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41200000010

第10章 老祖天师张陵的主要著作、宝诰、法印、法剑、法符以及天师名号

一、主要著作

老祖天师张陵天性聪颖,从7岁开始便熟读《道德经》,在他长达130多年(也有人认为老祖天师张陵驻世160余年)的生命历程之中,他广泛地沉溺于诸子、阴阳、五行、术数、天文、地理等学问之中。老祖天师张陵天性聪颖、用功又勤,加上他一生的足迹遍及祖国的山山水水、大江南北,对老百姓的疾苦以及天地自然造化之大道有着最切身的体会,这一切都为老祖天师张陵的著书立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据记载,老祖天师张陵于鹤鸣山创道传道时曾著有道书二十四篇,因年代久远及历代王朝所发生的战乱等原因,这些道书大多被毁。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确定为老祖天师张陵所作的道书主要有如下几部:“微经十二卷”、《天官章本》和《黄书》。此外,人们一般认为《老子想尔注》也属老祖天师张陵所作,当然也有人认为《老子想尔注》为系师张鲁天师所作。除《老子想尔注》外,人们一般认为“微经十二卷”、《天官章本》和《黄书》这三部道书均包含在老祖天师张陵于鹤鸣山所作的道书二十四篇之内。

其中《天官章本》是关于老祖天师张陵所行道法道术及宗教礼仪方面的书,书中列举的道术名称多达七十七条。老祖天师张陵在道教史上是素以道法高超而著称的,他行医济世、传道授箓、降妖除魔、驱瘟辟邪、宽惠爱民,这些都可以从《天官章本》一书所列举的道术中得到印证。

而《黄书》是一本关于道教房中术知识方面的书。该书原本为口耳相传之作。道门之所以要口耳相传房中之术,是因为当时的社会舆论还没有宽容到容纳“区区”性知识、性生活技巧等方面学问的程度,可是在老祖天师张陵这等具有先知先觉的圣人看来,房中知识对于巴蜀地区那些对性知识尚处于茫然无知状态的居民十分必要,所以不得已采取了口耳相传这样一种折中的传播性卫生知识的方式。

另外,老祖天师张陵一生传道讲学,对老子《道德经》一书中的微言大义多有阐发。老祖天师张陵于《道德经》方面的研读心得都保留在《老子想尔注》一书中。老祖天师张陵用来教化巴蜀道民的最主要教材就是老子所作的五千文。一般认为,《老子想尔注》成书于其孙系师张鲁天师之手,但其中记录了老祖天师张陵研读和讲授《道德经》时的很多思想观念和言论,这是可以肯定的。正如孔子述而不作,其门徒根据孔子的言论整理出《论语》一书一样。

另外,有其他被认为老祖天师张陵所作的道书,这些道书主要有:

《中山玉柜神气诀》一卷;《刚子丹诀》一卷;《神仙得道灵药经》一卷;《峨眉山神异记》三卷;《太上三天正法传》;《太平洞极经》;《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太上说东斗主算护名妙经》;《太上说西斗记名护妙经》;《太上说中斗魁保命妙经》等。

以上这些道教经书,未必完全出自老祖天师张陵之手,但其中记载的事件却留有老祖天师张陵生前活动痕迹的真实影子。尤其是后四部道书——《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太上说东斗主算护名妙经》、《太上说西斗记名护妙经》、《太上说中斗魁保命妙经》——更与老祖天师张陵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据当代著名的道教史研究泰斗卿希泰先生考证,老祖天师张陵所开创“五斗米道”中的“五斗”之名与崇拜五方星斗有关,而书中记载的正是这一历史事实事件。

二、天师宝诰

我们知道,道教的宫观道士每天都要做早晚功课,而早晚功课正是道士们最主要的修持形式之一。“课”指的是课诵,“功课”就是例行的作业。顾名思义,所谓的早晚功课就是道士每天早晚两次上殿念诵必读的经文。一般来说,道士们所诵经文的内容并无多大差异,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各种咒,如“净心神咒等”;二是几部经,如《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三是各种“诰”,如“玉清宝诰”。“宝诰”正是道门中人早晚功课中用来念诵的文字。一般来说,各宫观早晚功课的前两个部分的内容会因宫观所归属的道派,或因袭的宫观传统的不同而会有所差异,但多是大同小异。不过,各宫观早晚功课中所念诵的“宝诰”则可能完全不同。由老祖天师张陵所开创和传承下来的正一道派早晚功课中均要颂赞本派祖师的“祖天师宝诰”(这里的“祖天师”指的是老祖天师张陵)和“虚靖天师宝诰”;而盛传于北方地区的全真道派的早晚功课则颂赞本派祖师的“北五祖诰”、“南五祖诰”和“七真诰”;茅山道院道士的晚课中则有“三茅真君宝诰”等等。

