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55800000025

第25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生产(2)

生产资料所有者手中的生产资料之所以是资本,并不是因为它可以用于生产消费,而在于它被用于获得工人的剩余劳动。因此,生产资料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为创造剩余价值的手段时,才成为资本。由此可见,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一种生产关系,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不是永恒的范畴。必须指出,资本是一种运动,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方能不断带来剩余价值。

(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是市场经济生产过程的产物,但是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一部分以劳动力的形式存在。马克思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在市场经济生产过程中,一部分资本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着,它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的商品。生产资料本身的价值则被转移到新产品中,不会发生量的变化,即它转移的价值不会大于它原有的量。这部分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被称为不变资本,用C表示。另一部分资本以劳动力的形式存在,在生产过程中它的价值不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因为,生产资料所有者在购买劳动力时所支付的价值,由工人用于个人消费了。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工人创造的新价值的一部分来补偿的。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仅是再生产出劳动力本身的价值,而且生产出剩余价值,这样,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值,所以被称为可变资本,用V表示。

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其重要意义在于:它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通过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说明了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因此,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同时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还为分析和研究市场经济其他经济问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剩余价值率

由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因此,就应当用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表明,产生的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

用公式来表示,即:

剩余价值率的不同计算方法,表现了同一关系。剩余价值率既可以用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表现,也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之间的比率表现。

剩余价值率是决定剩余价值量的一个因素,另外一个因素是雇佣工人数量或可变资本量的多少。如果雇佣工人的总数是一定的,那么剩余价值率越高,剩余价值的绝对量也就越多;如果剩余价值率是一定的,那么雇佣工人的数量越多,剩余价值的绝对量就越多。

用M代表剩余价值量,则:

M=m`×v

可见,企业要增加剩余价值总量,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提高剩余价值率和增加可变资本总量。

二、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市场经济生产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要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一种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所谓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地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或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生产的剩余价值,被称为绝对剩余价值。

在市场经济下,工人的工作日由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构成。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就会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增加剩余价值的数量。比如,原来工作日的长度为12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也为6小时,剩余价值率为100%,如果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动,而工作日的长度延长到15小时,剩余劳动时间就从6小时变为9小时,剩余价值率就提高为150%。

如果不延长雇佣工人的工作日长度,而是提高他们在单位时间中的劳动强度,那么,从劳动力的支出量来看,与延长了雇佣工人的工作时间是一样的,即劳动强度的提高,实际上等于变相地延长了原有劳动强度下的劳动时间。正因为这样,无论是不改变劳动强度而绝对地延长劳动时间,还是不改变劳动时间而提高劳动强度,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都属于绝对剩余价值。

由于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主要是通过延长或变相延长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来实现的,因此它与雇佣工人一个工作日中劳动时间长度的确定有着密切的关系。工作日的长度是一个可变量,但是它的变动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工作日的最低限度必须大于必要劳动时间,如果等于必要劳动时间,就不能生产剩余价值。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取决于两个因素:生理因素和道德因素。从生理界限看,劳动者在一天24小时之内,必须有一部分吃饭、休息和睡眠的时间,以满足生理上的劳动力恢复的需要;从社会道德的界限看,劳动者要有一定时间参加社会活动、文化生活、照顾家庭等,以满足精神的和社会生活的需要,这种需要的范围和数量,要由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决定。无论是生理界限还是道德界限,都有很大的伸缩性。

(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由于工作日的长度不可能无限延长,因此,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并不是理想的方法,还必须采取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剩余价值率。

所谓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生产的剩余价值,被称为相对剩余价值。

比如,原来工作日的长度为12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为6小时,剩余价值率为100%。如果这时雇佣工人一天的工作时间不变,但其中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4小时,则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增加到8小时,从而剩余价值率提高到200%。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而劳动力的价值又是由劳动者及其家属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因此,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需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而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就需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所以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要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管理等措施,提高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同时,与生产生活资料有关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也会影响生活资料的价值。因此,也需要提高这些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就会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就会下降,再生产劳动力的必要劳动时间也会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就会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推动着各个企业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从而推动着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各个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虽然最终会促使相对剩余价值增加,但这并不是企业的直接目的,其直接目的是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企业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它是个别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例如,生产某商品的某部门的一般企业,工人在12小时工作日中生产2件商品,每件商品的社会价值为12元,其中生产资料转移价值9元,新创造的价值为3元,则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总额为6元。假定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1倍,生产4件商品,生产资料转移价值为36元,而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总额仍为6元,共计42元,每件商品的个别价值为10.5元,按照社会价值12元出卖,其差额1.5元就是超额剩余价值,4件商品共可获得超额剩余价值6元。

