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78500000046

第46章 直呼其名

在中国,好像自古以来对人的称呼就十分讲究,对什么人怎样称呼,是归属于人有没有教养之类的大问题。称呼的尊卑是十分严明的,什么样的人,怎样去称呼,形成r一整套的基本理论,成了约定俗成的原则,你小遵循,就寸步难行呵!

有些人的名字是不能当着其人之面直呼的,有时直呼其名会招来杀身之祸。历代的封建王朝搞文字狱,白森森一片人头就落了地。推至极点者甚至连朝廷的称呼也要慎用尊称。那个写了“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的读书人,不就被清朝的刽子手砍下了头颅!皇帝的名字那就更不得乱喊乱叫了,就名字中的字也要忌讳,即使是死了的皇帝,名字也是不允许老百姓乱叫的。由此而下,达官贵人乃至稍有身份的人,都不能直呼其名,都必须尊称或雅称。就连大户人家的一条狗,也不能称其为狗,必须冠以雅致的修饰性词语,叫起来就像是称一位尊贵的先生或女士。

千百年来,这习惯好像渗入世人的血液之中,代代相传,至今愈演愈烈了。除了有职务和职称者不能直呼其名外,就是没有职务职称者也得想些法子,动动脑筋尊称个什么。一时便涌现出赵党员、田代表、孙委员、李大学生之类小伦不类的称呼,人们都像是说相声的老手,搞一些让人笑不出声的黑色幽默。

开放以来,称呼似有变化,一度先生小姐之类十分流行,好像谁再称同志就落伍了,是土老冒或保守派。一时间在中国大地上,好像长成了许多贵族或富家子弟。有了先生小姐的称谓,公子少爷之称也就随时充塞于耳。多好呵!一派喜气洋洋,雅致得很。

如今,先生和小姐的称呼好像有点过时,公子少爷之类的称呼也小常听到了。特别是小姐之称有了专用或专指,演变成了专用或专业术语,称女士同志的又多了起来,这倒让人担心,有一日同志之称谓也演变成某专用或专业称呼。

称呼其实不过是称呼而已,仅仅起到把一人或一物叫清说明的用途,大可不必搞得如此之玄乎。人生下来,为了叫起来方便,阿猫阿狗地有一个专称,叫者明白叫谁,听者明白叫的是谁,也就行了。父母有寄托或希望,给孩子起个吉利或者有盼头的名字,为的是让人们叫起来顺叫,叫起来上口,叫起来似乎是能够让孩子有出息或有成就,这也就行了。因为社会中的某因素、某原因、某种上下高低贵贱,搞些尊称,形式化一点也是能够说得过去的,如果漫无边际地扩散或人为地搞复杂化,倒真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报载,联想集团改革称呼,在全公司倡导甚至是认真地企划和规范其称呼,禁止称某总、某长,要求直呼其名,并为此公开演示,让员工们直呼公司总经理的名字,还原人之称谓的本来面目。这好像是一缕清风,让人舒畅。该公司为此解释:过去有些领导很在乎称谓,把称谓作为个人权威的体现。其实称谓带“总”带“长”不利于干部能上能下。一个人如果习惯于被大家喊“总”或“长”,一旦被撤换就会感到很难过,就可能有抵触情绪,大家见面也会感到不好称呼。同时,这种尊称只是表现在对领导上,这里面只有下级对上级的尊重,而没有上级对下级的尊重,其实是一种不平等。多么率直,多么具有改革精神,应该拍手叫好!但我不知道这个倡导能坚持多久,甚至我怀疑联想集团是哗众取宠,搞商业运作。

当然,该有的尊重是应该的,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尊称也是不可少的。我们不能肆无忌惮地大呼父母的名字,也不能大呼小叫兄长或师长等应该尊重的人的名字。对尊长和应予尊重的人予以尊称,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是传统的继承要取其优良部分,去其不良部分,切不可连洗澡水一起喝下去。至于如今相逢必称其职,没有职想个法儿寻个尊称,以至某会员、某理事或如此等等,就让人啼笑皆非了,应该断然斥之。庸俗的、虚伪的,甚至是没事找事儿做的称谓休也。

