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134600000006

第6章 法庭争锋

2003年12月22日牛津地方法院

牛津郡法院同一天收到两份起诉书,一份是约翰·霍华德向沈立言提出的离婚诉讼。另一份是沈立言向霍华德拍卖行提出的偷盗并拍卖中国文物的诉讼。

霍华德夫人收到起诉书很是吃惊,沈立言难道不是为了钱?她不是商业间谍么?霍华德夫人有不好的预感,她拨通了詹姆斯·罗塞尔(罗塞尔法官的长子;凯特·罗塞尔的哥哥)的电话:“请你介绍一个优秀的熟悉拍卖业务的律师给我。”

詹姆斯:“你的公司不是已经有专门的法务了么?”

霍华德夫人:“他还不够好。”

詹姆斯:“霍华德拍卖行遇到什么棘手的问题了?”

霍华德夫人觉得没必要遮遮掩掩了,反正这会儿詹姆斯·罗塞尔的父亲,牛津法院的大法官卡梅伦·罗塞尔也应该知道这件事情了,兴许之后还需要他们家的帮忙。霍华德夫人有所保留地将事情告诉了詹姆斯。

詹姆斯介绍了英格兰数一数二的拍卖业务律师肖恩·杰米斯给霍华德夫人,这个精明能干的杰米斯律师在他十五年的职业生涯中几乎未尝败绩。

沈立言提出的诉讼,定于2003年1月21日开庭。

2003年1月6日牛津大学莫顿学院

“李教授,史蒂文斯院长(莫顿学院院长)请你例会以后到他办公室去一次。”

李教授敲开莫顿学院院长办公室的大门,发现霍华德夫人在院长办公室。

霍华德夫人:“李教授,好久不见。”

李教授:“霍华德夫人,你好。”

史蒂文斯院长请两位就坐,他对李教授说:“霍华德夫人说你的学生沈立言和霍华德家族起了一点误会,希望你从中调解一下。”

李教授说:“我恐怕这不是误会这么简单。沈立言已经向法院提起诉讼。”

史蒂文斯院长:“霍华德夫人认为,李教授你在支持你学生的诉讼。她专程来学院,就是想了解一下,看有没有庭外和解的可能性。毕竟霍华德夫人对莫顿学院的文博专业非常慷慨。”

李教授意识到了霍华德夫人的来意,霍华德夫人想用庭外和解作为交换条件,如果沈立言不撤诉,霍华德夫人将停止对莫顿学院文博专业的资助。目前文博专业的经费捉襟见肘,霍华德夫人的资助对他的同事和学生们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李教授倍感压力,他前几天还在向沈立言分析利弊,如今马上就轮到自己来权衡得失了。一边是公理、正义,一边是并肩奋斗的同事、学生,他这辈子的愿望只是做一名单纯的教书匠,不问世事,只关专业。作为一个绝不“惹是生非”的中国人,他的工作能给家人安稳的生活他就心满意足了。

李教授为文博专业将要陷入的困境心痛不已,他向院长提出:如果霍华德夫人把‘庭外和解’和‘捐助文博专业’作为交换条件。他现在就辞职,绝不连累莫顿学院。

史蒂文斯院长:“李教授,你在莫顿学院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我没有任何理由不挽留你。我只想了解,你觉得沈立言的‘起诉’有正当理由么?是不是没有‘庭外和解’的可能性。”

李教授:“是的。”

史蒂文斯院长:“霍华德夫人,你也听到了,我对你们达成和解无能为力。李教授,你们专业必须要勒紧裤腰带罗。莫顿学院成立到现在有近900年的历史,期间遭遇过很多比这严峻的多的考验,但是困难总会过去的。”

2003年1月7日牛津咖啡馆

凯瑟琳·霍华德打电话约沈立言去牛津一个僻静的咖啡馆面谈。

凯瑟琳:“我是代我的妈妈和哥哥向你道歉的。请你原谅我们。”

沈立言心知肚明,道歉绝不是凯瑟琳约她的主要原因,她不接茬。

凯瑟琳:“立言,我已经把摄政街的精品店关张了。我和哥哥保证会放弃之前优越的生活。霍华德拍卖行也保证今后绝不拍卖那些来路不明的中国文物。你原谅我们好不好?”

