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41400000003

第3章

大自然的神力——《观潮》

大自然总是有很多令人瞩目的奇迹,而潮水就是奇迹之一,它那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让我们忍不住赞叹!

一、潮水之力天上来

当我们走在海边,看着碧蓝如洗的天空,感受着脚下柔软的沙滩和清凉的海水,你是否会感叹这一刻的宁静与美好?当那柔柔的水花在你的脚边溅起的时候,你是否会好奇海水为何每天都起起落落?

其实,海水的起落有专属名称,白天的涨落叫作潮,夜间的涨落叫作汐,所以海水的涨落也叫潮汐。它主要是由地球、月球及太阳的引潮力形成的。因为这三者的运动很有规律,所以潮汐的现象也存在周期性变化。每当农历初一或十五,地球、月球、太阳的位置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时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是一致的,两种力量加在一起,就使海水出现大潮。可是每当农历初七、初八或二十二、二十三时,月球对地球的引潮力和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互相垂直,这二者相互削弱,海水就会出现小潮。

起起落落的潮汐现象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丽变幻的景色,还为我们送来了丰富的海洋产品。不信你看潮水退去后的沙滩,是不是有数不清的小螃蟹、小贝壳出现在你眼前呢!

二、壮哉!钱塘潮

钱塘潮自古有之,那古时的钱塘潮也是如此壮观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唐代诗人们对钱塘潮的观感吧!

浪淘沙[1]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2]却入海门[3]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注释

[1]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诗中描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2]须臾:指极短的时间。

[3]海门:江海汇合之处。

观浙江涛

【唐】徐凝

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

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

三、钱塘潮水哪里寻

我们通过文章领悟到了钱塘潮的壮美奇幻,中国这么大,它到底在哪呢?原来,钱塘潮指的是钱塘江农历八月中旬兴起的潮水,而钱塘江则位于我国浙江省,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

钱塘江,古称浙,全名“浙江”,又名“折江”“之江”“罗刹江”。其中,上游的富阳段称为富春江,下游的杭州段就称为钱塘江。这一名字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中,因为江水流经古代的钱塘县(今天的杭州)而得名,钱塘是吴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钱塘潮之所以如此壮观,主要是因为它的河口呈巨大的喇叭形,外口大、内口小,部分地区狭窄到仅有2.5公里,而当大量潮水涌入变浅的河道时,河床容量突然变小,使得潮头受到阻挡,而后面的潮水又急速推进,出现水面不断升高甚至翻滚的现象,形成了天下奇观“钱塘潮”。钱塘江观潮活动从汉魏时代便已开始,在唐宋时期盛行,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重要习俗,也是我国地方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小伙伴们以后有机会一定要现场感受一下。

四、摆弄潮水的少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育一方魂。作为以钱塘潮闻名于世的地域,钱塘江周边地带自然也会产生与潮水相关的文娱活动,如祭祖潮神、检阅水师、弄潮等。其中,“弄潮”是从春秋时代延续至今的风俗。

每到八月十八观潮之时,与潮水有关的活动便会上演。在水军演阵后,人们会看到几百名披发文身的少年人,争先恐后跃入江中。他们用自己出神入化的泅水技能,迎着汹涌澎湃的潮头,为大家展演自己的拿手好戏。这些游泳好手,有的举着大幅彩旗,有的手脚上扎着五面小红旗,也有的踩着浪或者表演着水傀儡。一个个出没洪波,翻腾巨浪,在鲸波万顷中,浮潮嬉弄,上下翻滚,腾身百变,各显神通。后来,人们就把这样在钱塘江上执旗泅水、与潮相搏的少年称作“弄潮儿”。直到现在,钱塘潮涨落时,江面上仍可见到喜爱弄潮的人们在浪潮中翻飞腾跃的身影。

不过,随着时代的改变,“弄潮儿”的词义也有些许转变。除上述意义外,还比喻勇敢有进取精神的人,搏击风浪创事业的人,身处潮流尖端的人,等等。

和阿妈一起走月亮——《走月亮》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秋天的夜晚,月盘明亮,月光柔和,一对母子手牵着手,走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

美丽的月夜,有流着山草和野花香味的溪水,有响着虫声、鸟声和鱼儿泼剌声的村道,有甜香飘溢的果园,有即将收获的田地,有妈妈讲述的古老传说,还有孩童眼中闪闪烁烁的小星星……

这一走,走过了少年宝贵的童年,也走进少年闪亮的记忆。

一、洱海是海吗

月盘是如此明亮,以至于作者发出“是在洱海里淘洗过了吗”的疑问。这里提到的洱海,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洱海在哪里?

