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950100000038

第38章 重阳节

重阳节

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中文名重阳节

外文名Double Ninth Festival

别名登高节、晒秋节、重九节、九九重阳等

节日时间农历九月初九日

节日类型传统节日

流行地区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

节日起源祭祀、自然崇拜

节日活动插茱萸、赏秋、赏菊、登高、踏秋等

节日意义敬祖、敬老、感恩

节日饮食重阳糕、菊花酒

设定时间明代

地区中直单位

申报地区文化部

遗产类别民俗

遗产编号Ⅹ-6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荣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收起

94%的人还看了

重阳节吃什么食物

重阳节手抄报简笔画

重阳节吃什么传统食品

鬼节

节日简介

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重阳节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节日起源

起源其一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重阳节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起源其二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重阳节

在古代,古人对火总有莫名的恐惧,因而也常常敬畏和祭拜火神,并认为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城,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起源其三

重阳节的起源据说是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她身边的侍女也受到牵连并被赶出皇宫,流落到民间,嫁给了一个贫民。由于她在宫中每年都过重阳节,节日期间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以求长寿,所以嫁人之后,她在这一天还是照着宫里的规矩过重阳节,人们听说后纷纷效仿,于是这种习俗在民间就广为流传了。

历史演变

年代发展过程春秋战国时期重阳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三国时代“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1]。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晋代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唐朝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中曾记载了当时北宋重阳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有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吃花糕。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清代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20世纪80年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高官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2]

文学记述

神话传说

《续齐谐记》记载

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见于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吴均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民间演化版本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桓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桓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桓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桓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他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辟邪用法,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著名诗词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在数中最尊贵,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历代诗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以下列举部分诗词:

朝代诗词名作者唐代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卢照邻,(636年,695年)蜀中九日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689-740)过故人庄孟浩然,(689-740)九月十日即事李白,(701年,762年)

更多

民间歌谣

民间歌谣俗语中有很多是关于岁时节日的,重阳节也不例外。下面这几则都是有关重阳节的歌谣俗语,体现出了重阳节饮菊酒、放风筝的风俗,以及在重阳这日占卜天气的风俗。

民间歌谣

序号歌谣序号歌谣1重阳节,又试话登高。究竟年年如是,有乜功劳?虽则系如画嘅秋山,游吓亦好,做乜偏要向往重阳个日,至晓得风骚。你话敢样就可以避灾,亦何不大早。点解你单身前往、又试剩落个的妻孥。开讲话一部通书,都唔睇得到老。况系个的区区陈迹,重驶乜咁心操。既系你上日唔知,我亦唔怪得你去做。唉!悭吓脚步,何苦去寻烦恼。不若静坐思量,想吓边一样可图。3九月九,个个都去登高,你睇个班嫩仔,走得气嘈嘈。放起个只纸鹞在高处舞,扶汉声声(响弓声),唤起个的懦夫,总系企在个处风头,须要努力正好。虽有声威,可惜你未满羽毛,怕只怕失足云霄,个阵就遗恨万古。咪估个条包索,可以把天箍,既替得个佬流灾流难,边处唔流到。唉!难把身世顾,只望得天怜悯,俾你有点功劳。2菊花黄,黄种强,菊花香,黄种康,九月九,饮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阳4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鹞,线爱长5八月中秋哥送饼,九月重阳妹送鞋(,仫佬族,)

气象谚语

?重阳节◆重阳晴,一冬凌;重阳阴,一冬温(京)

◆重阳晴,一冬晴;重阳阴,一冬冰(苏)

◆重阳无雨一冬晴(苏、浙、鄂等)

◆重阳无雨,九月无霜(皖)

◆重阳无雨,冬至多雨(湘)

◆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赣)

◆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闽)

◆重阳有雨,下年雨缺(陕)

◆过了重阳节,一怕霜来二怕雪(鄂)

民俗活动

普遍习俗

习俗形式详介图例登高,旅游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

登高旅游

赏菊并饮,菊花酒重阳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

菊花酒

佩,茱萸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

茱萸

簪,菊花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

簪菊花

吃,重阳糕重阳糕亦称“花糕”,汉族重阳节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蒸重阳糕方法与蒸年糕相同,不过蒸糕要小一点,糕要薄一点。以米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更点缀以枣、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为了美观中吃,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还要在糕面上洒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阳糕又叫桂花糕),这样制成的重阳糕,香甜可口。

?

