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2900000013

第13章 打不赢的战争 (1)

在19世纪中叶,西方经过文艺复兴、民主启蒙、工业革命已经在文化、政治、经济、军事上领先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英国则成了欧洲和世界的霸主。但英国对沉睡的东方雄狮还是有所忌惮的,因为当时清朝的GDP居世界第一,人口世界第一,并且有悠久的历史。可清朝的真实情况就好比是个花架子,无论在经济、政治、还是军事都无法与先进的工业英国相比;尤其是在军事上,清朝仍然处于冷兵器阶段,英国早已娴熟掌握和运用了枪炮;更可悲的是,清朝还沉浸在天朝大国的美梦中不能自拔。

夜郎自大的轻狂,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较量,注定要经受惨痛的失败。

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经过两年的休养,再加上各地大丰收,大清国国库稍有积蓄,朝廷的日子也好过了许多,道光皇帝总算能松一口气了。

这时,蹲在大清国门外的狼——夷人也瞧准了国富民安的大清日子好过了,认为这是发财的大好时机,于是,通过广东省的香港岛,往两广一带大量贩进烟土(鸦片)。

当时,朝廷对夷人贩烟并不禁止,都按正常商情对待;因为早在康熙年间就已经有小批量的鸦片流入。因为定价太高,这种奢侈品一直是达官贵人的专利。夷人在鸦片一项上的赢利并不可观。现在国内大丰收,百姓手里或多或少有了银子,夷人便开始把烟土的价格降到了普通百姓可以承受的地步,进货量一下子空前增大。

两广一带,鸦片真正地走进了千家万户,烟馆建得比茅厕都多。不久,别的省份也陆续有了烟馆。清国的烟民成千上万地增长,清国的雪花银子却被成船成船地运往海外。

鸦片的大量流入,白银的大量流出,使刚刚度过天灾的清国,又笼罩在茫茫烟雾之中。

朝廷这时倒忽然有些清醒,要痛下决心禁烟了。

其实,早在1839年,道光皇帝力排众议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3月,林则徐抵达广州,随即开展禁烟。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主持在虎门海滩销毁收缴的鸦片,这就是著名的“虎门销烟”,禁烟断了夷人的财路,他们自然不干了。

被惹怒的英国政府开始酝酿战争,准备用武力解决问题。

也许,你会说,当时羸弱的清政府应该“以和谈作为权宜之计,继而学习西方,徐图自强、自主”,因为,作为弱者,没有权利言战,注定无法取胜的战争还是不打的好。你还别说,面对西方列强对我中华的肆意掠夺,在清廷内确实有两种迥然不同的意见:

一种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强硬派认为,必须严禁鸦片,否则,“此祸不除,十年之后,不惟无可筹之饷,且无可用之兵”,就会不战而败、不战而亡。

另一种以穆彰阿为首的妥协派认为,禁烟不可硬来,要迂回进行,否则惹怒了列强的大炮,后果会很严重。当然,在妥协派中也有靠鸦片贸易肥了自己腰包的蛀虫臣子。他们怕就此断了自己的财路,所以,站在了穆彰阿这一边。

此刻,曾国藩的靠山是穆彰阿,很自然他站在了穆彰阿这一边。

只有生存下去才能有积蓄能量的机会,进而战胜对手,东山再起。有句古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其实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可以借鉴,如汉朝初期对匈奴、唐朝初期对突厥的策略。

可是,道光帝仍然沉浸在天朝大国的美梦中,对禁烟可能引起战争的危险性估计不足,自以为很有必要教训一下这些夷人,好让他们知道大清不是好欺负的。他做梦也不会想到几千英夷能打到京津一带,威胁京师。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采取军事行动之前,必须对敌我双方的情况了解清楚,而清朝当时的情况却是两眼一摸黑,《清史稿<林则徐传>》对此描述为“惟当时内治废弛,外情隔膜”。

