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1400000002

第2章 美国教育的新趋势

美国的大学改革

最关键的是一个道德问题:既然大学教育的奖赏那么丰厚,为什么一个不上大学的穷人要为一个上大学的富人的教育纳税呢?这是对政府资助大学的一个根本性的挑战。一般人认为,政府资助大学,是因为从大学教育获益的不仅仅是受教育者,而是社会整体。一个教育水平高的社会,比教育水平低的社会更有竞争力。维德则指出,对高等教育的公共投资的效益实际上是递减的。

如今,全球都掀起了大学改革的风潮。欧洲的大学要引入市场机制、调高学费,中国也有了一阵“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热闹。大家改来改去,样板全是美国的大学。

美国的大学无疑是世界上最为优异的。前哈佛大学的一位院长罗索夫斯基(Henry Rosovsky)于1990年就宣称:“2/3到3/4世界最好的大学在美国。”经过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扩张和大学的空前繁荣,这个比例以今天的标准看恐怕还是低估了美国大学的实力。大部分诺贝尔奖的得主是由美国大学培养并在美国的大学教书。一流的国际学生也把美国的学校作为首选。虽然美国是世界上的独霸,但其GDP最多不过为世界GDP的1/3。除了美国的军队外,很少有美国的一个产业部门在世界上具有如此之大的优势。

但是,美国的大学体制并非没有问题。相反,美国的大学正处于危机之中。危机是什么?如何对应?美国人自己也众说纷纭。20世纪90年代以来,分析大学危机的书籍已经汗牛充栋。什么是美国大学的理念?保守派和自由派观点分立,争论不休,远非那些虔诚的模仿者想象的那样简单。

在诸多的问题中,公众最关心的,还是价钱问题。美国的大学固然是世界最好的,但也是世界最贵的。一流名校的学费,许多已经上了4万美元。若再加上生活费,一年的费用就达到5万美元,超出了美国家庭的年平均收入。当然,并不是所有大学都是这么贵。即使贵的大学,也常常有各种各样的奖学金,一般老百姓不会花几万美元供一个孩子上大学。但是,大学费用的上涨率,在过去25年中平均每年超出了物价指数的上涨率35%,而且超出了家庭收入的上涨率。一个中等家庭为了支付一个孩子的学费,要比20世纪50年代多工作三倍的时间。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学教育成为一个烫手的政治问题。民主党强调加强对大学的投入,提高奖学金,共和党则强调控制大学的成本,尽可能用市场机制解决问题。最近经济学家维德(Richard Vedder)出版的《为了学位而破产》(Going Broke by Degree),就是在共和党的立场上提出的惊人之论。他认为,大学费用不断升高的原因,在于大学的运作不受市场规律的制约。联邦和州政府以及捐助人对大学的资助,使大学不守财政纪律,花钱没有边际。

在维德看来,大学费用上涨的原因虽然有多种,但最根本的一条,是大学内职工的劳动生产率降低。在其他产业部分,生产同样数量的钢铁、汽车、玉米等所花费的工时不断减少,所用的劳动力数量急剧下降。但在大学,教育同样数量的学生所需的教授和行政人员却越来越多。

为什么会如此?因为大学没有产业化,没有经受市场竞争。大学运营的经费,主要靠联邦和州政府的经费以及私人捐助,不是靠学费。如果大学单靠学费活的话,大学就要处处考虑成本。成本一高,价钱一贵,消费者就不买,生产者就丧失了竞争力。可惜,现在美国大学的生存哲学则完全相反,靠的不是节衣缩食,而是靠“斗富”、“寻租”,看谁能花大价钱请来明星教授,看谁能够建设豪华设施。著名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大学排名,其实比的是投入(如校友捐助、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而不是产出(如传授知识的总量)。大学弄得越气派,第三方(政府和捐款人)的投资就越多。在维德笔下,美国的大学经营,多少有点像不靠门票吃饭的中国足球俱乐部。

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维德的荒唐之处。他甚至说,大学毕业生在市场上的价码高,并不是因为大学教给了他们什么,而是大学录取本身把劣等人才过滤掉。企业喜欢大学生,是因为他们的智商、工作伦理、冒险精神等,在人口中属于前百分之几十的人。这种人不管受什么教育,表现都会超出他人一头。换句话说,大学的主要功绩不是培养人,而是选拔人。选拔人是个很便宜的过程,根本不需要花那么多钱。这种理论如果成立的话,美国的大学就应该取消,实行中国的科举制了。

