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8400000044

第44章 “不为富迷,不为贵醉”的杰出文人

告老还乡后的陈兰彬,还关心国事,甲午战争,中国海军尽毁,他恨损国威,仰天长叹,“宿病顿剧,遂不起”,“以外侮内忧,涓埃未报为恨”,卒于光绪甲午十二月十四日(1895年1月9日),年七十有九。陈兰彬葬于高州府化州水碓洞瓦面岭之原。朝廷赐予陈兰彬“文毅”谥号,这是朝廷赐予顶级官员死后的殊荣。

陈兰彬一生清廉,热心于公益事业,把自己的积蓄无私地捐助修缮校舍,救济灾民,建桥修路,扩建市集等等。与这些大手笔捐赠相比,他的墓地却显得普通而又简单,墓地呈圆形,没有陵园,没有殿宇。周围用砖石砌起一米多高的墓圈,墓前立有石碑,上刻:“显考覃恩诰授光禄大夫钦差大臣署礼部左侍郎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翰林院庶吉士赏换花翎文毅丽秋府君之墓”,碑是光绪二十一年(1895)立的。在墓左侧及左后有封诰碑。左侧封诰碑内容如下: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弼教科刑,首重简孚之传,察辞蔽狱,聿推明允之司,尔癸丑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实录馆协修,军功六品翎顶,现任刑部候补主事加八级陈兰彬,职兹邦禁,隶在秋宫,用罚宽垂,克赞好生之德,宅心矜恕,式宏止辟之体,兹以覃恩授尔为资政大夫,锡之诰命于戏,□恩纶之有赫期,执法以无愆,宠命其承恪勤勿替。

咸丰六年(1856)十月三十日

左后封诰碑内容如下: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整肃朝常,雄职领南台之造,澄清邦宪,阶洁齿府之纲,懋职攸闻,徽章用布,尔钦差大臣、花翎二品顶戴、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加三级陈兰彬,洊登华要,凤好精能,望实蔚然,克称豸冠之选,风规卓尔,聿流乌府之声,瞻执法于殿中,严垂申于柱下,欣逢庆典,特沛温纶,兹以覃恩授尔为光禄大夫,锡之诰命于戏,秉正直以栽人,庶检身于绳准,务廉明而佐治,益励操于冰霜,勉树鸿犹式承显命。

光绪七年(1881)九月二十三日 陈修省主编:《纪念陈兰彬诗文集》,第309页。

曾任侍讲学士、礼部侍郎的朱祖谋,为陈兰彬撰写《总理各国事务大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陈公神道碑》,该文记述陈兰彬生平,高度肯定他出使外洋的业绩。铭曰:

太邱之裔,望高颍川,宅居高凉,隐德光潜。公习兵略,夙窥九边,涉历重瀛,使节已专。侨氓绝域,跼地吁天,拯之护之,俾跻于涧。职典属国,仪尊汉官,公娴邦交,喉舌是传。逖笑江湖,恋阙惓惓,决眦时局,赍志九原。螭趾方峙,元石载刊,铭辞不诬,昭兹亿年。朱祖谋:《总理各国事务大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兼署礼部左侍郎陈公神道碑》,见《清代碑传全集》下册,第1720页。

家乡父老素来仰慕陈兰彬之德和才。清朝举人陈乔森在《清礼部左侍郎丽秋陈公讳文》中高度评价陈兰彬,称:“公有长者之德,烈士之才,沉深博大,能遍历艰苦,著有成劳,卓建显绩,虽生于吾族,非特吾族之光,实为吾粤之伟,非特吾粤之伟,实为国家所重,外而万国亦耳目其名,貌孚信敬服,学达天人,器兼文武。”他在讳文中曰:

我陈于始,宰相宋年,三教谕后,来自莆田,文章功业,公全绍廷。华于史馆,实于郎曹,长城戎马,大海使舵,人安其逸,我任其劳。宠隆暮岁,急流勇退,不为富迷,不为贵醉,怀阙江湖,超然无累。既张天步,亦永帝祚,乃寻耆英,重论儒素,少伯子房,而谁不慕。惟我族人,能得其真,惟我小子,受教益亲,君父忠孝,民物信仁,圣贤道理,豪杰经论,揭提即觌,彰藏更伸,公之盖棺,万国叹喟,矧兹族人,受业子弟,赐谥在朝,明德一揆,心丧庐居,缘情制礼,呜呼哀哉,同献美醴!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112-113页。

