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199000000002

第2章 知人(2)

102.吴长翼所编《八十三天皇帝梦》,收罗资料,以袁世凯女袁静雪《我的父亲袁世凯》为主,兼录张国淦、叶恭绰、唐在礼、梁漱溟、李泰棻、恽宝惠等笔记。按刘厚生之《张謇传记》,其中有若干节涉及袁氏,如《袁世凯之借刀杀人》《洪宪皇帝最得意之笔》《洪宪帝制之前因与后果》《洪宪皇帝梦中之背景不是泰山是冰山》等,内容翔实,确实可信,却遗漏之未选入。

103.张季直揭袁世凯之权诈,谓:“凡受命令做总理、总长的人,在世凯眼中看来,并不是有血肉、有灵魂的人,只是三岁小孩手中的玩物。需要的时候,把它玩弄一番;不需要的时候,即刻扔掉,毫不留情。”

104.袁世凯曾拜张季直为师。此后帝制自为,笼络耆旧,称张季直、徐世昌、赵尔巽、李经羲为“嵩山四友”,当时有人仿《月令》题曰:“是月也,师化为友。”

105.袁世凯自民国总统至洪宪皇帝,过渡时期,曾称主座。

106.袁项城妾洪氏,有羊脂白玉麻雀牌一副,所刻字纹绝精致,乃出宋小坡手。

107.袁世凯长子克定,人以“克宗定皇帝”戏呼之。

108.步林屋告人:“袁项城微时,曾受河南巡抚倪文蔚之栽培,心殊德之。”文蔚号豹岑,故项城生次子,即名之为克文,字豹岑,以示不忘。

109.袁项城任大总统,总统府设秘书厅,秘书长乃梁士诒。梁之属下,有机要秘书三:一张仲仁,一陈汉第,一冯学书;又有三秘书:一夏寿田,一闵尔昌,一曾彝进,皆知名之士也。

110.袁项城与诸贵显联烟,如长子克定娶吴大澂女,三子克良娶张之洞女,五子克权娶端午桥女,六子克桓娶陈启泰女,七子克齐娶孙宝琦女,八子克轸娶周馥女,九子克久娶黎元洪女,十子克坚娶徐世昌女;其长女伯祯为张人骏媳,三女叔祯为杨士骢媳。

111.袁克定娶吴大澂女,于归时,携大澂画扇多柄,分贻群季。

112.恽宝惠有一小文谈袁克定,有云:“克定暮年潦倒不堪,寄居在他表弟张伯驹的海淀别业。曾有一次,张国淦接他到城内,留其一饭,有我及张联棻作陪,他衣服破烂,步履蹒跚,我代送至大门,看他坐三轮车回海淀,后来即死于其地。青宫储贰,如此结束,原非意料所及。”

113.袁克定厌恶徐世昌,背人呼之为“活曹操”。又袁世海演三国剧,善饰曹操,亦有“活曹操”之称。一存其质,一状其人。

114.黎元洪在甲午之战充海军某舰长,舰被击沉,黎泅水得免于难。

115.上海《新闻报》三十年纪念,时黎元洪任总统,书八字以贻之:“目上于天,耳下于泉。”

116.黎元洪书一大对联,句云:“文章惟读周秦汉,儒术兼通天地人。”作端楷,有正书局影印问世。是手笔,抑代笔,不得而知。

117.溥仪结婚,黎元洪书赠一联,“汉瓦当文,延年益寿;周铜盘铭,富贵吉祥。”浮泛不切,绝属敷衍。

118.蔡锷等在云南起义,讨伐袁世凯,称护国军。当蔡未出京前,住护国寺大街,起义前商议名称,蔡即提出“护国”两字,一致通过。

119.蔡锷字松坡,英迈善骑,南社吴恭亨曾见之,谓:“蔡为云南都督时,法国人邀之赴河口观操,所乘马皆高至五尺外。演毕,军乐作,主宾均起缆辔。法将领经三四卒扶之始上登,蔡则略一仰身,以手点鞍,一瞥间腾跃飞驰,中外人观者如堵墙,皆噪而目送之。”

