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31100000037

第37章 斯大林与老一代作家和诗人的关系(10)

上面说过,帕斯捷尔纳克由于具有所谓的“安全证书”,在斯大林时代逢凶化吉,没有受到惩治。可是他却在“解冻时期”由于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在国外出版并被授予诺贝尔奖金而受到严厉的批判,被开除作家协会的会籍。年老有病的帕斯捷尔纳克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两年后就去世了。因此有一位名叫巴耶夫斯基的学者说:“毁了帕斯捷尔纳克的,不是斯大林暴政,而是‘解冻’。”斯大林一直把帕斯捷尔纳克看作一位有才华的和独特创作个性的诗人,而帕斯捷尔纳克则把斯大林奉为历史的巨人。他们的关系在不同时期虽有亲有疏,但是他们相互的看法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下面接着讲斯大林与曼德尔什塔姆的关系。斯大林知道这位诗人,但是没有与他有过联系和交往。如上所说,他因写了一首猛烈攻击斯大林的诗而于1934年5月13日被捕。这首诗他是在头一年11月写的,写成后曾读给亲戚朋友们听,并在一些场合朗诵,因而迅速传播开来。于是内务部门采取行动,逮捕了他。审问时他供认不讳,当场写下了这首诗。诗的全文如下:

我们生活着,感觉不到有国家,

我们说的话,十步之外就听不清,

而哪里只要传出一言半语,

就会令人想起克里姆林宫的山民。

他的粗大油乎乎的手指像蠕虫一样,

他的像秤砣似沉重的话语一贯正确,

一双蟑螂那样的大眼睛挂着微笑,

他的两只靴筒闪闪发亮。

在他周围聚集着一群细脖子的头头,

这些半人半妖的怪物任他玩弄取乐,

有的发出吱吱声,有的学猫叫,有的抽抽搭搭,

只有他一人指指点点,大声说笑。

他发出一道道命令像要给人钉马掌,

有人朝大腿根钉,有人则朝额头、眉毛和眼眶,

他每判处一次死刑,——心里感到高兴,

便挺起奥塞梯人宽阔的胸膛。

诗中把斯大林称为“克里姆林宫的山民”,因为斯大林出生于高加索的山区。说他的手指“油乎乎”,是以当时的一种传说为根据的,据说杰米扬·别德内依曾因斯大林用“油乎乎的手指”翻弄他收藏的珍本感到非常不满。诗的最后说斯大林挺起“奥塞梯人宽阔的胸膛”,因为曾有这样传说,说斯大林生身父亲是奥塞梯人朱加耶夫。这首诗既写了斯大林的专制和残暴又对他进行了丑化,同时又写了斯大林周围“细脖子的头头”和“半人半妖的怪物”,这样既否定了斯大林,同时又否定了以斯大林为首的整个领导集体。当时审讯曼德尔什塔姆的侦查员把它称为“没有先例的反革命文件”。

曼德尔什塔姆被捕后,帕斯捷尔纳克曾找过别德内依帮忙,但是别德内依认为问题严重,劝他不要参与此事。于是他便去找布哈林。布哈林答应了,不过给如此激烈地反对斯大林的人说情,对他来说也是一件棘手的事,何况他受过批判后地位刚有所恢复。这位富有政治经验的人物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信,在讲了关于科学院和《真理报》的问题后才提曼德尔什塔姆的事,似乎他并不是专门为曼德尔什塔姆求情。信中首先谈到曼德尔什塔姆在被捕和流放前与A.托尔斯泰之间发生的冲突,然后才这样说道:“现在我接到他的妻子的绝望的电报,说他心理崩溃了,想要跳窗自杀等等。我对曼德尔什塔姆的评价是这样的:他是第一流诗人,但绝对是不符合现代要求的;他无疑不完全正常;他觉得自己受了陷害等等。由于一直向我诉苦,而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回事和干了什么‘越轨的事’,因此决定也给你讲讲这些情况。”他知道斯大林对帕斯捷尔纳克比较重视和关心,特地在信的附言中写道,这位诗人“由于曼德尔什塔姆被捕而处于神经完全错乱状态”。对帕斯捷尔纳克的精神状态的夸张的说法,目的是为了引起斯大林的重视。斯大林立即在信上批道:“是谁给他们逮捕曼德尔什塔姆的权力的?不像话……”同时给帕斯捷尔纳克打了电话了解情况。

