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134200000006

第6章 哭小弟

飞机强度研究所技术所长

冯钟越

我面前摆着一张名片,是小弟前年出国考察时用的。名片依旧,小弟却再也不能用它了。

小弟去了。小弟去的地方是千古哲人揣摩不透的地方,是各种宗教企图描绘的地方,也是每个人都会去,而且不能回来的地方。但是现在怎么能轮得到小弟!他刚五十岁,正是精力充沛,积累了丰富的学识经验,大有作为的时候,有多少事等他去做啊!医院发现他的肿瘤已相当大,需要立即做手术,他还想去参加一个技术讨论会,问能不能开完会再来。他在手术后休养期间,仍在看研究所里的科研论文,还做些小翻译。直到卧床不起,他手边还留着几份国际航空材料,总是“想再看看”。他也并不全想的是工作。已是滴水不进时,他忽然说想吃虾,要对虾。他想活,他想活下去呀!

可是他去了,过早地去了。这一年多,从他生病到逝世,真像是个梦,是个永远不能令人相信的梦。我总觉得他还会回来,从我们那冬夏一律显得十分荒凉的后院走到我窗下,叫一声“小姊——”

可是他去了,过早地永远地去了。

我长小弟三岁。从我有比较完整的记忆起,生活里便有我的弟弟,一个胖胖的可爱的小弟弟,跟在我身后。他虽然小,可是在玩耍时,他常常当老师,照顾着小朋友,让大家坐好,他站着上课,那神色真是庄严。他虽然小,在昆明的冬天里,孩子们都生冻疮,都怕用冷水洗脸,他却一点不怕。他站在山泉边,捧着一个大盆的样子,至今还十分清晰地在我眼前。

“小姊,你看,我先洗!”他高兴地叫道。

在泉水缓缓的流淌中,我们从小学,中学而大学,大部时间都在一个学校。毕业后就各奔前程了。不知不觉间,听到人家称小弟为强度专家;不知不觉间,他担任了总工程师的职务。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很难想象一个人的将来。这几年,父亲和我倒是常谈到,只要环境许可,小弟是会为国家做出点实际的事的。却不料,本是最年幼的他,竟先我们而离去了。

去年夏天,得知他患病后,因为无法得到更好的治疗,我于8月20日到西安。记得有一辆坐满了人的车来接我。我当时奇怪何以如此兴师动众,原来他们都是去看小弟的。到医院后,有人进病房握手,有人只在房门口默默地站一站,他们怕打扰病人,但他们一定得来看一眼。

手术时,有航空科学研究院、623所、631所的代表,弟妹、侄女和我在手术室外;还有一辆轿车在医院门口。车里有许多人等着,他们一定要等着,准备随时献血。小弟如果需要把全身的血都换过,他的同志们也会给他。但是一切都没有用。肿瘤取出来了,有一个半成人的拳头大,一面已经坏死。我忽然觉得一阵胸闷,几乎透不过气来——这是在穷乡僻壤为祖国贡献着才华、血汗和生命的人啊,怎么能让这致命的东西在他身体里长到这样大!

我知道在这黄土高原上生活的艰苦,也知道住在这黄土高原上的人工作之劳累,还可以想象每一点工作的进展都要经过十分恼人的迂回曲折。但我没有想到,小弟不但生活在这里,战斗在这里,而且把性命交付在这里了。他手术后回京在家休养,不到半年,就复发了。

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我不忍写,也不能写。每一念及,便泪下如绠,纸上一片模糊。记得每次看病,候诊室里都像公共汽车上一样拥挤,等啊等啊,盼啊盼啊,我们知道病情不可逆转,只希望能延长时间,也许会有新的办法。航空界从莫文祥同志起,还有空军领导同志都极关心他,各个方面包括医务界的朋友们也曾热情相助,我还往海外求医。然而错过了治疗时机,药物再难奏效。曾有个别的医生不耐烦地当面对小弟说,治不好了,要他“回陕西去”。小弟说起这话时仍然面带笑容,毫不介意。他始终没有失去信心,他始终没有丧失生的愿望,他还没有累够。

