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2900000041

第41章 湖北告急 (9)

因为曾国藩这两份奏折的水平很高,再加上九江之败是发生在湘军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之后,所以吃了败仗的他并没有受到什么大的责罚。咸丰帝的上谕中就明确表示:曾国藩自出岳州以后,与塔齐布等协力同心,扫除群丑,此时偶然有小小的失败,对大局没有什么损害。曾国藩自请严议之处,也加恩宽免。

击败湘军水师后,石达开接着指挥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役。

湖口大捷后的太平军士气旺盛,在他的指挥下,太平军水陆沿江而上,开始乘胜反攻,一路势如破竹,连克黄梅、广济、蕲州、黄州,咸丰五年正月初七日(公元1855年2月23日)重占汉阳城。

面对太平军杀的回马枪,咸丰帝急令曾国藩回师武昌,曾国藩接到严旨后,只得派新败的湘军援救武昌。然而太平军已经铁桶般地包围了武昌,一度不可一世的湘军,如今力量单薄,因此也未能把武昌从围困中解救出来。

结果,在二月十七日(4月3日),韦俊率太平军攻克了武昌。

至此,从武昌到江宁,长江两岸的重要集镇又被太平军全部控制。江面上,太平军战船往来航行,畅通无阻。太平天国兴旺的时期再次到来了。

进退两难的曾国藩被咸丰下旨痛骂了一顿,不过,仍然命令他尽快攻下九江,东下夺取南京。无奈,曾国藩只好照办。

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胜败就在弹指间。面对此情此景,曾国藩也无言以对了。

强龙不压地头蛇

此刻,曾国藩的湘军陷入了最困难的境地:九江上下都是太平军的天下,湘军像受气包一样被夹在中间,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曾国藩想打退堂鼓了,毕竟两湖才是湘军的大本营,但咸丰帝的旨意是:前进,前进,再前进,打到太平军的老巢去。

既然不能退,就只有前进了,可九江城有善于防守的林启容坐镇,固若金汤,是很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再说,经过湖口一战,湘军水师溃不成军,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创。没有了水师,湘军还不如一条腿的残疾人。要想继续与太平军作战,没有强大的水师根本就是白日做梦。必须重整旗鼓,尤其是重振水师雄风。

所以,曾国藩决定先派工匠把受损的战船就地维修,凡是能修缮的战船尽量修复,然后,派自己的心腹杨载福带一批将官回到岳州,不分昼夜,不惜工本,大力修造战船。

就地修复战船问题不大,回自己的大本营造船也不会出什么岔子。

最让人挠头的就是如何解救被困在鄱阳湖内的一百二十条舢板,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能突破湖口防线。但面对气焰正旺的太平军和坚固的工事,这条路只能想想而已,根本就行不通。

既然无法合二为一,那么,把水师一劈为二也未尝就不是一件好事。

救活湖内水师的唯一办法就是重组水师,再造大船,可银子从哪里来呢?其实,一切都好安排,唯一缺乏的就是银子。要想重振水师,没钱就是一句空话。

苦思冥想的曾国藩实在想不出别的办法,便专程跑到南昌,求助江西巡抚陈启迈,请求他为湖内水师增造三十号长龙大船,然后就地招募水勇并提供粮饷。

曾国藩觉得,现在湘军是在江西,完全是为了收复江西的失地而与太平军作战,陈启迈没有理由拒绝给湘军提供援助。但事情却出乎他的意外,偏偏在不该出问题的地方出现了问题。陈启迈不但一毛不拔,还奚落了他一番。

本来心情就不怎么样的曾国藩被讥讽一番后,心情简直坏道了极点。他暗暗较劲道:都是为皇上办事,怎么就这么小心眼呢?咱们走着瞧,有你好果子吃。

陈启迈,字子皋,号竹伯,清湖南武陵(今常德)人。道光进士,当时任江西巡抚。他曾经和曾国藩一起在翰林院做事,算老相识了。

但自从湘军进入江西后,虽然缓和了江西的局势,却给江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为湘军水陆两师实行的是高粮饷,而且来源全部由地方自筹。此前湘军的粮饷由湖南省供给,但进入江西后,因为交通不方便,许多支出便由江西地方政府供给。