结果曼德尔什塔姆改为被流放到条件比较好的沃罗涅日,并允许由他的妻子陪同。对斯大林为什么决定作宽大处理,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斯大林考虑到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为了不影响作家们的情绪和不破坏当时的气氛才这样做。也有人认为斯大林具有某种“诗歌情结”,特别看重有才华的诗人,其根据之一是他在电话里问帕斯捷尔纳克:曼德尔什塔姆是不是“大师”。言下之意,如果是“大师”,可以考虑从轻发落等等。这些看法也许都有些道理。不过问题恐怕不那么简单,值得进一步研究。

曼德尔什塔姆原来以为他将受到最严厉的惩罚,甚至一度精神有些失常,确实曾想要跳楼自杀。但是最后“化险为夷”,只被判处三年流放。沃罗涅日的条件好于边远地区,虽然不如莫斯科,但是还能正常生活和工作。经过这一次“历险”,曼德尔什塔姆开始进行深沉的思考和反思。他认识他周围的现实并非只具有悲剧性,而且还有英雄主义的一面。他感到自己以前的看法和态度并非都符合实际,对自己某些言行感到后悔,甚至进行自我讽刺和嘲笑。这种思想感情和情绪在他某些沃罗涅日诗篇中表现出来。例如他在1935年5、6月间写的《斯坦司(诗篇)》中说他“像单干户走进集体农庄,进入一个世界,——人都很好”。诗中还说:

是可诅咒的缝隙,荒谬的念头

把我们分开。现在要知道,

我应当这样生活,呼吸着和布尔什维克化,

在死亡之前变得漂亮,

还要与人们在一起玩耍。

诗中“我应当这样生活,呼吸着和布尔什维克化”这句话重复了两次。又如在另一首诗里有这样诗句:

我到它(指国家。——引者)那里,到它的中心,

不带通行证就进入克里姆林,

破除了距离的屏障,

有过错的脑袋沉重发胀。

这里诗人已感觉到自己与苏维埃国家已没有距离,完全成为自己人,同时也承认自己过去的错误。

在思想感情和对现实的看法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曼德尔什塔姆对斯大林的态度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一点体现在他的一些诗歌作品中,尤其是比较集中地体现在《颂歌》中。这首诗写于1937年1~2月,全诗较长,共有七节,每节十四行。作者写这首诗大概有一个时间比较长的酝酿过程,力图通过审视斯大林的全部经历和在现实生活中开展的活动,认识他的巨大力量和历史作用,从而描绘出他的新的肖像。下面只简单讲一讲诗中直接提到斯大林的一些段落。诗中说他“出生在山区,饱尝坐牢的苦楚”,说他经历了“经过原始森林和列宁的十月到实现誓言”的漫长道路。诗人一直觉得“他穿着军大衣,戴着便帽,张着带着幸福表情的眼睛,站在奇妙的广场上”。诗人特别注意斯大林的眼神,说他的“大眼睛善良得折磨人”。诗中还进一步写道,斯大林的眼神能够移山,通过这种极其夸张的笔法,肯定斯大林的巨大力量。这样的写法已与上面讲过的那首讽刺短诗的写法大不相同。

除了《颂歌》以外,《如果我们的敌人抓住了我……》一诗本来也是作为颂扬斯大林的诗构思的。但是具体写作时却着重写了愿为真理和诗歌献身的精神,只有最后两句提到斯大林,这样写道:“在定将免遭腐朽的大地上,斯大林将唤醒理智和生命。”尽管过渡显得有些突然和不大自然,但是还是很有力量的。

人们对曼德尔什塔姆颂扬斯大林的诗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他写这些诗是因为真正认识到斯大林这位“克里姆林宫的山民”的正确和伟大;有人则相反,断定这是出于自我保全的本能,是被迫这样写的,并不真诚。这两种看法似乎都有一定的片面性。上面说过,曼德尔什塔姆在沃罗涅日期间思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自然对斯大林的看法也有改变。因此这些颂扬的诗并不是完全为了保全自己昧着良心写的。另一方面,他似乎对斯大林这个历史人物还没有全面正确的了解,因此不能完全排除他颂扬斯大林有某种“补过”的成分,同时也为了求得保护。