事实上,大学费用的上涨另有原因。不错,由于大学费用的上涨超过了家庭收入的上涨,美国家庭为了支付一个孩子上大学需要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多。但这并不说明人们承担大学教育的能力越来越低。相反,美国大学生在人口中的比率越来越高。原因很简单,知识升值了,受大学教育的人和没有受大学教育的人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根据最近对年龄在18~64岁的宾夕法尼亚州劳动力工资的调查统计,高中毕业生平均年薪仅为22129美元,大学本科毕业生平均年薪则为44517美元,受研究生教育的人平均年薪则高达64597美元。如果本科以四年算,研究生以两年算的话,在大学多待两年,年薪就高出2万美元左右。

另外,学费上涨多少也被夸张了。前康奈尔大学的教授和高级行政官员埃伦伯格(Ronald Ehrenberg)就指出,在1997—1998学年,在学费2万美元以上的大学(这些大学的学费如今都涨到了快4万美元)的大学生,只占大学生总数的55%。全国私立学校的平均学费为13785美元,公立学校为3111美元(如今已有显著上涨)。另外,奖学金的因素还没有计算在内。至于大学学费接近或超过4万美元的学校,也并不是那么可怕。比如,哈佛大学就免了家庭收入4万美元以下的学生的学费,普林斯顿则用奖学金代替了贷款来资助学生。在常青藤,资源之充足令人难以想象。比如,笔者在耶鲁读书时,一些运气好的学生,一年竟能得到4万美元左右的奖学金去日本学日文,学费生活费全包。一次,一个学生说他要花一个暑假的时间去中国旅行,不知道去哪里好。笔者说这首先要看经费来决定。他竟说经费是学校给的,没有限制,值得去的地方都想去!

事实上,上常青藤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大学建立自己未来事业的人脉。这些大学为了选择绝对的精英,都想方没法让聪明的穷孩子上学。对于富家子弟来说,为了获得这第一等级的人脉,支付每年增长10%以上的学费根本不是个问题。

不过,维德的书中,提出了极有洞见的主张。其中最关键的是一个道德问题:既然大学教育的奖赏那么丰厚,为什么一个不上大学的穷人要为一个上大学的富人的教育纳税呢?这是对政府资助大学的一个根本性的挑战。一般人认为,政府资助大学,是因为从大学教育获益的不仅仅是受教育者,而是社会整体。一个教育水平高的社会,比教育水平低的社会更有竞争力。维德则指出,对高等教育的公共投资的效益实际上是递减的。比如,对大学第一个1000亿美元的公共投资可能收益甚高,第二个1000亿收益就平平,第三个1000亿可能就是零收益。建立加州大学体系时,公共投入也许属于第一个1000亿。但现在美国则可能是在花第三个1000亿。现在美国高等教育经费越多的州,经济发展越慢,人口正从大学密集型的州流出,证明这些州的竞争力在减退。他的解释是:这些州的政府,把经费从花钱最有效率的部门通过税收的方式提取出来,投放到花钱最没有效率的大学里。他还用一系列数据展示,追加高等教育经费最终没有扩大老百姓受教育的机会,追加的钱实际上哄抬了教育成本。最近有报道说美国的学生因为学费上涨过猛而开始去加拿大、英国留学。这说明高学费确实开始影响美国教育的竞争力。

维德的解决方案很简单:断绝对大学直接的公共资助,把钱直接用教育券的形式给学生,让学生直接去采购他们的大学教育。这样,大学就会直接面临市场,就会考虑降低成本,州立大学也应该因此而逐渐私有化。

应该说,维德虽然观点过于偏激,要把大学完全当成产业经营,但他也确实指出了大学经营的效率问题,不仅为美国的大学改革,也为中国的大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方案。在改革前,中国的大学靠国家的投入已经有了基本的规模,维德所谓的“第一个1000亿”已经花完。如今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运动,确实有盲目强调国家投入、抬高教育成本的恶果。北大、清华等名校接受国家投入的数量,和培养人才的数量没有直接关系。大家如此攀比、寻租,最终自然会引起学费的全面上涨。中国作为后发展国家,应该有“后知之明”。不要美国大学的质量没有达到,就先攀比人家的费用。

同类推荐
  • 西部大开发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西部大开发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目前,西部大开发已进入“深入推进、科学发展”的新时期。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而政府管理创新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动力。本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与政府管理创新二者联系在一起,对其进行整合性研究。认为,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政府管理创新的路径是廉洁行政、高效行政,服务行政、协调行政,依法行政、诚信行政,科学行政、民主行政。
  • 城镇化:中国与欧洲

    城镇化:中国与欧洲

    本书是中欧社会论坛多年组织中国与欧洲城市建设参与者与城市问题专家多层面、多形式的对话、讨论的记录和成果的展现,以中欧互动的视角解读中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希望通过推介欧洲城市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引进当代欧洲对自身城市化的反省及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思考。
  • 教师公文包-师德休养

    教师公文包-师德休养

    本书分新世纪的教师形象,漫谈师德建设,师德建设的内容,教师心理素质四部分,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进行了探讨。
  • 胡适治学讲演集·提高

