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98100000071

第71章 试论高校教师的师爱困境(1)

孙珺

如今,高校师德建设如火如荼,关于高校教师在学术上的造假、职称评定上的滥竽充数、教学上的敷衍塞责、教师心态的浮躁与急功近利等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其中有一方面并未被广泛地察觉或者重视到,那就是已陷入某种困境的高校老师的“师爱”。虽然说对于高校老师而言,师爱是一种使学生具有生命活力的肯定性的情感,它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情操陶冶,还能通过这种爱引发出他们崇高的精神道德力量。然而纵观当今高校,事实并非如此,现在有很多高校老师不会爱学生,不敢爱学生;或者觉得如今的大学生已经不太需要这种师爱了,抑或是现在很多高校的老师爱学生的能力已经“退化”了,本文对高校教师的师爱所面临的困境做一番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困境一:师爱的强制化

很多高校老师认为爱学生就把自己的关心与爱给学生就可以了,他们不分对象,不问具体状况,觉得只要我把爱给了学生,学生就应理所应当的感受到并接受这种爱。而实际情况却是老师觉得自己对学生付出了“爱”,学生却很少能理解并接受这种爱,究其原因主要是这种“爱”的核心是对“权威”的理解偏差。一般来说,老师权威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一定教育结构赋予教师的权力;一是教师基于个人的素养与表现在学生中获得的威信。前者是外在的权威,是每个老师都可能有的权威;后者是内在的权威,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得到的权威。前者是社会赋予的,后者是学生认同的。而如今高校的老师总是习惯以外在的权威居高临下的来要求学生应当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甚至必须做什么,而没有从可能获得更大教育效果的内在权威上,对自己提出一些要求。这种只重视外在权威而忽视内在权威的爱,使真正的师爱变得“强制化”了。这种爱,让处于受教育者地位的学生无从选择,而当这种“强制”被教师转化为重大的责任,表现为对学生极度“负责”的“爱岗敬业”的精神的时候,部分教师甚至表现出了暴力型的、保姆型的“爱你没商量”式的“爱”。例如一些老师认为只有对学生严格要求才是对学生真正的爱,但他们错误的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建立在外在权威的基础之上,于是许多老师往往“好心”得不到“好报”,非但没有得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使学生在这种所谓的“严师出高徒”的理论高压之下,产生了更多的抵触情绪。这种因为对学生“非常负责”的师爱所造成的伤害学生的事例在教育活动中比比皆是,因此,目前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与老师相比,自己处于很低或较低的地位。

如此一来,学生在这种“权威”的重压之下,失去了平等对话的权力,对这种爱的反应只能是拒绝、抵触与反抗。老师的“谆谆教导”、“循循善诱”不仅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对学生来讲可能是一种负担,有时甚至是一种伤害。

困境二:师爱的功利化

爱本就是纯正的,是无私的,是不图回报的付出与奉献的,是不能掺进任何功利因素的。师爱也是如此,可我们这里谈及的问题,并不是说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完全不图回报。我们当然要回报,但这种回报应该是:老师通过自己富有爱心的言传身教,让学生懂得生活,懂得珍惜,懂得尊重,懂得在任何时候都要咬紧牙关,坚持到底,促使学生养成这种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做人的操守。面对教育,我们不可能无私到什么教育成果和回报都不要,那样我们的教育也变得毫无意义了。但是如今我们的一些高校老师却在另外一个领域里所要甚多。他们将目光大多片面地停留在学生的到课率上,停留在学生及其家长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上,还停留在一些弄虚作假所能带来的各种荣誉、物质奖赏与高级职称上。这种“师爱”的出发点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质,他们“爱”是为了能通过学生这个“桥梁”获得更多对自己有益的物质上或者名誉上的回报。这种“爱”夹杂着太多的功利因素,从而使某些高校老师在日常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中,很少从学生的自身发展角度去替学生考虑,他们对学生的这种“爱”就是赤裸裸的利用,所以可以想象这样的师爱对如今大学生的人格及其身心发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承载着社会太多的期望,因为这群人是推动社会快速前进的中坚力量,在高校这种开放式、民主式的文化氛围里,高校教育的所有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开展,而此过程中,老师必须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实实在在地为学生着想,把自己朴素无华的“爱”潜移默化的洒向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爱的沐浴中体味学习的可贵与生命的无价。反之,如果师爱的出发点偏离了学生这个中心,那么教育的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现在很多人都说高等教育质量不断下滑,这难道与高校老师陷入困境的师爱不无关系吗?

