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12100000042

第42章 天文历史(2)

万年历

相传,商朝时,有个叫万年的青年。他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想把节令定准,但始终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有一次,他受树影移动的启发,设计出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计算出一天的时间。又一次,他受山崖滴泉的启发,制作出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于是他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商王祖乙,讲清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把万年留下,希望他能创建历法,为天下百姓造福。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国王为纪念万年的功绩,就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

干支纪年

干,即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天干地支按顺序相配,可以配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共六十个干支数,叫做“甲子”或“六十花甲子”。“甲子”周而复始,用来表示时间顺序。干就是树干,支就是枝叶,我国古人以为天主宰一切,地从属于天,于是,天和干相联就叫做天干,地和支相联就叫做地支,两者结合就成为一个整体。早在殷商时期,古人就用干支来纪日,后来又用来纪年、纪月。苏轼《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袁宏道《满井游记》:“己亥之二月也。”古人也用十二地支纪时。汉朝太初年间始分一日为十二时,并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如子夜是半夜零点到两点,丑时是两点到四点等。袁枚,《祭妹文》:“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十二时也有用专门的称呼表示的,即夜半、鸡呜、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哺时、日入、黄昏、人定。《孔雀东南飞》:“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这里人定即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夜里九点到十一点。古人还把一夜分五更,也称五鼓。林觉民《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古时计时用“壶漏”,报时用“时牌”,所以也常用“时牌”说明时问。

十二生肖纪年

给十二地支配上相应的十二兽名,以十二年为一循环的纪年方法。

其相配情况是:子配鼠,丑配牛,寅配虎,卯配兔,辰配龙,巳配蛇,午配马,未配羊,申配猴,酉配鸡,戍配狗,亥配猪。将十二生肖和年号结合起来,就可查出准确的年份。如“泰山岳庙圣旨碑”题:“泰定鼠儿年一卜月:二十三日”,“鼠儿年”即子年,“泰定”为元泰定帝的年号。查历代纪年表,泰定子年为泰定元年,即公无1324年。

后来以为人生于某年就肖某物。因此“十二生肖”又称“十二属相”。

公历月份大小的简便记法

月份大小难记忆,有一种可以简单地辨别月份大小的方法:一手握成拳头,除拇指外,另外四个指头的关节,在靠近手背的地方,形成四个凸起和三个凹窝,用凸起的代表大月。

用凹窝代表小月,从凸起处开始数;1月大,2月小,3月大,4月小,5月大,

6月小,7月大,这时数到最后一个凸j起了,继续折回去:8月大,9月小,10月大,11月小,12月大。

正月

在我国历朝历代,以哪个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是各不相同的。夏朝以一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商朝以十二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周朝又以十一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这些朝代,每改正一次月份次序,就称改正的第一个月为“正月”。

一年的第一个月,为什么叫做正月呢?据春秋时期《春王正月》上说:“正月为一月,人君即位,欲其常居道,故月称正也。”意思是:卉代帝王,I接受百官朝拜的时问是每年的头一个月,为了表示庄重,就把新年的第一个月叫做正月。

到了秦朝,困秦始皇名赢政,为了避讳,规定把正字读“征”。因此正(征)月的叫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闰月

气候由冷到热,再由热到冷,这个周期就是一个回归年。在这个回归年内,月亮的圆缺变化会发生12次。所以。阴历的一年分成12个月,共有354天或355天。例如丙申年(公元1956年)就是354天(6个大月.6个小月),戊戌年(公元1958年)是355天(7个大月,5个小月)。阴历一年是354天的时候,比回归年短11天多,一年是355天的时候,比回归年短10天多。

这样三年就要短30多天,为了适应气候冷热的周期,就要增添一个月。这个额外增加的月就叫闰月。有闰月的阴历年是383天或384天,如乙未年(公元1955年)就是384天(7个大月,6个小月),丁酉年(公元1957年)是385天(6个大月,7个小月)。

又因为阴历每三年比回归年短33天左右,而增添一个闰月只是增添了29天或30天,仍短3天左右,为此,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采用了“19年7闰”的方法,就是每19年中,有7个闰月。如此一一来,19个阴历年和19个阳历年之间相差2个小时。

