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14400000013

第13章 当代西方国家的选民与“政党衰落”(3)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可以归纳出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当代西方主要国家选民的政党认同的总体变化趋势:以英国、法国、德国、瑞典为代表的西欧国家选民的政党认同明显地削弱了,而且政党认同削弱的倾向一直保持着,表现为:有政党认同的选民比例下降,其中有强烈政党认同的选民比例的下降尤为显著,独立选民的比例增加了。美国的情况则有所不同:选民的政党认同在60~80年代也呈下降趋势,但在80年代后又开始回升,到90年代中期已经恢复到了1960年的水平。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美国政党的选民基础本来就不如建立在阶级分化基础之上的西欧政党来得稳固,因而在其变化过程中也更容易受到各种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的影响而波动。六七十年代发生的民权运动、越南战争和水门事件对这一时期美国选民政党认同的下降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80年代以后美国全国性政党的制度化、政党精英阶层(政府中的政党)党派性的加强以及两党的意识形态在一段时期内的极化(以“里根主义”为代表的保守主义意识形态尤为突出)都是造成美国选民政党认同复苏的重要原因。

二、西方国家选民政党认同削弱的影响

选民的政党认同这条将政党与选民联系在一起的心理纽带一旦松弛,必然引起选民选举行为的相应变化,在选举过程中反映出来,具体表现为:

(一)选民参与竞选活动的程度降低

在竞选时,西方政党的选民通常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为自己所认同的政党提供帮助:佩戴党的徽章、散发党的宣传材料、说服其他选民投本党一票、参加社区的政治性会议、为所认同的政党或其候选人工作、提供资助(即所谓的支票簿参与)、给本党议员写信提出意见和建议。今天,除了为政党提供资助之外,其他各类活动的水平都有所下降,参加集会和给议员写信这两种活动的水平下降得最多。类似的现象在几乎所有的西方发达国家中都发生了。例如,参加政党集会的英国选民从1964年的8%下降到了1987年的4%。

(二)选民的投票率降低

比较了部分西方国家在50年代举行的头两次选举中和90年代末举行的两次选举中的投票率。结果证实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选民投票率确实存在着下降的普遍趋势。与50年代相比,在表中所列的14个欧美国家中,有12国的选民投票率在90年代有明显的下降。其中,法国下降了19%,美国下降了15%,英国和德国都下降了11%,只有丹麦和瑞典两国的选民投票率有小幅上升。

(三)选民的易变性(volatility)增强

越来越多的选民在连续举行的两次选举中把选票投给不同的政党。60年代末以前,西方国家选民的投票引为还相当稳定。从70年代起,选民的易变性小幅上升,到了90年代末,易变选民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增长了近10%。其中,瑞典的情况更为突出。

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在1956年和1960年的两次大选中,只有7%的瑞典选民把选票投给不同的政党,在1994年大选中这个比例上升到了29%。美国选民易变性的变化情况比较特殊,60~80年代,在参众两院选举中选民的易变性略有上升,但80年代后又有所回落,这与美国选民政党认同的变化趋势是互相吻合的。

(四)选民越来越多地采取分裂投票(split ballot)的办法,导致分裂政府的情况更为普遍

在采用议会制的西欧国家,选民在议会上院和下院的选举中更多地把选票投给不同的政党,德国就是一例。直到70年代末,只有不到10%的德国选民在联邦参议院(Bundesrat)和联邦议院(Bundestag)选举中把选票分别投给不同的政党;而到了1990年,这个比例上升到了16%。近年来,瑞典等国选民分裂投票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在实行总统制的美国,60年代只有不到1/6的选民在总统选举和国会选举中选择不同政党的候选人,但到了90年代,投分裂票的选民已经增加到了1/4至1/3之间。

分裂政府是选民分裂投票的必然结果。在美国,无论是在联邦一级还是在各州,分裂政府的现象都很普遍。据统计,1997年,只有19个州的政府和众议院掌握在同一个政党手中。在全国层面上,1976-2000年的24年中,由分裂投票造成的分治政府长达18年,而统一政府(总统与国会多数党同属一个政党)只有短短6年(1977-1981年、1993-1995年),共和党人担任总统时这种情况更为突出,以致瓦滕伯格把这段时间称为“分裂的政党政府时代”。德国的情形与美国相似。在联邦德国建国后的头20年中,联邦参议院和联邦议院的多数都由相同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来掌握;但从1976~1996年的20年间,大约有1/3的时间议会两院由不同的政党控制。在实行半总统制的法国,战后以来经历的三次“左右共治”也都出现在20世纪80、90年代:1986~1988年期间,总统是来自社会党的左翼人士密特朗,总理是来自右翼联盟的希拉克;1993~1995年,总统是社会党的密特朗,总理是右翼联盟的巴拉杜;1997~2002年,总统是右翼联盟的希拉克,总理是社会党的若斯潘。分裂政府的频频出现,使上述西方国家的政党对政府权力的控制程度有限,导致政府的工作效率低下。

