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17500000015

第15章 当前“三农”问题的舆论调控研究(1)

所谓“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受到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

“三农”问题亟待解决。一方面,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来看,经济增长主要靠外需拉动,内需严重不足,而要扩大内需,就不能不重视9亿农民的潜在需求,但是农民收入低水平徘徊、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和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等问题的存在,致使相关农村市场无法启动,不仅对扩大内需形成严重的阻碍,最终对我国经济发展也构成了瓶颈性制约。另一方面,中国社会转型期,“三农”问题更加错综复杂。“‘三农’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同时是一个很现实、很紧迫的政治问题。”

从其解决途径来看,“主要是如何进入政策议程并导致政策输出的公共政策问题。”也就是说,若想有效缓解“三农”问题,更需发挥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科学合理地推动“三农”问题进入政策议程。本章即在议程设置理论框架下探讨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现实议程、媒介议程、公众议程、政策议程及诸议程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在把握“三农”问题媒介议程设置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舆论引导的可行性建议。

第一节“三农”问题的现实议程

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发生转折,中国也面临着经济危机的冲击,在这一大环境下,中央明确提出了扩大内需的策略来摆脱经济困境,释放广大农民的消费潜能是我国转“危”为“机”的有效途径。因此,缓解“三农”问题既关乎当下经济大势,又涉及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三农”问题的现实议程

(一)“三农”问题的现状综述

中国社科院《农村经济绿皮书》的调查数据显示了2007年我国“三农”问题现实议程的具体指标。

农业问题。粮食问题基本实现了供需平衡,但粮食安全依然存在危险。我国耕地供给严重不足,2007年耕地净减少4.07万公顷;水土流失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为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下降,2007年全国农作物受洪灾面积1.8亿亩,全国农作物累计受旱灾面积5.99亿亩;农村运输及交易费用相对较高,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农业生态环境面临挑战,全国约1600万公顷耕地受农药污染。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设施不配套,效益衰减;农产品加工增值方面存在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无论是在生产环节还是流通环节,都明显存在着组织不力、渠道不畅、与市场衔接不到位的问题;2007年以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全面上涨。

农民问题。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依然很大,人均纯收入低于785元的绝对贫困人口为1479万人,人均收入在786-1067元的低收入人口为3550万人;尽管农民收入有了较快的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居民收入的比率扩大到3.33∶1,比上年增加0.05%;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目前30岁以下的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不到30%,45岁以上的劳动力占了一半以上,其中从事农业的女性劳动力占60%以上。

农村问题。农村医疗卫生、养老等社会保障事业仍然落后。2006年扶贫重点县农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只有101元,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中,人均报销医药费只有2.4元,仅相当于他们当年医疗支出的2.2%,截至2006年扶贫重点工作县尚有1/4的行政村没有医疗室、乡村医生或卫生员;全国仍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达不到安全标准,其中因污染造成饮用水不安全人口达到9000万人;农村生活污染加剧,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2.8亿吨,生活污水约90多亿吨,都未经处理。

(二)山东省平度市肖家村的“三农”问题

上述数据展示了我国当前“三农”问题的基本面。为深入了解当前我国的“三农”问题,本研究进一步以地处山东半岛内陆的平度市肖家村为具体的调查对象,来进一步考察“三农”问题。肖家村介于青岛和潍坊两个地级市之间的,既有内陆农村的一些特征,又具有沿海改革前沿农村的一些问题。通过实地调查和深度访谈,笔者获得以下结论。

1.农民问题

近些年增收是农民的共识,但农民收入依然偏低。原因是化肥、农药、柴油等农资价格的上涨,影响了农民进一步增收;农民收入主要来自打工收入,农业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最多为3成,最少的不占成;再就是城乡收入与消费差距过大。

农民文化生活贫瘠。过去的扭秧歌等群众性娱乐项目,由于缺少村委会的有力支持最终停下。当下农民的主要文化生活是看电视,党员与村民代表能够接触到一些报纸。在私企打工的农民也有部分能够接触到报纸。农民文化素质提高不大,始终在一个低水平徘徊。

