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134200000008

第8章 九十华诞会

1985年12月4日,是父亲九十寿诞。我们家本来没有庆寿习惯,母亲操劳一生,从未过一次生日,自进入八十年代,生活渐稳定,人不必再整天检讨,日子似乎有点滋味;而父亲渐届耄耋,每一天过来都不容易。于是每逢寿诞,全家人总要聚集。父亲老实地坐在桌前,戴上白饭巾,认真又宽宏地品尝每一样菜肴,一律说好。我高兴而又担心,总不知明年还能不能有这样的聚会。

一年年过来了。今年从夏天起,便有亲友询问怎样办九十大庆。活到九十岁毕竟是难得的事。我那久居异国的兄长钟辽,原也是诗、书、印三者兼治的,现在总怀疑自己的中国话说得不对,早就“声称”要飞越重洋,回来祝寿;父亲的学生、《三松堂自序》笔录者、《三松堂全集》总编纂涂又光居住黄鹤楼下,也有此志。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教研室汤一介等全体同人,热情地提出要为父亲九十寿诞举行庆祝会。父亲对此是安慰的,高兴的,我知道。

记得1983年12月,北京大学哲学系为父亲和张岱年先生庆祝执教六十周年时,当时北大校长张龙翔和清华副校长赵访熊两先生都在致辞中肯定了父亲的爱国精神,肯定了北平解放前夕的1948年他从美国赶回,是爱国的行动,并对他六十年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做了好的评价。老实说,三十多年来,从我的青年时代始,耳闻目睹,全是对父亲的批判。父亲自己,无日不在检讨。家庭对于我,像是一座大山压在头顶,怎么也逃不掉的。在新中国移去了人民头上三座大山后,不少人又被自己的家庭出身压得喘不过气来。我因一直在中央机关工作,往来尽有识之士,所遇大体正常。但有一个在检讨中过日子的父亲,并不很轻松。虽然他的检讨不尽悖理,虽然有时他还检讨得很得意,自觉有了进步。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对父亲过去行为的肯定而不是对他检讨的肯定,老实说,骤然间,我如释重负。这几年在街上看见花红柳绿的穿着,每人都有自己的外表,在会上听到一些探讨和议论,每人都有自己的头脑,便总想喊一声,哦!原来生活可以是这样。在如释重负的刹那,我更想喊一声:幸亏我活着,活过了“文化大革命”,活到今天!

一位九十岁哲学老人活着,活到今天,愈来愈看清了自己走过的路,不是更值得庆贺吗?他活着,所以在今年(1985年)12月4日上午举行了庆祝会。会上有许多哲学界人士热情地评价了他在哲学工作上的成就,真心实意地说出了希望再来参加“茶寿”的吉利话。茶字拆开是一百零八,我想那只是吉利话,但是真心实意的吉利话。现在人和人的关系不同了。人和人之间不再只是揭发、斗争和戒备,终日如临大敌,而也有了互相关心和信任,虽然还只是开始。人们彼此本来应该这样对待。

在会上还听到哲学系主任黄枬森的发言。他不只肯定了老人的爱国精神,还说了这样的话:“在解放前夕,冯先生担任清华校务会议代理主席,北平解放后,他把清华完整地交到人民手中,这是一个功绩。”我们又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肯定。这次不再如释重负,而是有些诧异,有些感动。父亲后来说:“当时校长南去,校务委员会推选我代理主席,也没有什么大机智大决策,只是要求大家坚守岗位,等候接管。这也是校务会议全体同人的意思。现在看来,人们的看法愈来愈接近事实。这是活到九十岁的好处。”

父亲还说:“长寿的重要在于能多明白道理,尤其是哲学道理,若无生活经验,那是无法理解的。孔子云:‘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五十岁以前,没有足够的经验,不能理解《周易》道理;五十以后,如果老天不给寿数,就该离开人世了。所以必须‘加我数年’。若不是这样,寿数并不重要。”

中国数千年历史中,年过九十的哲学家只有明朝中叶的湛若水和明末清初的孙奇逢二人。父亲现已过九十,向百岁进军。这当然和全国人民寿命增长,健康水平提高有关。毕竟到了二十世纪下半叶了。转眼便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人所处的时代不同,条件不同,人本身,也总该有所不同了吧。

