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9300000040

第40章 当下媒体:艺术个性泛化的可能之途

对于当代社会享有的信息优势,从社会人类学意义上讲,占有和发展是成正比的。作为抽象抑或造型艺术的书画来说,其在当代的递进和发展虽然超越了往古的任何一朝,但是,由当代书画大展(出版物、新闻媒介等等)给艺术创作者带来的负影响,也就是潜在的风格与个性泛化因素,为当下的创作者及艺术发展平添了多多少少的悲剧色彩。换言之,在当代书画大展上初露峥嵘的作者,特别是获奖者,必然在当下即成为被摹仿的对象。获奖者尽管不无自豪地成为牛耳得主,但其作品阐释还未必成熟与美备,后来者(摹仿、剽窃)居上(我们姑且称之为“浪打浪”现象)已成为不可阻挠的现实话题;当然,这也是我们书画创作者和研究者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艺术品与市场

艺术品成为商品古已有之,但目前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艺术的商品化这种观念尤为突出。在社会上,能出卖的一切都以经济为杠杆。作为艺术品,其作品的价值是由作者的声名、地位、作品价值以及大众的接受面综合构成,很明显,这里面的声名和作品价值因素是艺术品价值的主导因素。当下的作者声名因素主要由媒体传导所塑就,而衡量作品价值的尺度弹性相当大,不论作品主体阐释的好与坏,仅是艺术文本的接受就有千差万别的界说层面,曲高和寡,毕竟高层面的接受者是不多的。因此,当代传媒带来的声名因素已成为艺术品进入市场并形成经济价值的直接因素。名声已成为艺术家作品的品牌,成为一种商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与品牌、商标有同质关系的产品,都有被当下欺世盗名之徒窃取的可能,这就必然为隐秘的伪书画家在新闻媒体、书画大展、制造膺品等等可带来名利继而捞来金钱的事业上大动脑筋,从而给一切与书画有关的健康事业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我们常常从各地的书画市场上可以见到启功、沈鹏、刘正成、陈振濂、尉天池、吴冠中、贾又福等等著名书画家的膺品,给造假者带来渔利,给收藏者带来损失。翻开历界美展、书展及其他作品集,我们发现,获奖者的更迭是典型的“浪打浪”。八届美展获奖者李明《太行浩气》一画从丛林到山石技法一派白雪石,只是把白雪石的“南画”题材切换为“北画”题材而已;刘文勃的《长白山水》以细密淋漓见长,从绘画语言比照,他是宋雨桂式的实验者;贾又福、吕云所、卢禹舜、潘志成、邱汉桥等人的作品,我们可以十分有把握地说,他们不是风格独具,都是技法类同知性单一的笔墨范式;还有卓鹤君、何家林、董也山、郑方等等,笔墨技法都很精到,而风格却大同小异。在书法上,北京的青年书家、篆刻者大多追随王镛,河南写隶书者效仿王宝贵,山东习书者沉醉于于明泉,广西学篆刻者刻意于陈国斌。《书法导报》及其他报刊曾不止一次地披露过某某作者抄袭某次书展及某某人作品而入选国展的丑闻。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是艺术品市场(经济效益、展览及媒介带来的作者声誉等)因素所直接或间接带来的。这里,笔者无意于评判以上所列举的人或作品之优劣,需要提及的是,当下的艺术追索者一旦相中了某名家后,以相同或相似的面目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可以说这批追随者将来很难有大的成就,相反倒削弱了前者作品的独立性,使前者久觅而得的艺术个性泛化为大众化的艺术形态,这就是当下媒体和市场给虔诚的艺术家所带来的隐秘的悲剧效果。事实上,在艺术的发展上我们信心百倍地希望后浪推前浪,这本来是艺术发展的自然规律,可悲的是,一些急功近利之人,利用近水之便,极力钻展览、媒介的空子,以达提高知名度来兜售自己的劣质作品,这种不良动机使艺术阅历尚浅的青年人便萌发了投机念头,无论是谋求参展或者利用其他方式走伪艺术家的终南捷径,都为当下的艺术活动平添了多多少少的复杂因素和悲剧色彩。

