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17500000041

第41章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舆论调控研究(1)

虽然人人都理解“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然而,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却让人们对此产生了困惑。据2006年1月《沈阳今报》报道,北京大学的学子武小锋毕业后因为找不到工作,每天务农在家串糖葫芦卖。武小锋的经历让人联想到他在西安长安区卖肉的师兄陆步轩。陆步轩毕业于北大中文系,这个长安县鸣犊镇的农家少年曾是县里的高考文科状元。但毕业后因为工作失利不得不办理最低生活保障,并在2000年租房子开起了肉店,成了卖肉的屠夫。这个类似于当年卖猪肉的北大才子陆步轩的故事再一次在人们面前上演。

2009年仅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数量就为610万,还有数百万的存量失业毕业生。教育是关系国运民生的大事,而当知识不能起到改变命运的作用时,人们不禁对教育产生了疑问,究竟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如何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温总理多次在正式场合提到大学生就业问题。事实上,2003年,我国便将大学生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目标。胡鞍钢、程永宏、杨韵新等著《扩大就业与挑战失业——中国就业政策评估(1949—2001)》,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这无疑是一项重大的举措,意味着中国已经从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转变为同时关注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局面。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传媒是否能真实反映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实困境?媒体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进行舆论引导,为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呢?

第一节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实呈现

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诸多推崇教育的思想,如“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希图通过接受良好的教育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是几千年来人们的共识。在现代社会,通过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几乎成为众多学子出人头地的捷径。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顶在大学生头上的光环逐渐褪去,大学生就业难反而成了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界定

当前社会转型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的热点问题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改革开放的伴生物,它迅速反映客观世界的最新动向与最新趋势,在诸多的社会矛盾中热点问题比较突出,使人无法回避。二是挑战性,热点、难点问题,是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矛盾的显露,解决这些问题有相当难度,对领导者与实际工作部门极富挑战性。三是普遍性,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有的还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因而引起了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

教育问题是社会问题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如学校乱收费、升学骗局、大学生就业、大学生自杀、贫困生就学、校园安全等等各种教育问题不断出现。大学生就业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的有关统计,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495万,比2006年增加85万人,2008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由大学生就业现状所引发的“读书无用论”正在民间悄然蔓延。中国社会调查所曾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抽取样本2000份,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显示:有75%的学生认为心理压力主要来源是就业压力;还有41.7%的同学认为压力来自对自己的期望,而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人际关系的压力只占16.7%。

在本章所探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中,所谓大学生,是指其所处阶段为大学学习即将结束,准备迈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面临着职业选择和落实工作阶段的群体。那么,所谓大学生就业问题,即指伴随着当代社会的转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逐步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迈进,大学生群体在即将迈入社会时面临的职业选择困扰。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动因

大学生就业问题发生于我国当代社会转型期,但这一社会问题的产生不仅有国际动因,也有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惯性影响,但关键因素还在于社会转型期教育改革的滞后。

(一)国际动因:教育转型引发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随着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竞争的加剧,人才的竞争日益成为这种竞争的核心;人才竞争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而高等教育是培养研究开发高级人才的重要方式。

从世界范围来说,高等教育经历了从“精英型”向“大众化”的转变,然而就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各国都或多或少面临着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困扰。如日本就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但日本社会较为平静地面对“三个大学毕业生中就有一个失业”的现实。日本《劳动白皮书》统计,1996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签约率降到65%,后来大致维持在60%-70%。但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与文部科学省两省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12月1日,2008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为81.6%,同比上升了2.0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有所好转。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演变: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受相关制度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呈现出一个渐次凸显的过程。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统分统包阶段。1960年5月,中共中央批转国家计委党组《关于1960年至1962年高等学校理工科毕业生分配问题的报告》,对毕业生的分配体制进行了详细安排:一是全国性重点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加上从部门、地方抽成的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二是部门主管的一般高等学校毕业生,中央抽四成左右进行调剂,抽成后余下的毕业生,原则上由主管学校的部门负责分配;三是地方院校毕业生,除专科学校毕业生及专署、县办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外,中央也采取抽成分配的办法,以上分配办法一直延续到1965年。1972—1979年毕业生,是“文革”期间推荐入学的学生,被称为“工农兵学员”,国家对他们的就业政策基本上是“哪来哪去”,“社来社去”,国家只做少量调剂。1977年后国家恢复统一高考,但毕业生分配“统包统分”的政策却一直延续下来了。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初期——供需见面阶段。“供需见面”其实就是指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取。这项政策是针对当时高校毕业生中存在的“用非所学”,专业不对口以及分配渠道不畅通等问题提出来的。1983年教育部决定将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原山东海洋学院四所院校作为学校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的试点。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改革大学招生的计划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高等学校全部按国家计划统一招生,毕业生全部由国家包下来的分配办法。”从1988年开始,在广东省属高校试点,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招收的学生,实行收费上学,毕业后推荐就业,定向就业,择优录取的制度。”

