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23600000001

第1章 钟灵古镇的历史沧桑(1)

螺洲名称的由来和螺女神话传说

顾名思义,洲者,应为河流中泥沙土石从上游往下游冲淤而成陆地,既可成为农田,又可拓为人居之所。螺洲位于闽江下游,是由闽江这条河流长年累月从上游往下游冲积沙土堆积成洲屿并不断扩大为平阔原地的。查看民国十九年(1930年)绘制的《螺洲全图》(见下页),螺洲位于福州城原郊区南台岛东南端,亦即南港乌龙江(流经福州城区的闽江被横亘江心的南台岛分隔为南港乌龙江和北港马头江两支)北岸。乌龙江东向流经螺洲前,又为江中长条沙洲(螺洲人俗称之为“对面洲”,今称之为龙祥岛,岛上有江中村,洲西头则为陆家村)所隔而又分流成两支:螺洲前的江面通称为螺江,在洲岛南侧的江面则称为淘江。近已通车的螺洲大桥则是横跨乌龙江、龙祥岛的。按清乾隆福州府志记载:螺江在方山下,江水自西而南经此。而方山,据民国闽侯县志载,在清廉里,因“遥望端方如几,故名”,而“五峰林立,皆有虎形,又名五虎山”。螺洲位于方山北,故面临螺江水,面对五虎山,是一处风光旖旎、钟灵毓秀的好地方。

按《螺洲志》记载,螺洲洲地约二里许。螺洲陈氏族谱所附洲图记载:全洲面积约三千亩,而1992年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出版的《闽海过帆》说“螺洲面积约六平方公里”,应可信。

螺洲是一块四面环水的洲地,洲内河道纵横,分割成许多大小不一的小洲浮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洪水的不断冲淤,可能再加上人为的填浦扩地,才形成古螺洲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1公里的连片的土地(这里所说的螺洲,是指未改镇治前的原螺洲)。

对于“螺洲”这个名称,历来存有两种说法:

一是《螺洲志.小序》所云:“螺洲之名何自昉乎,或谓川光镜静,而洲澹拖,隐约状如青螺,故名。”另有宋淳熙年间梁克家所撰《三山志》地理类文中亦认为“螺洲洲形也,在大义西北,纳龙泉坑溪”。再按沈瑜庆、陈衍等共撰的《福建通志.河渠》一书,也表示了“洲以形名”的同样观点。

二是根据相传螺女的美丽神话传说而定称“螺洲”的。相传古时有一名叫谢端的村夫,一天在江边偶然捡到一个大螺,回家后便放在陶缸中加以喂养。以后,他每日归来发现不知何人已为之煮好饭食,但却非邻里所为,遂生疑而暗中窥探,终发现螺女所为。螺女自称为白水素女。于是,“江”便称之“螺江”,“洲”遂称之“螺洲”。这个民间传说其实是来自晋代陶渊明所编《搜神后记》中“白水素女”神话故事(东晋干宝《搜神记》亦有所述):

晋安帝时,侯官人谢端,少丧父母,无有亲属,为邻人所养。至年十七八,恭谨自守,不履非法。始出居,未有妻,邻人共愍念之,规为娶妇,未得。端夜卧早起,躬耕力作,不舍昼夜。后于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壶,以为异物,取以归,贮甕中,畜之十数日。端每早至野还,见其户中有饭饮汤火,如有人为者,端谓邻人为之惠也。数日如此,便往谢邻人。邻人曰:“吾初不为是,何见谢耶?”端又以邻人不喻其意,然数尔如此,后更实问,邻人笑曰:“卿已自娶妇,密著室中炊爨,而言吾为之炊耶?”端默然心疑,不知其故,后以鸡鸣出去,平早潜归,于篱外窃窥其家中,见一少女,从甕中出,至灶下燃火。端便入门,径至甕所视螺,但见女,乃到灶下问之曰:“新妇从何所来,而相为炊?”女大惶惑,欲还甕中,不能得去,答曰:“我天汉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权为守舍炊烹,十年之中,使卿居富得妇,自当还去。而卿无故窃相窥掩,吾形已见,不宜复留,当相委去。虽然,尔后自当少差,勤于田作,渔采治生,留此壳去,以贮米谷,当可不乏。”端请留,终不肯。时天忽风雨,翕然而去。端为立神座,时节祭祀,居常饶足,不致大富耳。于是乡人以女妻之,后仕至令长云。今道中素女祠是也。

