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53800000070

第70章 附录一(5)

我们从周秦诸子中,把老子提出来,就可把中西印三方面学术,沟通为一。有人说:着《道德经》的老子,是战国时人,不是春秋时人,我不管他生在春秋时,生在战国时,我只是说,一部《道德经》,可以贯通中西印三方学术。知其可以贯通,才可把世界学说融合为一。

我们主张把力学规律,应用到人事上来,而老子则早已用之,他书中屡以水为喻,水之为物,即是依力学规律而变化的。牛顿所说“万有引力”的现象,老子早已见之,其言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而贵高将恐蹶。”裂发歇竭灭蹶六字,俱是“万有引力”那个“引”字的反面字,也即是离心力那个“离”字的代名词,老子看此等现象,不知其为何物,因以“一”字代之,古代算术,凡遇未知数,皆以“一”字代之,老子言道亦然。其所谓一,即牛顿所谓“引力”也。

自然界以同一原则,生人生物,牛顿寻出这个原则,用之物理上,老子寻出这样原则,用之人事上。西人谈力学,谈电学,必正负二者对举,老子言道,常用有无、高下、阴阳、静躁、贵贱、刚柔等字,也是把相反之二者对举。牛顿之后,有爱因斯坦,老子之后,有庄子。庄子的学说,含有相对论原理,如“泰山为小,秋毫为大;彭祖为夭,殇子为寿”一类话,都是就空间上、时间上,相对而言之。我们会通观之,即可把人事与物理,沟通为一。

牛顿发明万有引力,定出公例,纷繁之物理,厘然就绪,而科学遂大进步。牛顿的原理,老子早已发明,惜乎沉埋已久,我们把他发掘出来,制成公例,纷繁之人事,一定厘然就绪,而文明必大进步。

从前印度学说,传入我国,我国尽量采用,修正之,发挥之,所有“华严宗”、“天台宗”、“净土宗”等,一一中国化,非复印度之旧,故深得一般人欢迎,就中最盛者惟禅宗,而此宗在印度,几等于无。我们此后采用西洋学说,仍用采用印度学说方法,使达尔文、斯密士诸人,一一中国化,如用药之有炮炙法,把他有毒那一部分除去,单留有益这一部分。达尔文讲进化不错,错在倡言弱肉强食,斯密士发达个性不错,错在发达个性而妨害社会,我们去其害存其利就是了。

孔门学说,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以贯之。从前印度明心见性之说,传入中国,与固有学说,发生冲突,宋儒就用孔门的诚意正心,与之沟通为一。现在西洋的个人主义、国家主义传入中国,又与固有学说,发生冲突,我们应该用孔门的修齐治平,与之沟通为一,始而沟通,终而融合。如此则学说不至分歧,而人事之纷争可免。融合之后,再分头研究,如一株树然,知道枝叶花果,同在一树上,即无所谓冲突了。

宇宙事物,原是孳生不已的,由最初之一个,孳生无数个,越孳生,越纷繁。自其相同之点观之,无在其不同,自其相异之点观之,无在其不异。古今讲学的人,尽管分门别户,互相排斥,其实越讲越相合,即如宋儒排斥佛学,他们的学说中,含有禅理,任何人都不能否认,孟子排斥告子,王阳明是孟子信徒,他说:“无善无恶心之体。”其语之绝类告子,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因为宇宙真理,同出一源,只要能够深求,就会同归于一,犹如山中草草木木一般。从他相异之点看去,草与木不同,同是一木,发生出来的千花万叶,用显微镜看去,无一朵相同之花,无一片相同之叶,可说是不同之极了。我们倘能会观其通,从他相同之点看去,则花花相同,叶叶相同,花与叶相同,此木与彼木相同,再精而察之,草木禽兽,泥土沙石,由分子,而原子,而电子,也就无所谓不同了。世间的学说,由同而异,由异而同,等于同出一源之水,可分为数支,来源不同之水,可汇为一流,千派万别,无不同归于海。

中国人研究学问,往往能见其全体,而不能见其细微,古时圣贤一开口即是天地万物,总括全体而言,好像远远望见一山,于山之全体,是看见了的,只是山上草草木木的真相,就说得依稀恍惚了。西人分科研究,把山上之一草一木,看得非常清楚,至于山之全体,却不十分了然,中国重在综合,西洋重在分析,二者融合为一,就可得真理之全了。