(五)选民作出投票决定的时机发生了变化

越来越多的选民在最后一刻才决定把选票投向何方,使选举结果更难预测,候选人形象、政治议题和突发事件等短期因素对选举结果的影响程度加深。在2002年德国大选中,施托伊贝尔领导的联盟党-自由民主党中右联盟直到大选前两个月时还在各种民意调查中领先于施罗德领导的社会民主党-绿党中左联盟,看起来已经胜券在握。然而,在竞选的最后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导致了政治议题的改变,从而挽救了中左联盟。美国的中东政策引发了伊拉克危机,激起了德国选民的反战情绪,使左翼联盟倡导的维护和平的政策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大选前一个多月德国东部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灾,使社会民主党的执政伙伴绿党一贯倡导的环境保护主张得到了大批选民的共鸣,结果中左联盟侥幸地以领先中右竞选联盟1.2%的微弱优势赢得了大选。

在接下来举行的2005年德国大选中,社会民主党同样处于劣势。大选之前,该党在欧洲议会选举和各州议会选举中遭遇了一连串失利,连已经执政了39年的第一大票仓北威州也丢掉了。在败局已定的严峻形势下,施罗德的个人魅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与默克尔进行的电视辩论中,他展现出了和蔼可亲的形象和令人信服的能力,挽回了不少选民的支持,使大选重新呈现出胶着局面。民意调查表明,直到大选前三天仍然有30%的选民尚未决定投票的对象。更极端的是,甚至有选民在网上交易平台eBay上公开宣称要拍卖自己的选票!结果,社会民主党虽然以微弱的劣势落败,但迫使联盟党接纳自己为执政伙伴,共同组成了大联合政府。西方媒体对此评价说,这次选举对社会民主党而言是一次失败,而对施罗德个人来说却是一个胜利。2010年的英国大选为我们提供了最新的例证。

大选前的民调显示,保守党、工党、自由民主党的支持率相差不大,40%的英国选民在选举的前一天仍未下定决心将选票投给何人,迫使三大政党的领袖直到大选前的一刻还在忙着拉票,为入主唐宁街10号做最后一搏。

(六)西方国家政党体制的分裂程度更高,表现为“有效政党数目”(effective number of parties)的增加1976年,美国学者萨托利在其分析政党体制的权威理论中指出,可以采用“相关政党”(relevant parties)这一指标对政党体制内的各个政党进行定性分析。萨托利提出,确定一个政党是不是“相关政党”有两条标准:一是看这个党作为反对党是否具有威吓能力,即有没有足够的力量制约执政党;二是看这个党作为执政党是否具有“联合执政的潜力”,即曾经参加过政府或者被其他大党视为可能的联合执政伙伴。后来,拉科索(Markku Laakso)和塔格佩拉(Rein Taagepera)在“相关政党”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有效政党数目”的概念,通过对政党体制内包含的政党进行定量分析,揭示主要政党的数量及其力量对比,为考察西方国家政党体制的分裂程度提供了更科学、更准确的依据。

“有效政党数目”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有效选举政党的数目”和“有效议会政党的数目”,前者通过各政党在选举中所获的选票份额来计算,后者则以各政党所获议席的数量来衡量。对西方国家进行考察时采用的是“有效议会党数目”。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中期,西欧主要国家的“有效议会党的数目”都有所增加,不但在实行多党制的国家中如此,就连采用两党制的英国也不例外,自由民主党力量的持续攀升就是鲜明的例证。只有美国的“有效议会党的数目”保持不变,仍为2.1个,反映了民主党和共和党仍然牢牢把持着国会两院。

第三节 西方国家选民政党认同削弱的原因及变化趋势

当代西方国家选民政党认同的削弱,一方面可以归因于选民自身特征的种种变化,另一方面则与西方政党对选民认同危机的理解和采取的应对措施有关。可以说,正是选民和政党这两个选举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共同造成了选民政党认同削弱的局面。近40年来“选民中的政党”衰落是无可置疑的事实,但对这种衰落状况的未来发展趋势还存在着争议:它所反映的究竟是“政党选民联盟解体”(dealignment)的长期倾向呢,还是在“政党选民联盟重组”(realignment)过程中的暂时现象?换句话说,就是“选民中的政党”能否扭转衰落的趋势而走向复兴?

