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98100000016

第16章 论大学生道德失范与和谐校园的构建(1)

徐兵

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充分说明党中央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高校校园的和谐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部分,对和谐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阶段,高校教育不可避免出现重智轻德现象,即片面重视智力的开发,忽视道德教育,致使经济至上、拜金主义、道德荒芜等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为了避免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失范问题加剧,也为了避免以牺牲道德为代价的单纯经济增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关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一、和谐校园中加强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道德是人们用来约束思想和行为,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离开了道德建设,高校校园的各种和谐局面就不能产生,道德建设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意义十分重大。

首先,加强道德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作为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学校的大学生教育,也要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这个全面发展是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个人心理和生理的协调,最大限度地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

其次,加强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道德一经产生,就作为一种善恶标准,通过舆论和教育的方式,影响学生的心理和意识,影响学生的善恶观念、情感和意向,集中形成学生的内心信念。构建和谐校园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思想素质状况直接决定着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一旦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就会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性和高度的责任感,从而形成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巨大的精神推动力。

再次,加强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力保证。在高等学校,道德作为大学生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起着保证校园秩序、维护校园稳定、促进校园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只有通过加强道德建设,规范人的思想行为,使大学生都遵循正确的道德规范,从而成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栋梁之才,才能确保和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内涵界定及表现

(一)道德失范的内涵界定

失范,最初是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凯姆提出的一个概念,即由于社会分工发展速度过快而引起社会结构剧烈变化,旧的共同价值规范失去了社会联系与社会协调的作用,而新的道德规范又没有及时产生而引起的缺少规范与丧失整合的社会状态。所谓道德失范,主要是指在社会过渡或转型时期所出现的一种现象:旧有的道德规范与准则已经破裂,而社会所需的新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从而导致社会的道德规范丧失。大学生道德失范是指在新的社会经济文化下。大学生道德情感认识的没落及伴随在行为上的茫然、冷落等无道德性。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表现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的道德失范现象虽然不是主流,但比例有所上升,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大学生道德失范主要表现为:

(1)缺乏崇高的理想信念。大学生处于人生的转型期,明辨是非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容易受社会外界的不良影响。他们有自己的追求和努力方向,但一般比较功利和现实,凡事都以个人利益与实惠至上,表现为集体观念淡漠、自私自利、纪律涣散、贪图享受、见利忘义等等,思想觉悟不高,缺乏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作贡献的远大理想。

(2)大学生的诚信缺失。诚信是对每个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作为“天之骄子”的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是国家和人民的希望,应该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实事求是,诚实守信,以诚待人。然而部分大学生的诚信度却下降或缺失,主要表现在考试作弊、求职信息造假、拖欠甚至不还助学贷款、就业违约、论文剽窃等方面。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损坏了大学生的形象。

(3)大学生网络失德严重。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要人群,网络的超时空性、虚拟性和无规范性特点,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交流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有些大学生在网上言行随意放纵,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常常使用不文明、甚至反动的语言;也有的学生在网上偷看别人的电子邮件,浏览黄色网站,散布谣言、病毒,充当黑客,进行网络诈骗,通过网恋坑蒙拐骗等等。

(4)大学生犯罪率的上升。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青春勃发、奋发图强的黄金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部分学生不注意个人修养,把高尚与正直、理想与信念、文明与道德都抛掷一边,以致价值错位、道德失衡。从被人们视为高智商、高学历、高素质的大学生,到涉足违法犯罪,成为世人唾弃的罪犯,是十分令人痛心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犯罪现象正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明显趋势。

(5)社会公德行为失范。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成员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的道德要求。它是大多数社会成员所公认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如团结合作、互相尊重、见义勇为、爱护公共财物等等。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社会公德行为失范现象随处可见,如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没有礼貌、损害公共财物、部分大学生情侣在公开场合搂搂抱抱、举止有伤风化等等。

三、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中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对策

针对高校道德失范这一普遍的现象,为适应社会发展形势,应树立以学生和高校为主体的德育理念,确立主体性德育目标和加强德育的实践性,具体提出以下四个对策:

首先,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促进自律与他律的结合。学校要坚持以德育人的观念,充分发挥道德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核心作用。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其独立的道德人格。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自觉抵制外来不良文化影响。一方面,要不断充实德育的内容,把传授科学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品学兼优、道德高尚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责任教育和法制教育,提升其品德修养。通过强化道德的“他律”来提高道德的“自律”意识,促进自律与他律的结合,最终实现他律向自律的过渡。

其次,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加强高校德育的实践性。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道德教育实现的根本途径。学校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与社会接轨,增强才干,磨炼意志,增强建设国家、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具体地说:一是促使学生参与德育教学活动,提高德育教学的互动性。过去我国高校德育实践注重口头说服教育,学生有抵触情绪,取得的实际效果不够理想;二是通过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等方式,帮助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减少心理疾病,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积极组织开展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要建立起积极向上、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乐于奉献、团结守纪的校园文化环境,针对大学生身心特点开展一系列健康的校园文化、科技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道德认知,提高道德责任感和培养道德情感。

第三,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的作用,建立全面、全员、全程参与的德育体系。高校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应该从大学生生活的环境出发进行分析,因此必须充分协调和发挥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作用,建立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社会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通过社会对道德现象的舆论宣传和正面引导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学校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导和主要阵地,学校的道德教育除了在德育教育中应该突出之外,还应该贯穿于智育、体育以及日常管理之中,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家庭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点,家庭对大学生最初道德品质和行为的形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形成自尊自强、公正友善、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

第四,加强学校制度建设,遏制道德失范行为。有效遏制大学生的道德失范行为,加强学校的制度建设,包括两个层面的提高:一方面要健全和完善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要注意确保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精神,凡是与现有的法律法规精神抵触或相违背的,都要或废止、或修订和补充。并且学校的规章制度作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制度约束,对于其行为方向有比较重要的导向功能,因此学校的规章制度必须与时俱进,面对新问题,提出新办法,得到更好的完善;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中很大一部分包括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这部分教育是从宏观的角度去规范人的行为。学校应该采用开设法律基础课、进行普法教育等形式,强化对大学生的法律法规教育,这对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将会产生非常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本文作者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新闻出版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师)

同类推荐
  • 鲁迅与山西

    鲁迅与山西

    《鲁迅与山西》这个题目,对我来说,已不新鲜了。早在七十年代末,我就想好了这个题目,并且作了动手的准备。由于研究赵村理更为急迫,我改变了方向。1981年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我当时在《汾水》编评论,特地开辟了一个《鲁迅与山西》的专栏,约请王瑶先生、冈夫先生、唐诃先生以及我的朋友王峻峰,分头写了文章。
  • 上元之期:元宵节(文化之美)

    上元之期:元宵节(文化之美)

    元宵节又称灯火节,在南北朝时,灯火十分盛行。正月十五闹花灯因其一片光明的寓意和喜气洋洋的气氛,被人们称作良辰美景。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成群结队徜徉灯市,来领略“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的节日氛围。
  •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路径:建构与超越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路径:建构与超越

    文化是识别一个民族的基因,创意是发展一个国家的动力。历史进入21世纪,在产业经济的作用下,“文化”和“创意”的结合萌生出了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文化创意产业。2006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也首次正式出现在党和政府的这一重要文件之中。
  • 国学常识一本通

    国学常识一本通

    国学是一国所固有之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其内涵丰富,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也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本书所呈现的是国学常识,包括官场政事、法典制度、饮食文化、礼仪习俗、文化生活、哲学宗教、择占秘术、行当人物、文艺娱乐、文学语言、轶闻趣话等方面,以追本溯源为目的,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探究传统文化的精髓。石赟编著的这本《国学常识一本通》内容丰富而精练,囊括了人们日常关注的、重要的、喜闻乐见而又不知其然的常识。
  • 老北京古建筑与祭坛

    老北京古建筑与祭坛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热门推荐
  • 吟游之精灵之树

    吟游之精灵之树

    他,身背一身黑甲,只为实现手中长剑的一个愿望,而踏上了佣兵的道路。她,身着一袭绿衣,只为寻找精灵一族的传说故里,而踏上了陌生的大陆。当少年与少女相遇之时,他们的命运便无法预料。在一切的真实展露在他们面前时,他与她各自又将如何决断?但不管怎样,他与她的故事,也只不过是历史堆积成的沙丘中,略微耀眼的一块顽石罢了。那么请尽情赏玩吧,在这块顽石破碎之前。
  • 风之无限

