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245400000003

第3章 培养兴趣,学习才会坚持不懈

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从小爱玩游戏,爱旅游参观,爱唱歌跳舞,这些都源于我们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正是这种对事情的兴,促使我们乐此不倦。学习也一样,是兴趣引领我们去探究未知的世界。被动的学习效率不高,被强迫的学习越学越烦,而那些自己非常喜欢并主动去学习的科目,我们总是记得那么深,理解得那么透。这说明,兴趣是乐学的前提,是学好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小从培养读书的兴趣,这样才会坚持不懈。

镜片与望远镜

15世纪时,在荷兰米德尔堡市有一位眼镜匠,他的名字叫普尔斯哈依。他终日起早贪黑,精心制作一块块透明闪亮的镜片和一副副精致、漂亮的镜架。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孩子们也都爱上了眼镜制作这一行。一天,普尔斯哈依的几个孩子又拿出好几块镜片,上楼玩弄起来。有一个孩子别出心裁地问:“我在想,一块镜片能把眼前的东西变得很大。那么,要是把两块镜片重叠起来,眼前的东西又会变得怎么样呢?”于是,他们很快把几块镜片重叠起来进行观察。结果,镜下的东西迅速变了模样。他们又推开窗户,拿着镜片进行远视。这一瞧非同小可,但见远方的树木、河流、教堂、别墅等自然景物和建筑群一下子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他们立即伸手去摸,却是空空的一片。这时,孩子们似乎已明白自己发现了什么。禁不住高兴地叫喊起来。普尔斯哈依听到喊声,疾步奔上楼去,他取过镜片注视着前方,突然惊叫起来:“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啊!要知道,这一发现意义太大了,可帮了我的大忙。我真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语言来夸奖你们,感激你们!”打这以后,普尔斯哈依像着了魔似地研究起这些重叠的镜片来,不久以后,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望远镜。

智慧小课堂:

我们从小最爱玩游戏。在玩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享受到了许多乐趣,也从中培养了灵感和知识,开阔了视界,见识了未知的世界。许多科学家,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最早的启蒙就可以追溯到童年的游戏。所以,培养兴趣,应该从小开始,从玩开始,在玩中寻求自己最喜欢的和最感兴趣的东西。

达芬奇的兴趣

达芬奇9岁那年进入学校读书,他的第一个老师是神父。所学的课程,除了拉丁文,就是经书之类,教学模式呆滞,孩子们每天除了读就是背,毫无生机可言。对此,达芬奇一点兴趣也没有。

有一次,神父训斥他说:“你这小东西,将来肯定不会有出息!每天只知道瞎涂乱画,成天幻想着当一个艺术家,这不是做梦吗?”当时,达芬奇正在全神贯注地思考一道数学题,根本就没听见他在说什么。神父的话音还没落,他便问起那道题应当如何做。神父非常恼怒,抡起手打了他一巴掌,之后又到他的父亲面前去告状。父亲并没有为此而训斥儿子,他知道儿子并没有错。

父亲皮耶罗一向善于逻辑推理,是位很有名气的公证人。在案卷和诉讼方面,他能够以无懈可击的论述击倒对方。在儿子的择业问题上,他也想了好一阵子。按他的意愿,他希望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最好成为一个法学家。但是,他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成就事业的好帮手。

依据他的兴趣发展,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事半而功倍。根据儿子的一贯表现,他喜欢数学,但数学家通常只是呆在家里想问题,很少与外界联系,儿子朝这方面发展可能不太适合;他喜欢音乐,但在自家的社交圈中,并没有非常优秀的人可以充当他的老师;而绘画与雕刻,正是他的长处,而且在自己现有的好友中,有一个叫维罗奇奥的著名画家、雕塑家,正好可以当他的老师。如果让儿子拜在他的门下,说不定以后会大有一番作为!想到此,他把儿子叫到身边征询他的意见,儿子听了非常高兴。于是,他把儿子带到维罗奇奥那里,拜他为师。从此,达芬奇专心致志地学起画画来。

智慧小课堂:

任何人取得的成就,都离不开他感兴趣的领域。一个人只有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所以,我们的父母朝廷家庭教育时,也应该对我们投其所好,因势利导,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竭尽全力地去完成自己的学业;同时,我们也要尽量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在感兴趣的学科上努力深造下去。

男孩的梦想

有个男孩从小就梦想着要当一位作家,可是自从他上学以来,他的语文课经历就很糟糕,因为他觉得语法又复杂又枯燥,所以他讨厌冗长的、毫无生趣的写作训练,认为那样的文章既让自己难以落笔又让老师读着很烦。

尽管这样,小男孩的梦想没有变,他对语文课的态度也没有变,直到弗里格先生成为他的语文老师。一天,弗里格先生发给学生们一张家庭作业单子,上面列满了作文题,要大家任选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写一篇文章。

躺在家里舒适柔软的沙发上,翻弄着老师发的一大张卷子的小男孩根本没有要写的意思。然而,当他的目光停留在“吃意大利通心粉的艺术”上时,生动的记忆便从他脑海中倾泻出来:那是一个非常温馨的夜晚,窗外圆月高挂,皎洁的月光洒满了庭院,全家人围坐在餐桌旁,静静地等着姑姑端来意大利通心粉;虽然这是姑姑第一次做通心粉,味道怪怪的,可是全家人吃得很认真,还不停地赞美和鼓励姑姑,其乐融融,乐在其中,银铃般的欢笑声响彻了整个屋子。

那是一种很温暖的感觉,男孩突然想把它写下来,仅仅只是出于自己的喜欢,而不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于是,男孩以他自己喜欢的方式再现着当晚的情形和感受,而将学校里学的那些作文技巧和语法规则统统抛在了脑后。写完之后,他觉得浑身舒畅,那是从来没有的写作经历,他也几乎忘了自己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第二天,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文章交给了老师。

出乎男孩的意料,他的文章竟被老师当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同学们认认真真地听着他的文章,教室里只有老师浑厚好听的声音在回荡。老师读罢,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赞叹的掌声。在称赞和掌声中,男孩悟出了写作的真理——为自己而写。

这个男孩长大后在一家地方报当上了记者,由于写作和选材敏感超人被主编派驻白宫,后又受聘于《纽约时报》,成为著名的专栏作家。他就是罗素·贝克,两次普利策新闻奖的得主,后来又担任了普利策新闻奖的评委。这个故事就来自他的获奖作品《成长》。

智慧小课堂: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越是认认真真、一本正经地去做一件事,却往往越做不成;勉强做了,却吃了很多苦,结果还不尽人意。而轻轻松松地做了一件自己喜欢的、并按自己的思想自由发挥的事,反而很成功。这是因为,外在的压力、纷繁复杂世界的干扰,常常让我们迷失方向,找不到真正的自我。这时,我们不妨学学罗素·贝克,尝试为自己全心全意地做一件事,也许会有喜出望外的收获。有的时候,轻松做事就能结出正果。

