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72900000012

第12章 卷二(2)

“喝酒”之后,莫言将对现实的切入点转到“吃肉”,是为《四十一炮》(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出版)。这部长篇以一个口无遮拦的“炮孩子”罗小通为叙事人,通过他的回忆、想象、幻觉等,讲述了他所在的家庭、村庄、城市发生的一场场变故和闹剧。这其中包含三条线索,除了罗小通亦真亦假的诉说,还掺有他所想象的兰大官的艳情史,以及他看到的发生在庙里庙外的凡尘俗事。什么吃肉大赛,举办肉食节,谢肉大游行,供奉肉神,排演《肉孩升天记》,人们沉陷在“肉”的迷阵中,像饕餮一样永无餍足。很明显,小说中的活牛注水(这里美其名曰“洗肉”)、记者暗访反被收买等许多情节,其实就是我们身边的现实,为了攫取最多的快感、榨取最大的利益,人类的胃口越来越大,心灵越来越麻木。“小康的目标就是每天都吃肉”、“反正你不注水别人也会注水”,这是一个肉欲亢奋的时代,也是注水肉盛行的时代,人们疯狂地追逐欲望、财富、权力,把情感、尊严、良知抛弃得一干二净,所以罗小通说;“世界上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肉的问题。”他馋吃肉,能吃肉,会吃肉,他因吃肉而出人头地,因吃肉而得意忘形,然而,肉给他带来了无限风光,也让他大祸临头:他先后失去了父亲、母亲、妹妹,“吃肉的本事也没有了”。最后,只能在空虚无聊的想象中,向仇人老兰,放出了不着边际的四十一炮。可能命中目标,也可能根本没有目标——他的仇人或许就是自己。虽然莫言声称这个故事“没有太大意义”,但是看他如此兴师动众地召集了三教九流的人物,农民、市民、民工、官家、商人、和尚、尼姑、洋人等等,几乎无所不包,而且还请来了肉神、五通神,现代故事杂以昔日奇谈,显然有沟通过往、讽喻现实之意。即如其中神秘的兰大官“疯狂的性交”,一百多人食肉中毒,斑秃市长的假发套,恐怕都不是随意的插科打诨。莫言说:“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罗小通就是我。”此话或许不虚,面对肉欲肆虐人心糜烂的现实,他只能煞有介事地把久藏的火药装到炮孩子的嘴里,向着虚无的仇敌开炮。

写作《十三步》、《天堂蒜薹之歌》等作品时,莫言还执著于“到许多暗藏杀机的斜路上探险”(莫言:《〈天堂蒜薹之歌〉自序》,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写作《四十一炮》时,他开始寻求“腔调”——“诉说者煞有介事的腔调,能让一切不真实都变得‘真实’起来。”(莫言:《〈四十一炮〉后记》,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他不再急于直抒胸臆地表明自己的立场,而是变得迟疑、惶惑、沮丧、彷徨,染上了一种如入无物之阵的幻灭感,因此,他不得不戴上了面具,用重重油彩和夸张、轻慢的表情,掩饰他的无奈和悲观。就像《四十一炮》中那位父亲罗通一样,他登上了高高的“超生台”,在那里吸烟、沉思、孤独,并且发誓不再下来,但最终还是不得不重返人间,他可以举起斧子砍下去,可是他的斧子,又能砍到什么?就算这把斧子没有“在空中拐了一个弯”,而是把老兰劈死了,就能把问题解决吗?当今之世,每个人都有罪,每个人都无辜,每个人都是无根的迷途者。当今之世,就像一堵墙,我们撞在上面,看不到它背后还有什么东西,对它无能为力。当现实远非你所知道到的贫困、不公、腐败、异化时,你只能收起手里的斧子,做一个“冷眼长啸”的人。面对日益荒凉日益平面化的世界,莫言采取了一种周星驰式的大话主义:他搁置了沉滞压抑的悲剧性,转而以喜剧化的样貌出现,试图达到反讽或者“呕吐”的间离效果。

