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11200000072

第72章 秦桧遇风魔行者

第七十回 秦桧遇风魔行者

却说秦桧与王氏一行侍从,迳往灵隐寺。将近山门,寺中僧官已先有人报知,领着众僧,各执香出十里外迎接。秦桧与王氏随路观玩景致。怎见得好景,有诗为证:鹫岭郁岧峣,龙宫隐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发,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接竹引泉遥。

秦桧与王氏车马已到寺门,出轿从东廊而入,见壁上俱是名贤骚客留题。桧甚好文墨,其诗从一读过,看至后,有一新题云:缚虎何难纵虎难,无言终日倚阑干。

三人眼内衔冤泪,流入襟怀透胆寒。

秦桧看罢,茫然自失,慌问住持曰:“此诗何人所题?”住持曰:“近日本寺中新来一个风魔小行者写来,实未识其主意。”秦桧暗想:头一句是我夫人在东窗下写出,再无他人知道。今观此诗,甚是奇怪。乃谓住持曰:“尔可叫此行者来见。”住持禀曰:“此人风颠不常,言语鄙野,丞相若召来见,恐有冲触,则一寺僧行皆及罪矣。”桧曰:“既道风魔,吾岂深责之。速宜叫来。”住持不得已,迳进厨下,寻得行者,来到法堂前参见秦桧。桧问曰:“东廊下从末一题,是尔记写得来?或是自作?明言之,吾重赏汝。”行者曰:“这诗是尔做来,却是我写来。”桧与王氏听了,心下悚焉。又问曰:“既是尔写来,缘何将‘胆’字恁的放大写?”行者笑曰:“我‘胆’字大,又不如你胆更大,上不怕天,下不怕地。”夫人王氏见行者言语诐遁,谓桧曰:“此人张狂风势,丞相何必泥问之。”桧默然,惟点头而已。顷间,众僧请丞相行香。桧遂与王氏行到殿上,参拜诸佛。

但闻香风霭霭,钟鼓铿铮,行礼毕,复转到方丈。茶汤已罢,遂进上斋供。众僧拜跪阶前,请丞相、夫人人后堂受斋。桧已进于后堂,坐立不安,心下只犹豫行者言语,仍令人唤过行者。众僧俱进前禀曰:“适间风行者见太师于法堂,胡言乱语,不识忌讳,望太师宽恕,不必再召他。”桧曰:“只引得来,吾自有事问之。”众僧不敢再告,复来寻,见行者正在厨下,向灶烧火。住持责之曰:“才间秦太师敬来寺中,修设斋醮,见尔风颠乱语,要问汝之罪。今又着来唤汝,急前去伏谢,不得再有狂言。”行者惟呵呵含笑不已,手挟着火筒,迳走到太师面前跪倒。桧令何立以斋赏之。何立领命,将过两个大斋,赐与行者。行者接过手来,将两个馒头用手劈开,把里面馅都倾在地。桧怒责之曰:“吾之所赐,行者何得将馅都倾了?”行者曰:“我倾馅,赶不上尔倾馅。”桧曰:“坏却一个则可,何得两个都坏了?”行者曰:“我坏两个,更强似尔坏了三四个。”秦桧听了,愈加不悦。

夫人王氏问之曰:“尔风魔症侯,从长而得,或幼少沾受?”行者曰:“夫人问我如何?”王氏曰:“若是从长染此症侯,则可调理。吾令丞相请人为尔医治。”行者曰:“不瞒夫人说,小行者此症候,实长大因在东窗下伤凉得来。”王氏惊惧莫对。桧曰:“若果如是,吾即召人医汝。”行者曰,“我这病如今医不得了。”桧曰:“既非幼少沾疾,如何医不得?”行者曰:“今来无了药,家无了附子,如何解得此病?”夫人王氏曰:“丞相不须再三问此疯狂人,任从其去矣。”秦桧曰:“虽是颠魔言语,其实寓有讥讽深意。某心下如何不详问之?”桧疑贰莫决。又谓行者曰:“尔有法名否?”行者曰:“小人法名守一。”桧曰:“尔委的自能诗,或人教尔写得来?”行者曰:“我因疯得了胡言胡语,才能作出来。”桧曰:“既是尔能吟诗,指我为题,当面前做得一篇,即与披剃为僧,给与度牒。”行者合掌拜谢,将火筒于地上吹开,画出诗来:久闻大德至公勤,占夺朝中第一勋。

