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199000000004

第4章 知人(4)

301.洪宪帝制,有人荐引丁福保参加筹安会,丁以诗谢之:“家住江南旧板桥,长安残梦付渔樵。无心沮溺安知孔,避世巢由不识尧。烈士暮年还射虎,英雄失路惯吹箫。牛医贱技吾藏拙,五斗元来未折腰。”

302.丁福保自述:“幼时阅《三国演义》,文理之进步极速。”我执教语文,亦常嘱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谓“从语体文至文言文,起桥梁作用”。

303.丁福保六十岁左右,须发已全白,然神采奕奕,大有伏波当年之概。沪上某人参号,乃向之借一照片而放大之,置橱窗中借以号召,实则福保不服人参也。

304.丁福保处境裕如,亲朋向之告贷者不乏其人。晚年,整理旧笥,借据单契累累,乃按户寄还,作为馈赠之资,人咸德之。

305.丁福保治岐黄、说文、释道、词章之学。其初拜华若溪为师,从事数学,曾应聘京师大学,任算学教习,撰《算学书目提要》《代数学》《算学详草》等书。

306.丁福保不擅书法,作书多倩人代之,绝少亲笔。

307.丁福保晚年,记忆力大减,甚至与客晤谈,忽欲小溲,溲毕,已忘客人在室,彼独自散步庭除。

308.丁福保子惠康,藏瓷器,辑印《藏瓷图录》一巨册。

309.张丹斧,名延礼,知之者少;最初名扆,知之者更少。

310.张丹斧藏有红豆数枚,乃印度泰戈尔诗人所贻。

311.邓散木极称张丹斧之书法,谓丹斧书笔笔如杨柳,随风飘拂,实则笔笔略实,自然坚劲。古人所谓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也,因此信手涂抹,歪斜颠倒,却始终不离法度。

312.张丹斧伪造“班固”二字玉印,龚怀希认为真品,以巨值购之。

313.姚民哀体瘦弱,辛亥革命曾充敢死队,张丹斧戏之曰:“这种革命党,一块钱可买一打。”

314.张丹斧,扬州、苏州、上海,均有其家,人以“狡兔三窟”称之。

315.张丹斧与吴观蠡,一居沪,一居锡,笔墨均甚锋利。因此,张丹斧有“上海吴观蠡”之称,吴观蠡有“无锡张丹斧”之号。

316.张丹斧与人书札,什九潦草出之。曾见彼与黄宾虹书,却作工小楷,讨论学术,累累数纸,现藏裘柱常处。

317.张丹斧有口头禅“奇谈”,黄季刚却以“奇谈”为别署。

318.张丹斧一度居沪市大世界游艺场对面之首安里,余有事致书,而忘其号数,姑写首安里某号以试之,不意竟递到。丹斧作覆云:“首安里,是某号,大书居然寄得到,郑司农,呱呱叫。”书法飞舞,余宝藏之。

319.张丹斧喜作打油诗,每作常于句末自加双圈或三四圈,成为习例。

320.张丹斧写字颇自负,陈蝶野称彼书法神似瘦金,丹斧乃精心作一字幅,寄赠蝶野,并附一札云:“此书真离纸三分,入木一寸,不知登善能胜过几许?遑论瘦金!”蝶野作《无厄道人字歌》答谢之。刑厄道人,为丹斧之别署。

321.狄平子评张丹斧诗“雅近温飞卿”,我却认为“瓣香韦应物”。

322.张丹斧以“传简、惊梦”,广征分咏诗钟。有盐官程抟九者,以十字应之:“忽逢青鸟使,打起黄莺儿。”为压卷。

323.张丹斧藏《敬敬斋玺印集》四册。

324.张丹斧晚寓吴中,颇爱其地水土清嘉,多园林之胜,因有句云:“安得蜀地锦,裹此苏州城。”人称其隽妙。实则丹斧句脱胎于苏东坡诗:“五百年间异人出,尽将锦绣裹山川。”

325.张丹斧生前,曾自抄较得意之诗,装订成册,甚精雅。丹斧于抗战时受惊悸死,遗诗不知散落何处。

326.潘伯鹰有“狂人”之号,有以所刊之诗集贻彼者,往往鄙薄之,或垫砚,或揩笔。

327.潘伯鹰有狂人之目,于客室中,榜曰:“不读五千卷书,不得入此室。”

