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54200000024

第24章 “浙中绿岛”的基本模式

余潇枫认为:“‘绿色经济’是一种清洁型经济形式,其实质是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消极影响或者减少消极影响的可持续发展型经济。它既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又能保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恢复,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经济以绿色政治为基础,将生态、道德等因素融入市场观念之中,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并以此为指导思想来重新规划经济发展,寻求经济、社会、生态整体的、和谐的发展与增长。发展绿色经济,首先要倚重国家政府的政策引导,其次还需要各经济体的主动参与和自觉行动。如根据生态容量限制经济总量、调整产业结构;实行‘绿色 GDP’核算体系;减少和抑制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大办绿色清洁产业;开发利用绿色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生产绿色产品如耐用品和可重复使用产品;鼓励绿色消费,降低一次性或短暂性消费的几率;建立绿色旅游市场,严格限制或禁止旅游区的任意开发,减少对自然、人文生态原貌的破坏等。”武义县从1998年以来,先后探索了有机茶、超级稻、桐琴蜜梨、高山蔬菜、生态公益林等高效生态产业,古生态休闲旅游、温泉养生旅游、生态观光旅游等生态旅游产业,以及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精益化生产等生态工业,同时加强生态人居环境、生态村、生态小区建设,形成了具有武义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一、生态农业模式

武义县从人与自然的协调目标出发,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生态农业,形成了生态农业模式。

——有机茶:绿色产业链。武义县是传统的产茶大县,生产的大多是低档的大宗茶,茶叶经济始终在低位徘徊。20世纪90年代,武义县政府针对本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提出了发展绿色农业的意见,制订了“抓好名优茶,开发有机茶,带动无公害茶”的茶叶生产工作思路。适时制定了优惠政策,广泛吸引外来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入发展有机茶产业,积极培育、扶持龙头企业,与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茶叶研究所等单位建立长期科技合作关系,帮助、指导茶农开发有机茶生产。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有机茶生产企业内部实行生产过程质量跟踪制度,积极创建品牌。先后获得了“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全国三绿工程示范县”等称号,涌现了一批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浙江省名牌产品等茶叶品牌。有机茶颁证面积已经达到2畅65万亩,居全国之首,有机茶出口量占全国的50%。茶叶成为全县最具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全县约有 6 万多人从事茶叶的种植、加工和经营,茶叶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武义县“有机茶发展模式”,运用市场机制使参与“有机茶绿色产业链”的各方分别受益,最终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的模式。以更香有机茶业发展模式为例: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开发有机茶的企业之一,目前已有近万亩有机茶园,70多块有机茶园遍布武义县14个乡镇,有数万名茶农参与有机茶经营劳作,形成了一条“有机茶绿色产业链”。在带动农户增收的同时,该公司也得以快速发展,现在已开了55家直营店,分布全国各地,在北京市拥有5000 多平方米的特大卖场,年销售额1亿多元。武义县白革村农民余仁和有 200亩茶园,过去生产普通茶叶年收入约6万元;与更香公司合作种植有机茶后年产值达到60万元,同比增长10倍。

依托茶园就业增加农村劳动力收入。茶叶采摘期人均劳动力工资收入6000~7000元。茶园管理培育劳作期人均劳动力工资1000 多元,全年的收入加起来,差不多可脱贫奔小康了。2006 年,全县茶叶产值已占种植业产值的25%,茶叶收入占农民年总收入的28%,绿色产业链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摆脱了贫困。有机茶开发不仅使农民得到了实惠,而且培养了农民的生态意识。

——超级稻:节约型高效农业。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袁隆平院士的指导下,武义县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至2000年共实施面积近4 万亩,形成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建立各种高产示范方69个,推广旱育秧、直播、抛秧等轻型技术面积5万余亩。2004年开始试种超级稻,面积连年翻番,亩产量提高到650公斤以上。2007年,开始实施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至2008年,全县推广超级水稻6万亩,示范面积1万多亩,机插面积8700多亩,占粮食播种总面积的24%。同时,该县发展了水稻工厂化育秧,全县工厂化育秧及机械化插秧示范方已达2万亩,育秧、插秧、收割实行全程机械化服务,既节约了劳动力和生产成本,又降低了生产风险,提高了生产效益。发展超级稻的生态农业模式不仅解决了广大农民吃饭问题,同时还节约了大量的耕地,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