小弟生于北京,1952年从清华大学航空系毕业。他填志愿到西南,后来分配在东北,以后又调到成都、调到陕西。虽然他的血没有流在祖国的土地上,但他的汗水洒遍全国,他的精力的一点一滴都献给祖国的航空事业了。个人的功绩总是有限的,也许燃尽了自己,也不能给人一点光亮,可总是为以后的绚烂的光辉做了一点积累吧。我不大明白各种工业的复杂性,但我明白,任何事业也不是只坐在北京就能够建树的。

我曾经非常希望小弟调回北京,分我侍奉老父的重担。他是儿子,三十年在外奔波,他不该尽些家庭的责任吗?多年来,家里有什么事,大家都会这样说:“等小弟回来”“问小弟”。有时只要想到有他可问,也就安心了。现在还怎能得到这样的心安?风烛残年的父亲想儿子,尤其这几年母亲去世后,他的思念是深的,苦的,我知道,虽然他不说,现在他永远失去他的最宝贝的小儿子了。我还曾希望在我自己走到人生的尽头,跨过那一道痛苦的门槛时,身旁的亲人中能有我的弟弟,他素来的可倚可靠会给我安慰。哪里知道,却是他先迈过了那道门槛啊!

1982年10月28日上午7时,他去了。

这一天本在意料之中,可是我怎能相信这是事实呢!他躺在那里,但他已经不是他了,已经不是我那正当盛年的弟弟,他再不会回答我们的呼唤,再不会劝阻我们的哭泣。你到哪里去了,小弟!自1974年沅君姑母逝世起,我家屡遭丧事,而这一次小弟的远去最是违反常规,令人难以接受!我还不得不把这消息告诉当时也在住院的老父,因为我无法回答他每天的第一句问话:“今天小弟怎么样?”我必须告诉他,这是我的责任。再没有弟弟可以依靠了,再不能指望他来分担我的责任了。

父亲为他写挽联:“是好党员,是好干部,壮志未酬,洒泪岂只为家痛;能娴科技,能娴艺文,全才罕遇,招魂也难再归来”。我那唯一的弟弟,永远地离去了。

他是积劳成疾,也是积郁成疾,他一天三段紧张地工作,参加各式各样的会议。每有大型试验,他事先检查到每一个螺丝钉,每一块胶布。他是三机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他曾有远见地提出多种型号研究。有一项他任主任工程师的课题研制获国防工办和三机部科技一等奖。同时他也是623所党委委员,需要在会议桌上坦率而又让人能接受地说出自己对各种事情的意见。我常想,能够“双肩挑”,是我们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期出来的知识分子的特点。我们是在“又红又专”的要求下长大的。当然,有的人永远也没有能达到要求,像我。大多数人则挑起过重的担子,在崎岖的、荆棘丛生的,有时是此路不通的山路上行走。那几年的批判斗争是有远期效果的。他们不只是生活艰苦,过于劳累,还要担惊受怕,心里塞满想不通的事,谁又能经受得起呢!

小弟入医院前,正负责组织航空工业部系统的一个课题组,他任主任工程师。他的一个同志写信给我说,1981年夏天,西安一带出奇的热,几乎所有的人晚上都到室外乘凉,只有“我们的老冯”坚持伏案看资料,“有一天晚上,我去他家汇报工作,得知他经常胃痛,有时从睡眠中痛醒,工作中有时会痛得大汗淋漓,挺一会儿,又接着做了。天啊!谁又知道这是癌症!我只淡淡地说该上医院看看。回想起来,我心里很内疚,我对不起老冯,也对不起您!”

这位不相识的好同志的话使我痛哭失声!我也恨自己,恨自己没有早想到癌症对我们家族的威胁,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该定期检查。云山阻隔,我一直以为小弟是健康的。其实他早感不适,已去过他该去的医疗单位。区一级的说是胃下垂,县一级的说是肾游走。以小弟之为人,当然不会大惊小怪,惊动大家。后来在弟妹的催促下,乘工作之便到西安检查,才做手术。如果早一年有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小弟还可以再为祖国工作二十年!