其实,在《丰乳肥臀》的最后几个章节,也就是上官家族走进“新时期”后,从写下“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这一句起,莫言就已忍不住随着他的人物语带轻狂,把故事引向了戏谑状态。恋乳的上官金童先跟废品公司的独乳老金厮混,当了几天总经理;又到鹦鹉韩的夫妇创办的“东方鸟类中心”,出任公关经理;接着又在外商司马粮的资助下创办“独角兽乳罩大世界”,出任董事长。结果连连落败,最后人财两空——被原形毕露的“妻子”扫地出门。上官金童这一连串梦一般的遭遇,就像吹泡泡糖似的,一忽儿被独眼老头捉奸在床,一忽儿被小流氓剥光了衣服,一忽儿疯狂连环大“摸乳”,一忽儿又中了奸人的“美人计”,真真是好戏连台,比耍猴的还热闹。你会看到,在“上官恋乳”的带动下,不仅这个“老小孩”常有弱智之举,其他人也都跟着“卡通”起来——当然,是非常聪明的卡通:像鹦鹉韩发起百鸟朝“官”大行动,让鸟儿们吹拉弹唱,向市领导大献殷勤;司马粮巧用避孕套,将计就计,智退假孕讹钱的女演员,等等,包括他们做出的表情,说出的话,都很有“笑”点。通过几近“拨弄”、“恶搞”的一番喧嚣之后,莫言才让“我”(上官金童)“抬起头来,长舒了一口气,犹如一场大梦初醒。”果然,他也称之“大梦”。大梦之后,莫言又让“我”背着母亲,走进教堂,在那里与上帝相遇,与“我”同父异母的兄弟含泪相拥。是的,莫言在这里把“现实”写成了一场梦境,他用一本正经的腔调拿现实开涮,用正襟危坐的架势将世纪末的中国腻味了一把。也许,这就是我们身处其中却浑然不觉的“荒诞”?

同样的,在《生死疲劳》的后半部分,当故事进入到与时俱进的现实,似乎也悄悄荒诞起来。那个“后革命战士”——或说“革命神经病”洪泰岳,誓死奉行“将阶级斗争进行到底”,最终爆响雷管与“无产阶级的叛徒、人民的敌人”西门金龙同归于尽,死时还唱着“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此人算是一痴。还有一痴:蓝脸的儿子蓝开放,只因庞凤凰一句话,就把半边蓝脸换了皮,他的痴情赢得了庞的处女之血,却被告知他所爱的人是自己大伯的女儿,结果,蓝开放撕掉了新植的半边脸皮,开枪自尽,庞凤凰则诞下一个先天不足的大头儿“蓝千岁”——莫言称之“世纪婴儿”。不用说,这两个“疯子”、一个病儿,以及从“流丹满床”的处女,变为血尽而死“身体和脸都是透明的”产妇的庞凤凰,都有其“荒诞”:“革命”可以把鬼变成人,也可以把人变成鬼;“爱情”可以让人舍生忘死,也可以令人生不如死;“婊子”可以很轻薄,也可以很处女、很纯洁;近亲繁殖可以生下畸形儿,也可以生下奇异的“天才”。也许,在种种“荒诞”背后,都隐着种种“真相”,或许,莫言所做的,只是抽空某些众口一词的“现实”。

莫言就是这样把现实引上了荒诞之路。对于“荒诞”,克尔凯戈尔有过这样的表述:“荒诞乃是一种衡量某种高于人类的理解和人类的知识的事物的否定尺度。理解荒诞的过程,就应当对它作如是观——然后将其留给个体,不论这个体是否相信。……此外,相信荒诞的力量是一回事,相信荒诞是另外一回事。”([丹]克尔凯戈尔:《克尔凯戈尔日记选》(晏可佳、姚蓓琴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这话说得(也许是翻译)有些拗口,照我的理解,荒诞如果作为一种表现方式,它可能提供一种反常的视角或看法(未必是否定性的),如果更进一步成为一种现象或结论,那么,它就是一个黑洞,能够吞噬人的一切意义和价值。莫言对现实的表现诚然尚欠一定的力度和深度,但是就其表现方式来看,的确为我们标明了一个尺度,他用自己的风中之烛般的火光,照亮着未曾让人彻底绝望的生活。比如,他给罗小通留下了放空炮的念想,他让西门闹在经历了六道轮回后终于复归于人……

历史苦难深重,现实甜美虚浮。什么才是当今真实的存在?怎样的人才是真实存在的人?似乎,莫言只把真实给了历史,而把现实交给了谎言。在涉足历史时,他一般是自信的、坚定的,哪怕是写大悲大恸,他也从容淡定,写出了人类蓬勃的生命力,也写出了他的立场及理想主义精神。在那种语境中,即使再痛苦再惨烈,他也可以用浪漫的笔法,虚构出壮怀激烈的硬汉、英雄、死士。可是一涉及现实,他就显得局促起来,下笔便是激愤、牢骚,不然就是戏谑、冷嘲。在这种语境中,他要么是痛心疾首的谔谔之士,要么是冷眼看鸡虫的外乡人,起初他还急于摆出自己的好恶,后来他只管寻找“腔调”,连续“撤退”,把写小说当成了“手工活儿”。乍看起来,好像莫言遁入了虚无、绝望的帷幕中,只是在凭借他的诉说惯性,继续着“泥沙俱下”的话语狂欢。可是,在莫言的作品中,总还是有一条清晰的地平线,总还有人将粮食埋进土里,无论他怎样隐身藏形,仍也闪露出一种荷戟独行的先锋精神。