二、创作过程与成品观念

在时间之链上,艺术作品创作的意义流变最重要的是过程,它包含了创作主体人格、修养、瞬间意态及驾驭笔墨的应变能力,接受者完全可以通过过程把握到创作者完成生命意味的艺术全景。但是,人的生命相对于历史来说毕竟太短暂了,置陈于艺术史中,重要的是批量艺术成品的诞生而非创作过程;过程,它只是一种野史式的间接参照价值而已。作为创作主体来说,一种风格、一幅作品的形成势必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而作者当下创作还没有达到阐释语境的成熟与深刻,这说明还有相当艰辛的探索之路要走。但是,创作者得食人间烟火,还得用媒体、展览带来的名和利生存在这个世界,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把自己还未成熟的作品公诸于世;当然,名利思想的驱使也是不容辩解客观原因,不然的话大家不都成为陶渊明、孙登、八大、髡残了,既使隐居求志的避世贤者也在待机而出,并不是以啸傲山林而以终其身。

当代展览中创作者对自己作品的超前展示,使这样的悲剧性结果尾随而至:过早地显露了自己作品独特风格构成的文本信息,他者轻而易举地得到解码并攻坚式地在前者的基础上更加完善地向前推进一步,从而形成对前者的超越。以信息不太发达的社会为例,清代著名书画家蒲华三十二岁丧妻,靠书画维持生计,孑然一身,贫困潦倒,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没有一个亲人侍候在旁,死后多时才被人发现。可以想象,蒲华生前有很多好友,如吴昌硕、吴秋农、张鸣珂、高邕之、徐星洲、沈汝瑾等,这些人在当时都是社会名流。从表面上看来,蒲华曾受到好友在经济上的帮助,果真如此的话,蒲华也就不是那么贫苦了。话说回来,像吴昌硕有那样的社会基础,供养门客一二委实很简单,为何作为画学好友的蒲华却落成如此下场?就是目前社会的地方书画名家要养活一两人也不成问题。在此,我们还得相信古人之语: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从本质上讲,人类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本质上都是为了自己。吴昌硕出身于钟鸣鼎食之家,蒲华在世之时,名分上他俩是朋友,从绘画技艺上应该说蒲是吴的老师,从蒲高尚的人格因素和封建社会的门第观念分析,蒲绝不愿争取那个名分,吴又放不下出身豪门的面子,文人未必相轻,人类的私心和竞争意识不能说没有;我们同时又发现,吴昌硕所获得众赏的花鸟、山水画,其绘画程式直接来源于蒲华,而且几乎是全盘式的翻制。仔细玩味蒲华的《菊石》《竹菊》《玉艳香清》《清风君子德》及横幅梅花《香雪海》等画后①,便觉吴昌硕摇荡心旌的构图都从蒲华而来,墨法上相对于蒲华几乎没有突破,蒲华的用墨已至出神入化,可叹的是蒲华生前不尽有名,吴昌硕却以风格独标而名盖天下;直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多书画界人士才知蒲华为何之为蒲华。这就是艺术风格于有意无意之间被他人窃取的结果。换个角度讲,假若石壶、黄秋园不甘淡泊抑或有水平相当并善于投机的学画者簇拥前后,那他们就不是今天我们所敬仰的石壶、黄秋园了——他们留给人类的蕴含美学意蕴的绘画精品(成品),才是他们赢得生命人格和声誉的最有价值的资本。在书法上,王宝贵曾获国展大奖,河南的大批书写者迅速挪用他的体势和风格打开了全国大展的大门;在当下的展览上,复制“二王”、黄庭坚、王铎、赵之谦、尹秉绶乃至当代王蘧常、王镛、陆家衡、孙伯翔、刘云泉等等名家之作而进入大展并获奖的也大有人在。“书法是一种艺术,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造。要在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风格来。书与画一样,都应努力自成一家,不要只做模仿的工匠”。②这些崭露头角的后来者(这是一种现象,并非针对某个人而言,但完全可以说他们是“模仿的工匠”)迅速借助新闻媒体对自己进行大力宣传,能张扬于各种媒介就是终极目的。在这种不良境况中,我们对照前者和后者作品,从流露出的文本构成信息来分析,前者已经落伍,很大程度上已成为艺术史上的过渡人物;现代高科技行业因信息泄露而使后者捷足先登,导致失去占领市场的机遇进而带来经济损失就是明证。在此,我不禁要问:艺术界的“浪打浪”现象何日才是其终点?

