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07100000005

第5章 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

老子说:“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人生若是如水,往来穿梭自如,于浩渺的天地之间默默流淌,上可至穹庐,下可到黄泉,不畏寂寞,不为诱惑,能屈能伸,能进能退,能上能下,只身存天下又有何难?

心境如水

古代,一位官员被革职遣返,他心中的苦闷无处排解,便来找师父开导自己。师父静静听完了他的倾诉,将他带入自己的房中,房间的桌上放着一瓶水。师父微笑着说:“你看这只花瓶,它已经放置在这里许久了,几乎每天都有尘埃灰烬落在里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这是何故吗?”此人思索良久,仿佛要将花瓶看穿,忽然他似有所悟:“我懂了,所有的灰尘都沉淀到瓶底了。”

师父点点头:“世间烦恼之事数之不尽,有些事越想忘掉越挥之不去,那就索性记住它好了。就像瓶中的水,如果你厌恶地摇它,会使一瓶水都不得安宁,混浊一片;如果你愿意慢慢地、静静地让它们沉淀下来,用宽广的胸怀容纳它们,这样,心灵并未因此受到污染,反而更加纯净了。”官员恍然大悟。

【悟在当下】

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使万物得其润泽,而不与万物争利,永远不居高位,不把持要津,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质世界中,宁愿自居下流,藏垢纳污而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只是拿水与物不争的善性一面,来说明它几乎近于道的修为而已。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能做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所谓“居善地”;心境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所谓“心善渊”;行为举止同水一般助长万物生灵,所谓“与善仁”;言语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所谓“言善信”;立身处世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所谓“正善治”;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合,所谓“事善能”;把握机会,及时而动,做到同水一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澄澈,所谓“动善时”;遵循水的基本原则,与物无争,与世无争,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便是掌握了天地之道的妙用了。

人生在世,若能将水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可谓完人,正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北宋范仲淹曾挥毫撰写了千古传诵的《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情感不轻易地随景而迁。升官发财之日,不会得意忘形;遭厄受穷之时,也不致愁眉紧锁。身居高职,能为民解忧;一旦流离江湖,依旧心系万民。在位也忧,离职也忧。如要问:似这般无日不忧,几时才是一乐?只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阐明了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为人准则,是他忧国忧民思想的高度概括。

从青年时代开始,范仲淹就立志做一个有益于天下的人。为官数十载,他在朝廷犯颜直谏,不怕因此获罪。他发动了庆历新政,这一政治改革,触及北宋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的各个方面,虽然由于守旧势力的反对,改革失败了,但范仲淹主持的这次新政却开创了北宋士大夫议政的风气,传播了改革思想,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

他在地方上每到一处,便兴修水利、培养人才、保土安民,政绩斐然,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生活上,他治家严谨,衣食不华,只为温饱,直到晚年,也没建造一座像样的宅第。然而,他却乐善好施,待人亲热敦厚,乐于义助他人,当时的贤士,很多是在他的教导和荐拔下成长起来的。即使是乡野和街巷的平民百姓,也都能叫出他的名字。当他离任时,百姓拦住传旨使臣的路,要求朝廷让范仲淹继续留任。

范仲淹死后,朝野上下一致哀痛,甚至西夏、甘、凉等地的少数民族也都聚众举哀,连日斋戒。凡是他从政过的地方,老百姓纷纷为他建祠画像,数百族人来到祠堂,像死去父亲一样痛哭哀悼。看来好像范仲淹的一生错过了许多,比如荣华富贵,比如功名利禄,其实他表面错过的都是实际收获的,正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悟在当下】

许多大公无私之人表面上看似因为无私而失去了许多,殊不知,他们为此得到的更为丰裕。如果抛开历史,走进生活之中,你同样会发现,如果不将自己局限在一个狭小自私的位置上,获得的将会更多。

老子说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自然而生,不为万物,不为人。天地的“不自生”,正是天地极其自私的道理。但是,老子在这里所表现的是天地的“极私”,同时也正是天地的“至公”。