都总忠良扶圣主,堂宣功业庇生民。

行者写了四句,下韵不凑。桧曰:“尔既能题诗,如何不做全篇?”行者云:“若见诗全,尔之死期近矣。”左右叱之曰:“丞相跟前休得乱道。”桧曰:“我不怪汝,即宜凑起下韵。”行者又将火筒于地画写云:有谋解使诸方用,闭智能令四海遵。

贤相一心调国政,路行人道感皇恩。

秦桧看诗罢,教何立在会司部给与度牒,着他剃头为僧。

行者道:“我不去,我不去。你杀了人,却着我去剃头。”桧倚住倚屏,半晌间心下踌躇。瞧见行者将火筒在手中战战兢兢执之,因问曰:“尔手所执火筒,缘何不放于厨下?”行者道:“此火筒有些歹处,虽战战兢兢执之,亦不敢放下。”桧曰:“只是一节竹,有何歹处?直说将来我听。”行者曰:“有人吹着他,便送得一火鬼灰飞烟灭。虽是一节竹,他两头相通,若不是我拿住呵,少时引得狼烟来,坏了人家舍积。”王氏因见行者言语有在,亦自惊疑,阻桧曰:“丞相只顾问此风魔之人,得何因由?观其言语题诗,都寓着藏头继意,又省不得,问之重教惑乱心曲也。”行者曰:“诗既省不得,只怕不是顺理做的。尔看那横行么?”秦桧闻其说,将其诗横看,乃寓八字:“久占都堂,有闭贤路。

”桧大怒,曰:“吾乃朝中宰相,谁不惧?谅尔这小秃,敢如是无礼?”即令左右推出阶前杖之。左右领令,将行者才待拿下,行者扯住案脚,大叫曰:“我触犯丞相,只是无礼,不曾杀了大臣,如何便要杖我?”左右只管乱拖将去。夫人王氏劝之曰:“他本是疯癫之人,太师何必深怒之?丞相可以宽容。”桧从其劝,遂叫放了。夫人曰:“令此风行者去西廊下吃饭,休使再在丞相面前乱语。”众僧人恐惧,一齐向前,把行者推向西廊下。行者连叫:“慢推着,夫人令我去西廊下吃饭,她却要往东窗下饲饭。”言罢,一直走往西廊下去了。秦桧与夫人心下快快,自相谓曰:“好怪哉,我此一来,本待设斋供佛,忏解罪尤,不想遇着这风行者,说出我平昔所为,不由我心中不展转也。”夫人曰:“如今佛事完成,丞相须回府,又作计较。”桧即吩咐何立,备奉僧人经钱,整车轿回府。何立领诺措置去了。寺中僧行各拜谢送出山门外。

秦桧归至临安,后其病稍愈,每升堂,日晏乃出,百官伺候起居,必待桧有命然后敢退。时岳州赍到公文,桧闻说“岳”字,即怀畏惧,因奏将“岳州”改作“纯州”。

话分两头。昔者大理寺丞周三畏,因屈问于岳飞,乃弃职归山。自知秦桧后必根究捕获,尝密遣人于临安体探消息。近日,人报秦桧于灵隐寺修礼佛事悔,言欲忏释罪愆,周三畏闻之,叹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秦贼之谓也。

忏悔其能免耶!”即与一二童仆,欲为远遁之计。行至鄂州,坐息邮亭中,于壁上题诗一首云:自古高官必有危,全忠全孝岂全局。

武昌门外千株柳,只见杨花不见飞。

周三畏题罢即行,入于丹霞山之绝顶,修炼自养。人罕见之,后不知所终。

却说金主自讲和以后,日与大臣议论国政。忽报废齐王刘豫死,金主曰:“刘豫初事朕,即封为齐王,以为南朝藩镇,那时朕甚爱重之。及因败折本国人马,不能承朕志,罢黜之,数年间寥寞无能为矣。今闻其死,寡人不觉伤感。”左丞相耶律德奏曰“陛下怀及远人,德之至矣。以是推于天下,何所不服哉!”金主曰:“中国使臣王伦现留本回未遣,寡人欲封为平滦二路都转运使,尔众臣以为可乎?”耶律德曰:“只恐其人重义,不肯就职。”金主曰:“朕以刘豫礼待之,后必肯从。”即下诏往河间召王伦入见,金主以其至,谓之曰:“寡人甚爱行人文学,今将封尔平滦二路都转运使,宜即就职。

