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61200000027

第27章 中央干校教育长

1943年,三青团召开“一大”,并通过了《发展团务十年计划总纲》。总纲对未来10年三青团的组训、宣传、服务、生产事业等工作提出了一个总的计划。其中关于组训方面,计划由三青团统一组织训练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干部,并决定“扩充本团干部训练班为中央青年干部学校”,简称中央干校。中央干校与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颇为相似,因为两者都是培养干部的专门学校,所不同的是,干校由三青团中央全权领导,国民党无权过问。

1943年8月11日,中央干校筹备会正式成立,蒋经国被选派为主任委员,负责中央干校的筹备工作。为了筹办干校,蒋经国首先为干校制定了章程、十年教育计划大纲和1944年度教育计划大纲。按章程规定,中央干校校长由三青团团长蒋介石亲自兼任,下设校务委员会,委员由团长选派;设教育长一人,秉承校长并受校务委员会的指导,主持校务。11月,团长蒋介石提名戴季陶、张治中、陈诚、陈布雷、陈立夫、吴铁城、段锡朋、李惟果、康泽、朱经农、蒋梦麟、梅贻琦、胡宗南、吴贻芳、蒋经国15人组成中央干校校务委员会,任命蒋经国为中央干校教育长。12月1日,中央干校在战时重庆正式成立。对于蒋介石为什么要设立中央干校,楚崧秋先生认为:

干校的及时成立,我认为主要是基于老蒋先生重视青年的潜力,应为建国需才早做准备,而那五年期间,党与团的发展自然也有关系。当时在中国国民党一党专政下,民心已有所不满,对青年的号召力江河日下,相反地,在抗战中壮大的中共,却对知识分子具有很大的吸引作用。老蒋先生有感于此,觉得问题相当严重。因此于加强团务之余,多少因袭黄埔建校成功的经验,决定在团之下设置学校,专责培养青年干部,期收一新耳目之效。

1944年5月5日,中央干校于国民政府纪念日这一天举行开学典礼。典礼由校长蒋介石亲自主持,校务委员张治中、陈立夫、朱家骅、李惟果、康泽和蒋经国等出席大会。蒋介石在致辞中说:“干校是革命的学校”,“干校应该实施革命的教育,培养革命的干部”。张治中在开幕式上称干校为“政治上的黄埔”。蒋介石对蒋经国也寄予厚望,他在日记中说:“青年团干部学校开学典礼已在五五节举行,此或经国为国尽忠,继承革命事业之发轫乎。”

实践证明,蒋经国没有让蒋介石失望。蒋经国上任伊始,他即向校长蒋介石上书,陈述建校的各项意见,强调要慎选师资,所选教师必须品行高尚,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忠于团长,忠于党国。为了把干校办好,雄心壮志的蒋经国从新生招考、教师聘请、课程安排、学员训练、生活管理、成绩考核到毕业安排等事务,他都亲历亲为,力求创新。为了便利开展工作,蒋经国还将江西支团时培养的一些干部调入中央干校,成为其得力助手。如中央干校首任训导处长、副教育长胡轨,教育长办公室的历届主任秘书谢然之、俞季虞、游鲲,文书组长史朝潭,人事组组长徐炳南等都是蒋经国在赣南的干部。

中央干校首先成立了研究部,招收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1944年2月,研究部第一期分别在重庆、成都、西安、贵阳、昆明、桂林、衡阳等地设办事处,负责招生。第一期共录取学员297人,实际报到272人,其中包括赣南保送来的王升、徐贵庠等人。

研究部不分科系,学习一年,分三学期授课,每期三个月。第一学期课程,注重基本学科;第二学期注重高深知识的灌输;第三学期注重建国专题的研究及团务实习。第一期于1945年4月毕业,预定这批学员毕业后留校作为建校的干部,即“干校的干部”。因时局变化,有115人报名从军或参加青年远征军政工班训练。剩余的毕业学员以中央团部组员、支区团部组长、科长或分团部书记分发任用。第二期招收学员167人,1946年7月毕业。

1944年4月,中央干校成立专修部,招收高中以上学校毕业生,分科训练,以培养各种技术工作干部,毕业后分派或介绍从事交通、生产、行政、卫生等建设工作。1944年8月,分别在重庆、成都、西安、兰州、贵阳、昆明、桂林、衡阳、曲江、赣县、恩施、建阳、屯溪等处招生,录取530名。其中地方自治科100名,管理科200名,计政科50名,垦务科50名,师范科130名。但因战时交通影响,实际报到者共474人。

