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39200000023

第23章 “钞票”称谓的由来——清朝纸币(2)

第四节 官票和宝钞的贬值

官票和宝钞同时发行,清政府本意是挽救国家财政危机,让纸币带动银钱相辅流通。户部在咸丰三年五月发行户部官票时立下钞制:“官票即是实银,钱钞即是制钱。”规定京城各官署俸饷经费领到银票,到官银钱号兑换白银,或按当日市价付给钱文或钱票;规定公私出纳皆以五成搭收搭发。凡民间地丁杂粮及一切课税款项的应纳捐税者,到官银钱号购买银票上缴,以钱钞两千,抵银一两。这样既可以省却白银的倾销费,还没有白银平色增减,一时商民踊跃争购,宝钞迅速流通全国。由于清政府印发纸币是国家财政行为,官票和宝钞是不兑现纸币,政府在印发之初就没有制定回兑制度,也没有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以至发放过度,加上官吏营私舞弊自坏币信,遂使钞价大跌,物品上涨,形成恶性通货膨胀。

户部一度以每月俸饷经费发给官银钱号折成现钱,用以收换银票。当时户部规定只允许官银钱号以银票兑换现钱和钱票,不准取银,对民营钱铺则是强迫其兑现钱银。在实施过程中,不但民营钱铺拒绝收买兑换,官银钱号也不愿意承领银票,好拖则拖,要么照数兑换,兑完即止。市场的排斥使户部在咸丰四年奏请朝廷,不准民间以银票兑换宝钞。此后银票除了作为捐项纳税外,已不能兑换现钱或钱票。咸丰七年(1837)三月以后,户部仿造宝钞“掣字”即抽签办法,来决定恢复票钞互换,规定银票“掣字”中者可以兑换宝钞。此种办法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票钞币值日益跌落,到咸丰十年(1860)官票被迫停造。

宝钞于咸丰三年(1833)十二月发行后,最初只用在官俸兵饷方面,并没有在市场上流通。咸丰四年(1834)年底,户部为了促使宝钞流通和维持钞币,批准五宇(即宇昇、宇恒、宇谦、宇泰、宇丰)官银号代为收兑宝钞,允许持钞人到官银号支取钱票现钱。事实上这五个官银号并没有充足的现金准备,只是依靠发行“京钱票”来维持,也就是以票兑钞。此后户部进一步扩大发钞数量,陆续增添了3000文、1万文、3万文、10万文票面大钞,并发往外省府库让其加盖后解缴回户部,作为发放官俸兵饷的钞票,同时又规定官绅商民买钞后必须到外省兑现。宝钞发行后不久,户部即限制发钞,并采用“掣字”作法,即抽签中者兑换,每20天抽一次,但新增的四种大额宝钞不在此之列。每次以10万串为率,以后延长至隔月一次,或本月收钞,下月发钱。此时五宇官银号肆意发行“京钱票”,发行数量毫无节制。到咸丰八年(1838)秋,京钱票信用难以维持,民间更是拒用钱票,以至后来发生“五宇”挤兑事件,户部这才开始清查五宇官银号。为了使宝钞得以流通,户部强使京城民营钱铺收兑宝钞,由户部刻制该钱铺印章,加盖在宝钞上,让人们拿着盖有该钱铺印章的宝钞到此店兑换取钱。但此举还是行不通,人们到民营钱铺取钱者寥寥无几,政府也无可奈何,户部只好宣布民营钱铺停止收兑宝钞。

本来,清政府规定官票、宝钞出纳皆以五成为限,民间完纳地丁、关税、盐课等交纳官税都以票钞与钱银相辅而行。但是政府官吏在收钞时往往少收或拒收票钞,在支付时多搭或全搭票钞,然后用规定比例上缴国库,从中营私舞弊,侵吞国帑,以至票钞信用丧失。官票在发行后7个月、宝钞发行后10天,即咸丰三年十二月,纸币在京城就壅滞不通,民间则叫苦连天。有的地方府库在抵付经费款项时,玩弄手段按二成搭发票钞,对州县解交税款则不允许搭收票钞。百姓持票钞购物时,商人拒绝收纳或抬高物价,只收金银铜钱;商人持票钞向政府机构申请兑现银钱,也只能换到大钱;外国商人也趁机压价收买票钞,按五成搭发去缴关税,逃避应交税款。

