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79700000663

第663章 上郭城头一窝蜂

汉阳郡在凉国众多的郡中,属于面积较小的一个。但因为它处在渭水的上游,境内河流分布均匀,土地肥沃容易生长庄稼,所以人口并不少,算是凉国之内比较富足的郡县之一。

汉阳郡夹在北面安定郡、南面武都郡中间,正东面却被司隶地区的汧县楔了进来,所以也算是有一段边界线需要防守的郡县。

赵兴当时考虑到汉阳郡是凉国的粮仓,所以特意安排了一位内政高手国渊前来担任太守。

国渊此人,是汉末经学大师郑玄的高足,黄巾乱起时曾避乱辽东,后来赵兴想办法让朝廷把袁涣、国渊、梁习、娄圭四人一起送到了并州,然后委以重任。这几人果然都没有让赵兴失望,在担任太守期间,各有特色,但都政绩斐然,为各郡之翘楚。

国渊从晋国调往凉国任职之后,节衣简食,以恭俭自守,一心忙于安置百姓,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与赵兴一直特别看重的枣祗极为相似,在汉阳百姓心目中具有很高的威信和地位。

汉阳郡内的上郭城位于渭水河畔,处在汉阳郡的东边,在它北面四十里外是陇县,沿着自西向东流淌的渭水逆流而上五十里,则是汉阳郡的治所翼县。为了防御来自东面司隶可能的威胁,上郭的防御要比汉阳其他城池修得坚险牢固一些,并且由先锋军轻步一师负责驻守。

轻步一师的师长是晋国将领中的老人曹性,此人有一手十分精准的好箭法,是当年追随吕布的“八健将”之一。晋国步兵军团之中的轻步兵师,主要以远距离打击的长弓为主,配以近距离的连射弩,还有部分火器部队,用来防守普通的攻击绝对够用。

自从赵兴被胡人掳出关外的消息散播开来之后,先锋军的各级将领便收到了军长张郃的急报,要求各师加强戒备,严密防范辖区范围内可能出现的敌人。

作为一名征战多年的将领,年过四十的曹性正处于人生不惑的阶段。他丝毫没有受到各种小道消息的影响,而是牢记自己作为军人的职责,每天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进行巡视和操练,确保在自己的防区之内不会出现意外。

光熹六年四月上旬的某天清晨,曹性按照惯例吃过早餐,然后披挂整齐地登上城头,手持只有师一级将领才有资格配发的双筒望远镜,向着东面的山谷河流之间眺望,然后便看到了影影绰绰的旌旗在晨光之中飘荡。

曹性不动声色地仔细观察正向上郭而来的大队人马,默默估算着敌人的数量。过了一会,曹性沉声对身后的传令兵喝道:“传令兵,立即发布一级警报,点燃城中示警的三座烽火台!”

不多时,上郭四门的城头响起了苍凉的牛角号,冲天而起的报警烟火,也似乎在提醒尚未躲进城内的百姓抓紧时间进城。当日正在城内轮休的官兵听到报警声响起之后,立即穿上盔甲,拿起武器向城头奔去。

自从有了望远镜这件十分重要的装备之后,晋国的各支部队在发现敌情和战前准备方面,比其他势力至少多出来一个时辰,而一个时辰便足可以做出很多的事情。

当司马懿率领五万善于攻坚、韧劲十足的蜀军抵达上郭城下时,并没有看到预料中的惊慌失措,相反,却是看到守城的士兵正严阵以待,不动如山。

已经充分领教过先锋军的战力水平,所以司马懿这次决心用人命填下上郭城。先锋军再厉害,守城的最多也就一个师五千人,而司马懿带来了足足十倍于守军的部队。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司马懿不相信先锋军可以厉害到违反兵书常理的地步。

赵兴的部队虽然勇猛,但一直害怕大量死伤士兵,可益州不怕。因为益州人口稠密,虽然只是一州之地,但却有六百多万的百姓,按照极端的十出一比例征兵的话,司马家足足有六十万的士兵可以征用,这还不包括西南的大量蛮族。所以即使一次大战会使益州损失几万士兵,那也不会伤筋动骨,反倒是人口稀少的凉国会有些吃不消。

如果用几万士兵的性命可以换来几郡之地,这笔买卖在司马懿看来还是划算的。而横亘在眼前的这座上郭城,便阻拦在益州军深入汉阳郡的征途上,需要第一个将其拔掉。

交战的双方早已势同水火,城上的曹性没有兴趣骂城下的是强盗,而城下的司马懿也没有自欺欺人地说自己是替朝廷在铲除奸邪。双方在短暂冷酷的沉默之后,没有进行劝降斗将之类的过场,城外的益州军便开始组织大规模的攻城作战。

曹性脸色铁青地看着东门外益州士兵推着巨大的井欗、云梯、冲车、破城锤、轒輼车和攻城塔,步幅坚定地朝着城墙靠拢过来,心里十分清楚这次的仗实在凶险,稍有不慎,他和手下的五千兄弟也许便要交待在这里。

牺牲并不可怕,曹性担忧的是一旦上郭城失守,则汉阳便失去重要的屏障,益州军从此可以长驱直入,轻松拿下汉阳全郡。而汉阳一旦沦陷,则凉国国都所在的高平城将面临巨大的威胁。