”伦奏曰:“臣奉命而来,非降也。今以是职授臣,何所谓哉?”金主曰:“行人若肯委心归顺,就领是职,久后当重用尔。不然,难以归中国矣。”伦曰:“臣未离京师时,已将此颈付于度外,今因不受他国封爵见杀,名亦正也,复何恨焉。”金主怒曰:“尔道我国无利刃乎?”伦曰:“刃虽利,非杀行人者耶。”金主益怒,命武臣将帛勒之于阶下。伦知难免祸,遂冠带南向再拜恸哭曰:“先臣文正公以直道辅两朝,天下所知。今臣将命被留于金,金主欲污以伪职,臣敢爱一死以辱君命哉!”金主令左右用刑,一时间将王伦缢死于阶下。金主命曳出之,后葬于燕山。于是金都城雨雹二日。闻者哀之。

河间消息传人京师,高宗闻得金主杀了行人王伦,大怒,欲起倾国之兵,与金主决一雌雄。枢密使万俟卨奏曰:“陛下勿以小忿而损国计。朝廷以初议和,军士终得休息。今因杀行人之故,又复劳动士马,未见其利也。纵金主失盟,陛下正在守德以待,候府库财充,粮料赡足,乘久养之锐气,干戈一 临,丑虏可灭矣孙。”高宗怒未息。忽报提举太平观刘子羽卒,前中丞何铸亦奏曰:“边庭将士日已丧亡,陛下且宽征伐,以待天命也。”高宗允奏,遂寝其事。

同类推荐
  • 夜夜夜惊魂第2季

    夜夜夜惊魂第2季

    偷盗、肇事逃逸、碎尸……你的所作所为,并非只有你自己知道!谁是螳螂谁是蝉?谁又是背后的猎手?“我知道那晚你干了些什么”,这个如同诅咒一般的黑色短信,你,收到过吗……这一切是天灾,还是人祸?面具下面,究竟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罪恶?
  • 逃跑的乔茜

    逃跑的乔茜

    《逃跑的乔茜》是一部横扫美国众多文学榜单的成长励志小说。作者拉塔·塞普提斯是美国当今最知名的小说作家之一,作品被引进到全球60多个国家,包揽了欧美几乎所有青年文学榜单。在美国新奥尔良的混乱红灯区,少女乔茜只有母亲一个亲人,但她却是个拜金的妓女,把女儿丢给妓院老鸨便不管不顾,自己只顾讨好黑帮男友。乔茜在这样黑暗的环境中长大,只有努力考上大学才能逃出红灯区,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一无背景、二没钱上学,想要考上大学几乎是不可能的梦想。乔茜业余时间去书店打工,也因此结识了一些同龄伙伴,就在乔茜努力往上拼搏的时候,却意外得知,母亲和她的危险男友扯上了一桩命案。乔茜即将迈向光明的生活被搅得一团糟……
  • 我是猫

    我是猫

    《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写于1904年至1906年9月,作者继承了日本俳谐文学和西欧讽刺文学的传统,运用风趣幽默、辛辣讽刺的手法,对二十世纪初,日本中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进行揭露和批判。这部作品是以一位穷教师家的猫为主人公,以猫的视角观察人类的心理。以猫的视觉为座轴,结构上,由插话式的细节片断构成全篇,有种小说的散文化特征;语言上刚柔兼用、雅俗并举、声色俱艳。这是一只善于思索、有见识、富有正义感,又具有文人气质,但至死也没有学会捕捉老鼠的猫。
  • 谍变

    谍变

    重庆战时陪都。一系列的看似普通的案件背后却隐藏着更大的阴谋,日军间谍案。日军大本营特务机构制定的二号作战计划早已开始在中国秘密实施。日军绝密代号“杉工作”的秘密被前线中国间谍截获。一场惊心动魄的中日间谍战拉开序幕。中国远征军军统七姐妹花,一个高效率的情报单位开始了反间活动……
  • 怪盗

    怪盗

    作为《法制日报》的名记,欧阳雪梅工作勤勉,勇于开拓,活力四射,不惧挑战。她曾经为阳光的企业摇旗呐喊,助其扶摇直上。在阳光失踪后,出于新闻记者的敏感,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关系,剥茧抽丝一般,将阳光的行踪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其间,她遭到跟踪,甚至于被劫持,被灌醉,被丢在肮脏的色情场所。但最终,她和她所代表的正义,战胜了邪恶,获得了人生的超越。欧阳雪梅最终的命运,钱副省长、王超群等人最后之"运交华盖",显然,既是这个时代的大势所趋,也表现出了作者的社会良知。
热门推荐
  • 穿越之道见玄冥