这“人”的条件的准备,从中国传统文化能取得什么,一直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从父亲身上我看到了一点,即内心的稳定和丰富。这也可能是长寿的原因之一。他在具体问题前可能踌躇摇摆,但他有一贯向前追求答案的精神,甚至不怕否定自己。历史的长河波涛汹涌,在时代证明他的看法和事实相谬时,他也能一次再一次重新起步。我常说中国人神经最健全,经得起折腾。这和儒家对人生的清醒、理智的态度和实践理性精神,是有关系的。而中国传统文明的另一重要精神,无论是曾点“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愿望,或是庄子游于无何有之乡的想象,或是“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禅宗境界,都表现了无所求于外界的内心的稳定和丰富。

提起宋明道学,一般总有精神屠刀的印象。其流毒深远,确实令人痛恨,但在“人欲尽处,天理流行”之下,还有“乐其日用之常……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等话。照父亲的了解,那“孔颜乐处”,是把出世和入世的精神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彼岸性和此岸性的一致。所以能“胸次悠然”。所以父亲能在被批判得体无完肤,又屡逢死别的情况下活下来,到如今依然思路清楚、记忆鲜明,没有一点老人的执拗和怪癖。有的老先生因看不懂自己过去的著作而厌世,有的老先生因耳目失其聪明而烦躁不安,父亲却依然平静自如。其实他目力全坏,听力也很可怜。但他总处于一种怡悦之中。没人理时,便自己背诗文。尤爱韩文杜诗。有时早上一起来便在喃喃背诵。有时有个别句子想不起来,要我查一查,也要看我方便。他那脑子皱褶像一个缩微资料室。所以他做学问从不在卡片之类上下功夫,也很少笔记。

4日这天黄昏,在不断前来祝寿的亲友中来了一位负责编写西南联大校史的教师,她带来西南联大纪念碑的拓片,询问一些问题。我们看了拓片都很感慨。这篇文章是父亲平生得意之作。他的学生赞之为有论断、有气势、有感情、有文采、有声调,抒国家盛衰之情,发民族兴亡之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篇大文。1980年我到昆明,曾往联大旧址,为闻一多先生衣冠冢和纪念碑各写了一首小诗。纪念碑一首是这样的:

那阳光下极清晰的文字

留住提炼了的过去

虽然你能够证明历史

谁又来证明你自己

到了1985年,人们不再那么热衷证明过去了。过去反倒清楚起来。因为轮廓清楚了,才觉得有些事其实无须计较的。

我们还举行了一次寿宴,请了不少亲友参加。父亲的同辈人大都在八十岁以上了。我平素不善理事,总有不周到处,这次也难免。但看到大红绸上嵌有钟鼎文寿字的寿幛,看到坐在寿幛前的精神矍铄的父亲,旁边有哥哥认真地为他夹菜,我相信没有人计较不周到。大家都兴高采烈。寿,人人喜欢;老寿翁,也人人喜欢。那飘拂的银髯,似乎表示对人生已做了一番提炼。把许多本身的不纯净,或受到误解和曲解都洗去了,留下了闪闪的银样的光泽。

“为天下的父母,喝一口酒。”我说。

有的父母平凡,有的父母伟大。就一个家庭来说,不论业绩如何,每位父母如果年届九十,都值得开一个庆祝会。

同类推荐
  • 读破金瓶梅

    读破金瓶梅

    《金瓶梅》是一部传世杰作,被称为“第一奇书”。《金瓶梅》主要描写了西门庆的一生及其家庭从发迹到败落的兴衰史,并以西门庆为中心,一方面辐射市井,一方面反映官场社会,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广阔图景和政治与社会的众生相,刻画了西门庆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和以潘金莲、李瓶儿等诸多女性。徐景洲的这本《读破金瓶梅》以札记形式笑谈《金瓶梅》这部奇书里的奇人奇事,点评人物性格,品味艺术技巧,阅读注重细节,行文亲切有味。
  • 大家小书:古典小说漫稿

    大家小书:古典小说漫稿

    这本小册子共收录十七篇文章。其中《唐代传奇简介》、《从关羽祢衡的问题谈到对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吴敬梓及其〈儒林外史〉》、《说〈三侠五义〉》、《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说〈孽海花〉》六篇,曾分别收在《中国小说讲话及其它》和《读人所常见书日札》两书内。这两本书小书久已绝版,现在把上述几篇重新修订,收入本书,做为作者治古典小说历程中几个脚印。
  • 花间闲话

    花间闲话

    吴冠南先生的作品中,蕴藉着他对传统艺术文化的深度修养,画中的笔墨,书法,诗文等因素都令人晓见他的学殖不同凡响。重要的是,他从深度的传统学术境地中走出了一条直通当代的道路,从而实现了与我们在当代文化情况下的沟通。在典雅,高古,个性的土壤上,他创造的是一篇散发出充沛生命光彩的灿烂文章。
  • 大地上的乡愁

