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791400000004

第4章 年味

一进入腊月,年味就渐渐地浓起来。在这充满浓浓年味的腊月里,不管是在乡间小道上,或是在田间地头,人们总是微笑着赶路,总是微笑着干活,总是微笑着说话……有时一个人还在偷偷微笑着呢!这笑是出自心底的,是被年浸泡过的,香香的,甜甜的,也是美滋滋的!仿佛只有微笑,才能表达出他们心中对年的期盼。在家里,父母一般对小孩也会多一些理解,哪怕孩子顽皮一下,也不会再打骂孩子了;在外面,哪怕再有什么不顺心,一般情况下也不会生气发火。人们也不管在哪儿碰见,在相互的问候中总少不了“年”这个词,“快过年了,你那在外打工的儿子儿媳回家了吗?”“你家杀过年猪了吗?”仿佛这时的年,在他们心中就像这冬天里的阳光,温暖着他们那对常年漂泊在外的亲人的思念,更充满着对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

旧时有“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的说法,在过了腊月初八,年就一天天的近了,年味也一天天浓了。随后,便是“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洗猪头……”进入迎新年的倒计时了。腊月二十三日,人们便在灶台上摆上蜡烛、糖果、清茶,香烟等,在那躬身的祭拜中,似乎把一年来的丰收与喜悦和对来年期待与祝福,让灶神带上天去。在送走了灶神后,腊月二十四便可以挑屋后的“泥沟”和打扫屋里的“灰尘”,不管是院前院后,屋里屋外,都要彻彻底底地打扫一番,从人们那既忙碌又开心的劳动中,看得出他们要“一尘不染”地迎接新年。

在这忙碌的身影中,不但大人们忙碌,就是小孩子也在忙碌,还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也在忙碌,男人们忙着掏屋后的“泥沟”,女人们忙着打扫屋里的“灰尘”,孩子们忙着清理自己的玩具,老人们忙着打扫自己的房间……

在年关里,最热闹的莫过于杀年猪了。俗话说:“肥猪叫,新年到。”在进入腊月后,人们就准备着杀年猪,谁家先谁家后,似乎在不约而同中有序地进行,因为相邻好友都会借此机会聚一聚。还要不停地打电话问在外工作或打工的儿女,什么时候放假,有没有空回家,能等就尽力等,不能等也要将这杀猪的喜讯告诉他们,把这高兴的氛围也传递给他们,让他们也为杀年猪高兴,为这即将到来的年高兴,更为这经过年关点缀的亲情高兴!

一弯高过一弯,一家胜过一家的杀猪的叫声,让大人和小孩的脸上都含着微笑,心里都装着说不出的喜悦。今天你请我吃“刨猪汤”,明天我请你吃“刨猪汤”,在平时很少像这样闲着的山里人,又在这浓浓的年味的映透下,劝酒声、说笑声使整个山村里充满着温馨和谐的气氛。

一桌丰盛的酒菜加上几杯烈酒,年味就在他们那共叙今年的喜庆中浓起来,笑声也在他们那共话来年的构想中久久地回荡着。

在这年关里,期盼也像年一样渐渐浓了。家里的老人们期盼着儿女们早点回家,小孩子期盼自己的爸妈早点回家,这时的期盼也像阳光一样,照耀着田间地头,点缀着乡间原野,映透着山溪小河,温暖着山里人的心灵和梦境。那在小河边洗衣服的大姑娘和小媳妇,那爽朗的说笑声,那充满欢乐的身影,那从内心荡漾着的憧憬,更是让年关变得格外的温馨,格外的甜美!

她们一边洗衣服洗被子,一边高兴地说着笑,有的自个儿在心里乐着。她问她:“你那在外打工的情哥哥快回来了,你高兴吗?”她一时却羞得脸红了,但也不甘落后地说:“你还不是一样天天在盼啊!”在乡院坝里,老人们总是乐滋滋地说:“我的儿子要回来了,他说还要给我买一瓶茅台酒,我也想尝尝茅台酒到底是啥滋味哟!”说话中透出了欢乐与喜悦,充满着向往与梦想!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似乎不是这样的,尤其是在我小时候,每到过年母亲总是愁眉苦脸的,也时不时听见母亲在反复念叨着那句话:“过年,真是过难呀!”