对“螺洲”名称由来虽有二说,但螺洲民众从古至今似更采信后说。为此,民众于吴厝村仓里巷口,特立明代闽中十才子之一的王偁题写的“螺仙胜迹”石碑以示纪念,并且在洲尾村建螺女庙(螺洲曾建有多处螺女庙,然今仅存此庙)以香火供奉螺仙。店前天后宫后殿也塑有“螺仙洲主”神像以敬祀。

螺洲这个岛村开发较早。《搜神后记》所载,晋安帝时侯官人谢端为螺洲“躬耕力作”的村民,如确有其人其事的话,则螺洲的社会历史就很悠久了,然涉及的只是螺女神话中的人物,并缺乏史料记载,故无法加以考证。不过,按《晋安志》、《螺洲志》记载,唐宋时已有人群入居螺洲了。根据始建于宋代的螺洲孔庙这个历史遗存,足以说明螺洲当时生产应有相当发展,社会文明已相当进步。否则怎么可能在这么小的农渔岛村盖起如此壮观的孔庙呢!

再是,根据有关谱牒记载,吴、陈、林三个姓氏族群卜居螺洲几乎都在宋末至明初,至少也都有六七百年左右的历史了。而位于店前村的古迹天后宫和华严寺也都建于明代中叶,无不证明螺洲开发之早。

螺洲的历史沿革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东侯官为原丰县,十二年(592年)时改原丰县为闽县,螺洲始归其辖属,时螺洲分属安仁乡之仁惠里与温泉乡(宋以后为开化西乡)永福里;清时属白湖区;民国时属闽侯县白湖区螺鳌乡;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闽侯县改称林森县;1950年春始又复称闽侯县,县府首驻义序,继迁尚干,随后才移转螺洲,同时闽侯地区专署也曾设址于此;1958年一度划属城门乡;1970年为战备原因,闽侯县治改迁甘蔗,螺洲划入福州市朝阳区(即今仓山区);1975年又划归福州郊区管辖;1977年至1978年成为郊区人民政府所在地。

1981年开始筹建螺洲镇,1984年从城门镇析出,并将杜园、鳌山、天福、乾元四个村从城门镇划出纳归于新成立的螺洲镇。城镇面积也扩为6.4平方里,共辖七个村、一个居委会。现在螺洲全镇人口约为三万多人。虽然近年来有不少外地人入迁,但陈、吴、林三姓居民仍是螺洲人的主体。

螺洲原是一个开发较早的古渔村。据《螺洲志》所载,唐宋时便已有人择居本地。但真正形成渔村规模,当在陈、吴、林三姓先民卜迁此地之后。螺洲的陈、吴、林三大族姓先民,几百年前都是从河南固始南迁来闽的。只是他们的先祖一般都在入闽后某一时期分某一派支辗转多地,最后才卜居于此。

三个族群中,店前村陈氏家族的人口最多。由于三族姓均重视教育,所以子孙成才后多外迁出故土,造成了旅居在海内外的族人远远超过在乡的人口。

此前,螺洲原住民有什么族姓,有多少居民,又何时外迁何地,因缺史书记载,故无从稽考。

据《螺洲志.小序》对螺洲的评述:“吾乡人以地盛,亦地以人传,其地清流环绕,可以通瘴恶,故春夏无瘟疫之灾。其田沟渠四达,大泽疏沦,故三时无水旱之虞,此地为之也。其俗崇师儒而敦礼让,劝服贾而力耕作,故淫佚争讼之风不概见。其第宅园亭无奢靡之观,而于桥梁道路必缮治完固,盖先辈自奉俭约而乐于义举,此风相沿为已久矣。若此者,则人为之也。”这说明螺洲自古以来,即为物华天宝之地。

过去螺洲人大多从事农耕,主要是种植水稻、红薯等粮食作物,同时也大量栽种柑橘、蜜桃、荔枝、龙眼、茡荠等水果以及甘蔗等经济作物。由于本地水土好,生产的福橘曾名扬四方,因此,螺洲又有橘乡的美称。

记得新中国成立初,笔者还在读小学时,影片《闽江橘子红》曾选在螺洲橘园拍摄。当时,剧组挑选了螺洲中心小学包括笔者在内的一批小学生,去帮助挂纸制红橘子。不期忽然下起雨来,工作人员又让我们把已挂好的假橘子摘下来。我们也就没看到拍摄场景而深感可惜。

