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12100000055

第55章 刑法律令(2)

审判独立源于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家孟德斯鸠等人的三权分立学说。孟德斯鸠认为,国家权力应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个部分,分别由不同的机关和人员掌握,各个部分相对独立,彼此制约,相互促进,才能形成事实上的民主政治。

1787年的美国宪法把司法独立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随后世界各国都把司法独立作为自己的宪法原则。法国、苏联、罗马尼亚等国都规定了法官和法院的审判独立。

独立审判是保证人民法院依法准确处理案件的必要前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维护人民的利益,保护国家的利益,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

审判公开

审判公开,是指法院在审理和判决案件时,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应在法庭公开进行,允许公众旁听。审判公开,是现代国家法制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

审判公开原则是意大利著名法学家贝卡里亚在其法学著作《论犯罪和刑罚》中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审判应当是公开的,因为只有这样,暴力和私欲才能在社会舆论的监督下被制止。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后,各国陆续规定了审判公开的原则。1791年,美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刑事件应公开审理。后来,日本,德国、苏联、朝鲜、南斯拉夫等国也都实行了法院审判公开的制度。

在我国,中华苏维埃政府于1932年就明确规定了“审判案件必须公开。”1941年,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也发出指示“判决案件应完全公开。”新中国成立后,除宪法规定了审判公开的原则外,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对审判又作了具体规定。凡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犯罪及离婚等事由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不公开审理。

明镜高悬

古代县官判案,衙门大堂上无不挂块牌子“明镜高悬”。这其中究竟有何典故呢?

据晋代学者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汉王刘邦进入秦都咸阳宫内,见到了各种的奇珍异宝,其中一块奇特的方镜引起了他的注意,此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而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胃肠五脏;人有疾病在内,则知病之所在;如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此镜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

因此镜出于秦地,故又被称为秦镜。又由于其有察识人们内心世界的功能,不论谁的什么心肠都可照得一清二楚,所以后来人们把善于断案、能看透坏人真实意图的清官明吏喻为秦镜。但是,人们又痛恨秦王朝的暴政,不愿把这面宝镜与其联系起来,于是秦镜慢慢地就被改称为明镜。

后来,那些封建官员,为了标榜自己“清正廉洁”、“公正严明”,便全部在公堂上挂起了“明镜高悬”的大匾。

派出所

派出所属于外来词汇,来源于日语。在日语中是派出的分支机构的意思,并不是特指警察的派出机构,其他机构也都可以有“派出所”。在我国这个词意义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专指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就是我们说的派出所。1946年公安机关成立公所,1948年改称公安分驻所,1950年改称派出所。派出所名称沿用至今。

不记名投票

不记名投票出自意大利语ballot,是“球”的意思。

在公元5世纪,古希腊、罗马曾采用以球代替选票的方法进行投票。投票时选民们将小球投入一个特制的箱内,并事先约定,球分两色:白色表示同意,黑色表示反对。

1884年后,美国也开始使用这种投票法,但除了小球,也有用蚕豆或玉米粒代替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纸张文字的应用,不记名投票的方法走向世界,并演化为现在的用文字在选票上写上被选举人的名字而不署选举人自己名字这种形式。由于不记名投票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选举人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因此很受重视。世界上许多政治、经济、文化事务的选举活动一般均采用此种投票的方式。

国际法院

国际法院也称“海牙法院”,是联合国下设的主要司法机构。1946年根据《联合国宪章》在海牙成立。《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成员是国际法院规约的当然成员国,应承诺遵行国际法院的判决。根据《国际法院规约》,法院接受各当事国提交的一切案件和《联合国宪章》或任何条约及公约中所特定的一切事件。另外,国际法院还为联合国机构提供关于法律问题的权威性参考意见。

三、刑罚惩戒

五刑

五刑是五种刑罚的统称,可分为奴隶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

奴隶制五刑是指墨、劓、刖、宫、大辟。封建制五刑指笞、杖、徒、流、死。

奴隶制五刑在汉文帝之前通行,封建制五刑在隋唐之后通行。

枷项

枷是古代套在犯人脖子上的刑具。将犯人枷项后绑在衙门之前或闹市之中示众,既是一种对犯人的羞辱,又是一种残酷的刑罚。

枷作为刑具,早在商、周之际就已经开始使用了。它是一种用木头制作的固定俘虏脖项的刑具,二人一枷是为了避免他们逃跑。后来对枷逐渐改进并普遍采用,式样也趋于统一。南朝萧子良《净住子》云:“壁如牢狱重,囚具婴众苦,抱长枷,牢大械,带金钳,负铁锁。”可见,这时的枷已成为监狱中管理囚犯的一种常用器械了。

车裂

车裂,也就是所谓的五马分尸,古代酷刑的一种。原为车裂尸体,即将被杀之人的头和四肢分别拴在五辆车上,以五马驾车,同时向不同方向分驰,撕裂肢体。亦有车裂活人者。其实二者没有本质的不同,只不过五马分尸没有车,而车裂是把马加上车而已。笞刑