一、西方国家选民政党认同削弱的原因

本书的第一章对造成当代西方政党的运行环境重大变化的原因曾加以阐述,如生产方式的变化引起的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变动、通讯技术的进步使媒体在选举中的重要性增强、利益集团的发展和新兴政党的崛起使选举市场中出现了新的竞争者、“后物质主义”的价值观对政党传统的意识形态造成了冲击等,这里不再赘述。它们从供、求两端改变了当代西方国家的选举市场:一方面引起了选民特征的变化,并为选民不通过政党而获取政治信息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另一方面促使政党针对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技术条件的改善作出调整,采取了“意识形态中间化”和“运作模式媒体化”的应对策略。这些都不利于选民形成和保持稳定的政党认同。

(一)当代西方选民的政党认同削弱与新的历史条件下选民特征的变化有关

长期以来,阶级矛盾在西方社会中一直是最突出的矛盾。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西方国家的阶级结构作了如下描述:“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从那时起,激烈的阶级矛盾和斗争促使选民聚集在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政党周围,阶级的分野成为选民形成政党认同、结成联盟支持某一政党的主要依据,然后再“通过政党在组织上的不断维持,加上经由家庭内部的政治社会化而使党派忠诚在几代人之间先后传递所产生的强化作用,政党就可以维持这种支持达几十年之久”。政党认同的这种稳定性使其变化幅度与社会结构的改变相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致使“除了极少但却意义重大的例外,20世纪60年代的政党体制反映了20年代的分裂结构”,这就是利普塞特和罗坎所说的“政党选择的冻结”(freezing of party alternatives)。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改变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相应变动,导致了当代西方国家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两极阶级结构被打破,与生产社会化和科技革命相伴而生的中间阶层成为社会的主体,这个阶层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与传统的工人阶级相比,中间阶层的经济地位更高,社会保障更好,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更优越。他们是脑力劳动者,一般从事管理工作和专业技术工作,具有完成工作所需的特定技能,这使他们拥有比较稳定的、中等水平的收入,积蓄了包括一定数量的存款、股票、家电、汽车和房产在内的私有财产,并在此基础上享有较高的社会信誉和地位,形成了一种文明、优雅的生活方式。因此,中间阶层与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对立比较缓和,包容性强而斗争性弱,在通常情况下充当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缓冲阶层。

同类推荐
  • 发现抗战

    发现抗战

    保卫钓鱼岛活动参与者王锦思最新作品《发现抗战》从全新的角度,第一次全方位剖析和反省抗日战争发生、扩大的原因以及战争遗留问题,努力发掘前人没有涉猎、剖析和反思的领域,披露众多鲜为人知的事实,重新解读并颠覆某些传统的关于抗战的认知,并分析中日关系前景。《发现抗战》既有对日本侵略者的批判,还有对我们民族自身的剖析;既有对抗日战争的思索,也有对战后中国和日本发展程度不同的探询。既深刻又通俗,既回顾又前瞻,是独特的看待抗日战争的著作,也是一扇反省抗战看清中国的窗口,一把剔除民族痼疾迎接新生的利刃,对热心关注这一领域的读者有一定借鉴作用。
  • 总体性与乌托邦: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范畴

    总体性与乌托邦: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范畴

    本书通过考察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范畴,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观念,发现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作者认为,总体范畴在20世纪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是科学发展的结果,总体观念代表了一种与整个近代科学思维方式完全不同的、新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在总体范畴的基础上将会建立起一个全新的科学范式。关于人类未来社会的一切构想,也需要从对科学的总体范畴的理解出发,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乌托邦结局不是根源于把总体范畴作为理论前提,而是由于在对总体范畴的理解上出现了偏差。
  • 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同时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就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作出的理论概括和行动部署。本书坚持历史脉络与理论逻辑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分九个专题从贯彻者、实践者、弘扬者、实干者、奋斗者、贡献者、参与者等角度阐述了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命题的重大意义、思想内涵、价值归依以及全面落实这一重大命题的实践要求,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辅助读物。
  • 邓小平外交

    邓小平外交

    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所敬爱的邓小平,不仅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立者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且也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国际战略家和外交家。国际形势开始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邓小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清醒冷静地观察,实事求是地分析,科学缜密地思考,大胆准确地判断,得出了世界战争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的结论。
  • 为中国辩护(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为中国辩护(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理性看待自己的崛起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大压力?如何客观认识中国模式,认清其优势与劣势?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如何认清自己,稳妥地应对世界变局,推进内部转型?中国能否实现文化上的崛起,为世界提供另一个文化范式?中国文化“走出去”正遭遇怎样的困局?作为国际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本书对以上事关中国发展大局的问题进行了清醒,独到的观察和分析。
热门推荐
  • 我想你,前任