听凯瑟琳提到她哥哥,沈立言真想问她:“约翰现在好不好,他的手怎么样?”但是她又害怕自己一听到约翰的消息,就会心软。

凯瑟琳没给沈立言思考的时间,她拿出一叠字迹工整、条款清晰的协议。

沈立言:“我会和约翰离婚的,我一分钱也不要。你不需要给我看这个。”

凯瑟琳:“这不是离婚协议,我们知道你不是为了钱。但是我们霍华德家对囚禁你这件事情,要表示一下我们的歉意,我们自愿补偿你,与离婚协议无关。”

凯瑟琳很会偷换概念。沈立言并不是为了霍华德夫人囚禁她而上诉。有其母必有其女,沈立言决定好好研读这份协议。

这份协议的抬头是《关于沈立言不再以任何理由起诉霍华德拍卖行的谅解协议》,共有12大条,57小条,24页纸,9000多字。全文逻辑严谨,滴水不漏,但是通篇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诸如‘霍华德拍卖行承诺会严格审查拍卖品的来源;承诺不再拍卖来历不明的拍卖品;承诺将“私下交易”拍卖品的比例逐渐降低到30%以下’。协议对霍华德拍卖行大肆偷盗中国文物,长期拍卖中国被盗文物的事情只字不提。该协议对沈立言的约束条件倒是不少,比如“终生放弃上诉”、“不以任何理由上诉”、“不在上诉的对象包括霍华德拍卖行、霍华德家族内所有自然人和组织、与霍华德拍卖行有关联的分公司、合作公司、改制或更名后的公司”,这绝对是一份准备充分的协议。

凯瑟琳满脸充溢着愧疚和恳求的表情,她指着协议末尾的一行字“霍华德夫人同意私人赔偿沈立言100万英镑,协议生效之日起7日内付清。”

“你看看这个数字你满意么?”

沈立言不搭腔,她看着凯瑟琳声情并茂地把独角戏演下去。

停顿了一会儿,凯瑟琳又说:“这风波过去以后,如果你要回中国,我们可以再追加50万英镑;如果你想留在英国,我们霍华德家族可以在伦敦帮你推荐一个很好的职位。”

沈立言不可能拿爸爸的牺牲和中国国家利益做交易,但她不想当场激怒凯瑟琳。她假装慎重地收起这份协议:“我好好考虑考虑。”

凯瑟琳露出了微笑,好像她顺利完成了妈妈交给她的重大任务似的。她俩走出咖啡厅,等到凯瑟琳走远,沈立言把协议扔进了垃圾箱。

2003年1月14日伦敦白骑士律所

事务律师格兰特·巴内特先生正在向玛莎汇报她一天的行程。

“早上10点和威廉姆斯先生会面,下午2点和约翰逊女士会面。下午4点去苏格兰场了解福特先生的案情。中午12点30分还有一个邀约,我已经帮你安排好了,在白骑士街和波托贝洛路交叉口的哈里斯饭店。”

玛莎:“你没经过我同意,帮我加了一个会面?”

格兰特:“你中午正好休息一下,顺便在那里吃个午饭。”

玛莎:“我忙得连啃个三明治都嫌浪费时间。和谁?什么案子?”

格兰特:“比尔·弗格森,他不愿意细说案情,他说只想和你单独谈,但他许诺的回报很丰厚。”格兰特为自己给玛莎接到一个高回报的案子很得意。

玛莎:“格兰特,你不能这样自作主张。”

格兰特有些心疼玛莎:“你不能总是打那些伸张正义但是收入低微的官司,你需要一些回报丰厚的案子,来改善你和律所的经济情况。你需要打一些和名流权贵相关的案子,来提高你的知名度。你的能力和付出与你得到的完全不对等。”

玛莎觉得格兰特也是为她好:“好吧,但是下不为例!”

格兰特:“我保证!”

伦敦哈里斯饭店

中午,玛莎卡点到达哈里斯饭店,比尔·弗格森先生已经在等她。玛莎打开了她别在胸前的录音笔,这是玛莎的工作习惯,她总是生怕听漏当事人的任何一个陈述。这支录音笔的笔帽相当逼真,这样能让当事人误以为这是一支普通钢笔,让交谈比较自然不拘束。

比尔:“玛莎律师,久仰大名。”

玛莎:“你认识我?”