陈乔森的讳文代表故乡人民对陈兰彬的高度评价。陈兰彬的人格,具有“长者之德,烈士之才”;晚年,又能“急流勇退,不为富迷,不为贵醉”。这样的人才,正是“吾族之光”、“吾粤之伟”、“国家所重”。陈兰彬的晚辈同乡李汉魂是吴川黄坡岭头村人,抗日爱国将领,曾任国民政府广东省主席,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集团军总司令,国民政府内政部长等职。他曾撰写《翰林陈兰彬》一文以史实简单地介绍了陈氏的一生。文中他对陈兰彬的评价:“公襟怀磊落,慷慨有大志,自束发受书,即景慕范希文先忧后乐,以天下为己任之为人。”李汉魂:《翰林陈兰彬》,见朱振声编:《李汉魂将军日记》上集第1册,第29-30页。

对于陈兰彬的为人,同时代人自有看法。翁同龢曾在刑部江西司任事,与陈兰彬共事多年,后来中了状元,做了光绪帝师后,见到陈兰彬仍然尊称陈公为“前辈”《翁同龢日记》第4册,第1862页。,称陈氏是磊落之人,在华工问题上又据理力争。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陈荔秋名兰彬,其人磊落,尝至美国及古巴国。古巴诱致华民五六万,伊以口舌争之,今归国,犹未得要领也。”在1884—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翁同龢又认为陈兰彬对时局的看法是正确的。他记道:“荔秋深悉各国情形,以为法越战局,终非计也。”金梁:《近世人物志》,台北:明文书局1986年版,第238-239页。显然,翁同龢对陈兰彬是充分肯定的。在翁同龢的日记中,也经常提到陈兰彬作客翁同龢家。如同治十三年四月七日记:“夜邀雨生便饭,又约荔秋未至。”四月初九记:“申初赴丁雨生招,陈荔秋、彭芍庭、潘伯寅在座。”《翁同龢日记》第3册,第1125页。可见他们之间关系密切。

户部郎中李慈铭在光绪元年(1875)的日记写道:“上谕:郎中陈兰彬,以三四品京堂候补。兰彬广东吴川人,癸丑庶吉士,改刑部主事。初在胜保军营,后归高州办团练,累从刘长佑军,至直隶,入曾文正幕。庚午天津夷务,其所赞也。既文正悔用其言,而丁日昌荐之,于是加四品衔,赴西洋各国,领学习诸幼童,阅三年,托故还京言事,未报,因归粤,遂有此擢矣。”光绪二年(1876)的日记又记:“出使之议,发于粤人陈兰彬,兰彬嗜利小人,敢为大言,自以翰林改官,潦倒不振,只以自便私图,不惜卖国耳。” 金梁:《近世人物志》,第238-239页。李慈铭说出使之议是由陈兰彬倡议的,又说陈所以愿意出使,正是想改变一下潦倒不振的现状。李慈铭站在守旧立场上,斥陈为“卖国”,这是另一种看法。

陈兰彬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以及处事为人等,恐怕同时代人的看法更具真实性和说服力。陈兰彬的人脉关系还是比较广的,有他的上司,有同事,有同乡,也有志同道合的文人墨士,有下属,也有他的学生等等。

曾国藩是陈兰彬的上司,在任直隶总督时通过介绍了解陈氏,并向朝廷请调陈兰彬到直隶工作,其调任的理由是,陈兰彬“学优识正,练达时务”。陈兰彬办事的冷静、踏实和耐苦程度令曾国藩十分满意,当南下时,又奏请带陈氏南下办洋务,这时对他的评价非同一般,而是认为他“实心孤诣,智深勇沉,历练既久,敛抑才气,精悍坚卓,不避险艰,实有任重致远之志”。后来选上陈为出洋肄业总局监督时,又认为他“素有远志,每与议及此事,辄复雄心激发,乐与有成”。曾国藩通过与陈兰彬共事当中,更加了解陈的实际工作能力,更欣赏他善于思考,又踏实肯干的作风。

陈的另一位上司就是李鸿章。李鸿章推荐陈带领幼童赴美,理由是“陈兰彬夙抱伟志,以用世自命,挹其容貌,则粥粥若无能,绝不矜才使气,与之讨论时事,皆能洞烛几微,盖有远略而具内心者”。《李鸿章全集》第2册,第850页。也就是说,李鸿章看中陈兰彬有伟志、有洞察力、也有远略。陈出国后,李鸿章经常表扬他的工作,说:“布置督率,悉臻周妥”,“识力诚毅,廉正可靠,驻洋三年,筹办要务均极精详”。《李鸿章全集》第2册,第1094页。不久,在李鸿章的推荐下,朝廷派陈兰彬赴古巴调查华工情况。朝廷对陈的古巴之行表示满意,称赞他们“所查华人承工各节极为详细”。李鸿章说陈兰彬在古巴“驰驱险远,辛苦备尝”,总署说他“辛苦倔强,宜稍酬劳”。朝廷以“使绝域为难事”,给予陈兰彬“补太常卿”衔,以鼓励群英。《李鸿章全集》第6册,第3662页。陈兰彬以其认真干实事赢得上司的好评。