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也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这是因为,个别企业工人使用先进的机器设备,其劳动复杂程度和效率高于一般的企业,因此他的劳动等于是加强的劳动,在同样多的时间里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马克思指出:“生产率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或者说,在同样的时间内,它所创造的价值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要多。”即在同样多的时间内创造的剩余价值比一般企业的工人多。

但是,个别或少数企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各个企业之间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其结果是个别企业不可能长期垄断先进的生产技术,因为其他企业也会竞相采用新技术。当先进技术得到普及后,该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得以普遍提高,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便会缩短,商品价值相应下降。原来先进的生产条件转化为一般的生产条件,商品的社会价值和个别价值之间的差额将不复存在,超额剩余价值便不存在了。这时,所有的企业却都因此而得到相对剩余价值,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使单位商品价值降低,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亦相应降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得以延长。因此,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作为各个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而实现的。就是说,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每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而其结果,是使各个企业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从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论采取哪一种方法,其结果都是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生产。

从两者之间的联系看,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的起点。因为,任何市场经济生产都必须把工作日绝对地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上,否则就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同时,只有把工作日分割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才能以此为出发点,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这样两种方法起着不同的作用。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由于生产技术发展较慢,企业主要依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机器大工业生产出现以后,技术日益进步,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逐渐成为主要的方法。

(四)剩余价值规律

“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市场经济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是扩大和增加剩余劳动,这就是剩余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它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在市场经济经济规律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

首先,剩余价值规律表明了市场经济生产的实质。生产和追逐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决定了市场经济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因而,决定市场经济生产的实质。马克思指出:“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值自身,获取剩余价值。”

其次,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社会资本运行的各个环节。市场经济的直接生产过程表明,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是市场经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基础和核心。市场经济的流通过程则是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并使剩余价值得到实现的过程。市场经济的分配过程是剩余价值在各个部门各企业之间进行瓜分的过程。市场经济的消费过程,是剩余价值生产的要素,即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同时也是生产资料所有者消费剩余价值,维持生存的过程。

再次,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市场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全过程,决定着市场经济的生存、发展和灭亡。剩余价值是市场经济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与手段之间的矛盾决定着市场经济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过程,决定着市场经济的高涨和危机、兴盛和衰败。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马克思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市场经济生产的实质,这就解决了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问题。这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由于这一发现,才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革命,建立起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此,恩格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第三节 资本积累

一、市场经济扩大再生产

(一)生产和再生产

人类社会要生存发展下去,就需要不断地消费。这样社会生产也就不能停止。它要不断地生产出劳动产品满足人类需要,以维持社会的生存。这种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就是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的内容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物质资料再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必须具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两个基本条件才能进行,并在每一次生产过程结束以后,又重新继续生产下去,从而为下一次生产过程提供了条件,保证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

同类推荐
  • 语文课超有料:部编本语文教材同步学(七年级下册)

    语文课超有料:部编本语文教材同步学(七年级下册)

    “语文课超有趣”系列由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担任顾问,由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组织学者团队,按照“新课标”要求,以温儒敏高效语文学习理念为核心编写。本系列围绕新版教材的课文篇目,同步进行相关知识的汇总、梳理、延伸、启发,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课文周边的历史、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配套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启发性,是语文教育研究领域多位名师、专家共同推荐的语文课内同步拓展阅读教辅书。配套性:与新版语文教材同步推出,根据课文篇目进行针对性编写。知识性:精选课文周边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每一课背后的知识体系。趣味性:打破刷题、死记硬背模式,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趣味。启发性:提供跨学科知识转化的钥匙,引导学生自发拓展认知领域。
  • 医学信息学

    医学信息学

    医学信息学是一门独立的、新兴的交叉学科。本书首先介绍了医学信息学的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数据、信息、知识以及信息管理,医学信息标准化和医学信息系统工程等。其次,介绍了医学信息学各个研究和应用领域,包括生物信息学,医学影像和实验室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护理信息系统,电子病历,远程医疗,临床决策支持,社区卫生、区域卫生和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医疗保险信息系统,中医领域的信息处理。最后,介绍了国际上医学信息学的发展方向、新的理论和技术,以拓展读者的学术视野。
  •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本书从职业指导全程化、个性化的理念出发,按照注重应用性和针对性的原则,结合当前社会就业形势和高职高专学生成长特点编写而成。它立足于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展和健康成长。全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职业发展篇、就业指导篇和创业教育篇。全书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与创业观,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本书适合于普通高职高专教育和五年制高职教育各专业使用,其他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以及职业指导、咨询与培训机构也可以参考使用。
  • 学生科学世界观的教育(下)

    学生科学世界观的教育(下)

    学生德育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广大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 终生受益的名人名言