另一扇门

科罗拉多大学法学院的学生希尔曼被勒令退学了,原因是他的成绩太差了。

希尔曼的父亲去向法学院院长爱德华·金求情,但这没能改变那个决定。院长说:“希尔曼是个非常好的学生,但他不可能成为一名律师。他最好选择其他职业。我建议他留在他周末打工的那家杂货店里。”

希尔曼给院长写了信,申请重读,但杳无音讯。

希尔曼的父亲上过小学,他当了40多年铁路邮局办事员。但他热爱学习,同时他知道儿子极想成为一名律师。他建议希尔曼考虑一下威斯敏斯特法律学院,那儿开设晚上课程。

父亲的建议虽然很实际,便同时却强烈地挫伤了希尔曼的自尊。科罗拉多大学法学院是一扇通向法官宝座和声名显赫的律师事务所的大门,而威斯敏斯特法律学院则是一所穷人学校,没有享受终身职位的教授,也没有法律权威评论,其学生白天都在打工。

但是,希尔曼还是去见了威斯敏斯特学院院长克里福特·米匀斯。米尔斯看了一下希尔曼的成绩报告单,直率地说:“你最突出的是体育课、西班牙语课和你的学生组织能力。”

他说的不错,希尔曼好不容易进了大学,却没担负起大学生应尺的义务,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终使他自食其果。

终于,米尔斯院长允许希尔曼在威斯敏斯特学院注册入学,条件是,他得重修一年级的所有课程。院长说:“我将时刻监督你。”

一扇门关闭了,但别的门向希尔曼敞开了。

为了把握住这次机会,希尔曼加倍努力学习,并且对法律证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二年,希尔曼的教授过世了,希尔曼应邀接任了他的课程。证据研究后来了希尔曼的终生专长。

28岁时,希尔曼成为丹佛市最年轻的乡村法官,后来,他当选了地方法院法官,接着被总统任命为美国联邦司法部地方法院法官。后来,他获得了科罗拉多大学颁发的乔治·诺林奖,以及授予他的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智慧小课堂:

希尔曼尽管总体学习成绩很差,但他的兴趣是在法律专业。这个兴趣支撑着他在被勒令退学之后,仍然坚持读书学习,并最终如愿以偿。一个学生不可能对每门功课都感兴趣,也很难做到门门都优秀,但是,只要对某类课程保持深厚的兴趣,并坚持下去,终将取得好成绩。当然,中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过程,偏科技利于全面发展。这一点,也需要我们有个清醒认识。

爱玩的孩子

卡茨是德国著名的生理医学家。小时候他很聪明,也很好奇,对很多事物都感兴趣,一旦感兴趣了,就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不争个高低决不罢休。他还善于动脑,会找窍门。比如,在做游戏时,伙伴们往往按部就班地忙碌,而他却总是第一个找到窍门,然后轻松取胜。

然而,在上中学时,他却遇到了一个不能轻易取胜的对手。那时,卡茨正在学习国际象棋,而他的同桌刚好是国际象棋的高手,结果屡战屡败。这对一向以胜利者出名的卡茨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他下决心要战胜对手。

开始时,卡茨凭着自己的聪明和努力,下得越来越好。两人一到下课时间就摆开战场“撕杀”,下得难解难分。有时,下得连上课都不知道了;即使坐在课堂上,脑子里装的还是下棋,时刻都在盘算着棋路,制订自己的对策。后来,他甚至一放学就跑到茶馆去下棋,既不做作业,也不复习功课。久而久之,沉迷其中难以自拔了。

老师发现卡茨的学习成绩不断下降后,经过进一步的了解,终于弄清了原因。学校把这个情况迅速通报给了卡茨的父亲。父亲把小卡茨叫到自己的房间,平静地问道:“你很喜欢下棋是吗?”

小卡茨担心父亲会责骂他,但父亲却和颜悦色地对他说话,这使他放下心来,点了点头。

“这是不是说明,你不再喜欢读书了?”父亲又问。

“不,我当然喜欢读书。爸爸,这个你是知道的。”小卡茨争辩道。

是啊,卡茨从小就热爱读书,并从知识的海洋里获取了无穷的乐趣,还打算将来当科学家呢。他怎么会不喜欢读书呢?

“可是,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一个人只能同时做好一件事;要想把两件事都做好,是很难的。你很喜欢下棋,想把棋下好,却把学习的时间浪费掉了。到头来,学习没跟上去,棋也未必下得好,这不是两败俱伤的事情吗?”

小卡茨眨了眨眼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父亲严肃说道:“所以,我今天叫你来,就是告诉你要做一个决定,就是打算把精力和时间到底放在什么地方,是放在读书上面,还是放在下棋上面?现在就请你自己做出选择。不过,我提醒你,一旦选择了,你就必须努力做好,并且彻底忘掉已经放弃的东西。”

小卡茨犹豫了半天,终于恋恋不舍地把象棋收进箱子里锁起来,决定专心读书了。不久,他的学习成绩就恢复了最好的状态。

智慧小课堂:

不错,当下棋与学习发生冲突时,应该让下棋让位于学习。任何事都主次之分,我们很难同时做好两件以上的事,当你在学校读书学习时,学习就是第一位的。也许学习并不是你最感兴趣的事,但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当你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后,你对学习的兴趣也可以慢慢建立起来。

热情从探索开始

里歇特是法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小时候的他是一个贪玩的孩子。在家时,他坐立不安、无精打采,心思不在读书识字上;一旦出去,就欢天喜地、格外精神,从东跑到西,捉蜻蜓、捕小鸟,忙得不亦乐乎。

一次,父亲陪着小里歇特一起玩耍。父子俩捉迷藏、玩游戏,累出一身汗。然后,他们俩躺在草坪上休息。阳光照在他们身上,舒服极了;清风拂在他们面上,惬意极了。

这时,有两只虫子悄悄爬了过来,经过小里歇特身边时,他伸手捉了起来,放在眼前翻来覆去地观察。突然,他发现了一个现象,便大声问父亲:“爸爸,这两只虫子都有六条腿。是不是所有虫子都有六条腿呢?”

为了启发孩子,父亲没有马上告诉答案,而是用鼓励的语气说:“是不是所有的虫子都有六条腿,我说的不算,而是要靠事实来说话。要不,我们去寻找虫子,一一辨看,不就全知道了吗?”

小里歇特同意了。不一会儿,他就捕到一只蝴蝶,翻过身一看,是六条腿。他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亲。父亲说:“让我们再抓几条不同种类的虫子看看。”

没过多久,小里歇特又捉来几只不同类型的虫子,全是六条腿。父亲说:“通过我们的验证,现在可以下结论了,所有虫子都是六条腿。”

“爸爸,为什么有的动物四条腿,有的动物两条腿,而虫子却是六条腿呢?它们这么小,用得了这么多腿吗?”小里歇特好奇地问。

“问得好。”父亲高兴地说。接着,父亲向小里歇特讲了许许多多关于昆虫的知识,还解答了小里歇特提出的许多问题。

“爸爸,你真了不起!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呢?”小里歇特由衷地敬佩父亲。

“爸爸并不是一生来就知懂得许多知识,而是从小开始读书,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儿子,你愿意读书学习,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吗?”

