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23200000001

第1章 鲁思·本尼迪克特小传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原姓Fulton),美国人类学家。20世纪初少数的女性学者,受到法兰兹·鲍亚士(Franz Boas)的影响,同艾德华·萨丕尔(Edward Sapir)提出最早的文化形貌论(Cultural Configuration),认为文化如同个人,具有不同的类型与特征。

本尼迪克特早年学习英国文学,故其作品文笔高妙,并善于作诗以及细腻的描述。她的作品中,尤以《文化模式》(Patterns of Culture)与《菊与刀》(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最为著名。尽管她论述的重要性已被其他理论取代,但其著作中提出的问题与关怀,至今仍受到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重视与关注。

鲁思·本尼迪克特于1887年6月6日生于纽约市,本名鲁思·富尔顿。父亲佛雷迪·富尔顿(Fredock S.Fulton)是名外科医生,母亲碧翠丝·夏塔克(Beatrice Shattuck)则受过高等教育。鲁思一岁时父亲染上怪病,全家被迫迁回位在雪南哥山谷(Shenango Vallery)的农庄与祖父母居住。隔年妹妹玛洁莉·富尔顿(Margery·Fulton)诞生,可几星期后父亲病逝,全家顿时陷入贫困之中。

鲁思的母亲为了支撑家计,于她五岁时到附近的诺维镇(Norwich town)担任教师,并兼任图书馆员的工作。1894年,为了配合工作需要,母亲索性带着她与妹妹迁居到蒙大拿州、明尼苏达州和水牛城等地,然后暑假时又回到娘家与一位寡居的阿姨同住。上高中后,她开始从事些写作,以及些许的家事。

由于患有轻微的重听,小时候的鲁思反应有些迟钝,这使她常被亲戚和其他成年人以为有些痴呆,因而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对待,但也养成她文静甚至孤僻的个性。

1905年,鲁思与妹妹一同就读母亲的母校瓦萨学院(Vassar College),主修英国文学。在校期间她个性依旧孤僻,却有不错的人际关系。1909年自学院毕业,在两位同学邀请下前往欧洲旅行一年。返国后她同母亲居住在水牛城,并在慈善组织会社工作一年,然后又前往洛杉矶的西湖女子学校(Westlake School for Girls,1991年和哈佛男子学校合并成哈佛西湖学校)任教一年,隔年又前往加利福尼亚州的帕萨迪纳教书。由于已婚的妹住在附近,这段期间她常接替母职,照顾妹妹的小孩,这也让鲁思产生养儿育女的想法。

1913年,也是在加州教书的第二年,鲁思回母亲娘家时同大学同学的哥哥史坦利·本尼迪克特(Stanley Benedict)坠入情网,虽然暑假过后她又回到加州,但两人终究于1914年结婚。这时史坦利正在康奈尔大学的康奈尔威尔医学院担任生物化学家,因此婚后两人搬到纽约市近郊居住,鲁思则担任全职的家庭主妇。

1914年至1918年之间,鲁思·本尼迪克特与丈夫不断搬家,而她的两个心愿——生育小孩与找份工作,却始终难以达成。直到1919年前往社会研究新学院(The 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1997年改名为The New School)旁听后,才有所改变。旁听的两年,她上过艾尔丝·帕森思(Elsie Clews Parsons)、亚历山大·戈登怀瑟(Alexander Goldenweiser)两位人类学家的课程后,对人类学产生兴趣,因此1921年鲁思·本尼迪克特决定进入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跟随法兰兹·鲍亚士学习三个学期。由于当时已年满35岁,依校方规定无法领取奖学金,因此必须兼任编辑和教师职务才能维生,这段期间她向一位教师租赁大学附近一栋小房子居住,假日才回去与丈夫同住。1922年拿到博士学位后,她接任法兰兹·鲍亚士的助教,同时继续旁听鲍亚士的课程,这段期间她也认识了艾德华·萨丕尔(Edward Sapir)以及刚就读大学的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

1923年起,鲁思·本尼迪克特担任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一年聘任一次的讲师,并讲授几门美术课程。隔年夏天,她首次到祖尼人(Zuni)部落进行田野调查,然后1925年夏天到再次到前者与柯契地族(Cochiti),1927年到皮马族(Pima),1931年获得赞助,又带领学生到麦斯卡罗族(Mescalero)进行研究。在这些短期田野调查之中,鲁思一方面纪录整理大量即将消失的传说与仪式,另一方面又逐渐构思出文化形貌论(Cultural Configuration)的想法。

