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879800000053

第53章 早朝(上)

次日,没赶上旬日百官休假,即使李渊再希望早些看到自己的两个孙儿,也还是要去上早朝的。好在今天的计划里,三省六部也没什么要事,估计用不了多少时间。

唐朝时的早朝还是比较人性化的,如非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都是会在辰时正式召开,换算成北京时间也就是早上七点。在这之前,常驻在京中的各部官员和外地回京的够品级的官员,就需在太极殿外做好准备,也可低声和同僚交谈,大声喧哗极少,也就是几个出身军武的高官才敢如此。就是他们也被不讲情面的御史弹劾过多次,还是最后李渊下了恩旨,特许了几人才算事了。剩下的官员,品级高的爱惜名声,不会让御史大夫找出不是。品级低一点的更是不敢逾规,御史大夫就在一旁,用眼检查每人的行、貌、冠、服、饰、靴等是否合乎规矩,如无差错才可按品级排队等候上朝,被赶出宫去可就麻烦了。

百官此时不仅慎言,御史大夫的视线看向谁的时候,被注视者还会配合的向外摊开双手,这是向御史大夫表示自己宽大的袍袖没有带杂七杂八的东西,主要是没有武器,因为古人的袖子中是缝有口袋的,里面可以放东西,万一有人图谋不轨,将匕首、短剑、袖箭一类凶器放在袖子里,图谋弑君,那可就事大了。在这件事上唐朝君主胆子比较大,还是很宽松的,不会仔细检查,走的有些形式主义。可到了清朝时,也许是被刺杀怕了,野猪皮的子孙们看谁都不放心,所以清朝觐见的官员就通过拍甩袖子,来证明自己的袖中没有东西,自己对皇帝是非常忠诚的,让皇帝放心。上行下效,发展到后来袖子就不仅是见皇帝时才甩,官职品级低的官员,见了比自己官职品级高的官员,也先甩袖子后上前见礼,慢慢就形成了一种官场礼仪,这可能也是清朝的可笑之处。

差一刻辰时,宫中内侍会打开太极殿的大门,让百官依次入殿,御史大夫是从一品,也要上朝,不再注意上朝的官员。这并不是说官员们可以松口气了,殿院设殿中侍御史9人,其监察对象主要就是殿廷之内百官的活动,俗称监察御史,品级不高却负责维护朝廷礼仪秩序。这时上朝的官员别说交谈了,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

这些是小事,朝会不到才是大事。唐时早朝议事百官都是跪坐,年纪比较大的,身体不好的或是德高望重的官员皇帝都会下恩旨安排锦墩,其他官员按品级有不同材质的毯子,位置都是固定的,即使从外地回京的官员参加朝会,也要提前通知宫中安排,否则是不会允许入朝的。至于说外地赶回的官员急匆匆就能上朝,只能发生在历史神剧里。正因如此,一旦殿上有空余的毯子上没人跪坐,监察御史很容易就能查清是谁缺席。要是路上有事耽搁没赶上早朝,没有遇到重大意外的,没有报备的,往往都会被重罚。

从西汉时期上朝,文武百官是坐着的,因为当时流行的是跪坐,坐着也就等同于跪着了,不过当时的人们平常就是这样的坐跪,倒是也不累,这个制度一直到唐朝的时候,都是跪坐的,也就相当于坐着议事。皇帝来的时候,要先跪拜后谈事情,但是当时是有两种人不用跪拜的,就是皇帝的老师,和年龄大不适合跪拜的德高望重的老臣,是不是还挺人性化的?

到了宋代的时候,大家上朝就开始站着了,那时候站着议事其实已经是好很多了,最起码不会跪坐的腿麻了(早朝一般挺久的)。

真正的跪着开早朝是从蒙元时期,在元朝的统治下,大臣上早朝的时候是跪着的,规定必须是跪下议事。到了明朝的时候,明朝与所有中原汉人王朝一样,大臣向皇帝行拜礼和揖礼,而不是跪拜礼。跪礼最夸张的时候就是清朝,清朝的时候实行的跪拜礼专制皇权达到了顶峰。早朝也自然而然地跪下了。

今天的早朝没能合李渊的原本的意愿,因为朝会刚开始才一会,秦王李世民的鸿翎信使便到了,带来了河东战报。

按照唐律规定,红翎信使,遇城而入,遇门大开,任何人不得用任何理由耽误片刻。鸿翎信使快马加鞭穿过繁华的长安各坊,长安百姓虽不知他们打哪来,却知道他们肯定没少赶路,只因为那马上几人都如同黄土成精,唯有头盔上插着的红色羽毛还依稀可辨,张示着他们的身份。皇宫禁卫森严那也是看对谁说,都没等几名鸿翎信使到近前,当值的禁军将领远远的看到是鸿翎信使,连忙吩咐手下让出道路不要阻拦,待几名信使从身边打马疾驰而入,那将领让副手接替自己指挥,自己带了些人手追赶信使去了。这不是他怕信使对皇帝有不利之举,也不是想早些知道信使通传的内容,而是担心几个鸿翎信使的安危。要知道红翎信使从出发开始,一路换马不换人,其中辛苦不足为外人道也。