困境三:师爱的片面化

老师的爱应该是公平、公正、民主和宽容的爱,而如今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些高校老师只对某一些学生产生了偏爱。他们一方面把自己的爱只给了一部分学习成绩好、表现突出或者家庭背景好的学生;另一方面他们把爱只放在用来关心学生如何进步、如何取得成绩上面,而没有用相同的爱去包容学生的种种错误,给学生以犯错误的空间。

作为高校老师来说,他们往往是学术的权威,甚至是学生们的偶像,所以就更应该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用自己的言行,去证明自己是无愧于在高等学府为师的人,真正做到“有教无类”!但有些老师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他们将学生分成了三六九等,同时也将自己的爱分了等级,他们只“爱”那些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的同学,给了那些家庭条件优越能为老师本人提供很多其他便宜的学生;而对那些性格孤僻,成绩不好的同学采取听之任之的策略,就更不要提将自己的爱给这些更需要关心与帮助的学生了。大学的精神是注重博雅、注重宽宏的教育,作为大学教育工作者来说,需要的是一种大气的胸怀,民主的思想,公平的教书、育人!

大学时代是人一生中最黄金的年代,在这段期间难免因为年少不懂事犯下了一些错误,而且往往这些错误正是大学生成长经历中所不可缺少的,将成为他们迅速成长的“催化剂”。但是当有些高校老师面对学生所犯的种种错误的时候,只是一味地严词相向,缺少一种海纳百川的气魄。有些老师甚至警告自己的学生,只要你们不闹事,其他的都好说,试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能有多少学生能在自己的大学生活中获取生命的发展,又有多少学生因为怕犯错误而失去了自我完善的机会!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希望我们的高校老师,能给学生多一些的宽容,多一些的体谅,犯错误没什么大不了的,重要的是在跌倒的地方有老师的支持与鼓励让学生能重新站起来,继续勇敢地面对人生!

可以说高校老师的爱不仅要保证覆盖面的广泛性与公平性,还要保证爱的包容性与接纳性,不仅要用自己的爱引导大学生取得进步、做出成绩,更多时候更要在他们犯了错误以后,还仍然让他们觉得有一种公平、公正、民主和宽容的爱时刻在他们周围。要让学生经常感觉到他的每一点进步与每一点过失,老师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于进步老师默默鼓励,希望他再接再厉;对于过失,老师能欣然的宽容,指出问题所在,让他不要自暴自弃,知错就改,取得下一步的进步。

困境四:师爱的“非艺术化”

如果说爱不爱学生是教师师德的问题,善不善于爱学生却是教师能力素质的体现。在如今我们呼唤教育个性化的同时,作为一名教师不仅应该爱学生,而且更应该善于爱学生,根据学生的个性给他们需要的爱。在教学工作中,仅有一颗赤诚的心去爱工作、爱学生是不够的,一定要懂得用恰当的方式去爱学生。只有这样,老师的爱才会被学生理解与接受,才能由外在的一种希望与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积极需要。

现在,一些高校老师总是在自己的世界里规划着如何对学生好,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没有走到学生的世界去看看他们想要的是什么,也没有仔细听听学生心里想的是什么。在我们提倡给学生以适合学生个性教育的同时,我认为给学生他们所需要的爱也是十分重要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具有自己独立思想和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结构不一样,所需要的爱也不一样,这就要求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他们需要的爱。不仅要敞开自己的心扉,让学生不再觉得老师离他们很遥远,不再觉得老师很陌生、很难以接近;更要放下自己的“架子”,蹲下来与学生平等地对话。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掌握爱学生的艺术对于教师本人和他的学生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不仅仅是给所有学生相同的爱、无个性差别的爱。

分析至此,我们不禁要问,当今高校老师如何走出现有的师爱困境呢?我们怎样才能让老师的爱不白费,让老师与学生能很好地沟通,让爱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进而提高教育效果呢?

出路一:通过学生所赋予的内在权威,将师爱放在民主的平台上,提高师爱的可接受程度

根据前面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如今的高校老师师爱的接受程度令人担忧,如何提高这种师爱的可接受程度,恐怕还是要从正确认识老师的权威入手。老师首先要用自己有魅力的人格品质、渊博的知识储备让学生从心里真正地认可你,相信你所说的话,所做的事;要民主地对待自己的学生,要知道我们的教育对象不是物,他是人,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有情感的人。老师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想学生之所想,而不能用自己所拥有的外在的权威,以高压的姿态将师爱从高处不分对象的一倾而下,这种爱学生不会要、不想要也怕要;要时刻记得让自己从不可一世的角色里走出来,和蔼的亲切的走到学生面前,带着他们走到自己的世界里,用真诚的心去感化他们,用动人的情打动他们,用温馨的爱感染他们。同时,老师也要试着走到学生的世界里去,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美国南加州大学教育系教授里欧?巴士卡里雅说过:“一个理想的教师就该肯于把自己当作桥梁。他邀请学生跨上这桥,并在帮助他们走过来之后,高高兴兴地把它拆掉,鼓励学生筑造他们自己的桥梁。”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个学生的世界都是五彩缤纷的,当教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建立起一个公平、民主的教育氛围的时候,学生世界的大门也就随之敞开了,师爱的可接受程度也将随之提高了。