——生态补偿机制:生态公益林。2004年,武义县建立了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根据省道、国道、水源地等区位条件,划定了44畅62万亩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对列入生态公益林的林地由省、县财政共同出资进行补偿。2008年度省以上重点公益林最低补偿标准为每亩15元,其中补偿性支出13畅5元,公共管护支出1畅5元。补偿性支出中,损失性补助11元,护林人员劳务费2畅5元。2008年全县共发放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629万元,涉及10953个农户。为保证农户及时足额拿到补偿金,该县全部通过“一折通”存折直接发放到户。从2004年到2008年,武义县直接发放给林业经营者的损失性补助资金从原来的5元提高到了13畅5元,增加了1畅7倍。列入省以上重点公益林的林地六年左右拿到的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就相当于采伐同等面积商品林得到的经济效益,六年以后得到的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相当于纯利润,长期享用,而商品林一次采伐后需26 年后才可以采伐。实行这一补偿机制,广大林农觉得很实惠,要求将林地列入生态公益林保护的积极性很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有效地保护了山区植被绿化,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二、生态旅游模式

武义县充分利用本地自然禀赋和人文禀赋,在确保生态良性循环、动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发展以生态为主色调的,融温泉养生、山水观光、农耕体验为一体的别具特色的生态旅游。

——温泉:生态养生旅游。武义县温泉养生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天授年间。唐朝著名道士叶法善在武义修道行医时发现武义城北的壶山温泉,并利用温泉沐浴以治疗和预防关节炎、颈椎病、风湿痛等多种疾病,以及用于润肤抗皱养颜、缓解疲劳等养生。由于叶法善有着精湛的医术和养生法,后被招进皇宫成了五代皇帝御医,遂将武义壶山温泉治疗术和养生法在长安华清池发扬光大。

1998年,时任武义县长的金中梁出版了《寻找新沸点》一书,全面介绍了武义温泉的储量、特点、功效以及开发前景等,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社会的积极反响。继后,武义唐风温泉开始正式对外开放,用于面向大众的旅游养生业。经过十年的发展,武义县成功开发了温泉养生旅游项目,兴建了唐风、清水湾、明招等多家以温泉养生为特色的高星级宾馆。“武义温泉生态游”旅游品牌形象逐步树立,温泉旅游成了武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沸点”。温泉开发,打开了武义县旅游通向外界的一扇“窗”,架起了“浙中绿岛”连通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桥梁。2006年年底,武义县提出了“旅游富县”发展战略。2007年7月 3日,武义县出台了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县财政每年安排 500万元旅游专项资金;同年10月,成功举办了规模盛大的“第二届中国武义县温泉节”。2009年,武义县提出“打造中国温泉名城、构筑东方养生胜地”总体目标,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武义·国际养生旅游高峰论坛”,同年武义县被授予“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的称号,同时被命名为“国际养生旅游实验基地”。

——历史名村:生态休闲旅游。一个古村落就是一部生态文明的发展史,武义县郭洞村的发展充分阐释了村落与自然生态的依存关系。郭洞村不仅保留了大量的明清建筑,更重要的是这个村的后山还保留了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至今生机勃勃地耸立着大量树龄在一千年上下的红豆杉、银杏树、枫树、栎树、针叶松等珍稀古木。一千多年前,郭洞村建立初始,人们发现后山满是乱石,很容易坍塌。山上的植被一旦被破坏,水土流失造成泥石流,整个村庄就可能被毁掉。所以,郭洞祠堂主拟定了乡规民约:无论谁砍了山上一棵树,给予砍掉一只手的处罚。这块禁令石碑至今还立在村头,它是郭洞先民早期的生态保护制度。这一带有浓厚宗族色彩的严厉村规一代一代沿袭执行,久而久之成了广大村民的自觉生态意识。所以,这一原始森林和古村落才得以完整地保留至今。由此可见,村庄与自然环境是和合共生的,破坏了自然环境就等于破坏了人的生存环境。郭洞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与之共生的人文生态系统,演绎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郭洞精神”。因此,郭洞村以“生态”、“人文”兼备双优的条件,被选为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武义的另一个全国历史文化名村——俞源,被称为“太极星象村”,是明朝著名国师刘伯温根据天体星象排列规律设计而成的,无论是村落建筑布局、庭院朝向、照壁安排、水井错落,还是溪流走向、桥梁跨度、水坝定位、植树方位和树种选择等等,都充分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和安居乐业的人文特征。

