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65400000018

第18章 厚积薄发,后劲与日俱增——泰国曾心访谈录

陈勇(中国作协会员,小小说作家网特约评论家,以下简称陈):您散文、小说、诗歌、评论等都有所涉墨。您认为各种体裁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艺多会不养家吗?

曾 心(泰国作家,以下简称曾):我觉得作家在学习上、阅读上,不可视野太窄,“博观”十分重要。作家知识视野越广阔,思路的天地也越广阔,获得创作的机缘就越多。我原来是学文的,后来又去学医,在任中国医学史教学时,发现了“医”与“史”之间,有个空间地带,它既涉及“医”,也涉及“史”,还涉及“文”。如果我没有“文”的基础,就无法去“开垦”这一“边缘科学”的领域,写出那本带有较浓厚文艺笔调的医学随笔《杏林拾翠》(此书25年后,百花文艺出版社新版)。如果我没学医,后来也无法写出带有某些医学知识的微型小说《三个指头》、散文《大自然的儿子》、《一坛老菜脯》、评论《给泰华文学把脉》等。

世间没有一种孤立绝缘艺术。我觉得各种文学体裁有意或无意在互相作用、渗透和影响。小说、散文是外视点文学品种,小说旨趣在于演绎故事,散文钟情在于绘画外在世界。诗是内视点文学。我写叙事散文,力求情、景、议融合的同时,喜欢用白描,并参有些情节,虽不完整,但可增加了吸引力。写小说,写到关键处,我也喜欢用白描,甚至用散文笔调营造环境、人物、情节的氛围。写评论,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也喜欢用形象思维,使语言有些情趣和文艺色彩。写诗歌(六行内小诗),注重抒情,营造意象,必要时也用内视性的“议”,使诗自觉地从生活中升华起来,甚至还用上了微型小说“最后打击力量”的欧·亨利式的结尾。

俗话说:“百样通,米缸空”。“艺多”能不能养家呢?泰国是个商业社会,难以单独“从艺”、“从文”。泰华的作家,几乎都是亦商亦文,以商养文,“文”是副业。我觉得在商场里,开始“打滚”时,如能“百样通”,“艺多”机遇往往会更多些。单独从文,不管“艺多”或“艺精”,都难于避免“米缸空”,养不了家的困境。

如果从狭义来说,“艺”是文学,“家”是精神之家。我也说不清,自己在哪个文种成了“家”。多数评论家、学者、作家肯定我的散文和微型小说的成就;吕进教授却说我的“主要的成就在诗,诗的主要成就在小诗”;司马攻先生还说“文学评论是曾心的十八般武艺中的一个强项”。呵呵!看来我是个随着个人的视觉和喜爱而无一技之长的“家”了。

陈:《三个指头》被中国当作“初二语文试卷”和“九年级语文统练试题”(浙江教义版),载入《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双年选2000—2001》和《世界中学生文摘》。请您谈一下此文创作过程。

曾: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切”就是切脉,也叫把脉。“把脉”靠的是三个指头。三个指头,往往可判断其医术的高低。由于职业关系,我不仅与病人接触,也接触许多老中医,他们一生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行行有退休,只有老中医没有退休。中医越老越吃香。加上当时泰国华文教育断层了半个多世纪,中医很难找到“徒弟”,传承似乎到了“绝路”。当年,我看到几位老中医,“硬挺着一把老骨头,死挑着这古老中华国宝的行当”,心里既感动也不好受。因此,我很想写一篇围绕着这个主题的微型小说。也许由于我熟悉这行业,脑子也有不少老中医的形象。动笔很顺利,写得很投入,越写越觉得入神,好像灵感来造访。如写到了被人誉为“朱半仙”的老中医朱一新,在切病者脉搏时,忽觉胸闷胸痛,自知大限将至,仍坚持为病人把脉,出乎意料地“跳”出一个这样的结尾:

这时候诊所,只剩下三名病号,便请他们到他卧室去。躺在床上的他,伸出三个指头,把完第一个病号的脉;又伸出三个指头,颤抖地把完了第二个病号的脉;再伸出三个指头把最后一个病号时,他的三个指头再不会动了,僵硬地停在病人的跳动脉搏上……

这个结尾的出现,好像见到文中的“眼睛”,即主题座标的显露。当时我有一种自信和惊喜——“结晶儿”诞生了。

中国评论家龙彼德赞赏“这段”是“精彩的描述”,“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个指头’是朱一新医德、医术的全面展示,也是震撼读者心灵的神来之笔(《精妙的叙事艺术——评曾心的微型小说》)!”