古时用的是纯粹的阴历,把一个月分成上、中、下三旬,每旬10天,以lO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10天的名称。但是小月只有29天,下旬是9天,所以壬是小月的最后一天,下月第一天依然从甲开始。现在我们继续延用旬这个名称,把一个月的前10天称为上旬,当中10天称为中旬,21日到月底称作下旬。

公元、世纪、年代

公元纪年是国际公用的纪年体系,以传说中的耶稣基督诞生那一年作为公元元年,从公元6世纪到10世纪,逐渐成为基督教国家通用的纪元,所以原先也叫“基督纪元”。后来被世界多数国家所公用,于是就改称“公元”,常用A.D(Anno Domini的缩写,意为“主的生年”)表示。在历史书上。耶稣诞生前的年代被称为“公元前”,常用B.C.(Before Christ的缩写,意为“基督以前”)表示;耶稣诞生那年以后的年代是“公元后”,简称“公元”。公元元年相当于我国西汉平帝元始元年。

“世纪”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100年。也是从耶稣诞生那一年算起:公元元年至100年为一世纪,101年到200年为2世纪,201年到300年为3世纪。以此类推,2001年是21世纪的第1年。

“年代”是指一个世纪中的某一个10年。如说19世纪70年代,就是指从1870年开始的那10年。

北京时问

“北京时间”是我国的标准时间。

每天,收音机里、电视屏幕上向全国提供的就是“北京时间”。但是,你可知道,“北京时间”是从哪里发出来的?

地球上不同地点的人,看到太阳通过天体子午线的时刻(即正午12时)是不一样的,为了统一,天文学家规定东西两地相隔经度15度,时间就差1小时,地球自转一周为360度,一天分成24小时,所以地球1小时就等于自转15度,国际上把全球分为24个“时区”,我国使用的东经120度的标准时间,属于东区,“北京时间”就是东11区的时间。

“北京时间”的发布地点不在北京,而是在远离北京的陕西省西安东郊的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我国唯一的“标准时间授时中心”。

标准时间

标准时间就是格林尼治时间。

1858年11月24日,英国多塞特郡的时钟指在上午10时6分,该郡一位法官判决一名土地诉讼的人败诉,因为在上午10点钟开庭时,他没有准时到庭。两分钟后,那人到庭。他向法官指出,按照他家乡肯柏兰郡喀束耳镇火车站的时钟,他是准时到达的。因此该案必须重审。火车站与法庭出现的时间差异,促进了英国进行统一时间的工作。但直到1880年,英国国会才决定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全国的标准时间。

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子午线会议决定,采取以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埃里中星仪所在的子午线作为世界“时区”的起点,其他地区以此类推。从而达到全世界时问的统一、便利了世界人民的交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春雨惊春”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谷天”指清明、谷雨。

“夏满芒夏”指立夏、小满、芒种、夏至;“暑相连”即小暑和大暑。“秋处露秋”指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霜降”即寒露、霜降。“冬雪雪冬”指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大寒”即小寒、大寒。

十二时辰小常识

子时:夜半十一时至翌晨一时,古时尚有午夜、子夜、夜分、宵分、未分、未且、未央等别称。

丑时:晨一时至三时,又称鸡呜。

寅时:三至五时,别称骑旦、平明、平旦。

卯时:五时至七时,为古时官署开始办公时间,故又称点卯。因是时正值朝暝冉冉东,故又谓之日出。

辰时:七时至九时,别称食时。

巳时:九时至十一时,巳时又称“隅中”。

午时:十一时至十三时,别称日中,而正午十二时又有平午、平昼、亭午等别称。

未时:十三时至十五时,此时太阳蹉跌而下,开始偏西,故又谓之日侧、日映。

申时:十五时至十七时,别称哺时、日哺。

酉时:十七时至十九时,别称黄昏。

戌时:十九时至二十一时。

亥时:二十一时至二十三时,此时正是夜阑人静之夕,故又称人定。亥时又称夤夜。

星期与礼拜

星期是一种计时方式,它与年、月日计时方式一样,是人类经济生活发展所需要的产物,一星期为七天的记日法来自古罗马,它是根据日相变化而定的,从朔日至上弦、望、下弦,正好是七天。我国和古埃及最早用的是十天记日法。公元四世纪,七天记日法传入我国,它和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对应起来,被称为“星期”。日本的星期,到现在还保留着七星对应,就是从我国传去的。