农民就业问题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90%以上的农民都是兼业者;本村的农民主要从事机械配件加工、石墨矿工和建筑工等行业,有赚钱的动力,但就业渠道狭窄;部分50岁以上的农民,身体条件很好,但因为年龄的原因而被一些用人单位拒之门外,造成这部分人收入困难。

农民媒介素养不高。经常受农业生产以及兼业上下班时间的限制,农民接触媒介的时间普遍不多;普通农民基本上没有接触报纸的机会,能够接触报纸的群体,由于报纸的收发时间没有时效性,也对农民接触媒介造成影响;平时接触的媒介内容有限,以新闻和电视剧为主,新闻节目中最为关注的是国家大事和经济新闻,尤其是与农业相关的经济新闻,其次是民生新闻。

农民养老存在问题。主要是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民生活困难,子女给的赡养费很低,一年基本都在1000元以下。并且部分独生子女父母已经步入老年,他们对养老保障存在着较大的忧虑。

2.农村问题

农村公共事业存在问题比较突出。农民饮用水质量不高,基本没有公共设施。农村道路受损严重,不少道路被耕地吞并。

农村医疗存在缺陷,缺医少药的问题仍旧存在。目前该村有90%以上的农民都加入了合作医疗,有不少农民在合作医疗中受益,但是不少农民对合作医疗的使用程序仍旧不了解。农村村风、治安问题突出。农村失盗现象严重,赌博现象普遍,打架斗殴现象基本绝迹,但黑社会势力有所抬头。

农村环境状况堪忧,饮用水污染,生活垃圾乱扔甚至堵塞排水沟。农村村内限制性土地被无序利用。农村社会关系堪忧,人际关系淡薄,宗族意识淡化,农民自私自利意识上升,公共道德观念下降。农村基层自治情况不佳,不少干部尸位素餐,为老百姓办的实事不多。男性农民参与基层选举的积极性不高,基本上由家庭妇女参与选举,敷衍了事。农村债务问题突出,不少收取农业税之前的遗留账目没有解决,农民颇有怨言。

3.农业问题

农业存在防涝隐患。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健全,能够应付一般的旱灾,但由于土地均分,农民手中土地减少,原来农田中的排水设施都被农田吞并,农业存在防涝隐患。农业科技缺乏。农民渴望有效的科学指导,但由于基层政府工作不到位,农民经常受到一些不法商贩的欺骗。土地政策存在缺陷。不少农民提议人均分地30年不变的政策存在不足,不少去世农民的土地仍旧由其家人耕种,而本村新增人口已经没有土地。

(三)“三农”问题中具体问题与全局性问题的比较

我国“三农”问题在局部地区存在很大差异。但是通过局部问题与全局问题的对比来看,我国当前的“三农”问题突出议题大体如下:

农业问题上,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农业科技推广难是最为突出的问题。此外,肖家村的土地分配政策还存在缺陷。

农村问题上,农村环境污染与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落后是最为突出的问题;此外,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基层自治、农村债务、农村社会治安等问题在局部地区存在。

农民问题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是全局性的问题,而农民媒介素养不高、农民养老存在问题、农民文化生活贫瘠在局部地区比较突出。

二、我国“三农”问题的公众议程

我国“三农”问题的公众议程目前并不统一,由于利益群体的不同诉求,导致不同群体对“三农”问题的关注角度产生差异,就“三农”问题并没有形成普通公众一致关注的公众议程。从公众议程内部来看,我国“三农”问题的公众议程,呈现出三种不同的议程模式,一种是社会精英群体议程,一种是以网民为主体的社会公众议程,还有一种是农民群体的议程。

(一)精英视角下的“三农”问题公众议程

主管农业的政府官员与研究“三农”问题的专家,属于与该议题相关的精英群体,由于职业和研究方向而与“三农”问题产生联系。该群体对“三农”问题的呈现具有理性的特点。

针对农业问题,学界与政界的共识:一是农业的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的环境欠佳,这其中包括耕地资源不足、农业生产抗灾害能力差、粮食生产存在隐患。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低、质量不高、商品率低。