“我愿意。”小里歇特使劲地点了点头。

“好。要想积累知识,就要少贪玩、多读书。不然的话,错过了读书的机会,就会成为一个文盲,什么也不知道。你明白爸爸的意思吗?”父亲进一步启发说。

“爸爸,我知道。”

从此,小里歇特一有空就抱着书本读书学习,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有的问题连父亲都答不上来。为了解决许许多多的疑团,在父亲的进一步启发下,小里歇特选择了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终生追求,经过努力,终于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智慧小课堂:

大多数孩子都是天生的自然观察者,他们天生都是喜欢接触自然、回归自然的。几乎没有孩子不喜欢自然界的景物和海底世界的奇观,这是我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驱使的。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了解,会提高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所以,有空儿的话,不妨到大自然中去,在哪里,你会发现许多感兴趣的现象和事物。

迷恋试验

瑞典化学家舍勒只上过小学,从15岁起在一家药房里当学徒。用舍勒自己的话来说,他的许多化学知识和技能,都是那时“偷着学会的”呢!有一天晚上,舍勒在钻研孔克尔的名著《实验室指南》时,对书中的一段论述产生了疑问。他多么想去药店老板的实验室验证一下啊!可是,刻薄的老板有规定,未经特殊许可,任何人不得进入他的私人实验室。

夜深了,窗外寂静极了,只有秋虫偶尔发出唧唧的叫声。舍勒实在憋不住了,就点上蜡烛,偷偷溜进了实验室。他正聚精会神地操作着,突然,耳边响起一个严厉的声音:“谁在这儿?”他吓了一跳,猛抬头,只见旁边站着自己的同事格伦贝格。顿时,他心中象一块石头落地似的,变得轻松起来。因为,格伦贝格是他最要好的朋友啊!

“这么晚了,你来实验室干什么?”格伦贝格不解地问。

“我实在睡不着呀。”舍勒指着桌上的《实验室指南》和实验装置,感慨地说:“你看,孔克尔的书上说,盐精和黑苦土不能混合。我想验证一下,看书上写的对不对。”

“噢,原来如此。”格伦贝格关切地说,“不过,你可要注意身体呀,别熬得太晚啦!”

“放心吧,我一定注意。另外,希望你替我保密,千万别让老板知道了。”舍勒低声央求说。

格伦贝格默默地点了点头。

经过实验,舍勒证明了孔克尔的书上是把石墨和软锰矿混为一谈了。后来,他还用软锰矿制出了氯气。

舍勒就是这样,一有疑问就背着老板,偷偷地去实验室验证。天长日久,这位小药剂师终于跻身于著名化学家的行列。

智慧小课堂:

如果没有强烈的兴趣,如果没有刻苦的钻研精神,舍勒要取得以后的辉煌成就,是的可想象的。一个人一旦沉湎于某一件事物,一定是强烈的兴趣使然。强迫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应付也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只有发自内心的爱好和好奇心,教授能唤发出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动力和意志。

探索科学的孩子

拉姆齐从小就表现出对科学的兴趣。当母亲带着他去罗浮宫参观展览,小拉姆齐对里面的艺术收藏品一点兴趣也没有,就连举名闻名的《蒙娜丽莎》画都不屑一顾,一个劲儿催母亲快些走。而当他进入各种科技博物馆里参观时,却对各种展品流连忘返。

那时,他大概只有4岁左右。透过玻璃窗,他的眼神紧紧盯着里摆放的轮船、火车头、蒸汽机、军舰……,一心想弄清楚这些机械的妙用。他看不懂旁边的文字介绍,只好一个劲儿问母亲。“妈妈,轮船在水里是怎么跑起来的呀?”“妈妈,火车头怎么那么大的劲儿,能拉走那么长的车厢?”“妈妈,蒸汽机是怎么带动机器的?”“妈妈,军舰为什么与轮船不一样啊?”“妈妈……”一连串的问题,问得妈妈无从回答。有时还没来不及回答,儿子又蹦到别的地方去了,产生了新的疑问。

母亲知道儿子对科学感兴趣,每个星期都要带着他去一次科技博物馆;每次参观,他都意犹未尽,直到闭馆了还恋恋不舍不愿离去。为了满足儿子对科学的好奇心,父亲给小拉姆齐准备了一间小小工作室,里面配有各类工具。在这里,他随时拿起榔头、锉子,依照自己参观各种机械时产生的想法来制造一些模型,要么根据自己的想象来创作一些稀奇的玩意儿,整天忙个不停。

他的一位小伙伴拥有一辆雪橇车,小拉姆齐也想拥有,却苦于钱不够。想了很久,他把自己的自行车搬到自己的工作室,亲手改装了一辆能地雪地上滑行的脚踏雪橇车。

正是父母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对科技的欲望,为他的爱好提供各种便条件,才使他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得以培育和发挥。这些正是他成才的重要基础。

智慧小课堂:

一个好奇心强烈的孩子,对于新奇事物总是主动去寻根问底,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聪明的家长,都会保护我们的这种好奇心,并给我们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认知环境,让我们能从中获得新颖而神奇的感觉,使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向往。重要的是,我们的好奇心要不断扩展,要主动把好奇心变成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索。

对蚂蚁着迷的孩子

奥古斯特小时候就对各种各样的生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只有一出门,他就情不自禁地把目光投向那些有趣的生物。在他的房间里,不管是墙壁上,还是桌子、柜子上,到处都是他制作的生物标本;还有许多有关生物的书籍,时常是一边看书,一边抬头看标本,然后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

随着生物知识的日积月累,小奥古斯特对生物的爱好达到了如痴如迷的程度。无论干什么事,只有发现了一种在他看来很有趣的生物,他就会放下手上的事,全心身地观察起来。

为了满足小奥古斯特对生物知识的渴求,父亲经常带他去爬山,去野外露宿,以便接触到更多的生物。小奥古斯特从中看到了许多稀奇古怪的小动物、小昆虫,掌握了许多有趣的生物现象。

一天,父亲带他去爬山。走着走着,小奥古斯特突然站立不动了,他慢慢蹲一身子,眼睛紧盯着一个地方。原来,他发现了一群大蚂蚁,正在草丛下面搬家。这是一种大个蚂蚁,身子大,腿也长,浑身黑油油的,在平坦地方根本见不到。父亲一见,微微一笑,知道儿子又对蚂蚁着了迷,如果这时打搅儿子,儿子会生气的。于是,父亲就在旁边找到一块大石头,坐在上面休息,耐心等待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父亲站了起来,发现小奥古斯特不见了。他大声喊了几遍,没有任何反应。这时,他才意识到情况危机。要知道,这里多危险呀,要是走迷了路,要是遇上凶猛的动物……父亲的汗冒了出来,又大声喊了几遍,除了山谷的回音,仍然没有任何回应。