洱海位于我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北起洱源县江尾乡,南止于大理市下关镇,这里还是白族祖先最重要的发祥地。

洱海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洱海南北长,东西窄,形状和人的耳朵非常相似,所以得名“洱海”。不过,要想看到这只巨大“耳朵”的全貌,还得借助地图。

洱海很大吗?

是的,洱海的面积约250平方千米,是仅次于滇池的云南第二大湖。洱海的水清澈明净,远看好似一块绿莹莹的美玉,自古以来就被称作“群山间的无瑕美玉”。

洱海是海吗?

答案可能会让你失望了,虽然它看起来非常辽阔浩瀚,但实际上洱海并不是海,而是一个高原淡水湖泊。

如果你有机会去云南,一定要去看看这久负盛名的洱海哦!

二、为什么云南米线又叫过桥米线

云南省有一种标志性的美食——过桥米线。

你知道吗?过桥米线还和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有关呢。据说在清朝年间,云南蒙自有一位书生不怎么认真读书,还整日和朋友游玩,久而久之,书生家变得越来越穷。

这样下去可不行,书生贤惠的妻子非常着急,她苦心劝说书生,让书生认真读书,将来考取功名。书生在妻子的劝说下幡然醒悟,他决心从此用功读书。

当然,读书需要一个清静的环境,于是书生每日都到山里专心看书。等到吃饭的时候,书生的妻子就来山里给他送饭。

送什么呢?当时的蒙自人最常吃米线。妻子心疼苦读的书生,除了米线之外,还为书生炖了鲜美的鸡汤,切了薄薄的肉片。

这天中午,妻子又为书生炖了鸡汤,切了肉片,这时,她的姐姐带着孩子来了。调皮的孩子把装肉和米线的盘子打翻了,肉片和米线都掉到了滚烫的鸡汤里。

书生的妻子无可奈何,只好把肉和米线捞出来。结果,当几个人吃到吸收了鸡汤美味的肉和米线时,都怔住了——鸡汤米线竟然如此美味。

当天,妻子也为书生送去了鸡汤米线,苦读的书生也对这美食赞不绝口。从此以后,妻子便开始为书生制作美味的鸡汤米线。

可是,书生的妻子又要操持家务,又要照顾书生,每天都很辛苦,时间一长,身体就吃不消了。一天傍晚,她在送饭的路上昏倒了。书生苦等半天没有等到妻子,心中十分不安。在回家的路上,书生看到了昏倒的妻子,十分难过,他连忙把妻子背回家。

等到妻子醒来时,早已饥肠辘辘的书生才打开妻子为自己煮的鸡汤米线。

为了让妻子好好休息,书生便决定将就着吃冷掉的米线。

书生本以为会吃到凉透难咽的米线,没想到竟然有一股热气奔涌出来,原来,这是鸡汤的功劳,鸡汤表面有一层油,这层油锁住了米线的热气。书生和妻子都很高兴,因为有了能保存住热气的鸡汤米线,就能让当地在地里劳作的老百姓吃到热气腾腾的饭。

你也许心存疑问,鲜美可口的鸡汤米线和“过桥”又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在当地,有一座非常长的桥,当地的百姓去劳作,都要经过那座长长的桥。知道了鸡汤米线保温特性的百姓们,常常带着米线走过那座桥,因此,“过桥米线”这个名字也开始流行起来。

后来,书生的妻子因为过度操劳去世了,书生悲痛万分,为了纪念自己的爱妻,他便在街上开了一家专卖过桥米线的饭馆,为南来北往的人们,递上一大碗滚烫鲜美的过桥米线。

三、希腊月神塞勒涅

走月亮的阿妈为孩子讲古老的传说,月亮里面的嫦娥、玉兔和桂树真令人向往啊!