比尔:“你是高我两届的学姐,年年一等奖学金,我怎么可能不认识你。”

玛莎:“过奖了。请问你需要法律咨询还是出庭律师?”

比尔:“我们先点点吃的,你有什么忌口的?”

玛莎:“没有,你随意。”

比尔:“一壶格雷伯爵茶,两份三文鱼三明治。”

服务员很快地把餐点上齐了。

比尔:“我想和你聊聊霍华德拍卖行的案子。”

玛莎感到很奇怪:“霍华德拍卖行的案子和你有什么关系?”

比尔:“据我所知,你们现在掌握的所谓证据根本扳不倒霍华德拍卖行。”

玛莎:“是谁告诉你的?”

比尔:“我当然是有自己的渠道。”

玛莎:“既然你这么自信,为什么大费周章来见我。”

比尔:“因为你们给霍华德拍卖行扣的帽子有损霍华德拍卖行的声誉。尽管你们一定会败诉,但是我还是希望霍华德拍卖行这家优秀公司的名誉不要受到丝毫的损害。”

玛莎:“你对霍华德拍卖行真是忠心耿耿。”

比尔:“玛莎,业界都对你钦佩有加,称赞你是‘正义卫士’、‘弱者的保护神’。但你也得罪不少人,听说你两次皇家律师申请都被驳回了?这些老古董不懂得欣赏你这样善于强据雄辩又富有激情的出庭律师。”

玛莎:“感谢弗格森先生的公正评价。我想我们的会面可以到此结束了。”

比尔:“如果你觉得不好意思驳沈立言的面子,仍然要帮她出庭。你可以在出庭的时候放点水,沈立言是文物鉴定师,她不是法律人士,她是看不出来你有没有竭尽全力替她辩护的。”

玛莎:“你的意思是,作为控方的出庭律师,我替被告消灾?

比尔:“沈立言能给你多少律师费?1万英镑?2万英镑?如果你在法庭辩论上装装样子,让霍华德拍卖行安全过关。我保证今年你一定能当选皇家律师;还确保你在明年的白骑士律所合伙人竞选中胜出;同时你又能保全你的‘正义卫士’名声。”

玛莎冷笑道:“一举三得!好划算的交易。”

比尔:“玛莎你是聪明人。帮助沈立言你能得到什么?她在英国马上就要无立足之地了,你是伦敦律师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玛莎:“你是肖恩·杰米斯派来当说客的吧?难不成你就是传闻中杰米斯的‘清道夫’?”

被识破了身份的弗格森先生脸色铁青,他看到玛莎胸前的录音笔。“你这婊子还录音!”他拔出玛莎的录音笔,掀开茶壶盖子,把录音笔泡进了滚烫的茶水里。

“你这个人渣!”玛莎捞出录音笔,一把抓住弗格森的衣领,准备一拳头揍上去。

比尔大喊:“我有心脏病!”哈里斯饭店里的人全被弗格森先生的喊声吸引过来,玛莎只得收回拳头。

比尔扬了扬眉毛,挑衅地说:“你不够聪明。”说完,他整了整西装。

2003年1月17日牛津李教授家

玛莎和沈立言在讨论案情。

“立言,开庭时间是21日13时,法官是卡梅伦·罗塞尔,你准备好了么?”

“罗塞尔?是凯特·罗塞尔的父亲么?”

“是的。卡梅伦是牛津郡很有威望的大法官,他儿子也从事法务工作。”

“约翰曾经说,他们家和罗塞尔家是世交。他们不该回避么?”

“牛津郡就这点大,名流家族之间有往来是很正常的。”玛莎安慰沈立言,但是她却说服不了自己。

玛莎给白骑士律师事务所的格兰特·巴内特打电话:“格兰特,你能让克里斯托夫帮忙去盯梢卡梅隆·罗塞尔法官么?”

格兰特:“我不能仅凭你的推测就派人去盯梢一个地方法院大法官。而且盯梢是有成本的,难道又让律所来承担这笔钱?”

