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23200000006

第6章 历史和社会的负恩者

西方人经常认为,自己是历史的继承者。但两次世界大战和严重的经济危机,多多少少减弱了讲这句话时的自信。但这种变化并没有增加我们对过去的负债感。东方各民族的观点则与此相反,总自认是历史的负债者。他们那些西方人称之为崇拜祖先的行为中,其实很大部分并不是真正的崇拜,也不完全是对其祖先的怀念,而是一种仪式,表示人们承认对过去的一切欠有巨大的恩情债。不仅如此,所欠的恩情债不仅是对过去,而且在当前,在每天与别人的接触中增加所欠的恩情债。他们的日常意志和行为都发自这种负债感。

而对所享受到的一切社会待遇,西方人都觉得是天经地义,甚至会产生轻视的感觉,尽管社会给他们以很好的照顾、教育、幸福生活,包括他们的降临人世。因此,日本人总感到我们的动机不纯正。在日本,品德髙尚的人不像我们美国人,他们绝不说不欠任何人的恩情,他们绝不轻视过去。在日本,所谓“义”就是确认自己在各人相互有恩的巨大网络中所处的地位,既包括对祖先,也包括对同时代的人。

东西方之间如此巨大的差异,讲起来十分简单,但是要想了解这种差异在实际生活中所造成的后果就很困难了。我们却必须了解这种差异在日本的情况,否则既无法理解我们熟知的日本人在战争中那种极端自我牺牲精神,也无法了解日本人那种在我们看来毫无必要的易怒态度。欠债使人非常容易动怒,日本人证明了这一点。它也使日本人肩负巨大的责任。

中文和日文当中都有许多词汇表示英语中的“义务”一词,但这些词汇并不是同义词,其特殊含义也无法译成英文,因为它们所表达的观念对我们是陌生的。日文中的“恩”相当于一个人所负的债务或恩情,从最大到最小,都称作“恩”。其用法,可译成一连串英文,从“义务”“忠诚”直到“关切”和“爱”,但这些词都不免歪曲了原意。如果“恩”的含义确实是“爱”或甚至是“义务”,那么日本人也可以说“受孩子的恩”,但这种用法在日本根本是不可能的。“恩”也不意味着忠诚。在日文中,忠诚是用其他词来表示的,那些词绝不是“恩”的同义词。“恩”这个词有许多用法,其中有一个意思是共通的,就是承受的负担、债务、重负。一个人接受上辈、上级的恩,如果不是从上辈、上级或者至少是从同辈受恩,那就使接受者有一种不快的自卑感。日本人说“我受某人之恩”,就等于说“我对某人负有义务”,并且把这位债主、施恩者称作“恩人”。

“不忘记恩”,也可以是一种真诚相待的流露。日本小学二年级教科书中,有一个小故事,题目叫“难忘恩情”:

哈齐是一条可爱的小狗。它出生不久,就被一个陌生人带走了。在那个人家里像小孩一样受到疼爱。因此,它那弱小的身体也强壮了起来。主人每天早晨上班时,它总陪送到车站,傍晚下班回家时,它又去车站迎接。

不久主人去世了。哈齐也许不知道,它每天都在寻找主人。照例到那个车站,每当电车到站,它就注视人群中有没有它的主人。

岁月就这样流逝,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三年过去了,甚至十年过去了,但仍然可以看到那已经长大、衰老的哈齐,每天在车站前寻找着它的主人。

这个短故事的道德含义就是:爱的别名正是忠诚。一个孝顺母亲的儿子可以说是不忘母恩,也就是说他对自己的母亲怀有像哈齐对主人那种的赤诚。

“恩”这个词不单纯指他对母亲的爱,而是指他对母亲所欠的一切,包括襁褓时期母亲的哺育照顾,孩提时期母亲所做的牺牲以及成年后母亲为他所做的一切,总之,包括母亲在世时对她所负的一切恩情债。“恩”也意味着对所欠恩情债的回报,从而就有爱的意思,但其本义是负债。我们美国人则认为爱是不受义务的约束,是自由给予的。