找了一阵后,父亲冷静了下来,开始分析思考。他想:小奥古斯特明明是在观察蚂蚁搬家,他断然不会去别的地方,是不是他跟着蚂蚊一起走了?这样一想他又回到最初发现蚂蚁的地方,顺着蚂蚊行走的方向,一直向前寻找。果然,他找到了儿子。原来,儿子跟着搬家的蚂蚁来到了蚂蚁的新窝旁,正仔细研究蚂蚊窝的内部构造呢。他是那样全神贯注,对父亲的喊叫声一点也没有听到。

看到儿子着迷的样子,父亲没有责怪他,也没有打搅他。而是蹲在一旁,陪儿子一起观看。这时,儿子突然发现了父亲,高兴极了,对父亲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他观察到的蚂蚁窝的结构和其他有关蚂蚁生活规律的知识。父亲一边点头,一边赞扬儿子真是一个有探索精神的孩子。

正是对生物的热爱和为之痴迷的精神,加上父亲的理解和支持,才促成了一个杰出生物学家的诞生。

智慧小课堂:

一个孩子对知识处于痴迷状态,这是十分难得的。如果没有这份痴迷心,就很难激发强烈的学习爱好和钻研精神。保护这种痴迷心,一棵天才的幼芽才会发芽成长。这种痴迷心,实际上就是对未知事物的强烈好奇和兴趣。如果我们还没有这样的一颗痴迷心,就要培养和学习;如果有,那将是我们成才的最初状态,是值得庆幸的。

朱德庸的天赋

有一个男孩是差等生,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排到末位。但他非常希望能向那些成绩好的同学看齐,虽然一度非常刻苦,成绩还是上不去。因此,他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打击,神情非常沮丧。

一天,这个男孩问父亲:“我是不是很笨。”父亲说:“当然不是。”“那为什么无论我如何努力也赶不上其他同学?”父亲无语,只是慈爱地摸摸他的头。父亲心里清楚,儿子一点也不笨,只是天生对文字类的东西很迟钝。

男孩儿开始变得越来越自闭,平常总爱待在自己的小屋内,不与外界发生联系。有一天,父亲发现他的床头辅满一张张图画,很是好奇,翻开看看,顿时哭笑不得。原来,儿子把在学校所受的委屈和打击全都发泄在画纸上,画里有他的老师被西瓜皮滑倒,同学被马蜂狂追……看着看着,父亲突然眼前一亮,然后把散乱在床头的画一张张叠好,用夹子夹整齐。

男孩的成绩依然很差,父母经常被老师叫去训斥。但是,你要从来没有训斥过儿子,任由他躲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自在地画画,由于担心独子孤独,还特地买了一只宠物猫送给他。时间长了,男孩反而觉得奇怪,问父亲:“是不是你也对我彻底失去了信心,决定不管不问?”父亲沉默良久,说:“周末我带你到动物园玩玩吧。”

那天,动物园里人来人往,很多人都围在一只威猛的老虎面前欣赏。父亲也带着儿子走了过去。这期间,父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回来后,男孩儿心情大好,从此专心致志地把漫画当做一生的追求。25岁那年,他成为漫画界炙手可热的人物《双响炮》、《涩女郎》等作品红遍东南亚。他就是朱德庸。

智慧小课堂:

人和动物一样,都有各自不同的天赋。老虎强壮,善于奔跑,猫则温顺、灵敏,猫虽然不能像老虎那样威风和霸气,但也具备老虎不具备的天赋与本领,它能上树、能抓老鼠,人们都希望成为老虎,而这其中有很多是猫,久而久之,变成了一批烂老虎。小时候的朱德庸,天生对文字迟钝,却对图形却非常敏感。顺着个性发展,结果他成了一个优秀的画家。所以,我们这记住这个道理:与其做一只烂老虎,不如成为一只优秀猫。

潜能是开发出来的

正如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一样,同样是电影表演艺术的父亲陈强,也希望儿子小时候就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然而,令他失望的是,这个儿子读书不行,作业本上布满了红叉,成绩单上也常挂红灯。对此,陈强真有“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但这并不表明小佩斯很笨。相反,他的小聪明是人所共知的。小时候,佩斯特别爱思考问题,常向父亲问“为什么”。陈强虽然认真应对,可还是经常被儿子“难”住。

比如,佩斯问:“树上的果子熟了为什么会掉下来?”

陈强答:“因为有地心吸引。”

陈佩斯问:“那么,为什么天上的星星没有掉下来?”

陈强答:“因为星星太遥远了。”

陈佩斯又问:“太遥远是多远?”

陈强被问毛了,狠狠地骂道:“傻小子,你问我,我问谁去?你的心思不在功课上,瞎操这个无谓的心干嘛?我问你,你为啥不好好学习?”

没想到,陈佩斯回答说:“爸,我只是没把书念好,其实,我学习挺用功的。”

陈强问:“那你都学些啥了?”

陈佩斯不慌不忙,将戏中自己喜爱的台词连同表演动作一齐搬了出来。《龙须沟》中有程疯子指责打过他的二流子时的一段动作和台词,陈佩斯模仿着说:“把你的手伸出来……哦,原来你的手也是人手啊?”学得唯妙唯肖。演毕,陈佩斯问爸爸:“爸,这难道不是学习吗?”

陈强觉得:自己的遗传,加上家里平时的潜移默化在儿子身上起作用了,看来这小子是非想学戏不可了。不过,他虽然在学戏上有天赋,但功课老跟不上也不行啊,那就引导他往学艺的道上走吧。

于是,陈强对佩斯“激将”说:“爸不反对你学戏,但文化基础你必须跟上去。看来你这孩子太笨,读不好书。”

陈佩斯不服:“谁说我笨?”

陈强说:“我说的。你要是不笨,能让成绩单上红灯挡道吗?”

父亲的话,终于激发了陈佩斯的读书积极性,促使他加紧了文化学习。

1973年,陈佩斯进了八一电影制片厂京剧团,陈强语重心长地说:“你小时候学戏,模仿这个,模仿那个,只是好玩,不算什么。现在不同了,是工作。以前你的观众是你爸你妈,今后呢,观众就是成千上万。你必须以狮子搏兔的灵巧劲,全力以赴,才对得起观众。”

陈佩斯疑惑地说:“爸,狮子是百兽之王,老虎都怕它三分,小小的兔子,有什么了不起的?”