    穿越之道见玄冥

    如果你看到白皮肤蓝眼睛,一头金毛的野蛮人手持山寨版翻天印,毫无顾虑的成片成片在屠杀凡人不要感到惊讶,因为本书叫道见玄冥…-如果你发现一只混身血红,头顶犄角,背后生长着蝙蝠翅膀,作为诸般邪恶象征的恶魔。却穿着一身青衣道袍,脚踏五彩祥云漂浮半空摇摆着他那老鼠似的尾巴,庄严的手持四海瓶在无数人类诚信的祈祷下洒下满天甘露,滋润已经干裂的大地,枯萎的庄稼不要感到惊奇,因为本书叫道见玄冥…-如果看见一条用肚脐吃饭,把咪咪当作眼睛来用的无头巨龙。一爪握着大斧,一爪持着巨盾跟成群结队的怪兽撕杀也没必要觉得不可思议,因为本书叫道见玄冥…-这是一位贼胆包天,冒充通天教主被揭穿后惨遭杀害还被鞭尸的青年,因为种种原因穿越到一个充满了魔法与玄幻的世界后…所引发的一连串故事……-群号:45697541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至爱无言

    至爱无言

    之前看采访孟非的视频,他说,什么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如果不死个把人,那就不叫轰轰烈烈,我看了以后就笑,笑着笑着就留下了眼泪。亲爱的,你现在还好吗?我很好,只是每天都会想起你。
  • 观论

    观论

    某欲遍观史集,然唯入三国而未深。止录某感,以后而见。
  • 寒流

    寒流

    这个小说有马尔克斯《礼拜二午睡时刻》那种味道,一个不名誉的儿子死了,父亲去接他回家。但他对儿子的死却无动于衷。儿子的死因像《罗生门》那样众说纷纭。没几天,父亲也死了。那种爱,那种痛,说不清。
  • 流言(2019版)

    流言(2019版)

    《流言》是“传奇作家”张爱玲的散文代表作。从一九四〇年代到一九九〇年代,张爱玲散文创作横跨半个世纪,《流言》收录她从20岁到25岁文学起步及盛产期的散文作品。这本书里,有“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等诸多脍炙人口、闪亮华丽的金句。有《天才梦》、《童言无忌》、《私语》等人生自传文字,敏感细腻的生命记录。有《自己的文章》、《关于倾城之恋的老实话》等作家对自我写作的犀利剖析。有《公寓生活记趣》、《道路以目》、《夜营的喇叭》、《有女同车》、《到底是上海人》等对都市日常生活的观察,纷繁世事中的审美体悟。读《流言》,认识年轻时代真实独立的张爱玲。
  • 高武长生

    高武长生

    什么是仙?什么又是神?漫天修武者,又有谁能违抗时间的逆流,问鼎长生!在这个科技与元气纵横的时代,谁又能成为万界之中无敌的霸主?来自下界的灵魂最终是撕开天地的面纱还是成为天地的棋子.......
  • 女帝崛起指南

    女帝崛起指南

    光辉联邦,第九战区,机甲女帝萧婉芩正眺望着远方与宇宙凶兽的战局。她的目光幽远,双手背于身后,一派智珠在握,仿佛全局尽数掌握在手中的模样。“女帝阁下,请问您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呢?”望着那美丽的身影,战地记者柯尔丝毫没有因为对方的高冷而感到被冷落。相反,她的眼里充满着敬畏和仰慕。闻言,女帝近卫官长官安娜不动声色地挡住柯尔灼热的视线,冷漠回答道:“当然是天赋加努力,二者缺一不可。”“原来如此。”柯尔稍微移了移身子,仰慕看向萧婉芩,“那女帝阁下您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萧婉芩笑而不语,在心里默默给出了正确答案:首先,你得有个外挂。其次,你得长得好看。
  • 散装日记

    散装日记

    每天都是新的,平平淡淡,起起伏伏,亦真亦假,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 四海群龙记(下)

    四海群龙记(下)

    “四海群龙记”以“党会小说”挂名,可以称为帮会武侠之祖,讲述了兴中会的成立以前的江湖大势,引经据典之处甚多,颇写了不少帮会内幕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