从万物个体的小生命来看,生死仿佛是极为不幸之事,但从天地长生的本位来说,生生死死只是万物表层的变相。万物与天地本来便是一个同体的生命,万物的生死只是表层现象的两头,天地能生能死的功能,并没有随生死的变相而消灭,它本来便是一个整体的大我,无形无相,生而不生,真若永恒似的存在着。

得道的圣人如果能够效法天地的法则立身处世,去掉自我人为的自私,把自己假象的身心摆在最后,把自我人为的身心,看成是外物一样,便真正摒弃了私心。只要奋不顾身,为“义所当为”的需要而努力去做,那么,虽然看似把自身的利益置于最后,其实恰好是一路领先,光耀千古。看来虽然是外忘此身而不顾自己,其实是做出了一个身存天下的最好安排。

志在天下者先正其身

王莽是皇太后王政君的弟弟王曼的儿子,父辈中九人封侯,父亲早死,孤苦伶仃。与同族同辈中声色犬马的纨绔子弟相比,王莽聪明伶俐,孝母尊嫂,生活俭朴,饱读诗书,结交贤士,声名远播。他曾几个月衣不解带地悉心侍候伯父王凤,深得这位大司马的疼爱。加官晋爵后的王莽依旧行为恭谨,生活俭朴,深得赞誉。正当王莽踌躇满志之时,成帝去世,哀帝即位,王莽的靠山王政君被尊为太皇太后,失去了权力,王莽下野,并一度回到了自己的封国。这段时间,王莽依然克己节俭,结交儒生,韬光养晦。为了堵住众人之口,哀帝以侍候王太后的名义,把王莽重新召回到京师。随着年仅9岁的汉平帝即位,王莽将军国大政独揽一身,其野心也急剧膨胀。而后,一心想当帝王的王莽,假借天命,征集天下通今博古之士及吏民48万人齐集京师,“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的天书应运而生,王莽也理所应当地由安汉公而变为摄皇帝、假皇帝。在平定了几次叛乱之后,王莽宣布接受天命,改国号为“新”。

称帝后,他仿照周朝推行新政,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削夺刘氏贵族的权力,引发豪强不满;他鄙夷边疆藩属,将其削王为侯,导致边疆战乱不断;赋役繁重,刑政苛暴,加之黄河改道,以致饿殍遍野。王莽最终在绿林军攻入长安之时于混乱中被商人杜吴所杀,新朝随之覆灭。

【悟在当下】

历史上,“身轻失天下”者甚多,而王莽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当了十五年新朝皇帝的王莽,是近两千年来中国历史上争议最多的人物之一,有人把他比做“周公再世”,是忠臣孝子的楷模;有人把他看成“曹瞒前身”,是奸雄贼子的榜首。白居易一语道破天机:“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正印证了老子的一句话:“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人的生命价值,在于其身存。志在天下,建丰功伟业者,正是因为身有所存。现在正因为还有此身的存在,因此,应该戒慎恐惧、燕然自处而游心于物欲以外。不以一己私利而谋天下大众的大利,立大业于天下,才不负生命的价值。可惜为政者,大多只图眼前私利而困于个人权势的欲望中,以身轻天下的安危而不能自拔,由此而引出老子的奈何之叹!

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吕端,字易直,是幽州安次人。北宋开宝年间被授职为参知政事。当时赵普主持中书省,曾经说:“我观察吕公向皇上奏事,得到嘉奖不曾高兴,遇到挫折不曾害怕,也不表现在言谈话语中,真是宰相的气度啊!”太宗想要用吕端为相,有人说:“吕端为人糊涂。”太宗说:“吕端小事上糊涂,大事上不糊涂。”已经属意于吕端。吕端任宰相,谨慎稳重,主抓要领,办事清平简约。

当时,李继迁(西夏之建立者,党项族人,原先依附宋朝,受宋太宗赐姓,名为赵保吉)侵扰西部边境,保安军奏报,俘获李母。

宋太宗想杀李母,召寇准(当时是掌军事的枢密副使)谋议。寇准告退之后,来到相府,吕端心念一动,问寇准说:“陛下有没有告诫先生不要对吕端说?”寇准说:“没有。”吕端说:“边界经常发生的事,我不必参与;但如果是军国大事,我身为宰相,不可不知。”寇准就告诉他原委。吕端继续问:“如何处置?”寇准说:“计划在保安军北门外处斩李母,借以警告李继迁。”吕端说:“这么做并非良策,希望先生把计划的时间缓一缓,我将入奏。”