至于礼拜,最初只是一种宗教仪式。基督教把星期日定为“礼拜日”,一一星期就相应为一个“礼拜”。这种称呼,是随着近代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传人我国的,它是传教士留下的“遗迹”。

伏日

有两个意思,一指三伏,是伏天的总称。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一句中的第七日)起为初伏,第四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起为末伏。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三伏总称“大伏天”。

三九

从冬至次日起,每九天为一九.至九九共八十一天,称数九寒天。冬至后第三个九称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农政全书·农事占候》:“谚云: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黄景仁《如梦令·晓遇》:“寒否寒否,刚是昨宵三九。”趣谈二月

远在公元前46年,罗马帝国皇帝儒略·恺撒,在埃及天文学家索西根尼的帮助下制定了历法。规定一年为12个月,逢单的叫大月为31天,逢双的叫小月为30天。但这样一来,一年的天数就成366天了,比地球绕太阳一周多了一天。

究竟在哪个月减一天呢?后来罗马人认为二月是个不吉利的月份,因为罗马帝国当时总在二月判处死刑,所以罗马人都不愿使二月过的太长.于是就把二月减去一天,变成29天。

后来儒略·恺撒死后,他的养子奥古斯都继承皇位,宣布把他的出生月八月命名为奥古斯都月,而八月是30天,双数在当时又被视为不吉利,于是又从十月抽出一天加到八月里,从此八月和八月以后的双月,就成了大月,变成31天了。八月以后的单月改为小月为30天,这样,二月就只有28天了。

时刻更鼓点

时、刻、更、鼓、点,都是我国古代计时单位。

时:即时辰。古代一昼夜分为12时辰:子时,从夜间11点起算,到凌晨l点。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依次类推。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一昼夜共100刻,一刻合现在14分24秒,因此“顷刻”指很短的时间。

更: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从晚上7点开始起更,一更约两小时,三更就是半夜11点至1点。

鼓:古代夜间击鼓报更,所以用鼓作更的代称。四鼓相当于一时至三时。

点:古人一更又分五点,一点合现在24分钟。三更四点就是半夜12时36分。

同类推荐
  •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一书精心选取了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设置了“释义”、“同义词”、“例句”等栏目。“释义”不仅对成语进行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每篇以平易而生动的语言将每一个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阅读它最原始的故事,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提高自己阅读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 孔子家语全鉴(典藏诵读版)

    孔子家语全鉴(典藏诵读版)

    《孔子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详细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门生的问对诘答和言谈行事,生动塑造了孔子的人格形象,对研究儒家学派的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思想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同时,由于该书保存了不少古书中的有关记载,对考证上古遗文,校勘先秦典籍,有着巨大的文献价值。该典藏诵读版对原典进行了注释、翻译,并对部分内容配有朗诵音频,便于读者全方位品读赏析。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谚语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谚语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现世与想象:民间故事中的日本人

    现世与想象:民间故事中的日本人

    这是一扇窗口,让我们得以窥望一个五彩斑斓的日本民间世界及其文化。在人类文明的发育中,民间故事就像花粉或者种子,可以随着风的吹拂或鸟的飞翔而传播。相对于典雅规范、风格迥异的日本作家文学,有着国际化面孔的民间文学的模块,一当嵌人了日本民间日常生活风情礼俗的点点滴滴,就浸润出了一幅幅日本气息浓郁的民间民俗的图卷。沿着从民间的角度探访日本民间的文化之旅,与一个个生趣盎然的民间故事中的儿童、老人、男人与女人相逢,玩味那古老传说中的河童、孤狸、天狗和山姥……一个折射着特定民情风俗与庶民生活断片的现世日本,就会呈现在你的,我的,我们大家的视野内。
热门推荐
  • 夙结良缘:商妃倾世宠

    夙结良缘:商妃倾世宠

    乔卿笙,罪臣之女,生于宦官之家,本是受尽宠爱的千金小姐,却因朝堂之争而家破人亡。见惯世态炎凉,从此敛去一身天真,在世间步步为营,立誓成为心无旁骛的无心之人,却在不知不觉中对一人情根深种。商王薛明临,旻朝首位以商人之身封王的外姓王爷,俊美无双,世故圆滑,是当今圣上最信任的心腹,亦是朝中改革派的主力军人物。相传他爱好风雅,府中姬妾无数,风流之名天下皆知。鲜有人知,云淡风轻的背后,他曾将一颗心拱手相让……总而言之,这是一对相爱之人互相付出、互相爱慕却又互相折磨的故事。【男女主身心双洁,放心入坑】
  • 天降猫妃之战王甜甜宠