其实,除了在岸上定居的陈、吴、林三姓居民外,在螺洲还有一些长期以船为家的所谓“曲蹄仔”(他们长期以来一直受旧政府的压迫和不公正的社会歧视,不允许他们移居陆上,而成了水上的“吉普赛人”),又称“疍民”。他们多姓欧、江、翁、刘、林等,平日主要以打鱼为生,偶尔也兼揽散货运输或到有钱人家里打些短工。很少人知道这些疍民来自何方。他们长期在水上生活,常年飘泊不定。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先后移居到螺洲对面的龙祥岛并成了江中村的陆上居民了。

新中国成立前的老螺洲只有店前、吴厝和洲尾三个村落,分别为陈、吴、林三族姓村民的聚居地,由于南畔乌龙江,面对五虎山,风景优美,交通便利(过去主要靠渡船载人运物,去福州城多乘白湖船至白湖亭登陆后步行或坐人力车赴市区,也可乘小渡舟经杜尾至排下西赴福州城的;凡去马尾、尚干、南屿各镇的都要分别搭乘“马尾渡”、“尚干渡”、“江口渡”),水产丰富(时乌龙江中产有丰富的鱼虾,所以才有许多要靠网鱼捕虾为生的疍民落脚螺洲江边),空气新鲜,气候宜人。随着螺洲经济的不断发展,由西往东临近江边的地方辟建了一条广阔的石板道(过去依次称白湖道、马祖前、泰山道、盐仓道、奶奶道、螺仙道、狮公道、泰山前、敬经道、大王道、大埕道、观澜道等,即每隔一段便有一个标志性的地名称呼)。而石板道里侧,盖有联排高大的清式大宅或庙宇,许多院宅门墙都涂成灰白色,颇显古朴庄严。如从江上向北望去,则给人以整齐、大气、壮观之感。过去,在未修建防洪水泥堤之前,江边是每年端午节观看龙舟竞渡的最佳场地。

同类推荐
  • 梦回秦朝:大雷神相

    梦回秦朝:大雷神相

    秦末动乱,项涛受兄长霸王项羽所托,入秦始皇陵捣毁秦朝龙脉。然而,在皇陵之内,他叠遇强敌,最终杀入皇帝底层,却看到了让人不敢置信的一幕。藏身于皇陵之内,直到两千多年以后,项涛才脱身而出,被一对法国夫妇所救。谁知,这对法国夫妇竟是古代炼金士家族成员,本不欲彰显的项涛,在法国被无辜卷入家族内部的纷争,继而大开杀戒,等待着项涛的,究竟是何种后果……作者:昊天
  • 三国之铁骑无双

    三国之铁骑无双

    铁血三国,战骑无双,颖川陈玉,生于世家,从傻X成为绝顶聪明之人,收猛将,得谋士,娶美人,一揽众美在三国,建至强骑兵,铁骑所向,扬威无敌!
  • 顾颜传

    顾颜传

    你疲惫吗,庆幸吧,那说明有人需要你;你寂寞吗,也庆幸吧,那说明有人在等你;你放不下吗,庆幸吧,那是因为你还了解你自己。
  • 回到古代当大佬

    回到古代当大佬

    来到一个历史上并不存在的朝代,当先要解决的就是吃饭问题。看主角如何一步一步,踏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 天朝第一人

    天朝第一人

    这是一个表面的辉煌,实际已经摇摇欲坠的天朝。内有贪官权臣,外有敌国蛮夷,这个国家不断地走向衰败,似乎是无法逆转。朝政腐朽,党争不断。这些年科举更是腐败不堪,叶晓身为北方学子,孤身踏上仕途,那金碧辉煌的朝堂,纸醉金迷的万城之城。病入膏肓的皇帝,手握重兵的大将,震慑南蛮的亲王,很多人都在试图挽回这个逐渐走向灭亡的庞大帝国。这个天朝,又将会因为一个塞北的学子而改变多少。
热门推荐
  • 恶魔首席的珠光宝妻

    恶魔首席的珠光宝妻

    她走投无路,无奈地签下一纸婚约,成为他的珠光宝妻。风光无限的生活背后,其实只是较量…她发誓,自己不是故意落在他的大腿上!可是他…居然趁机鄙夷她身材没料,这绝对是一种侮辱!可是唇枪舌战的结果,崇高的理想,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拿着他丢给她的一纸契约,委委屈屈地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 小麦苗桥梁书·慢妖精送礼物