同时被尊称者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那些当面奉承或蓄意给你一个尊称的人,也许心里并不十分地尊重你,抑或当面尊称,转过脸就恶狠狠地在诅咒你。下流的、恶毒的话满脑子盘旋,甚至背过身子,恶毒的攻击就像毒镖一样向你发射。因此,不要沉溺于尊称,尊称也会杀人的,有时竟见不到一丝血迹。

其实,真正流传百世的就是一个十分朴素的名字,无论皇帝、名士、百姓都如此。至今我们琅琅上口的李世民、李白、杜甫等许多人,我们直呼其名,并没有因此而降低其价值,并在直呼其名中包含着尊重甚至敬仰。

不要怕人直呼其名,起个名字就是让人们呼喊的。

同类推荐
  • 无尽意

    无尽意

    作品集共分五回。分别以古代五个非常重要的时辰来命名,在古代,这五个时辰决定了每个人在这个时间段应该做什么,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独特视角。章节名分别为:寅时、辰时、午时、申时、子时。
  • 温柔的力量

    温柔的力量

    说到温柔,人们首先会想到温柔如水,温情四溢的女性。想起她们温柔的双眸,温情的微笑,温存的声音,温文尔雅的举止……如此柔情妩媚的女性,如同画家笔下的水彩画,散发出简简单单、朴朴素素的婉约之美。
  • 是你在歌唱?是我在遐想?:叶赛宁诗选

    是你在歌唱?是我在遐想?:叶赛宁诗选

    本书收入叶赛宁的206首抒情诗,多为名篇佳作。叶赛宁的诗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在我国得到广泛的传播,他的诗饱含醇厚的俄罗斯民族的文化底蕴,散发着俄罗斯田野泥土的芳香及炽烈的诗人情怀,洋溢着意象艺术创新所带来的奇特艺术魅力。当代著名诗人多里佐对叶赛宁及其诗作给予了这样的评价:“他属于那些也许几百年才产生几个的诗人,他不但进入了俄罗斯文学,而且已经进入俄罗斯的风景,成为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丁玲文萃

    丁玲文萃

    丁玲,她在三十年代的出现,她的名望,她的影响,她的吸引力,对当时的青年来说,是能使万人空雹的,举国若狂的。收入本书的十二篇短篇小说是丁玲文学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作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境界。
  •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上册)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上册)

    上世纪80年代,有识之士提出了现当代文学的整体观问题,并力图贯通曾被政治意识形态“阻隔”的现代与当代文学的历史。“整体观”或者“20世纪文学”的构想是带革命性的,它使现当代文学史的写作掀开了新的一页。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却发现,在获得了一种宏观学术视野的同时,或者在被输入了一个新思维框架的同时,我们并没有真正获得如何“贯通”和将整体观“具体化”的途径,整体观也还没有真正渗透进文学史的骨骼和血脉之中。因为我们需要追问:究竟在哪些重大问题上,现、当代文学原本就是贯通着的?对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来说,这就形成了一个有待于不断发现的学术空间。
热门推荐
  • 随机签到系统流之小度我求求你了

    随机签到系统流之小度我求求你了

    聪明如我,得到了一个“签到系统”,可是这个系统每天只能签到一次,而且签到的奖励还是随机的?有可能今天就给你一间别墅,但也有可能就只给你一个大嘴巴子?小度系统说了一个关键词——签到奖励和宿主的“心”有关联——《心之所向,万物皆可签》。宿主有一张好牌,到底是聪明一世还是糊涂一时呢?当然,系统里还有许多隐藏功能,等待宿主去体验和发掘。
  • 泪灵珠