    天降猫妃之战王甜甜宠

    一朝穿越,我居然变成了一只猫。这剧情有点不对啊!为什么,别的穿越者穿越都是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狗子见了能上树。导演,你是不是拿错剧本了。『“爱妃,快到我的怀里来。”“王爷,强扭的瓜不甜。”“没事,我可以蘸酱吃。”』『“王爷,不好了。王妃打了世子爷。”“打的好。该打。”“王爷,王妃要养男宠。”“没事,那就养。”“什么?你说什么?把她给本王绑回来。”』
  • 噬神物语

    噬神物语

    苍茫天地中罗格醒来后发现自己意外穿越到异界大陆,这是个拥有魔法斗气的世界,而他所寄宿的身体却是个无法修炼的废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冷酷王子PK高冷女神

    冷酷王子PK高冷女神

    她高冷,她温柔!她可爱。在雪樱贵族学院中她们与冷酷王子们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乱舞火影之照夜卷

    乱舞火影之照夜卷

    我100%确认我的三观和火影忍者不和,怎么莫名其妙的就穿越到这里来了?再说就算不能穿越成漩涡鸣人,至少你也给我来一个血继吧!白眼写轮眼什么的我也不挑,这个完全没有血继的普通下忍家的孩子究竟是怎么回事?
  • 寻找前世的我

    寻找前世的我

    我从来不信鬼神,不信人有前世来世,直到有一次我真的遇到了鬼,才开始思考有无鬼神。我长期练习内家拳,安静柔和的运动,使我的身心沉静下来,无意中动物本能得到极大恢复,产生了超常的直觉,常能预感很多事情,一次次看似的巧合,仔细分析后,却发现是神秘的必然。我因此开始相信人有前世,并开始寻找我的前世,不料引出了一系列历史真相、惊天秘密。
  • 死亡默欢

    死亡默欢

    我是司空授,一位中学老师,来自一个古老的家族,本来一切都好好的,直到我的一名学生莫名失踪后,什么都变了……“方倾,有个男人很危险,要不要去救?”徐白浩的头似要炸裂,脑子里不断浮现一幅幅画面,刮风下雨的黑夜,海浪不断狂卷,满地都是血,还有一颗晶莹的眼泪状的石头。他双手抱头,内里似要被撕碎……洛思湘接到电话后便乘车到了警局,手上拿着一本工作本,上面别了一支黑色钢笔。她的头发扎成了马尾,发梢略带些波浪卷。上身一件白衬衣搭了件女士西装,下身一条黑色长裤尽显腿部曲线,脚上一双油亮黑色高跟,散发出一股干练劲。她与她是否情谊相通?人鱼的眼泪蕴含着怎样的诅咒?灵魂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被风扇夺命的背后到底又有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我们,尽请期待!
  • 我能无限重生

    我能无限重生

    我能无限重生,每次死亡只会让我变得更强。我有逆天神技,但是只有在战斗中才能不断成长,所以我这一生,不是在战斗,就是在去战斗的路上。请叫我战争狂人,修仙界平头哥-王浪。
  • 为你一生,伴你长存

    为你一生,伴你长存

    (已弃书,推荐:天才四公主:帝尊,帝后呢)她,是传说中的创世女神雪蒂,他是传说中的毁灭魔神萧影,她和他,都是宇宙中出生的神魔体,她隶属的神是神界,魔,是血魔,他,隶属于魔“神”,魔,隶属于妖“魔”,她为了他消失在了天地之间,他等了万年,最终也掉入轮回去找她,来世情缘,她将会选择保护世界,还是与他生生世世相伴?前世,遭到无情星球的侵略,在生死一刻,她用自己的生命帮他档下那一击,封印了外来入侵者,今世,她会怎么做呢?重生夜家嫡女,唯一一个嫡女,看看会经历什么事呢?一起来看看吧。(注:结局会有两种,更新没有规定期限,如果没有什么意外不会隔好几天不更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