果不其然,几名信使体力早已透支,完全是靠毅力坚持到太极殿御道之下,翻身下马,不,应该是落马,摔的很是难看。幸好附近也有禁卫,连忙拉过战马的缰绳,以免几人被战马踩踏。守卫宫门的将领随后赶到,与部下一起搀起劳累过度的信使,就往太极殿奔。想要救助同袍,也要先让他们完成使命。带队的信使已然脱力,也不说话,只是感激的朝他点了点头。

把守殿门的禁卫自然也不阻拦,任由同僚将几名信使带入殿内。见到李渊,为首的信使抖了抖臂膀,示意自己想要跪倒。搀扶他的禁卫知他要参拜皇帝,对于普通的将士来说,面圣这是一种荣誉,便放开了信使的臂膀。可这信使实在是无力支撑自己的身体,一下子就趴在了殿中,他试着想起身,挣扎了几次都未成功,也就放弃了,索性趴在地砖上,用尽自己最后的力气从怀中掏出油布封好的奏章,嚎叫着吼出:“启禀陛下,河东战报,秦王大捷!”吼过之后一头栽倒,旁边的禁卫又过来将他扶起。

信使吼出捷报,立即就有内侍,上前接过奏章,急走几步,递给在皇帝身旁当值的李忠,由他再转交给李渊。接过包裹严密的油布包,拆开之后是密封的一个信封,查验火漆完好,秦王的印信无误,李渊这才拆开信封,览阅起儿子给自己的奏报,越看越是高兴。要是说李渊本来还对今日要上朝,不能第一时间见到两个孙儿入宫有些遗憾,可此时早把两个孙儿给忘了,心里的那点抵触情绪早被欣喜取代,兴奋的李渊眼里心中都是自己次子的奏章上所叙述的战报。

战报称:自十一月秦王李世民渡过黄河进入河东讨伐刘武周,所部唐军并没有和刘武周军的伪汉军队大规模交战,主力部队一直与宋金刚部在柏壁对持,只派出小股精锐骑兵四处袭扰敌军粮道。除了秦王所部,其它各部唐军也没占到一点便宜,反而是刘武周的部下尉迟敬德、寻相击败攻打夏县吕崇茂的永安王李孝基所部,至使李孝基兵败被俘,后又被刘武周处死。尉迟敬德、寻相击败李孝基后日益娇狂,从此看不起听从秦王安排,坚守不出,只会袭扰粮道的唐军。后因粮草辎重短缺,粮道也不安全,只好回浍州补充。可没想到早前一直坚守的秦王李世民,居然派兵部尚书殷开山、总管秦叔宝等人在美良川截击,大败尉迟敬德,杀了二千多人,俘虏无数。不久,尉迟敬德、寻相又欲秘密带精骑往蒲反援救王行本。却因行事不密,被百骑司的探子得到消息,通报给了李世民。李世民得到消息后,自己亲自率领诸将和三千玄甲军从小路连夜赶到安邑,截击并大败尉迟敬德。这次尉迟敬德、寻相二人败的那叫一个惨,亏得尉迟敬德武艺高强,护着寻相只身逃脱,可二人安身立命的精锐部下在这一役中除了战死的,余下全部被俘虏。

大获全胜李世民又赶回到柏壁和宋金刚继续对持,见战况稳定这才给长安报捷,言称此时唐军已消灭了刘武周近半精锐,掌握了战争主动权,假以时日必定夺回晋阳,剿灭刘武周。

这是自刘武周全力侵唐,与李唐全面开战以来,李渊得到最好的消息。之前的战报不是丧师,便是失地,就连自己一向以勇武著称的四子齐王李元吉,也被刘武周的兵锋之盛,将领之猛,吓的不敢接战,直接弃城而逃。如今次子奏报,两次大胜敌军第一勇将,歼灭了一路主力,胜利似乎就在眼前,自然让他喜难自禁,激动的不顾礼仪在朝会之上放声大笑。

同类推荐
  • 穿成反派的娘亲

    穿成反派的娘亲

    江雨,玉兰街人称黄焖鸡小仙女的大姐大,遵守师傅遗嘱兢兢业业升级位面交易器,预防世界末日降临。不料两瓶白酒下肚,没有迎来末日,却穿越了,穿的还是一本书!成了跟她同名同姓的唐家村第一极品丑妇,看着将来会成为大反派的儿砸,以及日后会把她剁成碎肉的相公,她只想蹲在角落里静静的长蘑菇…
  • 古城记忆:丽江古城口述史