    终生受益的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是一个人奋斗一生的切身感悟和精辟总结。本书辑录了众多的名人名言,句句精彩,充满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是青少年终生受益的金玉良言。
热门推荐
  • 恶魔王子遇上天使公主

    恶魔王子遇上天使公主

    当命运捉弄你的时候,不要彷徨,不要害怕,不要退缩,因为你的身后还有很多爱你的人,你绝不孤单。
  • 闺阁有女

    闺阁有女

    俗话说:高门嫁女、低门娶妇。她不愿高攀朱门,却被皇子瞧中。一个是妃妾成群的皇子,一个是温厚守成的表哥,还有一个是家世背景颇纷杂的贵人。当她走进那座大宅朱漆的门,命运的车辙背道而驰......
  • 重生之科学修仙

    重生之科学修仙

    武道昌盛,原本不被看好的文化课,反倒是陈情快速升级的bug。解开一道数学题,陈情能快速提升修为。完成一道化学实验,他能锻造各类天材地宝。印证一道物理题,他能发挥出功法最大的威力!别人修仙要天赋,要时间,我修仙,要做题!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陈情,科学修仙!
  • 术法通神

    术法通神

    这是一个浩大纷繁、云谲波诡,不一样的术士世界。在这个世界,一个披荆斩棘,惊心动魄的传奇篇章,正在拉开帷幕……
  • 万古混沌经

    万古混沌经

    十三年前“天弃之子”事件,十三年后,一少年从小镇中走出,一切从这里开始......
  • 一无所有就入梦

    一无所有就入梦

    我不知道你信不信梦如果这个世界上有无数个世界,你的梦必然会是其中一个有些人在梦中飞黄腾达,有些人在梦中苟且偷生有些人在深梦中狂喜,有些人在浅梦里沉沦但梦的局眼必然会通向现实和内心我是梦使,她是神隐你愿意入梦吗?
  • 诺贝尔经典文学:鼠疫·局外人(经典收藏版)

    诺贝尔经典文学:鼠疫·局外人(经典收藏版)

    本书收录了文学大师加缪最著名的两本小说《鼠疫》和《局外人》。《鼠疫》是加缪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北非一个叫奥兰的城市在突发鼠疫后,以主人公里厄医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人面对瘟疫奋力抗争的故事。《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作,堪称20世纪西方文学界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小说之一,“局外人”也由此成为整个西方文学(哲学)中最经典的人物形象之一。
  • 两界

    两界

    南泽在睡梦中,匪夷所思的进入了神界。从此,他开始了两重生活,白天,他和其他人一样工作,生活,而每到晚上,进入睡眠状态的同时,他就会再次进入神界,他会经历些什么,这种近似梦境的神界时空又会对他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 至尊小贩

    至尊小贩

    落魄高材生迫胁进入位面,得知自己前世帝王身份,是选择按照原定轨迹,还是随性而为?召唤地球生命体与异位面巅峰武学对决,为了种族、为了国家、为了亲人、为了生存空间,挥汗,洒热血,肝肠寸断,抛头颅在所不惜。导弹,核弹,粒子,激光,生化武器,高端科技无所不用其极!灵丹妙药,天材地宝,奇珍灵兽,萝莉美女,开张大卖客官要啥有啥!(本文爽快,搞笑,滑稽,热血,护短,跋扈,嚣张专治各种不服!)
  • 花颜策

    花颜策

    太子云迟选妃,选中了林安花家最小的女儿花颜,消息一出,碎了京城无数女儿的芳心。传言:太子三岁能诗,七岁能赋,十岁辩当世大儒,十二岁百步穿杨,十五岁司天下学子考绩,十六岁监国摄政,文登峰,武造极,容姿倾世,丰仪无双。花颜觉得,天上掉了好大一张馅饼,砸到了她的头上。自此后,她要和全天下抢这个男人?---------------云迟:立在青云之端,学的是制衡术,习的是帝王谋,心中装的是江山天下,九重宫阙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执掌社稷朝堂,将自己修剪得无欲则刚。花颜:自诩是尘埃之下,有七情六欲,不喜天子堂,偏爱市井巷,踩着十丈软红,遍尝人间百态。觉得最好,莫过于青山绿水,你许我一生,我伴你一世。————————————————————————————————如果《妾本惊华》让您欢喜,《纨绔世子妃》让您热爱,《京门风月》让您留恋,《粉妆夺谋》让您不舍,那么,这本《花颜策》,我想,可以这样定义,它是一本每日写着,都会惊艳我自己的书。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愿您与我一起,惊艳这本时光,温柔这段岁月。姑娘们,【收藏】+【留言】,我的文章,您的陪伴,明月静好,春风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