吕端入奏太宗:“当年项羽捉到了刘太公,想将他烹杀以警告刘邦,但刘邦却说,希望分我一杯羹。想做大事的人常顾不得自己的亲眷,何况李继迁是悖逆、凶暴之辈?陛下今日杀了李母,难道明日李继迁就会束手就擒?如果不能,杀了李母,只会结怨,并加深对方叛逆的意图。”太宗说:“既然如此,又该如何呢?”吕端说:“以臣愚见,应将李母安置在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派人善加照顾,借以招徕李继迁,即使他不愿投降,也可以牵制他,何况李母的生死大权始终在我方手里。”太宗很高兴地说:“如果不是你,就几乎误了大事。”就采用了吕端的计策。

李母后来病死在延州,而李继迁则在不久之后,因出攻西蕃中箭死亡,他的儿子随即归顺,这是吕端的功劳。

吕端在危急时刻也体现了自己“大事不糊涂”的本色。公元997年,宋太宗病危,吕端每天都陪同皇太子(宋真宗)入侍,探问病情。

当时宦官王继恩暗中勾结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知制诰胡旦,图谋拥立楚王赵元佐。

太宗刚驾崩,李皇后随即派王继恩召见吕端,吕端怕局势生变,就将王继恩锁入房内,再派人严加看守,然后入宫进见。

皇后说:“陛下业已驾崩,立嗣以长才顺乎传统,如今应当如何呢?”

吕端说:“先帝生前册立太子,正是为了今日,如今先帝才刚驾崩,怎可违命而有不同的意见呢?”说完,就到了福宁宫。

真宗登基,垂帘端坐于殿上接见群臣。吕端这时立在殿下,不肯下拜,先请求卷帘,然后登上殿阶详细察看,确认是真宗本人之后,才走下殿阶,率领群臣叩头跪拜,高呼万岁。

接着,吕端将李继勋派赴陈州(今河南淮阳县),贬李昌龄为忠武军(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市)司马,贬王继恩为右监门卫将军,安置于均州(今湖北均县北),而胡旦则被流放到浔州(今广西桂平),家产充公。

【悟在当下】

《庄子·内篇·大宗师》中说:“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其中,“天之小人,人之君子”指的是做事圆滑高明,但内心不正,道德方面不为人所称道;“人之君子,天之小人”指的是为人内心方直,但是往往不合于世,不善交际,处世不高明。比如说,孔子道德非常高明,在世间却老是碰壁看起来到处不合时宜,周游列国到处不得志,是一个“人之君子,天之小人”。

庄子认为,一个真正得道的人应该既是“天之君子”,也是“人之君子”,“圣人之才”与“圣人之道”兼备,这样方可称得上“大宗师”。而吕瑞,恰恰可以称得上是做人的大宗师,他对于糊涂术的把握可谓高明。

正所谓,时常糊涂的是一介凡夫,追求难得糊涂的是智者。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才是一个得道的大宗师。这便是庄子提倡的“糊涂之道”。

“记住”与“忘却”的正确运用

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需要我们牢记于心头,而又有另外一些事需要我们忘却于脑后。什么该记住,什么该忘却,是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的。

铁匠和他的好朋友结伴去旅行,一路上两个人相互照顾。

有一天,他们在翻过一座大山时,铁匠不幸失足,在他滑向悬崖边的一瞬间,好朋友不顾自身危险,拼命拉住了他。铁匠于是在附近的一块大石头上刻下:某年某月某日,好朋友救了铁匠一命。

他们继续前行。一个月后,他们来到一处结冰的河边,他们为是踏冰而过还是寻桥而过争吵起来。一气之下,好朋友踢了铁匠一脚,铁匠跑到冰面上刻下:某年某月某日,好朋友踢了铁匠一脚。

有个过路的行人见了,好奇地问铁匠:“你为什么把好朋友救你的事刻在石头上,而把他踢你的事刻在冰上?”