在道门中人看来,早晚功课中念诵宝诰丹经是修道的重要法门之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复元真之性以及炼就不坏之身。同时,念诵宝诰也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因为道士做早课时,多在早上五六点钟,此时,阳气初升,阴气未动,饮食未进,气血未乱,念诵宝诰可以使人心平气和、脉通窍利。晚课时间一般在下午五六点钟,此时人已疲倦,阳气衰微而阴气渐旺,做晚课可以达到消除疲劳、平静焦躁和增进睡眠的功效。

老祖天师张陵是正一道派的创教祖师,所以正一道派的弟子们一般在早晚功课中都要念诵到“祖天师宝诰”。“祖天师宝诰”的内容如下:

本来南土,上溯蜀都。先获黄帝九鼎之丹书,后侍老君两度于玉局。千轴得修真之要,一时成吐纳之功。法箓全成,受盟威品而结璘诀。正邪两辨,奇福庭治而化咸泉,得就大丹。道齐七政,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三天扶教辅玄体道大法天师,雷霆都省太玄上相都天大法主,正一冲玄神化静应显佑真君,六合无穷,高明大帝,降魔护道天尊。

“祖天师宝诰”的意思是说,老祖天师张陵本从南方而来,然后从江西西进,前往西蜀传道。先前曾获得过黄帝九鼎丹书,后来曾两度感应太上老君,并从他老人家那里得到关于修真大要的法门及经、剑、印、符箓等信物。后来他又在巴蜀地区开创正一盟威之道,广收弟子、驱瘟辟邪、降妖伏魔、挖掘盐井、造福百姓。因此,老祖天师张陵可以称得上是一位“道齐七政,大悲大愿,大圣大慈”的圣人——这是后人对他的赞颂。最后一句话是“三天扶教辅玄体道大法天师,雷霆都省太玄上相都天大法主,正一冲玄神化静应显佑真君,六合无穷,高明大帝,降魔护道天尊”,是历代帝王或正一道信众出于对老祖天师张陵的尊敬而赐予的各种封号和尊号。

三、传教信物:老祖天师张陵所传之经、印、符、剑、箓

据文献记载,老祖天师张陵在巴蜀地区,以阳平治和鹤鸣山治为中心,以神道设教,以忠孝、诚信诸伦理观念教化当地的五斗米道信众。后来,老祖天师张陵于汉安元年(142)正月十五上元之节,感应太上老君驾乘五条白龙下临鹤鸣山,亲授老祖天师张陵以三五都功诸品经箓,三五斩邪雌雄剑两把,以及阳平治都功印一枚。太上老君降临亲授老祖天师张陵的经、箓、剑、印等物,后来就成了历代张天师继位时的传承信物,并且代代相传。

因此,太上老君亲授老祖天师张陵之经、箓、剑、印等物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不过,对于一般读者朋友来说,这些传教信物总是具有很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不仅对于一般读者朋友是如此,对于那些真正的道教信徒们来说也是如此——毕竟,有多少道教信徒也许一辈子都没有亲眼看过历代张天师所传承之剑、印。

天师符在老祖天师张陵从太上老君处所受授的经、印、符、剑、箓诸信物中,所传之经,指的是先秦道家大哲学家老子所撰写的五千文。大家知道,东汉时的文字多写在竹简或纸上,当然也有写在布帛之上的。自老祖天师张陵创立五斗米道至今,已经近两千年,可以想见,太上老君亲授老祖天师张陵之老子五千经文,已经不存在了。但太上老君所授五千文之内容,是肯定会被保留下来的,并一直是天师道历代张天师穷其一生熟读、参悟的对象。

就太上老君所传授老祖天师张陵之符、箓来说,其情形与所授之经差不多。我们知道,无论是道门之符或箓,都是画在纸上的。既然画在纸上,在自然条件下,就不可能保存长达近两千年的时间。可以想见,太上老君亲授老祖天师张陵之符箓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符或箓的画作技术是一定在历代张天师中或秘或显地传承了下来的。因为,天师道在道教史上向来是以符箓法术而名著于世的,历代张天师都会为了驱瘟辟邪、降伏妖魔,或者为了除病疗疾、祈福禳灾而画符作箓。