票钞发行后,在京城很快就壅滞不通。咸丰四年(1834),宝钞1000文兑换制钱400~300文。咸丰六年(1836),官票1两换到制钱800至900文,而此时银价每两可以兑换制钱2700~3000文,官票币值已大幅度下跌。咸丰九年(1839),官票每两仅值京钱400~300文,合制钱200~300文,而银价此时每两值京钱1.2万文,20两银票才抵白银1两。咸丰十一年(1861),在民间宝钞贬值惊人,每贯仅值当十大钱百余文,后来每贯只值制钱10余文,人们拒绝使用宝钞。在发行纸币当初,清政府在各省设立官银钱号用来推行票钞流通,在官票发行一年多以后,经户部一再催促下,只有福建、山西、陕西三省照办,天津则由商人承包执行,其他省份一概没有实施。待咸丰十一年清政府清理票钞时,官票早已绝迹,宝钞跌到每贯值26文,最多时值32文,几乎成为废纸。到同治初年(1862),清政府征收各省课税款项时只收实银,不收票钞,政府财政的各项开支也不搭用票钞,民间更是唾弃如恶,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在流通了10年后终于寿终正寝,从此也结束了中国古代财政性借政权而推行纸币的历史。

第五节 清朝中后期有关行钞主张

王瑬(1786-1843),着有《钱币刍言》,后又着有《钱币刍言续刻》、《钱币刍言再续》。《钱币刍言》是我国货币思想史上最早的一部专着。王瑬继承了明末倪元璐、蒋臣的货币思想观点和行钞主张,构思了一套为封建王朝实行通货膨胀政策作辩护的理论和具体方案,他在中国货币理论史上具有代表性。

王瑬的行钞主张是极力鼓吹国家无限制发行不兑现纸币和铸造大钱,实行通货膨胀政策。他把发行纸币看做是政府解决财政经费的万灵药方。他这样说道:“世有言开矿者,夫矿之有无不可必,而骚扰民间,取之有尽,不如行钞之安也。又或谓裁减浮费,专务节省,然今州县办公竭蹶,节之而无可节,不如行钞之大也。又有谓行海运可岁省漕费数百万,然粮艘之水手,沿途之短纤无以为生计,且万一失事,使谁偿之,不如行钞之常也。又有谓严禁鸦片可岁省出洋银累千万,然闽广滇省之人,嗜者十而六七,未易猝禁。但使行钞,则中国银皆易钞,外洋无所得银而自止,则禁以严刑不如行钞之要也。”他认为人们提出的开采银矿、裁减浮费、改革漕运、严禁鸦片等建议都是难以实施的,只有发钞才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王瑬详细拟出了行钞的具体办法:

第一,钞分七等,从一贯到千贯。要选上等纸张作钞纸,同时禁止民间买卖此等纸张。钞币上加印密信,严禁伪造。钞币各省流通,钱粮关税一律收钞,一贯以下征钱。

第二,钱分三等:当百、当十、当一。当百钱工本费为九十文,当十钱工本费为九文。

第三,用钞收购民间铜器,同时禁止民间铜器买卖和设立铜器铺。设立官营铜器铺打造乐器等日常器皿,以便民用。

第四,政府将钞币与大钱发放给钱庄,禁止钱庄发行会票、钱票。令钱庄凭票取银,以一分之利让利钱庄。此外,百姓来钱庄交银易钞,一年内来兑换的给予一分之利;两年内来兑换的给予五厘之利;两年以外来兑换的照时价不加利。百姓用钞完粮纳税时,每钞一贯作一贯一百文用。五年或十年后钞币流通顺利,则禁银为币,但银可当作商品买卖。十年或二十年后,许商人用钞向政府半价买银,来打造器皿。民间遗留藏银,则按半价当商品买卖。钱、钞可互易。

第五,行钞初始,官俸加倍,本俸用银,加俸用钞。

钞法通行后,官俸加数倍,一律用钞发给。

第六,对外贸易只许以货易货,或会外国人,以银先易钞,再用钞买货。

行钞是王瑬货币思想的核心。王瑬在他的《钱钞议》中,提出了“足君尤先”的观点,作为他行钞主张的理论基础。他说:“必君足而后民足,犹父母富而子孙亦免于贫焉夫欲足民,莫如重农务穑,欲足君莫如操钱币之权。苟不操钱币之权,则欲减赋而绌于用,欲开垦而无其资,何以劝民之重农务穑哉,故足君尤先。”“或曰:用钞但利国耳,于民可预。答曰:国用既足,则官加俸,吏增禄,田赋可减,关税可轻,鳏寡孤独皆养之。由是兴水利,垦荒田,积义仑,修学校,将使天下无一夫之不获,岂止利国已哉!”“今钞法欲造百万即百万,欲造千万即千万,其为富国固不待言。国家既富,则必有善政之施,而钱粮关税皆可以减,而谋生之途亦日宽矣。”“天下之财,止有此数,损上则益下,损下则益上。故计臣言富国之道,未有不病民者。惟行钞则取之不尽,而非取于民也。”王瑬认为,只有国家富足,才能实施兴水利,垦荒田,减赋税等善政,使民亦足,所以必须足君尤先。而足君尤先必须操钱币之权,要操钱币之权,必须行钞。“今欲操钱币之权,必也行钞以收银,使银贱而不为币,行钞以收铜,使铜多而广铸钱,则国用常足,而民财同阜矣。”他还认为:“凡以他物为币皆有尽,惟钞无尽操不涸之财源。”在他看来行钞之利不像其他财政税收那样,取之于民,而是取之于天地,用之不涸。因此,行钞是“富国富民第一策”。