三、开拓者与大成者

历来的艺术史表明,在任何一种艺术风格或门类的萌芽或过渡阶段,都有众多的参与者追随(除非初创者为隐者),当这种风格或门类成熟之后,历史留下的只有两人:一个是开拓者,另一个是集大成者。而前者只是一把梯子,后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者。当下的现代性毕竟和往古不同,社会信息的密集,人文思想的活跃,金钱的诱惑等等,扭曲了艺术追随者的人格心态。我们可以设想,从一百个人里走出一个独具风格的艺术家,因为学识使然,这其中的九十九人对你的作品摹仿都有困难,更不用说能理解你的本文话语;另有圈外十人他们与你的综合修养等同,抑或超越于你,他们肯定能理解并接受你的文本阐释,这正如西方接受美学大师耀斯所说的,文学史是文学被读者接受并产生效果的历史,因此它应当是作家、作品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史,作家的地位、作品的价值是作家创作和读者接受的共同产物。因之,他们对你艺术话语构成的解构绝不逊色于你,至少他们凭借有与你一样的才情和学识,复制翻版你的结构文本真乃变所欲为,易如反掌。

作为艺术的独特性,重在唯一,倘有他人共同,那么,艺术的独特性便泛化了,成为通俗的、大众化艺术。清代王澍有言在先:“人必各自立家,乃能与古人相抗。魏晋迄今,无有一家同者。匪独风会迁流,亦缘规模自树。仆尝说右军在今日,亦学不得,正恐为古人盖也。”③然而,当代学识浅薄之人却不明白这一点。前者已卓尔独出,尽管还未能美备,但后来者不顾及这一点,一味跟在前者后面,亦步亦趋,只要入选大展就达到目的。其结果既自杀了自已,同时又打乱了前者行进的阵脚,这是一种缺乏远见的非艺术行为。作为一名真正挚爱艺术的追求者,只有屏伏闾里读万卷书,淡泊名利长千般识见,才能走出一条不与众同的艺术之路,才有可能成为书画艺术史上的大成者。

为何中国书画艺术史上大师、大家中僧人、隐者居多,其原因就在这里;怀素、智永、贯休、“四画僧”、担当、傅山等等就是实证。质言之,真正钟情、眷恋艺术之人,在当代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不一定非得看重并参加全国大展以达到获得知名度的愿望,笔者的厥词,并非意在菲薄大展(笔者也参加大展,但自己特别满意的作品绝不投稿),而是想对和我一样执著的艺术信徒提醒一句,在自己对艺术阐释未达老成之际,最好不要轻易将自己的作品公诸于众,还是静下心来,甘自淡泊,穷究于艺术生命终极目的的艰难探求,无论艺术生命的终止或者久存,都是一种充实的生命意味方式,同样,这也是对艺术、对自己百倍负责的一种价值追索的渐近完美过程的实现途径。

“假如一个疯子竟手持棍子闯入这个房间,我们无疑应当怜悯他的心理状况;然而我们首先考虑的恐怕是保护我们自己。我们该先把他打倒,然后再怜悯他。”④知者曾言:艺术是属于全人类的。但对于创作主体来说,作品的版权、经济利益以及被人剽窃或制假乃至风格泛化等等,不是不考虑的因素;因为,自己的作品于人类艺术事业来说,那毕竟太遥远了。当然,摩莱里式蓝图的实现也不是我们所能设计的。