陈启迈与曾国藩虽然是同乡,关系不错,但陈启迈考虑最多的是江西的地方利益。所以,因为不同的利益,两人不断产生摩擦,一直发展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可见,曾国藩与陈启迈之间冲突的主要原因还是军饷。俗话说,亲兄弟还明算账,何况他们不是亲兄弟。

而最终导致曾陈二人彻底势不两立的导火线是因为一个举人——彭寿颐。

彭寿颐,字子文,江西万载人。道光二十九年举人。咸丰四年,太平军连破江西郡县,知县李峼弃城逃跑。彭寿颐身先士卒,带领团练抵御太平军,追剿到上高、新昌,取得一系列胜利。知县李峼觉得很没面子,便处处给彭寿颐穿小鞋,恼怒的彭寿颐便揭发了他弃城逃跑的事情。

自古都是官官相护,巡抚陈启迈闻讯后,怕事情闹大被皇上知道,连累自己,便污蔑彭寿颐私通太平军,想要杀人灭口。

彭寿颐乔装打扮后,逃到九江避难,打听到湘勇统帅正是他乡试的主考官曾国藩,便前来投靠,希望能找到一条活路。一番交谈后,曾国藩认为此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便把彭寿颐留在了自己身边。

陈启迈不乐意了,江西毕竟是他的地盘,自己想逮个人都有人来干涉,这也太没面子了。于是,暗中继续派人捉拿彭寿颐。

曾国藩把彭寿颐留在身边,虽然有一些故意和陈启迈斗气的成分,但最主要还是觉得彭寿颐是个人才,对团练有独到的见解。

可陈启迈却不依不饶,完全不把这个二品团练大臣放在眼里。

至此,曾国藩的忍耐达到了极限:这个地头蛇如此嚣张,我偏要打你的七寸。

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六月十一日曾国藩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参劾了陈启迈。

在奏折中,曾国藩列举了陈启迈的一系列罪状:一、虚报战功、冒功邀赏;二、多方掣肘饷银;三、滥用职权,草菅人命;四、私贩鸦片,牟取暴利;五、丢失江西大部分土地。

虽然曾国藩暂时失败了,但湘军威震四海,在咸丰帝眼中,还是个香饽饽,况且,咸丰帝最痛恨这些不干实事的官员了。于是,七月初二日,朝廷专门就曾国藩的奏折下了谕旨,决定将陈启迈革职查办。

参劾陈启迈一事,曾国藩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他此后在江西官场更难活动,处处受到掣肘。因为陈启迈虽然被革职了,可是他的党羽却为他鸣不平,处处和曾国藩暗中作对。

强龙不压地头蛇,人要学会圆滑、变通,尤其在官场上,有时一味的强硬并不能换来预期的效果。可见,此时的曾国藩还是不太精通为官之道的,所用的手段也过于简单、直接。

毕竟,身在官场,绝对不能意气用事,要深谋远虑,圆滑处事。

塔齐布呕血而死

咸丰五年四月(公元1855年5月),湖南的一百多条战船首先造好,已经运送到金口,等待调遣;九江江面上损坏的湘军战船也修复完毕。六月,杨载福在岳州也造成大批战船,开赴金口。

这期间,在曾国藩的多次斡旋下,江湖水师也增加了战船、解决了供应和军饷。

经过曾国藩的不懈努力,湘军水师终于恢复了元气,战船不比原来的少,火力也不比原来的差,唯一的不足就是新招募的水兵没有原来的勇猛,但这不是问题。人是活的,只要加强训练,一定能训出威猛的湘军水师。

可看着被分割两处的水师,曾国藩总觉得不带劲,如果能合在一处,就更加完美了。

七月,曾国藩便派湖内水师统领萧捷三前去攻打湖口,梦想着能旗开得胜,结果,却一败涂地,萧捷三兵败身亡。

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军队不可一日无帅。面对群龙无首的湖内水师,曾国藩焦急万分,急调彭玉麟赶往江西接任水师统领。

从此,湘军水师正式分为内湖水师和外江水师,分别由彭玉麟和杨载福统带,曾国藩再也无心把这两个水师合二为一了。

曾国藩忙碌着重振水师雄风,太平军也没有闲着。为了适应湘军的水战,他们也在九江设立船厂,制造了数百条战船。不过,在战斗力方面,这些战船和湘军水师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不过,曾国藩还是害怕太平军水师强大以后不好对付,于是,命令杨载福找机会歼灭太平军的水师。