1937年5月,曼德尔什塔姆流放期满回到了莫斯科,住在郊区某地。当时正是大清洗时期,但他仍然活动频繁,常到城里来看望朋友。朋友们同情他的遭遇,把他看作受难者,给以物质上的帮助。作协负责人斯塔夫斯基看到这种情况很不满意,便于1938年3月16日给内务人民委员叶若夫写了一份报告,其中指出,在一部分作家中对曼德尔什塔姆的问题“有非常不正确的议论”,“他得到支持,为他募集捐款,把他变成一个‘受难者’——一个没有得到任何人承认的天才诗人”,“瓦连京·卡达耶夫、И.普鲁特等文学家公开为他辩护,话说得很尖锐”。斯塔夫斯基认为这“不单是而且主要也不是”曼德尔什塔姆个人的问题,而是“一批苏联作家对他的态度”问题,他请求叶若夫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信中还说,最近曼德尔什塔姆写了一系列的诗,但根据读过这些诗的同志们的意见,“并没有特殊的价值”。信中附上了巴甫连柯的评论文章。

巴甫连柯在文章一开头就表示不欣赏曼德尔什塔姆的诗,他说:“我过去在读曼德尔什塔姆的旧作时,总是感到他不是诗人,而是诗匠,押韵的作品的冷漠的、带头的编写者。现在在读他最近写的诗时仍然有这种感觉。其中大多数是冷漠的、没有生气的,没有我认为诗歌最主要的东西——没有激情,没有对自己写的东西的确信。”不过信中也列举了几首较好的诗,并举出关于斯大林的诗中的诗句,不过他认为从整体来说,“这首诗要比它的个别诗节写得差”,“诗中有许多不适用于斯大林题材的笨口拙舌的东西”。关于曼德尔什塔姆的诗歌的性质问题,这样说道:“这是苏维埃的诗吗?当然是的。但是只有在《关于斯大林的诗》中我们直接感觉到这一点,而在其他的诗中只能加以猜测。”他的结论是:这些诗不宜出版。

叶若夫收到斯塔夫斯基的报告后,过了将近一个月才交给内务部门处理。他很可能接受了1934年未经斯大林批准就逮捕曼德尔什塔姆的教训,这次便向斯大林请示。可以作这样的推测,斯大林对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是颇费踌躇的。如果曼德尔什塔姆流放后仍坚持原来的立场,那么完全可以再一次进行惩罚。可是他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变,写了颂扬斯大林的诗,而且回莫斯科后只是与友人有所交往,并没有出格的言行(斯塔夫斯基的报告中也只说他的朋友对他的同情和赞扬),因此要再次治罪依据不足,不能使人信服。可是不少原来与曼德尔什塔姆意见不合、对他没有好感的作家看到有人支持这个有“前科”的人很不满意。这就成为一个影响作家队伍团结的问题。如果在平时,这也许并不算是一个大问题,然而当时大清洗还在进行之中,在这种形势下,这个问题成为一个影响团结一致共同揭发“人民的敌人”的政治问题。斯塔夫斯基大概从这个观点出发请求叶若夫帮助解决这个问题的。斯大林大概也觉得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在促使他最后作出重新逮捕曼德尔什塔姆的决定方面,巴甫连柯的评论文章大概起了一定作用。上面说过,他重视有才华的诗人,曾在给帕斯捷尔纳克打电话时询问曼德尔什塔姆是不是“大师”,如今巴甫连柯对他作了很低的评价,他终于决定根据政治要求来解决问题了。不过就现在看到的材料来说,他没有作出明确的批示,大概他觉得采取“默许”的态度为好。于是曼德尔什塔姆于5月2日再次被捕和流放,这次决定把他流放到远东,让他远离他的朋友。不幸的是,同年12月他病死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附近的中转集中营里。