现在世界上纷纷扰扰,冲突不已,我们穷原竟委的考察,实由于互相反对的学说生出来的。性善说与性恶说,是互相反对的,个人主义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学,是互相反对的,民主主义和独裁主义,是互相反对的。凡此种种互相反对之学说,流行于同一社会之中,从未折衷一是,思想是既不一致,行为上当然不能一致,冲突之事,就在所难免了。真理只有一个,犹如大山一般,东西南北看去,形状不同,游山者各见山之一部分,所说山之形状,就各不相同。我们研究事理,如果寻出本源,任是互相反对之说,俱可折衷为一。我们可定一原则曰:“凡有互相反对之二说,争辩了数十年,数百年,仍对峙不下,此二说一定是各得真理之一半,一定可合而为一。”如性善说与性恶说。

有人说:“人的意志为物质所支配。”又有人说:“物质为人的意志所支配。”这两说是各得真理之一半。譬如我们租佃了一座房子,迁移进去,某处作卧房,某处作厨房,某处作会客室,器具如何陈设,字画如何悬挂,一一审度屋宇之形式而为之,我们的思想,受了屋宇之支配,即是意志受了物质之支配,但是我们如果嫌屋宇不好,也可把他另行改造,屋宇就受我们之支配,即是物质受意志之支配。欧洲机器发明而后,工业大兴,人民的生活情形,随之而变,固然是物质支配了人的意志,但机器是人类发明的,发明家费尽脑力,机器才能出现,工业才能发达,这又是人的意志,支配了物质。这类说法,与“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是一样的,单看一面,未尝说不下去,但必须两面合拢来,理论方才圆满。有物理数学等科,才能产出牛顿,有了牛顿,物理数学等科,又生大变化。有了咸同的时局,才造出曾左诸人,有了曾左诸人,又造出一个时局。犹如鸡生蛋,蛋生鸡一般,表面看去是辗转相生,其实是前进不已的。后之蛋非前之蛋,后之鸡非前之鸡,物质支配人的意志,人的意志又支配物质,英雄造时势,时势又造英雄,而世界就日益进化了。倘于进化历程中,割取半截以立论,任他引出若干证据,终是一偏之见。我们细加考察,即知鸡之外无蛋,蛋之外无鸡,心之外无物,物之外无心,鸡与蛋可说是一个东西,心与物也是一个东西,原可合而为一。

伪古文《尚书》上《说命》一篇,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孙中山先生则曰:“知难行易。”一般人都说:两说是冲突的,其实并不冲突,两说可相辅而行。傅说的意思,是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你赶快实行好了。”孙中山先生的意思,是说:“知是很难的,行是很容易的,你赶快实行好了。”二者俱是勉人实行,有何冲突?难易二字,本是形容词,傅说和孙中山先生,站在各人的立场上,因听话者的情况各有不同,故用这种形容词,加强其语气,而归根于叫人实行。我们明白了傅说和孙中山先生立言的本旨,即知两说可相辅而行。

就实质言之,世间的事,有知难行易的,有知易行难的,例如:发明轮船火车,何等艰难,发明之后,叫技师依样制造,那就很容易了,是谓知难行易。学制轮船火车的人,在课堂上听技师讲说制造方法,心中很了然,到工场实地去做,那就很难了,是谓知易行难。

傅说说:知易行难。孙中山先生说:知难行易。这两个知字的意义,迥乎不同,傅说的“知”字,是指“听话了解”而言,孙中山先生的“知”字,是指“发明新理”而言。孙文学说中,所举饮食、作文、用钱等一事和修理水管一事,都是属乎发明方面的事。孙中山先生,是革命界先知先觉,他训诫党员,俨然是发明家对技师说话。意若曰:“艰难的工作,我已经做了,你们当技师的,依样制造,是很容易的。”故曰“知难行易”。傅说身居师保,他训诫武丁,俨然是技师对学徒说话,我们取《尚书》本文读之,即知傅说对武丁说了许多话,武丁说道:“你的话很好,我很了解。”傅说因警告之曰:“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即是说:“课堂上了解不算事,要工场中做得出来才算事。”傅说和孙中山先生,都是按照听话者之情况而立言,无非趋重实行而已。