    古城记忆:丽江古城口述史

    这是一座至今仍存活着的古城,不少纳西族居民仍生活在其中。古城中保存了许多历史文化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进入古城,除了看到保存完整的石板路、民居建筑、古桥梁、古寺庙、三眼井、古街、古巷、店铺、水系、河道、山体、园林、手工艺作坊等物质文化遗产外;还可感受到东巴经书、象形文字、古岩画、壁画、白沙细乐、洞经音乐、民族打跳、民族节庆、民族服饰、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还让人体验到纳西族优秀文化精神,比如纳西人始终坚持的和谐思维、和谐态度、和谐行为、和谐方式,充分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各个民族、多种宗教相互包容、共存共荣的和谐文化精神。
  • 齐国那些事儿

    齐国那些事儿

    西周是个唯美的时代,春秋是个美好的时代,战国是个有点乱的时代;西周是圣人的时代,春秋是君子的时代,战国是小人的时代。那时,有恨,有爱。不妨窥一斑见全豹,小小的齐国里面,读出悠长的故事。
  • 中国后妃传

    中国后妃传

    本书以历史为依据,将后妃们的真人、真事还原。读者通过阅读可以感觉到曾经发生在皇家后花园的故事。
  • 历史的原声:清季民元的“共和”与“汉奸”

    历史的原声:清季民元的“共和”与“汉奸”

    本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重新审视既有研究和文本史事,叙述清季民国时期“共和”在近代中国的演进,将“共和”作为一个名词,以之为对象,进行概念史研究。第二部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辛亥时期“汉奸”指称的转义及其使用为主题,进一步耙梳史料,重现史事,尽可能完整地呈现历史本相及发展进程,进而依据历史实事把握相关概念及其演化。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尘小和尚

    无尘小和尚

    关于小和尚与小郡主的故事,一边是从小抚养他长大的师傅,一边是俏皮的小郡主,他身为一名和尚,是还俗还是跟随郡主。
  • 造城时代的爱情

    造城时代的爱情

    亿劢集团为了加速扩张,相中了云河市十谋县一块两千六百亩的商业战略要地,志在必得。公司派副总徐曦朗率精干团队前往竞标,徐曦朗做了周密的安排。很快,有知情人向他透露,这块地的手续并不完备,亿劢集团也并非唯一有力的竞争者,而且很可能被排除在内幕交易之外。于是,围绕着这块地的归属,一场惊心动魄的角逐拉开了帷幕。
  • 神之修行者

    神之修行者

    惶惶人间,浮游众生,一世瞬息,又悔又恋。心有不甘者,寻灵问道,觅路成神:求长生不老,天下无敌,求富贵显达,骄奢淫逸。看世间群雄并起,妖魔鬼怪,勾心斗角,杀伐征战。看落魄少年,几经沉浮,纵横四海,觅真爱,觅真道,成为无上大修行者。
  • 重生之我的能力是撕裂空间

    重生之我的能力是撕裂空间

    一场车祸使霍泽凯失去了生命,醒来之后自己居然重生了!还重生到了一个能力世界,自己的能力也非同小可,居然是撕裂空间,这么好的能力,怎能浪费呢?
  • 足球热

    足球热

    有欢笑有汗水有激情有恋情的校园足球。看书兴奋疲劳后的放松良药。
  • 我本小妖

    我本小妖

    月淡,风凄,一曲恒古的琵琶,飘酸了今生的眷恋。思念踏夜而来,滴滴流动在月海,纷纷扬扬落满成空的夜,丝丝声声刻留下的印记,碰撞着心底的蠢动,泪水溢满双眸,恣意地流下,似弦乐如泣如诉。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 师惑

    师惑

    上辈子,芳芳的人生算是悲催到家了,少小失母,父亲另娶,艰难考上师范,当了老师。四十岁,中了五百万的老公终于找到真爱,家庭破碎,照顾一儿一女,艰难生活,最后地震中指挥学生撤退后,被埋在教学楼下……重回十五岁,,她……
  • 可怕鬼怪的故事

    可怕鬼怪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
  • 苍茫乱世

    苍茫乱世

    这世界很小,小到有些人一辈子也离不开一座镇;这世界很大,大到有些人一辈子也走不出一座城。这天地间,凡人卑微如蝼蚁。修仙者寻师问道,练武者以力破境,寻道者勘垣探墟,苦求一生,只为那彼岸的大道通途。可千年的挣扎苦寻,千年的闭关静守,真的比得上凡人百年的幸福光阴吗?天道难寻,大道难观,前路坎坷,仙途苍茫,苦寻千年,真的只是在争那镜花水月吗?“世间只闻长生语,一人未见仙神道。"这纷争乱世,这苍茫长生路,谁能争渡,谁又能寻那彼岸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