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242000000030

第30章 讽刺与真实

这是一篇总结,我个人觉得算是正文。

他也应该算是正文,网文也好,传统文学也罢。

始终绕不过一个“文”字。

但我能保证,这应该是唯一一篇总结。

(一)讽刺

首先说说,我觉得文学,是纯粹的。

带有深思和警醒的。

有人说,文学就应该是说好一个故事,但实际上呢?思想有时要胜于故事。

毕竟,现在是碎片化的时代。

人们每个人都会写故事,编故事。

一句话是一个故事,甚至一个标点符号一个图案都能是一个故事。

反而长篇大论的故事,却让人没耐心看,这是件我觉得很不美好的事情。

因为,当碎片拼成一个时代,那在这个时代里的人,会不会终将有一天,也跟着这些碎片,变得支离破碎的呢?

我不知道答案,也不想探究答案,我只想尽我的能力,写点不讨好的思想,像胶水一样,能拼一个故事就是故事的故事。

再来说说讽刺,我看了下书评,有位老哥倒是看出了这本书从第一章就是讽刺。

的确,第一章讽刺的东西很多,比如房子,比如性格,甚至于比如花。

为什么要说花呢,第三章开头就说了康乃馨是送母亲的。

这当然不是错的,但我觉得是不严谨的。

因为,咱们国家在数千年前就有了自己的母亲之花,那就是萱草。

古时的游子在远行前,都会到母亲居住的北堂前种植萱草供母亲欣赏,以表孝心。他们希望亮丽的萱草花给母亲精神慰藉,忘却思子之愁。

所以,那家花店老板,也说不定也不是故意去刻意隐瞒的呢?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他或我,或是杨铮的一厢情愿吧。

(二)现实题材

说实话,想写好现实甚至于比较写实的都市,无非就是围绕着两个字。

一个“钱”字。

一个“爱”字。

只要围绕着这两个字,小说,就算写的再差,作家也会有着属于自己不错的收入。

但我刻意跳过钱字,去写爱。

不是不会写,而是不想写。

钱这东西很重要,但是钱对于作家而言,相当于一副枷锁。多少人为了钱,去放弃写出脑海里的巨人,笔下尽是大多数人都喜欢的欢喜乐合。

他们甚至都不敢去写悲和离,用喜和乐去替代着那流传快要一千年的“悲欢离合”这个被公认的成语。

他们有的因为喜和乐,逐渐变得麻木。

他们也有的因为喜和乐,都不敢自称自己为作家。

虽然他们也写了几百万让人喜欢的文字,但是因为一个“网”的字,觉得自己不配成为“传”。

这有些悲伤,但网文趋势也就这样,欢和合为主体,离为调味剂,悲尺度低作为泪点,高一点又会变成“毒”点。

写到这里,我很佩服现实的分区的作者和编辑。

编辑看见有眼缘的文章,明知道签约有极大可能挣不到钱,但他(她)还是会给他们一份希望。

我也佩服,现实分区的作家,因为他们又有几个是为钱去写小说的?

多少写了几百万字的人,活在lv1?甚至连一万块钱都挣不到。

他们其实才是现实,现实的活着,写着现实的文章,过着现实的生活,也用着现实的生活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里的梦想两字,不再是像很多嘴上挂着梦想的人,实际上梦想就是“钱”,还有“爱”字那般不纯粹。

好像,现在人人的梦想都是“钱”和“爱”。

那么曾经的热爱还有憧憬以及感动去哪了?

(三)诗歌

诗歌本是美好的文字,本应该受到推崇的。但现如今,诗歌却成为了一种悲伤。

他国,有俳句,让国内很多孩子向往。

邻国,有微小说,成为不少想要从事文人这个职业年轻人眼里的景仰。

那我国,好像也就只有着诗歌,才能让现如今的年轻人去敬仰。

但现在无论写古诗体,还是现代诗的诗人,都好像进入一个怪圈,大部分都过得不太如意。

我认识了个写诗二十年的人,最终放下了笔,写着曾让他觉得他让他个人觉得恶心的新媒体软文。

他在我们聚会上,说了这样一句话。

他说,他写了二十年诗,所有诗加起来,都不如一句深夜的酒不如早晨的粥那样值得人赞扬。

我想也是,因为我的诗都写的比他好。

但是,你又不能说他一个写了二十年诗的人,不能不算是诗人吧?