陈强说:“你错了。兔子虽小,力量不可小视。一来它非常灵活;二来它由小见大。你今后即使演龙套,也要有狮子搏兔全力以赴的劲头,不能掉以轻心,才能把戏演活演好。导演说戏,只是引导一下;关键要靠自己去演,要把自己化进去,这可不是儿戏啊。”

父亲的话,不断激励着陈佩斯用心和进步。应该说,没有父亲陈强的主动引导,陈佩斯就不会有以后的成功。

智慧小课堂:

根据教育心理学家的建议,对不同智商的孩子,兴趣培养也应不同。比如,对智商较高的孩子,则适当增加其学习的难度与强度,经常肯定与鼓励他们取得的进步,激发他们向更高台阶迈进的浓厚兴趣。对智商一般的孩子,不宜提出过高的要求,应随时注意并尽力帮助其克服畏难情绪,增强自信心,养成迎难而上的习惯。对智商低的儿童,要提出符合实际的要求,利用其好强心理,发掘孩子对某一学科的“兴奋点”,并以此作为突破口,使其学习成绩接近或超过智商较高的同学,从而克服自卑心理,培养其学习兴趣。

别让孩子太偏科

罗素小时候的数学、物理和化学学得特别棒,每次考试都能在班里拿第一,渐渐地,就感觉自己了不起了,小尾巴也翘起来了,不再专心听课,作业也不认真做了。有几次,他的作业甚至打了红叉叉,他也不以为然,认为那只是偶尔的疏忽,第一名永远是属于自己的。

罗素的父亲把这一切都看到眼里,他知道到了该提醒一下儿子的时候。不过,他没有直接批评儿子,那样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要让孩子心服口服,就得对症下药。

一天,父亲把小罗素叫到自己的书房里,小罗素显得非常高兴。因为父亲的书房里放着很多书,很令人羡慕,但父亲平时很少让他进去。对于他来说,父亲的书房是个神秘而充满诱惑的地方。

在书房里,父亲表情庄重,冷冷地递给他几张纸,说:“我今天叫你来,是想让你写一篇作文,谈谈你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看法。”

小罗素一听傻了眼,他抬眼看看父亲,父亲的态度不容置疑,这使他不敢说什么。他想,如果父亲让我做数学、物理和化学题,那肯定不在话下;可文学课,则是自己平时最讨厌的,特别是自己的作文,被老师批得一无是处,致使自己一上文学课就头痛。今天怎么这么倒霉,父亲哪壶不热提哪壶,这不是让我出洋相吗?

小罗素拿起纸和笔,如坐针毡,不知该如何下笔。

就在这时,父亲拿来了一块三棱镜,对着窗外射进来的阳光放好,然后在镜子后面放一盆水。透过三棱镜,太阳光被分成了五彩斑斓的七色光,在盆的上面,出现了一道彩虹。

父亲问:“你看这道彩虹美吗?”

“美。”小罗素说。

“你知道这些颜色吗?”父亲进一步问。

“是赤、橙、黄、绿、青、蓝、紫吧。”

“这七种颜色合在一起会成什么颜色呢?”父亲又问。

“白色啊。”

“也就是说,白色里包含着那七种颜色是吗?”

小罗素点点头。

“你看,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以后变成美丽的七色光,构成了一道彩虹,而白色却不行。读书也一样,如果只学好其中几门功课,不能算成功;只有获得了多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成为大学问家啊。”父亲启发道。

小罗素张大嘴巴,明白父亲的用意了。

“还有,偏科本身就不对,但如果再加上骄傲,那就是错上加错,这样的学习态度,将来能够干什么呢?”父亲接着说道。

小罗素惭愧地低下了头。

小罗素记住了父亲的教诲,尽量多阅读各类书籍,最终成为大哲学家和数学家;虽然他从来没有写过文学作品,但他的哲学著作里的优美文字,还是赢得了文学界的青睐。

智慧小课堂:

在某一领域要想有所突破,不仅要掌握该领域的知识,也要掌握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因为每一类知识都是一个整体。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培养广泛的兴趣,接触多方面的事物,从而获得“博的知识”。在广搏知识的基础上,再集中精力钻研其中的一类,才能有所成就。成就就像金字塔尖,掌握的知识就像塔座。没有牢固的塔座做基础,塔尖也耸立不起来。

在实践中接受锻炼

盛田昭夫的父亲盛田久左卫是一位非常精明的企业家,经营酿酒业。父亲希望把儿子培养成一位实业家,很早就刻意对儿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父亲为人保守,处事小心谨慎、循规蹈矩。而盛田昭夫又是一个思想活跃的人,所以,父子两人难免会发生碰撞。父亲为作出一个决定往往要花很长时间,总是提心吊胆的。这时,盛田昭夫看到父亲为不成问题的小事担心,便主动讲出自己的主张,有时还发生争执。尽管晚辈与长辈争吵是不适合盛田家族的传统,但父亲还是认为,争论有利于儿子掌握成人所必备的正确思维方式,学会有条理地同人交谈,表达自己的看法。因此,他对儿子的无理行为并不介意,甚至鼓励他。

10岁时,父亲带着他到公司办公室和酒厂,让儿子看看自己是如何经营企业的。在冗长泛味的董事会议上,父亲也让儿子坐在自己身边,看自己是如何支持会议,如何讲话,如何与人商讨和处理问题的。有时,公司干部到盛田家汇报工作,父亲也有意把儿子叫过来,亲聆整个过程。在这样身临其境的熏染下,盛田昭夫从小就对企业经营发生了兴趣。

父亲不光身教,还注意言传。父亲一有机会就给儿子灌输一种观念,即:你是盛田家族的长子,是当然的继承人,必将成为一厂之主,所以,必须学会经营企业。父亲经常告诉盛田昭夫:“你天生就是经理,这一点你必须记住。”“不过,如果你以为自己是当然的经理就可以任意对手下人发威风,那就大错特错了。你应该知道,自己要做哪些事、要求别人做哪些事,这都是要负责的。”

上中学后,盛田昭夫的假日被父亲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俨然他就是公司一员。遇到开会,父亲就带着他出席会议,并且自始至终地坚持下去,不得早退。父亲听汇报时,也要他在一边旁听。父亲经常带着儿子进厂巡视。冬日,还要检查酿酒的质量和勾况状况,也就是“品酒”。盛田昭夫学父亲的样子,把少量酒含在嘴里品尝,却并不下咽,而是一口吐掉。由于这个习惯,他从成年后到去世时一直不喜欢任何含酒精的饮料。

中学毕业后,盛田昭夫打算报考理科,而不是父亲希望的经济学。但父亲对儿子的选择没有表示反对。他认为,不管儿子学什么科,最终都会回来继承家业;既然儿子喜欢理科,就当是他的一种喜好罢了。父亲哪里想到,儿子的爱好最终使他放弃了祖传的酿酒业,而创办了专门生产电子产品的索尼公司,并把公司办成了驰名世界的大企业。不过,父亲给他传授的经营理念和实践经验,仍然对他发挥了重要作用。

智慧小课堂:

我们不要只是对想干的事物感兴趣,也要努力去培养对应该干的事情感兴趣;应该把握自己的兴趣,而不是让兴趣控制我们。实际上,做有兴趣的事,比强迫自己去做连家长自己都不感兴趣的事更容易得多,效果也好得多。