年轻同事薛福成对陈兰彬既尊敬又佩服。薛福成支持留美教育,认为这可以学彼之长,以改变中国。他说:“其要在夺彼所长,益吾之短,并审彼所短,用吾之长。中国之变,庶几稍有瘳乎。”对于陈兰彬勇于承担重任给予高度的评价。他写道:“先生年已逾艾,毅然无难色。盖先生兼文武才,而识闳气沉,欲为中国建无穷之业,其素志也。” 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第46页。这说明薛福成佩服陈氏高龄还勇于承担远赴重洋的重任,并以其兼备文武之才,又具远略胆识,预料陈兰彬一定会为中国建无穷之业。薛福成在其日记中,经常记载陈兰彬在外洋的消息,证明两人颇深的交情。

与陈兰彬相识相知甚久的丁日昌很欣赏陈的才能。丁日昌多次向曾国藩推荐陈兰彬。当陈兰彬在直隶曾国藩属下工作时,丁日昌去信曾国藩,写道:“陈荔秋比部有守有为,有胆有识,直隶吏治需才,吾师可否将伊奏留、以道府补用之处,敬请酌裁。荔秋宦情素淡,有老大思乡之意。故乞强羁縻之也。”丁日昌:《上曾侯相书》,见《百兰山馆政书》卷六,香港1940年刊本。曾国藩在回复丁的信中道:“荔秋胆识俱优,意量尤为深远,久拟屈以外秩,惟闻其宦情素淡,所志似不在此,将来必思得一当以位置之。”《曾国藩全集》书信(十),第7202页。后来,曾国藩赴天津解决天津教案,陈兰彬也以随员身份前往。丁日昌奉命到天津协助办案时,又向曾国藩推荐陈兰彬担任留美学生监督。丁认为陈兰彬这个广东老乡既有才能,又有魄力,是国家所需的人才,因此,丁日昌经常介绍陈与朝廷的不少官员、名流相识。这两位洋务派人士,虽然工作、生活在异地,但经常书信来往,成为志同道合的挚友。

李兴锐与陈兰彬在直隶一起工作,从相识相知到因志同道合而成好友。两人关系密切,平辈相交,相处比较随意。两人在直隶一起赈灾以及后来在天津一起协助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意见一致,经常深夜长谈,甚至一起向曾国藩提建议,出主意。李兴锐在给朋友的信中曾说:“津门之乐,得未曾有。数丈狂澜,陡起陡落,笑我者有之,怨我者有之,兄等用情最笃,知我者最真,宁独无一言半解,以相谅耶?”《李兴锐日记》,第42页。陈兰彬就是属于对李兴锐用情最笃、最真的人。李兴锐认为陈兰彬办事认真,有头脑,有主意,认为他是带幼童出国的合适人选,并曾帮助陈“算出洋经费”。《李兴锐日记》,第52页。

在办理天津教案时结识的另一位好友陈钦(字子敬)对陈兰彬的工作十分支持。他赞扬陈兰彬投身于留美教育事业,“志在为国不辞劳瘁”,这一新生事物“是举也,储才于数十年之前,收效于数十年之后”,“欲尽得西人技俩,非此不为功”。《陈钦往来信函》,《晚清洋务运动事类汇钞》上册,第92页。他认为“出洋学习一事,愿往者既不乏人”,而陈兰彬“具有卓识,定能选择良材,以期成器”。他还积极建议,留美幼童的选派“不必拘定年岁”,而要“以姿质聪颖为上选”。《陈钦往来信函》,《晚清洋务运动事类汇钞》上册,第97页。

第三任驻美公使张荫桓后来也曾与陈兰彬在总理衙门一起共事,两人交往密切。张荫桓对陈兰彬的评价是正面的,认为他任驻美公使期间,妥善安排使馆的经费,并安排使馆人员集中进餐,一来节约经费,二来可以及时处理公事。他尤其赞扬陈兰彬在古巴设领事馆,为维护古巴华人利益所作的贡献。他在日记中写道:“古巴诸华人既弛官工所之禁,又设官以保护之,苦乐迥异,陈副宪查办之功,诚未可泯。”《张荫桓日记》,任青、马忠文整理,第361页。