从以上所述来看,恐怕不能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简单地断定曼德尔什塔姆是被斯大林迫害致死的。斯大林曾对这位辱骂他、甚至对他进行人身攻击的诗人抱宽容的态度,而后者随着思想感情的变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转而肯定和颂扬斯大林。这是事实。后来在特殊的形势下才对诗人作出再次逮捕和流放的决定,结果造成诗人过早去世的悲剧,斯大林是负有责任的。这又是一个沉痛的教训。

最后讲一讲斯大林与阿赫马托娃的关系。上面提到过,大清洗前的1935年,阿赫马托娃的丈夫和儿子被捕,她曾写信给斯大林请求释放他们。这大概是她首次与斯大林直接接触。信中这样写道:

“我知道您重视国家的文化力量和作家,我就下决心给您写这封信。

“10月23日在列宁格勒内务人民委员部逮捕了我的丈夫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普宁(艺术科学院教授)和我的儿子列夫·尼古拉耶维奇·古米廖夫(国立列宁格勒大学学生)。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我不知道他们犯了什么罪,但是我可以向您保证,他们不是法西斯分子,不是特务,不是反革命团体的参加者。

同类推荐
  • 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

    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

    为了让广大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我们遴选出近200篇为广大读者所熟知的中外散文名篇。本书选文作者多为名家。中国作家中有蜚声中外的现代散文家鲁迅、朱自清、周作人、梁实秋、丰子恺等,当代散文家季羡林、刘白羽、秦牧、贾平凹等;外国作家中既有享誉世界的大文豪。如萧伯纳、纪伯伦、雨果等,又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如聂鲁达、川端康成等。《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将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作家作品兼收并蓄,力求满足各方面读者的阅读需求。
  • 思无邪

    思无邪

    《思无邪》是畅销书作家安意如对《诗经》的赏析作品,此次出版,作者对其进行了大量修订,并增加了部分篇章,此版为增订版。“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经唱过的歌谣。”在书中,安意如挑选了《诗经》中部分篇章,加以现代解读,用今人眼光领略其中的诗歌之美,多有时尚化的思考、语言间杂其中,并融入现代女性的独特视角,文章清新可人,让古典诗词面目一新,使习惯了刻板教育的年轻读者真正走近了诗词的意境。这也是安意如系列图书受到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追捧的根本原因。
  • 陌上花开缓缓行

    陌上花开缓缓行

    人世韶光,何其忽然?人生际遇,何其偶然!与其独自向隅,击磐敲钟,以生的快乐作修束,去叩问佛祖苍天,谋求来世幸福,不如好好的活在当下,珍惜所得,珍惜拥有,感受现实和现世的欢乐。入山参禅,出山归凡,如此,则幸福无处不在。
  • 飘逝的绝唱

    飘逝的绝唱

    《飘逝的绝唱》主干是对《西厢记》的美学诠释,集中体现了李存葆深厚的学术素养、腾蛟起凤的才情和旺盛的创造力。由于文采风流,写法灵动多变,总在吸引人一读再读,仿佛面对的不是一个个方块汉字,而是一个个舞动着歌哭着鼓呼着的鲜活的生命。
  • 不捞衣衫只捞人

    不捞衣衫只捞人

    宁波市中心的甬江上有座有名的桥,桥身吊在铁架上面,样子很别致,叫灵桥。从前的灵桥并不是现在这样的大铁桥,而是一座普通的木桥,桥头还有座小庙,叫“三圣经”。庙里的菩萨非常特别当中是个县官,左边是个手里捧着一只箱子的商人,右边是个补鞋匠。为什么会有这样奇特的布局?
热门推荐
  • 穿成顾小姐

    穿成顾小姐

    顾小姐穿越了,没有任何征兆,一觉睡醒来就变成了另外一个顾小姐,这个顾小姐,因为家人重男轻女,使劲了手段,想让家人疼爱自己,没想到却让自己万劫不复,当她成了她,故事的结局还会一成不变吗?顾小姐,拥有了空间,拿着家人给的500万逍遥自在,没事做做小生意,又没事,帮帮学渣同学一起进步,在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再找个大佬生猴子,这小日子真真不错。简介无能,请看正文。
  • 毒后休夫:揣个萌娃去制陶