太平军也没那么傻,知道自己不是湘军外江水师的对手,便任凭你喊破喉咙,我偏偏避而不战。无奈,杨载福只好选派敢死队趁太平军疏忽之际,冲入太平军水师营中,烧毁了他们的全部战船。

从此,长江水域又慢慢被湘军水师控制,曾国藩的努力终于见到了成效。

第二十五打脱牙和血吞

眼见水师恢复了战斗力,曾国藩吊在半空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他本以为接下来水陆并进,又可以建功立业了,可事实正好相反。陆师一系列的变故,让他措手不及。

湘军的陆师主要有塔齐布、罗泽南、李元度几部。塔齐布部最强大,有一万多人马,罗泽南部的人马大约是塔齐布部的一半。李元度部最弱小,只有两千多人马。

李元度(1821~1887)清朝大臣,学者,湖南平江人,字次青、笏庭,晚年自号天岳山樵、超然老人。道光十九年、二十年(公元1839~1840年)就读岳麓书院。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举人,官黔阳县教谕。湘军初起时,“上书数千言言兵事”,得到曾国藩的赏识,被招入团练,领兵镇压太平军。

李元度是曾国藩比较看好的幕僚,但一身文人习气,治军不严,战斗力自然很差。所以,塔齐布、罗泽南两部是湘军陆师的主力部队。

在湖口惨败后,为了执行咸丰帝继续围攻九江的谕令,曾国藩便集中塔、罗两部轮番进攻。但无论湘军如何舍命攻打,防守严密的九江城仍然坚如盘石、岿然不动,湘军士卒却损伤惨重,未能前进半步。

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六月二十四日,塔齐布和曾国藩商讨眼下的军情,谈起目前屯兵九江,久攻不下的局面,二人心中都不是滋味:一来辜负了皇恩浩荡,二来,湘军被困江西,难以有所作为。

最后,曾国藩提出让塔齐布在七月渡鄱阳湖,会剿湖口,希望集中优势兵力,拿下湖口,使整个战局有所转机。

可塔齐布却死认一个理,拿不下九江,誓不罢休。他向曾国藩表示:攻城的器具已经准备妥当,一定要攻破九江城。如果七月底还不能成功,再移师东渡。

七月中旬,塔齐布传令攻城,做最后一搏。但天不遂人愿,他还没有出营,就因为连日劳累、忧愤过度,呕血而死。

塔齐布英年早逝,而且去的这么突然,这是曾国藩怎么也想不到的事情。他被这晴天霹雳般的噩耗震得六神无主,真后悔当初没有坚持己见,否则塔齐布也不会被累死。

塔齐布的呕血归天等于折损了湘军的一个顶梁柱,也等于折断了曾国藩的一条臂膀。曾国藩伤心欲绝,连续几天不吃不喝,在塔齐布的灵柩边饮泣不已,亲笔为塔齐布写一挽联:“大勇却慈祥,论古略同曹武惠;至诚相许与,有章曾荐郭汾阳。”还亲自给朝廷拟折,奏明塔齐布的勋绩,并请求在长沙建立专祠。

像这种先进人物,咸丰帝巴不得多出几个,那样的话,大清的社会风气自然就好多了。再加上塔齐布是满人,自然要好好表彰一番。最后,咸丰帝亲旨悼念,照将军例赐恤,予谥忠武。

损失了这员陆师大将,对于攻取九江,无疑是雪上加霜。曾国藩在伤心之余,暗暗思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自己辉煌的功绩就此止步不前了吗?

打脱牙和血吞

失去了塔齐布这员虎将后,曾国藩心里感觉空落落的,更让他挠头的是,湘军每天庞大的军费支出。再加上江西官场对他的排挤,曾国藩在江西的日子真是困顿不堪,一天不如一天。

面对湘军在江西无所作为的局面,曾国藩着急上火,满嘴燎泡。湘军干将罗泽南也急得团团转,这天,他来到曾国藩大营前来献策。

罗泽南认为长江沿岸数城,武昌为首,九江只是腰部,只有占据武昌,步步为营,才能最终控制长江流域。如果坚持围攻九江,即使得手,武昌在太平军手里,敌人只要顺流而下,九江还是很难坚守的。

所以,罗泽南提出放弃九江、争夺武昌的作战计划。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既然九江久攻不下,湘军完全可以另辟蹊径,只要最终能达到消灭太平军的目的就行了。