1931年,鲁思·本尼迪克特接任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助理教授的职位。

1932年,鲁思·本尼迪克特决定写一本著作谈论文化形貌论的概念。经过两年的修订与整理,终于出版了该著作:《文化模式》(Patterns of Culture)。

在著作中,鲁思大量引用了田野资料塑造出三个不同的文化:普布罗族(Pueblo)、多布族(Dobu)和夸奇乌托族国(Kwakuitl),并引用尼采的论述,以日神型、酒神型与夸大妄想型这三种人格特质分析三个民族的性格,并认为文化本身其实如同个人,可以分成许多不同的人格类型,每种类型使文化产生不同的差异,也塑造出民族集体的性格。由此引申,她暗示了强烈的文化相对论观点:每个文化各有自身的特性,因此不存在谁好谁坏,谁优谁劣的绝对判别。另外,鲁思引用了大量心理学,特别是精神分析的术语与观点描述文化,并首先将个人的文化适应与成长放入研究文化的项目之中。这在当时的人类学界引起相当大的讨论,也对鲁思·本尼迪克特之后的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

1939年暑假,鲁思·本尼迪克特带领学生到黑足族(Blackfoot)进行田野调查后,便回加利福尼亚州的姨妈家休假一年,同时专心撰写《种族:科学与政治》(Race:Science and Politics),希望通过该书表达反对纳粹种族中心论的立场。隔年秋天,她受邀为布林茅尔学院(Bryn Mawr College)的安纳·萧纪念讲座1941年春季课程讲课。为此她发表了“和谐”(Synergy)为题的演讲,借此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谐为促进人类社会之进步,与此相反者则为恶,应为人们所唾弃。

1941年,随着战事日渐升温,鲁思·本尼迪克特被邀请担任国家研究会饮食习惯委员会(Committee On Food Habits of 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委员,开始研究各文化与饮食之间的关系。这段期间,她逐渐展开对国民性格的研究,并提出一些报告与摘要。1943年,鲁思开始接触各参战国的文化资料,并出版了一系列介绍罗马尼亚、泰国等国的著作,以及名为《人类的种族》(The Races of Mankind)的小册子。

由于遭到排挤,鲁思放弃欧洲文化的研究,转而投入研究日本文化的团队,由于她巧妙回避掉当时研究者对心理学研究方式的论战,使其成果远远比他人丰硕。1945年,她请假回到加利福尼亚州专心写作《菊与刀》(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并于隔年完书付梓。

《菊与刀》是鲁思·本尼迪克特以文化遥距研究法做出来的成果:她通过当时日本发布的宣传电影、集中营中的日裔美国人和战俘的访谈纪录以及日本人的文学作品收集资料,重新建构出日本文化以及对日本战后重建的期许。书中,她不但以文化形貌论谈论日本文化的特质,并从孩童教育的角度剖析日本人的生命史,其细腻的描述摆脱了学术上的论战。

《菊与刀》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美国对日本的接管政策,其中如保留日本天皇等方针都为当局所接受。但更重要的是,此著作开启了西方读者们的好奇心以及对日本文化的研究热潮,使得战前对日本一无所知的情形彻底扭转过来。

同类推荐
  • 茶之书

    茶之书

    冈仓天心以一己之力,纵横捭阖,为我们阐释了东方文化尤其是日本茶道文化所蕴含的美妙意境。——《纽约时报》在所有讲述茶道的书中,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冈仓天心的著述不仅是空前的,今后也很难有人超越他。 ——《东西》杂志我们可以欣赏日本茶道的美,我们可以共同品味艺术殿堂里的人类思想与艺术的精华,然而,当冈仓天心满怀深情地守护“大和之心”时,难道我们不也应当好好守护我们的“中华之心”?——蔡春华(学者,冈仓天心研究专家)《茶之书》,是使日本文化走向世界的书,能让日本人以及东方人认识自己的文化。——李长声(学者,日本文化观察家)
  • 中华民族大家庭

    中华民族大家庭

    56个民族56朵花,中国是由56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大家族,本书共分为9个章节,分别从语言、文化等多方面来展现民族的团结与亲密。
  • 老教授谈厦大“四种精神”

    老教授谈厦大“四种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和人文底蕴的文明成果,是大学的灵魂。本书由厦大退休老教授编写,论述厦门大学以陈嘉庚先生为代表的爱国精神、以罗扬才烈士为代表的革命精神、以萨本栋校长为代表的抗战时期内迁艰苦办学的自强精神、以王亚南校长和陈景润院士为代表的科学精神。这四种精神是厦大优良的办学传统,是厦大人文历史积淀,是厦大的宝贵精神财富。
  • 年谱与家谱

    年谱与家谱

    《年谱与家谱》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经典常谈 文艺常谈

    经典常谈 文艺常谈

    本书由“经典常谈”和“文艺常谈”两部分构成。“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六十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一般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文艺常谈”将朱先生散见于《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书中有关诗歌、文学、语文教育等方面的文字,辑为《文艺常谈》,这本书对年轻的朋友们了解与欣赏中国文艺有极大帮助。
热门推荐
  • 给我一点点甜