328.潘伯鹰致书叶遐庵,辄称“番禺夫子大人”。

329.潘伯鹰为人写扇,上款与下款相并,以示不甘居人之下。

330.潘伯鹰倩谢稚柳绘《苏州河诗意图》。

331.潘伯鹰笔名,凫公、博婴外,尚有东门雨。

332.潘伯鹰著《蹇安五纪》,仿唐人传奇文,极古茂,周知堂甚称赏之。

333.潘伯鹰喜磨墨,谓磨墨饶有趣味,甚至可说是一种享受。

334.潘伯鹰谓明代程君房、方于鲁墨,其黑偏淡,原因由于取烟细、用胶轻之故。

335.潘伯鹰与沈剑知均卞急成性,叩门或与人通电话,应之稍迟,便怫然而怒。

336.潘伯鹰录存其诗,凡六册,拟倩章孤桐作序,未果。

337.高二适致姚鹓雏书有云:“承示大作,敬佩无□,都下致力于五七言,窃尝语柳劬堂、尹硕公,当推公斐然于著作之林。其如伯鹰、履川诸子,则望公尘而莫及,下则东涂西抹,等自郐矣。”当民国卅八年春,平秋翁辑印《名家书简》,是书搜罗在内,潘伯鹰、曾履川二人见之,大不以为然,认为鹓雏扬己以抑人,有乖友道。实则秋翁向鹓雏索借诸名人手札,鹓雏疏懒成性,随意与之,内容如何,并未审阅也。鹓雏不得已,乃向二人致歉。再版时,将“伯鹰、履川”四字挖去之。

338.潘伯鹰少时,风流倜傥,能写小说,著有《人海微澜》《隐刑》,流行一时,后乃弃去,一意学书。

339.潘伯鹰之《人海微澜》,为其早年所作之小说,刊载天津《大公报》。其中若干资料,乃吴宓所供给。书中主人海伦,乃彼临撰时,阅到北京高师同学录中有海伦之名,觉甚新颖,遂随意袭用之。吴宓因识海伦者,遂介绍与伯鹰相见。此后,上海影戏公司改编为电影剧,名《春水情波》。

340.潘伯鹰以书法名,其叔父学固,为上海文史馆馆员,诗文书法,亦凌铄于时,一九八二年逝世,年九十。

341.潘伯鹰认为:“书法之最高境地,当于字外求之。”彼主张正书与草书不妨同时为之,正书是草书之收缩,而草书为正书之延扩,相辅相成作用。

342.潘伯鹰多才艺,人评之:“书法第一,诗第二,文第三,小说第四,鉴赏第五。”

343.潘伯鹰以手书《论印绝句》诗十八首赠吴铁声,写作俱佳。伯鹰逝世,铁声装裱成卷,由潘夫人张荷君书签,谢稚柳作引首,范样雍、邹梦禅为跋识。

344.一九四九年,民主人士飞往延安,进行和谈。代表凡六人,有章士钊、邵力子、江翊云、颜骏人、黄绍雄、张治中。潘伯鹰任和谈秘书长。

345.沪上豫园,为明代潘允端筑,有《豫园记》一篇。潘伯鹰为之重书,书法褚河南,足为学书之范本。伯鹰一九六六年逝世,年六十三岁。

346.潘伯鹰寓沪,一再移徙,最后卜居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对门。未几,伯鹰逝世,遗体即送对门成殓,甚为便捷。

347.怀宁潘伯鹰,以书法名海内,作书所钤印章,均出当代篆刻名家之手。伯鹰于一九六六年,在沪逝世,年六十有三。其夫人张荷君,检集其所用印章凡一百七十五方,由钱君匋倩符骥良拓印成集。刻印者,有沙孟海、王福庵、陈师曾、杨千里、乔大壮、吴朴、陈巨来、叶露渊、方去疾、高式熊、钱君匋等三十余家,极一时之选,君匋且为作序。一九八二年五月,其海外侨友周颖南,在新加坡精印出版,国内传本甚稀,弥足珍贵。

348.潘伯鹰遗诗,杨廷福为之抄存,得四册。

349.潘伯鹰子抗战前受诬,被禁百余日,成诗一卷,曰《南冠集》。

350.章太炎作书,上款不加称呼。黄楚九故意用“楚公”署名,倩之作楹联,太炎不察,径写“楚公”,黄常以炫示于人。

351.章太炎寄寓上海敏体尼荫路(今西藏南路),厅堂不张书画,只挂大鳄鱼皮一张于壁间,客来见之,咸为诧异。

352.章太炎居苏,每晨九时起身,练习八段锦。

353.章太炎极推崇恽铁樵,谓:“铁樵之医,并南田之画,子居之文,为恽氏三绝。铁樵有三嗜好,读书、下棋、雀战。”

