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24600000085

第85章 发现古城的道路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对出家弟子们说:“弟子们,如来过去还没有证悟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还在修行菩萨道的时候,就经常的想:这个世间是如此的让人痛苦和烦恼,一旦出生在这个世间就会衰老、死亡。死后又会再次的出生,如此生生死死、循环往复、无有穷尽,受尽折磨。然而却不知道如何从衰老和死亡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如何才能明白从衰老和死亡中解脱出来的修行方法呢?”

弟子们,如来还是菩萨的时候,就经常这样的想:当什么存在了,就会有「老死」?以什么为前提条件就会有「老死」的产生?

弟子们,如来过去经过仔细的思考,以及自己修行的实际体会,用自己已经证悟的智慧解释到:当「生」存在了,就会有「老死」,以「生」为前提条件就会有「老死」的产生。弟子们这就是缘起法(缘起法解释,见第四十八章、第四十九章)。

弟子们,过去如来还是菩萨的时候,就经常的这样想:当「有」存在了,就会有「生」,以「有」为前提条件就会有「生」的产生。

当「取」存在了,就会有「有」,以「取」为前提条件就会有「有」的产生。

当「爱」存在了,就会有「取」,以「爱」为前提条件就会有「取」的产生。

当「受」存在了,就会有「爱」,以「受」为前提条件就会有「爱」的产生。

当「触」存在了,就会有「受」,以「触」为前提条件就会有「受」的产生。

当「六处」存在了,就会有「触」,以「六处」为前提条件就会有「触」的产生。

当「名色」存在了,就会有「六处」,以「名色」为前提条件就会有「六处」的产生。

当「识」存在了,就会有「名色」,以「识」为前提条件就会有「名色」的产生。

弟子们,一旦「识」生起、存在了,「名色」就会出现、显现。一旦「识」存在了,就无法超越「名色」,也就是说一旦「识」存在了,就会了知物质事物和精神思想,就无法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解脱出来,就这样出生在世间,衰老、死去,又再次的出生在世间,又衰老、死去,如此生生死死、循环往复、无有穷尽。如此:以「识」为前提条件产生出「名色」,以「名色」为前提条件产生出「六处」,以「六处」为前提条件产生出「触」,以「触」为前提条件产生出「受」,以「受」为前提条件产生出「爱」,以「爱」为前提条件产生出「取」,以「取」为前提条件产生出「有」,以「有」为前提条件产生出「生」,这样有「生」就会产生出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衰老、死亡。这就是世间人或众生痛苦和烦恼聚集、出现的过程,世间的人或众生按缘起法(缘起法解释,见第四十八章、第四十九章)的顺行就会继续的在生死轮回中煎熬沉沦,受尽折磨和痛苦。

弟子们,生死轮回就是这样发生的,世间人或众生的生、老、病、死就是这样生起、出现的。

弟子们,过去如来还是菩萨的时候,就是这样通过自己实践修行的体悟,开启了智慧,明白了世间人或众生烦恼和痛苦聚集、出现的过程。

弟子们,如来过去继续的想:当什么不存在了,就不会有「老死」?以什么的灭尽为前提条件,就能将「老死」灭尽?

弟子们,如来过去经过仔细的思考,以及自己修行的实践体会,用自己已经证悟的智慧解释到:当「生」不存在了,就不会有「老死」,以「生」的灭尽为前提条件就能灭尽「老死」。

弟子们,如来过去继续的想到:当「有」不存在了,就不会有「生」,以「有」的灭尽为前提条件就能灭尽「生」。

当「取」不存在了,就不会有「有」,以「取」的灭尽为前提条件就能灭尽「有」。

当「爱」不存在了,就不会有「取」,以「爱」的灭尽为前提条件就能灭尽「取」。

当「受」不存在了,就不会有「爱」,以「受」的灭尽为前提条件就能灭尽「爱」。

当「触」不存在了,就不会有「受」,以「触」的灭尽为前提条件就能灭尽「受」。

当「六处」不存在了,就不会有「触」,以「六处」的灭尽为前提条件就能灭尽「触」。

当「名色」不存在了,就不会有「六处」,以「名色」的灭尽为前提条件就能灭尽「六处」。

当「识」不存在了,就不会有「名色」,以「识」的灭尽为前提条件就能灭尽「名色」。

弟子们,「识」灭尽、灭除了,「名色」也会被灭尽、灭除。一旦「识」灭尽了,就超越了「名色」,也就是说一旦「识」灭尽了,就不会再了知物质事物和精神思想,就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解脱出来,这样就不会无数次的出生在世间,衰老、死去,就不会循环往复、无有穷尽的生、老、病、死。