在异彩纷呈的希腊神话中,也有一位月亮女神,叫塞勒涅。塞勒涅是提坦神许佩里翁和忒亚的女儿,太阳神赫利俄斯和黎明女神厄俄斯的妹妹,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她是赫利俄斯的妻子或女儿。

塞勒涅背上生着一对翅膀,头戴金冠。每当夜幕降临,她就赶着一辆由两匹白马拉着的银车,在天空飞驰。

每当塞勒涅经过一座高山时,就会看到一位俊美绝伦的少年。塞勒涅看得入了迷,甚至把驾驶银车的事忘到了九霄云外。

这位美少年叫恩底弥翁,传说中,恩底弥翁是一个俊美的牧人。塞勒涅爱上了这位翩翩少年郎,可是,恩底弥翁是凡人,会和其他凡人一样衰老、死亡。

为了能和恩底弥翁长相厮守,塞勒涅请求宙斯赐恩底弥翁永生,于是宙斯使用自己的神力,让恩底弥翁长生不老,永葆青春。可是,这样一来,恩底弥翁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大的,他必须永远沉睡在那座山的山洞里。

塞勒涅的情人恩底弥翁陷入了永恒的睡眠之中,而塞勒涅每天乘车从天空经过,一定要来到恩底弥翁熟睡的山洞,轻轻亲吻他。人们说,正是因为这段无望的爱情,才使得月神塞勒涅的面容如此苍白。

四、奇妙的联想

作者和阿妈走过自己家的田地时,联想到了春天的场景:

在这片地里,我们种过油菜花,种过蚕豆。我在豆田里找过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

明明是在秋天,为什么会写到春天的场景呢?这是作者由眼前田地的秋景,想到了这块田地的春景,是作者运用了联想的手法。

什么是联想呢?就是人们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这事物的过去,以及与这件事物相关的其他情况。

联想既是一种由此及彼的心理活动,又是艺术创作中的一种思维方法。人们通过联想,可以把不同的东西联系到一起,写出更为丰富、鲜明的内容。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由银白的月光,联想到同样是银白色的霜;“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由清澈如镜的洞庭湖和湖中苍翠的君山倒影,联想到白银盘里托着青色田螺的景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由细细的柳叶,联想到用来剪裁的剪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由富贵人家飘出的酒肉香气,联想到大路上饥寒而死的穷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由重阳节登高的习俗,联想到故乡的亲人……

著名作家冰心也非常善于运用联想,在《荷叶母亲》一文中,她巧妙地由为红莲遮挡风雨的大荷叶,联想到保护子女的母亲: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在这里,荷叶的形象与母亲的形象合二为一,给读者带来更生动、更具体、更优美、更有韵味的阅读感受。

那么,是不是只有那些脑洞大开的人才会联想呢?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会联想,每个人都能联想到丰富的事物。

人们还常常把联想和想象放在一起谈论,想象和联想不同,想象是通过对现实中的事物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作者未曾经历过,或许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而联想则是从一件事物联想到另一件事物的过程。

诗歌的妙用——《现代诗二首》

在语言刚刚诞生的时候,诗也随之产生。可能最初它没有整齐的字句,没有繁复的词汇,但是诗却有很多优点:可以抒发情感,可以博观天地,人们可以通过诗学会和别人相处,学会如何侍奉父母,也能通过诗认识鸟兽草木……

一、红颜知多少

大千世界,多姿多彩,我们喜欢世界遍布五颜六色,带着活力与朝气,也希望生活缤纷绚丽,处处是趣味和快乐。然而,当你因世界的斑斓色彩而展现笑颜时,你有没有思考过这些表达颜色的词汇和其他文字组合在一起会有什么样的含义呢?

比如,当鲜红的“红”与颜色的“颜”组合在一起,是否代表红颜色呢?当然不是。在中文语境中,“红颜”多指美丽的女子。如诗人白居易的《后宫词》中有一句“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其中的“红颜”便指君王后宫中美丽的女子;而清代诗人吴伟业的《圆圆曲》中,“冲冠一怒为红颜”一句更为有名,将美丽女子的魅力与国家命运联结在了一起。

更有趣的是,“红颜”除意指女性外,还可以解释为少年。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赠孟浩然》中就有一句:“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此句意在称赞少年时期的孟浩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时又摒弃尘杂归隐山林,“红颜”一词对应的正是少年时期的孟浩然。

由此看来,汉字真的是博大精深。你有没有发现其他代表颜色且有着不同意义的词语呢?不妨动脑思考一下吧!