社会学家具体呈现了农业的突出问题,如“土地、水资源短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理想,抗大灾能力不强,农业科技推广系统不健全;劳动生产率、农产品的商品率都很低”;“农产品的品质和卫生状况不稳定,限制了农产品的出口,增加了国内市场供应的压力,给农民的生产预期带来了困难”;此外,最突出的问题是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仍在扩大,水资源短缺,水的利用效率不高,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政界更多关注的是关系国家安全的粮食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农业基础设施及农业产业链问题。如“中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现在的生产情况是一方面产不足需;另一方面耕地面积在减少,但从进口的角度看,只要中国进口一多,国际粮价就大幅度上升,其后果远远不是一个单纯的粮食问题和经济问题”。

针对农村问题,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的,具体有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城乡收入与消费差距大,农村环境问题堪忧。二是精神层面的,包括农村的社会性问题凸显,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状况欠佳。

如关于城乡收入差距方面的观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都在快速增长。但从总体趋势看,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仍在继续扩大。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首次突破1∶3,达到1∶3.11。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两者的收入差距之比为1∶3.22。”;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以医疗方面为例,2005年,我国平均每千人有病床2.34张,城市每千人有病床3.67张,农村只有0.76张。城市每张病床平均拥有8.8万元的医疗设备,农村仅有1.1万元。精神层面,农村的传统道德价值衰落,如有观点认为“最近几年,全国几乎所有农村都出现了地下基督教的爆炸性传播。中国传统的尊老,及邻里和谐互助的价值观念正在逐步地消退,而且缺乏理性,这类现象并非个别而是相当地普遍,以至于老年人说现在年龄大了的人想生活得好一点是不可能的事情。”

农民问题主要有四个层面:一是农村人口过多,转移人口的就业存在问题。农民收入水平低,增收困难。二是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制约农民发展。三是农民的基本权利保障存在缺陷,尤其是土地问题。四是农民出现了阶层分化。

当前,我国的农民问题主要是:农民众多、农民太穷、农民分化、农民太弱。首先,农民“穷”是相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绩,而农民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其次,城市居民收入提高得快,农民提高得慢,差距太大,农民有相对剥夺感。农民太弱主要是农民的“群体弱化”,“一是基本权利方面太弱。直到现在,农村的产权还没有明确的说法,农民连保护自己承包的耕地、宅基地甚至房子的权利都没有。……二是组织上的薄弱”。再有,“农业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当代中国农民综合素质太低,农民的发展没有软力量的支撑”。

同类推荐
  • 责任政府:从权力本位到责任本位

    责任政府:从权力本位到责任本位

    本书对责任政府的学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责任政府作为一种理想型政府。其本质含义在于政府组织建设从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的转变。作者系统阐述了责任政府责任本位的意义,提出责任政府作为一种理想的政府形态,其根本特征是政府遵循责任本位的逻辑厘清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从而彻底颠覆了传统政府组织以权力为本位的政治逻辑;提出责任政府的组织建设从责任开始,根据政府履责的需要决定政府权力的配置,以责任勘定政府权力的约束边界。按照履责的需要建构组织机构和配备人员编制。因此,责任政府的建立实现了政府与公民关系向民主政治的根本回归。
  •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读三国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读三国

    泽东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爱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他说:“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毛泽东1906年接触了《三国演义》,1912年在湖南一师期间,接触了《三国志》。从有记载文字佐证,他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可以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伴随了他一生的读书生活。《毛泽东读“三国”》文字流畅,内容扎实、准确,剖析客观公允,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者从有关毛泽东阅读《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大量资料中,加以理性思维,写了《毛泽东读“三国”》这部图书。
  •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辩证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的本质内涵,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演进规律,系统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给理论以深化、给实践以指导、给未来以启迪。
  • 天下大势

    天下大势

    这是一部颇具新意的政治讽刺小说。辛亥武昌首义,浪荡公子边义夫身不由已卷入革命洪流,因在混乱中三炮轰城,意外成了革命新贵。不料,官瘾尚未过足,即被政变推翻.边义夫无路可走,旋即发动二次革命,立志以革命的名义去做窃国大盗。于是,一支号称为人民不吃土而努力奋斗的“四民主义”的队伍横空出世,本来就形迹可疑的“革命”变成了一场国内鸦片战争。战争结束,边义夫成了一方诸侯,靠林立的枪杆子成了北京段祺瑞政府的政治贸易伙伴。
  • 政治正当性