发明家把轮船火车发明了,叫技师依样去做,技师做成之后,又招些学生来学,这原是一贯之事,孙中山先生说的是前半截,傅说说的是后半截,所以说:两说并不冲突。

我们可以定出一个原则:“凡事与天性习惯违反者,知易行难,与天性习惯不违反者,知难行易。”例如:我们对画师说:我家有一小孩,形状如何如何,叫他画,他画来总不肖,把小孩牵来与他看,他一画就神肖,是谓知难行易。因画师以画为业,与他的习惯并不违反也,画师把小孩画在墨板上,叫素未习画之人临摹,看得明明白白,而画来总不肖,又成了知易行难。因斯人素未习画,与习惯违反故也。革命志士,牺牲生命,在所不惜,所苦者,不知采用何种方法,始能成功,是谓知难行易。普通人,你对他讲杀身成仁的道理,他也认为是很好的事,对他讲进行的方法,他也很了解,但叫他去实行,他就不肯干,是谓知易行难。何也?杀身成仁之事,与志士之天性不违反,与普通人之天性则违反也。

据上面的研究,傅说的说法和孙中山先生的说法,原是各明一义。我们当反躬自问,如果自己是技师,是革命志士,就诵孙中山先生之语以自警;如果是学徒,是普通人,就诵傅说之语以自警。

再者: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说:“即知即行。”孙中山先生则主张“知行分工”,说:“知者不必自行,行者不必自知。”这两说表面是冲突的,其实也是并行不悖。以作战言之,主帅把作战计划决定了,立即发布命令,指挥将士进攻,是为“即知即行”。主帅不必亲临战场,是为“知者不必自行”。战场上的将士,未必了解主帅的计划,是为“行者不必自知”,这也是一贯的事。王阳明说:“知行合一。”是就主帅本身言之。孙中山先生说:“知行分工,”是就指挥将士言之,如果本身都要分工,那么,孙中山先生着了一部《三民主义》和《孙文学说》,就可闭门高卧了,而他十次失败,十次起事,可知他本身是实行“知行合一”的,不过训诫党员的时候,是主帅对将士说话,才有“知行分工”的说法,全军之中,有主帅一人才能这样说。其他将士,奉命作战,“即知即行”。如果也说:“知行分工,知者不必自行。”那就误事不小了。我们这样的研究,即知王阳明的说法和孙中山先生的说法,原是各明一义,我们在某种情况之下,适用某种说法即是了。

一部《孙文学说》,全为党员怠于工作而作。所有“知难行易”和“知行分工之说”,都是按照当日情事,为党员痛下砭针,有了这种病,才下这种药,至于傅说和王阳明所说的,其病情又自不同,我们识得立言本旨,才不至自误误人,凡读古人书,俱当如是。

同类推荐
  • 红楼初探

    红楼初探

    作者为红学界一颗新苗,所作红楼初探是热闹非凡的红学界中的一抹清新的晓光。对红楼立意,人物,结构等无不提出自己的新颖的见解。
  • 菜根谭

    菜根谭

    翻开读客版《菜根谭》,掌握能人贤士管理智慧!《菜根谭》秉承道家文化以道为本,糅合中庸之道、无为思想和出世思想,结合作者自身体验,形成了一套出世入世的法则。以武进淘湘1927年序刻《还初道人著书二种》之一《菜根谭》课本为底本,参校明万历时期雅尚斋刊本《遵生七笺》附《菜根谭》。与《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并称为中国名士处世三大奇书!生僻字词注释,扫清阅读障碍!企业管理的专著可以不读,但《菜根谭》不可不读。——稻盛和夫(日本实业家)
  • 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张宗子诗选

    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张宗子诗选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诗歌重镇。在这一时空节点上,诗人们所具有的探索、独立、低调的写作态度,朴素、豁达、真挚的诗风,构建和丰富了当代诗人特有的诗学与美学传统,并取得有目共睹的诗歌成就。就整体成就而言,可立于世界诗歌之林。《常春藤诗丛》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活跃在中国,且至今仍在全国诗坛具有影响力的诗人的成就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面貌。
  • 人生三境