陈兰彬对其学生关心备至,不仅教他们如何做学问,还教他们如何做人,并经常与学生共论天下事,教学生如何胸怀祖国,为国家作贡献。学生李文泰在《挽陈荔秋师》中,忆述追随恩师身边,共论天下大事的情景,挽联曰:“立雪忆门前,三十年几席追陪,绛帐共论天下事;使星周域外,四万里梯航感戴,墨州遥拜海东祠。” 黄志豪主编:《吴川古今对联选》,第14页。

陈兰彬与文人墨士交往甚深,陆心源是其中一位。陆心源字刚父,号存斋,浙江归安人,清代藏书家。咸丰举人,光绪时官至福建盐运使。解官后刊校古籍,潜心著述,其藏书处有三:一名皕宋楼,藏宋元刻本及名人手钞本;一名守先阁,藏明清刻本;一名十万卷楼,藏普通书。著有《潜园总集》。同治六年(1867),陆心源被委任为高州府高廉道,到高州后,“高州山水清远,士信民敦,君甚乐之”。他走访当地的士人,得知杨廷桂、陈兰彬和杨蓉浦三人“皆负时名”。他与陈兰彬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称“与比部太史相见如平生”。 [清]陆心源撰:《仪顾堂集》,清光绪刻本,第36页。

同类推荐
  •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上)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上)

    本书是为纪念辛亥革命员园园周年,经原作者史扶邻教授赞同,将他的两本专著《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的中译本合为一册,并将由其本人精选的散见于海外书刊他撰写的几篇有关孙中山研究的论文作为《附录》,结集出版,并与原作者史扶邻教授商定,将收名定为《孙中山与中国革命》。
  •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名流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名流

    毛泽东是伟人,是政治家,也是读书人。作为伟人的毛泽东,他在书海中畅游,汲取前人的智慧,形成自己的识见和思想,凸现出人格力量和精神力量。作为政治家的毛泽东,他有繁忙的党务、政务,读书不可能没有选择,不可能没有倾向。作为读书人的毛泽东,他又确有读书人的本色和癖好,表现出与一般政治家的不同。
  • 中国皇后传

    中国皇后传

    本书力求通过她们的详细传记,科学地评价其功过是非,如实地反映历代宫廷制度和生活,以及与皇后有关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皇后作为寄生于封建统治权力的顶峰:皇帝周围的一个群体,她们对封建政治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尽管封建史学家或为皇后作纪,或为皇后立传,但是记载或失之简略,评论或失之偏颇,无论在史实还是观点上,都有重新研究的必要。不了解皇后,也不大可能全面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鉴于此,我们编写了《中国皇后传》一书。
  • 大唐鬼才:李贺传

    大唐鬼才:李贺传

    这是一部在结构上不同寻常的人物传记作品。作者没有按照时间顺序解构传主的一生,而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篇着重写了李贺参加河南府试得隽、举进士因讳遭毁、任职奉礼郎等决定人生命运和走向的关键节点和重大事件;下篇以李商隐为向导,通过对李贺姐姐的走访,引出李贺的外貌长相、个性特征,进而系统地追溯出其家世背景、成长环境、人生际遇、命运结局等。作者把李贺生平事迹、性格命运同介绍李贺诗歌的名篇佳作紧密结合,在诗歌中寻找重要的人物或事件,更着重分析了李贺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才华,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李贺的天纵奇才和悲惨命运。作品语言优美,充满感情,深具画面感。
  • 我心向阳,无谓悲伤:梵高传

    我心向阳,无谓悲伤:梵高传

    一百多年来,梵高悲惨的人生震撼无数读者,他的故事充满苦难,也充满人性。本书是梵高的个人传记,讲述梵高孤独、悲情又充满坎坷的一生,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常人读不懂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中,我们可以沿着梵高探索自我的足迹,发现他疯狂行为背后的真实与柔软,深入他的艺术殿堂,体会其人生体悟之深和画作韵味之浓。
热门推荐
  • 英汉新闻语篇研究

    英汉新闻语篇研究

    本书将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叙事学的理论和方法相融合,对英汉新闻语篇进行实证比较研究,重点探究了新闻语篇的认知叙事结构、新闻标题的功能、广播新闻和报纸新闻的文体特征以及新闻语篇的叙事教学等内容,为拓展指导语篇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并为构建认知叙事新闻学和建立语篇研究的认知叙事分析模式奠定了基础。
  • 一些生活中得到的小感悟