第三阶段:九十年代初期——双向选择阶段。1989年3月,国务院批转了原国家教委提出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即“中期改革方案”。方案明确提出:在过渡阶段,实行以学校为主导向社会推荐就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的办法。所以,这个方案被称为“过渡性方案”。

第四阶段:1993年后至今——自主择业阶段。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指出确定我国大学生就业改革的长远目标是: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制度。1994年,为了这一长远目标的实现,国家教委发出《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意见》,指出:(1)从招生开始建立收费制度;(2)对招生并轨改革前招生的学生,原则上仍由国家负责就业;(3)逐步建立,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引导学生毕业后参加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以奖学金制度和社会就业需求信息来引导毕业生自主择业。1997年,全国高校实行并轨招生,免费接受高等教育在中国成为历史。2001年,我国毕业生在就业制度上全面进入毕业生“自主择业”阶段。

前期,统包统分和供需见面制度有利于国家对人才的宏观调控,保证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及老少边穷地区的人才需求。但是分配计划带有盲目性,影响了人才的合理使用、合理流动,造成了人才培养的浪费,同时也制约了高等教育的正常发展。

近年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阶段则推动了高等教育各环节的改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但这两种就业制度的缺陷是导致了毕业生就业行为以金钱为导向、高校改革与市场经济发展速度不平衡等矛盾。

(三)国内动因:社会转型导致教育改革滞后

我国当代社会转型发生的深刻变化,必然交织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并且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疑虑和困惑。反映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就是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教育人数众多、应试教育弊端重重、教育不公平、就业压力大等问题层出不穷。由于我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向“大众化”的转变,所以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之一西奥多·舒尔茨认为,一个社会要想能够健康发展和不断进步,其前提就是要尽量减少失业。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应当着力加以解决的问题。

针对“政府应当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中国政府网2007年网上调查显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高等教育改革被认为是最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举措,占投票总数的29%;其次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占13%;再就是扶持高校毕业生到不发达地区和基层灵活就业,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强化校企联系、完善见习实习制度,这三项投票比例各占12%。以上五项措施占投票总数的78%,被认为是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力措施。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高校改革,也就是说高校的课程结构上,存在着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强化校企联系,完善见习实习制度,这亦是高校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两项合起来占据投票总数的41%,即大部分人认为高校改革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措施。

美国教育学家卡扎米亚斯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很有见地的话:“所有社会,在民族危机和重大事变之后都有过重大教育改组的尝试。”“历史的传统不能一天中断,如果中断了就会前后衔接不起来。”也就是说,随着社会转型,高等教育亦应该进行重大“改革”。

目前,我国已把发展与改革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我国现正在进行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大学体制改革,改革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适应快速发展的全球化倾向,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学;二是为了培养中国社会现代化所需要的各种各样人才而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在2008年教育部推出的高校改革八大举措中,排在举措第一位的就是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高校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支持校企合作建设国家重点发展领域紧缺人才的学科专业;其次是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实践环节,积极推进学生到企业、事业单位实习实践。

政策虽是解决问题的一项有力保障,但在实际生活中,政策的执行和措施的具体落实中却存在着种种困难。国内各地区之间、各学校之间存在很多差异,如有的地区思想观念落后,制度不完善等,许多地区和高校都存在改革措施和就业政策不到位的情况。

同类推荐
  • 1904-1905洋镜头里的日俄战争

    1904-1905洋镜头里的日俄战争

    本书源自1905年美国Underwood&Underwood公司出版的一套98张日俄战争的立体照片,多数照片都有英文的说明,编译者对其进行了整理、翻译。借这些外国摄影师的镜头再现了一百多年前,以中国东北为战场,日俄两个帝国主义争夺在华地盘的那场不义战争的一个侧面,可看到日军在这场战争中的军备装置、官兵士气、战场火拼、日胜俄败,中国人民惨遭涂炭等真切的战争场面。
  • 乡镇人大工作实用问答