恩,在用之于第一位和最大的恩情债,亦即“皇恩”时,是在无限忠诚的意义上使用的。这是对天皇的恩情债,每个人必须以无比感激的心情来恭受。他们认为,自己有幸生在这个国家,安居乐业,万事称心,就不能不想到天皇所赐的恩典。在整个日本历史上,一个人一生中的最大恩主就是他那个生活圈内的最髙上级。这个人物随着时代而变化,曾经是各地的地头、封建领主或将军,现在则是天皇。最重要的,似乎还不在于谁是最高上级,而在于几百年来“不忘记恩”这种习性在日本人习性中占有最高地位。近代日本用尽一切手段使这种感情集中于天皇一身。日本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一切偏爱都增加了对“皇恩”的感情。战争时期,以天皇名义发给前线部队的每一支香烟都强调每个士兵所领受的“皇恩”。出征前士兵所领的每一口酒就更加是一种“皇恩”。他们说,神风队员自杀式的攻击就是报答皇恩。为守卫太平洋上某些岛屿而选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方式,也被说成是在报答浩荡无际的皇恩。

人们也从身份比天皇低的人那里受恩。当然也接受了父母之恩。这正是使父母有权支配子女的、东方著名的孝道的基础。其说法也是讲孩子对父母欠有恩情债,必须努力偿还。因此,子女必须竭力服从父母,而不是像德国那样(德国也是一个父母对子女拥有权力的国家),家长必须尽力迫使子女服从。日本人对这一东方式孝道的解释是非常现实主义的。对于父母的恩,他们有这么一句谚语,译出来大意是“养儿方知父母恩”,意思是自己成了父母,才知道欠父母多少恩情债,亦即双亲之恩是实实在在的,是每日每天对儿女的照顾和操劳。日本人的祖先崇拜只限于父辈及尚在记忆中的祖辈。这就更使日本人重视那些年幼时实际照料过自己的人。当然,无论在哪种文化中,人都有一个离不开双亲照料的幼年,必须由父母供给衣、食、住,才能长大成人,这是千真万确的。日本人深感美国人轻视了这一点。就像有位作者所说:“在美国,牢记父母之恩就是要对父母好,如是而已。”当然,没有人能让孩子背上“恩”,但是,对孩子的悉心照料乃是对自己孩提时代所受父母恩情债的一种回报。人们像父母当年那样照顾自己的孩子,甚至照顾得比那更好,这就部分地报答了父母之恩,对孩子的义务只不过从属于“父母之恩”。

日本人对老师、主人负有特殊之恩。他们都是帮助自己成长起来的人。他们对自己有恩,将来也可能在他们有困难时要答应他们的请求,或者对他们身后的亲属给予特别照顾。人们必须不遗余力地履行这种义务,而且这种恩情债并不随着时间而减轻,甚至时间愈久越重,像是形成一种利息。受一个人的恩,这是一件大事,就像日本人常说的“难以报恩于万一”,这是一个重负,“恩的力量”,这句话通常被认为是超过本人意愿的正当权利。

上述恩情债的伦理原则的顺利运用,全靠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看作巨大的负恩情债者,自觉履行义务而无怨言。前面,我们已经了解到,日本的等级制是怎样彻底组织起来的。伴随着等级制,并被认真遵守的那些习惯,使日本人高度重视道德上的恩情债,以至西方人无法想象。如果把上级看成是善人,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日语中“爱”这个词很有意思,它证明上级确实被认为是“爱”其下属的。日语中的“爱”,相当于英文中的Love。在上个世纪,传教士在翻译基督教中的Love一词时,认为日语中唯一能表达此意的,只有“爱”这个词。他们在翻译《圣经》时,用了这个词表达上帝对人类的爱以及人类对上帝的爱。但是,“爱”这个词在日文中特指上级对下属的“爱”。西方人也许会觉得这种“爱”其实是“庇护”之意,但在日语中,它的意思则不仅是“庇护”,而是一种亲爱之情。在现代日本,“爱”这个词在严格的意义上,仍然用于对下级,但也许由于基督教用语的影响,更由于官方努力打破等级界限,这个词现在也用于同辈之间。