二、何以剪秋萝

一年四季,无数的植物在大自然中舒展着身躯,感受着世界的美好。当春风拂过,你可以看到迎春花向你招手;当夏雨淅沥,你可以细数荷叶上圆圆的水珠;当秋风送爽,你可以欣赏枫叶耀眼的红色;当冬雪飞舞,你可以轻嗅寒梅淡淡的芳香。除了这些四时常见植物,你有没有听过剪秋萝的大名呢?

其实,剪秋萝在中国很多地区都有,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它高50—80厘米,植物整体披着柔柔的细毛,花朵多为橙红色,花瓣像小小的心形,簇在一起,灿烂得仿佛一团火焰。而且,传说中的剪秋萝还真的与火焰有关。

距今2700多年前,西周的统治者周幽王娶了一位美女名叫褒姒。自从进了周幽王的后宫,褒姒一直眉头紧锁,从没笑过。为此,周幽王用了各种方法希望能换来褒姒的笑容,可惜从未成功。一次,有人听说撕裂丝绸的声音极富韵味,一定能让褒姒舒展眉头,展现笑容。于是,周幽王让人备好上等的丝织品摆在褒姒面前,并命令手下将这些丝绸尽数撕裂,可褒姒依然不为所动。后来,有人又献出一计,叫“烽火戏诸侯”。周幽王听信后,便将传递军事消息的烽火点燃。烽火冲天而起,各方诸侯都以为周幽王有难,纷纷前来支援,结果到了城下才知这一切都是为逗褒姒发笑而制造的闹剧。而褒姒看了城下人们气愤的模样,还真就绽开了笑颜。

也许是因为其中有剪丝绸的桥段,后来人们便把剪秋萝同这个故事联系在了一起。在众多花语中,剪秋萝代表机智、怨恨和孤独的美,可能也和美女褒姒有些共同之处吧!

三、鹅毛笔的前辈

众所周知,西方历史上较为著名的书写工具是鹅毛笔,洁白的鹅毛常常出现在英美各国的戏剧中。然而,还有一种笔,它比鹅毛笔的历史还要悠久,算是鹅毛笔的前辈。它是什么笔呢?

当我们漫步湖边,总能看见这种笔的原材料在风中摇曳。没错,它就是芦苇笔!相比其他书写工具,芦苇笔是目前有记载的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水写笔,也是人类用笔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笔。

比起其他的植物,芦苇秆质地坚硬,内部中空,粗细适当,只要将芦苇秆书写的那一端以三个斜切面削尖,简易的芦苇笔大致就成形了,这是大自然为人类书写所提供的最浑然天成的馈赠。

当然,这种笔也有缺点,易磨损、易划破纸张、不雅观、气味难闻。因此,当人们开始使用羊皮纸后,笔画粗糙的芦苇笔就配不上娇贵柔嫩的羊皮纸了。所以,人们又发明了鹅毛笔来取代芦苇笔。渐渐地,芦苇笔失去了人们的宠爱,消失在了历史的洪流之中。

四、一个太阳,百个名字

清晨,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帮人们驱散了黑暗,也给地球带来光明和温暖。除了“太阳”“红日”,你知道它还有多少个名字吗?

据不完全统计,将民间俗语、地方方言、文言词汇等形式统统计算在内,太阳约有一百个名字。这说明人们对太阳真的是既关注又喜爱啊!

其中,阳、炎、羲、明、朱、红等与光明或红色有关的字总被人们拿来与其他字组合指代太阳,而三足乌、赤龙、赤羽、羽蛇、东君、日母等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或神仙也经常被人们与太阳画上等号,至于与太阳车有关的称呼,更是在东西方神话里随处可见,多得超乎你的想象。

有趣的是,太阳给我们的感觉大多是金色或红色,但人们也用白色来形容它,如白日、素日、白景等,也是太阳的称呼。此外,玄晖也是较为少见的太阳名字,“玄”字本为赤黑色,说的是黑中带红或黑色,可它和“晖”字组在一起却成了太阳的别称,有时还指月光,是不是感觉很奇妙呢?