除研究部和专修部外,中央干校还办了屯垦人员训练班,招收高中以上学校毕业而有志于边疆屯垦之青年,施以专门训练,毕业后由团分发或介绍至各边区担任屯垦工作;地方团务讲习班,由各支区团分期召集各级现职干部,予以训练;东北青年训练班,招收东北内归的青年,实施训练,以作将来收复东北时的准备。此外,还办理了青年技工养成所,招收小学毕业或同等学历的青年,予以生产技艺的训练。

蒋经国非常注重对中央干校学员的培养和教育。1944年2月,蒋经国发表了致干校研究部第一期考生函,函中激励考生说:

为使青年完成这么一个伟大精彩的人生,三民主义青年团特创办中央干部学校,招考全国青年的精英,予以革命建国的教育。我们深深的知道:青年的中国要青年来建设。我们更深深的相信,新中国的青年,愿意支付自己的青春,来保证民族的青春!

我们希望诸位在此风雨急激的世变中,树立独立自主的人格,砥砺刚正磅礴的气节。我们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民族国家负责!对世界人类负责!把握光荣的现在,创造光明的将来。

亲爱的青年朋友们,我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民族复兴的花朵孕育在我们的心底里。这远大神圣的事业,请从此时此地展开出去,从我们眼前面前,亲切的做起来。如此我们在人类历史的试验上,是不会交白卷的!

学员报到时,蒋经国亲自拟定了几句警语,并将它张贴于校门口。其中一个写道:“青年朋友!这是革命的学校,想做官的莫进来,要发财的请出去。”这些警语,对初到的青年学子的确有一些当头棒喝之感。

4月15日,蒋经国主持召开了中央干校研究部第一次全体师生大会。在此次大会上,蒋经国以他在苏联经历的一些小故事作为自我介绍的开场白,对新生进行活泼激昂的讲话,他说:

我名蒋经国,现在的教育长,我十六岁离开祖国跑到苏联,人生地疏,单凭手脚生活,曾在工厂打扫清洁,以及洗刷厕所的工作,当我下班游戏,人家问我时,总不好意思说出口。干了一段时间,就请调为机器工作了。

在苏联交女朋友是需要讲究清洁和漂亮的,我因工作原因也有一个女朋友。因为不在一个地方工作,常常约定时间见面,一次我下班时,满身满手都是油,约的时间又到了,真是急煞了我……

参加过共产党,在苏联清党时开除了党籍。最后在苏联当过工厂厂长,学校是军政大学毕业和中山大学毕业。

他的讲话赢得了师生的欢迎和信任。之后,蒋经国经常对干校学生发表演讲。在一次讲话中,蒋经国对在场的新生说,干校是一个以三民主义为中心的革命学校。他要求在场者摒弃升官发财的心理,具备高深学问,“继承国父遗教,发扬校长精神,秉持天地正气,来推翻扫荡恶势力,来完成革命大业”,他常称“这就是干校的精神”。他还号召干校学员要相亲相爱,互相合作:

我们师生大会,连开了几天,各区招生工作也检讨过了,师生彼此都已认识,以后你是昆明区,我是重庆区,或你是江苏人,我是湖北人的这种观念,定要丢去。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是干部学校的学生。我告诉全体师生,中央干部学校不是各地旅渝同乡会总办事处。以后我们相亲相爱,互助合作,大家共同来学习,共同来完成革命大业。

在教学方面,蒋经国非常注重德、智、体、群、力并重。他在研究部和专修部的多次讲话中提到干校学生要做到这五点。当时,一般讲教育方针时,都是指德、智、体、美、群五育并重,他去掉“美”字,改用“力”字,应该是有鉴于中国积弱,惟有实力才能抗敌御侮。教学过程中,规定的教学重点有高深的政治素养、高层的领导才能——要识大局、担大任、办大事。训练三能,即能文、能武、能开汽车。简称为“两高,三大,三能”。

在干校大礼堂里,两边写着“敬勇诚毅”、“爱美笑力”八个大字。礼堂讲台两边张贴着“生活之目的在增进全体人类之生活,生命之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的对联。在干校操场上有“清清白白的做人”,“切切实实的做事”,“老老实实的读书”,“一心一意的革命”,“建立新的人与人关系”,“三等国民建设不了一等国家”等标语、口号。蒋经国经常引用学校大门两旁台柱上那副“顶天立地,继往开来”的对联来勉励学生,要求干校学生都要培养出具有这八个字的伟大气魄。对于这段难忘的学习经历,楚崧秋先生回忆说:

这段学校生活,蒋教育长喜欢以“爱”、“美”、“笑”、“力”这个颇为轻松而动人的口号来要求大家。他所谓的“爱”就是亲亲切切的心灵;“美”就是真善美的意思;“笑”就是乐观进取的人生;“力”可诠释为力量、能力与力行。本期的同学,在他的耳提面命下,对这四个字的意义有相当深刻的感受,并以此作为日常生活的守则与努力求进之标的。

蒋经国与大家过着集体住校的日子,师生间的气氛因此非常融洽。学校还规定我们每隔一段时间,重新编排寝室的番号与床位,使大家增加熟悉的机会。

蒋经国非常重视干校学员毕业分配和毕业校友的联系。学员毕业分配工作前夕,他一一接见谈话,然后根据他的人事布局和学员志愿分配工作。如东北人员训练班全部去东北各省,担任省中级以上干部;专修垦务科毕业的全部去青海、甘肃、宁夏;专修部地方自治科、生产管理科和交通管理科的绝大部分去台湾和东北工作;师范科毕业的大部分分配到青年中学工作。至于研究部第一期毕业学员大部到青年军各师搞政工,其中有民族关系或乡土关系的,就按其关系分配。二期毕业学员有的分配到青年军任政工,有的分配到各部会或者政府工作。为了毕业的校友能继续保持紧密联系,蒋经国设立了“毕业生通讯处”,创办《青泉》小报,专门报道毕业生情况。1947年9月,中央干校校友会在南京成立,将《青泉》小报改为《校友通讯》,并在各省校友人数较多的城市,设立校友分会。蒋经国在校友会成立大会上致词,他说:

我们干部学校,成立在抗战最后阶段,这个时候正是我们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今天我们校友会,也是成立在全国进行戡乱统一建国的艰苦时候。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学校学生,都是艰苦时期所产生的学校学生。所以我们要认清我们这一般同学,是我们校长最忠实、最纯洁青年;也可以说是校长对这一批学生抱有最大的希望。

中央干校校友会设在中山路汇文女中旁边,取名“德润庐”,各地校友到南京的可免费在校友会住宿、进餐;有经济困难的可申请补助;想升调的也可提出申请;父母寿诞时,可请蒋经国送一幅寿联等。每逢校长、教育长寿辰,各地校友聚餐表示庆祝。通过这些活动,蒋经国加强了毕业学员之间以及他们与自己的联系,使他们毕业后即使在全国各地,也始终是自己班子里的人。当然,为了避免其他派系的妒忌和攻击,蒋经国要求干校学员必须学会隐忍谦让,他说:

我们组织校友会的目的,主要的是在于发挥同学们的革命事业的理想,千万不能把校友会看作一个排斥异己、攘权争利的政治小团体,如果存在这种观念,那是极大的错误。

绝对不可把校友会当作保障个人工作和生活的小团体,而要著重于互勉互助,使每一位校友都在工作中、斗争中坚强起来,成为强有力的革命斗士,处处注意到做人的态度和工作的精神,决不可以校长和师长的名义,来夸耀自己而趾高气扬,那种作风足以毁灭自己、毁灭学校。干校的学生决不可自傲、自大,决不可露锋芒,必须做到谦虚和大方的基本要求。

蒋经国办三青团中央干校,原是抱有很大雄心的。他计划先办研究部第一期,作为干校的干部,即将研究部第一期毕业的学员全部留校,作为建校的基本力量,以后再办专修部,再续办研究部,最后办大学部。此外还办各种类型的训练班。除了发展总校以外,还曾计划在抗战胜利后,在北平西郊建立分校。可是他的这个庞大的计划却为湘桂战役的战局、抗战胜利后日益恶化的内战形势和党团合并打破。由于整个三青团都并入国民党,这个团办的学校当然也并入了党办的中央政治大学。1946年秋,中央干校进入结束阶段。校本部的工作人员,少数人派往国立政治大学,其余人员被分配到青年军各师和国防部人民服务总队。原中央干校校址重庆复兴关,移交给重庆青年中学。从1944年建校至1946年冬结束,前后共办了研究部两期、专修部一期、东北人员训练班一期,总人数约1000余人。在这些学员中,很大一部分后来成为蒋经国的心腹嫡系,人称“干校系”。

在中央干校,蒋经国不仅培养了一大批新的干部,形成了“干校系”,而且也凭借着三青团中央干校,获得他在江西支团部时所无法企及的地位,他的活动范围由江西一省扩展至全国各地,从而为其今后的政治发展做了极为有利的铺垫。1945年8月,蒋经国接替康泽,出任三青团中央组织处处长一职,从而更进一步地控制了三青团。1947年党团合并,三青团中央干事全部转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从而使在国民党内资历、地位尚浅的蒋经国顺利地成为国民党中央大员。