尽管文化的特殊性使日本人易于接受背负恩情债,但在日本,乐于受恩仍非寻常。他们不喜欢随便受恩而背上人情债。

日本人说到“承蒙厚爱”时,他们表达的意思大概就是欧美人所说的“把某物给某人”,但其中的“给”有强加之意。在日本,“让人受恩”则表示给别人一些东西或者帮别人的忙。对日本人来讲,猝然受到生疏者的恩惠是最讨厌的事。因为他们知道,在与近邻和老等级关系打交道中,不得不受“恩”所带来的麻烦。但如果对方只是一个熟人或与自己接近的同辈,他们就会对此不髙兴。他们宁愿避免卷入“恩”所带来的麻烦。日本人对大街上发生的事故一般不大理睬,并不只是因为缺乏主动性,而是因为他们认为,除了官方警察以外,任何人随便插手都会使对方背上恩情。明治维新以前,有一条人人熟知的法令:“遇有争端,无关者不得干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有明确的职责而出面帮助,会遭人怀疑是不是想从中捞点什么好处。既然知道帮助别人会使当事人感到“受恩”,人们便都不积极乘机插手,反而慎重对待。对于卷入“恩”,日本人是十分小心的。哪怕是一支烟,如果与递烟的人过去并无交往,那就会感到不舒服。在这种情况下,表示谢意的最礼貌的说法是“真过意不去”,日语是“気の毒”,原意是为难的感情、难受之情。有一个日本人向我解释说:“在这样的情况下,直截了当地表示你感到为难还要好受一些。因为你从来未想到要为对方做什么事,因此对受恩感到羞耻。”因此,“真过意不去”这句话,欧美人有时译作“谢谢”,有时又译作“很抱歉,很遗憾”,或者译作“实在不好意思,您这么看得起我”。

日语中有很多类似英语中“谢谢”的说法,表达受恩时的不安心情。其中含义最清楚,并被现代都市大百货公司采用的是“谢谢”,其本意是“这可太难得了”。日本人常说的这句话在这里是说,顾客上门购货,给商店带来了巨大而难得的恩惠,是一种恭维之辞。在接受别人礼物及许多其他场合中也都使用。另有几种一般表示感谢的词句,则像“真过意不去”一样,是表示受恩惠时的为难心情。小店主经常挂在嘴上的是“太不好意思了”。这个词的本意是“我受了您的恩。我永远无法偿还,感到非常遗憾”。这个词在英语中被译成“感激”、“十分抱歉”。这句话在类似下面的场合用最合适:譬如在大街上,一阵风吹走你的帽子,别人给你拣了回来。当那人把帽子给你时,作为礼节,你在接帽子时应当表示自己内心的不安。这个陌生人现在施恩于我,我却无以报答,深感内疚。我只有道歉,才能稍许好受一些。

“对不起,让您费心了”,也许是日本道谢语中最普通的。说这句话就是承认:“我受了他的恩,接过帽子并不能结束此恩,但我却没办法,因为我俩是萍水相逢。”

在日本人看来,还有一个更强烈表示负恩心情的词,就是“诚惶诚恐”,它甚至兼有“受辱”与“感激”两层意思。日文辞典解释这个词时说:你受到了特别的恩惠,因而感到羞愧和耻辱,因为你不配接受如此之恩,因而你用这个词表示你受恩时的羞愧感。而羞愧(耻),如同我们下一章要讲的,日本人对此极为敏感。日本的老派店员在向顾客道谢时,仍使用“诚惶诚恐”,顾客买货要求赊账时也说它。这个词在明治以前的小说中,是经常出现的。身份低的小姑娘被领主选中为妾时要向领主说“诚惶诚恐”,意思是说:“我十分羞愧,配不上受此恩宠,对您的仁慈,我感到受宠若惊。”同样,因决斗被当局赦免无罪的武士,也要说这个词,表示“我蒙受如此大恩,简直没脸见人。我不应该如此自作自践,我万分后悔,向您表示深切的谢意”。