科学的种子

小时候的休伯尔,是一个爱好广泛的孩子。他在三四岁时喜欢弹钢琴;很快,受姐姐的影响,他又热衷于数学;然而,当他背起书包不久,他又对摄影和化学课产生了很大兴趣。对于孩子不确定的爱好,父母并没有在意,他们认为这是正常的;作为孩子,应让他们自由发展,而不应该强制他们干什么。

小休伯尔的父亲是一位化学工程师,家里的地下实验室里放着许多实验用的烧杯、烧瓶和化学药品。父亲经常在这里做化学试验。小休伯尔在个人兴趣上的最后定形,就是因为受到父亲的影响。

小休伯尔跟着父亲来到地下实验室,看到父亲将几种无色的液体倒在一起后,液体就像魔术一样变成了其他颜色;还有,父亲在凉水里加进一种白色的固体粉末,凉水立即冒起了热气,开始沸腾起来……这一切真是太奇妙了!可把小休伯尔高兴坏了。从此,他的注意力和兴趣全部转移到化学上来。他前后跟着父亲,没完没了地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请父亲解答;只要父亲一做试验,他便做忠诚的观众,目睹实验的全过程,每一个细节都不拉下。对于儿子的提问,他的父亲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予解答;只要儿子愿意看实验,他决不阻拦,甚至主动叫儿子到实验室。这些,无意间培养了小休伯尔对于科学、特别是化学的兴趣,对儿子日后取得的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0岁那年,父亲送给小休伯尔一件特殊的礼物,即一套可以做一些小实验的化学装置。小休伯尔可以亲手做化学实验了,还有比这更令他高兴的事吗?要知道,他从来没想到会收到父亲这样的礼物啊。他根据父亲的指导,用这套装置制造了氢气,制成一个大氢气球,这个氢气球竟飞行了100多公里,轰动了远乡近邻。为此,他颇为得意。他还根据从父亲那里学到的实验知识,把几种药品混合在一起,合成或还原各种化学物质。一旦来了客人,他都不忘记向客人表演一番。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又喜欢上了物理、数学和拉丁文等课目,还喜欢上体育运动、组装收音机、摄影等,但他对于化学实验的爱好始终没有放弃。

智慧小课堂:

从喜欢到体验,是我们产生某种兴趣和爱好的必由之路。喜欢是感觉,是我们好奇心的体现;而亲自体验,则是为了检验这个爱好,它可以加深我们的兴趣,最终定形,也可以打击我们的兴趣,使孩子的兴趣转移。要培养对科学的兴趣,我们就要从小努力接触科学实验外,亲手实验,并从中产生乐趣。这样,我们对科学的兴趣就会慢慢形成。

勿图虚荣

因为家境贫穷,富兰克林11岁时就辍学了。但他热爱读书的热情一点也没有减少,父亲书架上的那几本书,他不知翻过多少遍了。看到儿子如此爱读书,父亲把他送到一家印刷所当印刷工,因为那里经常装订各种各样的书籍。每到夜深人静,他就不顾一天的劳累,躲在阁楼里,兴致勃勃地阅读刚刚装订出来的新书。有时候,为了读完一本好书,他要通宵达旦地读,因为次日一早就得归还印刷所。有时,印刷所的书籍不能满足他的阅读需要,他又去附近的书店,恳求店员在晚上借书给他阅读,第二天一早再还给书店。

就这样,富兰克林读的书越来越多,知识越来越丰富。13岁时,他写了两首叙事诗。其中一首描写了一个船长和两个女儿在海上遇难的悲剧故事;另一首叙述了一个绰号叫黑胡子的海盗的故事。两首诗本来是他的习作,但他的哥哥看后觉得不错,建议印出来出售。没想到,出版后售销一空,引起了轰动。富兰克林非常高兴,心中产生了当一名诗人的念头。

这时,只有父亲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认为,这样的虚名,对儿子的成长不好,按着他的想法发展下去,说不定毁了他的一生。因为在当时,诗人是一个贫寒的职业,10个诗人就有9个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更何况,同散文相比,诗歌没有多大用途。于是,他把儿子叫到身边,首先指出诗歌里的错别字和语法错误,告诉儿子:“你还这么年轻,是打基础的时候。人需要扎扎实实的学习,而不是一时的浮名和虚荣。”接着,又语重心长地告诉儿子:“同写散文时比,写诗的前途并不是很好。与其把精力花在诗歌上,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地写文章。这样,将来才不至于因为写诗而过着贫寒的生活。”

父亲的话,像一盆凉水浇在富兰克林头上。待他冷静下来一想,认为父亲的批评虽然严厉,但每一句都是忠告。他虚心地接近了父亲的指点,把写诗的心收敛了一下,开始认真地写起了文章。他选了一遍名著,熟读一部分,然后把要点写在纸上,再读、再写第二部分……过了一段时间,当他对第一部分的内容记忆模糊时,就参照自己写的要点,尽量还原第一部分内容。有时,他把一篇文章改写成诗歌,过了一些时间,又把它还原成散文。这样反复练习,他不仅掌握了大量词汇,还丰富了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智慧小课堂:

原则上,对于我们的兴趣爱好,家长不应压制、不强求。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求知欲。但是,家长也不能袖手旁观,对我们的一些不利于全面发展的“偏科”现象,也应及时纠正,让我们懂得分析利弊得失,有一个正确的选择。因为我们毕竟是孩子,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全面,经验也达不到。如果这时家长不管不问,很有可能让我们误入歧途。

多塞的父教故事

多塞的父亲是一位医生,创办有自己的医院,在当地很有名声。自然,他希望儿子多塞也学医,将来好接自己的班。因此,他期待着多塞中学毕业后报考医学院校。

为了培养多塞对医学的兴趣,父亲经常有意无意地给孩子灌输做医生的好处,例如:高收入、职业稳定、地位很高、受人尊敬……

然而,令父亲失望的是,尽管他煞费苦心,多塞就是对医学不感兴趣,甚至有点反感。这是因为,多塞生性倔强,不愿接受别人对自己人生之路的安排,他希望自己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对于父亲的教导,他虽然不敢顶撞,但还是明白无误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了出来。

父亲并没有死心,他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多塞对医学的兴趣。一次,一群医学院的毕业生来医院实习,父亲有意把儿子叫过来,让他和实习生一起观摩手术。多塞极不情愿地穿上了白大褂、戴上口罩,远远地站在手术台一边。当医生用手术刀剖开病人的腹部时,那鲜红的内脏展示在众人面前。面对这血淋淋的场面,多塞吓得晕了过去。

多塞的表现令实习生窃笑不已。“就这胆量,还想学医?”“他若能成为医生,这医生也就太好当了。”“院长家里怎么生出这样一个儿子?丢人!”父亲得知消息后,大为光火。他把多塞叫到自己的办公室,狠狠地给了他一个耳光。

有人建议放弃对多塞的期望,可多塞的父亲想:这是关系到自己的医院后继有人的大事啊!他怎么也想不通,儿子不痴不傻,为什么不把心思放在医学上呢?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培养的,怎样才能把他的兴趣转到这上面来呢?