重阳糕

各地差异

地区习俗河北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重阳节若下雨,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典周县境内无山,县民多于重阳节上城楼登高。山东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旧时,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陕西西乡县重阳节,亲友以菊花、菊糕相馈赠。士子以诗酒相赏。据说妇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江苏重阳节,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于庭中。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做“骆驼蹄”的面食。无锡县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羹。上海上海,豫园,于重阳节办菊,花会,以新巧,高贵,珍异三项评分定高下浙江绍兴府重阳节互相拜访,除非亲友家有丧事,才往灵前哭拜。桐庐县九月九日备猪羊以祖,称为秋祭。同时也在重阳节绑粽子,互相馈赠,称为重阳粽。江西广丰县,九月九日打,糍粑,德兴县,九月九日割晚稻安徽铜陵县,以九日重阳为龙烛会,以迎,山神,削,竹马,为戏,据说可以驱逐,瘟疫湖北武昌县于重阳日酿酒,据说此所酿之酒最为清洌,且久藏不坏。应城县重阳节是还愿的日期,甚家皆于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福建长汀县,农家采田中,毛豆,相馈赠,称为毛豆节,海澄县重阳节放风筝为戏,称为“风槎”广东连川重阳,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围观。南雄府九月九日请茅山道士建王母会,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妇女都会前来参加。阳江市重阳节放纸鸢,并系藤弓于其上,在半空中声音十分嘹亮。临高县民重阳节早起,大家齐声高喊“赶山猫“,以此为安和富利之吉兆。广西怀集县以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倾城而出,赛神酬愿,皆用大炮。隆安县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觅食,俗语说:“九月九,牛羊各自守”。四川旧时南溪县读书人于此日在龙腾山岑山楼聚会,纪念诗人岑参,称为“岑公会”。民间旧俗,重阳前后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话说:“重阳蒸酒,香甜可口”。山西山西晋南地区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饱览大好河山,观仰名胜古迹,成为节日的盛举。至今还在民间传诵着“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九月欣新霁,三农庆有秋”等名言。河南中国开封菊花花会始办于1983年,开封是以菊花每年举行一次年会的唯一的城市香港香港会在这天纪念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捐躯军人(原重光纪念日仪式)台湾拜红龟粿,红龟粿为闽南人节日祭祀之糯米制食品,扁平约巴掌大小,红色外压龟印内包馅,以植物叶为垫。类似相关的食品有“红片糕”、包卷状,切为小块一般只作为甜点用。国外韩国吃花煎,花菜玩花煎游戏,放风筝日本吃茄子,吃栗子饭,祭菊。[3]

敬老活动

来源

???

7张

敬老活动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九九重阳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秋万代“老吾老”的浓浓深情和生生不息的民族风范。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重阳节成为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2012年12月28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一步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作为老年节,并于2013年7月1日起实施。因此重阳节这天又是“敬老日”、“敬老节”或“老年节”、“老人节”。

活动

重阳节期间,中国各地会举办丰富多彩的节日主题活动和敬老爱老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努力营造尊敬老年人、关爱老年人的社会氛围。

节日禁忌

1、不能说节日快乐,登高原是避凶气。

一年十二个月有六个奇数六个偶数,奇奇相逢和偶偶相逢都成了节日。重要的传统节日大都集中在奇数上,它们分?重阳节别是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月数日数奇奇相逢。一月又称正月,正月正是传统的大年初一,一直到初五都是正规的节日。三月三是沐浴节,接着就是清明节,五月五是端午节,七月七是乞巧节,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九月九是重阳节。十作为从头开始,已经是数字的结束,后面的也不被人们所重视。由此可见,热热闹闹的传统节日,恰恰是建立在不吉利的奇数之上,按照中国传统之中“逢凶化吉”的思维转换模式,有理由相信,节日喜庆的外表是为了完成奇月奇日由凶转吉,一系列的节日活动是为了镇压住凶气、战胜凶气而设立。

奇数又被认为是阳数,二阳相逢叫重阳。九是数字之中最大的数字,所以这一天也是大凶日。这一天的仪式活动是登高、赏菊、饮酒、吃蟹。登高是本质意义,后三者是附加活动。登高,也就是到野外去登山,这就是躲避,离开平日生活的环境,躲避凶气的捕捉。相传这一天里会有瘟气降临,人们要离开自己的家,尽可能到高处去,才能平安。在道教的传说里有生动的描绘,道士费长房告诫友人九月九要全家登高,友人照办,晚上回来见家里的猪羊都已死去。这个故事形象地说出了九月九之毒之凶。这一天的另一个仪式是在头上插茱萸,茱萸是一种中草药,和艾草一样具有消毒的作用,也不乏伪装的意义。王维《九月九日怀山东诸弟》中,“遥望兄弟登高日,遍插茱萸少一人”,记的就是全家登高的活动。它强调的是全家躲避,要数一数是不是丢下了一个人,丢下者就会被瘟神捉走。