同类推荐
  • 老舍和他的作品

    老舍和他的作品

    老舍和胡金铨都是老北京人,都爱好书画曲艺、民俗文化。作为同乡,胡金铨喜欢读老舍的小说,创作电影时也曾受其影响。1973年到1975年,胡金铨在《明报月刊》上发表了研究老舍的系列文章,而后集结成书,即为《老舍和他的作品》。本书是胡金铨对老舍生平、作品和文艺活动的梳理,从老舍的出生起笔,详述其求学、写作、异国辗转、回国教书及至抗战时主持“文协”的经历。胡金铨认为老舍具有北京小市民的特点——“安于现状,不做过激的事情”,他称之为“北京(骨泉)人”。这种个性影响了老舍的为人处世,也在其笔下人物的身上得到展现。书中所引资料包括老舍的自述、友人的回忆和其他发表于世界各地报刊上的文章等等,由胡金铨走访英美大学图书馆调查整理而成。擅拍武侠电影的胡金铨,银幕内外都处于行走的旅途中,老舍在其笔下也有了漂泊者的形象。以故乡北京为连接点,“走”成为这两位大师人生轨迹的关键词,其间的艺术影响和气韵传承可以借本书一窥。
  • 成吉思汗(名人传记丛书)

    成吉思汗(名人传记丛书)

    蒙古族是一个崇尚“强权即真理”的民族。他们骁勇善战,崇尚武力,与农业民族“化干戈为玉帛”的观念大相径庭。蒙古西攻欧洲,南取中国,建立了世界历史上最强盛的帝国——元朝。这个帝国的创始人就是成吉思汗。
  • 张大千从小画匠到东方之笔的故事

    张大千从小画匠到东方之笔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金融巨头:摩根成长日记

    金融巨头:摩根成长日记

    摩根以过人的智慧,准确的判断力,使财富迅速积累,他从小就具备超强财商,很懂得市场和运营。摩根家族代代沿袭摩根的创业思维,使摩根财团不断壮大。
  • 绝顶天才的混蛋:斯坦利·库布里克传

    绝顶天才的混蛋:斯坦利·库布里克传

    对于全世界的影迷来说,1999年的3月7日是个黑暗的日子,就在这一天的凌晨,一代电影宗师斯坦利·库布里克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在此之前,他刚刚完成了由汤姆·克鲁斯和妮科尔·基德曼夫妇主演的新片《大开眼戒》。17天后,在第71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主持放映了3分钟长度的库布里克电影集锦,以表示对这位影坛奇才的致敬与哀悼。库布里克一生只拍了18部作品,其中包括一些纪录短片和电视片,数量之少与他获得的盛名似乎并不相称。但这恰恰体现了他最令人仰慕的一个方面,即他是一个极端的完美主义者,他对完美的追求近乎病态,从而引发出许多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来。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调教晚清

    调教晚清

    一个古董商人穿越以后调教晚清各位大小军阀,清流,混混等等各种人的故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遨游未来世界

    遨游未来世界

    人类科技文明的迅速发展,未来会怎么样?未来已来。科技发展未来、文明智能一体。
  •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江湖风云录之创世

    江湖风云录之创世

    主角上官慕云同师父暮山隐者涉足江湖,并在隐者教导下一步步成长,并在隐者牺牲后,接替隐者的地位,团结武林群侠继续为武林和平奔波。在这诡谲多变的江湖中,且看慕云如何一步步成长,领导中原武林,走向和平。
  • 情深不挽,厉总后会无期

    情深不挽,厉总后会无期

    一场阴谋,她成了害死厉繁星的罪魁祸首。一场盛大的订婚宴会,不过是她最爱的男人给她的一场精心报复。“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的女人,直到我厌恶为止。”爱上厉云琛,是慕梓乔的劫。本以为这个劫会一辈子都过不去,可这个男人转头却把她宠上了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丑女翻身:相公有点甜

    丑女翻身:相公有点甜

    满脸麻子又黑又瘦的乔小麦跳河了,而睁眼间便成了21世纪华夏国的顶级特工。Excuseme?传说乔小麦是丑女无盐?传说乔小麦家徒四壁?传说乔小麦胆小懦弱?姐势必亮瞎你的24K钛合金狗眼。且看乔小麦在异世带领包子娘亲和幼弟发家致富,变成白富美,出任CEO,迷倒一众高富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心正话自真(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心正话自真(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