如来过去心里想:我已经证悟了这条通向无上正等正觉的康庄大道,这条通往解脱的道路是什么呢?那就是:「识」灭尽了,「名色」就灭除了。「名色」灭尽了,「六处」就灭除了。「六处」灭尽了,「触」就灭除了。「触」灭尽了,「受」就灭除了。「受」灭尽了,「爱」就灭除了。「爱」灭尽了,「取」就灭除了。「取」灭尽了,「有」就灭除了。「有」灭尽了,「生」就灭除了。「生」灭尽了,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衰老、死亡就灭除了。这就是世间人或众生痛苦和烦恼灭除、灭尽的过程。世间的人或众生按缘起法(缘起法解释,见第四十八章、第四十九章)的逆行就能从生死轮回的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

弟子们,生死轮回就是这样被灭尽的,世间人或众生的生、老、病、死就是这样被灭尽、灭除的。

弟子们,过去如来还是菩萨的时候,就是这样通过自己实践修行的体悟,开启了智慧,明白了世间人或众生烦恼和痛苦灭除、灭尽的过程。

弟子们,就如同有一个男子来到深山密林之中,他无意间发现了一条古道,他于是沿着这条古老的道路前行,他行进的过程中,看见了过去古人居住的房屋、园林,看见了美丽的莲花池,看见了过去古人建造的城池、宫殿楼阁。

弟子们,这个男子发现隐藏在深山密林中的古城之后,他在古城里面闲逛了一段时间,就跑回他所在的国家,禀报了国王和公卿大臣们,他对国王和公卿大臣们说:“陛下,各位大人,我到深山里面砍柴的时候,发现了一条古道,我于是沿着这条古老的道路前行,我在前行的过程中,看见了很多古人过去居住的房屋,我看见了广大的林园,我看见了漂亮的莲花池,我还看见了高大的城墙,我激动的跑进古城里,发现古城的中心有华丽庄严的宫殿楼阁,我走进宫殿,登上楼阁,没有看见任何人在那里,可是宫殿楼阁却保存的很好,没有受到破坏,完全可以再次居住和使用,我估计可能是过去的人为了躲避战乱,全城的人都迁离了古城,我还发现古城里面有无数的房屋,有宽大的街道、广场,甚至于还很有多遗弃的锅碗瓢盆。陛下,各位大人,你们可以派人跟我一起去这个古城,你们可以接管这个古城,这座古城保存的非常完好,只要稍加修复,就可以再次使用。”

国王和公卿大臣们听后,非常的心动,于是就派出一百个士兵跟随这个男子前去古城,没过多久,派出的士兵回来禀报国王和公卿大臣,确实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城。

于是国王就下令:修复古城,开辟道路,建立市场,允许国内的百姓迁徙过去居住,允许商人前去做买卖,没有过多久,这座古城就被修复一新,前往古城的道路也被铺平扩大,古城里人头攒动、车水马龙。各国的商人们络绎不绝的来到这个古城,他们带来各地的货物互相做生意。百姓们修复和建造好了很多房屋,并长久的在古城定居。古城外也开垦出了无数多的田地,用来种植粮食和蔬菜。国王和公卿大臣们看见古城比自己现在居住的首都还要繁华,古城里面的宫殿楼阁比首都的宫殿楼阁还要高大华丽,于是就将国家的首都迁到了古城,仅仅三年的时间,古城就成为了这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口的数量达到了百万以上,成为了周边最大的城市。国王授予这个发现古城的男子官职,并给了他丰厚的奖赏,感谢他引路的功劳。

弟子们,什么是证悟无上正等正觉的古道呢?过去的人,他们是沿着哪一条修行的古道,才证悟无上正等正觉,证悟解脱果位的呢?

