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227200000003

第3章 土耳其散记

初尝狮子奶

要了解一个地方,最直接的方法,喝当地酒。换句话说,酒是丈量世界的最好方式。比如,到法国不喝红酒,总觉得虚了此行,下次还得再去普罗旺斯;到南非喝过红酒,才觉得不虚此行。微醺之时,开普敦——就此别过,就算此生不再相见,又有什么所谓。

近二十四小时,飞机、汽车,经伊斯坦布尔、特洛伊,晩上下榻爱琴海边阿瓦利克。一路上蓝色爱琴海波澜不兴,低矮的山坡上草地、羊群、大片橄榄林、一栋栋黄色屋顶的别墅——早已产生审美疲劳。可一到阿瓦利克,还是有一种惊艳的感觉:夕阳悬于海天,给冬天的山、海、建筑抹上一层暖色调。我迫不及待下车跑到海边,想抓拍夕阳落山的一霎。可还是晚了一步。

幸好有“狮子奶”弥补缺憾。晚餐是西式自助餐,我拣了一些看着还行的菜式——烤鲭鱼、鸡肉、生菜、黄瓜之类,花15里拉(约20元人民币)买了一杯土耳其国酒——“拉克酒”,俗称“狮子奶”。侍者端来三个杯子——两杯无色透明液体、一杯冰块,现场示范勾兑,将小半杯矿泉水倒入酒中,再加入少许冰块。神奇的一幕即刻发生,原本无色透明的液体秒变乳白色。这就是土耳其大名鼎鼎的“狮子奶”。我尝了一口,还行,45度的白酒,因为加入矿泉水,酒味稍嫌淡薄,倒是有一股浓郁的香味。

狮子奶是一种茴香酒。据说是用水果,比如葡萄、无花果之类蒸馏而成,再加入茴香精。茴香精在45度的酒中可以溶解,兑入矿泉水后,重新结晶成颗粒状的白色粉末,这就是无色透明的拉克酒加水即变乳白色的原因。

中国酒文化大多与文人墨客有关,西方国家的酒文化大多与爱情传说有关。葡萄酒是爱情酒;土耳其的拉克酒据说也是爱神为恋人所调制的美酒,是两种清澈调和而成的白色爱情。有没有爱情我反正没喝出来,但作为“酒国”来的游客,45度、兑水、加香精,“狮子奶”这一称谓着实让我迷惑:狮性不足、水味五成、香味十分,温柔得令我等“酒仙”伤心,还敢冠之“狮子奶”这一百分百霸气的名头?几百年前土耳其有个作家夸张地说,只要喝上一滴这种醉人的液体便觉罪孽深重。这更让我不解——他如果有幸,到中国去喝杯茅台试试,岂不是立马要跳海?

欧洲不仅烹饪爱加香料,许多地区酿酒也爱加香料。比如苦艾酒,大多是用苦艾以及八角、茴香、牛膝草等香料浸泡在高纯度(一般在96度左右)的基酒里制成。这种酒被誉为“绿仙子”,深受欧洲人喜爱。十九世纪是苦艾酒的黄金时代,“法国人用一杯苦艾酒迎来新的一天,也用一杯苦艾酒结束一天的劳累。但只有两杯怎么够,晚饭前也得来上一杯开开胃”。名媛间相互矫情,也爱拿“绿仙子”说事:“我的小小苦艾酒可以治愈世间的所有疾病。”

如此令人着迷的“魔饮”,难道是我不够诚心、太过疏狂?第二天在更负盛名的度假胜地库萨达斯,我情愿辜负爱琴海边的无敌美景,早早来到餐厅点了一个中杯,比头天晚上加了一倍,继续给足了面子细细品尝。我先是不加水,干喝:芳香浓烈,有点意思。接着兑水喝:清、洌、甜、香,感觉渐入佳境。不知不觉二两下肚,岂止微醺,竟然一不小心着了这“狮子奶”的道儿,有点儿头重脚轻了……

