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1400000029

第29章 美国教育:没有基准的优异

美国社会是由公民组成,而非由社会工程的“零件”、“螺丝钉”所构筑。教育要先塑造人,然后再谈专业,否则你不知道如何把专业技能用到人身上。所以,教育首先是人文教育。布什当年在清华讲“大学不仅是培养技术人员,更要培养公民”,正好道出了美国教育的精神,对那些在苏联模式下被当零件锻造而又自以为是的“精英”,是很恰当的一课。学生从一开始就要培养如何对自己的生活作出选择,而不是在一种高度专业化权威主义教育体制和哲学下,掌握别人需要他们掌握的技能。教育与训练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教育不仅传授着知识,更孕育着一种源源不绝的人文资源。

美国的教育,可谓世界之一大怪。如果你只看一流大学,看学术界的表现、拿诺贝尔奖的数量,美国的教育无疑是世界第一。但若看基础教育,看那些不会读不会写而只知道打篮球的高中生,你又觉得美国的教育至少在发达国家中是最糟的。美国财大气粗,可以从世界广揽人才,维持其高等教育的水平。但是,即使在哈佛、耶鲁这类名校,大部分学生和教授还是美国人,说明其基础教育还是在大量培养人才,其高等教育并非仅靠金钱和外国的精英来维持。金钱重要,但并不能解释一切。美国的文化观念与教育哲学,也许是造成教育上两极分化的更为根本的原因。

美国有民主社会带来的诸多好处,但也有许多“民主病”,这一病症很容易就“传染”到教育上来。简而言之,在专制社会,各种权威对百姓动加训斥。一句话,权力归政府,责任在黎民。

美国则不然,选民是上帝,政治家把老百姓奉为衣食父母,哪里敢对之说一句不中听的话。每次总统竞选,挑战现任总统的人不管来自哪个党,说的话都是一个模式:我们是美国人,所以应生活得比现在更好;现在之所以有种种问题,全是因为这个现任总统把事情搞坏了。美国的政治话语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你有问题不怪你自己。我们美国的问题,并不是我们美国人造成的,而是别人的原因。主权在民,责任却不在民。此一民主政治文化的核心,是不承认上面的权威。老百姓听惯了奉承,听不得批评,更不用说教训了。但是,教育没有权威却不行。最近发生在美国一地方高中的事情,就很能说明问题。

该学校的一位女教师,发现她高二班上的二十几位学生的学期报告,全是一模一样地从一个网站抄袭而来。老师照章办事,给了这些学生不及格。不想惹怒了家长,事情被告到校董事会那里,最后校方当众宣布老师的打分无效。那位可怜的老师觉得自己丧失了一个教师的基本权威,无颜再回教室上课,只好辞职。家长的理由是:我们的孩子不懂什么是抄袭,不该受此惩罚。那位教师反唇相讥:高二还不懂为什么不能在作业和考试中抄袭,你还有资格上高二吗?但是在这件事情上,不管老师多么有理,她肯定是要输的。美国高中的经费是老百姓纳税提供的,谁敢说纳税人一句不是?这些“衣食父母”会说:难道我们纳税办教育,就是花钱让你给我们的孩子一个不及格吗?他们带着这样的成绩,怎么申请大学?

不仅中学如此,许多质量平平的大学,学生的学期报告或论文也常常是从网上下载而来。这些学生说不得,惹不起,教授最好是给他们一个好成绩买个清静。精英大学虽然有所谓分数膨胀,学生却认真得多。但是在对待学生时,也要十分小心。笔者在耶鲁当助教已有几年,有一次判学生的期中考试,近一半的学生都拿了90分以上,标准不能说太高。可有一位实在不像话,我怎么高抬贵手,也只能给他62分。在他卷子后面的批语中,我这样写道:“你似乎并不理解你所讨论的问题,你需要稍微用功一些。”不想教授看后立即把我叫到办公室中,说我的批语完全无法让人接受。他告诫我这个外国人:“这是美国,这种批语是在侮辱学生。你可以说他哪里错了,你的打分也无可非议,但你不能说人家不懂,不用功。”对于计划在美国谋教职的笔者而言,这番教导无疑是可贵的一课。但事后一想:我判了36份考卷,只给这么一个学生写了这样的批语。他表现如此之差,谁都知道这不是智力的问题,而是态度的问题,难道作为老师,不应该警告他一下吗?

在美国,政治家不能对选民指手画脚,老师不可对学生说三道四,政治正确的话语格式,束缚了教育者的手脚,使他们不能告诉学生一些基本的是非善恶。于是高二的孩子,还不懂什么是抄袭,家长却在那里振振有词。如此下去,教育的基本水准如何可以维持?