120.自电影《知音》一剧,演蔡锷讨袁皇帝事,蔡锷之名,重震于时。上海旧有松社,在徐家汇路,设蔡锷祠堂;更有松坡图书馆,乃梁任公倡办者。松坡,蔡锷之字也。

121.蔡锷逝世,孙中山挽以一联:“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

122.张勋曾将当时有名人士之来信,装成《松寿堂来鸿集》。张死散出,许稚黄收得五册,内容颇多史料。

123.张勋喜阅《御批通鉴辑览》。

124.张勋卒,万绳栻为之清理资财。

125.孙中山写英文,较写中文为敏捷。

126.清光绪十九年,孙中山来沪,由陆皓东绍介,与王韬相晤。

127.列宁逝世,广州举行追悼大会,孙中山亲自致祭,并写“国友人师”四字祭幛,每字二尺余,甚为显著。

128.孙中山曾以我国莲子赠日本友人田中隆,田贮藏三年,转贻以研究莲花负盛名之大贺一郎博士。博士种于园池中,开花甚茂,且分茎移植东京。

129.李仙根之《岭南书风》,咏孙中山书:“光明正大垂青史,天下为公写至文。总理聪明白天禀,何尝槃礴学乌云。”注语云:“总理孙先生自谓平生未尝习书,谭组安谓孙先生书不但似东坡,而往往有唐人写经笔意,正直雍和如其人,真天亶聪明,凡夫虽学而不能也。余奉侍久,尤敬识之。”按以上云云,未免有夸张语。据余所知,中山作书,有时出于田桐、田桓兄弟二人代笔。

130.一九二四年五月三十日,上海《中国晚报》留声部,邀请孙中山作录音讲演,讲题为《勉励国民》,共录六片。现尚存其中之第一片于广东中山图书馆,惜已残损三分之二。

131.常为孙中山理发者,其人为林耀光。中山逝世,最后理发,亦林耀光为之。剪下之发,由宋庆龄用玻璃盒盛之,留作纪念。

132.孙中山学医于香港,觉香港街道甚为整洁,及返香山县,觉香山街道之整洁远不及香港,乃每天亲持扫帚,将所居门前之街道,扫除一清以示范。

133.海宁盐官镇,有天风海涛亭。一九一六年,陈去病伴同孙中山来此观潮,遂改称中山亭。

134.孙逸仙在日本进行革命组织,为避免政敌注意,对外则称“中山樵”,姓中山而讳言孙。厥后章行严径称之为孙中山,从此孙亦以“中山”为彼之别署。

135.孙中山到松江,曾游醉白池,当时地方人士为开欢迎大会,迄今犹有人道及之。

136.上海永安公司经理郭彪,遣人送孙中山极珍贵之皮大衣一袭。中山大为讶异,曰:“上海不算十分冷,回广东更不冷,我又不到北方去,要此奢侈品何用?”婉拒不受。

137.上海孙中山故居,留有淡紫色床单一,中山生前用过,上有补缀处。

138.徐绍桢治兵南京时,购后湖地十五亩,建藏书楼。辛亥革命,为张勋所焚,藏书二十万册,尽付劫灰。

139.辛亥革命,徐绍桢被举为江浙联军总司令,编制下之人员,颇多才俊之士,如范光启、于伯循、沈缦云、孙毓筠、陶骏保、马君武、马良等。

140.秋瑾小字玉姑,居绍兴南门和畅堂,为明神宗时大学士朱赓别墅。

141.一九六〇年,上海中华书局刊《秋瑾集》,最近又出版,为第五次重刊矣,但尚有《登吴山》一绝,为集外遗珠。其诗云:“老树扶疏夕照红,石台高耸近天风。茫茫灏气连江海,一半青山是越中。”

142.秋瑾任大通学堂督办,为革命机关。南社人士参加该校任教员者,有姚勇忱。

143.秋瑾童年,一至五岁,居福建厦门,其父在海关工作。后其父调至诏安县,秋瑾随之而往。海关设于鼓浪屿之鸡峰山下,今其楼址尚存。

144.宋渔父与秋瑾相识,渔父乙巳一月十三日日记有云:“巳正,至秋璿卿寓,谈良久,时秋君与诸同志组织一演说练习会,每月开会演说一次,并出《白话报》一册,现已出第二册。余向秋君言,愿入此会,秋君诺之。戌初回。”