当时年幼的我,根本听不懂母亲的那句话,不停地问母亲这是什么意思。母亲笑笑说:“没什么,是你外婆在世时常说的那句话。”我便听母亲讲起外婆的事来,在我母亲还很小的时候,外公就被抓了壮丁,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家里只有外婆一人照顾我母亲和年幼的舅舅,外婆是一双尖尖小脚,不能下田种地,只能靠给别人缝缝补补挣点钱,母子三人就这样艰难度日。每到过年时,别人家杀猪杀鸡杀鸭,而她家连煮年饭的米都没有,只有三人抱头痛哭。那时,外婆就只有含着泪水反复地说着那句话:“过年,真是过难呀!”

每到过年时,我的母亲就会想起外婆的那句话,虽是触景生情地思念外婆,但当时我家因穷而过年又何尝不是这种状况呢。父母在生产队干活,不能出去打工,又不能做手艺干副业。我们几兄妹年龄又小,不能干活,全靠父母挣点工分养活我们,分的粮食又少。这时,每每看到别家有劳动力干活的,不但分的粮食多,年底还能在队里收到几十或上百元的票子。那些收钱的人家就上街为孩子买衣服,买鸡买鸭等办年货,因我家要补队上的钱,不得不把仅有的一头年猪抬去卖了补给队上。这样,家里就什么也没有了,母亲只好独自一人念叨着那句话:“过年,真是过难呀!”

尽管在这样贫穷的情况下,母亲仍用她那勤劳灵巧的双手,尽量让年过得快快乐乐、有滋有味的,没钱上街去给我们几兄妹买衣服,就把平日里积累下来的一些自编的土白布,买一包蓝膏子回来,在锅里一染,再晒干后,她自个儿给我们几兄妹缝衣服、裤子,还有就是利用好几个晚上,用烂衣服与旧布给我们做鞋子,虽然这些没有街上买的那么好看,但我们在初一这天穿上一身崭新的衣服,心里也非常高兴。尤其是在腊月三十天,我父亲问母亲:“这鸡在生蛋,杀不杀?”母亲说:“杀,别说在生蛋,就是在生金子也杀,过年嘛,就是要热热闹闹的。”就这样,我母亲在屋里炖鸡,父亲下到冰冷的水田里打鱼,我们在田坎上跑来跑去,待我们把鱼提回家时,母亲已把鸡炖得香香的,母亲说:“过年就是要吃鱼,年年有‘余’嘛!”

后来,我们几兄妹也渐渐长大了,农村土地承包到户,家里的生活也好起来,每到腊月底,家里总要杀年猪,上街买新衣服,还要办年货,什么凉菜、炖菜、水果、糕点,应有尽有,父亲常说:“少办点,多了能吃完么?”母亲说:“前几年想办没钱办,现在好了,就该多办点,过年嘛,要有‘余’才好呢!”一家人就欢欢喜喜地沉醉在这种祥和美满的气氛中。可母亲又要自言自语地说:“过年……不再是过难了!”我问母亲:“为什么您总要说‘难’呢?”母亲眼睛湿润了,说:“能过这样丰厚的年,是我小时候想都不敢想的,要是你外婆还在,她该有多高兴呀!”

如今,我们几兄妹各自在不同的地方上班,每到过年各自因这样或那样的事,也难以一起回家过年,有时弟弟回来了,而妹妹因为路途遥远又不好赶车没回来,有时妹妹回来了,而弟弟又因在厂里值班也没有回来。可母亲每年都把年猪杀起,鸡鸭也杀起,年货办得很丰富,吃的大到猪,小到瓜子,用的大到被子,小到干净的拖鞋……一应俱全,可就是难以全家团团圆圆在一起过个年。每年腊月三十天,母亲总是不停地念叨着:“二娃没回来,不知道他在外面吃得怎样?”“三闺女今年又没回来,不知道她们买鱼吃没有?”只有我,就在家乡的县城上班,离家不远,我每年都回家,看看父母,感受一下过年一家人团聚的温馨气氛,我总是安慰母亲说:“没事的,他们都是大人了,还要您老人家担心么?”母亲说:“他们再大也是我的孩子,我能不担心么?”我明白母亲的心情,儿女永远是母亲的牵挂,永远是母亲的思念。