    大地上的乡愁

    《大地上的乡愁》是第七届冰心散文家作家唐毅先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散文集。作者以乡愁为主题,行行重行行,从故乡到他乡,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漫游,写下富有故事、温度和趣味的文字。作者长于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对周遭的一切予以文化观照,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家国情怀、文明兴衰、文化命运……
  • 立春随笔(蠹鱼文丛)

    立春随笔(蠹鱼文丛)

    本书是专栏作家朱航满谈书业和个人藏书经历的散文的结集。作者结合书业的历史和现状,对个人的访书经验和读书心得进行梳理总结,穿插讲述现代文坛掌故,趣味盎然,具有较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热门推荐
  • 剑心不灭

    剑心不灭

    古镇上的瞎子少年惨遭灭门,遇剑神之子一缕残魂相助,踏上复仇之路。斩圣地,灭古教,一人一剑荡尽天下不平之事
  • 致青春无限美好

    致青春无限美好

    她小时候以为在孤儿院里遇见的那个他是生命中的那个人,其实不是,直到在凌曦学院遇见了他,一个拽拽的男生,从此改变了一生。“夜琦陌,你是我的,谁也不会抢走你!”“夜琦陌,我等你”“夜琦陌,一直以为她才是我生命中的那个人直到遇见了你,当我女朋友吧”
  • 夫人又被拆马甲了

    夫人又被拆马甲了

    她,是杀手界的顶尖,手握超多公司,马甲超厚,又是祁家最不受宠大小姐。五年前莫名失踪,父亲和她断绝了关系。五年后霸气回归,渣爹说自己是他的女儿,不,不,咱们五年前就已经不是父女了。他,叶氏集团总裁,杀手界榜上有名,叶家大少爷。传闻他杀伐果断,不近女色。却因为遇见了她。“夫人,藏的挺深呐!”某大佬说到,“你还不是一样”又一大佬说道。
  • 苦竹杂记

    苦竹杂记

    《苦竹杂记》多为杂文和“抄书”,属于周作人简练淡远的后期文章,其中“文抄公”写法成为周作人沿用多年的写作特色。同时,这本《苦竹杂记》也是周作人情感最浓的一本,是周作人的性情之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赵不凡的穿越人生

    赵不凡的穿越人生

    他十恶不赦,罪该万死,可以说是死有余辜!可是他不甘,不服!他做了很多错事,却未做过一件违心之事,也从未害过一良人!他虽然万恶,却在这个以不真实为真实的世界活的最真实!他不怕死,死对于他来说只是一种解脱!他无力改变这个世界,那么他就到另一个世界!一个天灾人祸,满目疮痍的世界!且看他如何左右五朝十国,在天下纷争中如水游鱼!
  • 霸王王妃

    霸王王妃

    她白天是神医依琳,晚上是心狠手辣的冰雪女王,可谁知一道雷却把她穿越到一个废柴身上,却发现这具身体跟前生的她一样拥有控制自然的能力,于是废柴变天才,神医变成她徒弟,太子变佣人、、、、、、、
  • 最强世界

    最强世界

    我,八荒火龙灭宗,棍砸千军战皇城,万年古阵碎山河,通天之路战今生,不朽丰碑断生死,浮屠之塔镇轮回,法则之海碎天地,破灭之世求魔道,渡轮回。这是一个最热血的世界。
  • 掠过经年

    掠过经年

    单纯而短暂的青葱岁月,总是令人怀念。本书所写的匆匆那三年,是关于初恋和成长的故事。十六岁的那一年,白露与周康乐做了同桌,女孩的笨拙的样子与少年爽朗的笑容交织在一起;十七岁的那一年,白露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利用数学课代表的职权,把她的作业和周康乐的作业放在一起;十八岁的那年,白露吻过周康乐的脸,对他说,我会追上你的。康乐嘿嘿一笑,其实,我一直都在,为什么要追呢?。
  • 独魔记

    独魔记

    一息尚存、可塑真身,分身不毁、我既不灭,这是一个以分身强弱划分等级的奇特大陆。自上古时期,人魔大战不两立,然而曾经的魔族之主轮回降生,重生人族,是天意捉弄还是大道共鸣?新一轮的人魔大战一触即发,混在讨魔潮流里的新生魔主又该何去何从?