打仗都不知道敌人的装备如何,这种仗如果取胜了,简直就是神话。可老天已经不再庇护大清了,这个腐朽的王朝注定要再被夷人捅几个窟窿。

不服输的道光帝最终任用林则徐查禁鸦片,“虎门销烟”虽然轰动一时,但却引来了夷人的洋枪洋炮。

于是,在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了。

孱弱的清廷已经禁不起战争的消耗了,何况,肉体在枪炮面前如同薄纸一样弱不禁风,即使坚持打下去,也看不到丝毫胜利的希望。

道光二十二年夏(1842年7月),英军攻陷镇江,切断京杭大运河南北交通,直抵南京城下。此时的清政府已经无力再战,朝中又成了不主张强硬禁烟的妥协派的天下。身为军机大臣的穆彰阿又站了出来,主张讲和,虽然赔人点钱、割点地,但能换来“天下太平”也值了。

当然,给这种调子拍马屁的人也不在少数,曾国藩就是其中的一个。

曾国藩当时为什么会支持穆彰阿的投降主义呢?他好不容易傍了棵大树,指望靠这棵大树往上爬呢,自然要和自己的后台唱一个调调,也情有可原吧。

这样看来,曾国藩还是很现实的。试想,从古到今,谁不现实呢?人活一世,现实一些,未尝不可。再说,大清还没有到亡国灭种的时刻,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刻,相信任何一个炎黄子孙都不会做亡国奴,当然也包括我们的主人公曾国藩。

于是,战争只能以失败告终,在1842年7月24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清政府用白银和香港换来了暂时的安宁。

战争结束了,天下又太平了,涉足仕途的人们又可以继续做着各自的升官梦了。

端上了金饭碗

从1840年起,曾国藩便一直在翰林院詹事府担任文职,工作清闲无比。他充分利用这种清闲的时光,读书思考,广交师友,并且游历了很多名山胜水。读万卷书,走万里路使他周身通透,也养育了他的浩然之气。

这段时间,正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日子。奇怪的是,当时的京城并没有惶恐不安,所有的日子都跟过去一样。京城的一切也都在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运转。虽然曾国藩陆续听到了一些不利于大清的消息,但那时书生气十足的他与在京的所有官吏一样并没有感到惊慌失措。在他们看来,偌大的大清帝国经历得太多了,一些小小的外夷国家掀不起什么大浪来。曾国藩并没有意识到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大清帝国将面临土崩瓦解的危机。

其实,此刻的曾国藩还顾不上关心这国家大事,他最关心的还是自己什么时候能被引见的问题。的确,都三十的人了,还要靠家里接济才能生活,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希望早日摆脱这种窘迫的局面。

转眼间,翰林院有背景、有钱财的庶吉士基本都被引见了,被分发到各地当知县。曾国藩却是一个例外,好在他不急不躁,当然着急也是没有用的。

不过,曾国藩不恨自己家贫,只恨这个作弄人的世道:在金钱和权力面前,真才实学有时候会一文不值。

他永远相信:该来的还是会来的,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每天照常去翰林院当值,每天都盼着引见的通知,却连吏部知事的影儿都看不见。

曾国藩知道这是不打点出现的结果。的确,在中国这样一个讲究礼尚往来的社会,不送礼是很不好办事的。

吏部不上报,皇上又日理万机,如何能知道还有一名该引见的庶吉士没有引见?说穿了,吏部就是干耗庶吉士的银子。

此刻的曾国藩真是度日如年,他最大的消遣便是背书、写字、背《大清律例》、练楷书、写诗词。好在,有了穆彰阿做靠山,加上自己刻苦修业深造,好日子也不远了。

时间对于等待的人来说,是度日如年;而对于游戏人间的人来说,是光阴似箭。可时间是最公正的,不会因为谁的意志而改变,总是滴答滴答、不紧不慢地走过每一天。

转眼,曾国藩就在翰林院当了快三年的实习生,散馆考试很快就到了。

“散馆”考试一般在殿试之后的第三年举行,成绩优异者留任翰林,担任编修或检讨,正式成为翰林。其他则被派到地方做官。

这次考试非常关键,如果考得好,往往官运亨通,青云直上,将来即使当不上总督、巡抚、大学士,也能弄个尚书、侍郎什么的,成为一二品大员;如果考得孬,可就没什么前程可言了,大都会沦为“穷翰林”,升官无望,穷困潦倒一辈子,郁郁不得志而终。

