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61200000079

第79章 吹响革新号角

国民党迁台后,为了维护统治地位,曾尝试过多次政治改革。但就改革的内容、规模、深度而言,应以蒋经国晚年推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力度最大,影响最深。此次改革被海内外人士看成是蒋经国“向历史交代”最重要的部分。这次改革的时间起点为1986年3月召开的国民党第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6年3月29日,国民党在台北召开了第十二届三中全会。蒋经国抱病亲自主持会议,并以《迈向胜利的新历程》为题致词。由于身体虚弱,致词由国民党中央秘书长马树礼代为宣读。蒋经国口头要求全体会议代表“集中意志,精诚团结,为达成本党革命任务的最后成功,继续奋斗”。

会议根据蒋经国的讲话精神,通过了“承先启后,开拓国家光明前途”的中心议题案。该案明确指出:台湾在取得“光明进步”的同时,“也遭遇到了新的挑战,产生了许多亟待革新和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九个方面:社会治安的再加强,政治风气的再整饬,非常时期措施的再调适,民主宪政的再策进,地方自治的再充实,经济时期措施的再推进,精神生活品质的再提升,反制中共统战诡谋的再强化,国际关系的再开展。

在此次大会中,蒋经国对国民党中常委人选作了调整。以李焕、吴伯雄、施启扬、陈履安分别替换了原中常委委员孙运璇、马纪壮、阎振兴和赵自齐。进入中常会的四位新人,除李焕外,其余三人均在50岁以下。他们不仅具有良好的学历,而且都是现职部长,赞成蒋经国的改革路线。李焕是蒋经国的门生及嫡系,曾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学位。陈履安是原国民党副总裁陈诚之子,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机工程系,获纽约大学博士学位。吴伯雄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工商管理学系。施启扬获台湾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联邦德国海德堡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吴、施二人又是国民党一手提拔起来的台籍“青年才俊”。这一更换,体现了蒋经国对国民党最高决策机构中常会“年轻化”、“本土化”、“党政一体化”的思路。他对调整后的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表示:

今后中央常务委员会的责任格外重大,在全会闭幕之后,所有决议都要中央常务委员会来规划、执行,这样才不会辜负大家的付托和期望。所以,希望常务委员能够了解任务的重大,切实负起责任,贯彻全会的各项决议,实实在在做好党的工作,以党的革新来带动行政革新,以行政革新来带动全面的革新。

为了贯彻蒋经国“以党的革新带动全面革新”的指示,国民党中常会于4月9日通过决议,选出12名中常委委员组成小组,负责此项规划,分工策行。“十二人小组”成员是:严家淦、谢东闵、李登辉、谷正纲、黄少谷、俞国华、倪文亚、袁守谦、沈昌焕、李焕、邱创焕、吴伯雄,由严家淦任召集人。“十二人小组“成立后,蒋经国说:“今天推定12位常委负责三中全会各项决议案之研究规划,分工策行,是非常迫切的工作。虽然全会交下来的案子很多,但我们要先选择最重要的来做,而且要快做,不要拖。今后,为了使工作更为落实,我们要加强彼此协调,相互合作,尤其要注意不可有本位主义、个人主义,不要为自己着想,而要为民众的福祉和国家的利益着想。”

然而,在这个小组中,也有反对改革的元老级人物,如86岁高龄的司法院长黄少谷。所以,小组刚成立时,内部往往会有两种意见,互不相容,工作进展非常缓慢。时任“十二人小组”的副召集人李登辉后来回忆说:

我有一个很深的感觉,就是虽然国民党开三中全会声称要推动政治改革,并成立十二人小组,但都只是敷衍给蒋经国看,并不是真正进行改革;蒋经国那时是真有改革的意思。

“十二人小组”的工作状态使蒋经国颇为生气,不得不亲自过问,主动提示,大力催办,明示“戒严问题应列为第一优先”,“应朝解除戒严及准许新党成立的政策方向进行”。同时,蒋经国又分别约见了一些国民党元老、党政军高级干部,向他们说明进行改革的意义和决心,引导他们从实际出发,“放眼向前看”,这才逐渐化解了他们的怀疑和忧虑,从而加快了工作的进程。“十二人小组”也就成为“政治革新”的策动机关,每一项革新计划,都是先由“十二人小组”提出具体方案,呈中常会讨论通过后,再付诸实施。

在蒋经国的督促下,“十二人小组”对“政治革新”内容作了深入研究。至5月,“十二人小组”正式提出了六大议题:“一、充实中央民意代表机构。二、地方自治法制化。三、国家安全法令。四、民间社团组织制度。五、社会风气与治安。六、党的中心任务。”

在这六大议题中的第三、四两点就是针对解除戒严和开放党禁而言。后来,“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也纳入了改革的内容。

在“党外势力”宣布成立民主进步党后,蒋经国于1986年10月7日约见了美国华盛顿邮报董事长葛兰姆,以及记者戈林菲、艾金克等人,首次向外界透露他将“向历史交代”的核心内容以及对时局的看法。他们的谈话内容大致如下:

问:可否请阁下证实您准备解除戒严令的报道?

答:现在我们正在研究使政治团体制度化与合法化。我们成立了一个“十二人小组”,来研究终止紧急命令及可能组成政治团体的提议。

问:据说新的“国家安全法”将取代通称的戒严令的紧急命令,两者有何具体差异?

答:过去,在实施紧急命令的时候,非军人触犯某些罪行,将受军法审判。在紧急命令取消之后,非军人不再受军事法庭管辖,对个人自由的某些限制也会取消。在戒严令之下,某些犯罪将受严厉的处罚,而这些犯罪的性质规定的不够明确。研订中的“国家安全法”中,将就这些犯罪作较明确的规定,同时刑罚会比较宽大。

问:新的立法对于组织新党会有什么规定?

答:我们现在正在积极研究这个问题,预料很快就有结果。我们向来都理解人民有集会及组织政治团体的权利。不过他们必须承认“宪法”,并且认同根据“宪法”所制订的“国家体制”。新政党必须是“反共”的。他们不得从事任何分离运动——我所指的是“台独”运动。如果他们符合这些要求,我们将容许成立新党。

问:您认为反对党构成政治上的挑战吗?

答:我不认为它是一种挑战。它只是政治过程中的一种现象。

问:您认为最近宣布成立的“民主进步党”符合这三项要求吗?

答:他们还没有表明他们组织的所谓“政党”的理念,因此,我们现在无法判断。我是从报纸知道“组党”的消息。

时任国民党中央党部副秘书长的马英九也参加了会见,并负责蒋经国的英文传译。后来他回忆当时情景说:

1986年10月7日下午4时,经国先生接见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行人葛兰姆女士及其友刊《新闻周刊》的记者,“新闻局长”张京育先生陪见。那是一个历史性的会面。经国先生沉稳地告诉外宾:“我们准备在制定‘国家安全法’后,解除戒严,开放组党。”负责传译的我,一字一句审慎地翻成英文,我自己整个人感觉犹如遭电流通过般的震撼,我告诉自己:“我们正在改写台湾历史。”解严在当时虽已在研究中,并不完全意外,但是解严毕竟是历史性的大事,当天宣布,还是造成极大震撼。而选在这个场合对国际大媒体宣布,让全世界都能知道,时机对象都挑得非常合适。

10月15日,国民党召开中常会,并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了“十二人小组”提交的《动员戡乱时期国家安全法令》和《动员戡乱时期民间社团组织》两项政治革新案,要求“行政院”尽速研拟相关法规草案,并于完成立法程序后公布施行。这标志着,蒋经国主导的政治体制改革终于正式启动了。在此次中常会上,蒋经国作了即席讲话,他声称:

这两项革新措施,具有重大意义。这也是贯彻三中全会决议改革党务的重要议题。此项议题,曾经过很多研讨,容纳了党务工作人员、中央委员、中央评议委员与中央常务委员,及学者专家的多方意见,应属切实可行。

我们的一切措施与作为,都是本着大公无私的精神与光明磊落的胸怀,以前瞻性的眼光,求进步的做法,并以向国家负责、向历史交代的态度,往前迈进。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潮流也在变;因应这种变迁,本党必须以新的观念,新的做法,在民主宪政体制的基础上,推动革新措施。唯有如此,才能与时代潮流相结合,才能与民众永远在一起。

蒋经国的讲话,给国民党高层以极大的震动,尤其是他的“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潮流也在变”成为当时台湾政坛上的一句名言。宋楚瑜后来回忆说:“说实话,这观念在当时,对大家都很新。经国先生很清楚这是必然的趋势,才会讲出‘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潮流在变’这句名言。”

毫无疑问,蒋经国走到这一步,有国际的背景,特别是美国的影响,也有岛内民间反对运动持续不断地抗争的原因,以及种种错综复杂的客观因素,但有一点不能否认,那就是他个人主观上的诚意和努力。疾病缠身的他知道自己来日无多,他要向历史作出交代,给岛上留下一个和平转型的空间。这是他的睿智,也是他的务实,他在生命最后时光的大手笔成就了一个政治家的美名,成全了那块饱经患难的土地。

同类推荐
  • 近代天津十二大名医

    近代天津十二大名医

    本书收录中国现代肿瘤医学创始人金显宅;跨越两个世纪的百岁大夫孙璧儒等十二名西医,都是在天津行医数十年,并在各医科上有所建树的已故先辈名医。
  • 刘强东:注定震惊世界

    刘强东:注定震惊世界

    谁是电商之王:前十年看马云,后十年看东哥?不一定会改变世界,但一定会震惊世界。他是同行口中的老刘,粉丝口中的东哥。他是刘强东,一个勇往直前的铁腕企业家、电子商务领域的靠谱冒险家、一个超级战士。一个真正的战士需要的是战场。1998年,他在中关村将自己变成了个体户。2004年,他光脚进入电子商务领域。2011年,他的京东商城销售额突破300亿元。2012年,京东商城销售额又将达到怎样的高点,600亿元?1000亿元?明年,京东会创下全世界最高IPO融资?刘强东是如何炼成的?《刘强东:注定震惊世界》告诉你一切。
  •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上)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上)

    本书是为纪念辛亥革命员园园周年,经原作者史扶邻教授赞同,将他的两本专著《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的中译本合为一册,并将由其本人精选的散见于海外书刊他撰写的几篇有关孙中山研究的论文作为《附录》,结集出版,并与原作者史扶邻教授商定,将收名定为《孙中山与中国革命》。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宋太祖赵匡胤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宋太祖赵匡胤

    “陈桥兵变”他黄袍加身,建立北宋王朝;“杯酒释兵权”,他逼迫手下将领交出兵权,建立中央集权。“烛影斧声”,他的死因天道玄远,难以祥说。宋太祖赵匡胤,一个敢冒天下之大险的江湖浪子,以其沉稳果断的手腕,老谋深邃的远见,克己敛淫的秉性,义字为先的执著,收服着一块块已被血泪浸透的神州大地,拉开大宋王朝辉煌的帷幕。让我们揭开五代十国那个动荡黑暗的历史面纱,演绎一段风云变化的传奇大剧。
  • 齐白石从木匠到画家的故事

    齐白石从木匠到画家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热门推荐
  • 佛说庄严王陀罗尼咒经