不过,这并不是说无法维持基本水准的美国教育,也无法造就高水平的人才。道理很简单,好学生不用督促也会用功,而且美国给他们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学习条件。更重要的是,多元、自由的教育制度给优异之士提供了最充分的发展空间,使他们能够掌握卓越的技能来应付异常复杂的社会。美国大学录取学生,注意学生在种族、文化、经济等背景上的多元搭配,并不仅仅盯着分数。这一政策,也不仅仅是照顾黑人、穷人的问题,而确实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记得刚进耶鲁时,笔者上一个讨论班,阅读的是一篇民国时期上海妓女的研究。同班的大多是些连黄河、长江都不知道的本科生,中国的事情实在不知从何跟他们讲起。可是一讨论,就发现不仅是笔者本人,连教授也处于下风。一位不足20岁的女孩问大家如何理解妓女的价值观念、阶层意识,没人能给予满意的答复。于是她告诉大家她从小就是和妓女们一起长大的,然后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的观察,听得笔者顿开茅塞。这样的多元性,在东亚很少见。你若观察日本那些单靠分数录取的大学生,就会发现他们对社会问题的理解比美国学生狭窄简单得多。

美国的大学生一般在头两年不用决定自己的专业,甚至高年级时的专业也与自己未来的事业无直接关系。我当年的一个同班同学本科读的是历史,毕业后却上了医学院。其实,他早在选历史作为自己的专业时,就已想好将来读医学院,并不是临时改变专业。这样的例子,在校园里司空见惯,没有人会感到一点惊异。在中国人看来,这么读书,简直是浪费,只能使学生博而不专。然而,你若有些实际的生活体会,就会觉得这种教育是多么可贵。

一次,妻子去看病。医生见面先自我介绍,聊聊家常,当知道她是一个中国人在这里学日本文学时,马上和她讨论起南京大屠杀的问题,让你感到双方有许多共同语言,病人与医生之间,一下子就有了信赖感。再看看东亚又如何呢?中国的大夫不用说了,在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你去医院从来别指望医生会主动和你握手,更不用说聊家常了。在美国,大家平等,医生对病人并没有无可置疑的权威,你必须自己去赢得病人的信赖。有些人文训练,不仅能使你成为一个更完美的人,对你和病人打交道也有帮助。而日本的医生,常常让人想起电影里的宪兵队长,你不过是他权威之下的一个有问题的东西,而不是人。我两岁的女儿,在美国一路过医院就喊着要进去看看她的医生;可是在日本,她一见医生就哭,乃至有了些心理问题。以美国的标准看,你若是连这么小的一个孩子的信赖都无法赢得,还当什么大夫!

美国社会是由公民组成,而非由社会工程的“零件”、“螺丝钉”所构筑。教育要先塑造人,然后再谈专业,否则你不知道如何把专业技能用到人身上。所以,教育首先是人文教育。布什当年在清华讲“大学不仅是培养技术人员,更要培养公民”,正好道出了美国教育的精神,对那些在苏联模式下被当零件锻造而又自以为是的“精英”,是很恰当的一课。学生从一开始就要培养如何对自己的生活作出选择,而不是在一种高度专业化权威主义教育体制和哲学下,掌握别人需要他们掌握的技能。教育与训练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教育不仅传授着知识,更孕育着一种源源不绝的人文资源。

同类推荐
  • 历史视野中的大众媒介公信力

    历史视野中的大众媒介公信力

    本书以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史为线索,从政府、媒介、受众三方视角,对自1872年《申报》创刊至今一百多年内,我国大众媒介公信力的发展和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内政府的新闻政策、大众传播媒介的自我定位、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和认知这三个层面进行的观察和梳理,探讨了不同时期响大众传播媒介公信力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 个人主义时代之共同体重建

    个人主义时代之共同体重建

    本书的主旨在于阐述西方社会的共同体以及社会生活的状况。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将考察后现代社会的形成过程,内容包括后福特主义或后工业主义(章)、反传统性(第二章)和全球化(第三章)对后工业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本书的第二部分讨论了不同形式的共同体是不是人类生活中所必需和重要的组成内容,并需要采取何种途径在后工业社会里维护与重建这种共同体。
  • 应用文写作主体论

    应用文写作主体论

    应用文是文化的集大成者,承载着人类的文明,见证着人类的进步,反映着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应用文的长河中,我们可以寻找到中华文化发展的脉络,解读到政治组织的运营、经济活动的发展、军事力量的变化等,感受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社会的巨大影响,无论截取哪段历史,都可以从应用文中看到各种“影像”。应用文是一种语言工具,具有准确而丰富的表现力,是人们处理公私事务时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它使用频率高,使用范围广以及与人们关系的直接性和密切性,是任何文体无法相比的。
  • 节日祝福短信