    人生三境

    本书从历史故事、寓言作品、神话传说、文学创作和现实生活中取材,对“人生三境”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睿智且富有哲理的观点,能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得全面的人生启迪。
  • 书海泛舟记

    书海泛舟记

    幼读唐诗,吟到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时,禁不住问父亲:“万卷书有多少?”父亲指着书柜说.“没多少。一部《全唐诗》九百卷,一套二十五史三千七百八十二卷,《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一部小小的《古文观止》还十二卷呢。古人一卷书的篇幅,只相当于现在的一章,万卷书其实并不多。
热门推荐
  • 末世之血袭

    末世之血袭

    陈雨,一名平凡的高中生,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患有‘嗜杀症’,当末日来临,理智和欲望,生存与消亡间能否抉择。
  • 香缨妖烬传

    香缨妖烬传

    云复羽见女妖飘至身前,吓的口不择言:“周……周卓说你是他贱内!”“贱内???”女妖的声音陡然提高了八度!被封在冰块中的周卓眼里透出了绝望。女妖随手一甩,一道符阵飞出:“禁言!”云复羽只觉得双唇突然闭合,只能发出嗯嗯啊啊的声音……这还不算,女妖拎起地上的酒坛塞到他怀里,强迫他抱定后,从他左手开始通过酒坛直到右手快速勾画,红色的符阵隐入不见。“此为炽炎烈火阵,你双手和酒坛上的符文共为一体,一旦符阵结构遭到破坏,就会化为火海,精铁、顽石也能烧成飞灰,你好自为之!”云复羽目露惊骇,心中狂呼,简直就是无妄之灾!女妖则阴测测的走到周卓面前,对着冰雕残忍的笑了……
  • 傲域天尊

    傲域天尊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龙有逆鳞,触之必死!!
  • 故里她叫

    故里她叫

    想想若不是你的出现,我怎么会去努力坚持,无论结局怎样,我却在你的陪伴下默默成长。。。。。。
  • 不似与期

    不似与期

    你还能想想出你最叛逆的时刻吗?也许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过,活得一帆风顺,波澜不惊。对夏晚来说不顾一切的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到一个完全不熟悉的城市来,他没有多好也没有多不好,在中国的大多数城市中显得太普通,为什么呢?不知道。
  • 这个医妃难搞定

    这个医妃难搞定

    天下“红雨”,再降一美男,叶婉以为掉下的是座大金山,没想到是座大冰山。一天,正准备逃跑的叶婉被逮到,某王的冰醋缸炸了,欺身而上:“要去哪,你生是本王的人,死是本王的鬼。敢丢下本王走了,打断你的狗腿。”
  • 快穿之邪不胜正:正宫翻身记

    快穿之邪不胜正:正宫翻身记

    安书兰惨遭渣男出轨,抛弃,不小心出了车祸用灵魂与系统签约,穿梭时空拯救正宫娘娘
  • 武道圣魂

    武道圣魂

    龙武大陆数亿年的历史,从神魔时代到妖灵乱世,从龙族盛世到大陆末代,这是一个谜之世界,龙皓就诞生在龙族消弭后的万年之日。宇宙有多浩瀚,多少位面成为了末日的地狱,在探知生命的路上会有多少未知等待着。他做到了让神魔归位,唤妖灵现世,振龙族复兴…这些又是为何?一场大战持续万年,硝烟弥漫着整个洪宇。当世界崩塌时,他用自己的身躯撑起天地;当星球荒芜时,他用灵魂重铸星球之魂。战斗在热血中,极限在超越中,情感在升华中,故事在缔造中。挥手间的乾坤灭,伊人前的伤心泪,龙族归来吧……
  • 裁决者的游戏

    裁决者的游戏

    一场无法抵挡的宇宙风暴导致了地球南北极发生了逆转!科技成为历史……等待人类的,还有其他物种的进化与复仇……
  • 克洛特之石

    克洛特之石

    在遥远的3100年,地球开始膨胀;一颗从天而降的陨石在太平洋化作了一座岛,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恐怖的病毒,适者生存,人类也迎来了一次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