    佛说庄严王陀罗尼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际大明星

    星际大明星

    穿越了,有金手指了,不过崇拜掉落系统是个什么鬼?掉落的这屠龙刀又是什么鬼!难道叫我用屠龙刀去砍星际母舰!
  • 幽色花嫁

    幽色花嫁

    两个孤单的相互给对方温暖。。在对方的世界里画上一抹春色。
  • 疤痕

    疤痕

    本书以一名乡镇干部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描述了2003年某中原小城的税费改革、非典事件、机构精简等历史风云,有着一系列的情感冲突。小说借小人物之眼、耳、口、心,大量运用丰富多彩的细节,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揭示其主题。
  • 嵩山十志十首·涤烦

    嵩山十志十首·涤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剑痞传说

    剑痞传说

    “老夫观你骨骼惊奇,仙脉异于常人,不如拜入老夫门下做个侍剑童子,不知可否?”“好啊”“呵呵,小娃你姓甚名谁,家住何处啊?”“我姓史,名简仁”“呵呵,好姓,好名,额......死贱人?”
  • 重影刘林

    重影刘林

    人总是要死的,死后的事不知道,生前的事又能知道多少呢?还不都是道听途说罢了!真真正正的你自己现在又哪里徘徊?为什么要留下躯壳在这无尽的黑暗里受尽苦难?我受够了这里的生活,灵魂被活脱脱的一丝一丝的剥离,我的苦我的痛我眼前无尽的黑暗,又有谁知晓?今天的我,就是明天的你,就是你路人!——重影刘林
  • 森林之王布谷

    森林之王布谷

    生活在贫困山区苦命的小女孩,幻想着自己能变成一只自由飞翔的小鸟,一场流星雨把她送到了原始森林之中,开启了一场跌宕起伏的旅程。
  • 郁金香开时

    郁金香开时

    华美如它,高贵如它,典雅如它。墨芯雪蕊,骨子里流动着不安分的血液,寥寥暗夜,月光慈悲地普照。粉饰一切风华,唯见入骨的妖娆。洁白的陵纱迎风飘浮,与亭亭玉立的郁金香,组成一幅堕落而又唯美的画面。朴素如她,卑微如她,落魄如她。不甘,在她内心涌动……痛苦,吞噬着她……呵……你们会为此……付出代价!等等!“什么?你说他没结婚??!!!”What???那……我回来干啥子?傻瓜……,你再不回来,我可就要去找你了啊!“哦?你说……你喜欢那个男人?呵!秘书,把那个人……干掉!”“哎哎哎,你等会!我……我不喜欢他……”“那你说……你喜欢谁?”“我……我……我喜欢……”“我喜欢你……”
  • 光芒万丈深渊独挡

    光芒万丈深渊独挡

    “英雄的结局不该如此,他们应该在世人崇拜的目光下,迎接他们辉煌。”渴望,气急还有那心底的酸涩,不值疯狂的动摇着自己的观念。“没什么不应该的,谢笙,你知道吗?”轻笑一声,拂过伤痕累累的岁月“我号楠溪,无名无姓,因为是英雄,骨子里埋藏着傲骨,因为是英雄,而隐姓埋名,因为是英雄,我过了二十二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为什么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人,享福的人死了会有人立碑哀悼”声音渐渐颤抖,语调越来越高“那些用血,用命即使是死,也绝不后退的人,连个名儿都没有?”情绪爆发,这些话几乎是吼出来的。“我与正道殊途,小女子无能,但也可将这天翻一翻。”总不能不让那些英灵的一腔热血被辜负。面前的姑娘,柔顺的黑发里填了丝丝碍眼的白,悲伤的双眼里有抹不去的傲骨,坚毅。抿起的嘴里,有着太多故事。“没能护住你的前半生,我不敢说让你余生毫发无伤,但是,我想陪着你,从日出陪到日落”顿了顿,面现戏谑之色,眼中却有着楠溪无法直视的炽热“从一片红,到一片白。”人啊,总会等到有一个人不介意你的过去,不去想将来如何如何的难,只想把你护好,便觉得余生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