铁匠说:“好朋友救了我,我永远都感激他;至于他踢我的事,我会随着冰上字迹的融化而忘得一干二净。”

【悟在当下】

《庄子·内篇·德充符》中说:“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意思是:只要德行上有过人之处,形体上就会被人遗忘。人如果不仅忘记容易忘记的形体,还能忘记不容易忘记的德行,那就叫作“真忘”。

一般的人做不到“真忘”,甚至也做不到因为德行美而忘掉形体丑,他们自以为聪明,结果,应该忘记的不忘,不该忘记的却忘记了。在庄子看来,这是真正的大糊涂。而铁匠的“记住”与“忘却”,遗忘别人的“不好”,铭记别人的“好”,才是真正的会做人,这种人才能得到别人的敬佩和敬仰。

为善不为名

小镇上有一家菜摊,平时顾客不多,因为这里的人都比较穷,买不起菜。不过,经常有些穷人家的孩子来这里转悠。虽然他们只是玩,可店主还是像对待大人一样与他们打招呼。“孩子们,今天还好吧?”

“我很好,谢谢。老板,这些马铃薯看起来真不错。”

“可不是嘛。你妈妈身体怎么样?”

“还好,一直在好转。”

“那就好。你想要点什么吗?”

“不,先生。我只是觉得你的马铃薯真新鲜!”

“你要带点儿回家吗?”

“不,先生。我没钱买。”

“用东西交换也可以呀!”

“哦……我只有几颗赢来的玻璃球。”

“真的吗?让我看看。”

“给,你看。这是最好的。”

“看得出来。嗯,只不过这是个蓝色的,我想要个红色的。你家里有红色的吗?”

“差不多有吧!”

“这样,你先把这袋马铃薯带回家,下次来的时候让我看看那个红色玻璃球。”

“一定。谢谢你,老板。”

每次店主和这些小顾客交谈时,店主太太就会默默地站在一旁,面带微笑地看着他们。她熟悉这种游戏,也理解丈夫所做的一切。

镇上很多贫困的人家没有钱买菜,也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可以交换。为了帮助他们,他就这样假装着和孩子们为一个玻璃球讨价还价。就像刚才的这个孩子,这次他有一个蓝色的玻璃球,可是店主想要红色的,下次他一准儿会带着红玻璃球来,到时候店主又会让他再换个绿的或橘红的来。当然打发他回家的时候,一定会让他捎上一袋子上好的蔬菜。

许多年过去了,店主因病去世。镇上所有的人都去向他的遗体告别,包括以前那些和他交换东西的孩子们,而今他们都已经成了社会上的成功人士。

店主太太站在丈夫的灵柩前。小伙子们走上前去,逐一拥抱她,亲吻她的面颊,和她小声地说几句话。然后,她泪眼朦胧地目视他们在灵柩前停留,看着他们把自己温暖的手放在店主冰冷苍白的手上。

【悟在当下】

《庄子·内篇·养生主》中有:“为善无近名。”这句话的意思是,做善事是一个人应该做的,并不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你在做善事才这样。

如果一个人为了做好人而做好事,为了做好事的名声,那就不算是真正的做好事。庄子提倡的是人生行为要做到至善,至善无痕。

我们很难估量做善事对一个人生命价值的影响。做善事并不是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生命需要我们做的是敞开心扉爱他人,真诚地爱他人,去宽慰失意的人,安抚受伤的人,激励沮丧泄气的人。至善无痕,让施与心就像玫瑰花一样散发芬芳吧。

循“道”而行,天下太平

汉文帝即位不久,下了一道诏书说:“一个人犯了法,定了罪也就是了,为什么要把他的父母妻儿也一起逮捕办罪呢?我不相信这种法令有什么好处,请你们商议一下改变的办法。”大臣们一商量,按照汉文帝的意见,废除了一人犯法、全家连坐的法令。后来的缇萦上书,废除肉刑,更是文帝仁慈治天下的表现。临淄太仓令淳于意因无心官场,辞官归乡成为一名郎中。一次,当地一位豪商的妻子生了病,请淳于意医治,不料病人不治身亡,大商人仗势向官府告了淳于意一状,当地官吏判处其“肉刑”,将其押赴长安。淳于意的小女儿陪父前往长安,并托人写了一封奏章传入宫门,乞求皇帝废除惨无人道的肉刑,自己甘愿没为官奴替父赎罪。汉文帝看了信,召集群臣,说:“犯罪受罚,理当如此。但肉刑过于残酷,不利于人改过自新,将之取缔吧!”