玛莎:“我自己承担这笔费用。”

“玛莎,别陷得这么深。”格兰特忧虑地挂断电话。

格兰特连夜向克里斯托夫做了暗中跟拍卡梅隆·罗塞尔的指示,他永远无法拒绝玛莎。

2003年1月21日牛津地方法院

玛莎早上10点收到一张照片,她露出一丝耐人寻味的微笑。

这个涉及牛津郡明星公司的案子吸引了不少人旁听,法庭里座无虚席。

卡梅隆·罗塞尔身着法官服一本正经地站在法庭中心位置,犹如一个审视着芸芸众生的神:“我宣布开庭。”

玛莎先声夺人:“法官大人,我在等待开庭这段时间里收集了一个新证据,我要现在呈上来。”

“如果该证据与案情有直接关联,你可以法庭辩论中适时提交。”

“我现在就要公开这项证据!现在!”玛莎重复了一遍。

罗塞尔法官示意法庭书记把玛莎的证据——一张照片,呈给自己。

看到这张照片以后罗塞尔法官神情凝重,手不住的抖动,嘴唇不停抽搐起来,他结结巴巴,完全失去了往日的气场:“可以、可以使用。”

玛莎自信地站起来:“我向诸位描述一下这张照片:罗塞尔法官,就是今天的主持法官和被告的出庭律师杰米斯先生正在亲切地握手,他们中间站着的是霍华德拍卖行的执行董事,科林·霍华德夫人。照片摄于昨天下午,地点是罗塞尔别墅外的花园。鉴于上述情况,我申请延期开庭,而且我提请将案子由‘法官审判’改为‘陪审团审判’。”

法庭内的旁听者们发出了“嘘声”。

“肃静!肃静!”罗塞尔法官尴尬极了,他故作镇定:“控方律师我要提醒你,‘陪审团审判’会让案件审理时间加长而且耗费大量纳税人的钱。”

“我坚持采用‘陪审团审判’,以最大程度避免公民权利受到国家公权力的侵犯。”

法庭里响起了支持玛莎的掌声。

罗塞尔法官气呼呼地离开了法庭,他连“休庭”都忘了宣布。

2003年1月23日牛津地方法院

牛津郡法院正在为霍华德拍卖行的案子挑选12位陪审员。

法院院长威廉·罗宾逊要亲自过问:“我要看一下这12位陪审员的背景。”

法院文员内森·米奇惴惴不安地把12个陪审员的简历呈给院长。

“12个人全是土生土长的牛津郡白人。你是嫌公众对我们的质疑还不够多么?”罗宾逊先生把《牛津邮报》往内森面前一拍:“你希望我们法院再次荣登《泰晤士报》的头条么?是谁示意你这么做的?”内森看到1月22日的《牛津邮报》头条上赫然醒目《牛津大法官与被告私交甚笃,怎样保证公权力不被滥用?》,下面是一张放大的卡梅伦和杰米斯握手的照片。

内森垂头丧气地回到办公室,他不得不把霍普金斯经理的准女婿和格蕾丝·汉密尔顿的表姐从名单上划去,重新在登记选民中挑选出两位陪审员。

2003年2月3日牛津地方法院

布莱顿·汗法官担任案件主持法官,慎重起见他先询问双方律师:“你们对12位陪审员有异议么?”

玛莎:“没有异议。”

杰米斯:“没有异议。”

布莱顿·汗宣布:“现在开庭。”

布莱顿·汗对陪审团宣布:“你们需要审议两项指控:(1)霍华德拍卖行参与偷盗和走私中国历史文物;(2)霍华德拍卖行拍卖失窃历史文物。”

陪审团代表宣誓:“在万能的上帝和主面前,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既使受着权威和权柄的胁迫,我也不会改变我的诚实。如果谁人蒙冤得昭雪,我是高兴的。如果因我的错,使此案成了冤案,我将愧疚终生。愿我万能的上帝和主耶稣基督使我明目,让法律行使权能。”

霍普金斯经理首先接受质询。

玛莎发问:“这是霍华德拍卖行2001年12月到2002年11月间私下交易拍卖品名录。霍华德拍卖行的私下交易品比例占到霍华德拍卖行拍品总数的46%,该比例远远高于其它拍卖行的平均水平。是不是?”

霍普金斯:“是。”

玛莎发问:“霍华德拍卖行的绝大部分私下交易品的艺术价值和估价都高于你们的公开拍卖品,为什么你们不把这些私下交易品公开拍卖?公开拍卖可以获得更好的利润。而霍华德拍卖行却反其道而行之?”