陈:您文医兼备,又具有丰富的人生经历与智慧。您在文学上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

曾:我想,隐隐约约还有以下的因素吧!

现在有些人不喜欢谈思想。其实什么作品都躲避不了思想。不是这种思想,就是那种思想。即使声称不谈思想的作品,作品中还是有他自己思想的思想。因此,思想的深度,决定作品的深度。思想浅薄或平庸,是作家的致命伤。

我从小在泰国农村长大,对田野的稻米、花草、树木、虫鸟等,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感越积越深,以至自我流露出那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陶渊明的崇尚自然的思想。

我喜欢“圆”的“学说”。觉得地球是圆的,太阳是圆的,星球是圆的,一切生灵的眼珠子都是圆的。“圆”是完满的象征,最美丽,最极致。因此,我想做人也要“圆”,把“圆”作为圭臬,把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之类的话记在心里。清代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诗品出于人品。”也许由于此种缘故,深藏在我心灵的这种东西,便有意无意地在作品中流露出来了。

写作需要冲动,但更需要“冲动”之后的沉思,需要沉淀后的“冲动”。一个喜欢拿笔杆子的人,对人对物对事对景,容易“冲动”,容易生情,甚至有如点某个穴位,一点便产生连锁反应。往往冲动的情感似可燃烧、可燎原!但我习惯于“坐禅”,在“入定”时,让这种冲动的情感沉淀,沉淀,再沉淀!沉淀是冷的,冲动是热的,冷热相碰与融合,有时会“悟”出一些超出情感的“理”来,在表层里面有更深层的东西。

写作是一种创业,是一种精神的“创业”。“创业难,守业更难”;同样的道理,写作难,坚持更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精神之业,比物质之业更难。它要承受各种压力——物质的压力、精神的压力,社会评说的压力、家庭的压力、自我突破的压力什么的。因此,有些颇有才华的作家,顶不住了“压力”,只“冒尖”一时,便偃旗息鼓。我不是出生书香门第,禀赋不早慧,而是到了九岁才进学校读书。我自知自己没有什么“天赋”,也不是聪明人,有人说我有点“愚”。但我懂得“笨鸟先飞”的道理。既然起飞,不管风吹雨打,不管路途多远,不问何时到达“彼岸”,只问飞行,只问航程。在写作过程中,我学会忍耐再忍耐,冷静再冷静,坚持再坚持,也学会低头做人,甚至夹着尾巴做人。我喜欢“乌龟”的处世哲学,曾写了一首《龟》的小诗自勉:“遭受欺压时/把头缩成一块硬石//过后/继续走路”。

陈:您已年逾古稀,是否会继续给读者带来惊喜?

曾:有人说,作家从30岁到50岁是创作生命的旺盛期,之后就走下坡路。我是在下坡期,50岁才走上文学道路。我已年逾古稀,很难有什么“惊喜”之作了。

当前,随着泰国华侨、华裔家庭结构的重新组合,如娶嫁的融合,使得一个家族中几乎没有纯种的三代华裔。现在的泰华作品很少再去反映“叶落归根”的问题了,而着重写“叶落生根”。这“根”已延伸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而且似乎渐有逾越或突破华侨,华裔题材之势。因此,我想写华侨第四代、第五代的华裔,反映他们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生活。也许这只是还有“惊喜”之梦吧。

(载林耕主编《文综》2011年6月春季号第16期)

同类推荐
  • 心中有鬼

    心中有鬼

    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我说:真正的鬼潜伏于每个人的内心,是一种关于罪与罚,善与恶,因与果的选择和轮回。它们就在你的身边,我的身边,他的身边,有人的地方,就有躲在暗中的鬼。不需要刻意安排,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能和它不期而遇,也许批着温和的外衣,也许戴着可爱的面具,安静地蛰伏在周围,拿捏着我们的软肋,伺机而动,防不胜防。
  • 礼物

    礼物

    娜彧,女作家,南京大学戏剧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江苏省作协会员,江苏省70后签约作家,曾在《收获》《花城》《人民文学》《十月》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部分入年选。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三大长篇力作之一,成书于1919年。小说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叙述了整个故事。情节取材于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原是位证券经纪人的主人公中年,舍弃一切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与土著人一起生活,获得灵感,创作出许多艺术杰作。小说所揭示的逃避现实的主题,成为20世纪的流行小说。
  • 罗通扫北