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曾自信满满地说:

吾家法箓符箓,上可以动天地,下可以撼山川,明可以役龙虎,幽可以摄鬼神,功可以起朽骸,修可以脱生死,大可以镇邦家,小可以却灾祸。

不仅如此,历代张天师为了扩大天师道派的影响,也会把画符作箓的技法传授于那些愿意献身道教的信徒。虽然,今天已经无法目睹太上老君所亲授的符箓之真容,但我们仍然可以从天师道道士所作的形态、功用各异的符箓图案中找到当年太上老君亲授老祖天师张陵的符箓样貌的真实的形影。

再看太上老君亲授老祖天师张陵的剑。

刚才讲了,太上老君亲授老祖天师张陵的剑全称叫“三五斩邪雌雄剑”。剑既然称雌雄,那就一定分阴与阳;既然称雌雄,那就一定是两把;既然称斩邪,那就意味着剑是用来祛除妖魔的。

从法剑之名称看,这与道教重视阴阳五行的观念是一脉相承的。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当年太上老君亲授老祖天师张陵的剑是用铜铸造的。因为是铜铸造而成,所以,这雌雄二剑就可以以代代相传的方式予以保存下来。事实上,历代张天师都把太上老君亲授之雌雄二剑当作最重要的传教信物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捉鬼图方镜这剑与老祖天师张陵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人们至今在各地供奉老祖天师张陵的神像,或在各种书籍印有老祖天师张陵的图案上,或各种民间传说故事中都可以确证这传承自太上老君之三五斩邪雌雄剑的存在。

因为三五斩邪雌雄剑的重要性,历代张天师都视之如同自己的性命,轻易不以之示人。笔者曾在网上搜索过三五斩邪雌雄剑的图片,没有找到。另,又据本人看到资料,三五斩邪雌雄剑至今只剩下一把,另一把剑大概是在南北朝的时候,因为当时社会动荡以及其他种种原因而遗失了。

据说,至今留存下来的一把剑保存在江西省博物馆。

最后,再说说太上老君亲授老祖天师张陵之印。

由于历代帝王曾赐予张天师以各种封号,所以可以想见,历代张天师所拥有的印玺应该是很多的。但直接与老祖天师张陵相关之印却不会很多。刚才说了,老祖天师张陵感应了太上老君,于是太上老君便亲授之以印、经、剑、符等物,其中就有印。

后来,老祖天师张陵又开创了五斗米道,设立二十四治,以教化当地百姓。其中,老祖天师张陵所在的管理和协调其他各治的中央治所叫天师治,也叫阳平治。当时在各治所之间应有文书往来,以传达老祖天师张陵所颁布的法令、制度、礼仪等。为了显示这些文书的权威性和真实可靠性,老祖天师张陵便会在上面盖上天师印,即“阳平治都功印”。

今天,人们在青城山古常道观天师殿内的隋代老祖天师张陵雕像的左手心上能看到一方印章,上刻有“阳平治都功印”字样。据说,老祖天师张陵擅长雷法,此印放于他手心,意思是它是一种可以用来除妖降魔的法器。

当然,二十四治的各治所都有都功印。最近在川西地区出土了一方木质印章,上刻有“平盖治都功印”的字样。因此,可以推测,当时每一治应该都会有属于自己治所的都功印。但阳平治都功印应该是老祖天师张陵日常所使用的,最能表明他在五斗米道中的尊荣身份。

我们知道,老祖天师张陵道术高超,经常运用符文、符书上彰神明,为百姓排忧解难或驱除邪魔。在这些上彰神明的符文、符书或符箓上都要盖上老祖天师张陵之印,以在神明面前表明自己的身份。这类印是盖在符纸之上的,应叫“符印”。可惜的是,我们今天几乎没有机会看到老祖天师张陵的原印,只能从一些文献资料上见到原印的字样。

太上老君亲授老祖天师张陵的印是世代相传的。当年张盛天师从中原地区回到龙虎山所携带的就是老祖天师张陵所传的阳平治都功印,它成为历代张天师袭教之信物。因为这枚印是太上老君亲授老祖天师张陵的,后来成为历代张天师掌教最重要的信物,所以称这枚印为“祖印”。