    毒后休夫:揣个萌娃去制陶

    紫砂世家的一代女掌门却死于新婚丈夫之手,一朝醒来却成了怀胎而亡的落宠皇后。皇帝不喜,亲人不待,既如此,一封休书天涯两路。孩子自己养,事业自己拼,一把紫砂壶名遍天下,她成了紫砂艺术的巅峰大师!赖皮王爷有两面,视她如命,装傻卖萌无所不能;视她为敌,杀为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晷华

    晷华

    都说人生有很多转折点,每个时刻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有可能因此而改变人生。而他在那场大雨中迎来了曙光,却又在后来回归了黑暗。他摸索着,思考着,成长着,等到事了时蓦地回首,才发现原来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命罢了。
  • 我的农家小生活

    我的农家小生活

    失业失恋后的郑阳,意外获得灵明双瞳,脑海中多出了一本农家要术,他的眼泪变成了神液,能医百病,能生仙田,于是他决定回家当神医,顺道开农场,作渔场,这里有绝美的食物,这里有秀美的山庄,这里有碧波荡漾的海岛,这里有各种萌蠢聪慧的动物……郑阳坐在桌子前,大声喊道:“媳妇,再来三斤辣根!”
  • 我可是良民

    我可是良民

    在路上替美女捡了一本书,谁知因此开启了世界树系统。从此美女、金钱通通留到口袋里~什么?你要贿赂我?开玩笑,我可是良民?等等,你刚才说多少钱?村花邀请我晚上去她家,我可是良民啊!等下,请问是凌晨吗?你比我有钱?财神是我哥们。信不信我分分钟让你破产!想要跟我打架?大圣都是我小弟!这姑娘不错,改天让月老帮我牵条红绳吧。
  • 懵懂飞过小晴朗

    懵懂飞过小晴朗

    等我们长大以后,回首过去,那些青涩懵懂的脸庞都不知所踪,只留给我们短短的,纯纯的回忆。在长大后,每天等待我们的不是纯真的笑脸,而是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杂乱纷繁的家事公务,到那时我们会发现,那一段青涩懵懂的回忆,是我们人生中的小晴朗……用每天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来纪念,我们晴朗的青春……
  • TFboys四叶草之绽放

    TFboys四叶草之绽放

    三小只和三名努力的少女,若即若离,上演励志青春故事!
  • 东方魔起

    东方魔起

    苍天之下,皆为蝼蚁;人有十神,为三魂七魄,缺一而不能活;少年丁远,天生三魂六魄,比常人少了一魄,岂能活命?此乃死穴,却也是大生之穴;且看少年丁远一路争斗,不信天地,不信神魔,逆天寻命的故事。
  • 虐心小萝莉:我的男友是恶少

    虐心小萝莉:我的男友是恶少

    《我要稳稳的幸福》已经同步发表,亲们快来抢鲜了十五岁见证了一场最残酷的死亡,十八岁的某一天得知母亲父母车祸,她被迫辍学,母亲罹难,她和全身瘫痪的父亲相依为命,上帝就像是一个孩子他把你的生活弄得一团糟之后只是拍拍手自顾自的玩去了,正是生活所遭遇的这些让原本单纯的唐糖慢慢的变成一个怎样的人?在张胖胖和蓝朵朵两个人单纯的世界里,她表现得像个孩子一样单纯,在争夺爱人许飞的时候她又如何不择手段,她对许飞的不仅仅是当初那份纯真的爱情还有许飞出身豪门的诱惑,正如许飞的改变不像是当年唐糖认识的那个单纯的乌鸦,时间能够改变一切,尝够了生活中辛酸苦辣的她是否能够苦尽甘来·····
  • 国民老公:强娶腹黑总裁

    国民老公:强娶腹黑总裁

    宠妻无度~始于美色,陷于肉体她承认自己很没骨气“男人,嫁给我”本是为了解决麻烦强娶了他可谁知引狼入室自家男人太惹眼惹来了更多麻烦从此人生丰富多彩小三用心计她用武力来一个趴下一个来一对死一对斗完小三洗洗睡“老婆,我们做正事吧”“滚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