354.章太炎极称黄季刚之才,谓:“季刚清通练要之学,幼眇安雅之辞,并世吾未见有比也。”

355.章太炎致孙仲容书,后署“末学”,在太炎书札中为仅见。

356.章太炎在日本,常与梁启超往还,且在梁处认识孙中山。

357.有人问章太炎:“你的学问经学第一,还是史学第一?”太炎笑答:“都不是,我是医学第一。”

358.章太炎斥龟甲文,谓:“龟甲文字,乃向壁虚造,不足凭信。”

359.章太炎之侄女菉君,任章士钊私人秘书。

360.章太炎拟黎宋卿为明太祖,而以刘青田自居。

361.民国初年,以虞舜之《卿云》一曲作为国歌,章太炎大为反对,谓:“民国之产生,革命流血而来,不能与尧舜禅让相比。”

362.章太炎知医,著有《猝病新论》《霍乱论》。其时恽铁樵亦著《霍乱论》,刊印以授徒。

363.章太炎致陈三立书,约于某日偕一日本友人来访,请陈整其服御,毋作偃蹇落拓之态。

364.章太炎曾以佛学《法相宗》证明《庄子·齐物论》。

365.章太炎初从俞曲园,后背离师门,因作《谢本师》文。周作人初从章太炎,后亦有谢本师之作。

366.章太炎于袁世凯主政时期,建议设立考文院,彼愿任院长,奈未通过阁议,以经费太巨也。

367.章太炎尚汉学,唐蔚芝尚宋学,颇多矛盾,然唐主持国学专修馆,却倩太炎作学术演讲。

368.章太炎因“苏报案”被逮,清吏因章为名士,以为必曾中式,即问得中何科,章微笑答曰:“我本满天飞,何窠之有。”盖故意用鄙夷不屑之口吻,以“科”作“窠”也。

369.章太炎不喜浴,家人强之始澡身。

370.章太炎不满于梁鼎芬,谓粗知伦理者,不欲与衔杯酒。

371.梁任公撰文,原稿辄自留,章太炎撰文,往往不自留稿。

372.章太炎不轻为人书联,即书直写求者之名,不加称呼。昔桂未谷,不轻易应人求书,自撰一联云:“愿与不解周旋人饮酒,难为未识姓名者作书。”

373.章太炎与人谈,谓:“刘光汉之《左盦全集》,全帙数十册,其中著述,十之八九属于仪征刘氏祖孙伯叔未刊行之遗稿,光汉剽窃据为己有,其弟子滥行甄录,遂成此芜杂著作。”

374.章太炎之客室,贴有字条:“来宾谈话十分钟为限。”但彼与客谈,滔滔汩汩,动辄一二小时。

375.章太炎论《治学》,谓:“曾涤生得力于《文献通考》,胡林翼得力于《资治通鉴》,左宗棠得力于《方舆纪要》。”

376.朱镜宙为章太炎女婿,有《咏莪堂诗》。堂名,太炎所取也。

377.李根源与刘成禺,均面有痘瘢,人称根源为李麻子,称成禺为刘麻哥。时章太炎居吴中锦帆路,生辰大会宾客,根源与成禺同往视嘏,太炎云:“你们两个麻子,陪我照相。”及太炎逝世,根源诗赠成禺:“我是腾冲李麻子,君为江夏刘麻哥。回首吴门十年事,太炎不见奈之何!”