以上厥词,只是对当下书画创作中——也许是无关创作的一种关于作品接受价值的探讨。如若这种现象继续生发并存在,那么,当代著名美术评论家孙克先生的话就必然成为现实:“在书画艺术创作上,今后将没有大师。”⑤其实,本文的阐释意图与孙克先生的断语早已不谋而合。在当下社会信息和媒体的急遽传播中,作为社会生活来讲,你也许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一切,同时又会隐隐约约地失去一切;作为艺术史来讲,死去的是自己,唯一留下的也是自己。在此,我们还须记取一平俗之语:人类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本质上都是为了自已。尤其对于能在人类历史上产生震荡的艺术作品而言。

注释:

①所引作品或蒲吴风格承传比较可参看《蒲华书画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蒲华》·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吴昌硕作品集.绘画》·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

②郑诵先语。书法·1986(6)

③清·王澍。论书剩语。崔尔平编选。明清书法论文选。页598·上海:上海书店,1994

④鲍斯威尔。西方思想宝库。页295.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⑤1998年10月,著名美术理论家孙克先生来天水师专讲学,在讲到当代艺术史时所言。他认为,当代人的素描意识和环境因素以及时间因素是限制绘画发展的最大障碍,因而就没有大师出现的可能。

同类推荐
  • 一生要看的50经典电影

    一生要看的50经典电影

    一本对经典电影评论的著作。我们仅拥有今世今世是不够的,我们还应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有些事是我们无法忘记的,有些人是我们忘记不了的,正如那些值得回味一生的电影——当影院中灯光骤熄,帷幕拉开,仿佛就是梦的开始。那些令人荡气回肠的情节与故事,那些在光影中既模糊又清晰的容颜与身影,那些具有穿透心灵力量的对白与歌声,是你的,也是我的,越远了越近,越久了越真……
  • 课外雅致生活-木雕的收藏与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木雕的收藏与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话剧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话剧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讲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爱美的民族。所以,从远古开始,礼和乐就被提到很高的地位。孔子教学生的六种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中,有《礼》和《乐》;孔子教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和乐居于前两位。目中的重要性。古人说“礼别异,乐和同”,意思是说“礼”是用来别尊卑,序长幼的。也就是通过礼的规定,来制定一种社会赖以稳定的等级秩序。而“乐”,则是求得一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的平等与融合,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孔子就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过于礼。”
  • 银幕春秋

    银幕春秋

    自童年在清华校园两棵树间的一块白布上,第一次观赏过光与影的艺术后,至此终生追逐于银幕之间,乐此不疲。每闻佳作,必先观之,后藏之。半个多世纪来,每遇寂寞,总有影片陪伴。李翰祥、侯孝贤、吴宇森、杜琪峰、成龙、冯小刚、张艺谋、姜文、陆川、徐峥,早成心中之爱。从好莱坞到横店,从华纳到华谊,从奥斯卡到百花,从南加大到北影学院,从斯皮尔伯格到李安,从玛丽莲梦露到刘晓庆……本书以一个观影人大半生的体验,讲述了许多关于梦想、关于忧伤、关于欢乐的那些人生故事。黑暗的影院,永远是一片创造梦想并收录记忆的地方。
热门推荐
  • 好口才受益一生:跟随名嘴学说话

    好口才受益一生:跟随名嘴学说话

    好口才是人生的第一生产力,它能够让我们在任何场所、任何时候都备受瞩目。因为,在茫茫人海之中,你若具有超凡的口才,你就时常处于优势地位,你在调整周围人际关系和经济关系的过程中就更能得心应手,心想事成。在这个意义上,怀揣好口才,走遍天下只需带着一张嘴,即可赢得整个天下。
  • 点班女学渣