再说,现代诗这种东西,抛弃了押韵蕴意,更多的是意境和写实。

意境这东西,你觉得好就好,你觉得不好,那这一辈子,那所谓的意境就是一文不值的垃圾。

就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句短句,让人人都记住了海子。

但是,我要说另外一首诗,肯定有着很多人会嫌弃着这首诗。不信您看看。

那一年

兰州一带的新麦

熟了

在回家的路上

在水面混了三十多年的父亲还家了

坐着羊皮筏子

回家来了

有人背着粮食

夜里推门进来

灯前

认清是三叔

老哥俩

一宵无言

半尺厚的黄土

麦子熟了

这首诗也是海子写的,如果不带着海子的名字,想必很多人会觉得平庸。实际上呢,这首现代诗却很不平庸,至少,“半尺厚的黄土,麦子熟了。”这句话我很喜欢,因为我不会想到半尺厚的黄土,居然能养活麦子。

我甚至也觉得麦子这个普通的农作物,也说不定意味着父亲或是男人?如果真的意味着父亲或者是男人,那我们每个人是不是也仰仗这半尺厚的黄土活着。

我不是海子,我不知道他当时这首诗是不是用麦子形容父亲和男人,但是却不妨碍这首诗在我眼里的不平凡。

再结合着现实题材这一点,您说说,现代诗像不像替换着悲欢离合的网文,用着一种本该被文学不讨好的方式活着?

不过,我也没资格说这些。

就像我说的那句,文学的尽头不是毁灭就是新生那般。

我还没资格现在就能走到文学的尽头。

(四)象棋与第四卷。

象棋,我会下,而且棋力不低,但是我写象棋却是喜欢用着想象去写。

比如第一次见棋呆子时,无非就是王见王。

整场棋从开始就对应着,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同样,在棋呆子那个炮打来的时候,杨铮神情恍惚也对应着,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后方,不就是高祖的转变?有着勇气近乎无赖的反抗着?

自然,第二局棋,也毫不例外的对应的是公元前205年四月,项羽出乎人意料之外的以3万之狮,击败刘邦的56万军队的彭城一战。

出乎意料之外这六个字,是象棋的灵魂,甚至说是整个棋类运动乃至于文学以及生活的灵魂。

若是借用旁人之嘴去赞叹棋手棋艺高超,看似爽,但实际上还不如去用着一些想象去写的更让那些没接触过象棋的人,充满着向往和兴趣呢?

毕竟嘛,向往,好奇和兴趣才是吸引读者以及传承某种文化的最好载体。

我想传承象棋,所以我必须让每个人看懂。

就算不懂规则的人,也得看的懂。

第四卷,看上去可以用“水”去形容,因为主角没出现过几次,但是这也是我在尝试着新写法。

一种藏的新写法。

你说主角没有出现吧,但他却每一章都出现了。

第一章路灯下。

第二章象棋和橘猫,报纸和花。

第三章曦曦眼里的叔叔和围巾。

第四章仍然是花,对应着杨铮那天有没有买花。

第五章,一,杨铮和围巾这两个词,不就有着一横吗?

第六章杨铮不就是蚂蚁眼里的蝴蝶吗?

第七章他和棋呆子对话也不是对应着关于圣诞节和圣诞树的对话吗?

第八章松树,也就是万物皆是棋子的对话。自然杨铮也逃不过这个轮回,但他该怎么做呢?这又是下一卷的主题。

最后请让我对着您们这些读者朋友说上一句辛苦了。辛苦那些读着我不讨好文字的读者,也谢谢每天投票的朋友,更谢谢编辑还有那些明知挣不到还在写书追寻着梦想的作者。

谢谢你们给我力量。

(第四卷完)

同类推荐
  • 路够黑,光才亮

    路够黑,光才亮

    一位年轻人对人生百态的感触,对往事的回顾,对未来的展望。一篇篇似从相识的故事,人生中的你我或许都会在其中找到自己。
  • 枫城旧事

    枫城旧事

    人生如梦,岁月悠悠。“金宝儿。”“嗯。在呢。”“金荣,妈累了你了。”“这个老太太,你呀,身体好好的,多活几天比什么都强,别的不用你管。”“不是我的我也不想,是我的想赖了也不行,今天要不我死在这,要不你们就看着办,泥人还有土性。”“你们哪,好好的,好好的就好,不用惦记我和你爸。我还干得动,啊。”韶华渐去,那年那月已成往事。一个家,三代人,看尽世态炎凉。书友群:601928557
  • 早安梦想