——下山脱贫:生态观光旅游。武义是山区县,境内海拔 800米以上的高山有101座,贫困人口集中的南部山区,有8万人居住在贫困山区,其中有4 万人生存环境特别恶劣,发展环境特别艰难。1994年,武义县在全国率先探索“下山脱贫,异地发展”的扶贫之路,目前全县已有353个自然村15355户4畅7万人搬迁下山,占全县总人口的1/7,占南部山区人口的41畅2%,下山农民就业转移率达70%以上,人均年收入增加十几倍,实现了“下山三五年胜过山上五百年”的快速发展。山民下山缓解了资源环境压力,促进了生态建设。上千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制约,贫困山区农民靠山吃山,砍伐林木是其主要经济来源。而大多数山区由于山高坡陡土薄,育林十分困难,自然恢复更为缓慢,这样就形成了“越穷越砍、越砍越穷”的恶性循环。为了改善山区农民的交通条件,政府支持乡村修路,不但耗费了大量的资金,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实施下山脱贫的初衷是解决山区群众生活困难,结果却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应。山民搬迁下山后,武义县实施了“高山绿化”工程,先后退耕还林 2500 亩,宅基复垦 1700亩,发展经济林1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取得了下山致富和生态保护共进共赢的效果。同时,利用山区的生态、地理地貌和民族风俗成功开发了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小黄山畲族风情村和清风寨等一批生态旅游景点。

牛头山主峰海拔1560米,为浙中第一峰。据调查,牛头山拥有植物439种,野生动物265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 8种、动物36种,并保存有大量的古树。2003年,牛头山村民下山脱贫后,150 平方公里的牛头山成了无人居住区,那里的绝顶云海、奇峰异石、飞瀑深潭等景观让城市人流连忘返。武义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引民资投入1亿元建起了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

1997年,柳城畲族镇荷叶山头村整体搬迁下山,荷叶山头的植被、水源等生态环境得到很快的恢复。2002 年,乡村生态游热潮兴起,荷叶山头村村民潘昌林投资100余万元开发小黄山景区。景区集吃畲家土菜、干农家活、赏畲乡风情、观小黄山奇松怪石为一体,独具生态乡村游特色,深受游客青睐。

武义下山脱贫“保绿促旅”的做法,收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贫困山区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绿色产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引起了国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联合国的充分认可。据报道:

1994年,武义在全国率先探索“下山脱贫,异地发展”的扶贫之路,目前全县已有353个自然村15355户4畅7万人搬迁下山,占全县总人口1/7,下山农民就业转移率达70%以上,人均年收入增加十几倍,实现了“下山三五年胜过山上五百年”的快速发展。

武义下山脱贫的成功经验引起了各级领导和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得到了习近平、张德江等领导的充分肯定,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功范例”被纳入《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10年》画册,入编2002年联合国在南非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地球峰会”的交流材料,作为典型在2004年5月的“全球扶贫大会”上作交流。

三、生态工业模式

余谋昌认为:“生态经济,需要在确认自然价值的基础上,创造、应用和发展新的技术和工艺,即生态技术和生态工艺,建设一种新型的工业——生态工业。所谓生态工艺,是对生物圈物质运动过程的功能模拟,应用生态学中物种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系统工程的优化方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设计生产过程中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分级利用的产业技术系统。在这样的生产过程中,输入生产系统的物质,在第一次使用生产第一种产品后,它的剩余物是第二次使用生产第二种产品的原料;如果仍有剩余物,则是生产第三种产品的原料,直到全部用完或循环使用;最后不可避免的剩余物,以对生物和环境无害的形式排放。”针对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环境、资源压力,武义县采取引、疏、堵、压的方法,积极推进生态工业建设。引:武义县通过科学规划、布局园区、严把招商专案关、扶持节能减排项目以及加大生态工业宣传力度,引导企业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疏:以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为着力点,疏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管道,目前全县已经有37家工业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21家工业企业正在开展清洁生产,6 家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堵:通过组织实施产业导向目录,推行由国土、经贸、发改、环保等部门参加的土地联合预审制度,严把企业入园关,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一律说“不”。压:制定严厉的政策措施和动用强大的舆论工具,形成高压的态势,借助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对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限期淘汰。武义县工业企业在政府的引导、鼓励下积极发展生态工业,探索了多种生态工业模式。

——三美化工:节能减排模式。浙江三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生产氟化工产品的民营企业。企业是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单位、浙江省清洁生产审核阶段性成果企业、浙江省安全标准化省级企业。

近年来,三美化工开展“三大创新”,率先成为节能减排的标兵企业。一是以理念创新为先导,营造好节能减排的环境氛围;二是以技术创新为依托,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三是以管理创新为支撑,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向精细化发展。2007年与2004年相比,该公司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42%,而综合能耗仅增长76%,万元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以年均11%的速度在下降。目前,该公司正在对 AHF回转反应炉高温尾气回收用于鼓风机冷风的预热进行技术改造工作,把公司建成全面实施清洁生产的环境友好型企业。