    政治正当性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承担的重大研究项目“中西思想史视野中的政治正当性”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本书作者都是研究中国与西方思想史、政治哲学的专家学者。当他们从古今中西各自的专业视角研究了政治正当性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的理论形态和话语方式之后,发现即使在不同的文明模式和现代性轴线上,不同形态的政治正当性依然面临着共同的问题意识和时代困境。遂围坐在一起,以自由讨论的方式进行了一场关于政治正当性的古今中西对话。
热门推荐
  • 寻找掌控者

    寻找掌控者

    活着有什么意义?一个单身30年的老光棍,在一个无意识的情况下进入了特别的空间,我们为什么要一直做任务?我们为什么不能回到现实世界?为了找到答案,他们当中有许多人都失去了生命。
  • 我的极品小仙女

    我的极品小仙女

    住欧式豪宅,品华夏美食,驾德国汽车,御各种美女……再来两瓶闷倒驴,老子还能接着吹……啥?你帮我吹……
  • 假面骑士也要成为魔导士

    假面骑士也要成为魔导士

    这是一个笨蛋成为假面骑士的的故事,这是假面骑士在妖精的尾巴的故事
  • 此生只爱宫先生

    此生只爱宫先生

    宫墨要她嫁给自己,林墨染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并扬言“全世界的男人都死光了,也不嫁与他”情不知何起,当宫墨与林墨染两人都发现自己都相爱于对方,且爱的无法自拔,,一波又一波劫难来袭,不知两人是否能承受住爱情的考验……宫墨:“我中过最深的毒是林墨染的毒。”林墨染:“我走过最深的套路是宫墨的套路。”
  • 阴诡见闻录

    阴诡见闻录

    腐朽的木门被阴风吹开,吊着生锈铁链的门牌上染红了四个歪曲字体——欢迎...光临!
  • 隐婚之患:欢喜冤家

    隐婚之患:欢喜冤家

    他们,本是一对相爱的冤家,却因一些事,让公司损失惨重。他们,越吵越恩爱,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是......公司却因此损失更严重,悬疑的事件不断发生,让别的公司有了可趁之机,当知道时,为时已晚。当两人回头时,公司已易主。此时,两人才停止了针锋相对,同仇共敌。可是,一无所有的两人,要拿回公司是谈何容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创业型老板

    创业型老板

    本书运用作者首创的对称方法与“五度空间”方法与模式,以知识经济与人类二次创业为背景,以主体与客体相对称、主体性与科学性相统一为基本原则与基本线索,指出创业不仅是企业形成的一个阶段,而且是管理的一种模式;而创业型老板,既是与时代要求相对称的新型老板,也是与时代要求相对称的老板新的素质结构。创业型老板,是以领袖的心态经商的,人格型、创新型、学习型、合作型、和谐型老板。创业型老板的素质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本书提出了这一系统工程的基本框架。本书夹叙夹议,深入浅出,逻辑严密,文笔流畅;把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学者的分析力度和畅销书的写作风格结合起来。
  • 铁血毒相

    铁血毒相

    少小怀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千古一相功名就,奈何朝野恶名扬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提笔便是血流成河,几个男儿不温柔,书生上马斩敌酋,回首凝望平生事,刹那温柔几时休。且看徐童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权倾朝野而朝不忌,功高盖主而主不疑。
  • 腹黑警察的异能女友

    腹黑警察的异能女友

    白羽7岁那年发高烧昏迷过后可以读心,可以用意念对碰触到的人产生电流。与朋友和开侦探社搜寻自己的身世之谜。偶遇帅气柔情的腹黑警察何天应,二人暗生情愫。后又遇到冷酷但只对白羽展露真心笑容的萧萧,且看三人在未知的旅途演绎一段缠绵悱恻的传奇情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冷王缠爱之雷光鞭传

    冷王缠爱之雷光鞭传

    天下第一美女是谁?众说纷纭……其中,最多的人认为是长安高婧,能看到或多看她一次,成为无数爱美者最大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