此时此刻,才认识到“狮子奶”真是恰如其名:甜味十足,香味十足,酒味十足!看似活色生香的酒中美少女,实为专治中年油腻男的酒中铁娘子!各种味道恰到好处,构成了如此芬芳馥郁的佳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难怪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能把世上最美的女人带回家;难怪特洛伊人为庆祝“胜利”会举城皆醉、让奥德修斯钻了空子,十年攻不下的铜墙铁壁竟一夕木马屠城;难怪以弗所古城的街道上,至今还留存着两千多年前的专门写给男人看的、世界上最早的广告……

(2018年2月13日。于库萨达斯)

情人节的战争

今天是情人节。行程是库萨达斯至棉花堡,约190公里。一上大巴,导游黛伊米就告诉大家说她心情不好,因为昨天晚上跟男朋友吵架了:“我知道他昨天早早收工,可是我给他打电话竟然几个小时不回!他说他睡着了。我相信他在睡觉,但肯定不是一个人睡!”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战争:一种是男人与男人的战争,一种是男人与女人的战争。黛伊米跟她的国家一样,正在进入战争状态。来之前,亲朋好友都担心,土耳其安全吗?来了之后才知道,这个国家哪里像在跟别的国家打仗?所到之处,一派祥和。街上不见标语口号,不见游行示威的人群,导游也不谈论战争。倒是等到第三天,我实在憋不住了,问起此事。黛伊米说:“这问题太复杂了。老百姓都不想打仗,总统想打……我们该干嘛干嘛。”

土耳其横跨欧亚大陆,连接地中海、爱琴海、马尔马拉海、黑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史上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东西方文明在此碰撞、融合,更多的时候是决裂、厮杀。亚美尼亚人、罗马人、希腊人、波斯人、阿拉伯人、蒙古人、斯拉夫人、高卢人、色雷斯人、匈奴人、俄罗斯人、突厥人……你方唱罢我登场,先后觊觎或占领这块风水宝地;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都把这当作圣地;发生在这里的战争——特洛伊之战、君士坦丁堡之战、达达尼尔海峡之战……每一次都山海变色、惊天动地、血流成河,每一次都深刻影响或改变文明进程、人类命运……

不来不知道,来了吓一跳。在我印象中,当代土耳其是一个贫穷落后、好战野蛮的国家,动不动政变、动不动跟邻居动刀动枪。一踏上土耳其国土,地陪黛伊米第一句话就是:“欢迎大家来到土耳其,土耳其其实不土,不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几天来,听到的、看到的,完全颠覆了我以前的认知。尤其是了解了它的历史,参观特洛伊、以弗所、希拉波里斯古城,那两千多年前城市的宏大格局、雄伟建筑,城市规划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让人叹为观止。尤其让我们这些来自文明古国的人目瞪口呆的是,两千多年前,他们的图书馆、大剧场就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公共浴室、公共厕所规模之大、之富丽堂皇,连厕所都是大理石的……套用鲁迅笔下的阿Q先生的一句话:人家祖上可比我们有钱多了。人类三千年的文明史,保守估计有三分之一时间这里是世界的中心。

还是回到战争的话题。史上最有名的还数特洛伊战争。好莱坞将《荷马史诗》中的有关传说拍成战争大片《特洛伊》,完美再现了当年战争的宏大、残酷,皮特应该就是靠在这部电影中的表演征服安吉丽娜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了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海伦,引起斯巴达与特洛伊之间长达十年的旷日持久的战争——冲冠一怒为红颜,古希腊神话传说中早已有之。

有学者考证,阿伽门农攻打特洛伊,美女海伦只是一个借口。斯巴达的目的是打通达达尼尔海峡,打通地中海与黑海的通道。所有理性的战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金钱,为了利益,现在叫权力金融、垄断经济或暴力融资。

不过,我倒情愿相信,战争的起因的确是海伦。因为,世界上虽然有两种战争,但归根结底就是一种战争:男人为了女人的战争。

在以弗所古城,保存完整的街道大理石地板上至今有一幅清晰的图案:一只成人脚印、一个美女头像、一颗心形草莓、一张钱币。据考证,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广告,意思是十八岁以上的成年男人,只要你有心、有钱,就可以到左边妓院里去。

妓院的对面就是那座美轮美奂的罗马式风格的图书馆。两者之间有地下隧道相连。据说,男人们出门告诉太太:“我到图书馆看书去。”实际上转身就从地下溜进了妓院……

哈哈!闲语不多说,今天虽然是情人节,土耳其和黛伊米也都没闲着,都在打仗。大过年的,我就不说丧气话了。各位节日快乐!