那么,王瑬主张发钞的具体数量是多少呢?他认为:“造钞约以足天下之用,则当停止”,“造钞之数,当使足以尽易天下百姓家之银而止,未可悬拟。若论国用,则当如《王制》‘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使国家常有三十年之蓄可也”。也就是要让国家用钞币换回老百姓家里的白银,以此来储备国家三十年的积蓄。

钞币取之不尽,怎样保证它一直流通下去呢?王瑬认为:第一,凭借国家的权力。他说道:“且国家之行钞,于富家之出钱票亦异。国家有权利以行之,而富家无权势,故钱票亏空而行钞无亏空也。百姓信国家之行钞,必万倍于信富家之钱票矣。若谓民乐用钱票,反不敌一富家之权势,岂有此不通之情理矣!”王瑬主张“以钞易银,以钱易钞”。但他回避了这样一个问题:他建议行钞的面额很大,最大面额有1000贯,用1000贯面额纸币换易铜钱就需要有1万文铜钱,那需要多少铜钱来维持兑换呢?

所以这种纸币绝大多数是不能兑换的。不能兑换的纸币需要靠国家的“权势而行之”。它最后是否能流通,单靠国家的权力是行不通的,前几朝纸币流通结果都证明了这一点。王瑬夸大了国家权力的作用,他认为只要“钞文书明定数,虽欲上下其手而不能,则绝胥吏之侵渔。钞直有一定,商贾不得低昂之,则去民心之诈伪”。“行钞则价有一定,虽书生、农夫、黄童、白叟、妇人、女子皆可按文而辨,无所用其欺矣。”王瑬解释纸币对国家财政的支付能力,这样说道:“宋孝宗谓会子‘少则重,多则轻’,此名言也。然亦不患其出之多,而但患其入之少。苟收敛有术,流转于上下而无穷,奚至于多而轻哉?”什么是“收敛有术”呢?“国赋皆令纳钞,此即收之之妙用,胜于孝宗之以金银买钞矣。”王瑬认为用钞纳税,就可以保持币值长久的稳定。

对于历史上纸币流通的最后失败,王瑬把它归于钞法屡更、纸币制造不精、易于霉烂伪造、昏钞倒换收费等方面。他强调要从不更改钞法、选上等纸张精工制作、多加印信、严防伪造、少用倒钞法等方面去弥补,而回避历代纸币流通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发行过多,不从实质方面加以论证。

按照王瑬的理论,纸币可以由国家任意发行,又能保持流通稳定,其数量与物价无关,那么行钞就成为封建君王的点金术。

同类推荐
  • 最三国第1卷

    最三国第1卷

    《最三国》是对《三国演义》阅读经验和文化记忆的一种颠覆和瓦解,是对三国英雄人物性格与内在精神的现代解读,是动荡不安的时代下英雄人物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心路历程,是打破局限追求理想的挣扎,是对人性的弱点和优点的拷问。没有宏大的叙事,有的只是没有硝烟的心理较量,有的只是一个乱世的死别、生离、聚散、权谋、暴力、宿命。
  • 谁主山河

    谁主山河

    历史的车轮缓缓的走到了崇祯七年,流贼乱起,异族入侵,权贵暴敛无道,大臣结党营私,政事纷乱,民不聊生,延续了200多年的大明王朝垂垂暮已,整个华夏民族将要迎来最黑暗的三百年。一个陌生的灵魂来到这个世界,成为一个普通的大头兵,是逃避?还是坚强的勇敢面对?没有外挂,一切只是依靠着一颗坚强勇敢的心。江山依旧,风景如画。试问这天下,由谁来主宰这山河?-----------------------------请朋友们放心点击,收藏,推荐!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外交家(1)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外交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南北朝五重奏之凤羽

    南北朝五重奏之凤羽

    以一个普通虚构人物的视角再现南北朝的百年传奇故事
  • 大国巨匠

    大国巨匠

    陈荣偌,一名普通学机械的大学生,却意外穿越到了清朝,从此开启了他人生的奇幻旅途!
热门推荐
  • 九天记

    九天记

    修仙道法盛行,宗门万千的大时代。残破血脉少年,能否问鼎苍穹之巅。修真世界、实力强为尊、修仙者可移山填海。正与邪,对与错,善与恶,世间善恶谁人断。PS:更新正常,全文修改成功。科幻签约作品《丧尸潮》请放心收藏推荐。
  • 总裁各种美

