让人担心他的厨艺。

所以,作为读者我还是很愿意听译者描绘一下他感受到的原作风味,当我看到有人将毛姆的英文形容为“驯雅”或“优美”,我就隐隐有些不安,怕味蕾背叛了自己。但幸好在英文世界里,口径还是比较统一的。推崇毛姆的两个作家,给英文短篇集作导读的尼古拉斯·莎士比亚(Nicholas Shakespeare),说“毛姆的文字不美,他写得很平淡,就像说话一样”;帮毛姆编出一本游记文字合辑的皮克·艾尔(Pico Iyer),说他写的是“公务员散文”。

从我刚读得通英文起,毛姆写作课的两句话一直记着。第一句是:作者表达得晦涩难解,是因为他自己没有想清楚。第二句是:一个人要是拿着环每走两步就要从里面跳过去,你就会怀疑他是不是在认真耕地。

当然后一句,也就是写作要摈弃一切寻欢作乐,我从来没有遵守——还好毛姆也没有。毛姆说他追求的是简单、清晰(夏志清先生将lucid译为“达”,我觉得并不贴切)、悦耳。要我说的话,他的文风是一种体面的娴熟和狡黠。自从立下字据,开始翻译毛姆短篇,每告诉一个朋友,他就会用恭喜的目光拍打我的肩膀,因为让一个促狭的人译刻薄,是文艺之神的奖励;而讥诮这项技艺,到了毛姆的境界,自然也是声色不改,所以对于译者来说,在文风上也无须摆出什么特别的姿态来。

现在我们应该提醒自己,连伊夫林·沃这样难以取悦的人,也说毛姆是“在世唯一一个能让人学到东西的作坊师傅”。毛师傅的第一语言是法语,那个传统里的精致他似乎一直觉得在自己的能力之外,却也像是为了腾出力气更好地发扬从福楼拜到莫泊桑这条文脉中的“经济”,让他的故事有种谦卑却让人服帖的不蔓不枝。另外,还是回到上文提过的意思,他下笔有种发自内心的快乐,让读者也高兴地几乎认为那些在造句上的小疏忽并不重要。而说到“悦耳”,当他把字词音节安排对的时候(经常是对的),那个段落会从纸面上浮动起来。我试着模仿他语势的高低转承,有时也会因为念起来顺,给自己造成一种“译得真好”的假象,忍不住就要把那段话粘贴到某个聊天窗口里。另外,执意想提一句,所谓cliché,是非母语读者最难体会的一个层面,陈词滥调都是因为有意思才会被用旧的,尽管我已经在我能接受的范围内尽量多用了一些成语和俗字,但译本的读者很难体会威尔逊的那种义愤填膺。

话就说到这里好了,如果要从所有作家里挑一个去经受这样一篇译后记,毛姆是最不用担心的人选之一。“你可能不是古往今来写得最好的小说家”这个判断裹再薄的糖衣也会被毛老师笑话吧?而且只有承认了这件事,对他的欢喜和感激才值得一谈。

文学的好坏,我是一个相对主义者,我不相信永恒的胜负关系,我相信人生和阅读的莫名交汇造出的美好片刻。而毛姆给了我足够多这样的片刻。如果这篇文章还有意图要对判断文学价值凑泊出什么说法,是这句:任何瞬间的心动都不容易,不要怠慢了它。翻译这个集子,正好是孩子出生,兵荒马乱之中,正在翻译着的毛姆故事,曾兴高采烈地讲给待孕妇女和哭闹的婴儿听;其实,我也能想出好几个比带孩子(以及制造一个差强人意的新毛姆译本)更高级的消磨时间的方式,但如果活着只是永远不甘于经历第一流以外的东西,那人生还能筛下多少值得保留的回忆。艾默生说,只要真心觉得快乐,你就更丰沛了一些。

2016.8

《毛姆短篇小说全集第一卷:爱德华·巴纳德的堕落》译后记

同类推荐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普希金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普希金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爱好文学的青年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由若干分册组成,每一分册基本上介绍一位作家和他的代表作品。每一分册既是一本独立、完整的著作,又是全套丛书中的一个单元;分则为册,合则为套。
  • 海潮大声起木铎:陆建德谈晚晴人物

    海潮大声起木铎:陆建德谈晚晴人物

    本书稿包含五篇正文和一篇附录,其中前四篇主要议论了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纾的作品价值和思想,最后一篇记录了护国战争前后严复和梁启超关于国家治理的“对话”,附录是一篇访谈,记录了作者对民国初年的国家治理的观点和看法。
  • 我在母亲怀里:冰心笔下的人生絮思

    我在母亲怀里:冰心笔下的人生絮思

    本书是女作家冰心的作品选集,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爱与人生。这里既有对母亲深沉的敬爱,又有对孩童慈祥的疼爱;既有对爱人浓烈的挚爱,又有对朋友切切的关爱……阅读此书,可触摸到最敏感的心灵,感受到最精致的笔墨,在爱的怀抱里,让漂泊的灵魂得到片刻的休息。
  • 散文精读·丰子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散文精读·丰子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丰子恺善于抒写日常之美,文字雅致脱俗,令人过目难忘。本散文集分为抒情、人物、游记、小品四辑,它们都是进入丰子恺文学世界必读的精品,能带你从细节上找寻生活的乐趣的好书。
  • 心与物游