(2018年2月14日)

就爱那一点香

在土耳其,历史上的多次战争,都与同一种东西有关:香料。

以素食为主的东方人,无法理解西方国家对香料的疯狂依赖。历史上,作为肉食民族,西方人用香料(腌渍)保存肉类、用香料满足味蕾。欧洲不产胡椒、八角、桂皮之类的香料,他们只能依靠伊斯坦布尔的转手贸易来获取这些珍贵的食材。很长时间里,威尼斯商人、东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垄断了东西方的香料贸易。欧洲不甘心被层层盘剥,为了打通通往东方香料之国、黄金之国的通道,借上帝之名,发动了多次“香料”战争。因为在小亚细亚遇到强大的阻力,西班牙、葡萄牙才迫不得已向南绕过好望角寻求通往东方的海路,这才有了后来的地理大发现。

要说“一香难求”“香比金贵”,今天的人们会觉得匪夷所思。举两个例子:当年伊斯坦布尔大巴扎商人做香料生意时,经常要关着门“秘密”交易——因为担心一阵风吹来,把贵如黄金的香料吹走。唐朝第一巨贪元载,被代宗抄家时,家里藏有各地官员进贡的胡椒八百石。有人计算过,唐代的一石相当于今天的79320克,八百石也就是63456千克,将近64吨。古长安是古丝路最重要的起点,胡椒就是财富。用胡椒贿赂官员,也算是今古奇闻了。

伊斯坦布尔自古就是香料集散中心,拥有全球最大的香料市场——埃及香料市场。市场里琳琅满目,叫不出名字的各种香料堆成小山。土耳其料理,据说“一般一般,全球第三”(老大自然是中华料理,老二是法国料理)。土耳其料理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调制各种香料。比如有名的土耳其烤肉,可以香透半条街。我第一次被土耳其烤肉的香味降服,是多年前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地道的土耳其美食,新鲜的香料,诸如苦芹、芫荽、鼠尾草之类,必不可少。此外,不止法国的香水出名,土耳其也盛产香水、精油。我们所到之处的许多商家,会用蹩脚的中文兜售土耳其产的“玫瑰精油”。

人类对香的认识,最早多是满足口腹之欲。有了精神追求之后,香的功能就升级了,闻香成了古代贵族、现代小资的情调与爱好。

东西方都热衷闻香,都有深厚的香文化。我国香文化源远流长。屈原有“美人香草”之喻。宋代公子哥儿“左佩刀,右佩容臭(香囊)”成为风尚。发展到后来,大多用燃烧植物如沉香、檀香来熏香。深圳旁边的东莞寮步镇盛产沉香,俗称“莞香”。海南沉香质量最高,自古就有“一两沉香一两金”的说法。清代时香港成为香料对外贸易中心,城市也由此得名。读书人“红袖添香”是境界,是“意在香外”“香外有香”。儒释道都闻香,是为了修身养性;西方是从植物中萃取精华,如国际知名品牌“雅诗兰黛”的一款香水“祖玛龙”,拥有几十种香型,从几十种植物中提取精油兑制而成。西方人闻香是为了吸引异性、唤醒人性。“香水有毒”,是因为它无时无刻不在上演极致诱惑。梦工厂电影《香水》,根据帕特里克·聚斯金德同名小说改编。主人公格雷诺耶,一个与人类不相往来、嗅觉异常灵敏的天才,为了追寻世上最完美的香味甚至不惜杀人。