上述各种说法雄辩地说明了“恩的力量”,比任何其他概括或总结都要好。人们在受恩时常怀矛盾情绪。在公认的社会人际关系中,“恩”所内含的巨大债感推动着每个日本人竭尽全力以偿还恩情债。但是,恩情债感又是很难受的,因而也很容易产生反感。对于这种反感,日本著名的作家夏目漱石在其名著《哥儿》这本小说中作了生动的描述。小说的主人公幼年是在东京长大的,起初在一个小镇上当教员,很快就感到自己的同事大多平庸之辈,实在合不来。但其中有位年轻教师和哥儿的关系还不错,他戏称这位新朋友为“豪猪”。有一天,他俩在一起,“豪猪”请他喝了一杯冰水,破费了一钱五厘,约相当于零点二美分。

后来没几天,有位教师在哥儿面前挑拨,说豪猪在背后讲他坏话。哥儿相信了这位搬弄是非者的话,马上想到豪猪给的那杯冰水之“恩”:虽然只是一杯冰水,接受这种表里不一的家伙的恩,实在有损我的面子。虽然只是破费了他一钱五厘,但一钱也罢,五厘也罢,接受这种骗子的恩,我死了也于心不安。……受别人之惠,默不作声,就表明我尊重对方,看得起他的人品。我喝的那杯冰水,本来自己付钱就可以了,他却硬要争着付,弄得我心里总感到负疚,这可是金钱买不到的。我虽无权无势,却有独立人格。要我低头接受别人恩情,那就等于要我付一百万元的回敬。我让豪猪破费了一钱五厘,真觉得等于对他回敬了一百万元。

第二天,他把一钱五厘丢到豪猪的桌子上。因为,不算清这一杯冰水的恩情债,就无法处理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即豪猪背地讲他坏话的问题。也许他们会扭打起来,但必须先把那个“恩”了结,因为那已不是朋友之间的“恩”。

对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此过敏,如此易于受到刺伤,在美国只能在染有流氓习气的青少年的犯罪记录或精神病患者的病历中才能找到。但在日本却被视为一种美德。也许日本人认为哥儿那种极端举动,在日本人当中也不是那么多吧。那也不过是多数日本人马马虎虎罢了。日本评论家在谈到“哥儿”时,说他是“一个生性耿直,纯似水晶,为正义而不惜战斗到底的人”。实际上,夏目漱石曾说“哥儿”是他自己的化身,评论家们也常如此公认。这本小说描绘了一个崇髙的美德——受人之恩者应把自己的感谢看成具有“百万元”的价值;只有这样想,并且这样行动,才能摆脱负债者的处境。他只能接受“看得起的人”的恩。“哥儿”在愤怒中,把豪猪的恩和自己多年所受老奶妈的恩作了比较。这位老奶妈对他十分溺爱,总觉得他家里没有一个人看重他,时常私下给他拿些糖果、彩色铅笔等小礼物。有一次一下子给了他三块钱。“她对我始终如此关怀,使我非常内疚。”当老奶妈将三块钱递给他时,他感到“耻辱”,但却当作借款收了下来。然而几年过去了,仍未归还。那么,为什么没还呢?针对受到“豪猪”恩惠的感受,他认为:奶妈已经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这一独白有助于我们了解日本人对于恩的反应。也就是说,无论夹杂多么错综复杂的感情,只要“恩人”实际上是自己,也就是在“我的”等级组织中占有某种地位,或者像风刮落帽子、帮人拣起之类自己也能做到的事,或者是崇敬我的人,那就可以心安理得。如果不符合这些条件,“恩”就会成为难堪的苦痛。这种“恩情债”,不论多么轻微也要感到难过,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每个日本人都知道,不论任何情况,过重的恩都会惹出麻烦。最近,有本杂志的“咨询专栏”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是《东京精神分析杂志》的专栏,颇像美国杂志上的“失恋者信箱”。下面的一则咨询,毫无弗洛伊德的色彩,纯粹是日本式的。有位上了年纪的男性写信咨询:

我是一个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的父亲。十六年前老伴去世了,为了儿女,我没有续弦。孩子们也把我这一举动看成是一种美德。如今孩子们一个个都结婚成家了。八年前儿子结婚时,我退居到离家二三条街远的一幢房子里。说来有点不好意思,三年以来,我同一个夜度娘(是被卖到酒吧里当过妓女的)发生了关系,听了她的身世,我十分同情,花了一小笔钱,替她赎了身,将她带回家,教她礼仪,安顿在我家做佣人。那姑娘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而且相当节俭。然而,我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都为此而看不起我,把我视若外人。当然,我并不责怪他们。这是我的过错。

那姑娘的父母似乎不知道我和姑娘的事,给我来信让我把女儿送还,说她已经到了当嫁之年。我同她父母见了面,说清了情况,她父母虽然贫穷,却并不贪财图利。他们同意她女儿留下来,权当她已死了。那姑娘也愿意守在我身边、直到我去世。但是,我俩年龄相差犹如父女,因此,我也曾想把她送回家。我的儿女们则认为她是看上了我的财产。

我多年生病,恐怕最多也只能再活一二年。我该怎么办?十分希望得到您的指教。最后我要说明一点,那姑娘以前虽一度沦落风尘,但那全是生活所迫。她的品质是纯洁的,她父母也不是唯利是图的人。

负责解答这一问题的医生认为,这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即这位老人把对子女的恩看得太重了。他说:

你说的是一件极为常见的事,……

在进入正题之前,请允许我先说一下,从来信看,你好像希望从我这儿得到你所希求的答案,这使我感到有些不愉快。当然,对你长期的独身生活我深表同情。可是,你却想利用这一点让子女们对你感恩戴德,并使自己当前的行为正当化,这我是无法同意的。我并不是说你是个狡猾的人。不过,你是个意志薄弱的人。如果你离不开女人,那么你最好向你的子女们说清楚自己必须和女人共同生活,而不应该让孩子们因你长期独身生活而感到对你欠恩。你过分强调对他们的恩,他们自然会对你有反感。说到底,人是不会消失情欲的,你也不可避免。但是,人应该战胜情欲。你的孩子们希望你战胜情欲,是因为他们希望你生活得像他们头脑中的理想父亲。然而,他们失望了,我很理解他们的心情,虽然他们是自私的。他们结了婚,在性欲上得到了满足,却拒绝父亲这种要求。你当然是这样想的,而子女们却有另外的想法。(像我前面所说的,这两种想法是想不到一块的。)

你说那姑娘和姑娘的父母都很善良,那只不过是你的一厢情愿。人们都知道,人的善恶是由环境、条件决定的。不能因为他们眼下没有追求好处,就说他们是“善良”的。做父母的会让女儿嫁给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当小老婆?那太愚昧了。如果他们打算嫁女为妾,那一定是想得到一笔好处,你以为不是那样,那完全是你的幻想。

你的子女担心那姑娘的父母在盘算你的财产,我毫不奇怪。我认为确实是这样。姑娘年轻,也许不会有这种念头,但她的父母则一定会有。

你现在有两条路可走:

一、做一个“毫无私欲而无所不能的完人”,彻底同那姑娘一刀两断。这你也许做不到,因为你的感情不会答应。

二、重新做一个凡人,抛弃一切矫揉造作,粉碎你子女们心目中把你当作理想形象的幻觉。

至于财产,你应尽快立一份遗嘱,决定分给那姑娘和自己儿女的份额。

最后,你不要忘记自己已是耄耋之人,从你的笔迹我可以看出,你正在变得孩子气了。你的想法与其说是理性的,不如说是感性的。你说是把姑娘救出深渊,实际是想让她做“母亲”的替身来照顾你。婴儿没有母亲是不能生存的。所以我劝你走第二条路。