    心与物游

    《心与物游》是著名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经典力作,全景再现沈从文先生笔下的那些人与那些事,重新梳理沈从文从湘西凤凰到中国文坛中心的创作经历与心路历程。“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热门推荐
  • 美漫之我的毒液不一样

    美漫之我的毒液不一样

    推书,圣光降临漫威。意外掌握了圣光的赵寻意外穿越到了美漫世界。地狱开局——民风淳朴哥谭市。幸好圣光还够脏,还附赠了一个可爱的小东西。“哈撒给~”“毒液你不要在学亚索了,我们要凉了。”“有基佬开我裤链~”赵寻发现,自家的毒液跟电影里的好像不太一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妃来无祸:梦落繁花千山雪

    妃来无祸:梦落繁花千山雪

    执笔为墨,可画秀丽江山。江山如画,可造锦绣倾城。倾城一人,倾吾此生相许。穿越千年,却不得与你一世相拥。三年前她穿越重生,在尧山杏林遇见梦中的男子,为他和姐姐的爱情,嫁给他的弟弟为妾,那知迫害重重,重倒前世之苦,他却对她穷追不舍,成功把她带回家。他是温润如仙的九王爷,宠妻如命爱她入骨。他是妖娆如蝶内心狠毒的青夏国师,因那份执念寻找千年,看她最后嫁于他人白了头。天下烽烟四起帝王之争阴谋诡计重重交织,情别离,爱别恨,她又当何去何从。
  • 这么爱,那么殇

    这么爱,那么殇

    路言兮,生于普通家庭,学习踏踏实实,工作兢兢业业,生活平平淡淡,近27年的人生过得有些庸碌无为,没谈恋爱,心里却一直装着一个人。直到一个偶然错误的发生,她的人生似乎有些偏离了原来的轨道,莫名其妙卷入一场阴谋里,她是该退避三舍还是直面人生,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找到一个对的人不容易,她只是想把选择做成不会后悔的结局,为此,她付出了她的勇气和执着。叶城,因着一条捡回来的命,他一直被动地活着,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自由,心里的自由,人生选择的自由。等一切真正如他所愿,他才知道自己从未被抛弃过,他所以为的束缚,却是有人更痛苦地在替他承受,而这一次,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能做的是什么。
  • 炮灰女配求生之路

    炮灰女配求生之路

    前世岳霞儿被恶人害得家破人亡还报不了仇,死前怨气太深让她投不了胎,直接重生回全家遇到恶人前。重活一世的岳霞儿表示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在保家人的同时把仇报了,为了更好实现这个目标,她把目光瞄向比恶人更财大气粗的花家,不料花家老太君居然和师门有渊源,而上辈子他们一家被害的背后也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内情
  • 如果存在:薛定谔的猫

    如果存在:薛定谔的猫

    我时常梦见一个人,她似是我,却温婉卑微如常物。我时常梦见一个人,她似是我,却张扬偏执如囚鸟。有一天,界裂开了、扭曲了,于是——我们就相遇了。著名的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了一个思想实验,延伸出了一个平行宇宙的思想争议。而我们每个人都有无数的选择或者可能,那平行世界在不同的选择或者可能下发生了一个个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而那些不同人生里的相同的人相遇了呢?当你有一天收到一个装有薛定谔的猫这样的一个箱子时,里面的猫是活着的、还是死的?若是,活着?若是,死的?温婉的沈静姻vs温柔暖男朱古柏张扬的沈静姻vs心理病化姬儒林两个世界、相同的人、不同的遭遇、却有着相同的命。两人从刚开始的梦中相遇、郁郁不得终的双眼可以清楚的看到对方、甚至有时候两人无缘无故的交换身体……
  • 诸天万界会诊室

    诸天万界会诊室

    卫小堂重生到一个科技发达的未来世界,基因缺陷,身患肺癌,他医学研究生的学识还不如这里幼儿园小朋友。还好,他有一个连通不同位面世界的诸天万界会诊室。“花满楼,想治好你的双眼?用眼睛看看陆小凤吗?”“赖药儿,想找到七大恨,治好赖药郎的早衰症吗?”“纲手,想治好晕血症吗?想再见绳树和加藤断吗?”“平一指,想治好令狐冲吗?给自己留一条活路吗?”
  • 苏东坡徐州断案记

    苏东坡徐州断案记

    这是长篇小说《苏东坡断案传奇》的后续篇,写的是苏东坡在徐州任上的断案故事,由七个故事组成。因为之前苏公断案故事的出版权、网络信息权、影视版权等已签有合同。为区分开来,新故事暂命名《苏东坡徐州断案记》。作者QQ:402852641
  • 花样女子的初恋

    花样女子的初恋

    校内,他是迷倒万千少女的英俊王子;校外,他是著名财团的首席执行官!而她则是做事风风火火的霹雳恐龙女!原本不可能有任何交集的两人,却因一场化妆舞会而巧妙结缘!从此,一场暴力恐龙女大战冰山冷酷男的决战就此展开!
  • 星耀天穹

    星耀天穹

    这片世界,不曾有人探索到过。这片世界,曾经铸就过万般无上的神圣。这片世界,以实力为尊,以强者为首。这片世界,名为九天大陆。在这片世界,实力强大,你可以手摘日月星辰,脚踏无垠大地。亦可以被世人尊圣称王。看奇异少年苏耀,崛起自凡尘,超脱这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