东西方香文化中都用香来制造情调——不,是调情。只不过东方香文化过于高深,对方受之不易。送一盒沉香,少数同段位的中老年妇女可能正合心意;送给少不更事的小姑娘,那叫明珠暗投。西方比较直接,不需要太多文化太高段位,一瓶外表精美、芳香四溢的“祖玛龙”作为情人节礼物,老少通杀。

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的《斯卡布罗集市》飘逸空灵,凄美哀艳,仿如天籁,令人百听不厌。单从歌词论,也绝对称得上一首优美的情诗。“你要去斯卡布罗集市吗?那里有芫荽、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代我向那儿的一个朋友问好,他曾经是我的爱人。”芫荽,我们也常吃,再普通不过,中国人绝不会拿它来谈情说爱。为了搞清楚其他三种到底是啥玩意儿,我花了不少时间。现在知道了,都是土耳其料理中常用的香料。在歌中是爱情的信物,与玫瑰、薰衣草花语同义。

电影《闻香识女人》中的中校弗兰克,一个经历丰富的老男人。战争、挫折、意外失明,接二连三的打击使他对生活有了深刻的理解。失明之后,上帝为他打开了另一扇门,他对听觉和嗅觉异常敏锐,成了“闻香圣手”,光闻香水味道就能识别女人身高、发色乃至眼睛的颜色。然而,年纪渐长,“废人”弗兰克又丧失了“闻香”的能力。他准备倾尽所有享受美好的生活。他带着少年查理出游、吃佳肴、开飞车、跳探戈、住豪华酒店,然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历练不够,这辈子都达不到弗兰克“不闻香,毋宁死”的境界,但爱香闻香的习惯根深蒂固。过几天就要回家了,最要紧的,泡一壶茶(用紫砂壶),点一根香(用铜炉),在茶香和烟香中,谁还愿意做寒假作业,谁还愿意思考人生呢?

(2018年2月15日晚。于安塔利亚)

天眷顾,人不负

许多年前,读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小说开头,俄土战争,主人公葛利高里的祖父普罗珂菲从战场上带回一位裹着面纱的神秘的土耳其女人。他每天傍晚把女人抱到门口的石岗上坐着,久久地望着草原,一直望到太阳落山……从此,顿河河畔诞生了一个野性的具有土耳其血统的哥萨克家族。那时起,土耳其就在我心中留下了悲情又传奇的印记。

还有,对我来说,没有哪一座城市,像伊斯坦布尔一样,是一个想要解开的谜。它曾经是拿破仑口中的“欧洲病夫”奥斯曼帝国的首都。福楼拜预言它将在一个世纪内重新成为世界的中心。它是帕慕克少年时代的废墟。“我出生的城市在她两千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如此贫穷、破败、孤立。她对我而言一直是个废墟之城。我一生不是对抗这种忧伤,就是(跟每个伊斯坦布尔人一样)让她成为自己的忧伤。”但同时,他又深情地写道:“假使你会游泳,找到通往海面的路,你会发现博斯普鲁斯尽管忧伤,却十分美丽,不亚于生命。”

现在才知道,这个国家,有太多的故事。特洛伊木马、以弗所古城、圣索菲亚大教堂、蓝色清真寺……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本厚厚的书;每一处古迹,都在讲述帝国的兴衰。公元390年,罗马狄奥多西一世大帝从埃及卢克索神庙搬来一根巨大的、具有三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方尖碑,竖立在君士坦丁堡的赛马场上。去年看好莱坞电影《但丁密码》,原来,威风凛凛的威尼斯的驷马铜像,是十字军东征时威尼斯人从君士坦丁堡,也就是伊斯坦布尔抢走的。

这次朝圣之旅,尽管浮光掠影,却也对这个原本陌生的国度,有了更多的了解。

山川河海,是人类休养生息的乐园;草木鸟兽,是人类生存繁衍的良伴。上天格外垂青土耳其,这里处处是奇特的地质地貌,处处是富饶的自然资源;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也格外懂得珍惜,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海洋与内陆融汇、东方与西方贯通、古代与现代承续的文明。