每到这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打电话回来问候父母,母亲总是抢着去接电话,在她接过电话后笑了,她虽已年过花甲,但仍像个孩子似的,笑里含着喜悦。

过年,让人最高兴的莫过于上街买衣服。

过去,因为山里人经济条件差,一般都是自己缝衣服穿,在快过年时从街上买来布匹,买包蓝膏子在锅里一染,再晾干后就缝成大人或小孩的衣服,虽然没现在买的好看,但在过年时能穿上一身新,也着实让人高兴。现在,山里人的经济条件好了,在过年时几乎人人都上街去买衣服了,因为不管大人小孩,或是老年人的衣服都应有尽有。

人们三三两两相约一起,或者小孩子在大人的带领下,老人在儿子女儿的陪伴中,纷纷去到街上,尽往那花花绿绿的服装摊点旁挤,各种各样的款式,各种各样的花色,让他们看得眼花缭乱。在店铺老板的一席十分好听而吉利的奉承话下,也不管要价多高,只要看上的就买,因为这种氛围就让人高兴,一年到头不就图个高兴吉利么。这时,那上街买新衣服的人们,年味似乎就像他们的笑容一样,从心里飘出,在脸上绽放。

于是,年味就在在外打工或工作的人们那匆匆回家的脚步中,散发出有如故乡那充满着泥土芳香的亲情、友情、故乡情。他们那匆忙归家的脚步,无不牵动着老人的心;他们那日夜兼程的如云般飘浮的身影,无不凝聚着老人孩子守望的目光。年味,他们那甜甜的守望和苦苦的期待里,变得美丽而浓郁起来,有如那四处飘来的熏腊肉的香味一样,让人感到格外的温馨和幸福!

那在院坝里写春联的,在屋檐下挂灯笼的,在门窗上贴年画的,哪一样不透出年的吉庆?逛花街的,燃烟花的,放爆竹的,赶庙会的,哪一种不渲染出年的热闹?这千百年生活积淀而来的,被人们用真诚和善良,用对亲人的思念与对来年的祝福,点缀得更加浓厚,更加丰盛。

然而,年味不光是在腊月里浓,在过了年后的正月,还更浓。

从初一那天穿上崭新的新衣服出门玩耍时,与从外地赶回来过年的亲人们一同走亲访友时,人们就发自内心地高兴,仿佛觉得那懒懒散散的阳光也是崭新的。正月里的乡村,就像一位贤惠的媳妇,处处都含着笑脸,时时都显出温情,不管是在新修的崭新漂亮的洋房楼院,或是在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老屋寒舍,处处都充满着祥和喜庆的气氛,不管认识与不认识的人来到小院里,都像贵客一样受到款待,又是倒茶又是拿糖果,几句话就谈得开开心心,因为正月这种气氛就给人一种特有的亲切。那玩狮舞、耍龙灯的随处可见,仿佛要把正月的乡村闹得红红火火、甜甜蜜蜜的。尤其是从来舍不得闲几天的乡下人,这时也把手中的活儿放下,因为这时大家都闲下心来,如果有谁舍不得活儿,总被人劝道“正月间嘛,总得耍两天吧?”这一劝,让人多少有点儿不自在,便干脆带着小孩看热闹去。

走亲访友的人像赶集一样热闹,大人们往往带着小孩,新婚的丈夫带着妻子,年老的爷爷带着小孙子,从初二就开始走亲戚,晚辈走长辈,女婿走丈母娘,年老的爷爷走舅父,称着“拜年”。这一走让平时很少在一起的亲戚朋友,更多了一些亲近,晚辈给长辈送去问候与祝福,而长辈也要给小孩拿“拜年钱”又称“压岁钱”,小孩这时特别的高兴,也特别的“富有”,大人们看着小孩高兴自己也高兴,这时不管大人小孩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凡相识的人,不管在哪里碰见大人们总要问一声“新年好!”小孩们总要说一句“拜年啦!”这样你来我往,一走正月就差不多过了一半了,可山里人并不忙,因为有“男子走到初七八,女子走到青草发”之说,这大概是男人们因为正月到立春后的雨水节了,适当走几天亲戚就该回家准备播种的农事了。而家里妇女没有多大的事儿,走到哪儿总要亲亲热热拉拉家常,直到走到正月底都没人说,也误不了家里的农活。