吕祖谦曾说过:“凡四百年之汉,用之不穷者,皆文帝之所留也。”综观西汉文帝在位的言行政措,有一点特别突出,即“躬自俭约”,文帝淳朴节俭是臣民的表率。《史记·孝文本纪》中记载:文帝即位从政23年间,生活俭朴,身着粗袍;修建陵墓全用泥瓦,甚至连墓室装饰也明令不准使用金、银、铜、锡等贵重金属;所宠爱的慎夫人,也随文帝过着简朴的生活,平时不着一般贵妇穿的拖地长裙,而是像劳动妇女那样“衣不曳地”,所居住的室内帷帐全无雕龙绣凤的纹饰。一次,汉文帝想在宫内修一座露台,就向工匠打听所需花费,当工匠告诉他修成需要百金时,汉文帝马上感叹:“这花费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财产啊。”于是放弃了原先的打算。

此外,文帝还经常揽过失于自身,他说:“我听说天之道是祸自怨恨而起,福由行德而生,百官的不对,应该由我亲身负责……我不英明,不能施德及远,以致使边疆的人们不得宁息。”汉文帝下罪己诏非常频繁,无论天象异常或外患日亟,他都要罪己反省。后世许多人认为时为代王的刘恒在继承帝位之前的谦虚不过是一场“不敢为天下先”的表演,即便如此,也是文帝将黄老之术运用娴熟的表现吧。

【悟在当下】

老子传了三件法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指内心深处纯良与中正的外在表现;俭,指适中适可的行事方式;不敢为天下先,即具体应该如何去做。凡事从“我”着手,恰好解决问题即可,无须过多的形式与修饰,否则,便是冗余。不敢为天下先,即不违背“道”,做事符合“道”的准则,无论是事物内在的道还是外在的道。背“道”而驰,就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循“道”而行,也有一定的前提要求,即“不敢”的时候,不具备某种能力的时候,没有认清某种“势”的时候,就不要“螳臂挡车”,为天下之先。

深谙“黄老之道”的汉文帝将老子的传世三件宝真正身体力行,慈、俭、不敢为天下先,都逐一做到。汉文帝学习老子可谓抓住了其精髓所在,故能成为一代名主。

强盗的原则

春秋后期,由于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和兼并战争的掠夺,下层人民不堪重负,纷纷起来反抗,其中规模较大的反抗斗争就是发生在鲁国境内以跖为首的奴隶起义。柳下跖,姓展,名雄,鲁国柳里人,因居住在“柳下”,是被称作“跖”的赤脚奴隶,故名柳下跖。因为他领导了奴隶起义,故被史册上污称为“盗跖”。

庄子曾描写柳跖率徒众9000人横行天下,专与诸侯作对,破人门户,夺人财物,掳人妻女,所到之处,大国据城守卫,小国坚壁清野。由于其经年累月地骚扰民间,气焰万丈,故而是人人畏惧的大盗。据说,孔夫子曾企图劝他改恶从善,结果被他骂作伪君子,而且将孔子驳斥得无言以对。《庄子·胠箧》中不无调侃地说,盗跖之所以得以横行,一方面是所谓的“圣人”给其以可乘之机,另一方面是他主张“盗亦有道”。