当代中国作家中,莫言大概是极稀有的将“先锋”铸进骨头里的人。自《红高粱家族》而来的“那股子英雄豪杰加流氓的气魄,那股子向经典文本挑战的勇气”(莫言:《人老了,书还年轻》,《北京下午秋天的我》,海天出版社2007年版,第442页。),并未因岁月的流失离他而去,只不过那所谓的“流氓气”渐渐修炼成了“老百姓气”而已。不管是写作时作为皇帝的莫言,还是作为老百姓写作的莫言,始终放不下的是他的“英雄情结”,在相当程度上,这种英雄情结成了他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使其得以决然独立,不为死生忧患所动,由此,他才不会被绝望吞没,才会在作品中盛满超越生死大限的慈悲。

“在今天,我们看不见英雄。我们甚至愧于使用这一字眼。”([德]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36页。)雅斯贝斯这句话说于1930年,他的“今天”早已成为我们的历史,可是我们的今天已然比历史更为温吞,所以,雅斯贝斯的说法并不过时:“对于当代人,可能有的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并不引人注意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是在那种并不带来声誉的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他不会受到诱惑去做那众人都能做并且一切人都会赞成的事情。他也不会被抵抗和反对所干扰。他以坚定的步伐走着他自己选择的道路。这是一条孤独的路,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害怕诽谤、害怕气势汹汹的反对而去做取悦于众人的事。极少有人能够既不执拗又不软弱地去依自己的意愿行事,极少有人能够对时下的种种谬见置若罔闻,极少有人能够在一旦决心形成之后即无倦无悔地坚持下去。”(《时代的精神状况》,第137页。)观莫言小说,却常可与这样的人物相遇,像《红高粱家族》中的“我爷爷”、“我奶奶”、罗汉爷,《天堂蒜薹之歌》中的盲艺人张扣,《丰乳肥臀》中的母亲上官鲁氏和她的女儿们,《檀香刑》中的孙丙、孙眉娘,《四十一炮》中的父亲罗通等等,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尽管他们身上未免有些土匪气、流氓气、江湖气甚至鬼气、窝囊气。可见,莫言并未刻意塑造所谓“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而是着意寻找隐藏在普通人身上的人味、人气。

莫言曾说过,作家所创造的人物甚至比他本人更为重要,因为那些人物与他血肉相连。所以他说,一个作家无论写多少书,无论塑造多少人物,那所有的书只不过是一本书的种种翻版,所有的人物也都是一个人物的种种化身。这众多的书合成的一本书就是作家的自传,这众多的人物合成的一个人物就是作家的自我。如果从莫言的书里找出一个可以代表“自我”的人物,显然应是《透明的红萝卜》中那个没名没姓的“黑孩”。莫言对这个人物形象可以说是念兹在兹,他说:“黑孩子是一个精灵,他与我一起成长,并伴随我走遍天下。”(莫言:《黑色的精灵》,《小说的气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在小说中,黑孩的模样是这样的:脑袋很大,脖子细长,眼睛又黑又亮,满身疤痕,耳朵会抖动,在铁匠炉上拉了几天风箱后,赤裸的身体更是像优质煤块一样乌黑发亮,全身上下仅剩牙齿和眼白还是白的。他不怕冷,不怕烫,能听别人听不到的声音,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现象,闻到别人闻不到的气味,所以莫言说他是一个精灵;“是我又超出了我,是人又超越了人”。黑孩是莫言心目中的光亮,是让人难受又给人希望的一首诗。所以,黑孩之于莫言,不仅是一个特质的人物形象,而且象征了一种精神向度:他瘦小,却不软弱;他贫寒,却不可怜;他固执,却不阴损;他伤痛,却不绝望……他是一个流浪在强权、荣耀、豪奢之外的孤儿,他只能是黑色的、孤独的、沉默的、叛逆的,他坚强而又温柔。