霍普金斯:“因为这些拍品的委托人不想公开拍卖,我们霍华德拍卖行要尊重委托人的意见。”

玛莎发问:“我的当事人沈立言发现,在霍华德拍卖行私下交易委托品中至少有6%是中国80年代以后被盗历史文物。是不是?”

霍普金斯:“我无法判断出哪些是中国80年代以后被盗文物,你提到的比例,我无法确定。按照程序,我们会询问委托人拍品的来源。但是如果委托人撒谎,我们也无能为力。”

玛莎:“这么说,你承认拍卖品中有来路不明的文物。”

霍普金斯:“每一家拍卖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来路不明的文物,按照程序,我们霍华德拍卖行进到了审查义务。”

玛莎向法官出示证据:沈立言拍摄的霍华德拍卖行亚洲库房里的艺术品照片、中国80年代以后被盗历史文物的影像资料。

辩方律师杰米斯:“这些照片和影像资料不应该作为证据认定。”

法官:“杰米斯律师,你需要有确凿的理由让陪审团采纳你的意见。”

杰米斯:“我可以询问沈立言几个问题么?”

法官:“允许。”

杰米斯:“沈立言,作为一个考古学专业毕业的博士和文物鉴定专家,你告诉大家中国文物流失有多少年的历史?”

沈立言:“从鸦片战争时期就开始了。”

杰米斯:“所以说,你提供的这些影像资料很有可能是战争时期的而不是近20年的?”

沈立言:“我提供的影像资料来自上海博物馆馆长俞承源,这些影像资料是基于文物被盗之前和被盗之后的照片整理而成的,原照片拍摄的时候有明确的时间。”

杰米斯:“你怎么证明这些影像资料是80年代以后的?或者这是你和你所谓的专业人士精心策划的证据?”

玛莎:“我反对,辩方律师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误导陪审团。”

法官:“反对有效,杰米斯先生请注意你的措辞。”

杰米斯:“法官先生,我之所以认为这些证据是‘精心策划’,对不起,是‘精心准备’,是有原因的。沈立言,在你向霍华德拍卖行提出诉讼的两天前,约翰·霍华德先生向你提出了离婚,是不是?”

玛莎:“我反对,离婚诉讼已另案审理,与本案无关。”

法官:“鉴于两个诉讼在时间上和被诉讼主客体的方面的巧合,沈立言你必须回答这个问题。”

沈立言:“是。”

杰米斯:“你本来是想用这些所谓的‘证据’来和霍华德拍卖行讨价还价,没想到你等来却是约翰的‘离婚’诉讼,所以你想报复霍华德拍卖行,是不是?”旁听席窃窃私语起来。

玛莎:“我反对,辩方律师在恶意诽谤我的当事人。”

法官:“反对有效。”

“我问完了。”杰米斯显然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法官:“鉴于这份证据的认定,控方律师有补充么?”

玛莎和沈立言迅速商量了一下。

玛莎:“我们需要上海博物馆的馆长俞承源出庭作证。”

法官:“可以。下次开庭时间为3月1日,控方证人必须到庭,否则该项证据将被列为‘争议’证据,法庭可不予采信。”

2003年2月4日牛津伍德斯托克镇霍华德庄园

俞承源馆长请示了中国国家文物局领导,文物局领导计划派出一支由顶尖文物鉴定专家组成的“天团”,由俞馆长带队,为沈立言作证。

第一次的法庭辩论让霍华德夫人确信沈立言并不是商业间谍,她质问约翰:“沈立言还和你说过什么关于文物的事情?”

约翰:“去年9月你和南妮出门,我们曾经在别墅里‘寻宝’,在三楼我们发现了一个大房间,里面全是中国文物。”

霍华德夫人对约翰迟到的“坦白”措不及防:“沈立言都看清楚了?”