有一次,柳跖的喽啰们问他:“做强盗也有自己的道义和原则吗?”柳跖回答说:“当然,道义原则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不能抛弃。对于强盗来说,事先摸清楚对方府库中财物的数量和贮存情况,精确地估计是否一定能够得手,这叫作圣明;开始抢时不怕顽强的抵抗,勠力同心,奋勇争先,这叫作勇敢;抢完后主动断后,掩护同伙,甘于冒险,这叫作义气;适可而止,见好就收,反对蛮干,务求必胜,这叫作明智;分赃时要平均分配,轻财重义,取少让多,这叫作仁义。以上五则,就是我们作为强盗必须遵循的道义和原则。”

【悟在当下】

人活着都是偷了天地自然的东西,偷太阳的光芒,偷土壤的养分,侵害万物的生命,托钵乞食,却还认为是理所当然。修道人偷盗天地精华之机,也是如此。人要不犯盗戒,只有餐风饮露,享受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才算是清白。从另一个角度讲,“天地,万物之盗”,天地也是偷了万物的生命,才显现出天地存在的威德功能。

如此看来,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互相偷盗的世界,彼此相偷,互相浑水摸鱼,而夸耀自己为万物之灵的人,也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因此,“盗”无处不在,但“盗”亦有道,不同情况下的盗取,换来的是不同的结局。

同类推荐
  • 哲学大师点人生:不可不知的哲学智慧经典

    哲学大师点人生:不可不知的哲学智慧经典

    本书上篇按照学派分别论述中国哲学大师对人生的理解:儒家崇尚道德,道家崇尚自然,墨家崇尚功利,法家崇尚规则,佛教崇尚空灵。在中国人的眼里,人虽然也是动物,但人与动物有着根本的差别,即人有道德心。而动物没有。中国人把人性分成善与恶两方面,诸子百家就人活着是为了惩恶还是扬善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不管是惩恶还是扬善,其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道德心的培养。在这一点上,道家、墨家和佛教也是如此。下篇按照年代顺序合科学逻辑地展开论述西方哲学大师不同的人生观:古希腊崇尚理性,中世纪崇尚灵魂,文艺复兴崇尚肉欲,近代崇尚自由,现代则崇尚人文关怀。
  • 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

    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

    《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充满了哲理的语言和丰富的思辨。为了使广大读者朋友能够比较容易地读懂《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并能够从中汲取幸福的智慧,《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特采用“与罗素相约在微博”的这种当代流行的文化形式来拉近读者与罗素这位伟大哲学家的距离,通过“微博式”方法,将罗素的精辟话语进行深刻阐述、剖示和拓展,让读者对幸福这个概念以及获得幸福的方法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并能够实在地运用于社会生活中,获得真正的人生幸福。
  • 钱氏家训

    钱氏家训

    本书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大部分,对钱氏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国的思想行为,作了全面的规范和教诲。
  • 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大学》由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它对现代人如何做人、做事、立业等均有所启迪和帮助。《中庸》为孔子后裔子思所作,其主题思想就是引导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本书配合全民阅读,特推出该套普及经典,以满足大众读者阅读需要。
  • 文明及其缺憾

    文明及其缺憾

    本书是弗洛伊德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对当时西方人类社会现实进行深入剖析和批判的代表作,其中包括《一个幻觉的未来》和《文明及其缺憾》两部分内容。本书与《自我与本我》《超越快乐原则》《图腾与禁忌》《摩西与一神教》等著作,共同构成了弗洛伊德晚年用精神分析的理论观点来评价社会文明和文化问题的系列著述。本书是弗洛伊德后期对西方社会、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宗教等问题进行的基于精神分析视角的理性分析,是弗洛伊德晚年对其生活的欧洲社会文明问题的不懈探索和反思。
热门推荐
  • 女总裁的退伍保镖

    女总裁的退伍保镖

    刚执行完军队任务的赵凌云收到了家里的来信。母亲意外住院,哥哥车祸至今仍昏迷未醒。不得已他退伍回到都市,为了凑钱他应聘了元成集团老总女儿的保镖。回到都市的他,又会发生什么事情?作为女总裁的保镖,他与女总裁又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
  • 重生之顾少倾心