    点班女学渣

    在一个小城里,发生了一起悬疑案件,受害者是一位初三学生。专家学者百思不解,这使人不寒而栗。渐渐的有几位平庸的学生却发现被害者并非被人害。而是……
  • 捉妖门徒

    捉妖门徒

    亲爱的陆飞同学:您本学期的《妖怪家谱学》和《高等炼器算术》的成绩是E。请在开学前一周尽快返校参加补考。根据教务处最新规定,毕业之前未通过《高等炼器算术》的学生将不授予捉妖学徒学位证明。中州捉妖学院教务处2016.7.13
  • 中国航空工业改革开放三十年

    中国航空工业改革开放三十年

    本书选择了航空工业的典型事例,强调时代背景,突出发展变化,从体制创新、民用飞机、科技创新三个方面回顾了中国航空工业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航空工业不断转变观念,积极探索体制改革,适时调整战略,努力开拓市场,推进资本运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集团公司的重新整合,实施“两融、三新、五化、万亿”战略,中国航空工业必将在新一轮市场经济大潮中蓬勃发展。本书既可给航空工业从业人员以启迪与借鉴,也能为航空工业相关产业及对航空工业感兴趣的社会读者提供参考。
  • 青牛传

    青牛传

    老子一去不复返,唯留青牛昭人间。偶得仙经问尘路,任尔东南西北风……
  • 雷霆战机之地球崛起

    雷霆战机之地球崛起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够深深的震撼人类心灵,一样就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一样就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浩瀚深邃的无垠星域,光怪陆离的宇宙奇观,让我们的祖先心灵震撼神往凝视,诞生出了无限的狂想和灵感,启迪和激发了现代社会文明的科学技术。人类不断地磨砺科技这把快刀,准备踏入宇宙这片黑暗的丛林。当人类宣布成功地把世界上第一颗简陋的人造地球卫星送入轨道时,就开始像个蹒跚学步的婴儿迈出了探索太空的第一步。向刘慈欣先生致敬。
  • 一生,一代,一双人

    一生,一代,一双人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纳兰性德《画堂春》初见他时,他是垂髫稚子,他,是翩翩少年那日阳光正好,他伸出手,而他回握住,这便是一,生,一,世他是丞相家的孩子,从小无忧无虑,他生在帝王,勾心斗角王言熙说过“江山,我要,你,我也要,可是如果没了你,我便什么都不要”本文为★朝代架空★(重点注意)小说,实打实的宠文
  • 奇异修仙传

    奇异修仙传

    修仙修的累了?开着汽车去兜兜风怎么样?撩妹撩的累了?躺在沙滩上喝着果汁再抱个美女怎么样?
  • 快穿系统:快跑,宿主是病娇!

    快穿系统:快跑,宿主是病娇!

    【病娇甜宠文,1V1,身心干净!】“父皇!”“公主殿下!公主殿下,喊不得啊!喊不得!”“怎么喊不得?”“你这太监怎么这样?”“父皇在就寝,本宫又不能闯进去,你又不愿意进去通报,本宫可不就只能喊了?!”这老太监好不讲理!以为她是好欺负的?为什么别人要见他就给通报,自己见就不给通报?真过分!真想拿斧头砍死!“公主殿下,这,这,皇上这还睡着呢!”“对啊,本宫知道,所以,本宫这不是正是在唤父皇起床吗?”这老太监是不是年龄大了,脑子有问题了?她这不是正喊着呢吗?喊醒了,不就起来了吗?神经病太监!
  • 末日抵抗学院

    末日抵抗学院

    末日第二阶段,危险区里依旧是怪物肆掠,在各个由人类幸存者中的强者建立的安全区中,为在灾难后降世的孩子设立了抵抗学院,旨在培养对抗怪物的强者。而在江水市第三学院里面,一个立志成为强者的少年却学习着鸡肋的不能再鸡肋,搞笑的不能再搞笑的‘地质勘测’,因而饱受侮辱,倍受轻视!直到有一天......本书高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