    泪灵珠

    在六界流传这这样一个传说,人鱼族有着上古灵物–圣泪灵珠。此珠自天地开辟以来就吸收万物灵气,蕴藏着巨大的灵力。据说能得此珠者,可统领六界,无人能敌。可灵珠只认人鱼族的公主为主,只有与公主成婚,灵珠才会现世。且灵珠只认爱人鱼公主爱到可以放弃自己生命的夫君为主,灵珠易主的几率也很小。有无数的人为了得到灵物,争相与人鱼公主成亲,但都被灵物给反噬吸尽灵力而死,而少数幸存者心里眼里只有人鱼公主,并不想得到灵物,与人鱼公主恩爱一生。因此六界就把此当做传说流传下来,但没人敢以与人鱼公主成婚的手段来获取灵珠,可这也是获得灵珠的唯一办法。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到现在…
  • 天咒神龙

    天咒神龙

    一束金光从天而降,在迷之森林中散开,一个龙族生命的诞生一龙镡。数年后,一场龙族之间的恶战爆发,龙镡的父亲被迫使用禁忌之术,将所有龙族传至大陆各处。龙镡在林灵雨的陪同下,踏上了寻找龙族的道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东方红雾异闻

    东方红雾异闻

    系个人原创,2002年弹幕射击游戏《东方红魔乡》的原作游戏剧情同人改编,根据游戏通关流程编写一面至六面,包含EX关卡的剧情,其中存在《东方幼灵梦》的杜撰桥段,本人对东方的涉猎并不深厚,因此存在很多不恰当的引用和私货,请包涵
  • 云梦仙

    云梦仙

    不要以为只有凡间才有强盗,仙界也有强盗,还是有大背景的强盗,仙界被弄得鸡飞狗跳,仙人们整天都愁眉苦脸祈祷这三个小祖宗能快点离开,终于有一天变故突生,三个小家伙失踪,仙界恢复太平,然而另一个世界却在这一天被改变,三个堪称小恶魔的家伙在这里转生…………
  • 寻找一个匹夫

    寻找一个匹夫

    就这么行走着,没写完谁知道写了什么,名字暂定为寻找一个匹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能商女至尊魔修

    异能商女至尊魔修

    她,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想得到的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得到的人,时而热情如火,时而温柔似水。拥有一颗坚强的心,多重人格。一步一步爬上世界的顶端,俯视着这个世界,莞尔一笑。她曾经挫败过,失落过,伤心过,却从未忘记自己的目标。挣扎在生死边缘,多次险些命丧黄泉。她就是一代魔尊萧梓辰。一个不一样的女人。
  • 彩画集:兰波散文诗全集(译文经典)

    彩画集:兰波散文诗全集(译文经典)

    从十六岁后直到生命最后一息,兰波似乎始终处于一种躁动不安、焦灼求索的状态。他为什么放弃写传统形式的诗作,转而致力于散文诗?这显然与波特莱尔发表著名的散文诗之后,巴黎诗风的变化有关。兰波认为,诗人必须成为“通灵者”、“无比崇高的博学的科学家”,“通过长期、广泛和经过推理思考的过程,打乱所有的感觉意识”,通过所谓“言语的炼金术”,寻求一种“综合了芳香、音响、色彩,概括一切,可以把思想与思想连结起来,又引出思想”、“使心灵与心灵呼应相通”的语言,以求达到“不可知”。这“不可知”并非某种形而上的客体,有时与他诗中所说的未来的“社会之爱”有关,又或者是某种理想。以上种种,可以说就是兰波的象征主义。本书收入法国天才诗人、象征主义大师兰波所有的散文诗作品,包括《地狱一季》《彩画集》,并附有著名的《“通灵者”书信》二封以及法国结构主义理论家茨维坦·托多罗夫等人的评论。《地狱一季》和《彩画集》虽形式独特,含义诡谲难解,却展现诗人在巴黎诗风转变后,所创造出的新诗学与对创作的探索。作品流露出十九世纪末的法国生活风情,与彼时之文化传统相呼应,字里行间回响着诗人对自我与世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