这时,父亲突然想到一件事:多塞多次向他透露想出去旅游的愿望。既然他对旅游感兴趣,不如满足他,然后再开导他。也许,这对他会产生一些效果。于是,他叫来自己的医生埃迪,吩咐埃迪带着多塞去旅游,并乘机开导他。

听说父亲准许自己去长途旅游,多塞高兴极了。他和埃迪去了许多地方,玩得很尽兴,很快乐,心情也舒畅起来。一路上,埃迪一边陪多塞玩耍,一边讲解医学知识,并帮助一些游客看病。这期间,多塞因为劳累,还生了一次病,是埃迪给他进行了诊断,开了药方,并认真护理,才使他迅速恢复健康。埃迪的所作所为,对多塞的触动很大,慢慢地,他改变了对医学的态度,对治病救人产生了很大兴趣。最终,他接受了父亲的安排,在医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智慧小课堂:

我们是否喜欢做一件事,归根到底还是兴趣的问题。有位名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对某件事抱着浓厚兴趣的人,必然尽心尽力去做。那些取得成就的人,无不是对从事的工作抱着浓厚兴趣的人。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一靠父母的激发和引导,二靠我们的养成和发展。想想看,你对什么感兴趣?你的兴趣是否有益呢?

游戏的作用

安徒生出生在欧登赛城的贫民窟。父亲是一名鞋匠,但受过良好的教育,喜欢文学。母亲是一名洗衣妇,虽然没受过教育并且迷信,却引导安徒生进入了民间传说的世界。

安徒生住的小城镇有不少贵族地主。他们怕降低了自己的身份,不让自己的孩子和安徒生这样的穷孩子一起玩。这些富家子弟有时还欺负安徒生,瞧不起安徒生。父亲疼爱自己的儿子,他对安徒生说:“不怕,孩子,有爸爸在,他们不和你玩,爸爸陪你玩。”

安徒生经常在外面受到欺侮,可是一回到家,他就把那些欺侮都忘了。为了不让孩子寂寞,爸爸常给安徒生讲《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有时为了调剂一下生活,爸爸特地给孩子念一段丹麦著名喜剧作家荷尔宝的剧本。在他们的书架上,还有一套丹麦文的莎士比亚戏剧集。爸爸也常常把这本集子抽出来朗诵几段。这些剧本里的故事更接近现实生活,内容丰富多彩。

父亲深知穷苦的人家不能给儿子提供什么玩具,看着小安徒生天真渴求的眼睛,他常常感到很内疚。有一天,他在做活时剩下了一块木头,顿时想到可以给孩子做些小玩意儿。他找来工具,又刨又砍又削,然后尽力地精雕细凿一番,几个有趣的木偶就这样“问世”了!小安徒生看见了,激动得手舞足蹈。父亲对他说:“你看,他们都光着屁股呢。你去跟妈妈要点零碎布片来,咱们给他们缝制几件衣服好不好?”

小安徒生听了,拍手叫道:“好啊!我这就去!”他兴冲冲地跑到妈妈那儿去,在妈妈的帮助下,他笨手笨脚地给小木偶们各自缝了一套衣服,并且细心地替他们穿好。父亲又对他说:“你看看,他们像不像几个演员?咱们玩‘演戏’的游戏吧?”安徒生找来一张桌子当做舞台,找来妈妈的头巾当幕布,还找来一本名叫《荷尔堡》的戏剧故事书做剧本,就这样,父子两人兴高采烈地演起戏来。他们头碰头地背台词,争执着该用什么样的表情和动作,简直把自己当作了专业演员一样。爸爸滑稽的动作把小安徒生逗笑得东倒西歪,根本演不下去了!妈妈这时也情不自禁放下手里的活,来当他们的观众。

从此以后,安徒生就迷上了故事,迷上了演戏。那些虚构的人物和情节对他来说,就像挪威古老神秘的森林一样吸引着他。为了演好戏,为了了解更多的故事,他疯狂地喜爱看书。这对他以后的童话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扩大孩子的精神世界,爸爸妈妈经常领着安徒生到街上观察那些生意人、手艺人、店员、乞丐、贵族地主等各阶层的人,要求孩子研究这些人的生活习惯、快乐和悲哀。安徒生敏锐地看到,有的人装腔作势、挥金如土,有的人辛勤劳动,却得不到温饱。

安徒生11岁时,父亲去逝了。经母亲再三恳求,安徒生进了一家学校。可校长压根儿就瞧不起这个穷孩子,安徒生气得再不想进这所学校了。

安徒生气愤地对母亲说:“我要到哥本哈根去学本事。”

母亲很支持,说:“去吧,孩子,出去也许能碰上好运气。”

在哥本哈根,安徒生几经坎坷,最终走上了创作道路。

智慧小课堂:

玩游戏是一种主动学习的态度,可以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启发我们的兴趣爱好、从中发现问题、培养主动性。许多有特长的孩子,就是在课余时间玩自己想玩的东西,从而有了小发明、小创造的。因此,为了学习兴趣,我们必须拥有充足的玩的时间,而不应人为的剥夺这个时间。

小小实验室

伍德沃德小时候就对科学实验有一种强烈的兴趣。那时,他的邻居有间很大的实验室,被邻居的孩子麦克吹嘘为这一带最好的实验室。有一次,麦克带着小伍德沃德去参观了一回,那些花花绿绿、奇形怪状的瓶瓶罐罐一下吸引了他,使他产生了深深的羡慕和向往。他想:我要是有这么一间实验室该多好呀,那样就可在里面做各种化学实验了。

回来后,他央求父亲:“爸爸,我也想有麦克家那样的瓶子,用瓶子做实验。可以吗?”

“化学试验?不,那很危险,你不可以做。”父亲没同意。

“爸爸,我想做嘛。我除了要那些东西做实验,别的什么都不要,不要玩具,也不要零食吃,这也不行吗?”小伍德沃德撒着娇说。

可父亲认为他太小,坚持不给他买这些东西。

倔强的小伍德沃德想:爸爸不同意,那我就自己去找瓶子。

小伍德沃德把家里闲置的地下室清理了一遍,把杂物堆在一边,腾出一个小空间。然后又找来各种各样的瓶子和杯子,洗干净后装上各种颜色的墨水,并向麦克要了一些化学试剂。就这样,一个小小实验室就建成了。没事的时候,他就走进自己的实验室,摆弄着那些东西,非常入迷,俨然是个小小化学家。

这天是小伍德沃德的生日,家里准备为他举办热闹的生日宴会。当一切准备停当,却发现小寿星不见了。于是大家分头寻找,楼上楼下,左邻右舍都找了遍,也没有发现他的影子。这时,心细的妈妈想到了地下室,大家才在地下室的杂物后面找到了他。这时的小伍德沃德,样子可难看了,手和脸上糊满了各种墨水,脸也也脏兮兮的,却忙不迭地实验着什么,一点也顾不得理会他人。看到这个样子,大家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只有父亲没笑。他看到这个情景,若有所思,什么也没有说。他想了儿子曾央求他买化学装置的事。当时,他以为孩子是一时脑热,觉得什么好玩,就想要;一旦过去了,就什么事也没有了。没想到儿子还挺认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了。他为儿子而感动,甚至感到很欣慰。

他蹲下身子问:“你真的很希望做化学实验吗?”