    早安梦想

    青春的主旋律一定少不了梦想,也许你的梦想是爱情,也许你的梦想是事业,也许是爱情和事业。李辛东也不例外,他经历了和初恋的刻骨铭心,也找寻了可以依托的唯一港湾;经历了工作的一步一脚印,也憧憬着事业的新高峰。也许他就是你,你也就是他。
  • 四十岁的惑与不惑

    四十岁的惑与不惑

    主要讲述不同类型40岁中年人的生活,有人生得意的40岁,有事业败阵的40岁,有破产的40岁,也有亿万身家的40岁,也有家庭美满的40岁,也有孤独无奈的40岁......形形式式,向你展开40岁的生活
  • 我和祖国的故事

    我和祖国的故事

    再次看到《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又一次热泪盈眶,决定写下这一本书。
热门推荐
  • 末法起始

    末法起始

    地球发生前所未有的大灾变,子申,一个平凡的少年,该何去何从,能否活下来。
  • 倾诉食堂

    倾诉食堂

    在这里,时间我订,食物我订,倾诉你来。我不是什么哲学家,也不会开导别人。我只是特别喜欢聆听,只要你有故事,我就愿意听你说。如果你要我给你一些意见,那我便以我自己的观点来给你说说你的事情。你好,我是子宸。这里是小餐厅。
  • 有女田欣

    有女田欣

    田欣觉得,老天是看自己过得太无聊,才会穿到古代。不过也没啥,以前怎么过现在也一样。宁澜觉得,老天是看自己过得太好,才会给自己整出一四岁的儿子。不过也没啥,只是孩子母亲……!田浩觉得,娘亲是自己的。这个男人竟然来抢……!
  • 妖孽帝君倾城妃

    妖孽帝君倾城妃

    她,是身负异能的二十二世纪顶级杀手。却惨遭boss下令辑杀。一朝穿越,摇身变成宰相家最受宠的废材三小姐。?才被帝王下旨解除婚约,却又被勒令立即完婚?她倒要看看,那个连帝王都要言听计从的妖孽男人到底在玩什么把戏!....
  • 恶魔校草的微甜宝贝,要乖

    恶魔校草的微甜宝贝,要乖

    “噗,什么年代了还有人穿粉色内内呢?”“怎么啦,又不是没有人穿!”黎晓晓不服气。“我来帮你吧”温柔如水的声音。“笨蛋,你是不是傻?”恶魔一般的声音。“不用了谢谢”黎晓晓‘客气’道。‘恶魔’一把抢过她手里的东西“磨磨唧唧的”‘温柔’也抢过她手里的东西,如比赛似的,争先恐后往她的宿舍楼走去。黎晓晓在风中凌乱,两个幼稚鬼!【本文是两个少年,暗恋一个女孩的故事,是两个暗恋一个女孩的故事哦,给你不一样的体验。】
  • 年少顾北,惟愿君安

    年少顾北,惟愿君安

    第一次被暗恋的男神“摸头杀”,我的五个死党已经石化。“混蛋,什么时候勾搭上的校草。”“有没有把我们当朋友,嗯?”我只能无辜的表示“我们就是兄弟,好兄弟。”闷骚男神笑道:“俗话说,‘欲做情人,先做兄弟’你这就是勾引我的节奏啊!”男神瞎说什么大实话。
  • 我的极品人生

    我的极品人生

    我还就赖上你了,怎么了?不行?不行也得行,而且以后都要说,是你追我的!必须的!我就这么霸道,没得选择,不服气?一边呆着哭去。
  • 圣匙之主

    圣匙之主

    高耸的法师塔支撑着天穹,一场爆炸,让江南变成了魔法师神秘的时间魔法和一把圣匙开始向江南展示世界的秘密。世界被人撕裂,界域惨遭毁灭,所谓神座意味着什么?强大圣匙又怎样改变世界?一步步走入魔法世界的江南,开始探究世界的秘密,对抗魔法的黑暗面,幕后黑手也在他的探索下慢慢浮出了水面...
  • 李晓峰自选集

    李晓峰自选集

    《李晓峰自选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之一,该自选集从策展的角度阐述了作者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的观点,反映了中国当代艺术批评语境下的困惑与缺失。《李晓峰自选集》五个部分的划分,涉及了策展言说、展览评论、现象批评和越来越多的研讨发言与访谈对话,可反映当代艺术批评活动的一些特征或叫征候。让人了解他们对艺术展览策划和组织的深入思考。
  • 我的神话传说不是这样

    我的神话传说不是这样

    我阳21岁,从小相信神话故事是真实存在。直到有一天生活巨变。然后我不在相信神话,可是就在我放弃信仰的时候突然发生了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