    节日祝福短信

    本书收录了元旦节、春节、元宵节、情人节、妇女节、愚人节等节日的祝福短信。
  • 语言的力量:语言力学探索

    语言的力量:语言力学探索

    本书研究并探讨一个新观念:语言力学。文本首先提出荒原效应,并且以此否定目前流行于西方的语言天赋论。接着文本把物理力学原理移植到语言学,认为物理力作用于物体,而语言力作用于人们的心理,提出人们的心理素质愈强,对语言的承受力也愈强。在语言力学原则里,文本提出了互换、平等以及合适共三个原则。文本还认为语言力学可以当作批评理论用于对文学作品的批评,并且运用了不少事例叙述了语言力和心理素质、思想工作及翻译之间的关系。文本结论认为,如果人们认识到语言力的作用,语言力就可能像物理力一样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热门推荐
  • 秘案局

    秘案局

    读不透的是人心,看不清的是真相。北方边界小城,涉及跨界MS的大马士革茶刀案多年悬而未决。十年前,J市秘案局探员陈禹和李柯在执行案件时意外身亡。陈禹的外甥女金怡收到神秘信件,得知他们的意外系一场阴谋。十年后,金怡带着内心的不甘,走进秘案局。看似阴晴不定,有着严重心理疾病的她,在一次次的破案中找到茶刀的线索,同时揭开当年的阴谋。
  • 祖孙行

    祖孙行

    爷爷是主角吗?是!奶奶是主角吗?是!孙子是主角吗?是!那还有没有主角?有,很多,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PS:更新速度请看作者笔名
  • 杯雪·夜雨打金荷

    杯雪·夜雨打金荷

    南宋年间,金军南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乱世出英雄,一漠北少年凭一神出鬼没之剑搅动整个江南局势。他夺走奸臣之赃银,并巧设计谋、暗渡陈仓,与京都三十二缇骑苦周旋,最终将银两送往淮上抗金义军,缓解义军军饷匮乏之苦。一伙卑鄙之徒却妄图渔翁得利,挑拨易袁双方,使得最后漠北少年与袁老大山颠决战。这一战的结局究竟如何?文家称霸武林的阴谋究竟能否得逞?义军与缇骑之间的矛盾又将有怎样的发展,一切尽在《杯雪》中……
  • 少夫人又要搞事情

    少夫人又要搞事情

    俗话说否极泰来,大家都觉得一个人倒霉到了极致,相当大的几率会迎来光明,毕竟,高峰和低谷向来都是相辅相成的。然,这一定律用在秦可儿身上却完全失效,她的经历完美阐释了什么叫做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 穿越多变人生之虫变

    穿越多变人生之虫变

    严方芳由一个幸福的娇娇女,因一场意外借助一块远古琥珀穿越异世变成了一只弱小的虫子!看她如何战战兢兢拼了命的活下去,最后变的坚韧强大!
  • 白雾为霜

    白雾为霜

    她,是南海一只鱼,每日沐浴阳光,在海上游弋,吸收了月光精华,化作人鱼,因遇佛点化,变作人体,日日在月光下裸舞,为爱痴等千年。他,在梦中与她相见,从此爱恋飘零,她奉上古之命值守幻界玄门,无法相见,奈何两地相思憔悴,梦中泪洒凝噎。幸好偶然一次,他与她幻界相遇,她与他一吻,求他等她十六年,彼此执守约定。他与她相爱,却不能相守,因为有她的约定,他爱她,他却不能说爱她。他,白面书生,却暗藏杀机,手持白扇,屠龙成尊,欲图称霸天下,盖世无双。可他,会实现吗?他与她,他与他,她与她,究竟会发生什么?又会有怎样的爱恨情仇?他们又会演绎出怎样可歌可泣的故事?敬请期待豆腐西施倾城打造大型武侠玄幻小说《白雾为霜》。
  • 闪耀的那片星海

    闪耀的那片星海

    一个十九岁的名校大学生,被星探发现,因为热血沸腾,想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于是从此放弃学业,放弃朋友,走上演艺之路,却不曾想连连遭遇瓶颈:被小皮包公司公司欺骗,没有房子住流落街头,被当初的“好朋友”嘲笑……..就在他万念俱灰之时,一道光出现在他的生命里,是什么让他东山再起,经过不懈的努力,克服重重的困难,最终成为当红一线艺人?他在接下来的生活中是否又会出现意外?更多详情,敬请阅读新书《闪耀的那片星海》
  • 我被孙呈追了

    我被孙呈追了

    一本平淡无奇的小说,一段平淡无奇的感情。庄佳佳和孙呈之间的某某和种种,说不上华丽,也算不上狗血。
  • 万界自由行

    万界自由行

    为何世人诸多烦恼在心间,且看我逍遥万界大千!一步步凌天,一步步登巅!纵身死魂消,亦不悔矣。且看李风在万界的旅行,偶尔也装装逼(好吧,是经常),平淡才是最重要的。
  • 魔女戏人间

    魔女戏人间

    自古神、魔、妖、鬼、人五界不可跨界,否则天诛地灭,我亦一直遵守这恒古不变的定律。本以为此生将永活在孤寂的岁月中,可一次人间之行,将我原本被黑暗拢照的世界充满了光明,让我沉沦在温暖的漩涡中无法自拔,明知是那是干柴烈火,是地狱,是烈焰,我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