土耳其国土面积不大,只有七十八万平方公里,不到中国的十分之一;自然资源却十分丰富。地处欧亚大陆之间的安纳托利亚半岛,三面环海,有蜿蜒绵长的海岸线。蓝色爱琴海、地中海气候宜人,秀丽多姿。大海、草地、山谷、河流、高原,各种地质地貌应有尽有。棉花堡、精灵烟囱叹为观止,博斯普鲁斯海峡壮丽迷人。从古至今,多少匆匆过客产生终老此地的念头。

不同的文明在这块土地上创造出不同的文化。洞穴教堂奇幻幽秘,蓝色清真寺气势恢宏;罗马拜占庭文化博大精深,奥斯曼文化震烁古今;世界文化遗产伊斯坦布尔,包容多元……所有这些,令人眼花缭乱并深深为之折服。

然而,同样在这片土地上,也发生过许多令人唏嘘的故事。各种文明相互仇视,人类之间相互残杀,一幕幕历史大戏轮番上演。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更替兴衰,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尤其是两个帝国的后期,统治者巧取豪夺、横征暴敛、骄奢淫逸,自然逃不过历史的惩罚。十九世纪中后期,世界形势与格局发生巨变,奥斯曼帝国苏丹不思变革跟上时代步伐,反而倒行逆施,动用国库甚至欠下巨额外债,耗费12亿美元修建多尔玛巴赫切新皇宫,奢华程度比之颐和园、凡尔赛宫、美泉宫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奥斯曼帝国末代苏丹穆罕默德六世携幼子登上英国军舰仓皇出逃之时,一定祈求真主保佑,一定悔恨荒唐怠政,一定感慨“天道不公”……他最后在意大利孤独地老去,留给世人的遗言是:“我最大的哀伤不是退位,而是离开祖国。”但他依然至死不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可顾之,亦可唾之”的道理。

土耳其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在他的作品中,反复提及废墟与“呼愁”,反复吟咏帝国的哀伤,深刻思考帝国没落、国家转型、东西方文化碰撞带来的痛苦、迷茫、忧伤。用笔之深,用情之专,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关切,同时代世界作家难以望其项背。短短几天里,帕慕克笔下曾经的忧伤,在土耳其蓝色的海洋与天空中,在旋转舞神秘的舞步中,在大巴扎精美的细密画中,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幸哉,土耳其。地处欧亚大陆交汇处,东西方文化浸润出如此独特的富有魅力的文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今天的卡帕多奇亚,是全世界最适合乘热气球冒险的地区之一。乘着热气球在几百米的高空鸟瞰这个“地球上最像月亮的地方”,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奇妙体验。《国家地理》杂志评其为“一生必去的五十个地方”之一。伊斯坦布尔,置身其中,在欧洲与亚洲、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中来回穿越,你会怀疑自己究竟身处何方。在我心里,它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城市之一。

难哉,土耳其。在东西方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当其盛时,引领世界潮流上千年,万国朝圣。当其衰时,列强环伺,以致国将不国。强大的奥斯曼帝国灰飞烟灭,幸有民族英雄凯末尔力挽狂澜,建立土耳其共和国,保住了民族独立、保住了帝国国土的十分之一……土耳其一直在东西方阵营中挣扎:是政教合一,还是世俗化民主共和?是坚持传统,还是全盘西化?是亲近东方,还是倒向英美?这些仍然是导致国家分裂的重要因素。走在“脱亚入欧”的路上,却摆脱不了中亚突厥草原狼崛起、归顺阿拉伯伊斯兰教、征服拜占庭帝国、两次世界大战战败的影响。深入骨髓的骄傲与荣光、落寞与彷徨、野心与梦想,既是民族希望,也是民族之痛……

没有长盛不衰的国,也没有永不落幕的人生。国家如此,人也一样。上天给你工作与生活、阅读与旅行的机会,是为了让你学习如何去爱和修行,为了让你学习如何去珍惜和感恩。“天眷顾,人不负;人若负,天不顾。”这,就是我土耳其之行最大的收获。