    一些生活中得到的小感悟

    不是小说而是一个非常随意的随笔,心情不好时看看有没有以我共同想法一心情吧。。或许能通过我的文字,让我们彼此成为密不可分的朋友呢!
  • 中意潜力股的丫鬟

    中意潜力股的丫鬟

    剩女穿越,不想再一次被剩下,虽然在古代被剩下的可能性不大,不过,还是要努力找个可以宠自己一生的人,条件,有钱,至少得养得起自己,有权,不需要很大,能保护自己就行,如果是个帅哥,就更好了,当然也不是非帅哥不可,不过对着个帅哥,没事还可以赏心悦目一下,吼吼……(都是剩下了的,还这么挑)原来他对她一见钟情,从相遇的那一刻,她就一步步走进了他设的爱情陷阱,只需一眼就可以认准一个人,他花时间等她长大,让她习惯身边有他,可是,这个丫鬟就像没有看见他似的,一心寻找着她所谓的“潜力股”,在暗中破坏了她无数次的计划后,他决定不等了,三年了,够了,再让她无视他下去,他这辈子就别想有好日子过,他要她,让那该死的“潜力股”滚一边去,这丫鬟是属于本少爷的。
  • 大神恋爱不

    大神恋爱不

    意外的,沐希成为了S市北城的沐家三少,可是她自己知道,这副身子是个女孩!既来之则安之,随着她的马甲一层层被揭开,众人的下巴都惊掉了。黑客S?电竞大神?首席设计师?风木集团首席CEO绿茶白莲狂打脸,没有最响,只有更响吃瓜群众:“看着脸都疼!”你以为这就完了?不不不,好戏在后头。当众和时少拉手手?还没被打。放言时少抱回家?时少居然还点头!赛场上kiss撒糖?众人表示:无语....某次采访--记者:沐少为什么要女扮男装?沐:额.......时:怕情敌太多。沐:对对对对记者:之后有什么打算?沐:嗯......时:筹办与我的婚礼。沐:对对对对....沐:「反应过来」........对你个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明末之范进种田

    明末之范进种田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竟然穿越到了明末;岂能满足此时的中国境况?对于即将统治华夏、闭关锁国的清王朝有着刻骨仇恨。为了避免汉民族近乎200年的历史倒退和异族屠杀,范进在这明末的乱世中崛起,以工振国,以商富国。利用发达的经济理念和永葆先进的发明,创建了更适宜华夏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无比强大的军队,不断的推行工商业和经济的殖民计划。大明内部的内忧外患得以解决,范进又望向了遥远的南亚、中东、欧洲。至于琉球朝鲜日本,仅仅是全球大殖民的一个起点。范进知道,进攻不止有后装步枪,还有速射榴弹炮;防守不止有棱堡,更有铜墙铁壁的海岸堡垒;让一切敌人,都在范家军面前颤抖吧!
  • 钢铁蒸汽的瘟疫医生

    钢铁蒸汽的瘟疫医生

    不可明说的黑暗在工业革命辉煌之下的黑暗中苏醒,被人遗忘在历史中的邪恶开始重新蠢蠢欲动。传说中的古物在人性的贪婪中重现世间,伊甸苹果的光辉照耀在蒸汽浓雾之中。奥瑟·昆汀,不被时代所铭记的名字。面带鸟嘴面具,外披黑皮大衣。手上的锯骨刀诉说往日战场峥嵘,装填火药的栓动步枪咔嚓作响。亲吻驱疫手杖,礼帽安稳戴好。活人油灯点亮,圣水熏香燃烧。死前记得说声平安,死后期望来生更好。请高声欢呼,请虔诚赞颂。圣洁的污秽救世主,于慢慢蒸汽中悄然苏醒……如今,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QQ群(慈父纳垢的马戏团):705188958求评论求推荐求收藏!
  • 镜之门

    镜之门

    他们是复仇者,他们是缔造者,他们也是守护者,平凡的活着,却被卷入了浩瀚的云烟中,没有谁能主宰别人,想要活着,那就抗争。时空破碎,这里依旧有净土。
  • 漫慢长大

    漫慢长大

    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在漫长等待中慢慢长大
  • 丝路英烈

    丝路英烈

    西汉强盛的原因是什么?西汉为何能战胜匈奴、开拓丝绸之路?概括讲是九代帝王持续两百多年拼搏的结果!是中华文明营造了一个持续两百多年蓬勃向上的氛围!是丝绸路上一代代英烈浴血奋战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