    罗通扫北

    本套书为精编《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中国传统文学名著而成。
  • 猎枪

    猎枪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热门推荐
  • 20几岁要知道点经济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经济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经济常识》是一本通俗的、不用费力就可读懂的经济学书籍,它从大量的生活案例中总结出经济学的一般规律,教会人们从经济学的视角去解读日常生活中的疑问和难题,帮助人们去规划更美好的人生。《20几岁要知道点经济常识》从大量的生活案例中总结出经济学的一般规律,教会读者从经济学的视角去解读日常生活中的疑问和难题,进而做出合理的人生规划和正确的抉择,最终收获一个成功而幸福的人生。本书由何耀明编著。
  • 妖孽中二修仙记

    妖孽中二修仙记

    “比黄昏更为昏暗者,比血液更为赤红者,在时间之流中出现吧,在您的伟大的名下,我在这黑暗中起誓,把阻挡在我们前方,所有的愚蠢之物,集合你我之力,赐与其同等的毁灭吧!”“神罗天征!”“天不生我忘天机,仙道万古长如夜!”哈哈哈,哈哈哈……忘天机站了起来,大笑着喊出中二的台词,仿佛自己已然睥睨天下。“忘天机!给我滚出去,你一个连聚气都不会的人,谈何修仙!”“哈哈哈哈哈哈!”周围传来一阵阵哄笑声。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忘天机在课堂中睡着了,一不小心说出中二的梦话,竟被老师轰出来了课堂。可恶啊!我中二病也想要修仙嘛,哆啦A梦!呃,然而并没有哆啦A梦,这是一个中二病开挂修仙的故事……
  • 魔王宠妻:绝世杀妃

    魔王宠妻:绝世杀妃

    他是魔族的王,杀人于无形,没有人能从他手里活着回来;她是世人眼里的恶魔,杀人没有理由,惹了她的人下场那是惨不人寰。一次意外,她从空中掉在了他的血池里,他把她捡回去,从此就开始了永生永世的纠缠。一次误会,使他们分隔了五百万年。再次相见,他是相貌丑陋,身体残疾的战王;她是诸葛家家主的外孙女,父不详,天生废柴。当他得知真相后,发誓绝不让她在离开自己。他:“为了你毁了这天,又有何妨?”她:“你若不离不弃,我毕生死相依。”
  • 我的英雄学院之兽王

    我的英雄学院之兽王

    什么诸神系统,无限流,不,不,还是留在我的英雄学院当英雄吧。我靠,怎么还有火影乱入
  • 笑问三生缘

    笑问三生缘

    好吧,她承认自己很背,但是背到吃了千年狗屎运还真是算“福气”了,居然这世连人都没的做,车祸后竟然成了一只圆鼓鼓的小麒麟?!!做麒麟的下场就是任人宰杀,她已经看到了自己被放置砧板上的场景了……不过还好她命大,不仅没死,还偶遇了八仙之一的韩湘子,并随他回了仙界,于是一场麒麟女与各位神仙之间的故事徐徐展开了……那谁?韩湘子是吧,你能不能别总是送她去读书啊,竟然还要毕业修行!那谁?吕洞宾是吧,你能不能把你的爪子拿开,被老摸来摸去,麒麟也是有尊严的!那谁?蓝采和是吧,您能不能别总是冷这张脸摆酷啊!那谁?铁拐李是吧,你能不能别老是炫耀你那惊人的腋毛啊!……什么?她是龙女?这下误会大了……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末世谜云

    末世谜云

    末世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冷血与热血现实与虚假这是严宇一个普通人艰难求生与探索未知的故事
  • 疯魔戮

    疯魔戮

    无名从坟墓中醒来已是三万年后。前世在疯人院中死去,与他一生相伴的只有画画和无尽的孤独。前世的画作在这一世已成绝世珍品。前世预见的未来都已成为现实无名成书一本,描述未来的世界,被认为是疯子在三万年后,却成为人们口中的导师。
  • 无影刀之传说

    无影刀之传说

    丝绸大王陆山云太太欧阳琼被人暗杀。是仇杀?她并没有仇家。是情杀?她爱情专一,只爱陆山云一个。到底是谁杀了欧阳琼,为什么要杀欧阳琼成了一个谜。刀!祖传的一把“无影刀”显灵,将陆山云引领到了他的前世。风魔一世的无影刀引出了案件的端疑……。
  • 金色闪光

    金色闪光

    没事瞎写,写多了想让更多的人分享。愿意看的朋友谢谢你们,本人教师,没办法日更,请谅解。
  • 从开始到现在每一次成长

    从开始到现在每一次成长

    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