约翰:“是的,她还让我不要告诉你。”

霍华德夫人对这个实力坑妈的儿子无可奈何,事到如今她只能想应对之策。霍华德拍卖行已经被封,霍华德庄园暂时还是安全的。霍华德夫人对约翰说:“带我去你说的那个房间。”

霍华德夫人迅速评估了这个大房间里的中国文物:质量上乘、数量巨大、价值不菲,足够霍华德庄园维持好几年。她要拼了命为霍华德庄园守住这些文物,并且,她绝对不能让沈立言把这些文物作为证据。

霍华德夫人找来南妮管家和老汤姆:“霍华德家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你们一定要帮我。”

南妮和老汤姆:“夫人,没有你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夫人尽管吩咐。”

霍华德夫人:“请你们赶紧把这个房间里的艺术品搬走。”

2003年2月21日牛津伍德斯托克镇霍华德庄园

老汤姆和南妮管家没日没夜的把这些沉重的青铜器、佛像、瓷器和陶器一箱一箱搬走;霍华德夫人和约翰下班以后也忙着转移文物。花了半个月,四个人才把所有的文物全部转移走。

霍华德夫人:“南妮,拜托你把房间清理干净,把那些中国旧报纸全部烧掉。”

南妮:“请夫人放心,我会处理干净。”

霍华德夫人开庭以后第一次睡上安稳觉。

牛津

“俞馆长一行人被英国拒签了。”玛莎通知沈立言。

俞馆长不能出庭作证对沈立言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这说明英国政府和中国政府正在暗中“角力”。中国政府已就俞馆长被拒签一事经向英国政府提出了严正抗议,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玛莎提醒沈立言,她们应该把这件事情告诉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在这个节骨眼上不能吃哑巴亏。

不久,英国十几个要来中国洽谈生意的商会代表和跨国公司企业家也陆续收到了中国的拒签通知。

2003年3月1日中国上海

俞馆长告诉沈立言,英国驻上海领事馆通知他们补交材料,帮他们加急申请英国签证。俞馆长一行终于坐上了前往英国的航班。第二次庭审被延期到3月10日。

2003年3月10日牛津地方法院

布莱顿·汗宣布:“现在开庭。”

俞承源馆长带来了中国近几十年失窃和被盗挖的历史文物照片原片,引起了法庭旁听者啧啧惊叹。加上沈立言在霍华德拍卖行亚洲库房拍摄的照片和英国警方已经掌握的一些拍卖品,英国的证据鉴定人员同意采信这些证据,认定霍华德拍卖行里有11%的委托品是中国近几十年被盗文物。沈立言他们暂时扳回一城。

玛莎:“沈立言,你发现霍华德拍卖行的失窃文物除了都走‘私下交易’流程,从来不公开拍卖以外,还有一个共同特征,你能告诉大家是什么嚒?”

沈立言:“这些拍品查不到实际的拥有者。”

玛莎:“请你解释一下何为‘查不到实际的拥有者’?”

沈立言:“通常来说,有些委托人因为一些私人原因,比如陷入经济困境,但他不想公开自己的财务情况,他可以要求拍卖行对他的真实身份进行保密。拍卖行必须尽到保密义务,但是拍卖行应该如实登记委托人的身份。就是说,在霍华德拍卖行内部,即使是私下交易品的委托人的身份是可以公开的。但是霍华德拍卖行却没有这些拍品委托人的任何资料,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玛莎:“我的问题问完了。”

杰米斯:“沈立言,你的职位是霍华德拍卖行鉴定专家?还是委托人咨询专员?”

沈立言:“鉴定专家。”

杰米斯:“那你在委托人登记和保密制度方面并不专业,是不是?”

沈立言:“我了解过一些。”

杰米斯:“但是你不专业,而且你从来没有和任何一位委托人面对面交流过,是不是?”

沈立言:“是。”

杰米斯:“你应该知道‘可以公开’和‘必须公开’是两个完全不用的概念。你所谓的‘无主之物’的委托人信息,只是‘不必须’对你公开,但是你却误会成了‘查无此人’是不是?”

沈立言:“我没有误会。”

杰米斯:“我要传唤证人,证明沈立言对霍华德拍卖行的委托人保密制度产生了严重的误解。”

法官:“可以。”

杰米斯质询格蕾丝·汉密尔顿:“沈立言女士曾经向你要求查询‘匿名’委托人的真实身份,是不是?”

格蕾丝:“是。”

杰米斯:“你的回复是什么?”

格蕾丝:“我告诉沈立言我没有查到。”

杰米斯:“你在霍华德拍卖行的职位是什么?”

“我是油画和雕塑鉴定师。”

格蕾丝:“那你的职位和沈立言很相似,你也不是委托人咨询专员。”

格蕾丝:“对。”

杰米斯:“你有没有在沈立言面前流露过‘匿名’拍品查不到真实委托人是件很奇怪的事情?”