曾国藩知道罗泽南的提议是正确的。去年湘军攻下武昌,咸丰帝勒令他离武昌而攻下游九江等城,他给咸丰的奏折中也是这个意见。可惜咸丰帝不听他的建议,造成武昌丢失,进攻九江无功的被动局面。

但是,咸丰帝严令要夺取九江,虽然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可对于咸丰帝的严旨,曾国藩还是不敢违抗的。

如今罗泽南要撤兵,曾国藩无话可说,可自己如果也撤兵,湘军就等于回到了一年前的样子。这一年多的劳苦征战不仅得不到任何褒奖,而且还会落个抗旨不尊的罪名。

作为湘军的一把手必须全盘考虑,有时候即使咸丰帝的命令是错误的,也必须一丝不苟地照办,因为他要为湘军的前途考虑。失败不可怕,万一惹恼了皇上,一纸圣旨就可以让湘军解散,自己可就真正成了无一兵一卒的败军之将了。

但是湘军靠塔、罗两军,合起来都撼不动九江城。现在塔齐布已经战死,罗泽南成了曾国藩唯一的救命稻草,如果罗泽南再离他而去武昌,湘军的力量就更加孤单了。环视江西,已经没有大将可以倚重,又没有其他劲旅,那攻克九江真的是遥遥无期了。再说,万一守卫九江的太平军知道了湘军无大将应战,来个反攻,没准自己也得葬身在此。

同类推荐
  • 官场达人张之洞

    官场达人张之洞

    他一生都在升官,一生都没有闪失!他混得超级成功,他的成功比官圣曾国藩更完美更现实!学他混官场很靠谱,地位相当稳,必须的!精妙尽在本书中,看过后,你懂的……晚清另类愤青震撼发迹……
  • 名人传记丛书——孟子

    名人传记丛书——孟子

    孟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出生在战国时期的邹国,自幼丧父,家境贫困,从小勤学苦读,受教于孔子门人。他继承了孔子学说,倡导仁政,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他携弟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由于他的政治主张没有得到施展,晚年后他退居讲学,继续他的教育事业,被后人尊为“亚圣”。
  • 一花盛开一世界一生相思为一人

    一花盛开一世界一生相思为一人

    她们有着倾国倾城的容颜,如陈圆圆,令大丈夫冲冠一怒为红颜;她们有着举世惊叹的文学华彩,如严蕊,令无数伟岸男子自愧弗如;她们亦有着侠骨柔肠,如红拂,巾帼不让须眉,可伴壮士戎马江湖……最最让人称道的是她们那浓得化不开的爱,是明知不可饮,不能饮,也要拼却一醉。
  • 战神粟裕

    战神粟裕

    大将粟裕对战场有种天才般的敏锐感知,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堪称一代战神。他运兵奇巧、用势奇险、胃口奇大、胆识奇绝,达到兵家""上兵若水""的最高境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一部自传体著作,也是她的处女作,于1903年出版,作品一发表,立即在美国引起了轰动,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本书详细讲述了小海伦·凯勒因一场疾病失去了视觉、听觉,但在安妮·沙利文老师的耐心教育下学会读书认字、认识世界,并以优秀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最终成长为一个名垂青史的教育家及作家的故事。全书文字朴实优美,富有哲理,行文流畅简洁、真实感人,是自传文学的佼佼者。
热门推荐
  • 泪满情殇

    泪满情殇

    三生三世,你走,我寻。永生永世,你亦死,我亦成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怪物猎人之风岚传说

    怪物猎人之风岚传说

    猎人与怪物,野性与暴力。冰原、火山、密林、沙漠,这里的所有居民,合成这个洋溢着最大生命力的世界。而在这个原始的时代,生存已经变得非常单纯,那便是——狩猎,或被狩猎。一次意外,林烨来到了这个有着无数怪物的世界,小到野猪王、青熊兽,大到传说中的岚龙,煌黑龙。而本是瘦弱的林烨在一名龙人少女的帮助下,习得最强猎技。在光与暗的争斗之间,渐渐拨开层层迷雾,成为绝代猎人。
  • 邪王宠妻:废柴二小姐