    我想你,前任

    周止诺与男友陆坤分手之后再不相信承诺,却在一次偶遇之后发现自己仍旧深深迷恋他。却发现陆坤已经有了非常完美的新女友。周止诺渴望把陆坤抢回来,可是三年前的裂痕以及陆坤的新女友横在中间。
  • 上世仙歌

    上世仙歌

    一桶泡面引发一场穿越。别人穿越不是绝品天才就是富家公子,他居然成了叫花子。一颗珠子带来一路追杀。珠子里住着一个邋遢老头和一条逗逼金龙。他有炎帝用过的神刀,他会召唤五鬼的秘术,他能结洪荒失传的法印。他要改变他的上辈子,他要重写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他叫周辰,在1980年的除夕之夜穿越了,并带走了三个与他毫不相干的女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恶魔总裁:夫人,别想逃

    恶魔总裁:夫人,别想逃

    母亲的离世,未婚夫的背弃,和陌生男人发生了关系。她,最终还是崩溃了。一觉醒来,她虐渣男,虐婊子,虐单身狗,不放过任何机会地虐。他是高高在上的总统先生,钻石单身汉,V国所有女人渴望得到的男人。“女人,惹完火就想跑?”他搂着她纤细的腰。她一脸懵,“蛤?你说什么?”“装!继续装!今晚我吃定你了!”沙发、浴室、露台、泳池……她终于忍不住了,扶着腰,“白羽宦!我不要做总统夫人了!”男人的缩小版站在她面前,一脸高冷相,说道:“妈咪,爹地说晚上给我造个妹妹!”
  • 贤敏诗忆

    贤敏诗忆

    人说古诗会意难,实则细品出真鉴。灵运陈王与平乐,邀友共事谱真篇。诗歌和散文,是表达情感最好的工具,特此诗集,纪念那青涩时光。诗风文集,散文汇编,所抒于所见,有所感。表达随心所欲,觉察天地之间!以诗为友,倾诉人世之叹;绘世风,蓦万物,感心之言!诚邀诸位诗友共析。
  • 嫡女风华:盛世毒妃傲天下

    嫡女风华:盛世毒妃傲天下

    她本是世界顶尖特工,心狠手辣,因一次任务误入陌生国度,成为宰相李府的废物嫡女。六年隐忍,直到遇见神秘的他,谪仙清雅,身份高贵,无限宠溺。一朝重生,翻云覆雨,面对层出不穷地阴谋算计,她冷眸一笑,看如何改写她的命运。
  • 极品宝宝无敌妻

    极品宝宝无敌妻

    老公是出了名的废物,可某一月黑风高的夜晚,小绵羊老公突然崛起……六年后,她带着宝宝重回豪门,指着全家福上的年轻婆婆说,“宝宝,你看清楚了,她就是欺负你妈咪我的恶婆婆!”指着站在丈夫身边的柔弱小三,“这是当年跟你妈咪我抢老公的女人!”宝宝狠点头,一拍胸脯,“妈咪的仇,交给宝宝了!”
  • 再一次,结局

    再一次,结局

    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把李乐精神压的极度紧张,一觉醒来,,居然回到了18岁的夏天。恍恍惚惚用了好几天才反应过来真的回去了。既然老天爷给了我一次重来的机会,这一次就让我把青春挥洒到底。"小美女,我喜欢你"看着某人深邃的眼睛,想起上一世就是因为看了这一眼就迷恋上去,最后落得逼自己逃离的下场。你喜欢我,我就要为你喜欢买单吗?开玩笑,重来的机会珍爱生命要远离渣男。
  • 将门医妻

    将门医妻

    这是一个重生神医与深情将军带着自家橘色多毛锦鲤一路互相宠宠宠的故事。这是一个重生了其实也没多大用的故事。这是一个“Σ(⊙▽⊙"a你家猫成精了”的故事。
  • 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丛书共8册,包括《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治绝招》、《血液系统疾病诊治绝招》、《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风湿性疾病诊治绝招》。每书均以现代医学病名为纲,以病统方,意在切合临床实际。每病先介绍该病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内容,而后顺序介绍全国各地的老中医经效验方,以供辨证选用,每首方剂均注明【处方】、【主治】、【用法】等内容。本书旨在总结临证有效方剂,而不以学术探讨为目的,因此,药物组成、用量或比例均严格忠实于原方创制者,不做任何调整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