问题在于,历代张天师所使用过的印是很繁多的,有些印的来历和身份还极其尊荣,甚至还是朝廷亲赐的。据第六十一代天师张仁晸增修、清光绪十六年(1890)刊刻的《留侯天师世家宗谱》卷一之“世传官私印剑考”一文中的说法,龙虎山天师府原有祖遗玉刻阳平治都功印一颗,丹印二颗,玉刻大阳平治都功印一颗,银刻双纹阳平治都功印一颗,铁印神霄玉文章印一颗,玉刻五岳真形印一颗。其中祖遗玉刻阳平治都功印正是与老祖天师张陵直接相关的祖印。此外,还出现了所谓“玉刻大阳平治都功印”、丹印、银刻双纹阳平治都功印、铁印神霄玉文之章印、玉刻五岳真形印。更让一般读者朋友们一头雾水的是,民间还流传有所谓“镇山印”、“代劳印”、“卞和玉印”等印的说法。那么,这品类繁多的诸印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它们各自在什么场合中使用?它们与“祖印”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呢?

祖印是太上老君亲授老祖天师张陵的,它是绝无仅有的,这一点是世所公认的,没有任何疑问。明代的郎瑛曾经说过:

自道陵传下者,则玉印一枚,其文乃曰阳平治都功印,云篆也,至弘治(这里“弘治”应为“成化”之误,即公元1467年)年间朝廷恐其随身有失,另碾一颗赐之。(《七修类稿》)

阳平治都功印这段文字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们,从老祖天师张陵传下来的作为历代掌教天师之信物的印只有一枚,且是玉质的。祖印上面的印文是“阳平治都功印”,是用云篆体雕刻而成的。公元1467年,明代朝廷因为怕张天师遗失祖印,另外碾了一颗印赐予张天师。

又,第五十四代天师张继宗在《崆峒问答》也提及明朝廷赐予张天师银印之事:

因古时用祖印于符箓上,后人以为太亵,故嘉靖年间(1526),复制银印代之,为之代劳印。……其祖印非国家大典斋醮,不可轻用。

这条史料告诉我们很多信息,比如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历代张天师在符箓上用印的时候都是直接用祖印的。而到了明嘉靖年间的时候,有人觉得在一般的符箓上,例如,那些针对普通百姓的需要所画的符箓,直接用祖印显得太不敬重,甚至于是亵渎神明了,所以朝廷又按照祖印的样子,复制了一枚银印。后来,张天师在一般性的符箓上用印的时候,就用这枚银印代祖印之劳了,所以称之为“代劳印”。当然,第一段史料中所提到的朝廷赐予张天师的那枚印,可能也是玉质的,也可以称之为“代劳印”。不过,有了代劳印之后,祖印使用的机会就很少了,但也不是绝对不用,在张天师为国家举行大典斋醮等庄严的场合还是要请出祖印的。

《留侯天师世家宗谱》卷一“世传官私印剑考”所提到的“大阳平治都功印”是后来人们提到比较多的,它又是一方什么样的印呢?

据第五十四代天师张继宗在《崆峒问答》中的说法,“大阳平治都功印”的出现是因为老祖天师张陵“不敢以祖印下行”,于是另刻一方印作为下行之用。这另刻的那方代祖印作下行之用的印,就叫“大阳平治都功印”。所以,从功用的角度来讲,大阳平治都功印的出现,正是为了代祖印下行之用,因此“大阳平治都功印”充当的正是“代劳印”的角色。

又据《留侯天师世家宗谱》卷一“世传官私印剑考”的记载,到二祖嗣师张衡的时候,于阳平治的地下挖掘出一方玉石。这方玉石来头很大,据说它源自战国时代的卞和玉。大家知道,卞和玉一开始的时候为秦国得到,被剖为三。其一被秦国镌刻作为传国玉玺;其二未镌,被秦国藏之于阿房宫中。后来,老祖天师张陵的十世祖留侯张良在随汉高祖刘邦入关的时候,得到了这方未镌之玉石,并藏埋之于阳平关。

据《留侯天师世家宗谱》卷一“世传官私印剑考”中的说法,第二代张天师嗣师张衡后来又从阳平治的地下挖掘到一方玉石,这正是当年留侯张良藏埋于阳平关地下的那方卞和玉石。嗣师张衡用这方挖掘出来的卞和玉石,依照大阳平治都功印的规制,复制了一方印,上面刻的也是云篆体的“阳平治都功印”。因为是用卞和玉石镌刻而成,所以又叫“卞和玉印”。