黑孩的人物原型即莫言本人,其精神原型大概与鲁迅有关。鲁迅的小说《铸剑》就写了一个神异的“黑色人”(宴之敖者),此人“黑须黑眼睛,瘦得如铁”,目光像“两粒燐火”,看起来“乞丐似的”,然而就是个这其貌不扬的“黑色人”,却做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复仇大战。他的沉着、勇猛以及黑瘦、“严冷”,与莫言笔下的黑孩多少有些神似,说他是黑孩的精神先驱庶几不差。莫言多次谈及鲁迅对他的影响,他所编选的《我所热爱的十篇小说》列于第一位的就是《铸剑》。最早看到这篇小说是在他兄长的语文课本上,莫言说当时他还是一个“比较纯洁的少年”,读完小说后,他感到“浑身发冷,心里满是惊悚”。那三颗在金鼎的沸水里唱歌跳舞追逐撕咬的人头,激起他的无穷联想。甚至他还大声唱起了黑衣人所唱的“阿呼呜呼兮呜呼呜呼”之歌,在他的传唱下,半个县的孩子都学会了这歌唱。虽然莫言的回忆有夸张之嫌,但可以肯定的是,鲁迅的黑色人唤起了他内心里那一声“狼嚎”,让他对那柄纯青透明的宝剑生出了无限向往。通过对《铸剑》的一次次重读,莫言渐将黑色人与鲁迅混为一体——所以,在他的精神谱系中,鲁迅/黑色人占据着最为险要的位置。想想那个羞为“话痨”的小孩吧,想想那个曾经成过“蒺藜造反小分队”,大喊过“造反造反造他妈的反”的十岁少年吧,他如何追上了“黑色人”,成了“黑孩”,成了“莫言”?虽然莫言说,他是个怕死的懦夫,虽然他常把自己想成身穿青衣的眉间尺,但他没有勇气交出自己的头颅。可是我却分明看到,他早已把灵魂交给了那个黑色的人。或许,这正是其英雄情结的起点。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正视着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来和未生。他看透了造化的把戏;他将要起来使人类复苏,或者使人类灭尽,这些造物的良民们。”(鲁迅:《野草·淡淡的血痕中》,《鲁迅全集》第2卷,第221页。)在鲁迅那里,他的“英雄”是觉悟的、高迈的,有一种救世、驱魅的大胸襟。在莫言这里,他的“英雄”常常是个体的、行动的,一般来说,他不为其加载崇高、伟大的国族属性,他的“英雄”往往只是从个人出发,然后回到个人。就像《红高粱家族》中的“我爷爷”余占鳌,他是土匪,又是大英雄,但是他之所以成为“英雄”的动力,与其说来自“民族大义”,倒不如说来自人性本能的爆发。看他被掳到日本成了“野人”的样子:“瘦而狭长的脸上,鼻子坚硬如铁,双眼犹如炭火,头上铁色的乱发,好像一把刮刺刺的野火。”他的听觉和嗅觉变得格外发达,“他在洞里竖起耳朵,捕捉洞外的细微声响,藤萝在微微颤抖,不是风,爷爷知道风的形状和风的性格,他能嗅出几十种风的味道”。他的长相,他的“特异功能”,分明是长大的“黑孩”呢!

同类推荐
  • 童心脉脉(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童心脉脉(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岁月归真

    岁月归真

    此书分为新闻篇、言论篇、评介篇、散文·诗歌、采访·拜访等板块,内容包括:革命的友情洋溢在崇山峻岭、繁荣热闹的雷波物资交流会、千红万紫争芳菲、节日的歌声、借宿番家、双喜临门等。
  • 来历不明的生活

    来历不明的生活

    《来历不明的生活》是作者韦白所著的诗集。诗歌的内容写的很真实,很有冲击力。让我们感慨万分。
  • 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真传

    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真传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描写了中国现代史上的奇人、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的传奇人生,以翔实的史料和对历史现场的探访,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王亚樵刀光剑影、宁折不弯的一生,作者深入挖掘王亚樵的内心世界,生动形象、可叹可信地再现了王亚樵的侠义风采。
  • 挑剔文坛:孙绍振如是说

    挑剔文坛:孙绍振如是说

    从激情澎湃的诗人到深刻睿智的学者,从当初宏观体系的建构(“新的美学原则”、“变异论”、“错位说”等)到今天微观部件的磨洗(“如是说”、“挑剔文坛”等),孙绍振的每一步都在创造。《挑剔文坛》便是其十多年来执着于建构理论大厦之余的一些“微雕”。书分二辑:“挑剔文坛”和“文苑探幽”。无论是“挑剔”还是“探幽”,无不体现着作者对艺术奥秘的深刻体悟,无不呈示着作者对艺术创造力的深刻同情。
热门推荐
  • 守位者:日月之星