    风之无限

    yes还是no,这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难的,是选择之后所要承受的后果。尤其当这个选择背后,代表着的是甘于现状的平庸与无限危险和机遇之时。因为过去的憧憬与现在的不甘,风逸尘踏入了这个曾经梦寐以求的世界。可当唯一依仗,故事剧情都开始崩坏之时,他所能做的也只有挣扎。在这无限的国度,轮回的世界中,挣扎着,活下去。
  • 末世之生者为王

    末世之生者为王

    一群从天而降的外星来客,取代人类站在了食物链的最顶端。它们没有智慧,没有坚不可摧的身体,但它们却有一群最忠实的奴仆——丧尸,和最可靠的伙伴——植物。以新鲜血肉为食的丧尸席卷全球,不断进化,末日来临,人类百不一存;疯狂生长的植物,嚣张地鲸吞蚕食人和动物的生存空间,公路毁坏,大厦倾塌,现代文明消失殆尽。在这个疯狂的末世,生者为王。亲眼目睹这场灾难降临的叶馨言,拥有了一个天外来客五百年的记忆,以及空间能力。人类存亡的关头,她该选择独善其身,带着家人回归原始人类的生活?还是兼济天下,保住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人类文明?
  • 暗黑之布家传说

    暗黑之布家传说

    在暗黑世界中的杀手家族布家,有三对孪生双胞胎,在杀手界无逢对手。
  • 穿越清朝来见你

    穿越清朝来见你

    穿越,不情愿的穿越,原来是为了在这遇见你,我的最爱的,最爱我的人~皇太极
  • 极品王妃闹翻天

    极品王妃闹翻天

    "这对狗男女!姑奶奶我成全你们!"这是苏若璃死前的最后一句话。还好自己的闺蜜安木打电话告诉自己,自己的男友白离翊正在和别的妖狐女人在一家香水店里调情,自己就不可能知道白离翊竟然是这样的人。负心汉!!苏若璃愤愤的用自杀成全了那一对奸夫淫妇,却不想穿越到了一个王妃的身上,纳尼!她家王爷竟然和那个负心汉有这一样的名字和面容!天杀的白离翊!都一样该死,谁让她一
  • 风之召唤

    风之召唤

    千万年间,世间流传了这样一个故事:有神兽存于世间,年过万载,有呼风唤雨之威,山崩地裂之势,常人欲成神,须借神兽之威势,开天地之门,浴九天之光,方塑神人之体,终成神人.十大神兽,强悍现世,掀起一阵灭世风!怪异风属性,演绎世间传奇!
  • 乱世青语

    乱世青语

    天下之势风起云涌,但我不求高高在上主宰万人,只求问心无悔。我喜欢看着人们安居乐业的样子,但我也绝不惧怕杀戮和鲜血,纵然归来之日墨衣滴血,所过之处千夫所指我也不悔此生,不负瑶华。所有人都劝我回头是岸,但我的岸只在前方。我名字川,后化为染,只求我血染尽天下红!
  • 萌货出没:误惹冷面上司

    萌货出没:误惹冷面上司

    一个被伤透心的冷漠男,一个迷迷糊糊的可爱女,一段长辈的渊源,成就了他(她)们一生的姻缘。“逸总,你欺负我好玩吗?”某女囧着一双好看的眉头实在不解。“好玩。”“你·······。”“沐优艾,你躲着我好玩么?”“不好玩。”某男咬牙切齿:“那你躲个什么劲。”某女无辜的瞪大双眸:“因为······。”
  • 超级大游戏

    超级大游戏

    变强、变强、无限变强……当游戏和现实重叠……当有了成为强者的可能……当游戏里的各类物品可以带入现实社会……李易将活出一段属于他的传奇!ps:拒绝脑残,拒绝装逼不成反苦逼的情节,真心蛋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