当然那是以前的事了,现在大多数农村的年轻人都在外打工,他们一般都在正月十五过了大年后,就得收拾行李又匆匆起程,家里的老父老母只能依依不舍地为儿女们送行,反复叮嘱道:“路上一定要小心,今年正月的天气好,一定是个出门挣钱的好兆头!”小孩拉着父母的手说:“等过年回来给我买更好的衣服,还要买很多好吃的、好玩的,一定记住啊!”一时间,正月的乡村,似乎被这难舍难分的祝福与叮嘱,点缀得格外的温馨和幸福。

正月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一般在正初几就立春了,正有“一年之计在于春”之说,正月就是一年的开始,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不管你将要去何地,这时每个人心中似乎都早已拟定了一个目标,对自己在新一年里的收获充满了希望与憧憬。这时,正月的乡村,就如同初春那崭新而醉人的阳光,让你感受到暖暖的浓浓的春天的气息,让你从头到脚都变成一个全新的自己。

同类推荐
  • 走在阳光下

    走在阳光下

    很久以后——我们知道伦敦格里莫广场12号那幽暗的布莱克家宅。我们知道那些被施了魔法、永远拉不开的窗帘。我们知道那些长长的、烛光摇曳的走廊。我们知道阿兹卡班的监狱。我们知道摄魂怪带来的黑暗。我们知道那些重重深锁、没有窗户的牢房。我们知道贴遍大街小巷的疯狂杀人犯的通缉令。我们知道狼群游荡的夜晚。我们知道霍格莫德村外阴暗潮湿的洞穴。我们知道属于凤凰社的那个色彩黯淡的漫长夏天,他坐在厨房的壁炉边,孑然一身,望着跳跃的火焰。我们知道那个深陷地下、不见天日的房间,我们知道那道微微飘荡的帏幕。他走的时候,只有魔杖发出的光亮照亮他的脸。所以,很久以后,我们知道,他没有撒谎。
  • 毛泽东品国学(超值金版)

    毛泽东品国学(超值金版)

    在毛泽东的笔下和口中,古老的国学被赋予了全新的灵魂:它能为现实的革命斗争提供方针政策的指导,它能为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贡献力量,更奇妙的是,它能与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水乳交融,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原理呈现出大中华气派!对于国学典籍中的成语、典故、诗词歌赋,甚至神话传说,毛泽东能信手拈来,随意驱驰。他能以古典小说中的一个情节来说明一个革命道理,令听者拨云见日:他能从初见者的姓名中寻找到楚辞唐诗,让对办惊叹不已……
  • 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史

    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史

    本书概述了从“五四”到建国三十多年的文学思潮、理论、社团、论争史等,统称现代文学运动史。这部文学运动史稿,对每一个时期发生的文学运动的起始、过程、终结,都运用了翔实的资料作了尽可能完整的陈述。以期给读者提供有关事件的真实的来龙去脉。
  • 华佗的锦囊

    华佗的锦囊

    《华佗的锦囊》收录了《俺想要个女娃》;《为你撑了十八年》;《皮日休吟诗露踪迹》等故事。为中国的孩子们、为芸芸众生讲述最沁人心脾的故事。
  • 常识与通识

    常识与通识

    《常识与通识》里的十二篇文章,为阿城先生为《收获》所写的专栏,原题为“煞风景”,因为讲常识,常常煞风景。这些文章写自洛杉矶、墨西哥、上海、台北……游历世界的阿城向读者讲述“常识”——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他把抽象的学问拿回来,在他趣味盎然的世俗世界里好好涮过,舒缓的散文笔调,向人生的启蒙书房龙《人类的故事》致意。《思乡与蛋白酶》《爱情与化学》《攻击与人性》……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篇,清醒、幽默,美好而富想象力,至今读来仍刺激脑啡。理想国推出二十周年纪念版,唐诺伴读文章《清明世界,朗朗乾坤》收录书中。
热门推荐
  • 夏日谎言