卞和玉印和大阳平治都功印的规制是一样的,都是大径四寸,只是二者所用的材质不一样。祖印和卞和玉印、大阳平治都功印上面所刻文字是一样的,但祖印相对要小一半,只是大径二寸。

自从卞和玉印出现之后,原来那方代祖印作下行之用的大阳平治都功印被当做镇山之印,封而不用了。这就是“封山印”的由来。不过,也有人称“封山印”为“镇山印”,因为后来张天师入朝觐见的时候,要随身携带祖印和卞和玉印,而留此印以镇龙虎山天师府中,故名“镇山印”。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历史上先后出现的两方大阳平治都功印均是作为祖印的代劳印目的而出现的。只是,由于后来用卞和玉石雕刻而成的大阳平治都功印材质优秀,其代祖印的身份就一直延续了下来。据《留侯天师世家宗谱》中的说法,此卞和玉印,“白如冰雪,略无瑕玷,望而有光,真人世稀之宝也,传为楚卞和璧同璞分镌者。”从此之后,卞和玉印“乃下行之印,一应文牒用之”。

当然,卞和玉印虽不是祖印,其身份只是作为祖印的代下行身份而出现,但因其材质来源的特殊性,在后世人们的眼中,它俨然成了历代张天师所画符箓之上最耀眼的明珠。例如康熙时代的张继宗天师在回答“今符上哪三印”的提问时,回答说有“中卞和玉印,左金印,右银印”。又过了近百年的时间,到乾隆朝时,张天师所画符箓上所用印由三枚而变为恽敬(1757—1817)所说的四枚,而卞和玉印依然居于其中,可见其代祖印作下行之用的身份是极为特殊而稳固的。

至于本文一开始提到其他种类繁多的张天师所用印,大多离不开因时、因地、因需而镌刻作“代劳”的性质。有金制的,有银制的,当然更有玉制的。这当中,有朝廷复制赐予的,也有历代张天师们出于各种需要或基于在某种比较特殊的情形下的考虑,或某些特定的演法所需而新造的。从使用者身份的角度来说,由于它们都供张天师使用,也可以称它们为“天师印”。当然,这类“天师印”与老祖天师张陵就没有直接关系了。

四、天师名号:老祖天师、祖天师、张天师诸名号的含义

读者朋友们已经看到了,在本书中大量用到“老祖天师”这个词。其实,稍懂天师道历史的人都知道,天师道的宗教领袖的名号还有其他几个,例如“张天师”、“祖天师”和“老祖天师”。笔者在这里对“老祖天师”、“祖天师”、“天师”这几个天师名号稍加一点解释。

前文中已经提到过,“天师”一词,语出《庄子》,就是以天为师、法天而行的意思。东汉末年,老祖天师张陵曾在四川鹤鸣山地区传道授业,教化当地百姓,奉行自然天道,以天道为师。所以由他所开创的道教又称为“天师道”,其宗教领袖后来自然地被称为“天师”。不过,当时老祖天师张陵的“天师”名号只是民间的俗称。因天师道的嗣教领袖均出自于老祖天师张陵的嫡系子孙,都以张为姓,所以俗称“张天师”。

虽然,严格说来,“张天师”名号指的是天师道代代相承之掌教首领的总称——也就是说,“张天师”并不专指某一位具体的天师道领袖个人。但实际上,老祖天师张陵对于天师道乃至于整个道教创立的贡献是如此之大,并且,老祖天师张陵也是道教中最早被称为“天师”之人,以至于后世的人们用“张天师”一词来专指老祖天师张陵这个特定的个人。用“张天师”来专指老祖天师张陵只是一种民间口语化的称呼,并不是书面意义上的称呼,这是要特别提醒读者朋友的!当然,在不太严格的意义上,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之下,在不引起语义混乱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用“张天师”来专指老祖天师张陵的。

历代天师道领袖的名号中,第二个名号是“祖天师”。我们知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祖”一般是用来形容某个家族发端先辈的,如伏羲被视为中华民族的生人初祖,黄帝则被视为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到了后来,在一个家族中,能被冠以“祖”之名的人,通常来说是对于该家族事业的形成发展做出过极重大贡献的人,如汉朝的刘邦和唐朝的李渊,均被称为“高祖”。