看益州军排出的阵势,便知道他们下足了本钱,做了充分的准备。既然客人的礼数如此周到,作为主人的曹性也不能怠慢了客人,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命人掀开了城头从未示人的“一窝蜂”。

因为是用来守城,不用考虑便携性能,所以卧虎装备研究院为各军团昼夜赶工制作的“一窝蜂”发射装备,属于那种二十乘十的超宽型,一次发射便是两百支箭矢,而上郭城头一共有这种装置一百座,临东的一面城墙上更是被安置了五十座。

司马懿一上来便摆出了泰山压顶的气势,所以曹性一上来便动用了作为底牌的大杀器。一个想以摧枯拉朽的速度夺下上郭城,一个想以惊天动地的威势坚守上郭城,这场攻防战竟然在甫一接触时,便成了“梭哈”的打法。

正在小心翼翼地朝着城下靠拢的益州士兵,忽然听到城头一连串的闷响,然后便看到一团排列整齐的箭雨呼啸着向自己的头顶散落。这些箭矢的特点就是射程极远、威力极大,一轮下来便造成了首批攻城的一万士兵有了两成的伤亡。

等“一窝蜂”第一轮发射结束之后,守城的士兵信心大增,他们立即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将等身的长弓拉的满满的。

“长弓团,发射!”以善射出名的曹性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

于是数千支箭雨又从城头呼啸而下。

“所有床弩和轰天雷发射车瞄准城下井欗、云梯进行集射,务必将其击毁!”

城头的大型远距离发射装备立即发出怒吼,咆哮着将近丈长的巨大箭矢和冒着烟的轰天雷射向城下的大型攻城器械。

司马懿围攻上郭城的第一天,在付出了数千人命的结果下,毫无建树,无法奈何守城士兵分毫。但他并不着急,他觉得自己还是有收获的,因为他摸清了守城士兵的路数和底牌,而他还有底牌尚未揭开。

同类推荐
  • 孔雀东南飞新传

    孔雀东南飞新传

    孔雀东南飞的全新版本,保证让你耳目一新,耐人寻味
  • 术士当国

    术士当国

    魂穿成一个‘神魂师’之后,王天真才知道这世上有三个‘术士当国’的国家。首阳国,道法师纵横,都是老祖安人了……双云国,天术师引领,都是老神经病了……缥缈国,神魂师当政,都是老筑梦师了……
  • 枭夫

    枭夫

    他曾经在新世界声名鹊起,成就一方枭雄,如今却成为了不颠山的小土匪头子……交流群号:784241284密码:骨蚕
  • 明未小药师

    明未小药师

    周子武是一个从小被一个老人收养,和老人在山中居住。周子武继承了老人的回天医术,一天因为意外触电而穿越到明末洪武1634年
  • 八荒共主

    八荒共主

    大争之世,礼崩乐坏,人心不古,利益至上。崛起于乱世之中,男儿当做帝王梦!ps.新书期没把握住,追悔莫及啊!求各位路过的书友鼎力相助。
热门推荐
  • 无上寿福

    无上寿福

    千山万水,神灵尊崇,登天九阶,无上大道。福如东海老王八、寿比南山大石头,死活不论、让敌人自个咯血去吧!
  • 美丽心灵历练

    美丽心灵历练

    本书是专为青少年读者量身订制的。它集中展示了当代成功人生智慧的精华,浓缩了专家学者近年来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主要研究成果,逐一介绍了适合青少年读者的人生奋斗方向,概括了鲜活灵动的人生成功要义,创新地总结了卓越人生的成功方法。可以说是一部极具启迪意义和极富可读性的成功励志读物。
  • 不是说修仙吗

    不是说修仙吗

    穿越异界,喜得系统。奇遇机缘,得道成仙。无边无际求仙之路,生死相伴修仙机缘。紧张而又刺激的修仙日常。不要看了些崩了。
  • 我真是个剑仙

    我真是个剑仙

    王承安一到学宫,所有练剑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王承安,你又赔人医药费了啊!”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来两本剑法秘籍,要一把好剑.”便将学宫令牌拍在桌上.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和人比剑又输了了!”王承安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约人比剑被吊着打,后面气急败坏掏出斧头砍人.”王承安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剑法不能算用斧……剑法!……剑仙的事,能算用斧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以万物为剑”,什么“写作‘斧’读作‘剑’”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学宫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 女孩子还是女汉子

    女孩子还是女汉子

    啧啧啧,男追女,啧啧啧,追女男,追女难。加油吧云阳海。
  • 心理锁

    心理锁

    “你只不过是因为幼时那个过家家的话,有必要这样做吗?”“有!”
  • 今天又是对岑先生心动的一天吖

    今天又是对岑先生心动的一天吖

    高一八班的宁萌萌,单纯善良,这是在遇到岑思源之前,遇到岑思源之后,变情不自禁地漏出了恶魔本性,从此之后,变成了岑思源的重点关照对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千妖乱物

    千妖乱物

    本文已经停本,全文重修版本请看我的作品《千妖重影》
  • 玄幻之重生仙尊

    玄幻之重生仙尊

    “这是哪……这不是龙元城江府吗?”“我没有死,而是重生到了少年时代?”江昊深吸一口气,双目瞬间变得凌厉起来,带着一抹沧桑,打量着这曾经熟悉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