    邪王宠妻:废柴二小姐

    作为一名特工执行任务死了那是在正常不过了!别人可以逍遥自在的去投胎,可是她呢?苦逼穿越到古代!还是架空的!我靠!这剧情会不会太坑了?人家穿越了是在床上或者是在地上而她呢?既然浑身是泥的躺在黄土堆上!而且更可恨的是,她居然要被活埋了!这让她怎么能安心?怎么能!爹爹不疼?管她屁事?反正也不是亲爹!要是有机会她连着一块儿打!来一个秒一个!来两个秒一双!什么居然有人跟她抢老公!哼哼,我磨刀霍霍宰向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橙榆的季节

    橙榆的季节

    和你,在橙色的季节相遇……初见时,女孩一个人穿着白色裙子,那时,他便知道,自己动了心。片段一:同学,学生会例行检查,请把垃圾捡起来,谢谢配合。他本来特别不耐烦的睁开眼睛,当看的对面的女孩时,眼里只剩下了无措,尴尬,脸红着把垃圾捡了起来。片段二:橙子小姐,这道题我不会做,你给我讲讲呗他舔着脸,拿着卷纸找上对面的女孩。女孩微微抬头,看了一眼卷纸“这道题,我前天,昨天,和我今天早上都给你讲了一遍,你还没听懂”是蠢么?呃……“宝宝,祖宗,你让我亲一口吧~”“滚,齐榆你不要脸,流氓!”“乖,丫头,我只做你一个人的流氓”男主前期闷骚傲娇,后期明骚。1V1(作者是个有感情洁癖的女孩纸,接受不了不干净的恋爱,虐心的恋爱,喜欢的孩子入坑哦~)
  • 四年四月十日

    四年四月十日

    体弱多病的“高冷”学霸×阴晴不定的风云校草…………刚转到蓝城一中的江柒,因身体原因被学校告知不用上晚自习,却在楼梯间碰到那个传说中的校草和一群人在撩妹,面无表情的从中走过把人带走,却不曾想,被校草“看中”成了学校的名人。…………江闻千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对一个人感兴趣,明明看见她把死对头即将到手的妹子带走,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明明她对自己冷脸相待,却还是不死心的在她面前晃悠。…………直到有一天看见她被当众表白,心中的那团嫉妒不知从何而来,当着全校的面亲了她,宣示着主权:“江柒,你要是敢答应他,我就咬死你,你只能喜欢我。”…………后来啊—— 江先生怕他的小姑娘一个人太孤单,便去陪她了,因为他说过:“我舍不得她,如果她离开我了,我怕自己会疯、会死,因为我不能没有她,她是我的命啊!”
  • 屠古

    屠古

    一个流浪少年到武者巅峰的坎坷历程,一段悲惨的情感历程,神挡屠神,魔挡弑魔。
  • 蚀骨药香

    蚀骨药香

    查经古书时,无意间发现重生的密道,出于好奇记住魔咒,不久暗遭他人毒手,尸骨无存,魂飞魄散,忽然想起来重生之路,带着怨恨的一楼阴魂走回过往,手刃贱人,报复仇家。上一世落得个狼狈,背叛,诛九族的下场,这一世,她要把这些失去的通通拿回来。不想半途却捞到一位帝王陛下,从此风光无限。将军府外诶诶诶,小姐,等等小人。老爷:小姐呢,叫她梳妆打扮好去见三王爷。下人战战兢兢地回禀到:回,回,回老爷,小,小,小姐又不见了。老爷:混账,还不快去把小姐找来。某处青楼中,一位身着带金丝缠边的上等衣袍的年轻俊俏的公子坐在包间桌子中间,左拥右抱的搂着姑娘,来而不拒地喝着送到嘴边酒,包间传来真真欢笑声。叶锦:嘿嘿,我躲这,看你们还怎么找着我。叶锦嘴角露出狡黠的笑容。“来来来,姑娘们,谁把我服侍得好,重重有赏啊!”蔺潇:小锦,快点爷的怀里来。
  • 重生军界小公主

    重生军界小公主

    上一世,我瞎了眼,被你们这对狗男女所算计,这一世,我要站在世界的巅峰,俯视着这一切,什么“顶级名媛”“世界宠儿”,哼,我不稀罕,我要当“特种兵”反正我有资本,可……这个男人从哪冒出来的,还说要当我男盆友,呵呵,吃我一子弹
  • 嘘别闭眼

    嘘别闭眼

    【无cp】当那个世界彻底降临,她知道——这场游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