由此可见,奇奇相逢的日子被称为节日,举行特殊的仪式和活动,是人们为了保卫生命的积极措施,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逐渐淡化了避凶的禁忌内容,而保留了形式意义,节日逐渐成为单纯的喜庆。所以,在这个原本是辟邪的日子里,说上一句“节日快乐”似乎有些不妥,不如说“身体健康”或者“全家平安”比较恰当。[4]

2、有的地方在九月重阳节忌讳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回娘家,民间俗话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的说法。

3、某些地区还有重阳节忌同床的说法,即夫妻不能同床,要分床睡。

重阳之乡

2005年12月,上蔡县被正式命名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成为现阶段国内唯一以传统节日命名的文化之乡。2006年3月,上蔡县重阳习俗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收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6月,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搜索

重阳节吃什么食物

重阳节手抄报简笔画

重阳节吃什么传统食品

鬼节

重阳节有什么风俗

上坟扫墓祭祖程序

中元节

重阳节诗句

重阳节吃什么东西

万圣节

同类推荐
  • 穿回八零当厨神

    穿回八零当厨神

    幻白兮被人从悬涯逼着跳下来,不想这一跳居然遇上了九星连珠,穿越到了八零年代。灾星?没错害过我的人都必须付出血的代价。绿茶白莲?我见一个打一个。弟弟妹妹们?当然是千娇万宠不受一丝伤害。老公?呵,我这辈子都不可能有老公。“宝贝儿,你说什么?我没听清。”“刚才有人在说话吗,我怎么不知道?”
  • 急转年轮

    急转年轮

    故事描述农村女孩子因高考成绩差八分落榜在村中传开,因家境贫穷又遇上升学希望落空,她感到烦闷,碰巧遇上改革开放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裹挟在各种机缘中在她为了父母亲友过上好生活选择放弃继续补习在机会,发誓改变这命运,这时在邻居十六叔宣扬下许多人放弃梦想,清明一心要以实际行动证明:设法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是不分男女。这个激扬时代给她带来勇气和希望。此外,她保持和家境良好在弟子方志坚和赖福花来往,经常和他们在一起畅谈美好理想和幸福生活,而方家的人误会她们在谈恋爱,千方百计进行阻挠,制造一系列事端,毁坏清明的名声,清明何去何从,该如何选择?
  • 骗子,你们都是骗子

    骗子,你们都是骗子

    骗子,你们都是骗子。骗人已经是人的本性。
  • 从零到二

    从零到二

    这本书是记录从出生以及弱冠之年所发生的故事,个人的成长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偏,以及为了改变这些发生在人身上的缺陷我所做出的改变。
  • 田园密宠:娇娘子很彪悍

    田园密宠:娇娘子很彪悍

    一个新世纪富二代女博士,被自己妹妹陷害,其妹一夜间继承家业,众叛亲离,老公与妹妹有奸情,还有一个三岁儿子,婆婆嘲笑,女博士?搞农业的女博士?开玩笑,在城里种地,种楼顶吗?庄家汉都比你会种地,白吃白喝,你怎么不去死!一夜间失去所有,实验室突发大火,为了抢自己从地里挖出来还没研究的豆子,还好还好,火势凶猛,眼看一块石头砸下来,看来这就是命。一朝穿越成农家女,拥有异空间,采药种粮,上山打猎,下河摸鱼,斗恶婆,打地主,调戏美男,初见美男受伤,救美男下手不稳,把美男衣服震个稀碎,美男脸红道,姑娘如此彪悍可是嫁不出去的。姑娘救我性命,愿以身相许……娘子,为夫等你许久了,被窝已经给你暖好,来就寝吧……
热门推荐
  • 决绝陆崖