弟子们,如来告诉你们,这条通往无上正等正觉果位,通向解脱的古道就是八正道(八正道解释,见第十八章),也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八种正道。

弟子们,这条古道早就已经存在了,如来就是沿着这条古道前行,才证悟了「老死」,才证悟了「老死」的聚集、起因。才证悟了「老死」的灭尽、灭除,才证悟了「老死」灭尽、灭除的修行方法的。

弟子们,如来沿着八正道这条古道前行,才证悟了「生」、「有」、「取」、「爱」、「受」、「触」、「六处」、「名色」、「识」、「行」、「无明」。才证悟了「生」、「有」、「取」、「爱」、「受」、「触」、「六处」、「名色」、「识」、「行」、「无明」的聚集、起因。才证悟了「生」、「有」、「取」、「爱」、「受」、「触」、「六处」、「名色」、「识」、「行」、「无明」的灭尽、灭除。才证悟了「生」、「有」、「取」、「爱」、「受」、「触」、「六处」、「名色」、「识」、「行」、「无明」灭尽、灭除的修行方法的。

弟子们,如来就是因为沿着八正道这条古道而行,才证悟了无上正等正觉,才证悟了解脱生死的智慧和果位,才能在这里为出家修行的男女弟子,在家修行的男女弟子讲述如来实践修行证悟的整个过程,讲述如来证悟无上正等正觉,证悟解脱智慧和果位的修行历程和经验。

弟子们,你们按着八正道去修行,你们身体行为、口说言语、内心念想的修行就能圆满,你们也能从生死的轮回中解脱出来,你们也能证悟无上正等正觉,你们也能证悟解脱的智慧和果位,你们也能达到不生不灭涅槃的境界。就如同沿着古道发现古城,古城被修复重建,古城的经济开始繁荣,古城成为国家的首都,古城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城的人口数量达到百万以上,成为周边最大的城市一样,你们按着八正道去修行,就能逐渐从不好痛苦的地方投生到富贵之家,从富贵之家再投生到天界享福,从低阶层的天界,投生到高阶层的天界,福德越来越大,最后直接从生死轮回中永远的解脱出来,证悟不同层次的解脱果位,最终证悟无上正等正觉成就佛果,达到不生不灭最高的涅槃境界。

弟子们,你们应该按着八正道去修行,这是过去如来用自己的实践修行验证过的,是完全正确的修行方法,如来就是通过修行八正道才逐渐的证悟无上正等正觉,达到不生不灭最高涅槃境界的。”

佛陀说法后,听法的出家弟子们都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

同类推荐
  • 大明布衣王

    大明布衣王

    袁牧野,一个大学院校,历史系毕业高材生,因无钱无势,怀才不遇,沦落成了街边小贩。一次与城管的斗智斗勇中,倒霉地跌落窨井,穿越到了元末年间。他凭着对历史地熟悉,巧与大明开国天子朱元璋,与之义结金兰,开创不世之基。建部队,结名流,不畏权贵威逼。平北乱,下南洋,播天朝威名。做帝师,献谏策,立大明盛世。当得是:越世百年遇国殃,金戈铁马征沙场。开得大明逢盛世,爵拜逍遥布衣王。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大明血裔

    大明血裔

    一个没理想有文化的计算机硕士程孝廉,突然回到了清朝初年,身上还流淌着大明的朱氏血脉,吴三桂像一只老狼,康熙像一只雏虎,而程孝廉就是狼虎中间的小绵羊,狼虎相争,绵羊得利!
  • 三国之执掌天下

    三国之执掌天下

    王靖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三国,成为了王允的义子。曹操:子杰贤弟,你说过不会打我的。袁绍:王子杰,你个卑鄙小人。刘备:王靖就是一个卑鄙小人,他从一开始就是装的。
  • 凛凛北歌