别了,土耳其;别了,伊斯坦布尔!带不走的,是肖洛霍夫笔下的传奇;带走的,是浓浓的回忆、淡淡的忧伤……

(2018年2月20日。于伊斯坦布尔至香港航班)

带回一堆土耳其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当然,此“色”非彼“色”,是“目迷五色”的“色”——各种色彩斑斓的玩意儿。走到哪里,都要去“淘宝”,带一点好玩儿的东西回来。比如在奥地利萨尔兹堡淘到一百多张各国鸟类邮票,让我欣喜不已。这也是旅行的乐趣之一。

这次去土耳其,收获多多——都是些当地平淡无奇的小东西。计有陶瓷14件:7个小碗、2个小盘、1个酒壶、4个小杯。颜色、形状、图案带有浓浓的土耳其特色。比如颜色,以“土耳其蓝”为主。土耳其崇尚蓝色,因为这既是天空的颜色,也是爱琴海、地中海的颜色。除纪念品“蓝眼睛”外,陶瓷、地毯、绘画,大多以蓝色为尊。就连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圆顶、内墙装饰的两万一千零四十三块伊兹尼克瓷砖,大部分是蓝色的,因此人们称之为蓝色清真寺。

外形最独特的是圆形的暗红色小酒壶。店家示范这种酒壶“穿”在肩头倒酒,动作类似成都茶馆里的茶艺表演。

土耳其工艺品的传统图案色彩艳丽,多以花卉为主,如郁金香、石榴花、玫瑰等。土耳其国花是郁金香,所以我选的盘子都是郁金香的图案。白色茶杯的图案是一个历史人物,这个人应该是奥斯曼帝国的苏丹,正面数字是1444-1446-1451-1481,不知是苏丹在位时间,还是发生重大历史事件时间。有待考证。背面应该是这位苏丹的印章。

这些陶瓷制品采购自土耳其红河边的格雷梅和阿瓦诺斯小镇。冬日暖阳下,蓝色的红河水映衬着一栋栋黄色屋顶的小屋,美丽安详。正好是周末,小镇上人来人往。有一个多小时,我坐在阿瓦诺斯小镇河边椅子上,喝了半瓶土耳其产的红酒,与过往的土耳其美女点头致意,很是惬意。据介绍,红河边的红粘土富含铁质,非常适合烧制陶瓷。此地的陶瓷文化已有数千年历史。不过,连导游黛伊米也承认,土耳其陶瓷跟中国的相比有差距。确实,无论是质地,还是工艺,与“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景德镇瓷器不可同日而语。相比之下,土耳其陶瓷工艺略显粗糙,质厚却显轻飘。看到这些色彩绚丽、具有浓郁的中东风情的陶瓷艺术品,你就会明白,古人为什么会造出“花里胡哨”这个成语。

土耳其最值得自豪的是地毯。黛伊米带我们到一家地毯展览中心参观,了解土耳其地毯的制作工艺和特点。那一张张精美的彩色地毯确实让人爱不释手。不过,价格昂贵,囊中羞涩,几番踌躇,忍痛放手。

在带回的“宝贝”中,最有意义的就数那幅细密画了。

这幅画淘自伊斯坦布尔大巴扎——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室内集市,建于1461年,有六十多条街巷,四千多家店铺。黛伊米给了我们两个小时逛集市,还好心提醒:看看就可以了,里面大部分商品都是义乌制造。这个难不倒我。我先是找了一家小店,花了一个小时喝土耳其红茶——个人觉得,比印度、斯里兰卡红茶好喝,边喝边观察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接着找到一家卖工艺品的小店——我没有逛遍,店虽多,卖细密画的似乎只有一两家。这家老板是一个比我老的老头。他不吆喝,也不主动介绍,我们问一句答一句。最后我花了50里拉(相当于80元人民币)买了一张金粉手绘细密画——这种画义乌做不了。