笞刑,始于东汉文帝,是古代“五刑”之一,即以竹、木板责打犯人背部、臀部或腿部,针对轻微犯罪而设,或将其作为减刑后的刑罚。汉景帝时期的《棰律》具体规定了刑具规格。

受刑部位,同时在实刑时中途不得换人,彻底固定下笞刑的刑具是竹板和长度厚度。这个是古代刑制的一项重要改革。

凌迟

凌迟也称陵迟,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陵迟的原意是指山陵的坡度是慢慢降低的,用于死刑名称,就是形容处死人时将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使受刑人痛苦地慢慢死去。

凌迟刑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正式定为刑名是在辽代,此后,金、元、明将其规定为法定刑,是极其残忍的一种死刑。

这种刑法主要用于处罚那些十恶中的一些犯罪,如谋反、大逆等。到了清朝乾隆时期,如果打骂父母或公婆、儿子杀父亲、妻子杀丈夫,这类触犯伦理道德的重罪,也要处凌迟刑。

但后来为了镇压农民反抗,对于不按时交纳赋税的也要处以凌迟刑,这在明太祖时期尤为明显。

凌迟刑的处刑方式极其残忍,一般记述是说将人身上的肉一块块割下来。而历代行刑方法也不尽相同,一般是切八刀,先切头面,然后是手足。

再是胸腹,最后枭首。但实际上比八刀要多得多,清朝就有二十四刀、三十六刀、七十二刀和一百二十刀的几类。实际执行时,还有更多的,其中最多的是明朝作恶多端的太监刘瑾,被割了三天,共四千七百刀。到公元1905年的光绪年间,凌迟刑被废除。

墨是指在罪犯面部、耳后、颈项、手臂等身体上的部位刺刻后涂以墨的刑罚,是最轻的刑罚。战国时秦称之为黥刑,曾经被广泛适用,并与其他刑罚相结合。汉文帝废肉刑时,黥刑被废。魏晋南北朝时期间或使用,到梁武帝天监十四年(公元515年)再度被废。五代后晋恢复黥刑,改称刺字,并与流刑结合使用,称为刺配,一直沿用至清。刺字的对象、部位、形状各代多有不同。清末法制改革,刺字废。

劓是指割掉鼻子的刑罚。重于墨刑,轻于剕刑。起源于夏朝,周代曾经广泛适用。战国及秦时一般与其他刑罚结合使用。汉初亦沿用劓刑。汉文帝除肉刑,以笞刑代替劓刑。但直至南北朝时,劓刑仍然间或使用。隋以后不见于刑典,只有金国早期对于犯重罪的赎刑者(赎免),仍要割掉鼻子或耳朵,以和一般平民相区别。

同类推荐
  •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本书收录了作者2008—2011年的文化研究成果,分为上海文化、文化形象、传媒文化、文化教育、世博文化五辑,呈现了新媒体时代文化和文化批评的现状。该论集的文章获得极好的社会反响:《大都市文化发展趋势与上海文化发展坐标、定位问题研究》一文获得第七届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二等奖,《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一文发表后为《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与阅读》整版刊载于《文汇报》学人演讲栏目。
  • 中国式谱文化

    中国式谱文化

    摆谱,从表面看是一个泛泛的话题,既不敏感,与社会热点也并无多少交集,但是深挖其内涵不难发现,它是每个人冥冥之中注定不可逃避的行为,是隐藏于人们灵魂深处的一种本能。
  • 勤俭孝敬

    勤俭孝敬

    《勤俭孝敬》中所写的关于勤俭、孝敬的这些人、这些事,是我们中华民族美德的形象体现,千百年来感染、教育、鼓舞了无数的人,包括我们的革命前辈,也包括了你们的老师和家长。希望你们也能从中悟出做人的道理,快些成长为国家的栋梁,成为民族精神的传人。
  •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的实质,是一种“绅士道”。绅士的传统或绅士风度来源于英国的英格兰,作为一种确定的观念系统和行为方式大约形成于近代英国。这种理想采纳了古希腊、罗马的美德理想以及中世纪骑士道的理想,后来又继承了欧洲大陆国家如意大利、法国的宫廷文化,在英国经过继承发展而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绅士理想与观念。对传统的尊重和理性主义,为绅士道奠定了心理基础。讲礼貌的传统,包括尊重女士和骑士风度,构成了绅士道的标志性行为特征。而自身保持基本的优良品德,如诚实、正直、忠诚,同情、仁慈、温和、宽容、慷慨的待人之道,以及谨慎、自制、节制、坚定、自尊、荣誉的坚强精神,则构成了对绅士德性的根本要求。
  • 风俗与礼仪(和谐教育丛书)

    风俗与礼仪(和谐教育丛书)

    以构建和谐教育为宗旨,以实现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追求,以促进学生按发展为目标的系列教育丛书。
热门推荐
  • 复仇四公主霸气回归

    复仇四公主霸气回归

    她们在童年时,遭遇种种不幸,被迫离家,尝尽人间极苦。十年后,她们霸气归来,她,冰冷无情;她,温柔性感;她,活泼快乐;她,天真可爱。他,高冷;他,腹黑;他,花心;他,阳光。当她们遇上他们,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她们的复仇行动,能否完美进行?前文是复仇,后文是豪门姻缘。(我第一次写文,不喜勿喷!谢谢!简介无能,请看正文!)
  • 24纬度