145.秋瑾创《中国女报》,馆址在上海北四川路厚德里九十一号,刊有吕碧城、徐寄尘之诗文,又陈伯平之妹挽澜女士之小说。

146.秋瑾之死,甚易记,时为前清光绪三十三年,秋瑾年三十三岁。

147.秋瑾就义,有人作嵌字联挽之:“悲哉秋之为气,修矣瑾其可怀。”

148.上海电影制片厂,摄《秋瑾》片,我参与座谈会,谈及秋瑾其人之状态,我谓:“毛泽东诗‘飒爽英姿五尺枪’,‘飒爽英姿’四字,可为秋瑾写照。则不妨易一句,为‘英姿飒爽一倭刀’。”盖秋瑾常御和服,身佩日本刀也。

149.邹容,四川巴县人,故重庆有邹容路以纪念之。

150.号称“革命军马前卒”之邹容,能刻印,留学日本时,同学某以“壮游日本”四字,倩邹镌刻,邹立以石掷还,曰:“尔仅游日本,即曰壮,彼环游地球者,又谓之何?”邹所刻印,现尚存朱文印,刻“大海琴心”四字;又白文印,刻“飞来佳禽息梧”六字,为极希珍之品。

151.“苏报案”发,邹容本由张溥泉藏之于虹口一西教士家,邹闻章太炎被捕,遂于闰五月七日自首,翌年乙巳二月廿九日瘐死狱中。

152.邹容为柳亚子写一泥金扇面,“中国少年少少年”七篆书,一面由金松岑画一人吹军号。

153.邹容与彭家珍俱为蜀人,蜀中因有“吾川创建民国之士,始于邹容,成于彭家珍”之说。彭家珍配合孙中山六路北伐,于一九一二年一月二十六日,深入虎穴,壮烈牺牲。兹建专祠,许德珩为之题联。

154.宋教仁拟与徐血儿合作《辛亥革命外史》,未果。

155.宋教仁逝世后,遗书归南京龙蟠里国学图书馆。

156.陈独秀在狱中,大书对联赠人。

157.陈仲甫,名独秀,原名乾生,人鲜知之。

158.陈独秀提倡非孝,有人反对之,作《非非孝篇》。其时小型报刊故开玩笑,作《非非非孝篇》,又有人续作《非非非非孝篇》,使人骤观篇题,究不知是赞成或反对矣。

159.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某届毕业,师生合摄一影,陈独秀与梁漱溟并肩坐,独秀一腿伸在漱溟之前。照片印出,独秀见之曰:“照得很好,只是梁先生的腿伸得太远了。”学生曰:“这是您陈老师的腿啊!”独秀为之大笑。

160.瞿秋白父世玮,能绘山水。秋白传其家学,又善吹洞箫。

161.瞿秋白之父世玮,擅画山水,潘伯棠藏之,捐献上海市文物保管会。伯棠为镒芬子,镒芬治黄河三十年,尤以花园口之施救工程,厥功尤伟。镒芬与世玮,交谊甚厚。

162.瞿秋白故居常州青果巷八十六号,厅上悬一匾“敬修堂”,乃同邑钱名山所书。

163.瞿秋白、杨之华夫妇合用一四字印“秋之白华”,颇具巧思。

164.蒋光慈衣袋中常置香瓜子或糖炒栗子,边食边创作构思。

165.蒋光慈妻吴似鸿,善绘画。

166.钱杏邨与蒋光慈,同住沪西小沙渡路附近之广业里,保密不使人知。编辑《拓荒者》,即在是屋。后又迁居吕班路之万宜坊,亦与蒋同居,与丁玲、胡也频为近邻。

167.蒋光慈死于一九三一年,用蒋资川名,葬上海江湾庙行公墓,墓穴七七七号。解放后,一九五三年,乃迁葬虹桥公墓,碑文用蒋光慈真名,由陈毅亲笔题写。

168.冯玉祥笑对人说:“‘卧薪尝胆’四字,现在的人,不懂得尝胆,只懂得卧薪。所谓卧薪,那就是困在床上,而领取干薪。”盖旧政权时,挂名领月俸者,成为风气,冯所以讥之也。