我们知道,对于天师道来说,老祖天师张陵无疑是对于其形成发展做出过极大的贡献,似乎称老祖天师张陵为“祖天师”是再自然不过的一件事。然而,事实上,“祖天师”的名号并不是用来指称老祖天师张陵老祖天师的,而是用来指称天师道第三十代张天师张继先的。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作为天师道创教之祖的老祖天师张陵没被冠以“祖天师”的名号呢?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当年老祖天师张陵在创立五斗米道之后,在巴蜀地区传承了三代,即老祖天师张陵传嗣师张衡天师,嗣师张衡天师再传系师张鲁天师。系师张鲁天师袭教之后,曹操大兵压境,不允许在汉中巴蜀地区存在“五斗米道”这样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当然,作为五斗米道首领的第三代天师张鲁深知自己无论在军事方面,还是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均无法与中原的曹魏集团相抗衡,所以接受了曹操的招安。接受招安的结果是,曹魏集团对系师张鲁的家人及五斗米道中的骨干力量给予极高的礼遇,张鲁的几位儿子还被封了侯,张家与曹家还结为姻亲:系师张鲁天师的儿子甚至于迎娶了曹家的公主,曹操的儿子甚至也迎娶了系师张鲁天师的女儿。这里可以看出,曹魏政权对作为五斗米道的宗教首领的天师张鲁确实是礼遇有加的。

不过,北方的曹魏集团内部各种势力的争斗也是复杂和残酷的。大家知道,曹魏后来是被司马家族篡了权的。所以,系师张鲁天师也看出了自己所处的险恶处境,他知道,当曹魏被司马家族取代的那一天,由于张家与曹魏政权那种极为亲密的关系,极有可能会遭到清算。所以,系师张鲁天师在临终之前,叮嘱其子张盛天师——也就是后来的第四代天师,日后一定要重返龙虎山中传承老祖天师张陵所开创的五斗米道。当然,后来中原地区的政治形势发展也确如张鲁天师所预料的,司马家族最终取代了曹魏家族。所以,从张鲁天师叮嘱张盛天师重返龙虎山中传承五斗米道中可以看出他的意图,即远离这个是非之地。所以,张盛天师后来返回老祖天师张陵当年炼制九转神丹的龙虎山玄坛立庐就带有远避家族灾祸的目的。

正如本书前文中所看到的,张盛天师确实是遵循了张鲁天师的嘱咐的,他确实返回了龙虎山,当然也达到了远避家族灾祸的目的。不过,重返龙虎山传承天师道的另一不利后果也随之而来,天师道从此远离了中原政权的核心区域。在失去王权的大力扶持之后,可想而知传承于龙虎山的天师道一脉(或称正一道)的发展,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再加之短暂的西晋王朝结束后,国家陷入南北分裂的状态,连年的战争,这些因素都使得当时在龙虎山传承的五斗米道陷入了低谷。正是这个原因,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于龙虎山传承下来的天师道一脉的宗教领袖的名号——张天师——并不突出。

龙虎山传承的天师道直到唐代才开始重新受到官方的重视,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李唐王朝奉老子李耳为自己的祖先,尊奉道教。当然,有唐一代对龙虎山传承的天师道也连带地重视起来,下命令找寻老祖天师张陵的后裔,并加以礼遇。虽然唐代有王权扶持道教的大背景,但客观地说,龙虎山传承的天师道并不特别突出,没有出现过才华特别卓绝的张天师来发扬光大于龙虎山传承的天师道。

直到宋朝初年,于龙虎山传承的天师道才开始发扬光大起来。这主要是因为当时龙虎山传承的天师道中出现了一位道法高超、才华卓绝、品行极佳的宗教领袖,他就是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自此以后,通过张继先天师的不懈努力,龙虎山天师道的影响无论是在宗教领域,还是政治文化领域,均达到了两晋南北朝以来所无法比拟的深度和广度。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是名副其实的天师道的中兴人物。通过他,天师道在历代王朝的宗教信仰、政治、文化领域均占据了稳固而重要的地位。从此之后,直至清末,无论封建王权如何更替变化,张天师在封建王权中地位始终坚固如磐!