这封信讲了许多关于恩的道理。一个人一旦选择了让别人(哪怕是自己的子女)感受负恩的做法,那他要想改变这种做法,就必须牺牲自己。他应该明白这一点。而且,不管他作出多大牺牲为儿女施恩,日后,他也不应以此居功,利用它来“使自己当前的行为正当化”,如果那样想,那就错了。孩子们对此感到不满是“很自然的”。因为他们的父亲未能始终如一地贯彻初衷,他们“被出卖”了。在孩子们需要照顾的时候,父亲为他们牺牲了一切,现在孩子们长大成人,就应该特别照顾父亲——做父亲的人如果这样想,那就太荒谬了。孩子们不但不会那样想,反而只会意识到所欠的恩,而“自然地反对你”。

对于这种事情,美国人就不会作出这样的判断。我们以为,为失去母亲的儿女而牺牲自己的父亲,在晚年应当受到孩子们的感激,而不会认为孩子们反对他是“很自然的”。为了像日本人那样看待这件事,我们不妨把它看作一种钱财上的往来,因为在这方面,我们美国人也有可比的类似态度。如果父亲正式把钱借给孩子并要求他们到时偿还本息,那么我们完全可能对那位父亲说:“孩子们反对你是很自然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日本人接受别人的烟卷后,不是直截了当地说声“谢谢”,而是说“惭愧”。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日本人在讲到某人向某人施恩时会感到讨厌。至少我们可以对“哥儿”把一杯冰水之恩看得如此重大而会有所理解。但是,我们美国人是不会在这类事件上用金钱标准来衡量的,诸如,冷饮店里的一次偶然请客;父亲对早年丧母的孩子们的长期自我牺牲以及义犬“哈齐”的忠诚之类。而日本人却这样做。我们重视爱、关怀、慷慨仁慈的价值,越是无条件越可贵。而在日本则必然附有条件,接受了这类行为就成为欠恩者,恰如日本谚语所说:只有天才,始敢受人之恩。

同类推荐
  • 兰州历史文化:民俗民风

    兰州历史文化:民俗民风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
  • 嫁衣余香录——编辑文化学研究

    嫁衣余香录——编辑文化学研究

    本书主要讲述了编辑出版业方面的内容,以期更好的让读者了解出版方面的文化。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孝敬父母(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孝敬父母(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军事制度(下)

    军事制度(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生活之旅

    生活之旅

    了解中国的历程,不仅仅是仰视她呈现出的大国风范,更重要的还是在点滴生活中去体味她散发的内在魅力。只有生活中的亲密接触,才能让你真切地去感受和理解中国和中国人。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崇尚自然的茶道精神、源远流长的美酒佳酿,传承千年,折射出中国人真挚热烈的情感和平和从容的气质。中国人茶余饭后的休闲娱乐更是千姿百态,而跟随天意去呵护身心,蕴含着中国人颐养天年的真谛。此刻,中国的美食准备挑战你的味觉神经,佳茗和美酒带你回到梦中的东方,千年积淀的智慧游艺即将唤醒你沉睡的心灵,而华夏的养生之道正在为你开启关爱身体的哲学之门。这一段活色生香的中国生活之旅,等待着你来尽情地领略。
热门推荐
  • 流年阑珊非你不可

    流年阑珊非你不可

    年少的叶流深是伴着光环长大的天之骄子,家世,样貌样样具备。不免心高气傲,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当遇上同样心高气傲的苏阑珊,两两生厌。两人战火一触即发,周边人唯恐祸及逃之夭夭。他却把苏阑珊堵在墙角,“我要把你的不在乎变成死心塌地”她眨了眨大眼睛“我等着”。“叶流深,你混蛋”某人又亲了亲她的嘴角,“恩,是魂淡”花开那年,叶流深最喜欢的一句话: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乾坤觉

    乾坤觉

    一位极其平凡的少年,因自身所发生的事情,导致家中突遭劫难,幸得武当掌门点化,青梦所伴,让他感觉到家的温馨,然而一切却不那么美好,魔界的入侵,带走青梦,武当上下皆为震撼,为保正道,与魔相战,最后还得太平盛世。
  • 迈过星河遇终生