169.冯玉祥曾聘阎甘园教授书画。

170.杨杏佛之妻赵志道病,嘱其后人,彼死后,不要换衣服,家人不须佩黑纱,骨灰弃之可也。赵擅作打油诗,均散佚。

171.李大钊被难,京中人士举行公祭与游行,杨杏佛撰一挽联,张诸游行队伍最前列,引人注意。联云:“南陈(指陈仲甫)已囚,空教前贤笑后死;北李犹在,那用吾辈哭先生。”

172.沈尹默以求书者太多,不暇应付,一度蛰居沪上凤阳路之钱须弥家以避之。

173.沈尹默、褚保权夫妇书法相类似。郁达夫、王映霞夫妇亦然。

174.沈尹默与褚保权本为师生,后结为伉俪。褚之年龄,较沈小二十岁。

175.沈尹默自谓生平喜诗,然不轻易作诗,亦不轻易谈诗,更不轻易为人点定诗。

176.于右任于沈尹默书,比之梨园之科班,而自比梨园之客串。

177.沈尹默二十岁时,一度写赵之谦书。张秉三藏有沈书之五言楹帖,署款为沈君默。四十年后,沈别书一联,用尹默名易之归。

178.沈尹默以决明子代茶叶,十余年不辍。

179.沈尹默集宋词书联,甚隽雅,其联云:“拥莲媛三千,画舸频移,花扶人醉;度清商一曲,小楼重上,秋与云平。”

180.“五四”运动前,在国内作新体诗之第一人,乃沈尹默;国外乃胡适之。

181.沈尹默否认为南社社员,谓此乃柳亚子所强拉,本人未曾同意也。

182.沈尹默有一印“家在花桥月湖间”。

183.沈尹默对北碑、二王、苏米等字体,用力颇勤,但家中无真迹及珍希之碑帖。所有者均普通品,较好者亦仅珂罗版本而已,曾谓:“凡罗致名贵碑帖者,无非借以标榜自己,向社会炫耀,或居为奇货,待价而沽,均与实际应用背道而驰。”

184.有花名“二月蓝”者,沈尹默爱其名之隽雅,以之入诗。

185.沈尹默掌教北京大学,邀陈独秀任文科学长,独秀又邀胡适之任教授。

186.沈尹默酷喜杨凝式之《韭花帖》,谓《韭花帖》与《兰亭》最为接近。

187.胜利后,沈尹默由渝来沪,一次在友人家,与冒鹤亭初次见面。冒以沈发言略带秦音,问所由来,沈答以生于关中,并提及其父之名字。冒即说:“令先尊为我早年好友,真是克家有子。”沈闻之唯唯诺诺,不作他语。盖冒以前辈自居,而视沈为世侄也。

188.沈尹默谓书法虽无色,而有画图之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的是妙喻。

189.沈尹默知胡问遂哲嗣胡考能书,欲观其作书之运腕,奈目力不济,于是当胡考临池时,以一手轻按其腕,从肌肉之活动,借知其挥洒之法度,为之称善者再,且谓“将来造诣,在乃翁之上”。

190.林散之与沈尹默同以书法驰誉。人称“林散之为南京之沈尹默”,称“沈尹默为上海之林散之”。

191.林散之藏有吕留良虫蛀砚,又铜雀台瓦砚,均作古风以咏之。

192.钱化佛自称:“生平遇到三位仙人,革命遇到孙逸仙,演戏遇到孙菊仙,书画遇到杨草仙。”

同类推荐
  • 燃烧的法兰西

    燃烧的法兰西

    1940年5月10日凌晨,德军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对法国空军基地进行了轰炸,法军大量飞机未能起飞即在地面被毁。
  • 重症监护室

    重症监护室

    作家周芳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深入孝感市中心医院做义工,然后写出了非虚构文学《重症监护室》。这本书是作家通过一天一天的目击,一件一件事的记录,去“认识生命的犹疑与不确定”,去直面痛苦与死亡、纠结与虚无、无奈与尽力,并因此懂得更加珍惜人生的一份真切记录。全书聚焦于这样的感动:“为了‘活着’,有多少人在默默付出。”
  • 美在自然

    美在自然

    《美在自然》是《中国美学范畴丛书》中的一种。该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考察自然论从哲学到美学、从萌生到发展的历史轨迹,厘清了文艺自然论的几个阶段。下编主要是对“自然”的美学内涵展开逻辑分析。全书力求对“自然”作出准确的现代阐释,不作悬想和推断。
  • 饥饿是所有人的耻辱