378.一九三五年,华北事变,上海学生赴南京请愿,列车被扣于苏州。时天寒风厉,群情益愤,居苏之章太炎知之,立请吴县县长,以饼饵等为饷。翌年六月十四日,太炎患鼻菌及胆囊炎逝世。

379.章太炎遗体,于一九五五年四月三日,从苏州移葬杭州西湖之张苍水墓旁,由汪旭初、金兆梓、范烟桥、谢孝思、周瘦鹃送往。

380.章太炎墓,最初在苏州锦帆路,周知堂曾去访谒,且在墓前摄一影。

381.汤国梨谈及章太炎,辄称先外子。

382.《章太炎自订年谱》,汤国梨谋付剞劂,张溥泉劝阻之,因此印数甚少,只赠少数亲友,绝不公开,盖其中对于孙中山、黄克强等颇有微辞也。解放后,载诸《近代史资料》中。

383.章士钊初师事章太炎,后结契为兄弟。

384.章士钊读书时的长沙东乡之老屋,庭前有梧桐,皮青干直,彼日夕徙倚其间,因自号青桐。后赴日本,旅居无聊,黯然有秋意,感于诗人之秋雨梧桐,遂易青桐为秋桐,晚年又易为孤桐。

385.上海诗妓李苹香,乃黄左田之后人,其真姓名为黄箴,字鬘因。章士钊曾著有《李苹香》一书。

386.章士钊藏有章太炎早年残稿,又孙师郑《诗史阁笔记》手稿。

387.姜书阁之《桐城文派评述》,附《桐城派文人传表》,以章士钊殿于后。

388.《凌霄一士随笔》,谓:“章士钊为律师,辩护之作,率文采斐然。”

389.章士钊曾言:“我弱冠涉世,交游遍天下,认为最难交者三人,一陈独秀,一章太炎,一李根源。但我与三人,都保持始终,从无诟谇。我恃以论交之唯一武器,在‘无争’二字。然持此以对付黄克强,则顿失依凭,何以言之?我以无争往,而彼之无争,尤先于我,大于我。且彼无争之外,尤一切任劳任怨而不辞,而我无有也。由是我之一生,凡与克强有涉之大小事故,都在其涵盖孕育之中,浑然不觉。因而我敢论定,天下最易交之友,莫如黄克强。”

390.章行严一日与人谈作诗,谓:“初学作者,先作三千首,既成付诸一炬,然后再作三千首,考虑去取。”

391.章行严别署“黄帝子孙之嫡派黄中黄”,许啸天仿效之别署“黄帝子孙之嫡派许则华”,又蔡冶民别署“汉种之中一汉种”,张溥泉别署“黄帝子孙之一个人”,均因袭之也。

392.章行严为吴北山女婿。北山墓志铭,乃沈寐叟书,行严遂喜寐叟手迹,见辄蓄之。

393.章行严纳坤伶雪明珠为如夫人,人有背后称行严为“老头子”,雪闻之娇嗔作态,谓“不许乱呼”。

394.章行严办《甲寅》杂志,其时北京大学学生张清源,致书行严,有所请益。行严阅信,觉文采斐然,事理条达,大为称赏,立致复书,此后每期杂志,由邮寄赠。清源后以第一名毕业于北大,一度与我同事,动乱中,被殴辱死。

395.章士钊于一九七三年五月二十五日从北京乘飞机赴香港,七月一日病逝,吊唁者千余人。其中颇有已往之电影名星,如黎明晖、李萍倩、林楚楚、陈娟娟等。

396.蒋维乔,号竹庄,有日记八十册,不易印行,归诸公家,此外尚有《竹翁年谱》六册。

同类推荐
  • 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

    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

    本书正是在关注和研究这些(以及其他相关的)前沿问题的基础上,对美学界、哲学界、文艺界热切关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的成果。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为“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这是当前文艺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它要追问的是当下的电子媒介时代文学会不会消亡的问题。中编为“观照文艺学学术史”,主要关注并深刻研究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美学学术史等前沿问题。下编为“美学的沉思”,这实际上是百年美学学术史的缩写,是在总结以往美学研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价值美学的构想。
  • 河山寂寥

    河山寂寥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河北南部的城市地理;山脉与河流;原始的村庄,疏散与聚拢;北河沿;垴顶山等。
  •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在本书中,作者讲述了二十五个关于各类美食的故事。穿插于蛋糕、甜点、意面、咖喱酱肉、鱼子酱、螃蟹浓汤、鲜蚝之间的,是女性对于生活、情感、人生的领悟和面对世界的勇气和执着。这种食物与情感交融在一起的感性文字会轻触到她们柔软的内心,让这些在都市中被迫坚强成长的女性能够通过阅读抚慰心灵的孤独与冰冷。
  • 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