五、鲜为人知的编辑身份

对于徐志摩,世人向来看重他作为诗人和作家的一面,少有人知晓,他其实也是一位编辑。

1925年,徐志摩负责主编当时在文坛很有影响力的《晨报副刊》,他的编辑方针很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意味。无论作者与自己的关系远近,与自己的观点是否相同,只要文章以社会问题为关注点,内容出色,徐志摩都能用海纳百川的胸襟去接受。

但也许是诗人气质使然,徐志摩在工作之中也有些“飘忽”,时常会犯点错误。不过,对于这些错误,徐志摩每次必定记录,并且会在报刊上进行自我检讨。

比较大的错误是一次关于著名作家沈从文“一稿多投”的误会。一般来说,作家的稿子发给某个刊物出版后,便不会把相同的文字发给另一家出版,而第二家刊物如果出版相同内容的稿子,也必须注明转载来源以保证作者和首发刊物的知识产权。但当时的沈从文囊中羞涩,亟须把自己的文稿换成“银子”,因此他将自己新完成的作品与一篇已经发表的作品订成一个小册子,寄给了徐志摩所在的报刊,且在后面注明其中某某稿已经发表。

可是,这样一句注明在寄出时未作特殊强调,被徐志摩忽视了,他把那篇发表过的文章当作首发,放在了自己的报刊上。这样的重复发表立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甚至还有读者专门写信给徐志摩,劝他“下回没有相当稿子时,就不妨拿空白纸给读者们做别的用途,省得掺上烂东西叫人家看了眼疼心烦”。

此时,沈从文也感觉有些尴尬,急忙发表声明为徐志摩和自己解释,而徐志摩也随之发表了一篇附记。文中既有对沈从文的安抚,也有对自己的检讨,承认此篇文章应算为转载,还幽默地说:“下回再要没有好稿子,我想我要开始印《红楼梦》了。”

由此可见,无论是谁都有犯错误的时候,但重要的是对错误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如果是你,你会像徐志摩一样面对公众检讨自身失误、幽默地自嘲吗?

相似之外的差异——《繁星》

在人类创造语言文字的时候,好像根本没有顾及词语间的相似性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困惑,比如意思相似的遥和远、栖和息、飞和翔等。现在,我们使用这些字的时候总是习惯将它们连在一起,可它们最初是什么意思呢?应该单独还是合并使用呢?

一、菜园还是菜圃

有些字长相不同,却有着相同的意思,比如“园”和“圃”两个字,在各版《新华字典》中的表述大多都是“种植菜蔬、花草、瓜果的园子”。不过仔细想想,如果它们的意思真的完全相同,古人又为什么要造出两个不同的字呢?这需要我们穿越千年的时光去了解一下。

在东汉许慎著述的《说文解字》中,“园”的释义为“所以树果也”,意思就是栽种果树的地方。这一意义从它的篆体字便可以看出,在一块方方的土地里,有两个人种着一棵大树,大树好像还掉了些果子,十分形象。而“圃”的含义又是什么呢?许慎写道:“种菜曰圃”,即种菜的地方为“圃”。所以,这个字的篆体字很像一只手在田垄分明的土地里种东西,又像一种菜苗长在菜园子里。

不过,就像现代人会将“园圃”二字连用一样,古人有时也会把它们放在一起,但这并不代表是两个字意思的混合,而是意味着其中一个字意思消失了。比如在《墨子》中有一句“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上》),意思是有一个人进入了别人家的果园,偷了人家的桃子李子。在这个句子中,“园圃”指的仅是种植桃树李树的果园,而不是菜圃,所以这里只有“园”的意思起到作用,“圃”的作用消失了。

当然,这样的现象并不只是“园圃”一个词,“得失”“缓急”等词在具体的情境下也会有这样的用法。人们把这种由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组成的而实际意义偏向其中一个词义的词语叫作“偏义复词”。

二、没有书就没有生活

巴金,原名李尧棠,主要作品有《灭亡》《新生》,“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作品。他是五四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也是举世公认的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

1904年11月,巴金出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他幼年体弱多病,因而求学之路极为坎坷。14岁时,他好不容易求得祖父同意进入英语补习学校念书,刚上一个月便因病辍学;21岁时,他到北京准备考北京大学,在体检时却被查出患有肺病,与北京大学失之交臂。但这些都没能阻拦巴金的求学之路,1927年他奔赴巴黎求学,虽然在异国他乡生活艰难,但有了读书的机会,他便觉得很值得。

巴金爱书,在文化圈是出了名的。在他的家里,无论是卧室、客厅、厕所还是走廊,就连阳台、储藏室里都装着书。1949年上海解放前期,巴金一家生活拮据,但他省吃俭用还是要买书。一天,他的妻子忍不住对他说:“家里已经没有什么钱了。”但巴金仍然坚持:“钱,就是用来买书的。都不买书,写书人怎么活?”