细密画是土耳其传统绘画艺术,据说传自伊朗,最早发源于埃及。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中国画的影响。帕慕克的名作《我的名字叫红》,采用后现代的方式,叙述16世纪末一位名叫高雅的细密画师被人杀害——故事简单,主题却深刻,涉及谋杀、爱情、艺术、文化,揭示土耳其面临东西方文明冲突的困境。

我选的这幅画的题材是旋转舞。来土耳其之前,我并不知道有这种舞蹈。在卡帕多西亚洞穴酒店那个夜晚,黛伊米带我们观赏了一场地道的土耳其风情表演。说实话,我本来是冲着肚皮舞去的,没想到却意外地认识了旋转舞。这种舞蹈源于土耳其最古老的城市孔亚。我们从安塔利亚至卡帕多西亚途经此地,吃了一顿午餐。舞蹈与土耳其伟大的哲学家梅夫拉那创立的神秘的伊斯兰苏菲教派有关。教徒随着音乐旋转,叫旋转苏菲。表演的第一个舞蹈就是旋转舞,八个舞者四男四女,身着白色或黑色长袍:白色代表真主,黑色代表尘世间的万物。只见舞者随着音乐将双臂伸展开来,右手手心朝天,左手手心向地,以左脚为圆心,不停地变换队形,或单一或集体旋转。通过简单的旋转动作,追求心、情感与灵魂的融合,达到平静、冥想的境界,最终达到与真主的合一。土耳其旋转舞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那个晚上,我目不转睛、忘乎所以地欣赏音乐和舞蹈,常常忘了举杯喝土耳其红酒、啤酒、拉克酒(俗称“狮子奶”)……表演结束时,还是醉了——酒好喝,管够,节目又精彩,我常常用干杯来代替鼓掌——如此良辰美景,岂能不醉?

第二天早上,离开梦幻般多彩的卡帕多西亚,意犹未尽的我,捡了一颗硕大的松果,不远万里带回家。

遗憾的是,我很想淘到土耳其鸟类邮票,却未能如愿。

其实,旅行中带回一堆东西,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无限延长对某个地方的美好体验——从某种角度讲,叔买的不是东西,是缤纷的回忆。若干年后的某一天,百无聊赖的夜晚,当看见书桌旁或抽屉里摆着的这张细密画时,我相信,我浑浊的双眸依然会发光,我迟滞的思绪顿时会活跃起来——我会想起,狮子奶、旋转舞、伊斯坦布尔,以及在土耳其五彩斑斓的短暂时光……

(2018年2月23日)

同类推荐
  • 我生命中的那些人物

    我生命中的那些人物

    本书为宗璞在不同时期发表的散文随笔的集合,共45篇。分为“岁时风物”“山河入梦来”“我生活过的地方”“我生命中的那些人物”“一只小蚂蚁的敬礼”五个部分。
  • 白杨风骨

    白杨风骨

    有些作者写人物通讯,往往见物不见人,或见人不见魂,人物多是有形无神,呆板、扁平。金菊同志状写人物,却能做到见人又见魂,既运笔筒妙地勾画出人物外貌,又能通过对典型细节、个性化语言、内心活动、环境衬托、日记条幅等等的描写和运用,真实地展示出入物的精神境界,凸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道德素养。见人又见魂,人物就自然有了立体感,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 张爱玲日常叙事的现代性

    张爱玲日常叙事的现代性

    张爱玲在文学史上的巨大贡献就是她以叙事文学的方式完美再现了“日常现代性”的美学风格。本书深入论述了以张爱玲为代表的日常生活叙事的艺术特点,详细分析了张爱玲小说的传统特点,在台湾、香港、美国以及大陆当代文学中的承传。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集外集拾遗补编: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集外集拾遗补编:鲁迅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悠远的回响(俄罗斯作家与中国文化)

    悠远的回响(俄罗斯作家与中国文化)