格蕾丝:“没有。”

杰米斯:“那就是沈立言自己的推测了。”

“我觉得是。”格蕾丝在撒谎。

杰米斯又传唤了霍普金斯经理:“沈立言是不是曾经直接问你,这些‘匿名’拍品的委托人身份?”

霍普金斯:“是。”

杰米斯:“你怎么回答她的?”

霍普金斯“我摇了摇头。”

杰米斯:“你摇头的意思是(1)你也‘不知道’谁是委托人,还是(2)‘没有委托人’,或者(3)这不是沈女士的职责范围,你‘无须’告诉她谁是真正的委托人?”。

霍普金斯:“我的意思是第三种。”

杰米斯:“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沈立言,而让她产生了误会呢?”

玛莎:“我反对,还不能证明这是事实‘误会’之前,辩方律师无权使用这个词语。”

法官:“反对有效。”

杰米斯:“那你当时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沈立言?

霍普金斯:“她是霍华德家的儿媳妇,我总不能直接说‘这与你无关’。”

杰米斯:“我的话问完了。”

玛莎向霍普金斯先生发问:“这么说,这些拍品不是无主之物罗?”

霍普金斯:“当然不是。”

杰米斯:“你可以告诉大家,这些拍品的真正拥有者的名字么?”

霍普金斯:“不可以,我不能在公开场合公布这些人的名字,这是违反行规的。”

玛莎对法官说:“我反对辩方律师一边暗示沈立言‘误解’拍卖人保密制度,一边又不公开失窃文物拥有人的做法。”

法官:“反对有效,霍华德拍卖行必须公布这些人的名字。”

霍普金斯:“我要和霍华德拍卖行的执行董事——科林·霍华德夫人商量一下。”

他们俩商量了几分钟后,霍华德夫人极不情愿地点了点头。

霍普金斯先生非常无奈:“这是有悖于’拍卖人保密制度’的。不公开‘委托品拥有者身份’是我们拍卖行对委托人的承诺,私下交易拍品的委托人名单只有我和霍华德夫人两个人知道。我很抱歉,因为我之前的表述不直接,让沈立言女士产生了这么大的误会,给霍华德拍卖行惹了不必要的麻烦,我再次向委托人和拍卖行表达我的歉意。”

“我要求陪审团回避。”玛莎听不下去了。

法官:“陪审团请回避。”

玛莎质疑霍普金斯先生:“你直接宣读这些人的名字就好。没有让你发表感慨。”

法官:“霍普金斯先生,你刚才在陪审团面前发表的言论很不妥当。”

霍普金斯呜咽了:“我兢兢业业在霍华德拍卖行工作了30年,一直恪守行规、尽职尽责,我从没想到会遇到这种事。”霍普金斯经理成功地博取了旁听席的同情。

玛莎给了霍普金斯一个白眼。

法官提醒到:“霍普金斯先生,请你控制一下情绪。请陪审团入席。”

陪审团再次回到法庭。

“霍普金斯先生,你可以宣读名单了。”

霍普金斯先生开始宣读姓名,他满腹委屈地念了一长串名字,足足有50个。霍华德拍卖行采用了弃卒保帅的“苦肉计”。

布莱顿·汗法官宣布暂时休庭。

同类推荐
  • 不枉人世走一遭

    不枉人世走一遭

    今年24,总觉得想留下点东西,就是给自己的看的。
  • 我们还能不能见面

    我们还能不能见面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她提出了离婚,成了单亲妈妈。
  • 我和空姐在荒岛

    我和空姐在荒岛

    飞机失事,和空姐一起流落荒岛,危机重重,我得保护好她…………
  • 那是星梦

    那是星梦

    叶馨怡生活在一个庞大家庭背景,猜忌,闲话与计谋的家族里,使她内心的孤独与恐慌为她戴上了一个坚不可催的面具,她一直渴望有人能透过面具理解她,安慰她,爱她。但她也害怕真实的她会让身边的人远离她,嘲笑,讽刺,背叛······
  • 阿婆刘大帅

    阿婆刘大帅

    我是七七,一个80后的女孩。对了,现在已经升级为妈妈,结婚一年儿女双全,我的龙凤胎宝宝非常可爱,半岁刚过,已经会含含糊糊的喊妈妈了。
热门推荐
  • 那一抹深蓝