不吃饭也要买书的巴金,读书的方法也很是奇特,因为他能在“没有书”的情况下读书。读书却无书本,那又该怎么读呢?据巴金自己说,他在住院的时候,每天午睡和量体温的间歇,都会坐在小沙发上。虽然人在休息,但是脑子却不想休息,所以他就在脑海中回忆自己读过的书,就好像是书本想在他记忆衰退前给他留下一点儿美好的东西一般。

巴金这样的读书方法可以不受条件限制,充分利用时间;还能通过回忆将过去读过的书一点点拿出来品味,进一步消化吸收。每一次的回忆都会产生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新的收获,同时还能从读过的书里继续汲取精神力量。由此,书籍照亮了巴金的灵魂,也成就了他伟大的写作事业。

三、月明,星为何稀

虽然我们常说“众星捧月”,但现实中“月明星稀”才是经常看到的景象。在满月或是接近满月的时候,我们能够看到的星星就会变少,好似这时候的星星都躲起了猫猫。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是由于月亮的亮度太大,使得夜晚天空的背景亮度增大,尤其是靠近月亮的天区,星星的光被遮掩,所以我们能见到的星星就会变少。而且满月是日落而升、日升而落,它和太阳交替着在天空发出光亮,因此我们在这个时候很少能看见明亮的星星。不过,无论你看得见或是看不见,星星都在那里。

在不使用望远镜的情况下,夜晚应该有6000多颗星星是肉眼可见的,其中有一半可以同时被看到。但是,城市的夜晚灯火通明,霓虹闪烁,天空都被照亮了,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只能看到一小部分星星,想要欣赏璀璨的银河,更是不可能了。如果你真想欣赏群星闪耀的夜空,就背起行囊,到遥远的海上,到开阔的草原走一遭吧!

四、南京小吃,小吃界的扛把子

说到六朝古都南京,无人不称道其历史悠久、不念其文化绵长。除了历史文化,南京还有一样东西吸引着五湖四海的人们,那就是小吃!

南京小吃极其著名,位列中国四大小吃之首,主要的集中地有老门东、夫子庙、狮子桥等,以南京大排档、尹氏鸡汁汤包、莲湖糕团店、绿柳居等闻名中外。此外,南京还有秦淮八绝、鸭血粉丝汤、小笼包、煮干丝、如意回卤干、什锦豆腐涝、牛肉锅贴、状元豆、盐水鸭、五香蛋、活珠子、臭豆腐、南农烧鸡、桂花糖芋苗、东山老鹅等。在小吃集中的地方,那真是一家美食连着一家美食、香气连着香气。

其中,鸭血粉丝汤是南京十大名吃的重要代表。南京人自古喜食鸭子,在烫熟的粉丝和鸭血鸭肠上浇上一勺滚烫的鲜汤,立刻鲜香四溢,还可以按个人喜好加入辣椒等调味料,制作过程不超过一分钟,便捷又美味。

另外,南京的小笼包也很有名,最具特色的便是它的汤汁。好的小笼包皮薄如纸,用筷子提起来能看到里面透明的汤汁,这是由于做小笼包时,师傅将高汤凝成胶体切碎后拌进了馅里。因此,吃南京的小笼包,不仅能吃到皮和馅,还能品尝汤汁浓郁的味道。甚至,南京人还专门为吃小笼包写了歌谣:“轻轻移,慢慢提,先开窗,后喝汤”,记住这几个字,吃小笼包的时候,你就不会一口下去被烫到嘴或者弄脏衣服啦!

五、“肚子”大是为远游万里

每次看到轮船的时候,不知道你会不会觉得奇怪——这么巨大的船体,还载着沉甸甸的货物或者众多的乘客,为什么还能在水上航行呢?