    决绝陆崖

    这是一个被诅咒的世界,里面存在的,是更多的挣扎。无尽深渊中嘶咆,泣血。你的信念可以持续多久?你是否还能抓握着什么?因为失去了很多,所以我们也会痛苦着,思考着孤奀扶沉浮晓,凸延期绵,惜荼秃芜。娇渡愍游幽咀,貌染燃域,涓溪煮绯。坠瘫渊忌顾咽,挣泊浊喘,扎眨止呼。忧诺拓思塑未,漾摆急陡,醒丝觉泯。似狂风渡暗醉涌,如腾浪奔泳。长嘶纱煞,独寄思丝。要静宁,锁帘怜。奀缺舵堵,淤即故。想破封重铸,惜叹岩域。望未逐寂泯,安得岸平。
  • 九阙梦华——解忧刀

    九阙梦华——解忧刀

    在世间,总会流传着很多传说。如七道彩虹,如绝情之蛊,如苗疆圣母,如昆仑魔山。有的太过离奇,有的太过诡异,有的太过悲伤。所以,大家只是姑妄听之,在茶余饭后,将这些传说一传再传那些多年前的悲伤与惨烈就这样万口传颂,被一次次笑着咀嚼,直到成了渣滓。
  • 我的血是个野蛮妞

    我的血是个野蛮妞

    泰山,统御三千世界灵魂归所。泰岳神府,是众多神部中的一个,实为上古冥神办差的地方。神府下有七十二仙司,分管世间各路灵魂琐事。又有七十二魂狱,镇压神魔鬼怪之魂。而经年累月,泰山府君东岳大帝,不再掌管泰岳。天帝昊天为三分泰岳,欲扶植冥府阴司,迎佛门天龙八部。废除泰岳神府神部之位,降级为神部下属宗门,称为太岳宗。一入太岳宗,与天神无缘,五百年轮值一次,追雷大会定去留,胜者守魂狱,败者降阴司。苏渊,一个太岳宗望海峰的仙司弟子,虽修行无果,可是却拥有师叔祖的高位。可在这早就变了天的太岳宗中,受尽白眼折磨。本是人皇之躯,逃难于此,却成了摊子师祖,卧床百年。想不到,千年无忧无虑,体内人皇之血,竟突生凶神一尊。机缘巧合,终于重新站起来!没几天,却因内斗一剑穿心!杀不死的苏渊,重回太岳宗,却发现追雷大会,竟隐藏惊天阴谋。闯冥府,斗阴帅,戏骨魔。黄泉之路逃婚,收上古魔兽为宠。遭围剿,杀仙神,驯邪兽。继位万古妖皇,收三界邪神为将。不但要重振泰岳神府,更要与你昊天重分这,天下!
  • 花影舞

    花影舞

    师父一共有五个徒弟,花影舞最小,阿水师兄总喜欢叫她楚楚,阿水师兄说,因为她刚来时圆滚滚的,她是不是应该庆幸她不叫滚滚?。。。。。等等,这跟她叫楚楚有一文钱的关系啊
  • 洪荒灭世

    洪荒灭世

    远古的消失,上古的分裂,一切都被迷雾笼罩……这是你们逼我的,想打开那扇门,那我成全你们让洪荒重临,一切豆消逝吧!!!!
  • 狐宫有凤来栖

    狐宫有凤来栖

    一只九尾狐和一只九尾凤之间擦出的花火,不肯屈服的小凤凰险些举起了砖板。
  • 幻儿妖妖

    幻儿妖妖

    妖妖从小在幻界长大,父母不详,突然有一天想起身世,便想离开幻界寻找线索。他会遇到什么呢,请往下看
  • 快穿之这个男配我爱

    快穿之这个男配我爱

    某攻略者:害,你不是试试喜欢我吗?某大佬:不。不久。某大佬:媳妇儿,我错了。某攻略者:错在哪里了?嗯哼?你怎么会错?某大佬:我应该一开始就喜欢媳妇儿不应该对媳妇儿这么凶。
  • 让我爱你多一点

    让我爱你多一点

    富二代为了她,一夜负气出走,从此走上了一个男人负责创业的生活。可是她并不是花瓶,用自己的实力证明,告诉他的家族,我配拥有我爱的男人。
  • 人间有至味

    人间有至味

    这是汪曾祺的散文选集,全书分三个部分:有味/有乐/有思,从三个方面来诠释“味”的涵义,展现汪老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汪曾祺关于美食的散文脍炙人口,而且广为流传。他的饮食、文章和生活都讲究一个“味”字,这个“味”字有很大的阐述空间,可以是食物的味道,可以是生活的乐趣,也可以是人生的况味,于是就有了这本《人间有至味》,多维度地展现汪曾祺的生活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