    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

    我每天在这条街上遇到无数个人,只有你一个人用这样的方式和我打招呼:“人要往前走,不可以经常回头看。”可是我不回头就看不到你,回头,就会摔跟头。你不知道,我甚至想要离你远一些。你不知道,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本书收录了作者拥有极高点击率和广泛好评的随笔日志,以青春励志、男女情感、异国生活,成长经历为主要内容。既接地气,又有人文情怀。以其犀利幽默,诙谐风趣、时而冷静、时而温暖、时而治愈的笔锋去描写作者身边朋友,以及作者自己的故事,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慢慢的讲诉给读者。
  • 爱是天堂

    爱是天堂

    本书内容有:卷一爱的照耀:爱的照耀、爱的风景、爱的浓度、爱的诠释、爱情知道、真爱无言、远近都是爱、爱情接力、爱情满天星、不老的相思;卷二暖透一生的奶酪:放一把钥匙在你这里、暖透一生的奶酪、久久芬芳的纸玫瑰、爱的方式、最有出息的、一双不寻常的鞋、真情热线;卷三爱情是一部合著的书:爱情拼图、为爱低头、爱情是一部合著的书、和你一起慢慢浇灌希望。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风男孩

    风男孩

    校园里来了一位新生,很奇怪,每次他经过的时候,总会有那么一阵风吹过..他的高中生活就在这里开始
  • 玄世传奇之青玉大世界

    玄世传奇之青玉大世界

    流苏芳华,我心永在。此生此世,永不言弃。我,全族被灭,独留一人苟活。然而由于迟迟无法开启神族血脉,成为了剑修堂最普通的一员。难道此生就要浑浑噩噩过去?成为一个落落平凡之人?才不!在修罗国杀害剑之国的皇帝后,我极其幸运的成为了一方领主,为了建造城堡,增加领民,扩张领地,替一族死去的亲人报仇。我练就天下第一的剑法,成为了盖世无双大英雄!试问天地,谁主沉浮?在称霸之路上,我,无可匹敌!
  • 凝剑

    凝剑

    一个被人抛弃的孤儿意外被一位隐世高人收为徒,得到盖世秘籍,并成为一名凝剑师。一次偶然机会,他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此后,仇家追杀,魔界出动,各种势力为了这个秘密纷纷下手,明争暗斗,危机四伏。以身凝剑,以灵魂为剑灵,看他如何在这险境中反败为胜,凝成天下第一神剑!
  • 致命的戒指I

    致命的戒指I

    我叫陈焱,是一名侦探,我为无数的人解开了迷惑,破了不少奇案,看到了这肮脏的社会多少人为了金钱为了利益为了权利而走进了没有出口的迷宫,而我的迷宫却从几年前我还是一个老板的私人秘书时开始???我一直无法从我的迷宫绕出去,我一直在迷宫里旋绕着,我不知道出口在哪里,而在出口等我的又是什么???
  • 月落殇华,你在我心

    月落殇华,你在我心

    她,顾家千金,由于她姐姐嫉妒她的容貌和人缘,便故意设计一场事故,让她失去记忆,忘记了在H市的一切,流浪在外,被田氏夫妇收养,改名为田沐雪,上高中时遇到凌风,便爱上他,却忘记了在她失去记忆之前对凌风的恨,就是因为他她才被姐姐排斥,就是因为凌风喜欢她……在遇痛失爱人的风霂麟,展开对她的一切报复,最后因恨生爱………而她,田沐雪,或许是顾甜心,正式成为了风太太………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箫笛为你而奏

    箫笛为你而奏

    惊鸿一瞥,回眸一笑,是谁家姑娘红了俏脸,又是谁家儿郎在吹箫。玉笛配箫,金童玉女,佳人难得,望君怜惜。星辰浩瀚,粗茶淡饭,今生得你,余生无憾。
  • 傲世王妃:废材二小姐逆天

    傲世王妃:废材二小姐逆天

    作品暂停中【强强1对1】腹黑+冷血。她是二十一世纪杀手界之王“冥雪”却因致爱之人背叛而陨落,拥有死神之称的她穿越到异世成为倪家二小姐,丑颜、软弱无能、废材……这些就不说了,竟然还被府上下的人欺负,亲生父亲要致她于死地,某女邪邪一笑“好,很好,这么作死,我必百倍还之”他是万万人崇敬的尊君,他冷傲、嗜血却对她宠而无度。某男看她坑人坑的很开心“玥儿跟我回家好不?”某女“这么快就想我去坑你爹呀!”某男拦腰把她抱住微笑“只要你喜欢”某女坏坏一笑。看你这么卖爹的份,我勉强答应你了,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