——宏力工具:精益化生产模式。浙江宏力工具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游艇拖车配件、船用千斤顶、便携式篮球架等系列产品的外向型企业。

2008年,宏力公司通过推行精益化生产管理,建立起简约化、规范化、精细化、高效化的企业管理新模式。库存从原来的 1800多万元降至650万元,生产周期从原来的45~60天缩短至10~15天,生产用房由原来的20000平方米压缩到11400平方米。由于库存大幅降低,生产周期减短,资金占用和各种浪费减少,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各种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幅度提高,公司被业界称为资源节约型企业。

——神龙浮选:循环经济模式。武义县神龙浮选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萤石传统开采加工的企业,企业生产产生的堆积如山的尾矿给周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灾害隐患。

近年来,“神龙”公司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对仍有20%氟化钙含量的尾矿进行重新利用。2003年,该公司形成了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浮选设备和工艺流程,把尾矿中的氟化钙含量降至4%。此外,该公司采用先进技术将矿渣制成了民用和高层建筑都能使用的免烧承重砖、非承重砖和多孔砖,每年可利用废渣生产1亿多块免烧建筑标准砖,节约黏土6万平方米。该公司尾矿砂制砖项目被列为全省发展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

四、生态人居环境模式

武义县在积极探索绿色产业发展道路的同时,高度重视人居环境的改善,根据农村、城市不同特点采取了不同的生态人居环境建设模式。

——生态村模式。武义县以“五整治一提高”为重点,把生态建设与村庄整治有机结合起来,最大化整合资源。首先在年初制订工作计划时,生态村与整治村就通盘考虑安排。原则上生态村先行,村庄整治跟进,凡是列入整治范围的,优先开展生态村建设。其次在建设内容上分工协同。生态建设着重解决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露天粪缸等地下工程,村庄整治重点解决路面硬化、穿衣戴帽、绿化美化等地上工程。再次是资金补助上互补整合。按照一事一补的原则,生态建设与村庄整治资金不能交叉补助、重复补助,而是整合互补。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县累计投入生态建设和村庄整治资金1畅5亿多元,其中生态建设财政补助资金3000多万元。现已建成并通过验收的省级生态乡镇12个,全县15个乡镇全部完成市级生态乡镇创建。

武义县累计有249个村开展生态村建设,受益人口达10多万人。农村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全县共完成重点整治村 112个,一般整治村68个,单项整治村11个,卫生整治村15个,创建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10个,市级全面小康示范村20个。启动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作体系的建设,基本形成“户集、村收、乡镇运、县处理”的城乡垃圾收集处理网络,从根本上解决全县农村垃圾污染问题。

——生态文明小区模式。武义县强化以城市园林绿化为重点的生态小区建设,优化人居环境,编制了《武义县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和《武义县城市规划区生物多样性(植物)保护规划》。在城区建立了滨江广场、壶山公园、湖畔公园、秋澄公园、武川公园等十几个广场公园,不断完善街头、居住区和道路绿地的建设,大力推进立体绿化,扩大屋顶、垂直和阳台绿化面积,城区人均拥有绿地达9平方米以上;理顺了市政园林管理处的管理体制,将主城区10余万平方米范围的绿化管养工作纳入县建设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养护,纳入财政预算。2008年共安排380万元市政绿地管养等经费。

加强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实施雨污分流。不断完善污水管网配套,2008年年底处理污水量达到1畅9万吨,集中污水收集处理率达40%。城区13个小区的清扫保洁工作委托给环卫所代包代管,避免清扫保洁职责不清的问题。以小区居民委员会为单位,发动小区内所有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群众共同参与小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整体合力,创造“整洁、便利、安全、祥和”的小区生态环境,努力建成设施配套、环境舒适、管理规范、保障功能完善的生态文明小区。

同类推荐
  • 聆听大师丛书(套装共7册)

    聆听大师丛书(套装共7册)

    胡适一生,涉及了大量的学术文化、思想文化和政治文化的言论,其文字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朴实无华。兼具了可读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聆听大师胡适》系列以独特的视角,从人生、治学、政治、社会等方面入手,在胡适作品中精选出能够代表胡适思想的篇章,收录图书:《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西洋文明的本质:胡适讲西学》《孤独与大胆:胡适自述》等七册。
  • 哲理美文·生活品质