    饥饿是所有人的耻辱

    本书为绿色散文阅读丛书中的一本,为著名作家鲍尔吉·原野散文新作合集,本册为全套书中的人物卷,书中用细腻的笔法描摹了作者在幼时及青少年时期的所见所闻,作者被选入中小学教材的文章不胜枚举,非常适合中小学生阅读。本丛书包括:1.《一枕河山》2.《蜜色黄昏》3.《水碗倒映整个天空》4.《我们生来就是为了含辛茹苦》5.《饥饿是所有人的耻辱》。
  • 戴望舒精品集

    戴望舒精品集

    戴望舒是民国时知名的作家、诗人、翻译家。本书收录他代表作多篇,从中可见他的名家风范。
热门推荐
  • 快穿女配:反派哥哥别跑

    快穿女配:反派哥哥别跑

    【宿主,你在干什么Σ(°△°|||)︴】538惊恐“勾搭反派啊”冉清无辜脸【宿主,这个位面没有这个任务啊(ノ°ο°)ノ】#宿主又犯二,家都不回了#本文女主有时犯二,不喜勿喷
  • 天域战圣

    天域战圣

    天辰本是一名地球少年,莫名其妙身穿到以武为尊的异界,修练天赋不错却倍受欺辱!而自从他所有的石坠空间中发生异变,一个来自未来的白衫女子出现在他面前之后,他就踏上了逆天之路!来自未来的武者不断的给主角送资源送宝物送美女甚至送自己,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 冰封万载

    冰封万载

    高中生李阳为救美女同学,不幸坠入神秘洞穴,被冰封万年后破冰而出,自此开始了一段从未想过的人生之旅
  • 舍的命运冒险

    舍的命运冒险

    在这个世界中有一小部分人拥有特别的【能力】有人拥有这些能力不甘做一个普通人,所引起的故事
  • 汉口的风花雪月

    汉口的风花雪月

    《汉口的风花雪月》是一部反映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老汉口人情风貌、历史烟云的小说。小说笔触细腻,情感诚挚温润,整部作品如一扇展开的屏风,将民国时期各类汉口女子的爱情生活和沧桑往事渐次呈现在读者面前:楚剧名伶黎曼姝与沈季均坎坷而富于戏剧性的半生缘;暗恋陈怀民,被他的英勇撞击所感动,最后走向革命道路的富家小姐白梅生;老姑娘葛英素不辞辛苦,千里迢迢从上海来到抗战初期的汉口,走的却是一条从爱的追寻到爱的幻灭之路……这些女人往往有一颗不甘沉沦的心,要么果敢,要么纯真,要么就有书卷气,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敢于同命运抗争,走自己的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明帝业

    大明帝业

    本文不够严谨,入坑需要注意被坑死,坑死了不算作者的.本文属于硬穿一个身怀着救治明朝理想的宅男穿越到大明后成为信王的故事。细节不合理还请不必计较,就当看架空历史吧。
  • 惊梦缘

    惊梦缘

    纪梦,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学生,机缘巧合下穿越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成为了丞相府府的嫡千金。前世从未感受到过亲人温暖的纪梦,今生却遇见想要保护她一生一世的亲人。可一场骗局让她失去了所有,失去了那个想要保护她一生的人。面对着亲人的死去,纪梦发誓她一定要让他,让整个楚岳为她的亲人付出代价…………
  • 影帝他又开始炫妻了

    影帝他又开始炫妻了

    传言高冷的许影帝是不近女色老男人,可谁又能告诉她,这个对她死缠烂打的人是谁?“诺诺,粉丝都说想让我们在一起,要不要我们现在就去领结婚证?”某高冷的老男人说,于是拉上她迅速去了民政局。看着刚出炉的红本本,她才知道,某男人早已盯上她良久。
  • 天寻衍

    天寻衍

    一生如花,花无言;半世寻道,道何存。情若不变,变此间;心若不变,变此生。既已入战途,终身为战修,我心可鉴天。
  • 期待N次明天

    期待N次明天

    韩雨白的一生复杂多变,最终的结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