    24纬度

    多么再想回到那个青涩的年代,青涩的自己,单纯,又有些无知。我终于知道了自己为什么找不到女朋友,因为错过了太多太多。老话,人生如梦,一点也不假。这是一场梦,梦里谁都可以为所欲为,因为它就是梦一场。像一阵细雨洒落我心底,那感觉如此神秘。
  • 娶个神兽当王妃

    娶个神兽当王妃

    如果你失忆了怎么办?曰:淡定如果你中毒了怎么办?曰:淡定如果你开车的时候变成了男人怎么办?惊曰:你开玩笑的吧!淡定怒曰:淡定你妹他尊贵,他强大,他风姿斐然,他眼里的她软弱,狡猾,一肚子坏水。她坚强,她开朗,她风姿无双,她眼里的他暴力,冷漠,一肚子坏水。她奉命成婚,他拒之门外。他说:我心中已有一人。她说:我心中亦有一人。他说:如此甚好,姑娘请回。她说:你只管与佳人出双入对,许我一偏院安身即可。全城百姓哗然,这是自请打入冷宫啊。然而,身处偏院的人也能弄得王府鸡飞狗跳。他上门警告,见到她后颇感头疼:竟然是你!片段一她笑如春风,天上的繁星也比不上她眼中的光华,一盏灯笼将她灿烂的笑容衬得更加美艳,几瓣飘落的白花在空中飞舞,她像个落入凡尘的妖精。“你别走啊,同为男人,看一看也不打紧。”“……”他脸色黑如锅底。片段二“禽兽!”她恶狠狠地骂道。“可不就是禽兽么,面对你,我从来不是谦谦君子。”他低沉地呢喃。她叹气: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他展颜:这是一个开心的故事。她恼怒:我天天被你欺负,你说这是一个开心的故事?他附和:这的确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 千年之恋第一部奇花出胎

    千年之恋第一部奇花出胎

    一个幼稚男童,从小缺乏父母关爱,性格逐渐扭曲,可偏偏他又拥有着可怕的力量,是什么能够阻止他误入歧途?这股力量又究竟是福是祸?
  • 道家萌弟

    道家萌弟

    一不小心就重生在僵尸出没的世界,即无长技也无金手指,只能走一步是一步,生死由天,不过,近来结识了一位中年大叔,此人越看越像僵尸叔叔里的某个大人物......
  • 绯色豪门:黑帝的暗夜禁宠

    绯色豪门:黑帝的暗夜禁宠

    他是神秘帝国继承人,横行军政商三界,冷血薄情,肃杀狂傲;传言他身中情毒无法欢爱,却独独对她,嗜宠上瘾!【这是一只冷血猎豹强取豪夺小野猫斗智斗勇的甜蜜治愈史,强强对手激情碰撞,请支持】
  • 弑尊神帝

    弑尊神帝

    天降五灵,身负至宝,异界群雄是以虎视眈眈。得轩辕,练功法,修五灵九决,傲视七神宇宙。
  • 漆黑奥特之心

    漆黑奥特之心

    (沙雕交流QQ群232542852)(作者留言:本书更新时间随缘,每周星期五之前必更新,不会出现养着养着养死的情况,想养可以放心)问一下,当你被流星砸了,而且还砸穿越了,这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呢?鹿平沉思着。对自己来说……这是不幸吧?鹿平看着不断靠近自己的异生兽,问出了自己最疑惑的问题。话说这不是奈克瑟斯的世界吧……为啥这里有异生兽?还有……为什么我是梅菲斯特?不是奈克瑟斯?
  • 风起云归时

    风起云归时

    北方有国,名为轩。——当朝太子慕容千涵,推开了遗弃已久的宫院,遇见了被废的皇子慕容千羽,掀开了一段封尘往事。——慕容千涵认慕容千羽为兄长,他是太子,心中有善良,眼中是澄澈真挚。而慕容千羽是乱臣贼子,身后有罪恶,手上有剑光。慕容千涵悲天悯人,可怜天下苍生。而慕容千羽一心报仇,冷漠视万物皆蝼蚁。——可是当往事冤案平反,亡灵洗耻昭雪之时,慕容千羽大仇得报,夺了帝位,然而慕容千涵却心死绝望,双眼失明。——皇位之上,坐着的人无不多疑猜忌无不冷血无情,即使是骨肉至亲,即使是血脉兄弟,也无法辨别那薄薄的一层皮囊之下,藏着的究竟是怎样的心,但慕容千涵知道,他相信,而慕容千羽也知道,他犹疑。
  • 误入灵界大佬们纷争中的少年

    误入灵界大佬们纷争中的少年

    “什么!那家伙疯了吧?”“哦,没什么,老李说他自从碰到你们这帮大佬之后就已经不正常了,所以无所谓了。”李居安:“你们以为我想啊?我当个工具人我容易吗?这特喵是什么人间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