往者已矣。小弟一生,从没有“埋怨”过谁,也没有“埋怨”过自己,这是他的美德之一。他在病中写的诗中有两句:“回首悠悠无恨事,丹心一片向将来。”他没有恨事。他虽无可以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却有一个普通人的认真的勤奋的一生。历史正是由这些人写成的。

小弟白面长身,美丰仪;喜文艺,娴诗词;且工书法篆刻。父亲在挽联中说他是“全才罕遇”,实非夸张。如果他有三次生命,他的多方面的才能和精力也是用不完的;可就这一辈子,也没有得以充分地发挥和施展。他病危弥留的时间很长,他那颗丹心,那颗让祖国飞起来的丹心,顽强地跳动,不肯停息。他不甘心。

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啊!

我哭小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我也哭蒋筑英抱病奔波,客殇成都;我也哭罗健夫不肯一个人坐一辆汽车!我还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

已经是迟开了,让这些迟开的花朵尽可能延长他们的光彩吧。

这些天,读到许多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也读到了《痛惜之余的愿望》,稍得安慰。我盼“愿望”能成为事实。我想需要“痛惜”的事应该是越来越少了。

小弟,我不哭!

同类推荐
  • 涛语——石评梅作品精选

    涛语——石评梅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最美古诗词全鉴(典藏诵读版)

    最美古诗词全鉴(典藏诵读版)

    古诗词诠释生命的价值、展示自然的魅力,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我们的生活本不缺少美。也许只是我们忘却了感受和领悟。通过对古诗词的赏析与歌咏,可以让我们修养心性,提高人文修养,感悟生活的美好,品悟人生的真谛。
  • 潮起潮落:我笔下的浙江文人(蠹鱼文丛)

    潮起潮落:我笔下的浙江文人(蠹鱼文丛)

    本书是李辉老师近年所写随笔的结集。全书共收入23篇文章,记述了丰子恺、冯雪峰、戴望舒、徐志摩、蒋梦麟等一批浙江现当代文化名人的命运遭际,作者夹叙夹议,笔墨饱含感情,具有相当的感染力。
  • 倾听生命的低语

    倾听生命的低语

    《倾听生命的低语》是散文作家鲁先圣积数年之力完成的一部随笔断章作品集,全书语句凝练,思想深邃,情感真挚,禅意浓郁,讲述了在面对不公和不平等以及人世间的冷暖时,我们应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改变这种现状,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仇视身边的人和事。书中大量列举了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成功经验,进一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当代心灵读本。
  • 蒲宁文集(诗歌 散文 游记卷)

    蒲宁文集(诗歌 散文 游记卷)

    本书共收录诗歌一百四十首,散文十八篇,游记六篇。蒲宁的诗歌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咏景诗,吟咏俄罗斯四季的美景;一类是感怀诗,抒发哲理感慨,意象悠远,深婉含蓄,发人遐思。一类是爱情诗,此类诗在其诗歌创作中所占比例微小,仅数十首。这些诗歌是蒲宁创作中当之无愧的璀璨明珠。蒲宁的散文在他同时代人中一直被视为楷模,他的散文细节真实,富有韵律感与节奏感,即便描写自然也绝不脱离人的生活流程。他能将诗、画与散文熔为一炉,读他的散文犹如欣赏一幅幅俄罗斯风情画卷。蒲宁的游记多写他在异国游历的见闻和感受,文笔优美。
热门推荐
  • 公主求别追