    胡适治学讲演集·提高

    《胡适治学讲演集·提高》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治学方面的讲演,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
  • 快乐语言学

    快乐语言学

    上个世纪80年代,出现了很多关于趣味语言学的着作,比如计永佑的《语言学趣谈》、徐青的《趣味语言》、王希杰的《语言百题》、于根元等编的《语言漫话》等等,都是从通俗易懂兼之有趣两个角度介绍语言学,打算为枯燥难学的语言学找到一条趣味之路。
热门推荐
  • 被清除的眼泪

    被清除的眼泪

    如果某一天你发现自己其实只是一本小说中的人物你会怎么样?书中你注定残忍死去,你的家人会在你身边一个个先后死去。你会怎么办?如果你感兴趣,不妨进来看看。以上帝视角看看他们如何选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恰恰遇见是你

    恰恰遇见是你

    仿佛楚乐仪认真做的三次决定都与林洛寒有关。第一次,是在文理分科的时候;第二次,是在颜家找她回去的时候;第三次,她很认真很认真的在思考,林洛寒是不是真的不是那个命中注定的人……她抬头看着他∶“我们之间横亘着八年,我可能不再是你想要的的那个人了。”……
  • 超级嫁衣神功

    超级嫁衣神功

    神功在手,天下我有。警花、空姐、校花、市花、才女、熟女、萝莉一个也跑不了!张进才,一个江湖风水师。经营着一家名为“斗宿吉祥物”小店。在得到了一件嫁衣(灵衣)后,从此神功大成。纵横(商界、古武界、玄黄界)三界无敌手!太公阴符、阴阳盘奇门遁甲、大六壬术、太乙神数、八宅九星、画符无不一一而现。九阴真经、九阳神功、天蚕神功、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乾坤大挪移、六脉神剑、独孤九剑、先天功无不包罗其中。江湖有九流、三流、二流、一流、一等、一等一、顶尖、拨尖、先天、开光、引气、辟谷、炼神、化虚。嫁衣神功一是部展现传统风水,让你了解风水秘术的书。他靠什么平步青云?他又凭什么富可敌国?不治之症怎么不治而愈?牢狱之灾为何化为无形?破败婚姻又如何破镜重圆?本书邀请张天师第64代后人张立法(斗宿国际策划有限公司总裁)成为本书法术顾问!
  • 嫡冠群芳:娇宠一品皇妃

    嫡冠群芳:娇宠一品皇妃

    一朝重生,她怒了,竟成仇敌的婚约对象?!好,能借此接近蛇蝎恶人她认了!前世渣爹毒妇联盟?不怕,我勾搭权贵构建势力,虐他们风生水起!腹黑丞相?呆萌世子?铁血太子?不不不,我只要你们的权势步步为上,灭人满门!不过总有个最呆的,总是阳奉阴违,还以色勾人,玉梧桐满面愤怒,咬牙切齿,“呆子!你听不懂人话?妖孽,我是你冤家仇人!”“娘子是神明,我只听得懂神话,神语都是反的,古人云,仙人之语,必当遵从……娘子,为夫会遵从三从四德,我来了!”
  • 极冰城池

    极冰城池

    池安夏是极冰城池的一位冰晶公主,和其他4位守护者,孟城翼,洛南爵,染冰,幽静以极冰封印保护着这片城池,可冰晶之翼遭到破坏,散落各处,血煞黑光势力潜入......血煞黑光的血冥皇后竟是......
  • 胭脂不及娇艳糖

    胭脂不及娇艳糖

    舒棠音觉得自己快要岔气了,仿佛又什么东西在挤压自己,而且更像是被人关在了小黑屋里,密闭阴暗,无法呼吸。
  • 在东京混吃等死的日子

    在东京混吃等死的日子

    在东京混吃等死的日子。本书没有系统,主人公没有知道整个剧情。不会拆散原作cp。
  • 和吃鸡界中的大神主播谈恋爱

    和吃鸡界中的大神主播谈恋爱

    全天下就没有比宋南歌更花心得人了,同时爱上两个男生。不过也没有比宋楠歌更幸运的人了。两个男生居然是同一个人。一个人居然真的有双重性格。游戏里是温柔钢枪大神,现实里却是一副拽上天的冰山美男。直播间满屏刷着南歌我爱你。只因他的一句话。现实中全世界都知道他爱她,她却不知道。兜兜转转请收好一份迟到的高中学期的爱
  • 紫莲帝尊

    紫莲帝尊

    “靠山……野心……献祭……”龙小鱼略带稚嫩的脸上,绽出无限的绝望和无尽的悔恨,若是三年前不结识石彪,就不会有今天的悔恨,不将石彪当做兄弟也不会有今天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