    乡镇人大工作实用问答

    本书根据新修改的宪法,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别是人大代表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和近几年来作者对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履职新的体会,结合相关资料进行编写。重点围绕代表法,联系乡镇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实际,特别是针对乡镇人大工作现状,阐释了乡镇人大代表履职的相关常识、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用问答的形式,力图为乡镇人大代表依法有效履行职责和为乡镇人大工作者在工作上有所借鉴和参考提供一本集规范化、权威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读物。
  • 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

    该书以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论述为统领,从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社会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核安全等方面,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当今中国的国家安全状况,以期引起国人对当下国家安全的全面关注,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国家安全保障。
  • 转型发展与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哲学思考

    转型发展与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哲学思考

    本书从多方面联系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对如何提升人民幸福感的问题进行了深讨。主要包括从辩证法角度对幸福感及其类型进行了哲学分析,联系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了国民幸福感欠缺的原因,指出了论述了转型发展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幸福观,并以大量故事生动阐述了诚信、忧患、知足、敬业、感恩等追求幸福应有的价值观和心态,还结合我国企业实际论述了如何提升员工幸福感,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论述了如何提升人民的绿色幸福感等问题。
  • 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

    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

    本书内容包括:现代化理论、价值与制度、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建设、社会秩序、国际环境、中国模式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君弃天下:为妃而来

    君弃天下:为妃而来

    她,亡国公主,却沦为奕国高家的养女。他,皇室后代,却成为掌握天下的王者。她与他本无交集,命运的齿轮转动,让他们相识……人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指间烟云,世间千年,如他一瞬。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膝,忽然而已。然,长活一世,却能记住她说的每一话。虚幻大千两茫茫,一邂逅,终难忘。
  • 乡下蝴蝶人生

    乡下蝴蝶人生

    关于每个普通女孩蜕变成长的故事。关于每个青春岁月念念不忘的回忆。关于每个普通男孩成熟稳重背后的故事。
  • 凤倾天下之太子为妃

    凤倾天下之太子为妃

    穿越成为一个美男太子(其实就是个女的),还是带着拖油瓶的那种,君昭表示压力很大。但这都不算什么,好歹她未来也是个一国的皇帝,走哪儿都能横着走。但是那个把持朝政的摄政王是么玩意儿,还时不时对她这个正牌太子动手动脚的……片段一:“王爷,咱们有话好好说,都是男人这么动手动脚的多不好意思啊。”君昭瞄着搭在她身上的爪子。“我只是想检查一下太子最近练功的怎么样而已。太子不愿意?”某摄政王继续一本正经地耍流(和谐)氓。片段二:“王爷,大大大大大大大事不好了,王妃和大将军跑了。”某太监鬼叫。半天以后某王爷才从奏本里抬起头,说:“你去跟王妃说,今晚肉菜减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狙击成果儿开始

    狙击成果儿开始

    林夜戏众人,只为成小果一笑他是青铜不不不他是王者杀破战场,扫平障碍,带果哥吃鸡带果哥打农药 纵横电竞,游戏,影视,文学他只是一个主播却意外获得大神系统新人书多多关照
  • 美人谋:庶女玩翻天

    美人谋:庶女玩翻天

    她是侯门庶女,性格懦弱,却不得不替嫡姐嫁给那个传说中的病秧子相公!从此性格大变!刁钻婆婆?敌意小鬼?恶毒妯娌?真以为她是纸糊的小花,想捏就捏?她要整得她们哭都没地哭!可为啥病秧子相公是越来越精神,看她如猎物?买噶,不是撞上硬钉子了吧!
  • 赌神的儿子

    赌神的儿子

    何天,是赌神之子。他没有极品的技能,也没有动不动就超神的异能,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他只有刻苦修来的武功和师父高禁传授的赌术,他本想平平静静地过日子,但是自从接到父亲的一封信,从此,一个清华大学的录取生走进了一条复仇的不归路。何年月再圆,何天恨未了?爱,如玄,轻弹,轻叹,轻回头。恨,如歌,悲奏,悲泣,悲凄凉。
  • 你最应该知道的古典诗词

    你最应该知道的古典诗词

    打开历史的卷轴,扑面而来的是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古典诗词。它热情但不矫情,委婉但不忸怩,奔放但不夸张,它能让我们迷醉,能让我们流连忘返。这些诗词从中华文明的源头一路走来,娓娓诉说着古老的历史。那么就让我们追随这些文化的足迹,做一次愉快之旅,让我们真正感受“诗情画意”之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