“爸爸,我想做。可这些东西做的效果一点也不好。”小伍德沃德伤心地说。

“没关系。从今以后,爸爸来帮你。”

父亲说到做到,立即把地下室彻底清理了一遍,让空间变得更大一些;他还从商店买到正规的试验器具和一些没有多大危险性的化学品,供儿子做实验用。在这里,小伍德沃德正式开始了他科学探索的历程。

智慧小课堂:

我们不仅要勇于实验,也要征求父母自己的支持。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心愿。同时,我们要告诉父母,当我们对一件有意义的事满面怀热情时,给予积极的精神鼓励和行动上的支持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父母不仅要学会启发孩子的求知欲,更要保护和支持我们探求世界的积极性,一个有出息的孩子,正是在父母的全面呵护下成长的起来的。

同类推荐
  • 成功方略

    成功方略

    能够接纳自己,才能真正喜欢别人,并相信自己能够得到成功与快乐;也惟有接纳自己,才能产生动机、设定目标、并积极地思考。相信自己“应该得到”成功、快乐,这些东西才会属于你。自我评价恶劣的人,往往只看到积极思想、设定目标在对别人产生重大的作用,却看不到它们对自己的作用。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以为人生最大的悲剧是临死之前才发现自己的土地上有油井或金矿。
  • 哈佛社交礼仪课

    哈佛社交礼仪课

    如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想要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除了拥有出色的专业能力外,还需要拥有良好的专业形象与卓越的商务礼仪。礼仪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中国更是讲究以礼立身。因此充实的礼仪知识、良好的个人形象,对人们来说越来越要。本书以摒弃商务礼仪限制繁多、枯燥死板、难以记忆、难以实践的写法,采用距离现实商务实践最接近的真是案例进行写作,力求使个人在学习理论通知,也能够在阅读中从他人的不恰当行为中体会到礼仪实践的窍门。
  • 没有挣扎就不叫生活

    没有挣扎就不叫生活

    一只蝴蝶挣扎着想从蛹里脱离出来,一个孩子出于好心帮蝴蝶剪开了蛹。没想到出壳后的蝴蝶由于身躯臃肿,翅膀干枯,不久就死了。其实挣扎的过程正是蝴蝶需要的成长过程,如果让它当时舒服了,未来它就没有力量去面对生命中更多的挑战。人生就和蝴蝶的一生一样,没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化茧成蝶,那你就得忍受在蛹里痛苦的挣扎过程,这样才能展翅高飞。在这个世界上,富有的人,都是跌倒过无数次的人;勇敢的人,是每次跌倒都能站起来的人;成功的人,是那些每次跌倒,不单能站起来,还能够坚持走下去的人。生活难免痛苦挣扎,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挣扎中慢慢长大。
  • 一眼就把人看透

    一眼就把人看透

    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任何一位成员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由于每个人的思维信抑,生活习惯,脾气秉性,生活阅历的不同,再加上其行为和心态还会受感情与理智的影响,所以,每个人所呈现出来的状态都是不一样的,言谈举止和表现方式各有不同。另外,现实生活当中还有些人故意将自己真实的一面遮掩起来,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人雾里看花,分不表东南西北。这就使人与人的交往和沟通变得不再简单而轻松,也给我们看人识人带来了不小困难。
  • 男人对自己狠一点,离成功近一点

    男人对自己狠一点,离成功近一点

    人生是洒满珍宝的荒原,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在通往目的地的路上。一路上有朋友,也有对手,更多时候,陪伴我们左右的只有自己的影子。当等不到黎明的时候,我们只能为自己充电;当冷雨来袭的时候,我们只能为自己取暖;对自己狠一点,我们才会变成马力强大的发动机,自我充电,自我发热。只有内心有了光和热,即使在最阴霾的日子,也会获得温暖和力量。对自己狠一点,如同点燃一支 火把,点燃沸腾的热血;对自己狠一点,如同你在春天里播下一颗成功的种子,总能等到金灿灿的收获季节。你准备好“狠”字当头了吗?当我们无法改变世界时,那就改变我们自己。
热门推荐
  • 娇妻如火:老公,碗里来

    娇妻如火:老公,碗里来

    她是职场小虾米,却误惹真男神。他是极品男神,却唯独对她霸道粘人。“老婆,我想亲你!”“滚!”“老婆,我想抱你!”“滚!”“老婆,我想睡你!”“凌盛,大庭广众之下,你还要不要脸!”古月之前一直视凌盛为她的男神,可谁来告诉她,这个粘人的霸道总裁是什么鬼!!!
  • 疯行都市

    疯行都市

    这是一个疯子复仇的故事,一个疯子的都市之行,一个只有可爱的女儿才能让他平静下来的疯子。
  • 满清十六雨

    满清十六雨

    “您贵姓?”“那配得上什么贵姓?在下苏婉君”“婉君?你倒是和当年那个紫禁城里巾帼不让须眉端王府郡主同名”“我一个寡妇怎敢和郡主挂名”“其实不同往日了,现在可是建国了,人人平等”“是啊...建国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

    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

    贾铭卓身为一个贫穷的农村人,艰苦的环境铸造了这么一个坚强的人,在贾铭卓的人生中,大起大落已经成为习惯,可最终使他走向成功的是……
  • 末世之位面进化

    末世之位面进化

    天降灾祸,当末世的红光席卷全球,世界秩序重启,强者改天换地,戚子商再次睁眼时,却发现回到末世前一天,时光倒转我为至强。
  • 时光微凉有你微暖

    时光微凉有你微暖

    人的一生会遇到2920万人,两人相爱的几率只有0.000049,遇上一个喜欢的人不容易,我赌上青春与你同行,愿未来携手共进。时光微凉,笔墨言不尽爱意,有你很暖,温暖了整个岁月。
  • 学海之惑

    学海之惑

    多情最是闲惆怅,岁月掬来滋味爽。试将此情付清流,唯有河石知我心。别时闲情抛却久,醒来世间空一梦。栋梁之言羡煞眼,鲤跃从来有几人。功名利禄何去从,浅吟低唱最是真。自古美人拙夫抱,明珠从来只喜阴。醉酒一杯千秋梦,书生何必挥方遒。马革裹尸英雄事,执子之手笑如今。
  • 孙乙的日记

    孙乙的日记

    多年之后,翻出这本日记,其实我的人生还是很有趣的,你们说...不是吗?
  • 晏浪记

    晏浪记

    你方唱罢我登台,粉墨登场的总是胜利者。对于历史这位美眉,我们都是远方的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