刚才已经言及,在中国的家族文化中,对那些为家族的形成、发展和繁荣兴旺做出过特别重大贡献的人总是会被特别地予以崇拜的——这正是中国传统家族文化中对英雄祖先崇拜情结的外化。正因为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对于由老祖天师张陵所开创的天师道的中兴之功,所以,很自然地,张继先天师被子孙们奉为张氏家族的英雄祖先而予以崇拜。于是,张继先天师被奉为“祖天师”——尽管在他之前还有开创天师道的老祖天师张陵,但这并不矛盾。正如刘邦被称高祖,而事实上刘邦并不是刘家的始祖一样。

当然,张继先天师被奉为“祖天师”之后,另一个与张天师名号相关的极为现实的问题自然也就浮现了出来——作为在事实上开创了五斗米道的宗教领袖的老祖天师张陵天师应该给予一个什么样的名号?“祖天师”之名已经给了张继先天师,那么应该给予老祖天师张陵天师什么样的名号才能表彰他的创教之宏大功德?

中国文字的意蕴是极为丰富的。所以,后来的人们就想出了在“祖天师”之前加一“老”字,变成“老祖天师”,用“老祖天师”称呼老祖天师张陵天师,就完全可以解决这个与天师名号相关的问题。“老祖天师”一方面表明了“老祖天师”与“祖天师”之间的血缘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彰明这两代天师各自所作所为对于龙虎张道陵画像山天师道的伟大功绩。

说到这里,我想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对“张天师”、“祖天师”及“老祖天师”这几个有关天师名号的含义,及其各自所指已经有了最清楚明白的理解了。但还有一个与老祖天师张陵相关的姓名问题要跟读者朋友们作一简单的交代。

相信读者朋友们在阅读与天师道相关的书籍文献中会接触到另外一个名字——“张道陵”。其实“张道陵”所指称的就是老祖天师张陵。之所以在“老祖天师张陵”的姓名之间加一“道”字,主要是为了表彰老祖天师张陵一生学道、向道、修道、创道之功。

同类推荐
  • 杜甫写诗为民成一代诗圣的故事

    杜甫写诗为民成一代诗圣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细说民国大文人:那些思想大师们(白金增订版)

    细说民国大文人:那些思想大师们(白金增订版)

    本书对十位民国时期的思想大师的生平逸事进行了梳理,重现了三千年不遇之大变局下,这些大师傲拔的志趣和风骨,以及终归悲悯和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时代命运。他们出世、入世,进退自如;做学问与做人,结合得浑然天成;同侪间以道相交,重情重义……本书在天涯论坛连载时,好评如潮,引来百万粉丝疯狂追读跟帖,被誉为关于讲述民国大师逸事作品中的“翘楚之作”。本卷人物:蔡元培、胡适、熊十力、李叔同、马一浮、冯友兰、马寅初、傅斯年、梁漱溟、金岳霖。
  • 长征中的红小鬼7

    长征中的红小鬼7

    每当看到鲜红的五星红旗在风中迎风飘扬时,我的心中多多少少有一丝感动。哦,鲜红的五星红旗为什么红得那么耀眼,扣人心弦?那是因为五星红旗是由以身许国的黄继光,宁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等中华烈士的鲜血染红的!他们虽然远去了,但是他们忠心报国的精神随着鲜血一起融入了国旗中!当然在烈士的庞大队伍中,也是常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小红军们,他们虽小,可也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献出了自己的弱小生命。
  • 沃伦·巴菲特全传

    沃伦·巴菲特全传

    本书从“巴菲特的风采”、“巴菲特投资传奇”、“追踪巴菲特投资思维轨迹”、“股神的现在进行时”四个部分着手,重点讲述巴菲特怎样成长为一代“股王”的传奇一生;也通过他人眼中的巴菲特,细致阐述他在投资经营中的魅力。阅读《股王之道——沃伦·巴菲特全传》,相信正在股市迷茫的你,会有很大的收获,收获巴菲特的投资股票经,提高自己在股票市场的必胜信心。
  • 新编历史小丛书:杜甫

    新编历史小丛书: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翦老撰写的《杜甫研究》详细梳理了有关史料,不仅讲述杜甫生平,还对杜甫的写作及思想变化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既有历史学家扎实缜密的治学,又有文学家的文笔。
热门推荐
  • 当戏精遇上毒舌