同类推荐
  • 废话艺术家——王三丰

    废话艺术家——王三丰

    衙门里,是不该有假的地方,却少讲真话的官员:寺庙中,是求真的所有,却少打诳语的和尚。这现象,不说悲哀,也是畸形。也有例外,身在官场的王三丰,坚守不讲假话的原则。他不想做英雄,只是觉得做人要真,一心想当个好人。然而,环境却不容他真,只好讲玩笑、玩幽默,耍起迂回战术。人称他“幽默大师”、“官场笑星”,他自嘲:“废话篓子而已”,时人皆叹其“高”,封他为“废话艺术家”。喜剧长篇,五十年空白,段子小说,一分钟阅读。以独特立足世界,以趣味娱乐世界,以创新挑战世界,听一回废话艺术专家为你讲述生活中的事件。
  • 一代众王之王:忽必烈

    一代众王之王:忽必烈

    在蒙古灭夏、灭金和伐宋的动荡年代里,忽必烈已从十二岁长到二十七岁。在这段时间里,忽必烈是否也参加了灭夏灭金和伐宋的战争,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1252年忽必烈初次被任命为方面军统帅时,就表现出卓越的军事天才,说明在此之前,忽必烈不但掌握各种武艺,且精通军事指挥知识,并有很高的指挥艺术。
  • 白宫200年内幕

    白宫200年内幕

    本书记述了历代英王及王室成员的政治活动、家族背景、家庭生活、性格爱好、婚姻恋爱以及宫廷轶事等。
  • 有趣的中国名媛

    有趣的中国名媛

    在历史上,女人几乎一直被男人所压制。王朝更迭,我们记住的是那些建功立业的将军;文学诗歌,我们记住的是挥毫泼墨的文人……而这些,基本上与女人无缘。在男人的头脑中,女人是生活的点缀,是炫耀的资本,即使非常之宠爱,也极少有愿意让女人和自己平起平坐的。但是,女人们还是突围了。千百年来,在众多被压制的女性当中,出现了一批受人瞩目甚至青史留名的女人,相比男人,她们毫不逊色。在书中你看到了让男人望尘莫及的武则天、有勇有谋的孙尚香、才智过人的卓文君等,她们有的倾国倾城,有的才华横溢,但这些东西都不足以保证她们能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她们就像浮萍,在人世间漂来漂去,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归宿。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三)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三)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三)》是《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系列之一,包括: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等。
热门推荐
  • 一梦遇桃花初爷我不服

    一梦遇桃花初爷我不服

    奚初云无端坠入梦境,遇见了她今生最后悔见到的人—风满楼初入梦境,老天便给她一个补偿,知道初爷她喜好,给她安排了个美男,就是孱弱了些…色心大起的她一时没忍住便将他领回住处…从此带他逛青楼,进赌场,入黑市好不逍遥~可相处了大半年之后她才发现,初爷她也有看错人的时候…某天午睡后,她竟发现出现在…青楼。。。老鸨同她讲,是那个与她经常呆在一起的公子十两卖与她的。奚落?之前说将她卖到青楼原来不是骗她的?可是,十两?就十两就把她给卖了?她好歹也算是个美少女吧!可拥有主角光环的她,怎么可能没落在青楼呢?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不出五天她就混出来了。笑话,想困住她?她初爷的名号是白叫的吗?奚落!初爷我记住你了!半年后…这个男人竟然还敢出现在她面前!好啊!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什么?风满楼?哼,以为改了名换了身装扮她就不认识了?呵呵,你若想装那便不要怪她初爷辣手摧花了。看初爷我不把你打的你妈都不认识!我擦,说好的孱弱呢?什么时候这丫的变得这么厉害了?三招还没到!这怎么可能?她可是主角,主角啊,说好的主角光环呢?她不服,初爷她不服!!!
  • 世界绘画艺术(下)