    总裁各种美

    为挣学费,她做各种兼职工作。上班路上被陌生帅哥撞了,他竟扬长而去?更悲剧的是,她遭人下药,被吃干抹净,事后发现竟是撞她的男人!被迫签下卖身契成为他的妻子,任他差遣,最后发现却爱上了他!不料小三找上门,她带球离去,哼,臭男人,她再也不会回来了!
  • 陆夫人求官宣

    陆夫人求官宣

    这是一个学霸演员和忠犬总裁间的故事。上辈子的江夕昭是个人才,她的作品一经发表就广受好评,奈何作品的署名不是她。这辈子的江夕昭是个天才,上学、写作、拍戏样样不差。“一个新人花瓶罢了,能有什么演技。”转身一个奖杯啪啪打脸。“天天拍戏,把学习都耽误了,只怕是个学渣。”第二天,成绩单一公布,黑子纷纷吐血。————“总裁,出事了,夫人和一个男演员深夜同游吃火锅的照片被偷拍了!”“嗯?哪家娱记发布的,去把它收购了。”当夜某总裁拿着平板坐在沙发上,可怜兮兮道,“昭昭,他们太过分了!”伸手指着“配一脸”的评论。“嗯,他们太过分了。”江夕昭一脸宠溺。“我想……”“你想什么?”“夫人,求官宣!”“……”
  • 修炼爱的甜蜜

    修炼爱的甜蜜

    在人生的这条道路上,一路上的风景,也许自己欣赏更美,或许是太自私,但也可能是自我的保护壳。一些人在这条路上,扮演的角色不过是打声招呼,就擦肩而过,也会因为一些人的逗留而失去自我,感觉他走了,整个世界都灰暗了……是不是所有炙热过的年少,都必伴随着一次深刻进骨髓里的经历,恍若没有彻骨的疼过就不叫爱情,好像没有壮怀激烈就算不上青春,未来纷至沓来,容颜不等。
  • 邪皇诱宠:毒医世子妃

    邪皇诱宠:毒医世子妃

    她,前世是一枚毒医,却被前夫和妾侍算计虐死,这一世还不掀翻了他的王府。“你是让我杀了你还是让我休了你”某王妃一脸得瑟,抖着腿儿看着破门而入的暴戾世子!该死的女人,堂堂的世子妃,逛青楼,打群架,劫天牢,还满世界说要休夫,这女人不要不要的……
  • 时光向左,幸福向右

    时光向左,幸福向右

    《时光向左,幸福向右》主要讲的是音符是音乐家的灵魂,每一首自创的乐曲背后,都有一段常人难以理解的故事;每一个艺术家的成功里,都包含着很多人的支持与付出,甚至亲人的眼泪与生命。华人小提琴演奏家杨志经历了失去亲爱的弟弟,失去名牌大学的毕业证,失去爱情,失去生活的信心……种种生活磨难,加上对弟弟杨宇之死的愧疚,“疯了”。怎样唤醒一个艺术家的灵魂,怎样救赎一个闪耀的小提琴天才——杨志的母亲用自己泣血的母爱得到了儿子什么样的回报?视杨志为亲兄弟的徐子昂联合丁晴睛、陶子烟与杨志的父亲怎么唤醒杨志迷夹的灵魂?杨志的磨难如何滋养他的音乐素养,故事从维也纳金色大厅内的悠扬琴声开始穿越。
  • 大道真主

    大道真主

    三千大道,亿万法则构成世界本体,主导天地秩序,然蛮荒伊始,天地初生之际,道不足九,法不过百,有大智慧者秉承天地造化,开创古武修行之法,欲洞悉天地本源,完善天地秩序,在这诸雄并起,万族林立的黄金大世之中,谁能抓住那虚无缥缈的造化,另开大道,得证诸天?
  • 医仙世家

    医仙世家

    世家中医世家仙,医病救人医病专;清末自出上等贤,麒麟显现下凡间;心善如自菩提殿,悬壶济世百姓安;众生脱离于苦难,舍生忘死亦心甘。
  • 星路未明

    星路未明

    一本稀碎的文章,和一个乱七八糟的故事,慎入,慎入!
  • 云下逐荒录

    云下逐荒录

    当他走向黑暗的时候,谁也不知道这个世界最终会变成什么样。直到天星坠落,人间纷乱。英雄,适时出现。友谊、爱情与功成名就,似乎是故事永远的内容。但这部小说,我会让你看到不一样的故事,以及不是一般的精彩。(新人初次作品,如果你喜欢,请推荐给你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