    当戏精遇上毒舌

    又名《我跟天道谈恋爱的那些年》戏精真娇气女主vs毒舌装冷漠男主离挽作为天地间唯一一个拥有盘古混沌之力的上神,在数不清多少万年里都六界里横着走的。却不想,一朝肆意妄为过了头。神珠被夺、众神负伤、神界封闭、流言四起……托着满身伤痕的离挽逃往人界避祸,本意打劫一辆船来代步的离挽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出手,就是往后余生。为探寻身上的秘密,两人携手踏上了六界征途。一场场悲欢离合落幕后,恍然回首,才发现他们本就是命中注定。君以满身铁甲护我一腔赤诚,我以万千柔情化卿半生孤冷。当戏精遇上毒舌,当废物遇上蠢货,如非你死我活,便是强强联手,且看他们如何挽法则秩序之将倾,绘天下再百万亿年太平。小剧场“你想当男主?”离挽眉梢一挑,轻笑道:“身份背景雄厚,家族势力庞大,你有么?”“……”男人摇摇头。“坐拥天下财富,手下喽啰无数,美女前赴后继,你有么?”“……”男人摇摇头。“童年凄苦,身世悲惨,一域奇才,性格高冷孤傲偏执,你有么?”“……”男人再度摇摇头。离挽仰头娇笑:“那你凭什么当男主。”“……”男主告诉你,他凭什么当男主。1v1双洁he多副线非传统型女强
  • 龙渊纪说

    龙渊纪说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良工咨嗟叹奇绝,铸得宝剑名龙渊。龙渊纪说,一籍江湖趣闻的奇旦记录。就由着向某人,携龙渊剑重生开始说起!
  • 双面人生之盛世血唐

    双面人生之盛世血唐

    梦回唐朝,血染玄武门。李世民倒在胜利之路上,太极宫的李渊在悲伤。李建成和李元吉在幽冥中哭泣。谁来扛起盛世大唐?谁来书写大唐文采风流?谁来让四方臣服?谁来让天下归心?他跨过历史的长河,摘星揽月,颠倒乾坤!这里有金戈铁马的豪情,有文人的风花雪月。但这一切的背后,都有一个血腥的故事。主角赵硕带你走进最辉煌,最璀璨,也是最黑暗,最血腥的盛世唐朝!
  • 盖世经纶

    盖世经纶

    十八镇魔石柱,三尊先贤真身像,一身浩然正气,驱鬼神,镇邪佞,儒法通天!
  • 松下用人之道

    松下用人之道

    组织固然重要,但相比之下,健全的硬体组织则更重要。有实力者兴起,无实力者消没,所以人也需要有真才实学,才能拥有实力。这是自由主义的好处,它能促使人们不断充实自己,培养实力。如果没有经营产品的实力,或不称职,就不得不败下阵来。那么公司要经营得当,应采取什么样的做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本书,一起阅读吧!
  • 鎏金传奇

    鎏金传奇

    这是天灾人祸?还是自救拯救?在饥寒无助中靠什么去存活?在丧失人性时拿什么来拼搏?颠覆现实堪比大片曲折,怪像纷呈世态艰难多磨。不知前路如何,不知怎样度过,是人心叵测?是无可奈何?都市丛林,原野小镇,该作何选择......
  • 畅游人间的泽

    畅游人间的泽

    记录生活中的小感悟,因为第一次写书,所以不喜恶喷!咳,有时文笔可能有点沉重。
  • 最穷领主

    最穷领主

    各种文明大Pk,有血腥残忍的巴斯达,视财如命的古荷兰,还有玩家文明,天龙人文明等,提醒!注意主角!
  • 泪落三生

    泪落三生

    一杯酒,一滴泪,一生眷恋。这是一个属于忘川河边那个名为三生石的故事。这也是属于每个灵魂的故事。三生石上有多少滴泪,这世间就有多少个执着的灵魂。或是留恋,或是怨恨,或是懊悔,或是绝望…………步入三生酒肆。饮下一杯三生泪,是梦境还是前世?是历史还是妄言?是幻想还是诉说?你与我都当两不相欠。记忆可以被蒙蔽,可痕迹如何抹去!在你心底最深处,有着怎样的过往?三生泪,苦中带甜,一杯穿肠,似泪又似酒。三生缘,忘断轮回,一世荡尽,却循环不休。三生石,忘川河畔,一滴泪凝,刻因缘聚散。
  • 九州不正常

    九州不正常

    一日,身系红领巾,专门扶老奶奶过马路的三好青年穿越到了浩瀚的九州世界。他发现这个世界十分恐怖,没有老奶奶了,只有一个个成千上万岁的老妖婆,他扶不起啊!直到他觉醒了一个能力,技能:谁都不扶,就扶你。(注)每当你集中注意力到一个目标,目标自动被你扶起。他(她、它、祂。)十分感谢你,你可随机抽取一件物品作为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