同类推荐
  • 大话台州人

    大话台州人

    江南有一块地方民风迥然,既有江南人本有的温婉,也有北方人的直爽彪悍。这儿的人个性鲜明,崇尚“大”文化,传统习俗和现代潮流在这里完美地融合,不好奇他们都是一群怎样的人吗?才女作家王寒以辛辣幽默的“大话”描绘了这个她深深热爱的故乡。
  • 中华国粹智慧金典

    中华国粹智慧金典

    本书精选人们生活熟知的经典国粹,分别从古书典籍、戏曲、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酒文化、武术、中医、民间艺术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服饰等方面进行解读,发掘国粹中的传统文化智慧、领悟立身处世的道理。
  • 日本人与日本论

    日本人与日本论

    从日本的自然条件、历史渊源说起,通过分析近现代日本国家政治、经济等,指出了日本民族精神上的空虚与矛盾;对日本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做了分析。被学界视为研究日本的一本标杆性的著作,堪称中国的《菊与刀》。《日本人与日本论》中国版的菊与刀,了解日本文化的必读之作。
  • 民间文学(下)

    民间文学(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兵器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兵器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热门推荐
  • 疏桐

    疏桐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
  • 天帝之血域

    天帝之血域

    故事讲到天辰来到浮夜文明后,域外天魔降临,三重天尽接沦陷,文明之主血杀混元大魔,万古第三体质浮出水面,大帝之资天辰怒闯域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名高北斗

    名高北斗

    人生起起伏伏,有低谷,有山巅……当从山巅瞬间跌落到低谷时,会如何?从此消沉?自暴自弃?且看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一个未知古代的起伏人生!
  • 孕事乱乱来(喜孕来系列)

    孕事乱乱来(喜孕来系列)

    为什么这么帅的男孩子会在夜市摆摊?而且卖的还是很小资情调的蛋糕!而且这蛋糕和面包是他自己做的?!地摊王子之名不胫而走,一众大婶大姐为了美食和美色趋之若鹜,外带奋勇倒追的美女同学插一脚。这男孩子身边已经如此热闹,就别再来招惹她这个貌不惊人的姐姐了好吗?但是事实证明,最后是她自己怒火攻心去招惹了人家,还带了“纪念品”玩失踪嫁人去也。就算重逢时他在雪山脚下来了个英雄救美,勉勉强强算既拉风又浪漫好了,但使君有侣VS罗敷有夫的,还有什么搞头啦……
  • 末世中没有天使

    末世中没有天使

    2059年,进入高速发展的人类却遭受到了来自宇宙中的病毒入侵……地球从此进入末世时代!在这……并没有天使……有的只是恶魔!
  • 女权世界的病娇男神

    女权世界的病娇男神

    孔温是个从小体弱多病的病娇男,不想不经意间穿越到女权世界,成为了更体弱多病的病娇男。但帅气的容颜使他成为了抢手货,当孔温和女权碰撞时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 都市超级狂仙

    都市超级狂仙

    【免费新书】【火热连载】身为华夏第一修仙者,林修身怀惊天绝学。他携千年记忆回归都市,手握滔天权柄,掌控巨额财富。这一世,定要纵横无敌、搅动乾坤、登临苍穹之巅!
  • 钓鱼青年的快乐生活

    钓鱼青年的快乐生活

    广告公司总监陈昌宇,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之间,寻找到一项最能放松自己的运动——钓鱼。因为钓鱼,他结识了很多新的朋友,寻找到了很多新的乐趣,甚至收获了自己新的感情和人生伴侣。人生之精彩,只在于你拿起一根鱼竿开始。
  • 贵妃娘娘求翻牌

    贵妃娘娘求翻牌

    人人都说当皇帝好,姚姝伊只想问一句,有什么好的啊。每天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多吃口爱吃的菜都有人在耳边唠唠叨叨个不停。唯一好的一点大概就是可以看着那些曾经和她宫斗的小姐妹们对着她殷勤献媚。哦,还有,由被翻牌子的那个人变成了翻牌子的人。萧崇:求翻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