    孕育生长于黄河——长江、伏尔加河流域的两大文明,各以其独特民族风貌与鲜明的地域特色而彰显于世,彼此之间又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内在关联。岁月悠悠,斗转星移,中俄文化交往史上的无数动人景观已成过去,然而,华夏文明却无声地渗入一代又一代俄罗斯作家的精神创造中,俄罗斯文学和文化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激起阵阵回响。让我们以此书为向导,拂去历史的风尘,走进中俄文化双向交流互动的五彩缤纷的世界……
热门推荐
  • 捡个虎王带回家

    捡个虎王带回家

    我叫夏暖橙,是个不折不扣的倒霉鬼,考试失利,路遇车祸,莫名其妙的救了只小老虎,恐怖的是这只小老虎还非要一口咬定自己是他的王妃,虎宝宝饿了要喝奶粉<br>虎宝宝困了要抱着暖橙睡觉觉<br>虎宝宝生气了要宝贝哄<br>虎宝宝……<br>某虎王单手环住她的腰,半眯着眼睛危险的看着她:“你叫谁虎宝宝?”<br>“我,我,我在叫我们未来的孩子。”
  • 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之魔童降世

    井外之人,欲吃井底之蛙。画中妖魔,蚕食井外之人。是人,是仙,不可欺,不可操纵。我若成魔,必先疯狂,再者杀戮。被拔去了根骨长不大的哪吒,从黑暗中复苏。
  • 十三经开讲:左传开讲

    十三经开讲:左传开讲

    本书解读《春秋左传》,先述先秦史官文化的渊源,从《尚书》《春秋》两部著作的特点揭示《左传》产生的背景与学术继承性。对于《左传》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倾向,作了细密的评说。对《左传》的人物形象、战争描写、叙事写人、行人辞令,甚至虚构的故事情节等进行了简要剖析。书中还探讨了《左传》与中国古代小说的关系,认为《左传》作为史传文学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源头之一。
  • 首席缠绵:贴身蜜爱小助理

    首席缠绵:贴身蜜爱小助理

    十三年前的一场车祸,引起了十三年后的报复。她带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而来,成了李氏财团总裁的助理,这是她要征服的男人,即使伤了身,冷了心,她也不放弃!
  • 快穿:冰山病娇勿惹多变殿下

    快穿:冰山病娇勿惹多变殿下

    "墨,抱抱"某瑾对墨初这样说道"嗯,我抱你“墨初无奈的抱起某瑾"墨“当初的小豆丁早已成了潇洒的少年郎了。看见近处的墨初抱着未菁{墨初的妹妹},他在心里默默说道,墨初是我的,谁也不能抢走。在墨初不知道的时候,某瑾已成一代病娇。
  • 梦回珠算

    梦回珠算

    他,闭眼。梦里有人在说话。“珠来,老头不理我们!”“算晚,怕啥,他会醒的。我们赖在他家就好。”“也是,生个崽,就叫珠算。”
  • 龙神轩辕

    龙神轩辕

    天元大陆有一个显赫的家族——轩辕族。原本是该大陆的第一势力,但却由于一个人的出生而发生了内乱,使得整个家族落寞到最底层势力了。“肇事者”在那次参加内乱下存活了下来,自幼知道自己身世的他开启了轩辕的征途......
  • 遮天轮回

    遮天轮回

    他只想和青梅竹马过着平静的生活到白头,家族却惨遭变故,体内莫名出现的古色巨盘,漂浮在手上的六芒星到底是什么。轮回出,六芒现,乱世即将开始,而这个世界的真相,又会是什么?他和他的宿命,不得不走上了一条注定没有回头的路。既然不能回头,就只能向前走。走吧,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
  • 仙人系统

    仙人系统

    这是一个得到系统,用系统在都市,赚钱、装逼、扮猪吃老虎的故事。
  • 复仇公主们的爱情路程

    复仇公主们的爱情路程

    三位公主小时候的“爸爸”们为了妈妈们的财产就和她们结婚,可是有一天公主们发现了,就去英国训练,就是为了长大找她们的“爸爸”们复仇!从现在起,复仇公主们的复仇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