    小麦苗桥梁书·慢妖精送礼物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精灵,当然也有做事很慢的慢妖精。咕噜镇的慢先生和慢太太就是一对慢妖精,邻居骨朵小姐要结婚,他们为了一份礼物煞费苦心。可是慢先生和慢太太的“慢动作”总是赶不上送礼物的好时机。他们能挑到合适的礼物并成功地送出去吗?……在这本书里,你会因为坏狐狸阿布的善良会心一笑,会被书籍中蕴藏着的巨大能量震撼,会为那个叫布谷的男孩心甘情愿去吃他最讨厌的苹果而感动。当城市被水泥钢筋所覆盖时一株麦苗的出现会多令人惊喜。奔跑的小辣椒当得到一个温暖的拥抱时,之前的奔跑似乎更有意义了。冬天,让一群小伙伴看到了朋友熊先生冬眠前给他们留下的温暖礼物,也让小妖木木知道了友谊的意义,更让小蜗牛的梦想在努力和坚持下有了“终有春天会来临”的希望……这是一个短篇童话故事合集,故事精短、有趣,轻松幽默,又温暖感人,每个故事细细品味都有哲思味在里面,在给孩子文学滋养的同时,有些思考与问题孩子会在成长过程中慢慢体会,适合从绘本阅读向纯文字阅读、亲子共读向自主阅读过渡初期的孩童阅读。
  • 重生之我的影帝老公

    重生之我的影帝老公

    “搬砖”专业户王佳佳重生到白富美林幼仪身上,有貌,有钱,有儿子,当然......还有老公。
  • 净世转轮

    净世转轮

    极地北原,地下冰层中,一尊大佛,盘坐于莲花台之上,历经千万年不腐不朽,栩栩如生。而莲花台下一个巨大的法阵,流转不熄。貌似镇压着什么……法阵光华流转,金佛隐现,经文密布。时不时有灰色雾霭之气从法阵的缝隙流出...尘世间一片哀嚎...
  • 异界任逍遥

    异界任逍遥

    “一切都是谎言”贾诩对此深信不疑。不管怎样都是一个人的结局,“存在”又到底在哪??
  • 修仙帝国管理员

    修仙帝国管理员

    这里是浩瀚无边的大陆。这里,神魔并立,修仙帝国与宗门争辉。仙、神不在只需仰望,凡亦可以与仙、神争辉。这里,没有平静,没有爱情,没有友情,有的只是杀残,杀残,杀残!这是一个只属于硝烟、战争的大陆。善良之人,离去吧!这里,不需要你。
  • 宇皇记

    宇皇记

    九纪元前,洪荒时代极致辉煌之后走向没落,万千皇者陨落,纪元大运衰败。九纪元后,地球末法时代的亘古虚空处,一条葬皇路静静横陈万年,直通一处神秘的洪荒禁区,一根石柱,镇压其中,名唤“宇皇杵”。一代偷天者两世为人,既属于过去,又属于未来,古今未来两个时空,皆有他的传说,这是偶然?还是冥冥注定?且看一位少年,如何崛起于洪荒,逆乱古今未来,成就皇道大位!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零之炼金术师

    零之炼金术师

    参观父亲设计的强子对撞机,一不小心却遇上了黑洞,我被吸入了另一个世界。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牛顿,还不是物理学家,而是炼金术师?理解、分解、重构。一切物质在炼金术面前都是可揉捏的泥团,在炼金术师的手里,能改变世界,创造世界。我,天零,同时也是艾萨克·牛顿。在这个拥有炼金术的魔法中世纪,无意之中帮助英国走上了日不落帝国的道路……零之炼金术师书友群368806734
  • 抢夺天地

    抢夺天地

    祝府的一个小妾生了个儿子,名叫祝悠。祝悠跟母亲在祝府倍受排挤,身份卑微,为了得到他人的重视,祝悠坚持修行。一次机缘巧合下,祝悠服食了天地奇物“萍实”,补足了人体的十二万九千六百个精胎。同时,他还有一面奇怪的镜子,这面镜子可以将别人的身影照下来,简直就是偷学他人招式、秘法的不二法宝。有了神秘镜子的辅助,祝悠变得雄心勃勃,涉足修行世界。七二十福地,三十六小洞天,十大洞天,洪水泰泽,沃之野……一个个超凡脱俗的势力,一处处陨仙葬神的凶恶险地,随着祝悠的出现,这个宏伟古老的世界一一展现在世人眼前。在爱恨情仇中,祝悠不断的超越自己,意在“神化”。【本书一共五大等级:修身、脱俗、人仙、天仙、神化,敬请关注。本书QQ群:16958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