    给我一点点甜

    时知洲一直认为鹿暖喜欢自己,所以才能容忍自己一次次伤害她。直到祁遇回来,时知洲翻车了。鹿暖爱祁遇,这件事只有当年那些人才知道,而时知洲不过是因为长得和祁遇相似,鹿暖才一直容忍他,后来时知洲和祁遇出事了。从来都是理智冷血自持的鹿暖第一次失控,拿着刀指着时知洲。她不爱我的。——时知洲
  • 女总裁的全能高手

    女总裁的全能高手

    新婚前夜,林逸被陌生人追杀,被科学怪人改造。一觉醒来,林逸发现自己拥有了两千米的扫描系统。透视系统……飞行系统……窃听系统……活着,必须要依靠能源。林逸心想,这下不好了,自己要无敌了!
  • 诸天明世隐

    诸天明世隐

    以僵尸之躯,穿越诸天,不死不灭,随心所欲。权倾东汉,习武少林,成为孙悟空贝吉塔一样的魔鬼筋肉人,和小玉一起戏耍八大恶魔,做冒牌玉帝执掌三界,教导杨戬逆天改命……我有故事,你有酒嘛?我为明世隐,我为自己代言。
  • 想见你同人文之陪你长大

    想见你同人文之陪你长大

    当时空重新洗牌,我们还能否再次相逢?????????纵使时光交错,人海茫茫,但请相信,我一定如约而来。????????在这个未知的世界里,有我,与你相依?????(根据《想见你》彩蛋,圆满一个属于小雨萱与子维哥的故事)???????
  • 橙橙的暗恋

    橙橙的暗恋

    我,懵懵懂懂的青春也曾暗恋过一个人,只是当时没抓住,在大学之后我们再一次相遇……你等着我,这次我不会放过你了,你这辈子只能栽在我的手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花开半夏,如诗如画

    花开半夏,如诗如画

    她从小无父无母,被养母养父带大。刚刚开始青春里的第一场所谓的恋爱,可是这却让她痛彻心扉。她开始叛逆、染发、打架,而他只为默默的守护她,当她需要避难时的避风港。不管曾经与未来,我们都在坎坷中长大,爱是一个无底深渊,谁若动真情,必会跌入,无法自拔。在这花开半夏里,她的生活变得如诗如画。结局是让人想不到的,真相是让人猜不到的。我们在面具的背后,又会获到怎样的真谛呢?
  • 异梦一

    异梦一

    "这是一场全人类的战争,我觉得我们现在应该要,不,是一定要放下当前的自身利益,这是人类文明的未来,我们应该...唔...一定要为了未来而战。"G病毒被这么命名不是没有道理的,人们认为,这是上帝的惩罚,God'spunishment.确实如此,但我长时间观察这玩意儿,尽管我不懂病毒什么的花里胡哨的东西,到今天这个地步,也能猜的八九不离十了。这是个人造的病毒。说起来也怪,不过没事儿我们有的是时间说,现在我周围有很安全的壁垒,完全不用担心那些鬼东西进来,就算进来了,我也早就写完了这故事。如果你是个外星人,我劝你要么炸了这颗地球要么给扫扫吧,应该凑合着还能住住。
  • 山上的女人老虎

    山上的女人老虎

    人物:隐世豪门出尘御姐少掌人×娱乐圈顶流酷帅小生姐弟。真心话:那个……也许本人对“脱俗出尘”和“高冷酷帅”解读有误。总之……女主杠精本精本性略鬼畜,男主作精本精内心略戏多。反正就是,作者资深脱纲选手,大概会写着写着就放飞了,失敬失敬。正经文案:背景迥异的一男一女,因一场颠覆认知的、武侠小说里才能看到的“武斗”相识。几次机缘巧合的相遇、相处,使原本不可能相交的两人,紧紧系在一起。华夏古老传统文化、技艺与时尚现实社会的快捷、浮躁相击。(我胡写写,你乱看看)
  • 我有无数封神禁地

    我有无数封神禁地

    【无形装B爽文,非废柴流】徐陌穿越异世,获得秘境开辟系统,可以凭借想象力开辟出各种各样的秘境……有身影巍峨万丈,一脚踏出,跨大地三万里!有神光箭矢迸射,洞穿虚空,金色大日陨落!有白皙玉手落下,笼罩寰宇,仙朝圣地湮灭!夸父逐日、后羿射日、长虹贯日、灭世末日……各种禁地遍布九天十地……世人膜拜禁地之主,却并不知道,当初他只是一个看管书肆的落魄书生……“叮,恭喜宿主获得100震撼点。”“叮,恭喜宿主获得1000……”Ps:本书剧情新颖,坚持创新,免费期间多投推荐和收藏,养书的书友也请每天投票,若是上了免费榜前十,上架七万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