    凛凛北歌

    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架空乱世,一段可歌可泣的民族史歌。但是这里没有穿越,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更没有一步成神。有的只是波谲云诡的庙堂沉浮,尔虞我诈的豪门倾轧,妙策神谋的惊天谋计和热血沸腾的铿锵战歌。小子陆容,天下万民皆以你为柱,五国兴亡凭你一念之间,你是要势成英雄,还是要枭雄逆势?
  • 大明医相

    大明医相

    他是被绑缚刑场即将斩首的死囚犯,却意外获得新生,成为人人敬仰的小神医。跌打损伤?能治。灿气囊尾炎?能治。他,兴医所,建药局,为民造福。他又是人人惧怕的锦衣卫,杀伐果断。什么奇怪案子,都过不了他的法眼。轰动天下的粮食亏空案,是他侦破。无数少女离奇失踪案,也是他侦破。且莫说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且看他一手拿刀,一手施药,杀该杀之人,救可救之人……
热门推荐
  • 丫头我要你幸福

    丫头我要你幸福

    人生有很多选择题,是单选还是多选,幸福的问答题永远只有一个。三个阳光帅气的男生同时爱上了她!哇塞,真是艳福不浅!神马?!他们对她的好,是天使般守护,是浪漫的相约,是温馨的体贴,这种爱却让她不知所措!站在幸福的十字路口,是向左,还是向右,丫头,你快抉择吧!
  • 而叙凡尘

    而叙凡尘

    他是一缕残魂,在这浮世凡尘中游历千年。一路走来,他明晰了人世,晓畅了人心。世事冷暖,皆已尝遍。而后,附身于一具尸体中,开了一家名叫而叙的店,一切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 因为你我成了我

    因为你我成了我

    苏雪续文,新人执笔,望关照。百里屠苏拜托长琴身份,晴雪没有等九百年,玉横之祸再起,苏雪,兰玲再度踏上新的路程。结局一定美好,过程会虐。身心俱虐。
  • 傲娇竹马:唯爱萌萌小青梅

    傲娇竹马:唯爱萌萌小青梅

    6岁那年因为不小心亲了洛白曦,从此夜西辰身边多了一团小肉肉。然而愈发璀璨的小白曦夜西辰表示控制不住了!
  • 谈恋爱的那些事

    谈恋爱的那些事

    本书是围绕一段美好的回忆爱情小说,小说会持续更新,希望得到各位大咖们的喜爱
  • 绝世无双:邪帝独宠顽皮妃

    绝世无双:邪帝独宠顽皮妃

    报完父母之仇,沐紫嫣魂穿异世,再次睁眼,是相府废柴小小姐。虐黑心姐姐,白花妹妹。踹渣男王爷,收复美男多多~任务多多呀。神兽小可爱?唔~跟姐姐走吧~~~咦?这里有只醋坛子?哇塞!好浓的酸味啊~“小妞?睡了爷想跑?”某爷阴气沉沉。“哼!姐都不让你负责了!”某女弱弱嘀咕。“怎么?难道你不想对爷负责?!”“大爷!放过小女子吧!”“看来教训不够哇!”“你…你别过来!唔…”华丽丽地扑倒……
  • 中国智慧故事全集

    中国智慧故事全集

    走进五彩斑谰的故事世界,品味发人启悟的智慧甘泉。凝练千年思想精华的经典智慧书,开启一生成功思路的宝贵箴言录。
  • 美女教师赖上我

    美女教师赖上我

    忘掉城市的喧嚣,感受一份感情的点点滴滴吧.或许我们真的应该走的慢一点。
  • 魔者非魔

    魔者非魔

    一颗巨大黑石从天坠落在青山,散发出浓雾,人们开始产生异变,自此出现了人们口中的“魔族”。人“魔”两族由于种种误会,不得不互相斗争。
  • 我为菌王

    我为菌王

    一个名牌大学毕业惨遭裁员的白领,机缘巧合下,在一座古旧的酒坊中,被噬仙菌择主,获得一身饲养菌蛊的非凡异能,从此菌伴一生,他酿造仙酿,养酵凰鸡,闯荡商界,无所不能,且看一代菌王怎么君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