    世界绘画艺术(下)

    一部囊括艺术种类齐全、文字通俗生动、内容详略得当、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备的艺术史读物,相信能引领读者畅游于人类艺术历史的浩瀚海洋中,帮助人们实现卓越的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向往的以“*程度的精神满足来度过自己一生”的美好愿望。
  • 胜利者之女王回归

    胜利者之女王回归

    游戏,是她的主场。但是她忘了,这不是一个人的主场。不过这是以前了,崭新的她回来了。
  • 快穿之反派男神好久不见

    快穿之反派男神好久不见

    矜贵闷骚死傲娇的选择性高冷男主*一言不合就炸毛的伪高冷女主。-女主:“你这么好看,以前肯定会有不顾阻拦想带你回家吧,怎么不走。”男主:“因为我要等一个此生都不想错过的人。”-女主:“不是花季,你还敢花开十里,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是吧!”男主:“花开十里,只为迎你。”-锦绣江山,终不及她。万里山河,终不留她。男主:“我后悔了,我错了。”-男主:“师父,要抱。”-………千年前,你对我说:“小霜儿,乖乖在这等我回来。”千年后,你终于圆了当年的话,你说:“小霜儿,我回来了。”
  • 嫡女重生之凤乱天下

    嫡女重生之凤乱天下

    前世,她为爱付出一切,放下尊严,下嫁给傻子,只为助心爱之人登上最高位。一剑穿心,才发现自己的真情不过是一场笑柄。众叛亲离,唯有他不离不弃,护她于身下,被人践踏而死。一朝重生,她不复柔情,心狠手辣,只为复仇。再次相遇,她只想默默守护,然而,当他不再痴傻,霸气归来,她又该作何选择,是离开,还是携手并肩,傲视天下。。。(本文纯属虚构)
  • 沉默无言两相欢

    沉默无言两相欢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一个伤感的故事。这是一个幸福的故事。时光流转,人生有多少个十年?岁月匆匆,命运有几多十六年?
  • 妖非善类

    妖非善类

    妖魅祸乱,流浪江湖,她阴差阳错成了无心阁的降妖师,斩妖除魔,不为正义,只为钱财。孰不知,比妖魅更难搞定的,是同行结伴的大神,哦不,是瘟神。一身水墨青衫,一柄折扇,一双狐狸媚眼,身如玉树,衣袂翩然。他是无心阁传说级别的大神高手,可品性和外表相差甚远。行李她背,地板她睡,打架她上。而他呢?悠然自得地倚靠着大树,一旁鼓舞助威。——“你就不怕哪天我直接被一巴掌呼死了?”——“我这是为你好,武功这么弱就该锻炼锻炼。”——“谢谢您老人家,不如您直接把我丢过去,直接把对方砸死,连打架的功夫都省了。”——“嗯~好主意。”骇人听闻的狼女食人案、离奇诡异的童男童女失踪案、身披嫁衣的狂暴妖魅、扑朔迷迷的“瀛洲”仙岛……拨开层层迷雾,触碰的真相却是一步步将她推入深渊的陷阱。不曾想过有一天,她会众叛亲离,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成为世人皆诛的——恶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烈炎记

    烈炎记

    家族灭门,窝囊致死,幸得重生机会,势要为家族报仇雪恨,迈上无尽杀戮之路!
  • 极恶唐门

    极恶唐门

    他出身唐门却犯下滔天大罪。意外穿越修真大陆却惨遭巨变。心怀仇恨,唐九以修改的唐门绝学对抗仙法。以唐门机括神甲怒撼法宝仙器。他作为一个异世来客,将要猎杀整个修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