    夏日谎言

    《夏日谎言》是伯恩哈德·施林克的短篇小说集,收七篇小说。一个女人突然发现自己多年来笃信的生活的意义已经不复存在,她开始寻找学生时代爱过的人,试图挽回自己曾经的决定。一个儿子为真正了解自己的父亲,踏上与父亲结伴的旅途。一个患上不治之症的男人安排着与家人共度的暑期,向生活做最后的告别。一个男人正在飞机上听着同机乘客剖白自己的生活,又怀疑听到的不过是堆谎言……我们不时生活在谎言中,在怀疑与确信中游离,《夏日谎言》围绕“谎言”这个关键词,书写了七个哀伤的小故事。
  • 重生之魔王降临

    重生之魔王降临

    因为疾病缠身而在病床上待了一辈子的晨死后发觉自己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在这里他遇见了各种各样的人,也结交了生死与共的同伴们,现在,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主角的能力源于DOTA中的影魔奈文摩尔)
  • 星空下的白色羽毛

    星空下的白色羽毛

    少年追寻着一只白色精灵,发现了一个尘封的失落世界,那里有一个孤独的女孩在等待他。“不要再到这里了好吗?”女孩说。“因为我并不存在于这里。”
  • 地球修真学院

    地球修真学院

    地球2130年,灵气复苏,鸿宇真人携修真与科技自域外而来,创立地球修真学院!从此地球进入修真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地球对宇宙的探索越来越深,却令地球陷入生死存亡之境……
  • 樱熏之恋

    樱熏之恋

    陌殇冰姬,她是陌殇国最尊贵的公主殿下,也是夜魅国的下一任皇上;同时是黑界神尊,白道圣尊;在她的身边有一个非常宠爱她的皇兄,还有一个喜欢她而她却只是他当哥哥的别国太子殿下,甚至还有九个宁愿为她放弃一切,放弃自己生命的男生,也有一个她六岁那年遇见的小男孩…她会如何去选择呢?是选择别国太子,还是那个小男孩,亦是九个男生当中的一个呢?宇文羽寒,是是世界排名第三的宇文家族的家主,是世界排名第三的宇文集团的董事长,亦是世界隐族“落”族的少主,也是冰姬小时候遇见的小男孩,更是黑界灵尊,白道仙尊…当她与他在学校遇见时,又会擦出什么火花呢?…
  • 飞仙门传奇

    飞仙门传奇

    这是一段关于飞仙门兴起又消亡的传奇故事。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经济导师。罗纳德·科斯。乔治施蒂格勒、莫里斯·阿莱、列昂尼德·康托罗维奇、康托洛维奇·利奥尼德、米尔顿·弗里德曼。理查德·斯通、奥尔本·菲利普斯、威廉·维克里。
  • 炼狱小丑

    炼狱小丑

    三大世界即将毁灭,创世者混沌因为失望舍弃了神明和世界,在这个世界崩坏之时即使是可以创界的神也要死去。现在只有占领其他三大世界才可继续生存,一场以游戏为名的无限轮回将会选出神明认可的强者,届时神明将带领这些人进行旷世征伐。五族之战,古老神话,主宰争霸,逝者不死,诅咒之地,灵异之地,这一切的一切背后都有一只手在掌控着整个事件。作者的话:所有的无限流故事都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没有任何电影恐怖片轮回全是我想出来的新世界,世界观奇大,但是我的能力有限不喜勿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儿时那些鬼事

    儿时那些鬼事

    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印记,各自的色彩,各自的信仰。本书演绎了清末到民国齐鲁大地上张,孙,杨,崔四大家族的传奇故事。家国动荡,邪魅四起。国恨家仇之间,乱世江湖儿女留下了一段段让人津津乐道的传奇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