    守位者:日月之星

    你是个坏人吗?你有爱的人吗?你爱她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真的爱她就别离开她,不要让她感到孤独。
  • EXO之生死相依

    EXO之生死相依

    女主繁微好不容易和朴灿烈在一起,因为一场车祸改变了他们。他们最终会是在一起还是分开!来看看就知道。
  • 魂煞萦魂锁

    魂煞萦魂锁

    《萦魂锁》??——黑暗奏响高歌,被它吞噬的苍穹,你能否听见,有一场疯狂的宴会拉开帘幕,又是否闻见,空气中弥漫的血香????
  • 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

    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

    小时候的一个晚上,她跟着姥姥走过一段很长的夜路,那天姥姥牵着她的小手,一直走了好久好久,小小的她很害怕便紧紧攥着姥姥的手,问:“姥姥这路怎么这么黑这么长啊?咱们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头呢?”姥姥轻轻摸摸她的头,说:“乖!别怕,咱一直走一直走,走着走着太阳就会出来,天就会亮了。”后来,长大后,她开始一个人在黑暗里走,她也一直走一直走……走了好久好久,从惶恐走到绝望,不知道还能不能有天明,还会不会出太阳…………
  • 星辰之世

    星辰之世

    本人第一部小说,望多支持李楚阳出生在莽天大陆古老的家族—李家之中,身为少爷的他又会怎样变世呢?敬请期待。
  • 缘梦三泽

    缘梦三泽

    她,简单纯朴,与世无争,天赋与她仿若烟火,昙花一现。“若是天赋可以换来安逸,我宁可不要。”她,无知年少,心思单纯,却屡遭陷害,九死一生。“他们都有自己的苦衷,都是逼不得已,我不恨他们。”她,身怀重宝,调虎离山,归来之时,物是人非。“这等深仇唯有血才能偿还!”当她醒悟时,却发现,这是一场算计多年的阴谋,无法选择的条件,心爱之人的背叛,让她一夜间痛失所有,悲愤之余她仰天一叹“茫茫尘世,躲不掉,逃不开,唯有死才是永恒。”生死一刻的判决,她又当如何?
  • 神星纪

    神星纪

    他穿越而来,只因为世界不公而逆天而行,他超尊,他一统天下人不风流枉少年,身怀不世傲骨的他穿越而来,睥睨天下!问世间,有妞不泡,大逆不道,小妞不从,天理难容。
  • 青春悸事第一季

    青春悸事第一季

    在青春懵懂时,你是否会因为一次心灵的悸动而难忘终生呢?随着我们的长大虽然那时的悸动会慢慢淡化,但却是难以抹去的。这是一次接近现实的心与心的交流,一季一个青春小故事,懵懂的暗恋、有悔的叛逆、难舍的亲情、珍贵的友情……欢迎大家来品尝。注:故事有现代生活、有架空题材等等。(如果有想要分享自己青春故事的小伙伴可以在底下留言,本可爱会私信你的哟!说不定下一季就是专属于你的故事︿~︿)
  • 八荒大妖录

    八荒大妖录

    御海虚狐狸八百岁万安城丹枫山的八尾狐狸。性格仗义,心地善良,说话俏皮。眉眼惊艳绝美,衣着招摇艳丽,曾经喜欢过一个青楼女子,但最终不欢而散。从青楼女子处习得打扮风骚诱人。玩世不恭及时行乐。母亲被皇帝派来的御镇司道士抓走。正在四处寻找母亲秋宁人十八岁从小在市井中摸爬滚打,为人耿直。虽然贫寒却有自己的傲气在。从不偷鸡摸狗。为人机灵,懂些小聪明。但不作奸犯科。长得粗鄙,乍一看就跟男孩似的,面目黢黑,衣着邋遢。带着妹妹和病重的母亲四处讨生活。朝凌金乌四千四百岁性格傲慢,自以为是,不可冒犯。生来便是高位神灵。但血脉变异,竟然无法浴火重生。随着模样逐渐老去,四处寻找能保住性命的办法。同御海虚的母亲交好,偶尔会伸出援手。秋律人七岁秋宁的妹妹。心思单纯,为人活泼。容易信任他人。生的可爱娇弱,个子矮小。天真爱笑。王允淳人三十岁常年在外的淳亲王。为人阴晴不定。事儿温文尔雅,时而手段残忍。十三城首席的炼丹师,医术无人能及。相貌清秀纤长,眉眼人畜无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