    那一抹深蓝

    难忘,那一抹深蓝/好似燃烧热血的光华璀璨/了却羞花红颜,俯瞰盛世狼烟/那一别~/定格了年少纯情的深深礼赞本故事以真实的军校生活作为底本和参照系。以亦真亦幻的笔法和多样化的叙事技巧描摹以宋海龙和展风为代表的,一群有梦想、有追求、有激情、有个性,在铁血生活的淬炼中不断历练和成长的当代海军学员集体群像。
  • 我自辰域来

    我自辰域来

    林尧突然抬头看向神树:“你的名字?“神树的树枝招摇,似乎笑了,恍惚间,林尧似乎看到了一绝世美人回眸一笑,顿觉天地失色。“我的名字呀?”她看着天边朝阳初升,紫霞漫天。“我叫,嗯,我想想,辰,我就叫辰吧。”(作者是萌新哦,写的少,写的慢,不定期修改,请各位大大见谅哦。)
  • 忧郁幻想者

    忧郁幻想者

    一个孤独少年有些轻度忧郁,每天对内心生活的幻想历程。
  • 王俊凯:总裁专宠萌物

    王俊凯:总裁专宠萌物

    王俊凯,为什么我到哪里你都在?洛小樱疑问。王俊凯那其他专属的笑脸:“因为,我们永远在一起”
  • 婚情告急

    婚情告急

    为了筹集手术费,她不得不嫁给一个年长她八岁的男人。夜色缭人,她的身体为他盛开,男人却在情动时嘶吼出另一个女人的名字。她这才知道原来,在他的心中一直住着一个女人。这场没有爱的承诺婚姻,当爱与金钱,性与婚姻,矛盾激化,他们能否真正走到一起?
  • 次元封禁

    次元封禁

    百年前的某天,天空中的一道巨大裂缝,拉开了次元之灾的序幕。名为魔翎的异界兵器肆虐,人类一度在生死存亡间徘徊。直到裂魂者的出现,情况才发生改变。……百余年间,文明间的争端不断上演。裂魂者彻底掰弯了地球的科技树,人类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道路上渐行渐远。……百年后的一天,名为“关城”的要塞城市,成为故事新的起点……
  • 天人演武

    天人演武

    始源界武道发展触顶,界域高手为了更进一步展开生死决斗,外道宗师白寅虎最终在宗师之决中败下阵来。重生天人界的承寅虎发誓,既然命运给了他第二次机会,那他一定要登上武道的顶点!“善因种善果,恶行有恶报!”
  • 流光星月夜

    流光星月夜

    ☆-“你会爱我多久?”-“在‘我爱你’这个期限还有效的时候,我只爱你。”☆很多时候,许如星都认为,年轻时候因为张扬、不羁犯下的错,都可以因为年龄而被原谅。那时的天,都透着雨后初晴的湛蓝。那时的人,都挂着愿君更好的美丽笑容。任何不超越底线的放纵,都可以依仗年轻,成为请求原谅的资本。直到——她遇到了顾夜流。
  • 堕种之文明浩荡

    堕种之文明浩荡

    历史长河中不断有着璀璨的文明之花生长、绽放、乃至凋谢,那些逝去的文明,有的湮灭的一干二净,有的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传承和光辉。如今人类的文明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鼎盛,被文明的种子眷顾的人们,究竟是文明的幸运儿,还是文明的毁灭者?前所未有的挑战带给了全部的人类,人类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文明,还能否带着浩荡之势奔涌前进?一个自小带着能力的少年接触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原来这世界有这么多人天赋异禀。复苏的古异士,守护者和收割者对十二枚种子的争夺,让少年也曾对自己的理念产生怀疑,是自我否定之后勇于改变?还是坚持信念不忘初衷?是选择继续守护微渺的希望之光,还是选择堕入绝望的深渊一了百了?理念的冲突,信念的怀疑,这个少年何去何从?究竟是让文明于毁灭后重生,还是制服文明这匹似乎将要脱缰的野马,又或者将其交由人类自己选择?人类的文明,是成为绝响还是万马齐喑?都不是,人类的文明,必将在人类的推动中继续浩荡前行。
  • 永生之人

    永生之人

    何为永生,只是一直活着吗?生死本相应,奈何人世情。欲为道无常,勘破生死间。残身世中厉,英魂千古杰。踏古行今路,我本永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