    公主求别追

    貌美如花日常两米八长公主×忠犬系乖巧年下小侍卫。朝乐国年轻貌美-作天作地-反套路-暴脾气大长公主为了巩固实力坑姑姑-乖巧可人儿-腹黑心机男小皇帝好不容易坐上的皇位,被迫为了大侄儿微服私访,肃清地方官员政绩,发展地方势力。乖巧听话-忠心耿耿小侍卫表示:您微服私访为什么要天天追我?春心萌动从来没有谈过恋爱的小侍卫受不了这操作啊!实力坑姑姑-乖巧可人儿-腹黑心机男大侄儿表示非常高兴,皇位不皇位的先放在一边,关键是他终于实现了三代皇帝的愿望,把皇室小祖宗小姑姑嫁出去了!
  • 众生渺

    众生渺

    修士高坐云端,俯瞰大地,皆为蝼蚁。云端之上,成道者,睥睨天下,皆是黄土。然苍穹之外,又有何方尊圣,视众生,皆渺如尘埃。资质欠缺,根骨不足的善良少年,得贵人相助,修仙家功法,应天行道,踏上寻找大道尽头的旅途。
  • 他很苏

    他很苏

    陆一然:你是哪块糖,怎么这么甜,以后都不用吃糖了。宁糖:你要是考得过我,我就当你一辈子老婆。传闻学霸宁大校花恋爱了,是隔壁学校校草。陆先生听了淡然一笑。第二天,谁都看到校花嘴唇破了皮。后来校论坛炸了,宁大校花发文说:求求你们别传了,你们是想我家那位醋锅翻滚吗?有人采访陆先生,是怎么和陆夫人在一起的。陆先生笑了,说:“别人都是给颗糖就走。我不用,她叫我走我就走。”爱吃糖的少年&学霸男友VS没有糖但甜的少女&学霸女友
  • 我要追你了

    我要追你了

    “洛岸,我要追你”“洛岸,一起吃饭啊”“洛岸,同意我好友吧”“洛岸,你从了我吧”“洛岸,我们天生一对啊”“洛岸,你吃醋了”
  • 现实的社会故事

    现实的社会故事

    陈锦添,陕西省岐山人。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其数篇文章刊登于期刊及文学媒体平台。
  • 邵家有女临界之主

    邵家有女临界之主

    木槿说:“你就是个有点想不开的小孩,那不如什么都不想,什么事都渐渐依赖。”木槿此生最大的幸福就是遇见“平凡”的邵诺,两人最想做的事便是”择一城终老,共白首”。邵诺说:“槿宝是我在合适的时间遇到的合适的人,我以前想只要活下去就好,而现在,我倒是愿意是不是想起我背上的快乐,我想槿宝快乐。”多年后,邵诺轻抚“沉睡”在禁地的木槿,泪流满面:“槿宝,以前一直是你在我身边陪着我,现在我哪也不去了,陪你,好不好?别丢下我,不然我这一生又有什么意义呢?”本书与陌爇所写《疯主》同本,作者是同一个人。
  • 安之辰

    安之辰

    凡世的宣嚣和明亮,世俗的欢愉和幸福,犹如清清亮的溪涧。在风里,在我眼里,涓涓而过。温暖犹如泉水同样涌出来。我没有过高的希望,我只要你欢愉,不要哀伤。
  • 风雪浪情

    风雪浪情

    一个普通女孩,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秘密通道,穿越世界,开始了一段恋情...
  • 守护甜心之血泪彼岸

    守护甜心之血泪彼岸

    在血色的祭祀上,她能拯救回血族吗?神秘的黑衣女子竟然是她最熟悉的人。爱与恨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谁才是可相信的人?这场游戏缓缓开始,命运的时钟慢慢敲响,请记住了,不要相信任何人,一旦心软,你将立即死去。这个时代,要的是心狠手辣,一旦开始了,就不要回头,记住了,进入了血族禁域,谁也不能离开,直到最后的幸存者诞生,此游戏就结束了。
  • 甜蜜宠妻:这辈子赖上你

    甜蜜宠妻:这辈子赖上你

    她是方家捧在手心中的宝贝,可她却为了当演员这个梦想而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在这当演员的路途中她与到了前所未有的“超级大麻烦”——顾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