    哲理美文·生活品质

    本书不仅精选了中外著名作家的有关名篇,也精选了哲学家、成功家、思想家、政治家以及科学家等著名人士的哲理美文,全书分为五编:生活的写意、幸福的价值、快乐的期待、简单的完美、心境的需要。
  • 道德高于一切

    道德高于一切

    这本《道德高于一切》每一个人都是从管理自己开始学会管理他人、管理组织、管理企业、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管理自己最关键的是管理自己的心灵,管理别人也同样要从管理心灵开始。而道德就是心灵的最高管理者,她为我们的心灵世界站岗放哨,并捍卫着我们心灵的尊严,也保卫着我们的精神家园不受社会污浊之气的侵染。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论语)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论语)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胜在孙子 赢在老子

    胜在孙子 赢在老子

    孙子的《孙子兵法》讲究克敌制胜,比较强势,教导世人在各种境遇中,以主动出击的方式把握主动权;而老子的《道德经》则与之相反,讲究“以柔克刚、以曲求全”,引导世人以“守弱”的方式来达到“强大”。本书汲取《孙子兵法》与《道德经》的精华,将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做到“攻能胜,守能赢”,“能攻能守,能进能退”。本书包含着深奥、经典的大智慧,是帮你敲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其中既有老子“修身立世”的道家绝学,也有孙子“百战百胜”的兵家制胜法宝。 本书的案例由古至今,从中到外,内容形式多姿多彩、耐人品读,或者为你指点迷津,或者为你锦上添花。
热门推荐
  • 华严经行愿品疏钞

    华严经行愿品疏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简单的简单爱

    不简单的简单爱

    《不简单的简单爱》(有名:恶魔,公主)四叶草之间的幸福,属于他们之间的承诺,一份被注定的幸福。。。。人们总说,找到了四叶草就找到了幸福那是因为三叶草的一叶草代表希望二叶草代表付出三叶草代表爱而稀有的四叶草就是幸福三叶草的意思是即使你付出了,希望了,爱了也不一定会找到幸福只有拥有了四叶草才拥有了真正的幸福…………当我带着我全部的幸福,行走于一座座陌生的小镇时,即使我没有找到我生命中的四叶草,可我相信那时的我是幸福的..
  • 网王一起穿越吧

    网王一起穿越吧

    雪、静、暖暖三人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表亲、闺蜜,商场上她们三人是成功的代表是众女性学习的对象是受大众膜拜的对象。但事业达到巅峰的她们却无心情感,一次公司纪念旅行却让她们三人遭遇雪崩去到二次元世界还遇见了一群王子,只是老牛吃嫩草真的好吗?
  • 总裁皇后

    总裁皇后

    美女总裁,却穿越成冷宫丑女皇后,既然此处不留爷,那爷也不是死赖着不走的人!闯冷宫,闹江湖,泡美男,当假面揭下的一刹那,她的肆意人生从此开始。
  • 约西亚在梦里

    约西亚在梦里

    感悟每一个细节其实我们内心深处的脏只有心脏才知道心脏
  • 彪悍王妃王爷悠着点

    彪悍王妃王爷悠着点

    这是一部高甜小说,男主女主身心健康,没有一丝杂念,一生一世一双人。
  • 秒天

    秒天

    生活小常识:窗口摆盆桃花,那么新的一天中,桃花运将会猛烈的撞上你。可是叶烁这家伙也没有养花的习惯,穿越后桃色事件竟然也缤纷不断,恍惚间,面对各路御姐萝莉们,一向不善于逃避感情的叶烁,竟然已经妻妾成群了……××××本书讲述的是地球的一个身负武林绝学——无相神功的盗墓贼,意外灵魂穿越至斗气世界后,成为国内首富独子的故事。【1级-10级斗士,星斗者,月斗者,日斗者,斗师,大斗师,封号斗王,封号斗皇,封号斗圣】ps一天两更5000+,如果有欠更,一周内一定还上,读者老大们看在我辛苦码字的份上,神马票啊,收藏什么的都砸上来吧!
  • 凡惩界

    凡惩界

    帝陨,神落……缥缈无垠的大世界谁主沉浮!那神秘的暗面隐藏了多少我们不为所知的东西……是死亡的轮回?是某种特定安排?还是无限的可能?……
  • 大漠红颜魅天下

    大漠红颜魅天下

    竟然有个古人要和我交换时空,对穿?虽然我厌倦现在的生活,周围的变故,但我还不能离开呀!她却没有理会我的意愿,硬是把我的魂魄带去了2000年前的西域强国——精绝,我将面临的是什么?会不会比现代的我更遭?而她则霸占了现代的我的身体、我的生活,她是否能应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幽默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幽默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