    重生之顾少倾心

    上辈子苏亦因她的‘好闺蜜’苏熙熙和梦中情人刘宇的陷害,余生在牢里度过。重活一世,抱紧大腿,找昔日好友,狠狠地打他们的脸。
  • 小女子玩转现代

    小女子玩转现代

    人家穿越要么是皇后;要么是王妃;要么是侠女;要么是花魁。容貌是一个比一个俏;花样是一个比一个多;个性是一个比一个强;艳遇是一个比一个多;难道穿越真那么吃得开?呵呵,不错,不错。他很帅,他也很帅,他还是帅,究竟该如何选择?古代都可以三妻四妾了,那她可不可以圈养美男啊?一场穿越,注定她与他们纠缠不清,一个霸道强势,一个优雅如风,一个温柔多情。她该如何选择…
  • EXO待我长发及腰披纱嫁你可好

    EXO待我长发及腰披纱嫁你可好

    花镇,并不只是一个美丽的小镇,里面居住着不少社会的名流,但是,我们这次的故事发生在朴氏集团的千金朴信妍身上,她有一个异父异母的哥哥朴灿烈,一个青梅竹马的男闺蜜边伯贤,还有一个知己知彼的朋友鹿晗,她的恋爱,就从这开始……
  • 公子归来之我家夫人太嚣张

    公子归来之我家夫人太嚣张

    智商爆表情商却很感人的冰山女武清,意外穿越,成了空有美貌的戏子姬舞晴。倒霉就算了,还各种孔雀男纠缠,想要金屋藏娇?!姬舞晴冷笑,柳眉一-挑,“敢欺负你家武爷,准是你们活的舒坦了!”手撕花心阔少,脚踢各路妖孽,正要开展一番大业,之前被一脚踢开的复仇公子却带着无上荣耀强势回归,更携一船物资指名与她合作。姬舞晴冷笑,“合作可以,船上东西都归我。”“可以,”男人勾唇一笑,“夫人的要求必须满足,任何方面。”她正在签合作协议的手倏然停滞。突然明白,这男人根本就是冲自己来的!
  • 我会在黑暗的世界里拥抱你

    我会在黑暗的世界里拥抱你

    我叫楚乔。楚国的楚,小乔的乔。2009年,我考上了凰山市第一中学。在那里,我遇到了我挂念了十年的女生。十年时间转瞬即逝。现在回想起来,有甜蜜,有心酸,有难过,有愤怒。但不管怎么说,这段感情都在我二十多年的人生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平心而论,这段感情使我成长了很多,也让我成长得很迅速,教会了我很多的道理。所以我想把它记录下来。再过十年,再回头看这段感情,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理解。希望正在读我这本书的你们,能够多一些体会和感悟。虽然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我希望这本书能给在读的诸位一丝启发或经验。如果有人能够体会到我的感情,我也不知道该对你说幸运还是不幸。对我来说,这段感情是一笔无法估价的财富。但如果从感性的角度上去看,可能结果不是那么的尽如人意。我会在黑暗的世界里拥抱你。
  • 异世小可爱我空爷来了

    异世小可爱我空爷来了

    雪空空:造星舰?神:嗯雪空空:一百年?神:嗯雪空空:还在茹毛饮血的兽人?神:嗯雪空空:已晕倒……
  • 梦魇帝国的征程

    梦魇帝国的征程

    三无悲催男赵昊偶得梦魇系统,于是灾难开始了!《帝国的毁灭》位面~元首!元首!斯坦纳进攻了!帝国还有希望!《生化危机》位面保护伞公司总部:各位董事我们研究T病毒的浣熊市刚刚突然被一群不知道哪里来的武装份子占领了!
  • 谁是我们的成功榜样:跟全球顶尖管理大师学管理

    谁是我们的成功榜样:跟全球顶尖管理大师学管理

    本书阐释了山姆·沃尔顿、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杰克·韦尔奇、卡莉·费奥莉娜等十一位全球顶级管理大师的成功智慧。
  • 重生之系统逼我做影后

    重生之系统逼我做影后

    “今生我们无缘无分,来世我定不负你的情意”“易北,这是我最后一次叫你的名字,我…爱你…”“初初,我前世负了你,今生我一定不会再放手了…”这是一本男女主都重生的甜宠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