想了解关于船的奥妙,我们可以做一个小实验。把一张薄铁皮放在水里,你会发现它立刻就沉下去了;但如果把这张铁皮做成一个盒子,重量虽然没有改变,它却能漂浮在水上,即使装了东西,铁盒子仍然会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盒子的底面要受到水给它的压力,也就是竖直向上的浮力。这种力量就好像是无数只小手向上托住小铁盒,只要它的力量大于铁盒的重量,那么铁盒就不会下沉。

当然,铁盒的四周同时也受到水的压力,不过它前后两面所受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抵消了;左右两面的压力也同样相互抵消了。而铁盒受到的浮力是随着水的深度增加而增加,随着物体浸没在水里部分的体积增大而增大的。因为铁盒子的体积比铁皮大得多,排开水的重量也大得多,所受到的浮力也就大多了,因而盒子里装了东西还能浮在水面上。

大轮船能浮在水上的道理也是如此。早在2000多年前,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就发现了这个道理,他说:“作用于水中物体上的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水的重量。”因此,船越大吃水越深,就可以装载越多的东西,它的“肚子”大,才更能远游万里啊!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全系召唤师:废柴逆袭

    全系召唤师:废柴逆袭

    她,2500年的冷血杀手,快准狠是她一贯的作风但是她却死在了心爱人的手上。呵呵,她真是太傻太天真。但是,上天有眼,她并没有死,老天让她魂穿到异世大陆的一个人身上。一个废柴,什么也没有,只是一味的被人嘲笑,曾经的她,受多少凌辱,不过,既然魂穿到这个人身上,她就有义务对这个身体的主人负责,曾经嘲笑她,欺辱她的人,她一定让他们加倍偿还!
  • 月暗吴天秋雨冷

    月暗吴天秋雨冷

    “月暗吴天秋雨冷”之名,来自近贤莫可先生的《松江夕岚图》题画诗。由于藏在秘阁,很少为人所知。这次作者把它借来作为增补新版的书名,是考虑到余秋雨先生对待批评的态度已经完全丧失了理性和良知,因而使得这场好端端的学术论争变得雾沉月暗,让人感到了一种深秋雨夜彻骨的凄冷。情景交融,显得十分贴切。这跟初版取名《石破天惊逗秋雨》一样,无非是借用前贤的待批评的失常心态,希望能起到一点警示的作用。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怀特

    怀特

    当代人间的孤独自语当代人间的孤独自语当代人间的孤独自语当代人间的孤独自语
  • 仙子必须败

    仙子必须败

    林剑穿越了。有了个仙子老婆!我林剑能融合功法,还当什么小白脸!看我打败这几位仙子,让你们知道我的厉害!书友群:278301623(已有完本作品《陪师姐修仙的日子》连载中《修真世界的老虎》人品有保障,可放心收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fboys之那些年

    tfboys之那些年

    从小青梅竹马的方颜夏和王俊凯,后来颜夏出国,两年后回国在操场上看见了有女生对阿凯表白,预知后事如何,看了就知道
  • 被人忌讳的厌世魔法师

    被人忌讳的厌世魔法师

    魔法师是世界上最被人忌讳的存在,从古自今都被人们在内心深处归于妖孽之师,邪魔外崇之流。之所以他们的名声口碑越发不堪,完全都是被其恶意放纵,置之不理的的结果。而且再加上,很多不惜染指禁忌而追寻人体的奥秘,灵魂的本质进行的生杀予夺的人体试验的魔法师,更是魔法师名誉之上的一大败笔。对此愤怒的人们并不是不想反抗,而是不能反抗。因为魔法师太强了,他们掌握着世界的真理,众生的秘密和无与伦比的强大力量。魔法师既不是鬼也并非神,而是噩梦!一场永无止尽的恐惧之梦。毫无疑问对于人们来说,对于魔法师的畏惧完全不低于对异形怪物们的恐惧。
  • 实验品家庭外面的世界

    实验品家庭外面的世界

    漫画原作:Yanai已获得日更计划授权。丹尼斯的父母是世间无法容许的疯狂科学家,他们将孩子囚禁在孤岛的研究所,在那边进行着残忍的秘密实验,将除了丹尼斯之外的孩子全都改造成特异人种。一日,秘密岛屿的实验室被发现了,父母被警察拘捕、孩子们则在社工安排下到另一个小岛上居住。问题是,除了丹尼斯以外的四个兄姐,并不具有现代人的常识……
  • 大公主

    大公主

    天之骄女的眼中,家国天下,有多少与众不同?都说:“无情最是帝王家”站在权力的巅峰,站在父亲强大骄傲的羽翼下,又会遭遇怎样的悲欢离合?家国大义面前亲情将如何安放?大公主,一曲盛世宫廷的华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