    迈过星河遇终生

    请允许我小小的骄傲,因为有你这样的依靠。
  • 妇人前阴诸疾带下交肠门

    妇人前阴诸疾带下交肠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清风浮现你

    清风浮现你

    那天下雨,雨淅淅蒙蒙的斜飘着。他遇见了她。“我叫李昔漫,是因为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的那个昔漫。”“我是宋知”一次迷路,宋知遇见了一名女孩,那是他的繁花锦簇,也是他的繁星,刚认识见到她时,她只是位住在山上的脏兮兮的小孩,卷毛被汗浸湿,黏在额头上,眼睛忽闪忽闪的看着人。手上戴着红线,红线上挂着朵银光闪闪的小花。是个调皮的不能再调皮的小孩。他们在1990年碰见。又在2005年再相遇。在被家人找回去时,宋知开始苦苦找这那个脏兮兮的小孩,那个手带红线的小孩。“你好。我是李昔漫。”“你好。我是宋知,宋知宋知,想知昔漫的宋知。”
  • 重生影后撩夫记

    重生影后撩夫记

    上一世的林采薇是史上最悲催的一个影视天后,因为心地单纯,没有防人之心,她被人害得身败名裂、一无所有,短短的一生全是泪水,最后连个正常的寿终正寝都没有得到。重活一世,林采薇还想做影视天后,只是她已不是上一世的那个圣母白莲花,做影视天后也不再是为了名和利,只为了报上一世的仇和恩……本文是架空文,请勿深究,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三国曹昂传

    三国曹昂传

    穿越成曹昂不是新闻,穿越成小时候的曹昂却是新闻。这时老爹曹操还在尽职尽责做着济南相,生母早死的曹昂还没有被丁氏收养,妾侍之子的身份让他备受欺凌,而野心勃勃的族兄们也正在一旁虎视眈眈。在这混乱的汉末,谁能够力挽狂澜、只手遮天?!尽在《三国曹昂传》!
  • 易魂领主

    易魂领主

    高考考砸了的学生秦天,在回家途中,被一辆疾驰而来的汽车迎面撞上,瞬间失去意识,原本以为自己就这么结束了,谁知一睁眼起来,竟然莫名成为了某门派的领袖,而且最关键的是,还是女子身!且看秦天一步一步带领门派走向巅峰,又如何与另一个世界的自己灵魂换位......
  • 你是我的心尖宝

    你是我的心尖宝

    她是堂堂的千金大小姐,可是却被心爱的人背叛,以至于家破人亡。他是全球最神秘的人。掌握者全球最大的势力。家破人亡的她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初见,冷漠如他只感觉她是十分的有趣。再见,看着她眼底里的仇恨,他有一种想要占有的欲望。一步一步,他让她到达了她的面前。……未忆初嘴角挂着十分凄美的微笑。她看着对面那个俊美如神袛的男人,咬牙道:“我请你帮助我。”他看着未忆初笑着说:“我不帮助废物!”未忆初看着面前冷漠的他,微微的闭目她还是有什么是不能失去的呢?
  • 王者荣耀之神圣之力

    王者荣耀之神圣之力

    生命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短暂,究其一生,可能碌碌无为,有可能资质平凡,缺成为伟人,名垂千史,但终将会走向自己的终点,死亡,这是凡人和伟人共同的归宿。王者世界经历了千年的风雨,它一次又一次用它的伟大与包容,清洗着战后的王者大陆。三个少年组建星之队???听说两个官二代一起进了“星之队”???听说堂堂精英酋长—牛魔,因为找不到老婆而叛逃???孙悟空与亚瑟的约战,竟然是比赛喝酒???墨子老师秘密跟踪孙悟空亚瑟,被发现后,三人竟然喝了酒,拜了把子???北荒国狼王成吉思汗的儿子居然承受不了北荒的恶劣天气???赤壁之战,联军在赤壁上烧了把大火,竟然还是败给了曹军?神秘的“曙”组织野心逐渐显露???背后的操纵者究竟会是谁???他又与这美好的王者大陆有什么恩怨情仇???又或者,“曙”组织的成员,对王者世界,又有些怎样复杂的感情???上帝打开你一扇门,顺手堵上你的窗,但请相信,众生平等。请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